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举报
开通vip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 主编 李小融 第一章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1、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 蒙台梭利:玛丽亚·蒙台梭利(187-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以所从事的医学心理学背景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并于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 3、 直接教学方案:1960S,贝...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 主编 李小融 第一章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1、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 蒙台梭利:玛丽亚·蒙台梭利(187-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以所从事的医学心理学背景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并于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 3、 直接教学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1960S,贝雷特和英格曼依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原则,创建了贝-英学前教育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了直接教学模式。 4、 观察法:是学前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他进行了解。 5、 调查法:调查法与观察法不同,她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进行某种心理活动时的表现,而是通过其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6、 实验法:学前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假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7、 个案法:临床个案法是对教与学的个案做详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法。 问答 1、 谈谈学前教育心理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答: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 你是如何理解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的? 答:萌芽阶段:18世纪至20世纪40、50年代,该时期学前教育心理学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贝尔、意大利的蒙台梭利。(二)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各种学前教育方案层出不穷。(三)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前教育心理学由一个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 请结合实际谈谈学习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 增加对学前教育过程和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理解; 2) 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是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基础; 3) 有助于科学地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学前教育教育教学与活动经验; 4) 为学前教育教学与活动改革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4、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1) 研究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2) 科学指导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实践; 3)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心理学理论。 5、 学前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问卷、访谈、测查),实验法,临床个案法,其他研究法 第二章 学前儿童学习的脑科学基础与方式、特点 1. 学习潜力:是指一个人能够达到的学业水平与现在已有的学业水平之间的空间能够达到 的水平,可以称为“可能性”。 2. 关键期:儿童关键期是指孩子在某一方面最敏感的时期。 3. 可塑性:大脑的可塑性是一种潜在的适应能力,儿童早期大脑有些部位受损,其他部位 可以取代受损细胞而使有关功能恢复。 4. 大脑功能单侧化:美国心理学家斯佩里的研究以及其他一些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 存在机能上的分工,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左半球是处理语言信息的“优势半球”,它还能完成那些复杂、连续、有分析的活动,以及熟练地进行数学计算。右半球虽然是非优势的,但它掌管空间知觉能力,对非语言性的视觉图像的感知和分析比左半球占优势。 5.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俗称,指发生于幼儿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 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6. 学习困难: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对学习困难的定义是:归因于神经系统造成的,特征是 辨认字的正确性及流畅度有困难,以及无法拼写,语言的拼音组成有困难。我们所讲的“学习困难”一般是指由于读写障碍、多动症阿斯伯格等症状所产生的学习能力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肢体协调不佳,以致缺乏社交能力等的具体表现。 7. 学习方式:婴幼儿的学习基本方式是游戏。概括为:条件反射学习、模仿学习、交往学 习、指导学习。 8. 学习特点: 1) 学习的兴趣性、需要性; 2) 学习的无意性 3) 学习的体验性 4) 成人引导下的主动性学习 5) 学习情境的安全性、直观形象性 6) 学前儿童学习的差异性 1. 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的学习障碍与脑生理机制的关系? 1) 美国“全国障碍联合会”将学习障碍定义为: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等方面的获取 和运用上表现出显著困难。这些异能现象是个人内在的,一般认为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所致。学前儿童在学习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并非由于意志薄弱、学习态度差,而是与脑生理机制有关。 2. 有哪些机制影响早期脑机能的发展? 1) 孕妇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前儿童); 3) 让学前儿童多做不同类型的游戏; 4) 培养学前儿童语言能力; 5) 左右脑同时开发。 3. 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 条件反射学习、 2) 模仿学习、 3) 交往学习、 4) 指导学习。 4. 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 学习的兴趣性、需要性; 2) 学习的无意性 3) 学习的体验性 4) 成人引导下的主动性学习 5) 学习情境的安全性、直观形象性 6) 学前儿童学习的差异性。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与学前教育指导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时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变化,是刺激-反应的联结的形成过程。 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认为人有决定自己行为的力量,个人 不是被动的环境的接受者或者牺牲者,他们有选择和影响自己生活方式的自 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也强调学习 材料本身的逻辑结构。认为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关 联起来,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新旧意义的同化,便是学习变化的真正 4.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研究学习者的 内部认知过程与结构,而且批判认知主义的客观主义立场,认知世界并非完全 客观存在的,每个儿童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是多元的、有差异的,知识是每 个儿童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通过实践活动不断生成的,它不是独立于儿童而 客观存在的,“与其说知识是积累而成的事实,倒不如说它是个体主动构建的”。 ——学习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他们的认知世界,提高认 知功能,而不是通过单向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 1. 如何理解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探式的、尝试与错误式的学习,从而提出了他的“尝试与错误”的学习理论。所以,他的学习理论又被称为“错误说”或“试误论”。 2. 如何理解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个人与特殊的社会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被模仿者(榜样)受到奖赏或强化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 3. 谈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如何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1、 为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环境、早期教育; 2、 为学前儿童提供动口、动手机会,允许孩子犯错误; 3、 积极肯定学前儿童的行为; 4、 塑造和矫正学前儿童行为; 5、 合理运用表扬和惩罚的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手段; 6、 合理运用替代强化,引导学前儿童观察模仿学习。 4. 谈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如何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1、 让学前儿童自主学习; 2、 注重情感教育; 3、 对儿童无条件积极关注; 4、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学前儿童对学习的渴望。 5. 请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答:布鲁纳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象,从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 程。布鲁纳认为知识的学习包含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A新知的获得; B知识的改造;C检查知识是否恰当。他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 6. 谈谈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如何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答:1)为学前儿童创设一个开放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2)学习要配合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 3)创造适合学前儿童的学习情境,引起意义建构。 第四章 学习迁移与学前教育指导 1.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所形成的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2.共同要素说:一种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共同要素。 3.图示:是指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储存方式。 4.产生式迁移: 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 5.心向与定式:心向与定式常常指同一现象,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6.类比迁移:是指用熟悉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去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解决策略。 1. 如何理解学习迁移? 答:1)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学习中。 2)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3) 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2. 如何理解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 答:1) 知识总是具有使概括化成为可能的形式; 2) 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学习迁移的前提条件; 3) 产生迁移的关键是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类化; 3. 影响学前儿童学习迁移有哪些主要因素? 答:1)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 学习材料的性质; 3) 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 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 学习的心向与定式。 第六章 影响学前儿童学习的心理因素与教育指导 1. 学习动机:是激起、维持已产生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 2.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管判断。 3. 信息加工:是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 及彼的加工过程。 4. 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5.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 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6. 自我监控: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 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 1.如何理解学习动机理论中的成就动机理论? 答:成就动机理论是指在人的成就需要上产生的,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活的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2.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动机? 答:1)重视学前儿童自身兴趣和需求,培养学习动机; 2)用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活动方法,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动机; 3)保护和鼓励学前儿童的求知欲望,使之形成较稳固的学习动机; 3.学前儿童的记忆有何特点? 答: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识记不断发展; 3)形象记忆为主,逻辑记忆不断发展; 4)记忆的精准性较差; 5)记得快也忘得快,容易记也容易忘。 4.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情商? 答:1)重视与学前儿童的情感交流; 2)关注学前儿童的情绪变化; 3)善良、仁爱的对待学前儿童; 5.学前儿童道德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1)学前儿童道德观念具有表面性、具体性、肤浅性的特点; 2)学前儿童道德评价带有依赖性,缺乏独立性; 3)学前儿童的道德情感是在日常生活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4)学前儿童的道德情感是狭隘和模糊的; 5)学前儿童的道德情感是具体的道德情感; 6)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行脱节。 6.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教育指导原则有哪些? 答: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2)活动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直观性原则。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 主编 李小融 第一章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1、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 蒙台梭利:玛丽亚·蒙台梭利(187-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以所从事的医学心理学背景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并于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 3、 直接教学方案:1960S,贝雷特和英格曼依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原则,创建了贝-英学前教育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了直接教学模式。 4、 观察法:是学前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他进行了解。 5、 调查法:调查法与观察法不同,她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进行某种心理活动时的表现,而是通过其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6、 实验法:学前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假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7、 个案法:临床个案法是对教与学的个案做详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法。 问答 1、 谈谈学前教育心理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答: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 你是如何理解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的? 答:萌芽阶段:18世纪至20世纪40、50年代,该时期学前教育心理学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贝尔、意大利的蒙台梭利。(二)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各种学前教育方案层出不穷。(三)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前教育心理学由一个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 请结合实际谈谈学习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 增加对学前教育过程和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理解; 2) 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是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基础; 3) 有助于科学地总结学前教育教育教学与活动经验; 4) 为学前教育教学与活动改革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4、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1) 研究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2) 科学指导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实践; 3)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心理学理论。 5、 学前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问卷、访谈、测查),实验法,临床个案法,其他研究法 第二章 学前儿童学习的脑科学基础与方式、特点 1. 学习潜力:是指一个人能够达到的学业水平与现在已有的学业水平之间的空间能够达到 的水平,可以称为“可能性”。 2. 关键期:儿童关键期是指孩子在某一方面最敏感的时期。 3. 可塑性:大脑的可塑性是一种潜在的适应能力,儿童早期大脑有些部位受损,其他部位 可以取代受损细胞而使有关功能恢复。 4. 大脑功能单侧化:美国心理学家斯佩里的研究以及其他一些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 存在机能上的分工,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左半球是处理语言信息的“优势半球”,它还能完成那些复杂、连续、有分析的活动,以及熟练地进行数学计算。右半球虽然是非优势的,但它掌管空间知觉能力,对非语言性的视觉图像的感知和分析比左半球占优势。 5.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俗称,指发生于幼儿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 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6. 学习困难: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对学习困难的定义是:归因于神经系统造成的,特征是 辨认字的正确性及流畅度有困难,以及无法拼写,语言的拼音组成有困难。我们所讲的“学习困难”一般是指由于读写障碍、多动症阿斯伯格等症状所产生的学习能力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肢体协调不佳,以致缺乏社交能力等的具体表现。 7. 学习方式:婴幼儿的学习基本方式是游戏。概括为:条件反射学习、模仿学习、交往学 习、指导学习。 8. 学习特点: 1) 学习的兴趣性、需要性; 2) 学习的无意性 3) 学习的体验性 4) 成人引导下的主动性学习 5) 学习情境的安全性、直观形象性 6) 学前儿童学习的差异性 1. 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的学习障碍与脑生理机制的关系? 1) 美国“全国障碍联合会”将学习障碍定义为: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等方面的获取 和运用上表现出显著困难。这些异能现象是个人内在的,一般认为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所致。学前儿童在学习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并非由于意志薄弱、学习态度差,而是与脑生理机制有关。 2. 有哪些机制影响早期脑机能的发展? 1) 孕妇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前儿童); 3) 让学前儿童多做不同类型的游戏; 4) 培养学前儿童语言能力; 5) 左右脑同时开发。 3. 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 条件反射学习、 2) 模仿学习、 3) 交往学习、 4) 指导学习。 4. 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 学习的兴趣性、需要性; 2) 学习的无意性 3) 学习的体验性 4) 成人引导下的主动性学习 5) 学习情境的安全性、直观形象性 6) 学前儿童学习的差异性。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与学前教育指导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时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变化,是刺激-反应的联结的形成过程。 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认为人有决定自己行为的力量,个人 不是被动的环境的接受者或者牺牲者,他们有选择和影响自己生活方式的自 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也强调学习 材料本身的逻辑结构。认为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关 联起来,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新旧意义的同化,便是学习变化的真正 4.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研究学习者的 内部认知过程与结构,而且批判认知主义的客观主义立场,认知世界并非完全 客观存在的,每个儿童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是多元的、有差异的,知识是每 个儿童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通过实践活动不断生成的,它不是独立于儿童而 客观存在的,“与其说知识是积累而成的事实,倒不如说它是个体主动构建的”。 ——学习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他们的认知世界,提高认 知功能,而不是通过单向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 1. 如何理解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探式的、尝试与错误式的学习,从而提出了他的“尝试与错误”的学习理论。所以,他的学习理论又被称为“错误说”或“试误论”。 2. 如何理解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个人与特殊的社会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被模仿者(榜样)受到奖赏或强化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 3. 谈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如何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1、 为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环境、早期教育; 2、 为学前儿童提供动口、动手机会,允许孩子犯错误; 3、 积极肯定学前儿童的行为; 4、 塑造和矫正学前儿童行为; 5、 合理运用表扬和惩罚的评价手段; 6、 合理运用替代强化,引导学前儿童观察模仿学习。 4. 谈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如何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1、 让学前儿童自主学习; 2、 注重情感教育; 3、 对儿童无条件积极关注; 4、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学前儿童对学习的渴望。 5. 请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答:布鲁纳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象,从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 程。布鲁纳认为知识的学习包含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A新知的获得; B知识的改造;C检查知识是否恰当。他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 6. 谈谈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如何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答:1)为学前儿童创设一个开放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2)学习要配合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 3)创造适合学前儿童的学习情境,引起意义建构。 第四章 学习迁移与学前教育指导 1.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所形成的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2.共同要素说:一种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共同要素。 3.图示:是指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储存方式。 4.产生式迁移: 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 5.心向与定式:心向与定式常常指同一现象,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6.类比迁移:是指用熟悉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去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解决策略。 1. 如何理解学习迁移? 答:1)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 2)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3) 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2. 如何理解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 答:1) 知识总是具有使概括化成为可能的形式; 2) 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学习迁移的前提条件; 3) 产生迁移的关键是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类化; 3. 影响学前儿童学习迁移有哪些主要因素? 答:1)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 学习材料的性质; 3) 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 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 学习的心向与定式。
本文档为【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623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6-11
浏览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