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的课后作业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的课后作业

举报
开通vip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的课后作业一、选择题(共16小题,总分37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其中1-11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2-15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C、D三小球带电的种类分别是()A.正电,负电,负电B.负电,正电,正电C.负电,负电,负电D.正电,负电,正电2.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接触后分开,结果是()A.正、负电荷都消失了,两物体都不带电B.正、负电荷中和了,两物体都不带电C.正、负电荷中和了,两物体带的电量都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三只轻质小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的课后作业
一、选择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共16小题,总分37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其中1-11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2-15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C、D三小球带电的种类分别是()A.正电,负电,负电B.负电,正电,正电C.负电,负电,负电D.正电,负电,正电2.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接触后分开,结果是()A.正、负电荷都消失了,两物体都不带电B.正、负电荷中和了,两物体都不带电C.正、负电荷中和了,两物体带的电量都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三只轻质小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三球都带电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C.只有一球带电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4.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①人体②橡胶③塑料④湿木头⑤陶瓷⑥酸、碱、盐溶液,属于导体的是()A.①③⑥B.③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5.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材料相同的物体互相摩擦时才会发生带电现象B.相互摩擦的两物体,一定带等量的同种电荷C.在摩擦起电现象中,总是电子从某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D.在摩擦起电现象中,总是质子从某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6.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7.玻璃棒跟丝绸摩擦后,它们带电的情况是()A.玻璃棒和丝绸都带正电B.玻璃棒和丝绸都带负电C.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D.玻璃棒带负电,丝绸带正电8.金属是一种良导体,是因为金属内部()A.有大量的自由电子B.有大量的原子核C.有大量带正电的原子D.有大量带负电的原子9.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这个物体()A.带负电.B.带正电C.不带电.D.带正、负电都可能10.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11.如图1所示,在开关和小灯泡之间连接两个金属夹A和B,在两个金属夹之间分别接入硬币、塑料尺、铅笔芯、橡皮,闭合开关后,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A.硬币和橡皮B.硬币和铅笔芯图1C.橡皮和塑料尺D.铅笔芯和塑料尺12.分别将毛织物和琥珀、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摩擦后发现,毛织物吸引丝绸,琥珀吸引轻质小球,玻璃棒吸引轻质小球,则A.毛织物带正电,轻质小带负电.B.毛织物带负电,轻质小球带正电.C.毛织物带正电,轻质小球不带电.D.琥珀带负电,轻质小球不带电.13.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是绝缘体,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导电B.只有导体才能做电工材料C.纯净水是绝缘体D.水银易导电14.在干燥的天气里,小刚使塑料尺与头发摩擦而带了电,则带电的塑料尺能够吸引下列物体中的()A.铁制的文具盒B.扫地时扬起的灰尘C.桌面上的一本英文字典D.桌面上的一根头发15.下列现象中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A.用头发摩擦过的钢笔杆能将碎纸屑吸引起来B.磁铁能够把钢针吸引起来C.用干燥的笔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着许多细微的脏物D.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时,听到轻微的噼啪声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与固体之间相互摩擦才会摩擦起电B.把甲物体和乙物体摩擦,结果甲物体带负电乙带正电,由此可以判定它们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一定是甲的强C.分别用丝线吊起两个小球,靠近时相互吸引,则它们一定带有异种电荷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用细线吊起的塑料小球,小球被推开,则小球一定带正电二、填空题(共11小题,总分34分。)17.物体带电主要是由于_____从一个物体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上,物体有了______而带负电,缺少了______就带正电,因此,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实质是电子__________的过程。18.电线的芯线是用金属来做的,因为金属是;电线芯线的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橡胶或塑料是。19.自然界中存在的电荷种类有种.能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其原理是。20.市场上出售一种能滚动的毛刷,当毛刷在尼龙衣物上滚动时,可以把灰尘和微小脏物吸入刷内,其道理是。21.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_____________而具有了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22.下列物质属于导体的是;属于绝缘体的是;属于液体的是;属于金属的是。(填序号)①空气②煤油③稀硫酸④人体⑤陶瓷⑥塑料⑦水银⑧干纸⑨大地23.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能相互吸引,而A又能与带正电物体C相吸,那么B一定是带_____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24.电荷的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符号是。25.如图2所示,将一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若(1)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带电体是带____电的。(2)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带电体是带____电的。(3)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带电体是带___电的,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___.(填“多”或“少”)26.一个物体不带电时,是由于物体中原子核所带的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图2带的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性,也就是对外不显的性质。27.的物体叫导体,的物体叫绝缘体。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发生改变时,就可能。所以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三、简答题(共15分)28.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什么扇叶容易沾上灰尘?29.在干燥的季节里,人们穿着化纤衣料的衣服时,衣服常会吸附在身上。请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30.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31.如图所示,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塑料绳就会向四周散开,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得越大,这是为什么?32.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10所示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结合“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的知识,简要说明其操作意图。A.找一块塑料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B.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上一个“大”字C.将塑料板平放,上面均匀地撤上一层干木屑,再将塑料板缓慢竖起,随着静止在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题(共14分)33.(4分)如图,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的验电器A,发现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验电器A带电。(1)再取个相同的验电器B,B不带电,如图,用塑料棒将A、B连接,发现验电器B金属箔,说明:。(2)再用细铜丝将A、B连接,发现验电器B金属箔,说明:。34.(共4分)综合考虑下表中各方面的因素,通过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回答以下问题:(1)哪两种金属的导电性能好?在你认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中,哪种更适宜制作导线?为什么?(2)综合分析上表的各项指标,写出你所发现的一条规律。35.(6分)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后面的问题:下面是几位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的带电次序,表格中任意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1)物理学中把与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负电荷。(2)由表中可知石棉和玻璃摩擦后,玻璃也可带电。(3)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木棉(填“强”或“弱”)。
本文档为【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的课后作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xrp2758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4-04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