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测量液体黏度实验报告

测量液体黏度实验报告

举报
开通vip

测量液体黏度实验报告液体黏度的测量物理学系引言黏滞性是指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如果在流动的流体中平行于流动方向将流体分成流速不同的各层,则在任何相邻两层的接触面上就有与面平行而与相对流动方向相反的阻力或曳力存在。液体的黏度在医学、生产、生活实践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许多心血管疾病都与血液的黏度有关;石油在封闭的管道中输送时,其输运特性与黏滞性密切相关。本实验旨在学会使用毛细管和落球法测定液体黏度的原理并了解分别适用范围,掌握温度计、密度计、电子秒表、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的使用,并学会进行两种测量方法的...

测量液体黏度实验报告
液体黏度的测量物理学系引言黏滞性是指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如果在流动的流体中平行于流动方向将流体分成流速不同的各层,则在任何相邻两层的接触面上就有与面平行而与相对流动方向相反的阻力或曳力存在。液体的黏度在医学、生产、生活实践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许多心血管疾病都与血液的黏度有关;石油在封闭的管道中输送时,其输运特性与黏滞性密切相关。本实验旨在学会使用毛细管和落球法测定液体黏度的原理并了解分别适用范围,掌握温度计、密度计、电子秒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的使用,并学会进行两种测量方法的误差分析。实验原理落球法当金属小圆球在黏性液体中下落时,它受到3个力,重力mg、浮力和粘滞阻力。如果液体无限深广,在下落速度v较小下,粘滞阻力F有斯托克斯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F=6(1)r是小球的半径;称为液体的黏度,其单位是Pa·s.小球刚进入时重力大于浮力和粘滞阻力之和,运动一段时间后,速度增大,达到三个力平衡,即mg=+6(2)于是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由(2)式,并用代入上式,并因为待测液体不能满足无限深广的条件,为满足实际条件而进行修正得(3)其中为小球材料的密度,d为小球直径,l为小球匀速下落的距离,t为小球下落l距离所用的时间,D为容器内径,H为液柱高度。毛细管法若细圆管半径为r,长度为L,细管两端的压强差为,液体黏度为,则其流量Q可以由泊肃叶定律表示:(4)由泊肃叶定律,再加上图1毛细管黏度计当毛细管沿竖直位置放置时,应考虑液体本身的重力作用。因此,可以写出(5)本实验所用的毛细管黏度计如图1所示,实验时将一定量的液体注入右管,用吸球将液体吸至左管。保持黏度计竖直,然后让液体经毛细管流回右管。设左管液面在C处时,右管中液面在D处,两液面高度差为H,CA间高度差为h1,BD间高度差为h2。因为液面在CA及BD两部分中下降及上升的极其缓慢(管泡半径远大于毛细管半径),液体内摩檫损耗极小,故可近似作为理想液体,且流速近似为零。设毛细管内液体的流速为v,由伯努利方程可推得(6)由于实际情况下不易测量,本实验采用比较测量法,即使用同一支毛细管黏度计,测两种不同液体流过毛细管的时间。测量时取相同的体积密度分别为和的两种液体,分别测出两种液体的液面从C降到A(体积为V)所需的时间t1和t2,由于r、V、L都是定值,因此可得下式和(7)(7)中的两式相比可得(8)式中和分别为两种不同液体的黏度,若已知、和,只要测出t1和t2就可求出第二种液体的黏度。这种方法就叫做比较测量法。实验装置及过程实验装置落球法:落球法黏度测量仪1套(包括铁架台,盛有蓖麻油的长试管和铅垂线);千分尺、游标卡尺各1把,电子秒表1只(型号12003-1A),玻璃皿1个;1m钢尺,盛有蓖麻油的量筒1个(内悬温度计、密度计各1根)。毛细管法:奥氏黏度计;分析纯无水乙醇、蒸馏水;密度计、温度计、秒表;烧杯、移液管、洗耳球;实验过程落球法:调节玻璃圆筒铅直。调整标志线位置,用钢尺测量并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位置,此实验中选了三条。投下第1颗小钢珠前记录室温,测完最后1颗小钢珠的下落时间后再记录油温,两者求平均;分别测量5颗小钢珠的直径和匀速运动部分的下落时间。毛细管法:用移液管将5.00ml的蒸馏水注入黏度计右管中,然后将蒸馏水吸至左管且使液面高于C刻痕以上。记下液面自C降到A所用时间t1,并重复五次取t1的平均值;将水倒出并用酒精洗涤黏度计,用移液管将5.00ml的酒精注入黏度计右管中,重复上述步骤,测出酒精液面自C降到A所用的时间t2,重复测5次;实验过程中要观察温度的变化和记录温度T。用密度计测量水的密度,并分别从附表中查得酒精的密度和水的黏度。实验结果及分析落球法:千分尺零点:-0.039mm,游标卡尺零点0.00cm,T1=26.5℃,A点高度50.00cm,B点高度40.00cm,C点高度10.00cm预实验表1:小球直径0.979mm时经过ABC三点的时刻位置/cmABC时刻/分秒0分0秒0分22秒961分31秒85时间t/s022.9691.85表2:小球直径1.481mm时经过ABC三点的时刻位置/cmABC时刻/分秒0分0秒0分9秒300分37秒41时间t/s09.3037.41表3:小球直径0.982mm时经过ABC三点的时刻位置/cmABC时刻/分秒0分0秒0分22秒951分31秒06时间t/s022.9591.06分析:(1)第一组时观察小球下落发现并没完全调整铅直,于是进行调整,由第一组和第三组数据可以看出,第三组是调整后的,时间比第一组小,符合推理。(2)选择小球大小:由实验原理中的公式,得到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的表达式为,则,即。由第二第三组可以看出,直径越大下落越快,实验观察符合推理。则为了减小时间的相对误差,一方面将l取值大些,取为30.00cm。另一方面,选择使t长一些,即v小一些,那么就要选相对小的球。于是在接下来均选择直径在1.01到1.02mm的小球进行试验。T2=25.2℃,,,,油柱高度H=56.39cm表4:各小球直径及在BC段运动时间记录表序号直径记录/mm直径真实值/mmtB/分秒tC/分秒/s10.989AVERAGE()\#"0.00"1.02866.7720.9751.01468.0230.9691.00868.3940.9741.01367.1350.9791.01867.66平均=AVERAGE(ABOVE)0.977=AVERAGE(ABOVE)1.016=AVERAGE(ABOVE)67.59表5:圆筒内径测量记录表序数12345平均圆筒内径/mm26.0026.1025.7026.1025.82=AVERAGE(LEFT)25.94数据处理:把数据代入公式(3),则=0.78不确定度的计算:,,,其中分度1mm,取,不确定度限值0.015mm因为D,H对不确定度影响极小,所以计算时忽略掉:于是误差分析:(1)实验中放小球要先浸入油中再释放以保证初速度为零,若释放时与油面有距离,可能引起湍流。(2)秒表使用由于人的反应时间差异,可能引入很大误差。(3)其他因素已在不确定度计算中得以体现。(建议:若使用电子设备,如光电门等装置记录时间和位置的话会提高很大精度)毛细管法:室温初温25.0℃,液体体积5.00ml,水的密度0.962g/cm3,室温末温22.8℃,酒精温度21.0℃,水温度20.8℃表6:毛细管法测量液体黏度时间记录表序数蒸馏水酒精t1/分秒t1/st2/分秒t2/s188.12134.85288.06134.88387.84135.19487.69135.41588.89135.47平均值=AVERAGE(ABOVE)88.12=AVERAGE(ABOVE)135.16数据处理:,于是有误差分析:(1)酒精与水体积不一致,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酒精挥发;洗涤后黏度计中液体并未全部流出;在移液管中残留量不同。(2)实验进行时正值秋天,而且时间是下午四点左右,温度下降很快,所以实验进行过程当中温度有变化。(3)实验中密度计测出水的密度为0.962g/cm3,与1差别很大(4)其他因素在不确定度计算中有体现。实验结论通过实验了解了黏度的物理意义,并用落球法和毛细管的比较测量法进行了测量,落球法测量得在25.2℃油的黏度。毛细管法测量了21.0℃下酒精黏度。这两种测量方法的使用条件:落球法适用于黏度较大的液体,而毛细管法适用于黏度较小的液体。实验中熟悉了长度,时间,密度等物理量的测量,并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参考文献1.沈元华、陆申龙主编,基础物理实验,:高等教育,2003年12月,119-121页
本文档为【测量液体黏度实验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5290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19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成人教育
上传时间:2022-04-04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