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组委会

第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组委会

举报
开通vip

第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组委会《中国标准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李瑞副主任:矫云起马林聪张伟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列):于冷马纯良王大宁王季云冯科明任坤秀李怀林李俊峰李继凯汪万起汪健辉吴逸夫吴楠张凤山张天柱张国华张钟华张健全张海林陈廉良翰杨育中郎志正季克良姚文国姜福兴顾孟洁黄冠胜程汉川焦叔斌蔡宏柱潘必卿第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组委会顾问:李忠海李瑞主任:王忠敏副主任:李宏鸣戚伟钊裘庆军马林聪委员:渠升泉张凯邵竟源赵小满徐新忠赵伟凯赵娜目(月刊)2004年第5期总第332期主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办:中国标准化协会ZHONGGUOBIAOZHUN...

第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组委会
《中国标准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李瑞副主任:矫云起马林聪张伟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列):于冷马纯良王大宁王季云冯科明任坤秀李怀林李俊峰李继凯汪万起汪健辉吴逸夫吴楠张凤山张天柱张国华张钟华张健全张海林陈廉良翰杨育中郎志正季克良姚文国姜福兴顾孟洁黄冠胜程汉川焦叔斌蔡宏柱潘必卿第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组委会顾问:李忠海李瑞主任:王忠敏副主任:李宏鸣戚伟钊裘庆军马林聪委员:渠升泉张凯邵竟源赵小满徐新忠赵伟凯赵娜目(月刊)2004年第5期总第332期主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办:中国标准化协会ZHONGGUOBIAOZHUNHUA社长、总编:马林聪副社长:张伟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袁凤发行及项目合作部主任、副总编:赵伟凯广告部主任:赵伟凯(兼)广告部副主任:陈卫本期责任编辑:俞彪编辑:范洲平周玉茹特邀编辑:居绍一排版: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广告设计:《中国标准化》杂志社广告部设计室印刷:中国人民解放军4210印刷厂编辑出版:《中国标准化》杂志社地址:北京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邮政编码:100837电话:编辑部:(010)68363328(兼传真)发型及项目合作部:(010)88381994(010)88381947广告部:(010)84848849(010)84848842(010)67678178E-mail:cas-editor@sohu.com总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订购:全国各地邮电局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出版日期:2004年5月5日邮发代号:2-603刊号:ISSN1002-5944CN11-2345/T广告经营许可证:京西工商广字第0234号定价:10.00元46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的机制与政策马骏张平51住宅建筑产业化与建筑模数协调应用技术研究孙定秩59企业质量文化与广义标准体系建设黄儒虎虞聘全63大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小做大题实做吴重农66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采标陈宝恒70试论服务标准化赵亮王益成73规范认证机构行为,确保认证的有效性盛太77加入WTO后“采标”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措施建议黄科80铁路机车车辆工业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分析与思考吴荣华84破除国际绿色壁垒促进农产品出口朱为杰86国外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王孝存刘厚俊91“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杨晓蓉98中小企业标准化工作难点及应对措施涂世凡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参会领导4第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参会领导简介主持嘉宾5第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主持嘉宾简介主讲嘉宾介绍及讲义7采标与中国制造王忠敏12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戚伟钊18成衣和纺织业物料编码及分类标准化对制衣业的促进作用蔡庆铭19迎挑战,抓机遇,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马宝发23实施标准战略,确立中国羊绒行业的新优势张志26标准化利益的思考——电子工程企业对于产业远景的观望福乐喜28借鉴APL标准制修订程序方法,提高我国标准化水平李鹤林31实施标准化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鄢国强企业代表介绍及讲义34语音科技,沟通无限——中文语音产业及标准化工作进展刘庆峰38标准化战略与企业发展汤惠工39参与标准研究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李冬梅43标准化增值吐鲁番葡萄杨文菊参赛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100强化标准化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王国富103标准化管理在医院的实行及应用乔君苏健榆107软件测评标准化研究与实施李婷胡芸杨根兴宋国新112试论用标准化打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宫衍秀潘春华116加速原产地域产品国标的制定和贯彻,为民族精品撑起一把保护伞王章清119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企业核心竞争力李立秋122我国现代物流标准化的协调问题许国银125发展企业标准,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张晶波129建立设计、试验、工艺标准体系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胡家申徐志刚赵红133正确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应对措施杨国靖138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标准化工作——观念与对策赵涛142运用质量管理原则塑造优秀企业文化魏新让145ERP系统实施过程中有关质量标准的研究黎逢武姜庆来150引导与服务相结合,积极帮助企业强化标准化工作——地方标准化管理工作思考黄建152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潘磊庆屠康156浅析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策略舒辉160建立以企业标准化建设为核心的科技工作体系肖绪文刘涛苗冬梅163采标、合格评定与国际贸易李炳仁166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张向荣169基于企业标准体系的“三标一体化”管理郑凯173我国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分析研究丁昌东178论如何开展采标工作,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马俊芳马向东181借鉴美国标准制定体系加快我国标准制定机制的改革袁凤185对认证实施规则中《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周彪192浅谈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着力点张剑194论企业信息化标准居德华沈备军杨根兴199八钢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探讨王 剑房九荣203控释肥测定方法研究进展王保平赵建华朱兆华207从GB1250贯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谈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马江生210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建立面向市场的产品标准体系郭艳214开展产品设计中的通用化,增强企业竞争力张如良217我国热轧H型钢产品标准应用现状与展望钱奕峰221地理信息标准化研究进展及建议李青元郑佳荣225浅谈汽车产品认证管理郭红兵227略谈贸易技术壁垒与企业标准化应对措施陈一健229卷烟企业技术标准化系统的构建与管理熊灿普232标准化是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张义成236搞好企业标准的制定促进产品设计的规范化袁剑238克服贸易技术壁垒,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张西群240企业成为产品标准制定主体,提高市场一体化的竞争力刘梅森何唯平242标准化前导作用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蒋秀敏245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企业标准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邓秀模247新形势下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思考张辉249农产品企业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远新程莉251浅谈企业标准化工作刘纪胜253企业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建设李竹莉255烟草企业标准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冯茜陈斌范黎房竹娟258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与标准结合,创建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张坤明邓拥军261推进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江苏省泰州市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孟健264重视型号研制的标准化工作刘淑琴266会计职业判断概述及其在存货会计准则中的体现王传凤269标准编制中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的意义和方法钟可272试论印刷企业如何做好标准化工作吴付华274重视标准化工作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方拓野王莉娟277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选择孙永泉王梅农张导黄芳280“标准化与核心竞争力”之我见杨建东282企业要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夯实基础田君286标准化工作的实践与启示鹿明义孙桂芝姚祥林289为顾客创造价值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生命力殷明殷勇293坚持科技创新建立标准体系全力打造中国彩棉产业新格局周学文录4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参会领导中国标准化(专刊)CAS第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参会领导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中国标准化论坛组委会顾问王忠敏李宏鸣戚伟钊张凯李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标准化论坛组委会主任安徽省黄山市市长中国标准化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中国标准化论坛组委会副主任黄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中国标准化论坛组委会成员5中国标准化(专刊)主持嘉宾CAS马林聪男1957年3月26日生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学历:大学本科1978年1月-1982年1月,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硅酸盐专业1982年1月-1984年10月,国家建材局情报研究所,助理工程师1984年10月-1988年6月,国家标准局原材料能源处,工程师1988年6月-1996年8月,国家技术监督局能源处,处长1996年8月-1998年8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副司长1998年8月至今,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从事建筑材料杂志编辑、研究课题报告、建材标准化管理、负责原材料、能源、机械、农业、国际、环境、工程建设、地方等标准化工作。主持质量管理、环境管理等重要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参与能源标准化培训教材、环境管理标准化宣贯教材的编写。负责国家科技部“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标准化”、“智能机械标准化”等课题研究。主持嘉宾:马林聪裘庆军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计划和信息部主任1984-1988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1989-2000年,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原材料和能源国家标准的管理、标准化政策研究和管理工作。2001年起,任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计划和信息部主任,从事标准化政策研究和管理、标准计划管理、标准信息管理等工作。主持嘉宾:裘庆军6中国标准化(专刊)2004.05CAS渠升泉男职务:处长工作单位: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1978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精密仪器专业1978年-1980年安徽省国防工办1980年-1995年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1995年-2000年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副处长2000年-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处长主持嘉宾:渠升泉王旭女大学本科工程师ISO9000国际审核员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部门经理首届中国标准化论坛主讲嘉宾主持嘉宾:王旭7中国标准化(专刊)主讲嘉宾介绍及讲义CAS一、什么是采标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问题,似乎不应该在这样的场合提出,但是,为了建立概念,还是要简单地说一下。所谓采标是指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这是我国在经济建设中长期推行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是上了法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制定的标准,以及ISO根据《关贸总协定》标准守则所收集的国际标准权威目录中所列的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1983年3月,ISO开列的名单共有24个国际组织,其中,ISO制定的标准占68%,IEC标准占18.5%,其他22个国际组织占13.5%.此外还有9个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如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羊毛局等也为世界所公认。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国际标准制定的速度和程序满足不了一些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某些发达国家也质疑国际标准的权威性。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些权威性的区域标准,如欧洲标准(CEN);团体标准,如美国石油学会(API)和跨国企业标准,如美国波音公司、IBM、瑞士钟表公王忠敏王忠敏1952年出生,辽宁省黑山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83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管理科学系工业工程专业。199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经济管理专业工学硕士。1999年7月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部法学专业研究生。曾任国家大型企业党委书记、厂长,辽宁省冶金工业厅副厅长,辽宁省经委、经贸委副主任,葫芦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辽宁省经贸委党组书记,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长、党组书记等职。现任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副局长)、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理事会理事。长期从事企业、工业经济、思想政治工作和宏观经济管理,著有大量文章和著作。个人简介采标与中国制造8中国标准化(专刊)2004.05CAS司等,这些标准相对于中国而言被统称为国外先进标准。因此,我们现在只讲采用国际标准是不够的,还要讲采用国外先进标准。但是,对后者在采用时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要看这种标准对全球贸易和我国经济的实际影响,标准很先进,但是全球采用的少,对我国企业并不适用,我们就没有必要盲目采用;二是要看这些标准是否与知识产权相关,特别是国外许多高科技企业,常常在他们的企业标准中套着许多专利,你采用了他的标准,在关键技术上就要交给他专利费,实际上是个“标准陷阱”。可见标准化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行政工作,而是涉及到宏观经济、对外贸易、科技研发、结构调整和企业产品升级换代、企业内部管理等一系列重要方面的重要技术基础性工作。对于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国家一直都很重视,国家标准委成立后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总结全国各地的采标经验,并于2002年7月在北京召开全国采标工作会议,吴仪副总理亲自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国务院有关部委、行业协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国家计委等七个部委向全国联合下发《关于推进采用国际标准的若干意见》。这些举措就是为了使我国的技术标准进一步和国际接轨,以使我国的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二、为什么要采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人出国时看到的东西差不多都是外国造。现在,经过短短二十年,你走到世界各地,许许多多的商品上几乎到处都是madeinChina。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第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9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3252亿美元,2000年突破4000亿美元,2003年达到8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连续攀登新台阶。1998-2002年累计进出口额达到22894亿美元,累计出口12196亿美元,累计进口10698亿美元,分别比上一个五年增长72%、85.7%和69%。第二、我国进出口在世界排名和市场份额明显上升,贸易大国地位已经确立我国出口额在世界出口中的比重由1997年的3.3%提高到2003年的5.9%。,去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贸易国,是世界制成品和重要生产基地。第三、我国对外贸易持续保持顺差,对国际收支平衡和外汇储备增加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外汇储备从1997年底的1399亿美元,到2003年底已增至4033亿美元,比2002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第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几年来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在全国出口中的比重从1997年的32.5%增加到2003年的51.9%,提高19.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97年的162.7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1103亿美元,增长5.78倍,年均增长达37.6%,占全国出口比重从1997年的8.9%增至2003年的25.16%,六年提高16.3个百分点。中国制造的产品大量出口,与我们坚持推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技术经济政策直接有关。例如,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最大的电动工具出口国,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工行业采用国际标准比例很高,有的专业甚至接近100%。我国船舶工业产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三,建造的船舶大规模出口,这也与造船行业大量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密切相关。以上这些事实使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表一1997年-2003年对外贸易平衡表年份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进出口顺差(亿美元)404.2435.9292.1241.1225.5303.5255资料来源:海关统计9中国标准化(专刊)主讲嘉宾介绍及讲义CAS和对外贸易取得的成绩是确实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问题所在,而且有些问题甚至还是相当突出,具体表现在我国出口增长方式仍属于粗放的数量增长型,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低,出口竞争力不强。同居世界排名前几位的贸易大国相比,我国出口商品不仅在质量和档次上存在差距,更缺乏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名牌出口商品。这些问题的产生尽管有很多原因,但是我们的标准水平落后低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不尽快推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的同时,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我们就会总是跟在发达国家后面发展爬行,会永远落后下去。三、WTO对我们的要求标准化和采标工作对于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可以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中国在入世谈判中涉及标准和标准化的承诺达13条之多,包括:1)四个月内接受《标准良好行为规范》;2)标准制定机构明确在定期审议现在标准使其与相关国际标准一致方面的工作方针;3)现行自愿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使其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4)将实施TBT协定的保证措施通知TBT委员会;5)所有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符合TBT协定要求;6)保证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适用相同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7)按照DRT协定的含义使用“标准”和“技术法规”;8)列出直接设在中央政府下,已经被受权可以批准发布技术法规和评定程序的地方政府和非政府机构;9)描述采用国际标准作为技术法规的政策;10)每5年审议一次技术法规,以使技术法规中引用的标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11)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的技术法规在5年内增加10个百分点;12)发布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公告,并公布这些信息的出版物名称;13)对拟议中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征求公众的意见。在这13项承诺中有5项直接涉及采标,其他各项也都与采标间接有关。世界贸易组织强调标准的一致性,这一总的原则无可非议,可是世贸成员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一方面要求别人做到标准一致,另一方面却在千方百计运用标准等技术手段设置贸易壁垒,保护本国贸易,这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标准已经从原来控制生产的手段发展为调节贸易的手段,标准跟不上去,不但技术要落后,贸易也要落后。据商务部针对2002年国外贸易技术壁垒对我出口企业影响的调查显示,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了国外贸易技术壁垒的限制,造成出口损失高达170亿美元。其中,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受损更为严重。欧盟、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壁垒对我国企业造成的损失,分别达到42%、32%和22%,三方占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企业造成损失总数的96%。另外,发达国家的所谓绿色壁垒对我国的蔬菜、水果、纺织品的出口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四、谁是采标的主体去年我到上海去考察企业标准化工作,遇到这样一件事: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企业,是以节能新材料、新技术为支撑的一家民营变压器厂,已经上市。公司生产的节能型变压器与普通变压器相比,不但可以降低无功损耗80%以上,有很大的市场前景。这个新建的企业从一开始就注重标准化工作,最大限度的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且制定出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甚至国际标准的企业内部标准,严格组织和管理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可是,在他们的荣誉室里我却看到了一块很不顺眼的奖牌——消灭无标生产先进单位。这是我们国家标准委发的,我当时感到很尴尬。消灭无标生产,是我们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抓了多年的一项工作,也可以说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在现代社会中,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生产企业要生产任何产品,都不能离开标准,更不能没有标准。企业有没有标准,无须政府来教、来检查、来督促甚至10中国标准化(专刊)2004.05CAS来惩罚。如果没有标准,你的产品就进不了市场、生产出来就没人要,企业就要倒闭关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无需政府操心的。政府既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去管企业有没有标准或者标准水平高低这样的事。政府只需要管住、管好它所关注的涉及安全、健康、环境保护、公平交易以及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标准,并通过法规方式严格实施,违规必惩。我国各级政府为什么没这样管呢?不是别的原因,而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在那种体制下,企业都是政府办的,政府既是唯一的老板又是唯一的经营管理者,从标准的制定到实施当然就是政府的事了。企业没有标准,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市场需求,大量积压,造成损失浪费,当然也只是国家的事,既然如此,政府不来绞尽脑汁抓消灭无标生产,又有什么好办法呢?我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也应该是一种企业行为,政府同样不能包办代替。在筹备召开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的时候,我就说过,推动采标工作对于政府来说是一项历史性任务,而历史是分成阶段的,过了一定的阶段,任务完成了就会有另外的任务产生。五、为什么政府现在还要推进采标现在为什么政府还要推动这件事?有这么几点理由:第一、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期,企业更需要政府的关心与帮助改革开放虽然已经搞了二十年,但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发育阶段。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国家标准化管理体制和标准化运行机制也正处在转型初期,真正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这一套已经有了一、二百年的历史,正在成熟地运转,而我们却是从过去熟悉道路上向不熟悉的新路迈进。这是我们面对的现实。也许有人认为,既然发达国家的做法是成功的,我们何不采取拿来主义?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从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跨国公司、合资公司和市场意识很强的新型公司不说,就众多的国有企业来说,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虽然已经经历了转型的冲击和锻炼,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在逐渐增强,但是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达到目的。特别是人们应该清醒的看到,这些企业一方面压在背上的传统体制的包袱还来不及卸掉,另一方面还要开始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与国内外强手赛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特别需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和帮助,标准化和采标工作就应该是这样的工作。此外,在转型期全国各地还新建立了大批中、小型企业,他们的特点是缺乏经验,不知道标准化的道路应该怎样走,也需要政府标准化机构指导和帮助。因此,我国的标准化工作不应该也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全市场化运作,政府在转型期要首先认清需要、摆正位置,宏观上搞好指导、微观上搞好服务。对于企业,要多些理解,少些指责;多些帮助,少些责难;多些关心指导,少些处罚监管;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早日转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第二、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的步伐正在加快,企业要跟上发展的新形势,标准化的基础必须打牢进入新世纪,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开始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也给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我们11中国标准化(专刊)主讲嘉宾介绍及讲义CAS面对的新形势是:其一、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中国产业、企业和产品竞争力尤为重要。标准作为技术基础,已经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当今世界,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其二、从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右的时候,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这样的时期,正在全面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质量的基础在标准。长期以来,为什么我国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竞争力差?标准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有的企业生产根本就没有标准,有的有了标准也不按标准生产,更谈不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其三、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标准和标准化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的范围,不但工业需要,农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在呼吁标准化。标准和标准化如何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如何为扩大开放、增加贸易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服务等等,都将起到重要作用。第三、标准化管理工作也需要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意义上说,标准化工作的创新是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不这样,标准化工作就必然落后,就会影响甚至阻碍经济的发展。我认为,实现中国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的关键是,如何与企业和市场的需要结合?如何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这不只是政府标准化管理部门单方面的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标准化工作要适应市场需要,首先是适应企业需要,要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通过企业了解市场,通过企业服务市场,当然也包括规范市场和调节市场。所有这些,只有广泛听取和充分尊重企业的意见才能真正实现。政府标准化管理部门现在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是,如何帮助企业、引导企业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谋求与企业一道发展。社会要进步,生产力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所有这些都要求标准化工作要创新和发展。六、关键是提高企业的核心创造力近年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讨论渐渐多起来了。我不敢妄言标准化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我可以断言,搞好企业标准化这项重要的技术基础性工作,肯定会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跨越了技术时代、计算机时代和电子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并靠信息技术来支撑的。现在出现了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数字电视、第三代通讯技术以及它们之间互联互通、相互融合、集成服务社会、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的相关硬件、软件和服务。新出现的这种技术可以统称为信息通讯技术,它的产生和应用,必将给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重大改变。而这种改变不是发生在遥远的未来,而是现在已经和正在发生着。由于信息通讯技术的目标是追求在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的高度统一,这就需要在应用层面上建立起广泛一致的技术平台,基中必须把握的关键就是标准。这一点,无论是对于信息通讯技术工作者来说,还是对于标准化工作者来说,都看十分明白,两者的共识是高度一致的,我们寻求的目标与合作基础也是完全统一的。不同的是,出于商业利益竞争的需要,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方面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总是占有先发优势,因此他们在标准研究、制定和应用领域也总是占有领先地位,甚至可以利用他们掌握的核心技术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壁垒。当今世界,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这就是所谓“数字技术分水岭”存在的客观原因所在。在数字技术标准问题上,目前国际上已有17家著名大企业宣布组成了一个工作组,这些大企业包括英特尔、索尼、IBM、和诺基亚等,没有吸收中国企业参加。工作小组的名字叫“数字家庭工作组”,任务是制定数字家庭标准,并且致力于“标准全球化”。以便各家公司据此研究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把家庭数字产品全部联系起来,做到共享。如个人电脑、电视机、机顶盒、立体音响、手机、数字投影仪等等。这实际上就是在抢占制高点,就是在致力于标准之争、市场先机之争。这不就是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吗?几年前,中国的DVD产业就是因为没有防范外国企业的这一招,被迫每生产一台就要交给日本4美元的专利费,致使许多企业已经破产倒闭。现在,数码相机也拉响了类似的警报。这样沉重的代价,足以让我们买回不重视标准研究和标准与专利关系的深刻教训。因此,企业要发展的关键还是要下决心攻克技术难关,提高标准水平,不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还要努力参与国际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12中国标准化(专刊)2004.05CAS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全体同志,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事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安徽简称皖,以旧安庆、徽州二府首字得名。位于我国东南部,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469万。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位于黄淮平原、秦岭余脉、长江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的交汇处,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安徽又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和能源、原材料基地。安徽人杰地灵,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老子、庄子、管仲、曹操、华佗、包拯、吴敬梓、陈独秀、胡适等著名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宣纸、宣笔、徽墨、歙砚远近闻名,芜湖铁画、阜阳剪纸、徽州四雕(砖、石、竹、木)技艺精湛。产生于安徽的桐城学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菜等,都丰富了祖国的科学文化艺术宝库。安徽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黄山风景区、九华山、齐云山、天柱山等。改革开发以来,江淮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安徽经济驶入了快车道,正成为中国崛起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安徽省标准化工作在国家标准委和省质监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标准化工作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为指导方针,围绕着提高质量,净化市场,加强技术基础,调整结构,推进与国际接规,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安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㈠创新农业标准化工作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个人简介戚伟钊姓名:戚伟钊性别:男职务:副局长工作单位: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1968年9月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精密仪器制造专业1968.12—1975.10齐齐哈尔第二机车厂技术员1975.10—1983.11安徽省计量所检定员1983.12—1985.2安徽省标准计量局计划处副处长1985.3—1986.11安徽省计量所副所长1986.11—1993.6安徽省产品质量检验所所长高级工程师1993.7—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13中国标准化(专刊)主讲嘉宾介绍及讲义CAS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如何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宏愿和心声,在这种形势下,我省将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亮点”工程来抓,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农业的健康、稳定、高速发展。1、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抓农产品质量安全,首先必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在2000年,我局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在全省建立覆盖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设想。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我局组织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检测中心等单位,对我省主要农业产业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收集了与我省农业主要产业有关的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此工作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建立安徽省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意见”初稿,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多次修改,几易其稿,提交省农业标准化联席会议专题审议。根据联席会议的审议意见,我局对“意见”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调整,并正式将体系建设意见(修改稿)上报省委、省政府。省政府于2003年3月正式下发了《关于建立安徽省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意见》。安徽省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围绕我省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为重点,在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的基础上,采取引用、修订与制定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建成了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环境资源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标准(十大优势产业)支撑与服务农业标准粮食油料棉花水果蔬菜茶叶畜禽水产中草药茧丝绸投入品设施建设机械器具为保证体系建设正确进行,根据农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我省计划“十五”期间制修订省地方标准500项,市县级农业标准规范1000项。其中,省级地方标准主要是与我省主导农产品质量安全及良种繁育有重大关联的生产技术规程。市县级地方农业规范主要是围绕当地农业产业的重点,在省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框架的总体要求基础上,结合当地名特优农产品及其生产、加工、流通状况,做进一步完善细化。由各级农业标准所构成的标准网络基本覆盖全省主要农产品品种、农产品质量、生产管理、包装储运等环节,形成配套较齐全具有安徽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截至2003年底,我省共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326项,市县级农业地方标准530项,涉及粮油、茶叶、棉花、黄牛等我省主要农产品。这些农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我省名、特、优农产品的规范化、农业产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基本满足了我省农业生产的需求。14中国标准化(专刊)2004.05CAS2、抓好农业示范区建设我省自1995年起,开展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工作,到2003年底,相继建立了歙县(茶叶)、蒙城(黄牛)等十九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祁门(食用菌)、滁州南谯区(网箱养鱼)等三十二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覆盖黄牛、生猪、家禽、茶叶、棉花等我省农业主要生产领域。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建立一个示范区,完善一个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做法,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在制定示范区标准时,不仅仅考虑到示范区的应用,同时考虑到在周边地区乃至全省的推广应用,因此技术内容更具有普及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提高了我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如定远县“双低”优质油菜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从种子的选用、种植方式以及田间管理严格执行标准并不断扩大示范规模,从10万亩扩展到50万亩,油菜籽的单产增加近50kg/亩,品质明显提高,油菜籽出油率提高6%以上,芥酸等有害物质含量完全符合标准规定。二是大大促进了农产品的无公害化生产的进程。如和县无公害蔬菜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使全县成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蔬菜质量明显提高,有力的推动了蔬菜产业化生产,该县“和洲绿”牌辣椒、番茄等已成为市场信誉度较高的品牌产品,价格提高了20%,产品销往上海、南京等地。三是推动农业的产业化。桐城市蛋鸭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以标准化带动产业链的发展,对养殖到产品(副产品)深加工的整个产业链实施标准化管理。通过制定并实施21个系列标准,使得与蛋鸭产业相配套的良种、饲料供应、疫病防治、鲜蛋销售、皮咸蛋加工、板鸭生产、羽绒制品、运输服务等行业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生产服务体系,蛋鸭养殖得到了迅猛发展,年产鲜蛋3亿多枚,蛋鸭产业产值3年增加2.6亿元,同时带动了良种、饲料供应、禽病防治、鲜蛋销售、运输服务等行业的发展,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明显,真可谓是“一业兴,百业旺”。3、开展农产品采标分析研究为了尽快宿短我国的农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尽快使我国的标准与国际接轨,我们及时提出了“我国主要农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分析研究”项目。在国家标准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组织标准化技术机构成立了专门研究小组,通过调研、召开专家小组座谈会、收集研究国外信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该分析项目于2003年上半年顺利完成。该项目针对我国粮食、油料、茶叶和食用菌等十大类主要农产品,在收集了大量ISO、CAC、欧盟、美国、日本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贸易的现状以及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系统地进行了国内外标准以及农药和兽药残留限量的对比分析,根据WTO/TBT、WTO/SPS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规则,提出了我国主要农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指导性建议。表1国内外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比较中国CAC欧盟日本美国德国粮食指标总数71+096+040+0141+097+0227+0国外有限量指标而我国没有55+017+0120+081+0191+0严于我国指标数量10+02+010+09+012+0宽于我国指标数量1+012+04+04+012+0相同指标数量30+09+07+03+014+0油料指标总数31+064+043+045+082+0141+0国外有限量指标而我国没有52+033+039+073+0132+0严于我国指标数量2+03+05+05+04+0宽于我国指标数量2+03+01+02+03+0相同指标数量8+04+02+02+0项目国别注:统计表中前面数字代表农药,后面数字代表兽药15中国标准化(专刊)主讲嘉宾介绍及讲义CAS2003年9月在合肥组织召开了该项目的专家评审会,参会的有来自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国家粮食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的10位专家。与会人员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覆盖面广,依据充分,内容重点突出,数据采集可靠,建议合理,该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对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有重要意义,对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国际竞争力有重要作用。二、围绕从源头抓质量,创新监管模式,推广标准化先进管理经验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省企业标准化工作围绕从源头抓质量,将标准化工作作为质量工作的切入点,创新企业标准化监督管理模式,在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开发标准管理系统软件通过六年多时间的消灭无标生产工作,我省企业执行产品标准情况有了根本改观,标准覆盖率大幅提高,批量产品基本实现了有标生产。随着标准的不断更新、企业产品的不断换代、企业主体不断变更,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动态监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在标准化现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利用质监部门已有的资源优势,实现对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有效的动态管理?如何为企业把好“厂门”,寻找为企业服务的新途径?成为摆在我们标准化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合肥市质监局在消灭无标生产结束后,一直在尝试开发、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来实现标准化动态管理。我们在此基础上,成功的组织开发了将企业代码数据库、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数据库和馆藏标准信息数据库整合为一体的“标准管理系统”软件。该系统成功的实现了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区域内生产企业标准的动态跟踪、监控和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实现管到边的功能。通过先进的开发技术,无缝整合了代码数据库的全部内容,在组织机构代码不断普及的今天,整合代码数据库,基本收集了本区域内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节省大量数据采集、整理时间,使得各地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全面掌握了本地区所有生产企业的数量和综合信息。——实现了管到位的功能。通过对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普查和采集,将完整地记录本地区每个生产企业每项产品的执行标准和采标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形成本地独立的不断更新的动态《企业执行标准数据库》。——实现了产品执行标准的预警机制。本系统定期采集更新包括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本区域内企业标准等各个层面、全方位的标准题录数据,既可以使本系统成为一个便捷的查询系统,更重要的是不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被新标准替代还是企业标准到期失效,程序都会自动比对,在检索过程中自动进行醒目的提示和预警,根据需要可以打印企业的全部相关信息,便于主动跟踪服务,提高标准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此外,本系统还扩展了质量、计量、认证、生产许可证等数据的采集,根据管理需要进行选择使用。标准管理系统的运用,为实现标准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变信息采集为信息利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实现了我们管理部门对辖区内的企业状况及时、准确的把握,从而更好的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目前,该系统已在我省各市、县质监局陆续推广应用。2、总结推广标准化管理经验我们在企业标准化工作中,注重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从习惯于依靠行政推动转到注重指导和以服务为主的管理方式上来,加强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调研和服务,掌握企业一线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在调研中不断探索、总结新的经验和典型。在各级质监部门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下,我省企业通过不懈努力,狠抓标准化基础工作,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积累了很多有效的经验。如:——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将企业各种行为纳入一整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中,做到“经营管理成本化、企业管理标准化、港口管理法制化、港口建设规范化”,近年来,通过建立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认真实施标准体系——对体系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系统,走出了一条推行标准化管理的成功之路。2003年与1999年相比,吞吐量增长94.2%,利润总额增长153%。煤炭中转每吨电耗下降58.1%。裕溪口分公司确保了长江航线最大的煤炭能源输出港的地位,朱家桥外贸码头集装箱年中转量也保持着长江第一的增速。——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填补国内空白,投巨资引进H型钢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为了确保该项目的成功,他们以标准为前提对H型钢进行推广与应用。在引进技术的同时,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完成了GB/T11263《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国家标准的起草,并编制并出版了《热轧H型钢设计应用手册》等六项相关的设计规范、手册,完善了H型钢工程使用标准化程序,促16中国标准化(专刊)2004.05CAS进了国内建筑由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向以H型钢为主的钢结构领域发展。由于建立了完善的标准体系,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能够得以有效的控制,企业会计制度、财务报表保持规范化运作。企业积极应诉美国的反倾销调查,并最终使美方撤诉,被称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打赢的“反倾销”第一案。——安徽丰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针对国家相关标准技术指标落后,不能满足使用需要的现状,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实验验证后,进行等同采用,使柠檬酸产品标准和实物质量均达到国际水平。他们针对可口可乐、联合利华等一些国际知名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采购标准,对质量要求的侧重点各不相同的情况,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根据顾客的采购标准,生产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与此同时,公司根据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本企业实际,全面推行企业标准化工作,保证了公司内部各种生产业务活动科学合理,协调和高效,为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打好基础。目前,公司主导产品柠檬酸生产能力居亚洲第一,出口量居中国精细化工产品之首,创汇和效益均居全国同行第一。为推广我省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经验,我们编印了《安徽企业标准化经验交流材料汇编》一书,在2003年12月召开了“全省企业标准化经验交流会”,推广了26家企业成功的标准化工作模式。三、围绕第三产业发展,服务标准化工作取得新进展服务标准化是未来标准化工作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近些年来,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服务业不仅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而且成为吸纳劳动就业人员的主要渠道。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和社会形象。近年来,我省主要狠抓了以下几方面服务标准化工作。1、做好服务标准的制定与贯彻为规范我省服务行业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第三产业健康发展,提高我省企业服务质量水平。首先,针对一些消费者反映强烈、社会影响面大的领域,先后制定、发布了《加油站服务质量规范》、《干洗场所服务质量规范》、《住宅区物业管理规程》、《美容美发服务质量分等定级条件》等一批的服务性地方标准。其次,对已发布的标准采取多种形式认真进行宣传贯彻。为确保服务性标准的实施,我们出台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在企业自愿申请下开展服务质量符合性评定工作。对一些服务工作符合地方标准的企业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发给“服务质量合格证书”。截至2003年底,全省共有300多个单位分别获得加油站、干洗场所服务质量合格单位证书,有23家企业被评定为特级美容美发企业。2,引导服务性企业建立标准体系在各级质监局的指导和帮助下,芜湖铁山宾馆、淮北相山宾馆等一批服务性企业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通过建立运行服务标准体系,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马鞍山梦都餐饮集团率先在餐饮行业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尝试运用标准化的理念和方法有效管理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也为梦都集团成功实现低成本扩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八年多的艰苦创业,该餐饮集团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员工1500人、营业面积4万多平方米,年营业额2亿多元人民币的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单店规模和年创利税均居全省同行业之首。四、积极应对贸易技术壁垒,广泛开展采标分析研究工作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加快国际间贸易和技术交流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为引导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我局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对一些产品的采标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积极开发、利用标准情报资源,为企业采标工作提供基本信息服务。1、编制主导产品采标对照目录2002年度,我局对部分市的企业执行标准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一些地方的产品采标情况不理想,产品采标率不到20%。其中,企业无法获得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信息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我们认为,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标准的竞争,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企业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作为政府标准化管理部门,应责无旁代的为企业及时提供有效的国内外标准的信息。为使我省能够方便获得国际和国外标准信息,我局组织安徽省标准研究院成开展了《安徽省主要工业产品采标对照目录》的编制工作。《目录》收集了我省635种主要工业产品,收集国际标准733项(其中ISO的为702项,IEC的为31项),国外先进标准3048项。该《目录》涵盖了产品执行国家、行业标准,相对应的国际、国外标准,以及国内外标准的一致性关系。对产品执行的我国标准,目前与国际标准没有对应关系的,则直接17中国标准化(专刊)主讲嘉宾介绍及讲义CAS列出相关的国际或国外标准,包括产品标准和与产品标准配套的相关标准,如检测方法标准等内容。该《目录》的编制得到了省有关领导的关心与支持,省人大副主任、省政府分管副省长分别为《目录》提了词。该书目前已发放赠送给各市县局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并推荐给有关企业,为企业开展采标工作,特别是直接采用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台阶。2、完成茶叶和蜂蜜入世应对研究我省蜂蜜出口在我国蜂产品出口中占较大的比重,欧盟以我国蜂蜜氯霉素等抗生素超标为由,中止进口中国的蜂蜜,致使我省蜂蜜产业损失十分严重,仅2002年蜂蜜出口量就下降了35.5%。我国茶叶在国际上有很大的优势,我省也是茶叶大省,关税降低后,我国茶叶本可长驱直入,打进世界各国。但是近年来茶叶出口却接连受阻,欧盟大幅扩大茶叶中农药残留量检验种类,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指标,使我国茶叶出口量每年减少37%,我省也蒙受重大损失。为发挥标准化在服务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省局组织对主导农产品开展了标准专题研究,委托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检测中心开展了“安徽省茶叶入世应对研究”和“安徽省蜂产品入世应对研究”两个研究课题,经过为期半年的努力,按时完成了两份专题报告。报告系统分析了我省茶叶、蜂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现状,重点分析了加入WTO后在生产基地、技术管理、产品质量、流通销售以及政府宏观管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尤其是在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确保产品质量,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报告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论证充分,对指导我省茶叶、蜂产品生产,扩大流通尤其是扩大出口,突破欧盟等国外技术壁垒,具有重要的意义。五、围绕可持续发展开展标准化工作,为“生态安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进入21世纪以后,如何推进和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和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我国政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基本战略之一。我省于2003年9月30日正式被国家环保局批准为全国第七家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生态省建设中的作用,我局根据省政府生态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成立了“生态安徽”质监工作办公室,由一名分管副局长牵头负责,明确标准化处承担日常工作事务。经过学习、研究、讨论,我们深深认识到,无论是要改变以往经济发展中的粗放经营模式,还是保护资源和环境,以及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都离不开标准化基础工作的技
本文档为【第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组委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罗微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95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9-06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