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葡萄套袋技术研究进展g

葡萄套袋技术研究进展g

举报
开通vip

葡萄套袋技术研究进展g1我国葡萄套袋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对葡萄套袋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从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等角度阐明葡萄套袋目的意义。文章对套袋种类、套袋和摘袋时间对葡萄套袋效果和套袋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进行了论述。关键词:葡萄套袋进展葡萄套袋技术由日本兴起,20世纪初,为防止食心虫对果实的为害,日本果农对梨、葡萄等进行了果实套袋栽培。后来,扩大到在苹果土进行。目前,日本、韩国葡萄套袋面积约占70%。我国葡萄套袋栽培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近年发展较快。总体来说,湖南、福建等南方葡萄套袋面积较大,主要是防炭疽病。北方葡萄原来种的品...

葡萄套袋技术研究进展g
1我国葡萄套袋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对葡萄套袋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从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等角度阐明葡萄套袋目的意义。文章对套袋种类、套袋和摘袋时间对葡萄套袋效果和套袋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进行了论述。关键词:葡萄套袋进展葡萄套袋技术由日本兴起,20世纪初,为防止食心虫对果实的为害,日本果农对梨、葡萄等进行了果实套袋栽培。后来,扩大到在苹果土进行。目前,日本、韩国葡萄套袋面积约占70%。我国葡萄套袋栽培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近年发展较快。总体来说,湖南、福建等南方葡萄套袋面积较大,主要是防炭疽病。北方葡萄原来种的品种基本不套袋,随着红地球葡萄的推广,为了防止红地球果色过深,套袋技术的应用得到推广,面积逐年扩大。果实套袋的主要作用能使果实外观质量明显提高,有效防止病虫害,促进果实着色,保持果面洁净,农药残留少,果实耐贮性增加。果实套袋可避免意外造成对果实的伤害,提高商2品果率,增加经济效益。当然,这些都与栽培条件、气候条件、树势强弱、套袋及管理技术、纸质质量等因素密不可分。1.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葡萄品质包括外观品质(果穗大小、果粒大小和均匀度、着色、果面清洁度等)、内在品质(糖度、酸度、维生素、质地、汁液、香气)和贮藏品质。1.1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1.1.1对果粒重量及均匀度的影响张志录(2002)对红地球葡萄进行果穗套袋试验,套袋葡萄果粒比不套袋的增重2.07克。郑芳(2007)对驻马店市4年生果园进行套袋试验,研究套袋栽培对红提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套袋葡萄单果粒重提高14.2%,单果穗重提高13.6%。潘佑找、肖青华对京亚、维多利亚2个葡萄品种上也得到套袋葡萄穗形紧凑,穗重和单果重增加的结果[11]。郑芳、霍瑞庆对套袋红地球葡3萄调查显示,套袋葡萄的果粒大小均匀、果形端正,虽然套袋平均果穗重及平均单粒重均高于对照,但各处理问差异不显著[5]。李以训、何志刚等,对巨峰葡萄套袋,也得到套袋葡萄果粒大小均匀,果形端正的结论[13]。1.1.2对着色的影响通过控制摘袋时间控制葡萄果实着色。刘晓海,马文会对红地球和巨峰葡萄套袋进行研究,红地球葡萄在塞北高原种植,不套袋果实成熟时呈黑紫色,套袋果实解袋后5~7天,果实色泽呈浅红—鲜红,充分表现出红地球葡萄品种固有的色泽;巨峰葡萄在河北中南部平原区,解袋后经5~7日采收,颜色最为鲜艳;若套袋后不解袋,袋内的果实仍继续着色。但较不套袋葡萄晚着色10~15天[2]。刘晓海、马文会对巨峰葡萄套袋试验表明,巨峰葡萄套袋后,于采前10天解袋,对促进着色效果显著。1.1.3对果面清洁度的影响果袋为葡萄生长发育提供一个新的微环境,使光照强度、温4度、湿度等生态因子相应发生改变,直接减小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有利于果实的正常生长发育。套袋可显著改善果面清洁度,套袋葡萄果皮细腻,果粉增多、完整,果面整洁美观,商品性得到提高[5.6.7.13],这一点在很多研究中都得到印证。1.2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李以训、何志刚等,巨峰葡萄用“绿达”牌专用袋套袋,可溶性固形物略有增加,总酸下降,果实风味好[13]。潘佑找、肖青华比较了京亚、维多利亚2个葡萄品种套袋与未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套袋可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11]。但郑芳、张志录试验表明套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差异不大[6]。谭晓红、王惠莲对巨峰葡萄套袋研究也认为套袋果比不套袋果含糖量略低[7]。郑芳等还对套袋葡萄进行了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连续3年的试验,其中2年试验维生素C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1年差异不显著[5]。周兴本、郭修武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套袋对葡萄果5实中糖代谢及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在发育过程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和转化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果实成熟后套袋果的可溶性总糖含掀明显高于对照。在果实发育前期,套袋明显提高了果实中蔗糖的相对含量及酸性转化酶活性。套袋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果实发育早期转化酶活性来影响果实糖分积累。1.3套袋对果实贮藏性的影响黄凤珠,朱建华对巨峰葡萄套袋试验表明,常温和没有任何药剂处理的条件下,套袋果实采后贮藏天数可延长3~6天[10]。郑芳、霍瑞庆等对红地球葡萄套袋试验表明,一般条件下套袋果的耐贮性显著优于未套袋果[5]。在保鲜冷藏条件下的贮藏性影响未见报道。2.不同种类套袋效果比较不同种类套袋对葡萄的影响报道较多,但由于对原纸的认识不足,叫法和标准的不同统一,没有可比性,参考价值较低。6总的来说,葡萄套袋原纸必须具备较高的强度、较高的抗水性、较好的透气、透光性能。目前市场上葡萄套袋原纸的种类比较混杂,颜色有白色、浅蓝、浅黄、深黄等,浅色居多,套袋规格取决于葡萄种类,果穗较小品种套袋较小,像提子、藤稔等大果穗品种套袋相应较大,用户所在地区气侯条件及所种植葡萄的品种都对套袋的的指标有不同的要求(如不同着色要求的葡萄品种对套袋的透光性的要求不同)。潘春云等选用烟台台果生产的国产复合纸、国产白纸、进口厚纸和进口薄纸4种套袋。在超级无核、优选皮奥奈、立川无核和安艺无核4个品种的葡萄上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套袋对葡萄的好果率影响较大,进口薄纸袋使用后好果率和果品的商品性显著提高[1]。刘晓海等研究了果实袋原纸的透光率对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得出色调波长在560~580nm,透光率为23.94%~26.43%范围内的果实袋套袋后,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的结论[2]。卢守文等采用转光膜袋、木浆纸袋和报纸袋做试验,结果表明:透光率较低的木浆纸袋果实品质指标均7优于其他套袋,果穗整齐,品质提高,损失减少。透光率较高的转光膜袋能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成熟早,能在较短时间内增加果实颜色,无污染、投资少、见效快,但易发生日灼,烂果率较高。报纸袋由于淋雨后易皱,紧贴果实表面,造成果实着色不均,果粉较少,商品性状下降[3]。3.不同套袋、摘袋时间效果比较梁俊、李丙智对红地球葡萄套袋时间与葡萄品质关系的研究(采收前20天统一摘袋),试验表明,套袋越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果实着色越好,套袋越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低,果实有机酸含量越高[18]。谭晓红等,对巨峰葡萄进行了不同摘袋时间试验,表明:摘袋时间早,上色时间长;摘袋时间晚,上色时间短[7]。刘晓海、马文会试验表明,于采前10天解袋,对促进着色效果显著,而对提高含糖量无明显影响。因此,采前l0天袋内果穗已接近最佳商品色调时,则无需提前解袋。带袋采收,有利于生产洁净无污染的果实[16]。8有报道说日本葡萄套袋为葡萄的果粒开始着色时期[9],从7月20日开始至7月27日结束。4.葡萄套袋病害及防治研究4.1对果实病虫的控制效果及降低农药残留的作用果实套袋后,降低了病、虫、鸟害进入的机会,很多试验证明,葡萄套袋可显著降低了病情指数及病虫果率[11.12]。徐霞,唐季云的研究明确了葡萄套袋可显著减轻葡萄病虫为害程度,研究明确了葡萄套袋可显著减轻葡萄黑痘病、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白粉病、葡苟枯病、蚜虫、螨类、粉蚧等病虫为害程度,在相同防治措施下,与不葡萄套袋相比,病果减少78.69%,虫果减少90.8%。试验还表明,套袋对降低葡萄中农药残留亦有重要作用,套袋果中农药残留下降70%~80%[12]。4.2套袋病虫害防治研究从套袋至摘袋,果穗在袋内生长时间长达40天,正值高温9高湿季节,如果套袋前果穗杀菌不彻底,极易发病。果实套袋限制了袋内的空气流动,热量散发慢,袋内的温度一般比袋外高2~4℃,会加重日灼病。日灼病主要发生在7月上中旬的高温高热天气,尤其是连续数日最高气温在32以上的干热天气或数日阴雨低温后急剧升温的高温强光照天气,产生日灼的直接原因是果面温度过高。苏胜茂,王少敏在沂灏县东里镇调查,红地球套袋果穗日灼病发生率为15%~33%,巨峰为0.1%~1.7%,指出高温是套袋葡萄发生日灼病的关键因素,同时与纸袋类型、栽培条件也有关系,栽培中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采用遮光袋和改进整形方式防止减轻日烧病发生[15]。于天林、姜海忱,晚红葡萄套袋后果穗主要病害的防治试验,52.5%恶唑菌酮霜·脲氰WP2000倍+40%氟硅唑EC6000倍液对葡萄果穗的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防效较好,且高效、低毒,不污染果面,是晚红葡萄套袋前的首选药剂[8]。陈田文对几种杀菌剂在巨峰葡萄套袋前施用的效果进行试验,混配敌力脱的对炭疽病防治效果较好,混配抑快净的白腐病发生轻,建议10生产上采用抑快净2000倍液混配福星6000倍液或25%敌力脱1000倍液防治病害。11参考文献[1]潘春云,汤小宁等不同种类套袋对葡萄的影响中国果菜,2007(6):31[2]刘晓海,马文会.葡萄套袋技术试验.中国果树,1997,5(2):24~25[3]卢守文,吾守尔·司马义等.红地球葡萄套袋技术与果实品质关系试验初报.红地球葡萄套袋技术与果实品质关系试验初报.西北园艺2003(6)[4]张志录、刘中华.套袋对红地球葡萄浆果品质的影响.山西果树.2002(2)15~16。[5]郑芳、霍瑞庆等.红地球葡萄果实套袋试验.北方园艺2002(3):56[6]郑芳、张志录等.套袋栽培对红提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44~3845[7]谭晓红、王惠莲等.巨峰葡萄套袋栽培技术研究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烟台果树.1998,64(4):10[8]于天林、姜海忱.晚红葡萄套袋后果穗主要病害的防治试验.北方果树.2007(3):20~21[9]烟台果树.日本葡萄栽培技术简介.1997(2)[10]黄凤珠,朱建华.葡萄果穗生长期套袋对果实贮藏性的影响.中国南方果树2005,34(3)67~6812[11]潘佑找,肖青华.葡萄套袋效应初报.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68,2412[12]徐霞,唐季云.葡萄套袋对果实病虫的控制效果及降低农药残留的作用.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76[13]李以训,何志刚.巨峰葡萄套用绿达牌葡萄果袋的效果.福建农业科技.2007(5):28~29[14]陈田文.几种杀菌剂在巨峰葡萄套袋前施用的效果.中国南方果树2001,30(3):46[15]苏胜茂,王少敏.葡萄套袋发生日烧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落叶果树2000(5):51[16]刘晓海,马文会.刘承晏.套袋对巨峰葡萄着色和含糖量的影响.河北林果研究.1998,13(1):69~71[17]周兴本,郭修武.套袋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及转化酶活性的影响.果树学报2005,22(3):207-210[18]梁俊,李丙智等.红地球葡萄套袋时间与品质关系的研究.中国园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讨论会.园艺学进展(第六辑).2004
本文档为【葡萄套袋技术研究进展g】,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天山书童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6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21-02-14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