首页 十八项核心制度

十八项核心制度

举报
开通vip

十八项核心制度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目录TOC\o"1-1"\h\u------------------首诊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四、对...

十八项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目录TOC\o"1-1"\h\u------------------首诊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政科/院总值班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临床科室和病区建立三级医师诊治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三、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和值班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临时检查患者;四、患者住院30分钟内有医师诊查,急诊住院患者立即诊查;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进行查看和诊疗患者,主治医师应在24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五、诊疗组无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由上一级医师代行查房职责;病区无主任副主任医师,由科主任代行上级医师查房;六、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下级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每次查房后应及时详细将查房情况、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主要阳性体征及其变化,以及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和分析及下步处理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之内,并请上级医师签名;七、查房内容:一住院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重点查看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查看病情稳定的一般患者;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随时记录,必要时请上级医师检查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开具和核对当天的医嘱并确定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饮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二主治医师查房:系统了解主管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特别要求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确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决定手术及检查治疗;倾听患者的陈述,进行医患沟通和医疗告知;决定出院、转科、会诊;有计划地检查住院医师病历书写质量及医嘱,纠正其中的错误和不准确记录;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查房: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有关人员参加,重点解决疑难病例及问题;审查对新入院、危重患者的诊断、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分析病例,讲解有关重点疾病的新进展,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结合临床病例考核住院医师、实习医师对“三基”掌握情况,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决定患者出院、转院等;八、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职称、补充的病史和体征、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等;上级医师的查房记录每周不少于2次,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每周不少于1次,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于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由下级医师书写的查房记录,在标题中显示上级查房医师的姓名和职称,记录中有查房指示,上级医师签名并确认;由上级医师本人书写的查房记录,签名时须有职称显示;会诊制度医疗会诊包括: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远程会诊等;急诊会诊: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相关科室,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10分钟内到位;急会诊也应及时书写会诊单,以便会诊医师签署会诊意见应注明时间,具体到分钟,并作为医疗责任的依据;科内会诊:原则上应每周举行一次,全科人员参加;主要对本科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手术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或具有科研教学价值的病例等进行全科会诊;会诊由科主任或副主任负责组织和召集;会诊时由主管医师报告病历、诊治情况以及要求会诊的目的;通过广泛讨论,明确诊断治疗意见,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科间会诊: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需行科间会诊;科间会诊由主管医师提出,填写会诊申请单,写明会诊要求和目的,送交被邀请科室;应邀科室应在24小时内派单独执业满三年的住院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进行会诊夜间会诊除外;会诊时主管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会诊后填写会诊记录;对病情允许能自由活动、需要特殊检查器械或特殊检查场所的患者,尤其是眼科、耳鼻喉科等科室的患者,可由提出会诊的科室事先与应邀科室协商好,并指定专人携带病历陪同患者到相关科室会诊;全院会诊: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多科共同协作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全院会诊;全院会诊由科主任提出,并将会诊患者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和邀请人员报医政科,由医政科通知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会诊由医政科或申请科室主任主持;主管医师认真做好会诊记录,并将会诊意见摘要记入病程记录;院外会诊:本院诊治有困难的疑难危重病例,或因开展新的技术项目,或因家属要求,需要院外医师来院指导诊疗技术操作的;由科主任提出,主管医师按规定书写会诊单,书面报医政科批准后,与被邀请单位联系,确定会诊事宜;主管医师按规定书写相关记录;远程会诊:本院诊治有困难的疑难危重病例,或因家属要求,需申请远程会诊的,由科主任提出,报信息科联系上级医院,安排远程会诊事宜,主管医师按规定书写相关记录;本院医师外出会诊:1、我院医师外出会诊必须经我院医政科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2、邀请会诊的医疗机构需向我院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内容包括拟邀请医师或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称、会诊时间、地点和费用等情况,加盖邀请医疗机构公章,并附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由医政科协调会诊事宜;3、在会诊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包括路途中人身安全、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由邀请医院负责解决,我院协助处理;4、为保障医疗安全,手术科室外出会诊,除因病情危重不能转院、必须就地手术者外,原则上外出会诊医师不参与院外手术,应将患者转入我院治疗,必要时通知医院急救呼叫配合接转患者;九、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绝按正常途径邀请的各种会诊要求;会诊时,因患者情况特殊或诊疗技术等因素,会诊医师未能提出明确的诊疗意见时,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应对会诊医师提出指导性意见,必要时请上级医师或科主任直接参与会诊;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和或自理能力等级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个级别;分级方法1、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2、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3、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二、分级依据及护理要点一特级护理1、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a、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b、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c、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2、护理要点:a、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b、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c、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d、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e、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f、实施床旁交接班;二一级护理1、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a、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b、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c、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d、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2、护理要点:a、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b、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c、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d、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e、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二级护理1、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a、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b、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c、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2、护理要点:a、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b、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c、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d、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e、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四三级护理1、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三级护理;2、护理要点:a、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b、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c、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d、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实施要求一、临床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二、应根据患者护理级别安排具备相应能力的护士;四、自理能力分级一分级依据: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见附录A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二分级对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项目进行评定,将各项得分相加即为总分;根据总分,将自理能力分为重度依赖、中度依赖、轻度依赖和无需依赖四个等级见表1;表1自理能力分级自理能力等级等级划分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需要照护程度重度依赖总分≤40分全部需要他人照护中度依赖总分41-60分大部分需要他人照护轻度依赖总分61-99分少部分需要他人照护无需依赖总分100分无需他人照护1、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附录A序号项目完全独立需部分帮助需极大帮助完全依赖1进食1050—2洗澡50——3修饰50——4穿衣1050—5控制大便1050—6控制小便1050—7如厕1050—8床椅转移1510509平地行走15105010上下楼梯1050Barthel指数总分:_______分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每个项目对应的得分上划“√”2、Barthe指数评定细则、进食用适合的餐具将食物有容器送到口中,包括用筷子勺子或叉子取食物、对碗碟的把持、咀嚼、吞咽等过程;10分:可独立进食;5分:需部分帮助;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或留置胃管;、洗澡5分: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己独立完成洗澡过程;0分:在洗澡过程中需他人帮助;、修饰包括洗脸、刷牙、梳头、刮脸等;5分:可自己独立完成;0分:需他人帮助;、穿衣包括穿脱衣服、系扣子、拉拉链、穿脱鞋袜、系鞋带等;10分:可独立完成5分:需部分帮助;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控制大便10分:可控制大便;5分:偶尔失控或需要他人提示;0分:完全失控;、控制小便10分:可控制小便;5分:偶尔失控或需要他人提示;0分:完全失控;、如厕包括去厕所、解开衣裤、擦净、整理衣裤、冲水等过程;10分:可独立完成5分:需部分帮助;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床椅转移15分:可独立完成;10分:需部分帮助;5分:需极大帮助;0分:完全依赖他人、平地行走15分:可独立在平地上行走45m;10分:需部分帮助;5分:需极大帮助;0分:完全依赖他人、上下楼梯10分:可独立上下楼梯;5分:需部分帮助;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病区值班需有一、二线和三线值班人员;一线值班人员为取得医师资格的住院医师,二线值班人员为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三线值班人员为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高职称医师可代低职称医师值班,低职称医师不能代高职称医师值班;病区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医师应按时接班,听取交班医师关于值班情况的介绍,接受交班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对于急、危、重病患者,必须做好床前交接班;值班医师应将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和所有应处理事项,向接班医师交待清楚,双方进行责任交接班签字,并注明日期和时间;上班时间新收住院和已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由主管医师负责处置,值班医师负责下班期间和公休日及节假日新住院和已住院患者病情变化的处置和记录;值班医师负责病区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患者临时情况的处理,并作好急、危、重患者病情观察及医疗措施的记录;一线值班人员在诊疗活动中遇到困难或疑问时应及时请示二线值班医师,二线值班医师应及时指导处理;二线班医师不能解决的困难,应请三线班医师指导处理;遇有需经主管医师协同处理的特殊问题时,主管医师必须积极配合;遇有需要行政领导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总值班或医政科;一、二线值班医师夜间必须在病区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遇到需要处理的情况时应立即前往诊治;如有急诊抢救、会诊等需要离开病区时,必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及联系方法;三线值班医师可住家中,但需保持通讯畅通,接到请求电话时应立即前往;医技科室值班期间,值班人员为科室医疗工作的责任人,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如需要前往病区进行诊疗工作时,需在科室明显位置注明去向及联系方式并保持通讯通畅;如遇疑难病例,及时请示科主任;临床科室应妥善安排值班人员,值班医师不能“一岗双责”,如既值班又坐门诊、做手术等;急诊手术除外,但在病区有急诊处理事项时,应由备班进行及时处理;夜间值班医师负责次日早晨的交班并书写交接班记录,在病区全体医师晨会上报告值班期间病区患者的情况;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可行值班医师交接班;接班医师未到岗时,值班医师不得离开病区,病区内不得出现脱班、空岗和值班期间饮酒、娱乐等现象;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凡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住院时间超过30天、病情严重及特殊院内感染的患者均应组织疑难病例会诊讨论;各临床科室遇有上述患者,经治医师应即刻报告科主任;由科主任决定讨论范围和时间,可由科主任主持科内讨论,也可由医政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院内疑难病例讨论,同时也可应患者家属请求邀请院外专家参加;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主管医师应做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对疑难病例讨论的小结意见和执行情况记载于病程记录中;讨论后的诊疗计划由科主任、主管医师负责实施;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一、制定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各专业常见危重患者抢救技术规范,并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二、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主管患者的三级医师医疗组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如主管医师手术、门诊值班或请假等由值班医师负责;特殊患者或重大抢救事件应及时报请科主任、医政科或院领导组织;三、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危情况,及时与患者的家属或随从人员进行沟通,书面告知病危并由医患双方签名确认;进行紧急抢救时,可先行口头告知,待病情稳定后再行书面病危告知及签名,并将口头告知情况记载于抢救记录内;四、在抢救危重症患者时,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在抢救过程中要做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因抢救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五、抢救室应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抢救车要定期检查,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可随时使用;六、抢救危重患者需要相关科室协助时,接到急会诊请求的科室人员如心电图室、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和抢救所需的化验、药品和急救设备需及时到位;七、医技科室须备有吸氧吸痰装置、简易呼吸气囊和急救药品,出现危重患者时及时抢救,同时呼叫急诊科或相关科室进行救治;八、科主任、护士长应定期对抢救病例组织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水平;术前讨论制度对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其他讨论病例选择:1、三级和四级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需有手术医师参加;2、一、二级手术,但病情较复杂,预计术后出现并发症风险较高的手术;3、为确定病变性质的探查手术或术中可能改变术式的手术;4、患者一般状况差,或涉及多个脏器疾病的手术;5、属于本科室少见病种或罕见病种的手术;6、须外请专家的手术,以及有教学、科研意义的手术;7、部分特殊患者,因工作需要或特殊原因提请术前讨论的手术;三、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主持,科内所有医师参加,手术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必须参加;特殊病例请麻醉科医师参加;四、讨论内容包括:诊断及其依据;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要点及注意事项;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意外、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是否履行了手术同意书签字手续须本院主管医师负责谈话签字;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室的配合要求;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思想情况与要求等;检查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五、经治医师将讨论内容及时详细记载于科内的术前讨论记录本中,并请上级医师审阅、签字;同时,将讨论结果简要记录于病历;六、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病情复杂需要相关科室配合者,应提前2-3天邀请麻醉科及相关科室人员会诊,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七、急诊手术涉及多个科室时,由首诊科室请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请医政科或院总值班予以协调;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一、住院患者包括住院不足24小时死亡,应在患者临床死亡后1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包括存在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在患者临床死亡后24小时内进行讨论;尸检病例可待病理报告发出后1周内进行讨论;  二、由科主任负责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科室医护人员和参与诊治的人员参加;对可能为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家属对死亡有争议的病例,应通知医政科派人参加;涉及多学科问题的,需请相关科室医师参加;三、由主管医师汇报病情、诊治及抢救经过、死亡原因初步分析及死亡初步诊断等;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四、主管医师负责书写讨论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详细记录在死亡讨论专用记录本中,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必须有科护士长参与、专业技术职称、讨论意见等,并将形成一致的结论性意见摘要记入病历中;查对制度一、临床科室一开具医嘱、处方、进行治疗或电脑上录入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和临床诊断;二进行临床诊疗操作前,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临床诊断、诊疗操作名称和诊疗部位;三进行临床诊疗操作时,查对诊疗包的灭菌日期、灭菌有效期和包内灭菌有效指示卡,确认诊疗器械的无菌状态;四临床诊疗操作所获取的标本,查对患者与化验单上的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临床诊断与化验项目;五执行医嘱时要严格进行“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六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名称、质量、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七给药、输液、输血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八临床用血时要严格三查八对制度,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并注意观察输血过程,输血结束后,保留瓶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核对;二、手术室一接患者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二手术前,必须查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临床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对称部位脏器手术时查对患侧与健侧;三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后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四手术取出的标本,填写病理送检单前应由手术巡回护士与手术者共同查对标本与手术患者的姓名、性别、手术诊断和住院号,再书写病理检验送检;三、调剂室一配方时,查对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数量、配伍禁忌;二发药时,查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科别、姓名、年龄,并交待用法及注意事项;四、输血科一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二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瓶袋号、采血日期、血液种类和剂量、血液质量;五、检验科一采取标本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二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三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四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五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六、病理科一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二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三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四发报告时,查对单位;七、放射科一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二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三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八、针灸理疗科一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二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三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四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九、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一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目的;二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三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在执行核对时,要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其他科室亦应根据上述要求,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部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四、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五、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1、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手术视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2、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4、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九、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部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主要责任人;十、医政科、护理部等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履行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手术分级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本制度所称手术是指医院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以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组织或器官、植入医疗器械、缓解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形态等为目的的诊断或者治疗措施;一、手术分级根据其技术程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1、一级手术:技术难度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2、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3、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4、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二、各级医师手术权限1、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级手术;2、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一、二级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3、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熟练掌握一、二、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4、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熟练完成一、二、三级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开展新的手术;5、主任医师:熟练完成各类手术,特别是开展新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6、新调入聘任的各级医师独立开展手术前应有高一级的医师带教考核后参照上述原则核定权限;7、资格准入手术:除符合上述要求外,手术主持者还必须是已获得专项手术准入资格者;三、手术审批权限1、常规手术:由科主任审批或科主任授权的科副主任审批;2、急诊手术: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师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通知并施行手术;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告科主任,由科主任协调安排手术;但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在上级医师暂时不能到场主持手术期间,值班医师在不违背上级医师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具体情况主持其认为合理的抢救手术,不得延误抢救时机;3、资格准入手术:指按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专项手术资格认证或授权的手术;由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其认可的专业学术机构向医院以及手术医师颁发专项手术资格准入证书或授权证明;已取得相应类别手术资格准入的手术医师才具有主持资格准入手术的权限;4、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为特殊手术,须科室进行术前讨论,经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政科备案,必要时经院内会诊或报主管领导审批;但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主管医师应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总值班汇报,不得延误抢救时机;1在医院新开展的手术;2外院医师来院参加的手术;3预知预后不良或危险性很大的手术;4可能引起医疗纠纷的手术或存在医疗纠纷的再次手术;5特殊患者如省、市、校领导,省内外知名人士的手术;6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手术;7涉及到3个或3个以上科室参加的手术;8无主患者、可能引起纠纷的手术;5、外出会诊手术本院执业医师受邀请到外单位,必须按执业医师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规定的要求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外出手术医师所主持的手术不得超出其在本细则规定的相应手术级别;四、具体实施手术的相关管理规定1、凡需住院手术的患者,应做好手术前各项检查,明确诊断,选择好手术适应证后,方可决定手术,科室要严格遵照各级医师手术范围合理安排手术人员;2、术前麻醉师必须检查手术患者,如术前准备不符合麻醉要求,麻醉师有权决定延期手术;3、二级及二级以上手术必须有本院两名以上医师参加;4、一、二级手术应有术前小结,三级及以上手术应有术前讨论;5、择期手术患者,需要全身麻醉含基础麻醉或者需要输血时,其手术级别相应提升一级;六、医政科负责监督检查,发现违反以上规定者,有权停止手术并按有关规定处理;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一、新技术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实施;二、实施者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申请表,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实施细则、结果及风险预测及对策,科主任审阅并签字同意后报医政科;三、医政科组织学术委员会、伦理委员会专家进行论证,提出意见,报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开展实施;四、新业务、新技术的实施须同患者签署相应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书,并应履行相应告知义务;五、新业务、新技术实施过程中由医政科负责组织专家进行阶段性监控,及时组织会诊和学术讨论,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较大的技术问题;日常管理工作由相应的质控医师完成;六、新业务、新技术完成一定例数后,科室负责及时总结,并向医政科提交总结报告,医政科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新业务、新技术是否在临床全面开展;七、科室主任应直接参与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并做好科室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的组织实施工作,密切关注新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积极妥善处理,做好记录;危急值报告制度一、“危急值”的定义能够提示患者生命处于危险/危急状态的检查数据或结果,此时,临床医师需要及时得到检查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二、“危急值”报告程序1、当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将“危急值”结果通过网络发送至临床科室并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同时保存所有有关“危急值”的资料;门急诊患者要通知到开单医师;2、相关医护人员在接到电话通知后,应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信息,复述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师报告,并做好记录;3、经治或值班医师接获临床危急值后及时追踪与处置,如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检查;如认为检验结果不符,应关注标本留取情况;必要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4、管床或值班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三、“危急值”的登记制度“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到详细记录,报告时间、接收时间、处理时间的记录都要具体到分钟;四、各临床、医技科室在实际诊疗工作中,如发现所拟定“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范围需要更改或增减,请及时与医政科联系,以便逐步规范“危急值”报告制度;附件:济源市人民医院“危急值”报告项目及范围附件:济源市人民医院“危急值”报告项目及范围一、临床检验检验项目危急值范围单位低值高值备注凝血功能异常PTS>35血浆APTTS>80血浆INR—>血浆FIBg/L<>血浆血常规异常白细胞计数WBC×109/L<>30静脉血、末梢血血小板计数PLT×109/L<50静脉血、末梢血血红蛋白Hbg/L<50>200静脉血、末梢血血气分析异常碳氧血红蛋白COHb%>50动脉血PH<>动脉血PaCO2mmHg<20>80动脉血PaO2mmHg<45动脉血生化异常血糖Glummol/L<>血清血钾Kmmol/L<>血清血钠Nammol/L<120>160血清血钙Cammol/L<>血清淀粉酶正常参考区间上限3倍以上二、医学影像部门一放射科、CT室、MRI室1、中枢神经系统:1脑疝;2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3严重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4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2、呼吸系统:1气管、支气管异物;2张力性气胸大于50%以上;3肺栓塞、肺梗死;3、循环系统:1心包填塞、纵隔摆动;2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消化系统:1食道异物;2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包括肠套叠;3急性胆道梗阻;4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5肝胆脾胰腺等腹腔脏器出血;5、骨关节创伤:1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2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3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二超声科1、急诊外伤或行超声介入治疗后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胰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患者;2、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3、可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4、可疑急性胃肠穿孔;5、急性心包填塞;6、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7、可疑升主动脉瘤破裂及夹层动脉瘤;8、急性动脉栓塞;9、睾丸扭转;10、大量尿储留;11、腹股沟嵌顿疝;12、可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13、胎儿宫内窘迫;14、胎盘早剥;15、妊娠期脂肪肝;16、妊娠期心衰;三心电图1、急性心肌梗死、损伤、缺血包括变异性心绞痛;2、全心停搏或大于秒的心室停搏;3、心室扑动、颤动;4、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各类心动过缓;5、二度Ⅱ型及高度、三度房室阻滞;6、房颤伴三度房室阻滞;7、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80次/分;8、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9、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或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三、内窥镜一消化内镜1、消化道穿孔;2、内镜下不能控制的消化道出血;3、血气胸;4、心律紊乱及心脏骤停;5、脑血管意外;6、窒息;7、气管异物;8、呼吸衰竭;9、侵及血管的溃疡或肿瘤;二呼吸内镜1、一侧或两侧气管或支气管出血量大;2、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三泌尿外科内镜膀胱出血量大,充满凝血块致膀胱嵌塞;四耳鼻喉内镜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四、电生理一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二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三RR间期大于3s;四心脏停搏;五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六室性心动过速;七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八多源性室早、RonT型室早;九频发室早并QT间期延长;十快速房颤;十一相邻三个导联ST压低大于或抬高大于;十二急性心肌梗死;病历管理制度一、建立健全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完善医院“四级”病历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开展工作;四级病历质量监控体系:1、一级质控小组由科主任、病案委员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科护士长组成;负责本科室或本病区病历质量检查;2、二级质控部门由医院医政科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对门诊病历、运行病历、存档病案等,每月进行抽查评定,并把病历书写质量纳入医务人员综合目标考评内容,进行量化管理;3、三级质控部门由医院病案室专职质量管理医师组成,负责对归档病历的检查;4、四级质控组织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及有经验、责任心强的高级职称的医、护、技人员及主要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院各科室病历质量的评价,特别是重视对病历内涵质量的审查;二、贯彻执行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电子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24号、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2016版的各项要求,注重对新分配、新调入医师及进修医师的有关病历书写知识及技能培训;三、加强对运行病历和归档病案的管理及质量监控;1、病历中的首次病程记录、术前谈话、术前小结、手术记录、术后产后记录、重要抢救记录、特殊有创检查、麻醉前谈话、输血前谈话、出院诊断证明等重要记录内容,应由本院主管医师书写或审查签名;手术记录应由术者或第一助手书写,如第一助手为进修医师,须由本院医师审查签名;2、平诊患者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在8小时内查看患者、询问病史、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处理医嘱;急诊患者应在5分钟内查看并处理患者,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原则上应在8小时内完成,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完成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3、新入院患者,24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医师查房记录;4、重危患者的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记录,记录时间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5、各种化验单、报告单、配血单应及时粘贴,严禁丢失;外院的医疗文件,如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应将相关内容记入病程记录,同时将治疗文件附于本院病历中;外院的影像资料或病理资料,如需作为诊断或治疗依据时,应请本院相关科室医师会诊,写出书面会诊意见,存于本院住院病历中;四、出院病历一般应在5个工作日内归档,特殊病历如死亡病历、典型教学病历归档时间不超过1周,并及时报病案室登记备案;五、加强病历安全保管,防止损坏、丢失、被盗等,复印病历时,应由医护人员护送或在病案室专人复印;六、依据河南省病历质量管理评价奖惩暂行办法的要求与规定,建立科室及个人病历书写质量评价通报制度和奖罚机制;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分级管理是抗菌药物管理的核心策略,有助于减少抗菌药物过度使用,降低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延缓细菌耐药性上升趋势;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应是已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处方集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限制使用级: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级: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广,经常或过度使用会使病原菌过快产生耐药的;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新上市的,在适应证、疗效或安全性方面尚需进一步考证的、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具体目录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确定;二、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参照“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或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或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必须明确具有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按照我院特殊抗菌药物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后方可使用;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所有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均应在病程记录中写出用药分析,凡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者,均应在病程记录中写明使用理由、会诊意见及用药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试行分类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磺胺类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复方新诺明青霉素类青霉素钠80万160万阿洛西林钠针1g苄星青霉素针120万美洛西林针阿莫西林胶囊氟氯西林针阿莫西林胶囊阿莫仙青霉素类+酶抑制剂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片375mg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针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针<5:1>哌拉西林三唑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三唑他唑巴坦钠一代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片头孢拉定针1g头孢拉定胶囊头孢唑林钠针二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呋辛钠针头孢替安针头孢呋辛钠针头孢替安针1g头孢克洛咀嚼片头孢丙烯干混悬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钠针1g国产头孢地尼胶囊头孢曲松钠针1g进口头孢克肟干混悬剂50mg头孢克肟分散片头孢泊污酯干混悬剂50mg头孢他啶针头孢他啶针1g头孢菌素类+酶抑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1g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2g头霉素类头孢西丁钠针1g头孢美唑针其他β-内酰胺类法罗培南片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针比阿培南针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针庆大霉素针8万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片100mg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颗粒剂阿奇霉素针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克拉霉素片罗红霉素缓释胶囊150mg罗红霉素胶囊150mg糖肽类去甲万古霉素针林可胺类克林霉素针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注射液莫西沙星针250ml::环丙沙星片莫西沙星片诺氟沙星胶囊左氧氟沙星针2ml:左氧氟沙星针100ml:左氧氟沙星胶囊硝基咪唑类甲硝唑针:100ml甲硝唑片苯酰甲硝唑分散片奥硝唑针抗真菌药氟康唑片50mg氟康唑注射剂100ml:200mg伊曲康唑注射液25ml:伊曲康唑片100mg伊曲康唑口服液150ml:伏立康唑注射液制霉菌素片50万u伏立康唑片50mg其他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注射液300ml:四、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人员分级一级:已取得普通处方权及抗菌药物处方权的住院医师,可对应使用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二级:已取得普通处方权及抗菌药物处方权的主治医师,可使用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和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三级:已取得普通处方权及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可使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和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五、按照相关规定对医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并经考核后,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研究决定,对各级医师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凡各级医师晋升上一级医师资格后,需经抗菌药物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重新授予相应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后,方可开具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六、分级应用原则首先考虑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是否可行,只有在如下情况可直接选用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1、重症感染;2、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3、致病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或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4、患者不能耐受低一级抗菌药物;5、紧急情况下,可越权使用,权限一天用量;临床用血审批制度一、临床用血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二、住院医师不能单独申请输血,需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上级医师签名方可执行;三、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四、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五、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政科批准,方可备血;急救用血超过1600毫升的应在输血后按以上要求补办手续,审批手续送输血科保存;六、以上第三条、第四条和第五条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七、输血申请单上的“主治医师审核签字”是指具有申请相应输血数量权限的上级医师,是具有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一、信息系统安全包括:软件安全和硬件网络安全两部分;二、信息科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技术,防止信息系统数据的丢失、破坏和失密;硬件破坏及失效等灾难性故障;三、对系统用户的访问模块、访问权限由使用科室负责人提出,交主管院长核准后,由信息科给予配置并存档,以后变更必须报批后才能更改,信息科做好变更日志存档;四、系统管理人员应熟悉并严格监督数据库使用权限、用户密码使用情况,定期更换用户口令或密码;五、信息科要主动对网络系统实行监控、查询,及时对故障进行有效隔离、排除和恢复工作,以防灾难性网络风暴发生;六、网络系统所有设备的配置、安装、调试必须由信息科负责,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拆卸和移动;七、上网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计算机及其他相关设备的操作规程,禁止其他人员进行与系统操作无关的工作;八、严禁自行安装软件,特别是游戏软件,禁止在工作用电脑上打游戏;九、所有进入网络的软盘、光盘、U盘等其他存贮介质,必须经过信息科负责人同意并查毒,未经查毒的存贮介质绝对禁止上网使用,对造成“病毒”蔓延的有关人员,将进行相应处罚;十、内外网独立运行,所有终端内外网不能混接,严禁外网用户通过U盘等存贮介质拷贝文件到内网终端;十一、内网用户所有文件传递,不得利用软盘、光盘和U盘等存贮介质进行拷贝;十二、保持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清洁卫生,做好防尘、防水、防静电、防磁、防辐射、防鼠等安全工作;十三、信息科有权监督和制止一切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
本文档为【十八项核心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古月胡来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3K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2-07-21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