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_回鹘与吐蕃对北庭、西州、凉州的争夺_回鹘与吐蕃对北庭、西州、凉州的争夺

_回鹘与吐蕃对北庭、西州、凉州的争夺_回鹘与吐蕃对北庭、西州、凉州的争夺

举报
开通vip

_回鹘与吐蕃对北庭、西州、凉州的争夺_回鹘与吐蕃对北庭、西州、凉州的争夺.尹伟先回鹃与吐蕃对北庭、西州、凉州的争夺七世纪初叶,正当西方“基督教世界”处于相对寂静、滞息而缺乏活力时,亚洲东部、北部,一直到西藏、新疆及其阿拉伯半岛地区却显得异常活跃,唐、回绝(鹊)、吐蕃、阿拉伯的相继崛起,给这些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也启动了此一广阔区域内各民族、国家间的相互往来与交流。回绝与吐蕃间的早期民族关系也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揭开序幕的。回鹊与吐蕃间的关系延续时间很长,以840年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由于回鹊、吐蕃两大政权皆处于相对兴盛时期,基于对西域、河西两大...

_回鹘与吐蕃对北庭、西州、凉州的争夺_回鹘与吐蕃对北庭、西州、凉州的争夺
.尹伟先回鹃与吐蕃对北庭、西州、凉州的争夺七世纪初叶,正当西方“基督教世界”处于相对寂静、滞息而缺乏活力时,亚洲东部、北部,一直到西藏、新疆及其阿拉伯半岛地区却显得异常活跃,唐、回绝(鹊)、吐蕃、阿拉伯的相继崛起,给这些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也启动了此一广阔区域内各民族、国家间的相互往来与交流。回绝与吐蕃间的早期民族关系也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揭开序幕的。回鹊与吐蕃间的关系延续时间很长,以840年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由于回鹊、吐蕃两大政权皆处于相对兴盛时期,基于对西域、河西两大沃野肥地的垂涎,对丝绸之路控制权的凯觑,双方间围绕着北庭、西州、凉州等重要城镇和交通枢纽进行了一系列的争夺战;后期,回鹊、吐蕃统一政权不复存在,双方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争战,所以,双方间的关系更多地呈现出睦邻友好、团结互助的迹象。关于840年以后回鹊与吐蕃间的关系,笔者已有专文论及①。本文将探讨的是回鹤与吐蕃间在840年以前以相互战争为主要特征的关系,拟分为争夺北庭、争夺西州、争夺凉州三大部分论述之。、争夺北盛北庭,又名别失八里(Bis五balik),即汉语的“五城”②。它是东部天山北麓最重要①见拙文《840年后回鹃与吐蕃的关系》,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②黄文弼《北庭五城释名》,载《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西北民族研究1”2年第2期(总第1期)一73一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它不仅是唐朝经营西域的桥头堡,而且也是西域连接东西南北交通网的总动脉。由此东通伊州的“伊北路”可直达河西,西通碎叶的“碎叶路”可出入中亚;南通高昌的“他地道”、“乌骨道”、“赤亭道”等可南下天山;东北向的“回鸽路,可达回鸽牙帐乃至坚昆牙帐①。控制了北庭,就等于抓住了西域的“牛耳”,就可在经济上谋利、军事上取得有利的战略地位。回绝和吐蕃也正是看到了这些诱人的益处,所以,才不惜代价,对北庭死争硬夺的。本来,在吐蕃势力染指之前,回给人就已经进驻到了北庭,并在八世纪中叶实际上已经控制了北庭②。永徽二年(651年)回绝五万骑追随苏定方战阿史那贺鲁于金牙山(即弓月山),尽收所居之地,并于碎叶水所在的石国擒获贺鲁③。看来,回绝军队此次不仅到了北庭,而且到了伊丽河和碎叶水一带的北庭西部很远的地方。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上此次回绝出兵似乎是报唐册立婆闰④之恩,但如果从以后回绝伺机顺利控制了北庭这一长远结果分析看来,就不难认为这实质上是唐朝方面反过来帮助回给人扫清了以后进据北庭的一大障碍。龙朔元年(661年),婆闰死后,回绝一度曾处于危困境地,但到唐开元时期,又马上复兴起来了,后经护输、骨力裴罗、磨延吸几代的苦心经营,回给国力越加雄厚。安史之乱以后,吐蕃占据河西,“回鹊路”畅开了,唐对西域鞭长莫及,而回给对北庭的浸透则更肆无忌惮。不久,北庭就基本上隶属于回鹤人了。《旧唐书·吐蕃传》便记道:“(贞元)六年(790年),吐蕃陷我北庭都护府。初,北庭、安西既假道于回绝朝奏,因附庸焉。蕃性贪狠,征求无度。1北庭近羌,凡服用所资,必强取之,人不聊生矣。又有沙陀部六千余帐,与北庭相依,亦属于回绝,回绝肆其抄夺,尤所厌苦”。同书《回绝传》将“蕃性贪狠,征求无度,北庭近羌”改为“回给征求无厌,北庭差近”,《通鉴》则更改为“北庭去回鹊尤近”。这样上文意思更明朗了,说明当时北庭附近已尽为回鹊势力范围了。尽管从文献中看出,大历六年(771年)左右,唐代宗曾下过《喻安西北庭诸将制》@,建中年间(78。一783年)嘻宗下过《优奖安西北庭将士诏》⑥,以鼓励、褒奖安西、北庭将士,但是,这种优奖分明只是名义上的抚慰。当时安西、北庭精兵内调,剩下的都是老弱残兵,根本已无力驾驭全局,只能凭任回鹊自由而行了。所谓的“仍在为唐孤守的忠勇之士”不过是一些无法回归中原的屏弱之师。当时唐北庭节度使的景况有以下三条史料为证:(1)《通鉴》卷220乾元元年(758年)三月条:“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屯河内”。(2)《旧唐书》卷10《肃宗本纪》:“(上元二年)辛卯,以卫尉卿荔非元礼为怀州①以上各路详情请参阅孟凡人《唐北庭城与外界的交通》,载《北庭史地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②术诺尔斯基《Hudodal一’习am》,272页。安部健夫《西回鹃国史的研究》亦主此说。见其书宋肃流等汉译本ns页,新疆人民出版社。③《旧唐书》之《回绝传》、《苏定方传》、《程知节传》、《西突厥传。》④《新唐书》卷217《回鹃传》上。⑤见《唐大诏令集》卷116。据岑仲勉考证,此诏为大历四年六月后、七年八月前须布。见《西突厥史杆编年补阀,附录》,载《西突厥史杆补阀及其考证》。⑥见《唐大诏令集》卷107.一74一刺史,权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3)(I日唐书》卷12《德宗本纪》(上):“自河西陷虏,伊西、北庭为蕃戎所隔,间有李嗣业、荔非元礼,孙直志、马磷辈皆遥领其节度使名。”很明显,北庭节度使已是徒具虚名,仅是“遥领”而已。然而,正如安部健夫指出的,“回纷汗国在西方领域的统治力量,不久就暴露在最大的危险之中了。葛逻禄的兴起虽然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危险最大的还是想利用葛逻禄的吐蕃势力暴风般的波及,并开始无情地在天山南北卷起砂砾”①。上元元年(760年)吐蕃首次攻击北庭,李元忠依靠回给、沙陀力量,固城自守,吐蕃最终未能攻下北庭②。建中四年(783年)朱批叛乱,唐朝求兵于吐蕃,吐蕃提出以径、灵等四州和安西、北庭地为交换条件,唐朝允许了吐蕃的请求。乱平之后,吐蕃求地,德宗正欲划地予吐蕃,被李泌出来劝阻了。“李泌日:`安西、北庭人性晓悍,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又分吐蕃之势,使不能并兵东侵。奈何拱手与之!且两镇之人,势孤地远,尽忠竭力,为国家孤守近二十年诚可哀怜。一旦弃之以与戎狄,彼其心必深怨中国,它日从吐蕃入寇,如报私仇矣。况日者,观望不进,阴持两端,大掠武功,受赂而去,何功之有!’众议亦为然。上遂不与。”③德宗为何要弃安西、北庭予吐蕃,而李泌为何又不予呢?其中原委长期以来未见有人探讨。其实,这是一项无论在唐与吐蕃、回鹊关系史上,还是回鹃与吐蕃关系史上都很重要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如前所言,当时安西、北庭孤悬异域,已非唐有,此一带的主人俨然是回鹊。在此情况下,正赶上朱砒叛乱。按唐一惯方针,唐决不会请对自己早已虎视耽耽的吐蕃出米助唐平叛。何况德宗刚继位之初,吐蕃便出兵攻击过唐之剑南诸地,有可能被邀请者倒是回鹊。但德宗李适由于20年前,即宝应元年(763年)在陕州黄河北牟羽可汗营帐中倍受回鹊屈辱,一直怨恨于怀④。此次德宗一改传统,借吐蕃兵平叛,而以安西、北庭地为代价,可谓一箭双雕,用心良苦。一则可平朱砒之乱,二者可让吐蕃去向回鹊夺安西、北庭。这样既牵制了吐蕃对唐威逼的力量,又可以间接地给回鹊以打击。德宗在《慰问四镇北庭将士救书》中便很微妙地讲到:,’j匕庭……于西蕃既非便宜”,便已预料到这里将有一场吐蕃与回鹊间的猛烈争战。《救书》还讲到:“已共西蕃议定,兼立誓约,应在彼(指安西、北庭)将士、官吏、僧道、誊寿、百姓等,并放归汉界。仍累置顿,供拟发遣。”⑤过去,如建中元年李元忠、郭听遣使长安走的都是“回鹊道”⑥,现在却与吐蕃议定,抄“河西道”让元忠等人撤回,这亦表明,唐与吐蕃的关系近乎了,而与回鹊却疏远了,有唐、蕃联合对付回鹊的征兆。李泌是有唐一代颇有建树的儿位名相之一。他生前一项非同小可的政绩便是“以夷制①安部健夫著,宋肃赢等译《西回鸽国史的研完》,新疆人民出版社,ng页。②(l曰唐书》卷40《地理志》“安西都护府”条。同书同卷“北庭都护府”条言“(北庭)至上元元年陷吐蕃”显然是错误的。孟凡人在其《唐代湘庭城大事记》中亦错误地引用了此条,有必要更正。③《资治通鉴》卷2310④事见《资治通鉴》卷22宝应元年条及(l日唐书⑤见《全唐文万卷464。⑥《资治通鉴》卷2270回绝传》.尸,7石,,夷”,即“北和回鹊,南通云南(指南诏),西结大食、夭竺”以对抗吐蕃①。在他看来,唐朝的首要大敌是吐蕃。此次李泌劝阻德宗丢弃北庭、安西,就是他“以夷制夷”策略的一部分。李泌在劝阻中,“知上素恨回绝,恐闻之不悦”,所以暂时并未提联合回鹊之事,但他很巧妙地讲到:存北庭、安西可以“分吐蕃势,使不得并力东侵”,吐蕃“乃贼也,奈何与之?”贞元三年(787年)李泌正式向德宗提出了和好回鹊、南诏、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方略。德宗仍坚持只可与南诏、大食、天竺和好,而不可同回鹊讲和的观点。但李泌认为四国中最重要的是和好回鹤,“回给和,则吐蕃已不敢轻犯塞矣。次招云南,则是断吐蕃之右臂也。”通过李泌苦心婆口的劝喻、解释,德宗勉强接受了李泌策略,不仅未划地予吐蕃,而且还同回鹤达成了和亲之好。贞元五年(789年)十二月,吐蕃以葛逻禄、白眼突厥为响导,“因沙陀取道,,统兵三十万,再一次大规模袭击北庭,回给奋力救援②,于是,吐蕃与回鹊争端又起。此次吐蕃方面领兵将领为谁?诸史阔载。藏文史料《贤者喜宴》中记有一个叫达热路恭(t二ra一k1二gung)的人,其事迹颇引人注目。从种种迹象表明,他可能就是此次领兵出征的将军。《贤者喜宴》载:达热路恭原是一名因维护苯教、厌恶佛法而被流放到北方的罪臣。后来,因修建桑耶寺,需迎请北方霍尔h(or)人的神抵为桑耶寺的护法神,阿阁黎莲花生便说:“白色天魔之化身将在未来出现于突厥地区(hor一yul)并将统治吐蕃,大部神殿亦将被毁。为不致被突厥人毁灭,赞普应依靠并委托菩提天神”,兼于此,“赞普随即派达热路恭为军事长官,摧毁了突厥的修道院,并将佛像等供奉之物及所有财物一并携回”③。此中提到的“hor一yul”很明显指的是西域地区。西域自公元二世纪以来就盛行佛教④,所以才有“修道院”(sgom-guay即佛教寺院)、佛像、供奉物之类。所言“白色天魔之化身hor”将统治吐蕃,使吐蕃蒙受苦难,分明道出了当时强大的回鹊势力对吐蕃的威胁,只不过是被蒙上了一层宗教的神秘面纱而已。至于藏文中的hor,无论是来源于汉字的“胡”或者“匈”,还是来源于uyrur(回鹊)的藏文转写ho一yo一五。r的省略形式,但在回鹊强盛时期确指“回鹊”,这是几乎所有学者肯定的。敦煌古藏文卷子P.T.246号《藏汉对照词汇》中便明确将“ho:”与“回绝”对在一起,法成所译《释迩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中亦将“hor”译为“回鹤”⑤。所以说,此次达热路恭出征的直接目的似是为了打击回鹊势力。李方桂考证出此达热路恭便是汉文史料中记载的马重英⑥,是当年吐蕃攻陷长安时的主兵大将之一。据《雪·多仁乞玛(zhol一rd。一rigs一phyi一m)a碑》,亦即达热路恭本人的纪功碑载:“彼洞悉唐廷政情……,其精娴弓马战阵,所出计谋,均操胜算……”⑦,这说明,达热路恭是一员久经战阵、极富谋略的将军。①《资治通鉴》卷23贞元三年条;《新唐书》卷139《李泌传》。②《旧唐书.吐蕃传》、《新唐书·回鸽传》、《资治通鉴考异》唐纪十一。③巴俄·祖拉陈瓦著《贤者喜宴》,黄翻摘译(七),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2期。④参羽澳了谛著、贫昌群译《西域之佛教》57页。⑤法成所译藏文原本是《于阂国愚记》。法成还同时将Dur一gu一词译为“突厥即。⑥李方桂《马重英考》,载《西藏研究》1987年3期。⑦见王尧《吐蕃金石录》,文物出版社,83一84页。``76一l回鸽方面领兵的主将是大相领于迎斯,这在史料中是有记载的。“领于迎斯”(Jiugas)i是一种称号,意为“诸宰相中之首位”①。领于迎斯也是一位经历不凡的人物。据安部健夫研究,他就是后来被称之为怀信可汗的那个人②。《九姓回鹊可汗碑》说他从小神勇无敌,智谋卓绝。任宰相之职时,便与诸相“殊异,,能“坐筹帷幢之下,决胜千里之外”。他为国经营,能够以身作则。有一次当北方坚昆大军进犯回鸽时,他冲锋陷阵,箭射坚昆可汗,使坚昆“国业荡尽,地无居人”③。关于此次北庭争夺战详情,《旧唐书·回绝传》载:“其先葛禄部落及白服突厥素与回绝通和,亦憾其侵掠。因吐蕃厚赂见诱,遂附之。于是吐蕃率葛禄、白服之众去冬寇北庭。回给大相领于迎斯率众援之,频败。吐蕃急攻之,北庭之人既苦回绝,乃举城降焉,沙陀部落亦降。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杨袭古将磨下二千余众出奔西州,领干利亦还”。按《通鉴考异》所记,双方大战的确切地点是在债口。领于迎斯之所以匆匆忙忙离开是由于听到了忠贞可汗被杀的消息。他作为朝庭首席宰相不得不暂时回朝处理国政。当国内政局稳定之后,领于迎斯曾再次率军,于当年秋天直赴北庭。结果,回鹤又遭到吐蕃与葛逻禄联军的奇袭,土卒大半被歼灭。领于迎斯只好收合余众,晨夜奔还。《通鉴考异》说,此次吐蕃寇北庭之众号称三十万④。第一次领于迎斯援北庭军队人数不洋,仅知杨袭古战败后有余众二千余人;第二次领于迎斯是“悉起国内丁壮”五万人,此外还有杨袭古的部众。由此看来,北庭争夺战双方起码有数万人投入战斗,其规模是相当大的。领于迎斯二援北庭时,五万人马“死者大半”,而杨袭古部下则仅剩百六十人,表明回鹊为争北庭是付出了残痛代价的。《旧唐书》之《南蛮.西南蛮传办中有:“吐蕃因争北庭,与回鹊大战,死伤颇重,乃微兵于牟寻,须万人”,说明吐蕃的损失同样很残重。这次吐蕃占领北庭的时间是贞元六年(790年)五月。在旧、新《唐书》、《册府元龟》、《唐会要》等史册中又有一条记载:贞元七年(791年)八月(后二书说是九月)回鸽曾遣使于唐,“献败吐蕃、葛禄于北庭所捷及其俘畜”。由这条史料就引出一个贞元七年回骼是否收复北庭的问题。安部健夫认为此次回鸽确实收复了北庭,而且《通鉴》中记载的吐蕃因损失严重而征兵云南一事“与其说是六年胜战中的牺牲,还不如说是七年惨败中的重伤,更为合乎情理”⑤。之后,森安孝夫在安部健夫启发下,亦专门写了两篇文章,以论述此次北庭争夺战胜利者为回鹊⑥。1981年他又在法国《亚细亚学报》上发表了《究竟是回鹊还是吐蕃在公元789一792年间夺据了别失八里?》一文,总结性地对前两篇文章的观点及所用史料进行了介绍、阐述,重申了他的“回鹃胜利说”的论点。安部氏和森安孝夫二人的这一观点是颇为新颖的,但唯其如此,值得商榷之处也就不少。首①山田信夫《九娃回鸦可汗之系谱》,转引之刘义棠《维吾尔研究》126页。②安部健夫前揭书12页。③见李文田《和林金石录》(灵鹅阁热书本)。④《资治通鉴考异》唐纪十一,此“三十万”之数显然是扩大了的数字。⑤安部健夫前揭书127页。⑥其一是《回鸽与吐蕃的北庭争夺战及其以后的西域形势》,载《东洋学报》卷5第4期,1973年3月;其二是(J曾补:回鸽与吐蕃的北庭争夺战及其以后的西域形势》,载《亚洲文化史论丛3》。先,他们忽略了当时回鹊根本无力收复北庭这样一个前提。回骼在贞元五年天亲可汗死后忠贞可汗立,第二年忠贞可汗便被其弟篡杀。夏四月,次相杀篡立者,立忠贞可汗之子阿吸为奉诚可汗。这表明,此时回鸽内部矛盾极为复杂、尖锐。加上贞元六年回鸽两次大败,国内精壮士卒死伤略尽,元气已大伤,根本无力马上克复北庭。其次,当时吐蕃士气正旺,力量正强,贞元六年攻克北庭后,马上便攻击西州,并在贞元八年拿下了西州(此据敦煌卷子P.T.3918。详后)。这从侧面说明,吐蕃并未丢弃与西州互为椅角的北庭。再次,更为重要的是,“贞元七年回鹊收复北庭”的结论与《九姓回鹊可汗碑》中的内容是严重抵悟的。据大多 数学 数学高考答题卡模板高考数学答题卡模板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测试卷数学作业设计案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者研究,该碑第n一17行所记为怀信可汗的事迹,其中第15行“次天可汗亲统大军”以上为追述该可汗继位前的武功与文韬,15行以下为该可汗亲政后的政绩。内有:〔1.4j··…复葛碌与吐蕃连囚区卜冈!因偏师,于匀蜀户对敌,智谋弘远(下阔)〔巧.j·…}画庭半收半围之。次天可汗亲统大军,讨灭元凶,却复城邑·!因土黎痣,含气之类。纯善者,抚育,悖逆者,屏除,遂!函}司画区1媚啧几诸行人于畜产〔下阀〕〔16〕口口口遗弃,后吐蕃大军,攻围龟兹。天可汗领兵救援,吐蕃流荒,奔入于术,四面合围,一时扑灭。尸骸突秽,非人!困医卜国医!京观,败没余烬〔下阀〕〔17〕口口口百姓与狂寇合从,有方职贡。天可汗躬总师旅,大败贼}里!,奔逐至珍珠河。浮掠人民,万万有余,驰马畜乘,困区}因团,余众来归……很明显,是天可汗(即怀信可汗)亲统大军收复了北庭、龟兹,并西征至珍珠河。怀信可汗在位时间是795一808年。那么相应的回鹃收复北庭也就在此一阶段。如果按安部健夫、森安孝夫所言,贞元七年(791年)回鹊就收复了北庭,那么,此次怀信可汗再收复岂不重复?史书中有贞元十三年(797年)怀信可汗曾大败吐蕃,从吐蕃手中夺回凉州的记载①,说明,自贞元六年残败后,经过六、七年的休养生息,回鹊才重新强盛起来。而恰恰在这种情况下,回鹊夺取北庭才有可能。孟凡人曾将回鹊这次收复北庭的时间比定为公元80年左右L,可备一说。那么,贞元七年回鹊献俘是怎么回事呢?笔者认为很有可能是回鸿与吐蕃某次小规模冲突的结果,因为《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在记叙“献俘”一事时所采取的谨慎态度就很值得我们注意。他在贞元七年有关条中记道:“吐蕃攻灵州,为回鹊所败,夜遁。九月,回鹃遣使来献俘。冬,十二月,甲午,又遣使献所获吐蕃酋长尚结心”⑧。他未提“陷北庭妙,很可能也是对当时回鹊陷北庭一事存有疑虑。总之,在吐蕃势力涌入前的一段时期内,回骼是北庭的主宰。但自贞元六年吐蕃攻陷北庭后,北庭的主人就换成了吐蕃,直到怀信可汗执政后,励精图治,恢复国力,才收复了北庭。长庆元年(821年)当吐蕃闻唐嫁公主与回鹊时,出兵阻拦。回鹊以“万骑出北庭,万骑出安西,拒吐蕃以迎公主”④。这说明直到821年回鹊还控制着北庭。但是我们发现,史料中有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发兵略定瓜、沙、伊、西等州,紧接着在咸通七年(866年)左右,又有北庭回骼仆固俊从吐蕃手中收复北庭的记载。这就是说,①《资治通鉴》卷2370⑧孟凡人《北庭史地研究》176页。⑧《资治通鉴》卷2330④《资治通鉴》卷241。一78一在821年以后的某一时期,吐蕃又一次攻·占了北庭。由于此次北庭的沦陷与其后的收复是与西州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放在下边《争夺西州》节中探讨。二、争夺西州西州同样是唐镇抚西域的一大要镇。由于它东接伊吾,西连焉曹,近可以庇护安西四镇,以为接应,远可以屏藩河西,牵制吐蕃势力的东侵,所以唐朝更格外注重对西州的经营。西方考古学界早就有人指出在八世纪中叶回鹊已占据了喀喇和卓(QaraQ。。6),即高昌一带。如勒柯克就称:“在八世纪中,约公元760年左右这个地域被突厥人的征服就开始了。回鹊人是有着战争与和平的卓越天赋的一种强大的突厥人,征服新疆的东北角,站稳吐鲁番的喀喇和卓”①。法国学者哈密顿也说:“高昌从八世纪末年就是回鹊人的一个聚落中心”②。西州陷于吐蕃是贞元六年之后的事。《宋史》中说:“安史之乱,其地(指西州)陷没”,那仅是大概而言,其不确切是显而易见的。贞元六年,吐蕃陷北庭时,“惟西州之人,犹固守焉”③。说明790年西州尚未陷于吐蕃之手。《元和郡县志》有一条史料记:“(西州)贞观七年没于西蕃”。此“贞观”无疑是“贞元”之误,贞元七年为公元791年,乃吐蕃陷北庭的第二年。按理推测,吐蕃在陷北庭之后,乘胜直捣西州,夺取西州也是合乎情理的。但从敦煌卷子P。T.3918号的卷末题记内容知,确切的西州陷蕃年代应是贞元八年,即792年。该题记云:“去年西州倾陷,人心苍忙,收拾不着,不得本来。乃有同行僧广林,先日受持。……癸酉岁十月十五日西州没落官、甘州寺户、唐伊、西、庭节度留后使判官、朝散大夫、试太仆卿赵彦宾写……”④此“去年”显然为“癸酉岁”,即贞元九年的“去年”,亦即贞元八年。这篇题记所揭示的内容也正好是对正史记载的补充。那么,吐蕃此次夺据西州后,统治持续到什么时候呢?西州与北庭相近,两地互为保障。应当说,吐蕃在北庭统治的稳健与否对西州的统治是有直接影响的。前面说了,吐蕃在北庭的统治是被回鹊怀信可汗摧垮的,据此推断,吐蕃在西州统治的垮台也就在怀信可汗时代。的确,有一件回鹊文的断片能证明以上推论的正确性。1905年勒柯克在东突厥斯坦探险时,在喀喇和卓的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文物,其中就有几枚回鹊文磨尼教典籍的断简,其编号为T.亚.K.BondolNo.D.173。1912年在《汤姆森纪念论丛》上,勒柯克发表了题为《火州出土的一个摩尼教典籍断片》的论文,对这些断简进行了翻译和注解。断简中曾提到卜古汗(bugugkan)和火州(x泌。即高昌)。断简为:〔1〕……t(巨〕ngrk蕊n神的〔2.〕·…`·uigurbugugkan回鸦卜古汗①AVonLe一coq:Bor呈。dTreas。re。《维吾尔族史料简编》上。②哈密顿《九性乌古斯与九娃回鹃考》,③《旧唐书》卷196《吐蕃传》。④转见姜伯勤《唐五代教煌寺户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fChieseT“rkesitn.「P2.1见冯家升等编汉译仗见《敦煌学辑刊》4一5样。中华书局,19盯年。一79一〔3〕……xo乙0garuk(三)lp巨n〔4〕……xoi一nyilgg蕊位西来君高昌羊儿年三人的〔5〕……m(a)xi一5takolurmax〔6〕……ti己位nmu艺akka(圣职名)来往为了慕(圣职名)〔7〕……king注dibi总〔8〕……bis……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第五第五其概括意思为:“在羊儿年卜古汗来到高昌,在那里同磨尼教的高级僧侣相商,让宣教僧到当时的漠北回给本土去居住”①。勒柯克将其中的“卜古汗”比定为“牟羽可汗”(759一780年),将“羊儿年”比定为767年。但是,安部健夫根据大量材料证实此“卜古汗”与《世界征服者史》、《多桑蒙古史》中所记的第五子布可、《高昌王世勋碑》中的兀单卜古系同一人,实质上指的就是《九姓回鹊可汗碑》中的“天可汗”,亦即怀信可汗(795一808年)。“羊儿年”为803年(癸未年)②。安部健夫这一卓绝的论证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可,它不仅为研究怀信可汗时回鹊的宗教信仰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而且也为,’J环信可汗时回鹊收复了西州”这一论点提供了一条重要证据。由此,我们可以把回鹊收复西州的时间进一步精确到795一803年之间。怀信可汗时期是回鹊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收复北庭、西州那只是其赫赫武功的一部分。据前引《九姓回鸽可汗碑》知,此时,回鸽大军还推进到了龟兹,追赶吐蕃军队到于术、珍珠河一带,也就是田板兴道所认为的库车—库尔勒及锡尔河一带③。另外,十三世纪伊朗史家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所表述的内容亦能说明此时回鹊的强大。据该书记,回鹊卜古汗(何高济先生译为“不可汗”)曾派其大哥孙忽儿率三十万精兵征蒙古和吉利吉思;派二哥火秃儿率十万装备相当的人马征唐兀;派三哥脱克勒率十万人伐吐蕃;他自己率三十万人马亲征契丹,只留下四哥替他看守本土。各路人马凯旋回来时缴获的战利品不计其数,而且还俘虏了许许多多的人,他们回到斡儿寒河畔的老家后建造了斡耳朵八里(ordu一Baligh)城。于是整个东方都归他们统辖。他们在卜古汗率领下还向西方进军,当卜古汗抵达突厥斯坦边境时,他发现一片水草茂盛的美好草原。“他本人在此停留,兴建八刺撒浑(BaalSaqun)城,现在该城叫虎思八里(Quz一Baligh)。同时,派他的军队出征四方,十二年时间里,他们征服了所有的国土,没有留下一个反抗者与不服者”④。据此看来,不仅吐蕃在东突厥斯坦的势力遭到了打击,而且整个蒙古高原以及中亚局部地区都被回鹊进行了一次大扫荡。怀信可汗死后,继他位的是保义可汗⑤。保义可汗时,回鹊国势出现了衰落的势头。但是,当年怀信可汗时的余威并未立刻泯灭殆尽,在其惯性作用下,回鹊尚能苟延一时。相对①转见安部健夫前揭书154一15页。②见安部健夫前揭书第三章二、三节。⑧田板兴道《中唐西湘边疆的形势》546、597页。④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64e65页。亦见之于冯承钓译《多桑蒙古史》第一卷、附录五。⑤刘义棠认为继怀信可汗位的是腾里释洽俱录毗伽可汗,之后才是保义可汗。然《九牲回鸽可汗碑》残存碑文中无腾里野合俱录毗伽可汗。虽然Schlogel以每行七十五字的规格补上了此可汗,但山田信夫认为不可靠。此处据山田信夫考定的九性回鸦可汗系谱。一80一后期而言,回鹊在此时的活动还算频繁。如:同期在汉文史料中有这样的记载,“元和五年(810年)六月,奚、回绝、室韦寇振武”①;“元和八年(813年)壬辰,振武奏,回鹊千骑至鹅鹑泉”②;“(元和)八年,回鹊过硫南取西城、柳谷”⑧;“元和九年(814年)二月,李吉甫奏:`今请复之(指肴州),以备回鹊、党项,。上从之”④。这些很能说明间题。尤其是《资治通鉴》卷239记载的“元和八年(813年)冬,十月,回鹊发兵度破南,从柳谷西击吐蕃”,说明保义可汗时回鸽并未因国力不振而放弃对吐蕃的斗争。保义可汗之后,相继有崇德可汗、昭礼可汗、彰信可汗在位。此时,王权颓衰,内政紊乱,灾害横行,回鹊的衰世真正来临了。在这种情况下,由吐蕃一手导演的夺取西州、北庭的武剧便粉墨登场了。正当西鹊国运日薄西山之时,吐蕃则进入了赤松德赞之后的又一个兴盛期—赤热巴巾时代(815一836年)。赤热巴巾,汉文史书中又称可黎可足⑤。该赞普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外交活动也表现得异常积极。吐蕃以15万大军攻盐州的著名战役就是在此赞普时进行的;著名的长庆年间的唐蕃长安—拉萨会盟也是在该赞普时进行的。如果说回鹊于怀信可汗之后在东突厥斯坦的威势遭到了沉重打击,并因此而失去了对北庭、西州的控制,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吐蕃赤热巴巾赞普在位时期。众多藏文史料的记载便可证明这一点。《贤者喜宴》在记载赤热巴巾政绩时道:“(其时)吐蕃居民极多,往昔先祖未曾统辖之地,现在则达到东方升起昂宿星的下方—即汉地陇山山脉,……北方抵达霍尔h(or)边界的切玛冈仁b(yi一ma一sbang一rnig),……西方到达大食边界的巴达夏同门,南方到达超过泥婆罗以外的地方”⑥。此一内容在蔡巴《红史》中同样有⑦。虽然“切玛冈仁”的具体位置现在还很难准确搞清,但是,它是指离回鹊人居地很近的一地名,这一点似可以肯定,而且,上引文中“北方抵达霍尔边界的切玛冈仁”这句话与《汉藏史集》记载的,’4匕方与霍尔交界处的边哨抵达如象大鱼脊背的沙梁”一句,很有可能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述了同一个意思。新疆出土吐蕃古藏文简犊中多次出现过一个地名“沙石峪”,如编号为1218一2M.T叱haiv。。88号和1218M.T叱h.0527号的木简中分别记有:“将年内种子捎往沙石峪之堡寨”;“沙石峪之堡寨”⑧。说明吐蕃已占领了沙石峪,并在这里设置了堡寨(rtse)。此“沙石峪”的藏文对音为bye一ma一vdor,这与byi一ma一sbang一rnig很相近,很可能就指一个地方。藏文史书《汉藏史集》有一条记载:“热巴巾王在位期间,从突厥地方运来了十八头①》旧唐书》卷14《宪宗本纪》②《旧唐书》卷15《宪宗本纪》③《新唐书》卷218《沙陀传》。④《资治通鉴》卷2390⑤《新唐书》卷216《吐蕃传》。⑥巴卧·祖拉陈瓦著《贤者喜宴》1984年1期。⑦转见《新红史》黄影译本,注⑧见王尧、陈践《吐蕃金石录》,(上)o(下).见黄籁摘译<十三》,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62),西藏人民出版社。文物出版社。一音1一骡子驮载的玉石,奉献给国王,在吐蕃没有比这一批真正的突厥玉石更好的玉石”①。此“突厥地区”,按藏人传统说法,自然是指天山南北的西域地区。但只从“运来了玉石”、,无法判定此事与吐蕃夺西州、北庭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记载中未提这批玉的来因,是劫掠来的,还是缴获的战利品?但是,如果我们把《新唐书·吐蕃传》中的一条材料与它联系起来考查,就有意思多了。“是岁(指8沈年),尚绮心儿以兵击回鹊、党项,小相尚没塔率众三万牧马木兰梁”。尚绮心儿是当时吐蕃国内举足轻重的老臣,其头衔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同平章事,唐蕃拉萨长庆会盟时,他是吐蕃一方仅次于首席宰相沙门钵阐布允丹的主盟大臣,由他亲自统兵对回鹊进行的征伐自然就非同一般了。汉文史献记载的吐蕃在赤热巴巾时进行的较大的军事行动只有此次。如果藏、汉文的上述记载是同一次行动的两个阶段的表述,即尚绮心儿进攻回鹊与运玉石是紧接着进行的,那么,这个“回鹊”一定是驻守西域的回鹊,吐蕃夺据西州、北庭也就在此次。另外,笔者发现吐蕃此次夺取包括西州、北庭在内的西域地区与唐蕃长庆会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将长庆会盟前后吐蕃的一系列举动与当时吐蕃与回鹊争夺西域的背景联系起来,就很容易得出这次会盟实际上是吐蕃为拆散唐、回鸽联盟,稳住唐军,加紧攻击回鹊盘据的西域地区而实施的一项成功的外交策略。关于这个间题的详细情况,笔者已在另一篇文章《唐蕃长庆会盟辩考三题》中专门论及②,在此不赘述。回鹊再一次收复北庭、西州是在咸通七年(866年),是由北庭回鹤仆固俊一手完成的。在此之前的大中五年(851年)回鸽人曾协助沙州张议潮出兵攻击过伊、西等州。但是,正如许多学者所论证过的,当时唐廷已屏弱不堪,自身难保,根本未给张议潮以任何实际的援助,所以,张议潮收复伊、西、北庭的使命并未完成③。不过,回鹊英勇反击吐蕃的斗争却也感人肺腑。《授西州回鹊挠卫大将军制》中就有.“西州牧首(原文作放首)领干伽思俱宇合逾越密施莫贺都督宰相安宁等,忠勇奇志,魁健雄悠,怀西戎之腹心,为中华作保障……”④。这是西州回鹊人不畏吐蕃强暴的真实写照。《旧唐书·鳃宗本纪》将仆固俊说成是依附于张议潮之人。记道:“张议潮奏:差回鹊首领仆固俊与吐蕃大将尚恐热交战,大败蕃寇,斩尚恐热,传首京师”。《唐会要)、《册府元龟》亦有类似的说法。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新唐书》、《资治通鉴》已予以更正,明确指出仆固俊是北庭回鹊。据《通鉴》正确的说法,是北庭回鹊仆固俊攻克了西州、北庭、轮台、清镇等城⑤。三、争夺凉州与吐蕃相比,回鹊人在凉州,乃至整个河西活动的历史要更为久远一些。《旧唐书·回绝传》载:“贞观初,菩萨与薛延陀侵突厥北边,突厥领利可汗遣子欲谷①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123页。②载《西北师大学报》1992年第5期。③参王忠《新唐书吐蕃传笺证》,科学出版社,163页。④杜牧《类川文集》,四部丛刊本,卷20⑥《资治通鉴》卷25.0。.;’卜,.一82,设率十万骑讨之,菩萨领骑五千与之战,破之于马鬃山”。,这说明,一早在七世纪二、三十年代,即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继位不久,正致力于统一青藏高原诸部之时,雄飞于漠北的回给人就已经在河西活动了。贞观元年.(632年)回给契苏部落首领何力“随其母率千余部落诣沙州,`奉表内附,太宗置其部落于甘凉二州”①。这是第一次有文献记载的回鹊人迁往凉州以至于河西地区。回鹊独解支执政时,又有一批回鹊人自碳北移居甘州界②。武则天时,突厥默吸势力正强,夺取了铁勒故地,又有一些回鹊人同契苏、思结、浑三部落徙往甘、凉二州③。总章元年(668年),仅在凉州都督府属下的画骼部落就组成了三州一府,即归林州、金水州、贺兰州、庐山都督府。可见这一阶段迁往凉州一带的回鹊人是非常多的。这些大量的回鹊人迁到河西后,受到了唐政府的优待。他们遇到困难时,还得到了唐政府的援助。敦煌文书P.T.2942号卷子便是一份政府某机构批准给缺粮的回鹊部落之一—思结的文书。内称:“思结首领,久沐薰风,比至河西,屡伸忠赤。顷驰漠北,频被创伤,妻祭悉无,羊乌俱尽,尚能慕义,不远归投。既乏粮储,略宜支给”④。这是当时回鹊人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同舟共济的很好例证。但是,吐蕃势力的介入河西,却打破了这里的和平与安宁。龙朔三年(663年)吐蕃灭了唐赖以屏藩吐蕃的重要支柱吐谷浑之后,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河西地区,并不断地对凉、甘、瓜、沙等重镇兴兵抢掠。久视元年(700年)秋,吐蕃大将细莽布支率骑数万寇凉州,唐陇右诸军州大使唐休摄以数千人迎击莽布支,结果唐军以少胜多,以六战六胜之战绩大破吐蕃兵⑥。之后,唐将郭元振在吐蕃入逐凉州的必经之路—映口修置了和戎城,控制住了这个要冲,暂时扼制了吐蕃进犯凉州的锋芒。758年吐蕃乘河西武备松懈、兵员匾乏,又一次向凉州兴兵进攻。关于此次吐蕃进兵凉州,汉文史料阂载,唯敦煌出土古藏文历史文书《编年史》简要记有:“及至狗年(758年)……冬……论择桑、思结卜藏悉诺囊等引劲旅至凉州城,是为一年”。在此之前的756年吐蕃曾攻陷了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等军以及石堡城、百谷城、雕案城,757年攻陷西平,758年攻陷河源军⑥。同期的古藏文史料《编年史》也记有:“及至猴年(756年)……赞普亲政……论埠桑、尚东赞与阁罗凤三人以兵陷思州(se一Chu),che一。h。以下尽为抚服,收归属民”;“及至鸡年(757年)……大论囊热等攻陷唐廷之大宗喀及索他关二城。”⑦将上述吐蕃的这一系列行动联系起来考查,就会发现,758年吐蕃攻击凉州,乃是吐蕃赞普挥松德赞亲政后,授意论挥桑、思结卜藏悉诺囊等人精心组织的一次庞大军事行动的一部分。吐蕃此次攻占凉州后,驻守了多长时间,后来为何撤走了?这些间题因资料缺乏,现在①《旧唐书》卷190《文苑传》。②《唐会要》卷98《回绝传》。③《新唐书》卷217《回鹤传》(上)。④P.T.2942《归义牢时代瓜沙等州公文集》见黄永式主编《敦煌宝藏》125卷,349页。⑥《旧唐书》卷93《唐休珠传》。⑥《资治通鉴》卷219、230⑦王尧《软注古截文历史文书》,青海民院版。,-83,,已无法搞清了。但吐蕃势力确实在764年前已退出了凉州,而由唐军驻守。因为《新唐书》、《资治通鉴》、《元和郡县志》等一致记载:764年(广德二年)吐蕃曾再次出兵凉州,防守凉州的唐河西节度使杨志烈因孤城无援而弃城投甘州,凉州重陷吐蕃之手。这就是说,764年之前,凉州并不在吐蕃手中。关于764年这次吐蕃攻陷凉州,(I日唐书·吐蕃传》还有一说:“广德二年,河西节度使杨志烈被围,守数年,以孤城无援,乃跳身投甘州,凉州又陷于寇”。似乎凉州失守在广德二年后的数年间。笔者怀疑(l日唐书》中的“守数年”应为“守数月”或“守数日,之误,因为据《通鉴》知,凉州此次失守是因为杨志烈说了,’.··…卒死何伤?”之类的话,“士卒怨其言。未几,吐蕃围凉州,士卒不为用”而陷落的。既然士卒离心不为所用,那么,“守数年”是难以想象的。吐蕃此次攻破凉州后,一鼓作气,乘胜于数年之间连克甘州(永泰二年)、肃州(大历元年)、瓜州(大历十一年),最后又于建中二年攻陷沙州①,从而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中有:“(埠松德赞之时),韦·赞热多陆等引军攻小城以上各部,连克一十八城,守城官员收归编氓,国威远震,陇山山脉以上各部,均入于掌握矣!设置五道节度使,新置一管理区域广宽之安抚大使”②。这实际上描述的正是攻占河西的经过。《沈下贤文集》中有段道明吐蕃为何能这样迅速地攻占河西的话很值得注意,表明吐蕃在对唐战争中已广泛使用攻心战术。该文称:“自安西以东,河、兰、伊、甘及西凉,至于会宁、天水,万三千里。凡六镇十五军,皆为戎有,有易而见亡也。闻其始下凉州时,围兵厚百里,伺其城既窘,乃令能通唐言者告曰:吾所欲城耳,城中人无少长,即能东,吾亦谨兵,无令有伤去者。城中争号日:能解围即东。其后取他城,尽如凉州之事。因此人人皆固生,无坚城意”③。当时,吐蕃所严加控制的仅是一些重点城镇。在乡野山谷,在走廊北路的广裹原野上,凉州都督府所辖军镇境域还极为广阔。如凉州赤水军幅员五千余里,凉州宁寇军东北千余里,这样广大的地区,吐蕃是鞭长莫及的。大量回鹊部落因此便与汉、突厥等其他各族人民盘根错结、星罗棋布于这些地区,从而与吐蕃分庭抗礼。为了防范吐蕃劫掠,唐常常挑取回鹊晓壮者以佐赤水军④,“前拒吐蕃,北临突厥”⑤。至德(756一757年)后,葛逻禄势力膨胀,与回鹊争强,回鹊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对付葛逻禄,所以,错过了迎头痛击吐蕃的大好时机。至贞元年间,回鹊才腾出手来,抗击吐蕃。贞元七年(791年),回鹊给攻击灵州的吐蕃以狠狠打击,迫使吐蕃军队趁夜逃遁⑥,之后,回鹊便集中力量向凉州进逼,终于夺取了凉州。关于此次回鹊夺取凉州的准确时间,目前笔者仅发现《通鉴考异》中有记载。其他如《新唐书》等书仅含糊地记道:“久之,回鹊取凉州,。按其上下文推敲,也仅能得出“贞①沙州陷蕃年代有三说,即781年、787年、786年。其中781年说以藤枝兄的论说为代表,徐松、孙楷弟、姜亮夫、向达、宿白亦持此说。本文就取781年说。②王尧《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传记篇。③《沈下贤文集》卷十《西边患对》。④《唐会要》卷98,《文献通考》卷347。⑤《元和郡县图志》卷3.9⑥《资治通鉴》卷233。一8了一元中”之后某年回鸽夺据了凉州这样一个结论。但是,《通鉴考异》中所记“……贞元十三年回绝奉诚可汗收复凉州,大败吐蕃之众”。也是有问题的。众史皆载奉诚可汗阿嚷在贞元十年或十一年便死了⑧。贞元十三年(797年)已是怀信可汗在位了。所以,若《考异》中`贞元十三年”不错,则正好说明。怀信可汗时不仅收复了北庭、西州,而且还收复了凉州;但若是奉诚可汗收复,那么至晚不会晚于贞元十年或十一年。84。年,当回鹊汗国崩溃,回鹃余众南来河西时,我们发现凉州一带又由吐蕃人在控制。如《新五代史·四夷附传》中就有:“回鹤为黯戛斯所侵,徙天德、振武之间,又为石雄、张仲武所破,其余众西徙,役属吐蕃。是时,吐蕃已陷河西、陇右,乃以回鹤散处之”的记载。大中五年(851年)沙州土豪张议潮发兵“略定”的也仅是瓜、伊、西、甘、肃、兰、郑、河、眠、廓、沙十一州,议潮遣其兄议泽入见唐廷时所持图籍也是此十一州图,并不包括凉州。凡此种种,都说明840年前后直到851年凉州仍在吐蕃掌握之中。吐蕃结束对凉州的控制是在861年,是由张议潮亲自统领包括回鹊人在内的“蕃汉兵”七千人完成的。但是,正像留居河陇地区的大量“噶玛洛”(Bka’一ma一109)一样,张议潮克复凉州后,吐蕃人并未全部撤回本土,而是留居于凉州周围的原野、山谷间游牧、田作,后世长期控制凉州的咀末集团、六谷蕃部集团便是这些人的重新聚拢。十世纪三十年代,栖居于西北一隅的党项西夏人崛起。为了抗击西夏,凉州吐蕃势力只好同河西回鹊人捐弃前嫌,走上了联合对敌的道路。四、结语回鹊与吐蕃间的这场争夺战先后持续达10年之久,象这样旷长日久、规模宏大的争夺战,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并不多见。被这场战争裹胁进来的不仅是纯粹的吐蕃人和回鹊人,还有吐谷浑、南诏、大小羊同、勃律、大夏、于闻、门域,以及仆骨、同罗、拔悉密、浑、契苏、突厥等等被吐蕃、回鹊所征服地区的各族人民。在战争中,受苦最深、受损失最大的自然是在战争主要进行地区的西域、河西人民。尽管双方统治阶级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进行战争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但从根本上说来,却是为了并吞西域、河西两大富饶地区,奴役这些地区的百姓。这些由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来的军队所进行的战争客观上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这是双方统治阶级所未及始料的。双方都想在战争中削弱对方,通过掠夺来壮大自己,但是却忽略了“战争是一把双刃的刀,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在削弱对方的同时,自己也被削弱了。战争后期,回鹊、吐蕃两国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皆异常尖锐化,840年左右,这两个昔日强国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分崩离析,不能说与双方长期以来争雄角逐、相互削弱没有关系。例。年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回鹊与吐蕃两大民族地区的人们能够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并在抗击共同的敌人—西夏的斗争中东西互应、同舟共济,这也可以说是经过血的教训之后结出的必然之果。对这场旷日长久的争夺战的胜负结局,笼统地作一评价是比较困难的,唯一可行的办法。.;①、户、②元十年。治通鉴考异》卷19。`.治通鉴》记为奉诚可汗死子贞元十一年,而欢舟府元龟》`《唐会要》则记为贞资刀姚代`淤5一是进行分期评判。通过对回鸽与吐蕃间所有见于记载的战争的统计,可以看出,(1)初期回鸽与吐蕃间的战争多以吐蕃的失败而告终。原因是回鹤与唐并肩而战,所以回鸽得胜居多。(2)789一792年间的战争多以吐蕃的胜利载入史册·.(3)回鹊怀信可汗在位时的795一808年是回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此一阶段回鹊与吐蕃何的战争是回鹤取胜。(4)怀信可汗之后,回鸽日趋衰竭,而吐蕃在赤热巴巾统治下却异常兴盛,所以,自813一82年间的战争吐蕃处在主动位置上。邻)840年左右,:吐蕃、回鹤统一政权皆已瓦解,双方都无力组织大规模的争战。小规模、局部范围内战争的随意性、偶然性很大,互有胜负是此一时期战争的特点。(贵任编辑:店离)(上接第140页)口口口家打造南口佛金诸般金箔见住杭州泰和楼大街南坐西面东开铺口口辫认不误主顾使用①此显系金箔包装用纸,当为石窟寺绘制壁画时遗留之物品。这批货物在河西走廊与关、陇骚道全部隔绝的情况下如何运到柏孜克里克,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推断不误,它应该是经四川通西域的老路,先由临安运至成都,复由成都西北经松潘,取道柴达木,越过阿尔金山口进入塔里木的青海道的南段和西段,一如南北朝时期南朝与西域间的交通。总的来看,青海道进入隋唐两宋,已是它的尾声,但确曾一度繁荣,只是作为勾通中外的路线,由于海路的开通,与河西走廊的那条大干线一样,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光采,本文的论述也到此结束。至于此后它在中国境内,作为连接西北和西南的交通,似乎仍在发挥着作用,那已是另外的一个问题,这里就不多讨论了。淤妙多妙眯物解欲饿衅林场畔呼杯”娜·《场,’一…,”,午第’一户百、,86份
本文档为【_回鹘与吐蕃对北庭、西州、凉州的争夺_回鹘与吐蕃对北庭、西州、凉州的争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665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26
浏览量: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