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行为学教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

举报
开通vip

组织行为学教案组织行为学教案(精品课程)第一章 概述★目的和要求本章概括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作为全课程的引论与向导。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组织行为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并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有关概念,术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难点是学生刚刚接触这门学科,因此在了解学科术语时,应结合实际生活事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理性认识。同时逐步掌握研究这门学科的方法。★教学内容学习一门课程,首先要了解这门课是研...

组织行为学教案
组织行为学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精品课程)第一章 概述★目的和要求本章概括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作为全课程的引论与向导。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组织行为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并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有关概念,术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难点是学生刚刚接触这门学科,因此在了解学科术语时,应结合实际生活事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理性认识。同时逐步掌握研究这门学科的方法。★教学内容学习一门课程,首先要了解这门课是研究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学科。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一、组织与组织行为的基本概念(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既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又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规律性。(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为以下四个方面:1、个体心理与行为2、群体心理与行为3、领导心理与行为4、组织心理与行为二、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征 1.多学科的交叉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学科。  也就是说组织行为学具有以上这些学科的一些特点,由于组织行为学是多种学科相融的产物,因此它同时具有原有学科所不具备的一些新的特点。    2.情景性强调的是权变的方法,即不存在那种对任何组织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最佳管理模式。3.系统性组织是一个大系统,研究组织行为必须从整体出发,既反映人的行为一般规律的自然属性,又反映人的社会生活规律的社会属性。  4.实用性组织行为学属于应用性的学科。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才是我们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目的。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能力和水平呢,我认为学习组织行为学为我们在纷繁的管理活动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前我们可能是这样考虑问题,学了组织行为学之后,对于管理中人的行为我们就有一些理性的知识,它会帮助我们正确的处理管理中的问题。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勤于思考,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5.科学性力求严格的科学调查和实验,用客观事实进行论证。多层次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的行为发展规律,以及与之相应社会环境的关系的知识系统。  我们刚才谈到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一般来讲,研究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这就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三个方面,组织行为里包含领导行为。由于在管理活动中领导者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许多教材将领导行为单独列为一部分。  (1)个体  第一个层次是个体。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这一部分主要研究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是什么;一个人会把个人的哪些特征带入组织中;有哪些因素影响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积极性等;人的个性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  包括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社会知觉、人的需要和动机、人的态度、价值观等。  (2)群体  第二个层次是人的群体。我们知道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当中,他的行为受到群体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我们通常说:1+1+1等于3。但在群体环境中1+1+1决不等于3。要么大于3,即三个臭皮匠等于诸葛亮。要么小于3,即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就是群体对人行为的影响。这一部分主要研究群体和群体结构;形成群体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影响群体的主要因素、群体规范、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群体决策等。  (3)组织  第三个层次是组织。所有的组织都是由个体与群体组成的。所有的个体既是群体的一员,也是组织的一员。组织行为学既是研究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就要研究某个特定组织的特征结构等。主要包括领导行为、组织结构、工作压力、组织文化、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等。  我们还可以有一个层次,称为第四层,这就是组织的外部环境。任何个人、群体和组织都是处在组织外部的环境中,他们是社会环境的成员。他们的行为均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为了真正掌握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还必须研究组织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三、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  一般来讲,人的行为是外显的,人的心理活动是内省的,而人的全部行为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要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就必须以心理学作为理论依据,因为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动力。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所谓心理现象的规律包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心理特征的规律两部分。  2、社会学和人类学人的心理既是脑的机能的反映,又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活动既受个体生理因素的影响,更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构成了心理学的两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根据心理学研究的实践领域和具体内容的不同,派生了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如:工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在心理学研究比较发达的国家,心理学的分支有40多个。3、管理学现代管理高度重视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主要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管理。从学科研究的对象、任务和内容来区分,心理与行为管理正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课题和核心内容。所以,心理与行为的管理这个核心问题,既是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的学科交叉点,又是组织行为学的生长点。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政治学中的权力与冲突;伦理学中的道德规范;生物学、生理学中的生物节律、体力、智力与情绪等都会影响人的行为。组织行为学需要运用上述学科的知识来进一步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表现,并根据结果来分析、判断被试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二)实验法即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特别引起或改变某一条件,以观察被试心理变化的方法。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3、现场实验法。(三)测验法是采用标准的测验量表,对被试心理与行为进行测试与分析的方法。(四)调查法1、访谈法:运用口头的信息沟通方式,传递与交流,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2、问卷法:根据研究的课题与目的,预先设置一系列问题,编制问卷,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分析与调查,然后统计处理,得出结论。(五)个案分析法运用个案调查、综合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作出全面分析与评估。五、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最早研究工业心理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1892年,他在哈佛大学创立了研究工业心理学的实验室。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与经济生活》一书。1913年,该书翻译为《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EltonMayol880—1949)在美国芝加哥西部工业区的霍桑工厂领导了著名的“霍桑实验”(1924—1932)。霍桑实验是人际关系实验研究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和社会人的理论。美国管理学家莉莲·吉尔布雷斯(L.Gilbreth)在1914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管理心理学》的著作,首次使用了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莱维特(H·J·Leavitt)教授用“管理”二字代替了“工业心理学”的“工业”二字,1958年起正式开始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组织心理学”这个名称是20世纪6O年代初,莱维特教授为《心理学年鉴》所写的一篇文章的标题中首先使用的。五十年代末,教学和科研的队伍中所列出的科研项目开始取名为“组织行为学”。著名的权变理论家卢桑斯(F·Lutnans)提出其更加偏重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时,组织行为学才被认为是一个合适的名称,从此“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才基本上被公认。20世纪60年代,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加速和标志着组织行为学的形成。权变观点有一个基本的命题: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以及与总的环境的关系“依赖于具体情况”。(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美国管理学家托马斯·J·彼得斯和罗伯特·H·沃特曼1982年出版的《追求卓越》一书中的分析,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有四种类型。为了从整体上便于把握,下面以图表示: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中的人性观第二节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措施一、经济人假设麦克雷戈将这种人性的假设概括为x理论。(一)基本观点1、一般人天性不喜欢工作;2、对大多数人要用强迫控制、奖励等措施促使目标的达成;3、一般人不愿担责任,宁愿接受指导;4、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5、除多数符合上述设想的人之外的是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他们应负起管理的责任。(二)相应的管理措施1、重视完成任务,不考虑人的感情;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3、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二、社会人假设(一)基本观点1、人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2、人们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工作的意义。3、人受“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受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影响更大。4、工作积极性取决于管理者对下属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二)相应的管理措施1、把注意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2、应重视职工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3、提倡集体奖励制度;4、管理者应了解职工的需要,尊重职工的情感。三、自我实现人假设麦克雷戈将这种人性的假设概括为y理论。(一)基本观点1、一般人并不是天生就厌恶工作。2、外来控制和惩罚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手段,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3、对目标的参与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这些报酬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4、一般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但能接受,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5、在现代工业化社会的条件下,普通人智能潜力只得到了部分的发挥。(二)相应的管理措施1、管理重点的改变。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使人们能在这种条件下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也就是充分的自我实现。2、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主要任务在于减少职工所遇障碍。3、奖励方式的改变。注重内在奖励。4、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的改变。保证职工能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四、复杂人假设雪恩提出了复杂人的概念。即z理论,也称为超Y理论或权变理论。(一)基本观点1、人的需要多种多样,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变化而变化;2、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需要和动机会彼此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3、在人生活的某一特定时期,动机模式的形成是内部需要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4、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5、人可以依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二)相应的管理措施1、管理者要有权变的观点,要依据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确定管理的组织形式、领导方式。2、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需要和动机的差异,要依据具体的人的不同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3、管理者的管理策略与措施不能过于简单化和一般化,而是要具体分析,根据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五、学习人性假设理论对管理者的意义 1、了解员工的工作特点、恰当使用人性假设2、营造自我实现的环境3、倡导人性化管理第三章社会认知与行为☆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社会认知的定义和特征。2、掌握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及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3、了解印象形成的一般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和模式。4、掌握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社会认知的概念、范围及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难点:归因理论及其运用☆教学内容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必须要认识其他人,与他人打交道。研究对人的认知及其规律的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认知,也称为社会知觉。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一、社会认知的定义社会认知是人们在认识他人时,对人所形成的初步印象。如你在路上碰到一个陌生人,或在社交场合碰到一个相识不久的人,通过初步交往形成了印象,但对他的本质特征(如能力、性格)还缺乏了解,只有在今后的进一步交往中,随着接触增多,才能形成较深的印象。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接触时,根据他人的外现行为,推测与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动机和意向的过程。二、社会认知的特征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一)选择性每个人都要经常面临外界刺激,但对同样的刺激,人们所作出的反应程度却不完全相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并依此对外界刺激作出自己的反应:选择某些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二)认知反应的显著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是指刺激物对个体的意义越重大,那么认知反应就越显著。(三)防御性当代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认知和自我防卫机能息息相关。当刺激物的出现破坏了个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时,个体可能采取的自我防卫方式是避开刺激物或是消极反抗。(四)认知的完形特性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完形原则(或格式塔原则)。即把认知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如果对刺激物了解的不完整时,倾向于从主观上根据自己的经验,给认知对象添补细节,形成完整的印象。德国格式塔学派研究发现,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下述原则:1.接近原则。两种刺激若在空间上彼此接近,则具有被看成属于一个组织单位的倾向。例如,下列的图形容易被认知为三个圆圈一组的。○○○○○○○○○○○○2.相似原则.两种刺激的性质相似,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如在企业中销售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各被视为不同的群体。3.闭锁原则。几个知觉对象包围一个空间,则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4.连续原则。当知觉对象在时间上、空间上具有连续性时,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知觉对象组合的连续性原则对企业有重要意义。三、社会认知的类型(一)    他人认知(二)    自我认知(三)    人际认知(四)    角色认知四、社会认知的信息范围从动态上看,社会知觉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最初,认知者只能接收到有关对象外部特征的信息。在这个基础上,认知者不断拓展认知范围,开始涉及对象的内在属性。与此同时,在认知过程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认知对象与周围的人加以对照,试图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认知者并不忽略对自己的认知,他们往往把自己同一定的认知对象置于某种关系网络之中,并形成对这种关系的判断。依照上述分析,社会认知信息范围基本上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外部特征一个人的外部特征常常是人们最先看到的信息。通过一个人的相貌、高矮、胖瘦、肤色、衣着、发型,我们可以看出他(她)是男还是女,大约有多大年纪,是时髦还是朴素,通过一系列特征的整合,我们可以对这个人心理状态作出某种判断。1、相貌相貌具有生物性,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人的相貌也即五官不仅具有生物性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这同样不容忽视。相貌不等于表情,但表情是通过相貌来表现的,表情本身又是个体心理的反映。因此,人的相貌就如人的生理需要一样,不仅具有生物性而且具有社会性。人的表情的多样性可以掩饰相貌,对人的相貌的推断还有很多主观方面的偏见因素,所以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是社会认知信息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唯一的方面。2、体型体型同人的相貌一样,不仅具有审美的价值,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心理特点。从统计数字来看,体型确实同个性有一定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有些人因无法应付而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造成内分泌失调,可能使体型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于过量进食造成脂肪积累或由于多虑苦恼而不想吃东西变得骨瘦如柴。这表明,体型的变化同人的社会性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如果把体型看作人的心理状态的标志,而排斥其他因素,那也是不正确的,和相貌一样,体型也只是一种参考的因素。3、发型、服饰发型和服饰,在现代社会中是表现自我的重要手段,是对相貌、体型进行加工、掩饰、衬托的最普通、最简单的方法。适宜而得体的服饰,不仅可以展示人的内在魅力,而且也能表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因此通过一个人的发型和服饰判断其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性,是认知人的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二)言语、动作言语是说出来的话,动作是肢体或面部的活动,人的外部特征是静态的,而言语和动作是动态的,因而言语和动作更能够反映个体当时的心理状态。这样说当然并不含有外部特征只反映一般心理状态、言语和动作只反映当时心理状态的意思,人的某些个性心理特征例如能力恰恰在言语和动作中才能更充分地显示,人的气质、性格在言语和动作中也能对外部特征作进一步的补充。另一方面,人的外部特征只能够用眼睛来观察,而他的言语和动作需要眼、耳并用,需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的言语和动作为我们认知其的个体心理提供更可靠的凭据。一般来说,相同的面部表情通常表达相同的情绪状态,各民族大同小异,全人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如目瞪口呆、捶胸顿足、咬牙切齿、手舞足蹈等表情往往成为认知一个人情绪状态的客观指标。某个人如果嘴角下垂,两颊拉长,皱眉呈八字形,那他(她)多是不愉快;如果他(她)经常这副表情,那我们就可以推测他(她)可能是一个抑郁、悲观的人。目光接触可以表示对对方感兴趣,被认为是诚实、直率;而目光不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但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可能是愤怒、敌意的信号。我们对他人的知觉,不仅取决于对方所说的话,也取决于他(她)怎么说,如说话的速度、节奏等。当一个人说话的速度很快时,我们常常会推断此人心直口快,是一个直率、没有心计的人;一个说话轻声慢语的女孩,常会给人留下温柔、恬静、有涵养的印象。表情、手势、体姿传递的信号不统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的社会性。在于意识支配动作时两种强弱不同的、矛盾的信号互相干扰,以及植物神经系统的自然应激。观察个体的表情、手势和体姿,不仅要从它们表达了什么,也要从它们的表达是否一致以及为什么不一致来认识人的心理。而这又是以表情、手势、体姿的各自的真伪性的判断为前提的。表情同手势和体姿比较起来更容易被注意,所以它也更容易装假。脸部表情越丰富越能够看出心理变化,因而善于掩饰的人总习惯于控制脸部变化,保持表情的稳定性。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认为,真正具有意义的表情一般都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例如有所指向的微笑只有4至5秒,超过5秒的微笑是没有特定内容的。人们往往注意对方的眼神,而眼神也是能锻炼和控制的,坦荡的眼神并非一定代表坦荡的胸襟,而且老练的人往往用垂下眼皮、看着桌上的东西或用沉思的眼神掩饰心中的慌乱。手势包括手的各种动作。弗洛伊德曾说:“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指却会多嘴多舌。”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研究过说谎时人的手势,认为它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手的动作减少;第二,以手摸触脸部的动作增加;第三,摊手的动作增多。他们并能解释说,手的动作减少是因为注意力集中于说谎,而怕手的动作“多嘴多舌”;触摸脸部是因为想帮助嘴说谎而又怕弄巧成拙;摊手是想加强谎言的可信度。当然这些原因都是在潜意识中探寻的,说服力不强。不过手势确实反映人的心理,这是可信的。心理学家们在警告人们不要为表情、手势、体姿的假象所迷惑的时候,提出了四条原则:第一,离脸部越远发生的动作越为真实;第二,越不自觉的动作越为真实;第三,越不明确的动作越为真实;第四,越不自然的动作越为真实。用这四条原则来检验人们言语和动作的真伪性,一般能较为准确地认知个体的心理。(三)行为虽然外表与非言语线索是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所利用的主要信息来源,但最有用处的信息还是他人的行为,因为许多行为与某些人格特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一个人热心公益事业,我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人贪污受贿,我们就会认为此人是一个利欲熏心的人。琼斯与戴维斯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此理论还分析了人们在什么时候会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来推断此人具有与他(她)的行为相对应的内在特质。(1)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如当一个消防员冲入火中抢救人时,人们不一定据此行为推断此人是利他的、勇敢的,因为这是他的职责。人们对消防员这一角色的期望就应如此。但如果是一位过路居民勇敢地冲入火中抢救人时,百分之百的人都会据此行为推断此人是利他的、勇敢的。(2)某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那我们就会认为此人的行为与其内在的品质相对应。总之,人们会利用所能获得的各种线索对他人形成印象。但线索(如人的长相、穿戴、身体姿势等)本身并无意义,它们是根据知觉者记忆中所储存的有关人、行为、特质的知识来解释的。另外人们要把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概括性认识。所谓的印象形成就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五、认知偏差(一)首因效应又称为优先效应,即所谓“先入为主”。指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较为强烈,从而左右对后来信息理解。(二)近因效应是指根据最近出现的信息所形成的强烈印象,而忽略了过去信息所留下的印象。(三)晕轮效应指在对人的知觉中,此人有某种品质或某种特征较为突出,使人产生特别清晰明显的倾向,并由此产生一定情感,使后来有关此人的信息都带上了情绪色彩,再由此去推断此人尚未获悉的品质。(四)刻板效应由于社会的影响,对某一类人的产生稳定不变的看法,以致在后来看待人时把此类人归类,用这类人的印象来照套某个人。第二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一、认知者的因素(一)兴趣、动机和任务兴趣的个别差异往往决定着认知的选择性,这就是说,人们的兴趣往往会使他们把不感兴趣的事物排除到认知的背景上去,而集中注意力于感兴趣的事物。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原因,符合人的动机的事物,往往会成为知觉的对象与注意的中心。给被试以明确的任务,其对事物的感知就比较完整。(二)过去的经验人们的感知是当前存在于面前的事物,但这些客观事物却是复杂的。人们在感知其时,由于过去的经验,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同一社会刺激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不少学者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认知对象的意义,是因为对关于该对象的经验已形成了观念,这种观念参与了认知过程,经验参与认知过程,巴克称之为“概念应用”。如一个学生根据他在学校的化学成绩可能认为自己是当医生的料。在这里原先所形成的概念帮助他作出了判断。(三)情绪影响人对事物的感知也受个体情绪的影响,一个人当前的情绪状态,会多少影响他对人的判断。人们的在愉快的状态下,会感到眼前一片阳光明媚,什么都是美好的;当人忧郁、烦闷的时候,会感到一切都没有希望,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情人眼里出西施”等都说明一个人的感情影响知觉。(四)个性特征人的个性特征也影响知觉,不同性格、气质类型的人,知觉的广度和深度有个别差异,多血质的人知觉速度快,敏锐,知觉范围广,但不细致。粘液质的人知觉速度慢,知觉范围狭窄,但比较细致。另外,能力不同的人,知觉事物也不相同,有绘画能力的人,视知觉颜色感知觉比较发达。人们的性格不同也会影响他们认知,自信心强的人和自信心弱的人,认知同一对象时,前者有独立性,后者却往往因服从别人,迷信权威而使认知活动受暗示,变得人云亦云。一个常爱猜疑别人、具有猜疑性格的人,对他人动作和语言认知,往往从猜疑立场加以判断,一个具有内倾性格的人,判断与他交往的对方,总是以自己的内倾性格去看待对方,发生一种投射作用。二、认知对象因素(一)魅力构成个体魅力的因素既有外表特征和行为反应方式方面,又有内在性格特点方面。说一个人有魅力,意味着他具有一系列积极属性,如容貌美、有能力、正直、聪明、友好等等。但在实际的认知过程中,个人往往只需具备其中某一两个特征就可能被认为有吸引力。美貌通常最快被人认知,且直接形成对人的魅力,从而往往首先导致光环作用。除相貌外,态度也同魅力相关。人们把自己作为判断别人是否和自己相似的参照系,同时还常常会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按照弱化理论,人们喜欢爱自己的人而讨厌恨自己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只要认知对象的判断对自己有利,认知者就会把他看成是有魅力的并对他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二)知名度一个人知名度的大小也影响着别人对他的认知。在一个人有一定知名度的情况下,人们通过某种社会传播媒介或周围其他人传递的有关他的信息,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对个人的认知。这时,人们所依据的都是间接材料,受他人暗示的成分较大。无论是否相信这些材料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判断。所以一旦真正接触到知名人士,认知者必须首先检验原有的看法。一般说来,知名度高、社会评价积极的人,对于认知者的心理有特殊的影响力。人们常常把这样的人先入为主地看成是有吸引力的人。(三)印象整饰在多数情况下,认知对象并不是认知活动中完全被动的一方,而是让别人认知的一方。因此,认知对象的主观意图势必要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判断。人们在交往中总是要选择一定的装束、言辞、表情或动作给他人留下一个独特的印象。这种有意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就叫做印象整饰。三、认知的情境因素(一)宏观环境指整个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因素等都会对认知个体产生的影响。这是由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风格迥异的社会文化因素使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有所不同。如在西方与他人交谈时不能询问对方的工资多少,否则对方会认为你侵犯了他的隐私,但在我国,人们常把这一问题作为交谈的话题,而对方也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冒犯。(二)微观环境包括认知者及被认知者所处的家庭,社会地位,工作单位、居住条件等都会对人的认知产生影响。在认知活动中,被认知者所处的场合也常常成为判断的参考系统。巴克指出,对象周围的环境常常会引起我们对其一定行为的联想,从而影响我们的认知。人们往往以为,出现于特定环境背景下的人必然是从事某种行为的,他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通过环境加以认定。环境背景对于认知这种影响可以在判断个体感情的文献中得到证明。二十年代以来的许多实验研究一致表明,画中所描绘的刺激人所处的背景对于决定被试作出什么样的判断非常重要。被试作出如何判断以及判断的准确程度,受到被认知者周围景物和色调的强烈影响。科尔曼等人甚至认为,单是人的面孔和身体所传达的一致情况是不多的。背影可以提供最强的线索,把感情归属于人物。如假定一个人在笑,那么只有情景的线索才能显示出这一动作究竟是表示高兴还是难堪。第四节社会认知中的归因问题所谓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一、归因理论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光是心理学家,都对各种行为的因果关系感兴趣,力图弄清周围人们行为的前因后果。海德区分了导致行为发生的两种因素:一是行为者的内在因素,包括能力、动机、努力程度等;二是来自外界的因素,如环境、他人和任务的难易程度等。如果把某项行为归因于行为者的内在状态,那么观察者将由此推测出行为者的许多特点。即使这种推测不总是很准确的,它也有助于观察者预测行为者在类似情况下如何行为的可能性。但是,假如某项行为被归于外在力量,观察者就会推断说该行为是由外力引起的,那么以后能否再度发生则难以确定,因此,海德认为对行为的预测与对行为的归因是相互联系着的。维纳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他同意海德提出的尺度,即把原因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但他还提出另一种尺度,把原因区分为暂时的和稳定的两个方面。依照这两种尺度,维纳对成功行为的决定因素作了分类(如下表)。 归因尺度 内在的 外在的 稳定的 能力 任务难度 暂时的 努力 机遇两种尺度上的因素在归因中都是很重要的,它们会导致不同的后果。在我们形成期望或者预言某人将来的行为时,暂时/稳定尺度是非常重要的。归因的内在/外在尺度同对一种行为的奖赏或惩罚是联系在一起的。如,如果我们认为某人的成功不是由于机遇或工作简易,而是凭他自己的能力经过一番努力获得的,我们就会奖励他。而当他的失败被归因于能力低或懒惰,我们就会惩罚他。凯利则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了三种基本信息,即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和一贯性信息。他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能用到三种形式: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作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时间和形态)。区别性信息告诉人们行为者在对待不同刺激物时,其行为表现是否有差别。如果行为者在对其他对象没有做出与这一刺激物相同的反应,其区别性就高;也做出相同的反应的话,其区别性就低。一致性信息向人们显示关于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方式与行为者的行为表现之间是否一致。如果大家都是如此,则表明某人与其他人的行为之间有高一致性。如果情况不是这样,那么这个人的行为将是独特的,同别人的行为之间只具有低一致性。一贯性信息是人们所要了解的关于行为者在其他场合的表现情况。如果反应始终如一,则说明他在不同场合对于同一刺激物的反映有高一贯性,相反则只有低一贯性。上述三类信息的使用情况,决定了我们对行为归因的可靠程度。通过这些信息的组合,我们就可以断定引发某种具体行为的原因是来自行为者本身,还是来自客观刺激物或情境。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无法充分掌握各类信息。如我们可能不曾在从前的某些场合观察过这个人,或者我们可能不知道在同样的情形下其他人会怎样做。凯利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关因果关系的现成观念(即因果图式)起了作用。也就是说在以往的观察中,我们对因果关系形成了一定的想法(或图式),这些想法现在被用来解释他人的行为。二、归因偏差上述的归因理论,特别是凯利的模式基本上都假定归因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但学者们指出,人们在许多情况下对于行为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合实际的偏见。(一)过高估计内在因素这种偏差主要是就观察者而言的,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观察者倾向于把行为者本身看作是其行为的起因,而忽视了外在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二)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与观察者的倾向相比,行为者很容易过高估计外在因素对于自己行为的作用。也就是说,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倾向易作外在归因。(三)忽视一致性信息凯利假定人们在归因时同样重视区别性、一致性和一贯性三种信息。但是,事实上,一致性信息所受重视的程度特别低。人们往往只注意行为者本人的种种表现,却不大注意行为者周围的其他人如何行动。目前有关这种现象的研究指出了这样几种原因:第一,人们习惯于注重具体的、生动的、独一无二的事情,往往忽视抽象、空洞和统计类型的信息。第二,人们可能觉得直接信息比间接信息更可靠,而一致性涉及到行为者周围的其他人,这方面的材料相对分散,无法凭观察者自己一一获取。第三,行为者周围的其他人与行为者本人相比处于较不突出的位置,往往只构成观察的背景,因而受到忽视。(四)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人们总是愿意获得成功,这种倾向也可能导致归因偏差。如果我们把成功看作加强自我的权威或保护自尊心的手段,就会对自己的失败行为作歪曲的解释。我们往往把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的内在因素,如能力、努力工作或好品格等。与此相反,对于自己的失败往往从外在环境中寻找原因为自己开脱。这种归因偏差在行为者确信自己行为原因无人确知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另一方面,为了解释自己的失败,行为者还可能出现另一种防御偏差,即所谓自我贬损。在这种情形下,行为者用各种消极的办法如借助酒精、药物等来逃避个人的责任。史密斯等人指出。自我贬损可以使失败者不必面对自己缺乏某种优良特质的难题,避免因个人真实能力被发现而难堪。第四章需要、动机与激励☆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需要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激起需要的条件,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马斯洛的需要理论。2、掌握动机的概念、功能、特征,了解决定动机模式的心理因素,并能够将需要、动机理论与管理结合起来。3、了解激励的一般概念,了解不同激励理论学派所提出观点。4、掌握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强化型激励理论等激励理论的要点,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管理实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强化型激励理论难点:内容型激励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需要与动机一、需要(一)需要的概念与分类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欲求不满是引起人们行为的普通原因,它们都是人与人之间所共同的,一致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激起心理活动的动力。所谓需要是指人体和社会生活中所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需要种类的不同划分法:1、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这是从需要的发展过程来划分的。人既然是大自然的产物,它就绝不会摆脱自然界的制约,决不会没有任何自然性需要,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并不等于本能需要(或自然需要)的消失,社会化过程只改变了人类原始需要的本质。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使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可见,同样是饮食,在动物那里就表现为自然性需要,在人那里则打上了社会性需要的印记,对人来说既是自然性需要又是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是以扬弃的形式包含在社会性需要之中的。所以对人来说,饮食不仅是为了充饥,也是为了美食。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在人的需要中到底呈现什么关系呢?从历史上看,人的社会需要以自然性需要为前提,社会性需要是从自然性需要发展来的,从构成上看,自然性需要是社会性需要的基础,社会性需要是自然性需要的质变。自然性需要从属于社会性需要。2、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这是从其社会功能来划分的,即按社会的生存活动领域来区分。物质性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等许多方面。这是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它既是人的其他一切需要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精神性需要,既包括主体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智力资源,进行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活动的才能,又包括对文化成果的享用。如对艺术,对人类积累的知识等的需要,美的需要等。从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角度来看,物质需要无疑是最重要的,但是从历史发展的归宿来看,精神需要将越来越重要。精神需要的满足比物质需要的满足更加困难,也更加难以实现。精神需要只有在为人的物质需要的生产而生产,变成了主要为人的精神需要而生产,即劳动变成人的第一需要时,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此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与动物不相类似的,具有社会性的,高级的物质需要,高级的物质需要是指对于提高物质生产所需要的工具和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物质对象的需要,如对工具,家具,用具等的需要。在高级的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之间,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但这种区别只是相对的,这是因为在满足精神上需要的同时,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如为了满足知识的需要,要有书籍。另一方面,象追求衣着,家具摆设需要的同时,也包括对美的方面和对物品的社会意义的要求。个体有着复杂的,各式各样的需要,所以在需要的分类上还有别的标准。如按来源分,可分为由内部刺激和由外部刺激所引起的需要。从时间上来分,又可以分为暂时性需要和延续性需要。按个人生命活动领域分,又可以有生理的,心理的需要。按可实现性分,又可分为现实的,理想的和幻想的需要。……(二)激起需要的条件所有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其当时的生理状态,社会情景和个人的认知。1、生理状态。如饥饿需要的产生,依赖于味觉,胃的收缩,血液含糖程度及神经活动等。2、社会情景。社会环境能影响人的需要。如嗅到或看到食物,容易产生饥饿的需要;高大的英雄形象,爱国主义的民族英雄,容易使人产生高级的需要;黄色书刊,不良风气容易使人产生不应有的需要。社会环境因素是复杂的,所以个人应该慎重地处理和选择有益的社会影响,压抑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需要,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3、认知因素。思想可以使人的欲望不断地产生,特别是想象和幻想,一个人想象他置身于某一社会情景之中,就能加强他在某一方面的欲望,因此有些人就会将其中的某些欲望付诸实现,以满足他的需要。幻想的产生,有时并非来自外来的刺激引起。二、动机(一)动机的概念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也称为内驱力。动机的表现形式常以愿望、信念、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是推动人们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是由需要所激发的,当需要的对象、目标存在时,需要就转化为动机,推动人产生行为,去达到目标。如,某个职工有迫切学习专业知识深造的需要,当进修条件不具备时,他的需要仅停留在愿望上,当夜大招生有符合他需要的专业时,报考夜大的目标明确了,这时他的需要转化为动机,在动机的推动下,他积极准备以便实现自己的目标。可见需要一旦具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就转化为动机,成为推动人为实现目标而行动的动力。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它体现着所需要的客观事物对人的活动的激励作用,把人的活动一定的,满足他所需要具体对象。由此可见,就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来讲,动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1、引发个体活动国内学者归纳为:始发机能2、维持这种活动强化机能3、引导这种活动朝向某一目标指向或选择机能个人的思想与行为是其内心深处欲望及目标的反射,动机是行为的原形,行为是动机的外显表现。(二)决定动机模式的心理因素人的心理需要是个体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从不同的经验中学习得来的,它意味着各人的动机模式不一样,所以行为差异也就由此而产生。下面三种因素对个人的动机模式可能具有决定性作用:1、兴趣和爱好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相同,如果同时有好几种不同的目标都可以满足个体的某种需求,则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兴趣和爱好,决定着他选择哪一个目标,如同样搞业余活动,有人爱下棋,有人爱看书等。2、价值观价值观与兴趣有关,但它强调生活的方式与生活的目标,涉及到更广泛,更长期的行为。价值观的终点是理想,有人以主别人生活的更好为人生的目的,而有人则以物质享受为目标。人们的价值观是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人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经历不同,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社会行为进行评价并决定取舍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是青年们热切关心的问题,也是十分敏感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经常开展这方面的讨论。3、抱负水平个人爱好与价值观决定其行为的方向,而抱负水平的高低则决定其行为达到什么程度。所谓抱负水平,是指欲将自己的工作达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心理需求。个体从事某一实际工作前,自己内心预先估计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然后尽力向此目标努力,假如工作的结果的质与量都达到或超过了自己预定的标准,就会有一种有所成就的感觉---成功感,否则应有失败感,挫折感。个人抱负水平的不同基于三个因素:1)个人的成就动机。遇事想做并且想做好胜过他人。2)过去的成功经验。与个人的能力和判断有关,过去做事经常成功,自然就提高其抱负水平,反之,则降低。3)第三者的影响。主体和对象之外的第三者,如父母,老师,朋友,领导的殷切期望,或整个社会气氛都指向较高目标,则个体的抱负水平就随之提高。总之,抱负水平低的人,遇事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缺乏上进心;一个士气高的群体,其成员抱负水平也较高。第二节激励理论激励是管理上一个异常重要的功能,作为管理者,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就需要激励全体成员,以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谓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刺激,促使某种思想,愿望和行为产生的心理过程,将激励这一概念用于管理,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激励的特点是:有被激励的对象(人),激励人想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愿望和动机,而产生这种动机的原因是需要,人被激励的动机强弱,即积极性的高低,是人的一种内在变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这种积极性人们直接看不见,听不到,只能从观察由这种积极性所推动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工作绩效上判断。因此,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的模式可以表示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需要-→动机-→行为-→目标支配行为的动机除需要个,还有愿望、意志、情感、兴趣、价值观等。不同的心理学派别对人类的行为模式有不同的解释,提出了不同的激励理论,现分述如下。本节着重介绍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强化型激励理论。1.内容型激励理论。该理论着重研究激发动机的因素。由于这类理论的内容都是具体到对人的需要研究上,也就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研究激发动机的规律性,所以又称为需要理论。它主要包括:马斯洛(A·H·Maslow,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F·Herzberg,美国行为科学家)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D·Meclellamd,美国行为科学家)的“成就需要理论”等。2.过程型激励理论。该理论着重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心理过程的规律性,试图从弄清人们对付出劳动、功率要求和奖酬价值的认识,以达到激励的目的。它主要包括:佛隆(V·H·Vroom,美国心理学家)的“期望理论”;亚当斯(J·S·Adams,美国心理学家)的“公平理论”;洛克(E·A·Locke,美国心理学家)的“目标设置理论”等。3.强化型激励理论。该理论着重研究行为的结果对以后行为的影响,也就是研究如何巩固和发展人的积极行为,又如何改变人的消极行为。它主要包括:斯金纳(B·F·Skinner,美国新行为科学家)的“强化理论”;“挫折理论”。一、内容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属于认知派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是着眼于从人的“内在缺乏”来研究对人的激励,认为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主要是通过满足员工合理需要的途径来实现的。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一)需要层次论1、内容及分析马斯洛在他著名的“动机论”中阐述了需要层次论,把人类多种多样的需要,按上下依赖的程度分为五个层次,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并加以分析。(1)生理需要凡能够满足个体生存所必须的一切物质都为生理所需要。如吃饭,穿衣,居往,婚姻,疾病的治疗,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那么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若维持生存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人类的其他需要就要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另外,在满足需要的选择过程中,还受到个体文化观念,理想,世界观的支配,存在不同的差异。(2)安全需要假如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另外一组与安全有关的需要就继而出现,这些需要包括得到保证,稳定,依赖,保护,秩序,法律,保护者的力量等。总之,当生理需要多少得到满足后,安全需要就成为最主要的需要。这些需要主要是免于身体危险及剥夺基本生理需要的恐惧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在前二种需要得到相当满足后,才会有社交的需要,希望伙伴之间,同事之间关系融洽,保持友谊,忠诚或是对信息调节的需要这种对信息调节的需要是由人的意识特点所决定的,人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就必须有了解外部环境信息的需要,以调节自己的行为。与此同时,任何一个社会成员也不希望自己是索僻离居的,因此也有渴求让别人了解自己的需要。另外是归属感,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定集团或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其中一员并得到关心和照顾。社交需要比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来得细微,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个体的社交需要愈是强烈,人的集体观念,整体观念也就愈强。(4)尊重需要尊重需要与前面说到的需要都不相同,它不仅难以辩别,捉摸,而且也难以获得完全的满足,但一旦获得满足,就可以成为持久的激励力量,这些满足可以增加自信心和自我观念,同时,也是激励自己上进的巨大内部力量,尊重需要的反面就是所谓自卑感,马斯洛在总结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一个人的尊重需要与自卑感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有的人由于有自卑感的存在,因此更多地表现为沽名钓誉,自我夸耀。(5)自我实现需要是需要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并不是人人都成为伟大人物,只要发挥了自己的禀赋能力,就可能称为自我实现,人的智力才华有上下之分,水平高的人如果只尽到一半才能就不能说是自我实现,水平低的人,如果发挥其有限的能力,就可以说是一个自我实现的人。2、对需要层次论的评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具有两重性,有着科学性的一面,主要表现在:(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需要出发研究人的行为,可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2)马斯洛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是符合人的需要发展规律的。(3)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物质和精神的两个方面,是符合实际的。精神需要是不能代替的,它往往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也有其局限性:(1)马斯洛提出的这个理论是以资产阶级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周围一切人、一切事物都要符合自己的需要,不讲个人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这与我们社会主义企业的激励方向是相违背的。我们的企业要顾及个人利益,但我们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一致的原则,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为前提。(2)马斯洛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来研究自我实现的需要,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完全否定了人的社会存在对人的成长有决定性的影响。(3)理论具有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理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形而上学的观点。简单地把需要层次看成是一种固定的程序,是机械论观点,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缺乏辩证法思想。(4)不管任何层次需要满足后,都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向较高层次发展,一是向同一层次的横向发展。前者对社会有益,后者对社会有害,这个问题被马斯洛忽视了。因此在社会成员社会化的过程中,在管理中,应当在保证满足较低层次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这样才可以使个体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二)ERG理论阿尔得夫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压缩为:1、生存需要2、相互关系需要3、成长发展需要ERC理论的主要论点是:1、各个层次的需要满足越少,则这种需要越为人们渴望追求。2、较低层需要越是获得满足,对高层次需要的渴望追求越大。3、较高层需要越是不满足,则对较低层需要的追求也越多。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阿尔得夫的需要理论 把需要分成五类或七类 把需要分成三类 建立在“满足-上升”的基础上 建立在“满足-上升”与“挫折-倒退”两方面 每个时期只有一种优势需要 可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势需要 严格按等级上升 可能超越,也可能下降 需要是生来就有的、内在的、下意识的 需要是生来就有的,也有后天获得的,如成就需要(三)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又称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五十年代后期,赫茨伯格在匹兹堡地区的十一个工商业机构中,征询了200多个工程师、会计师的意见。他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了许多问题,如:什么时候你对工作特别满意?什么时候你对工作特别不满意?原因是什么?等等。并将调查结果按满意不满意因素作了综合分析。他发现,使受访者不满意或不快乐的项目中,即不满意的因素大都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不满意因素往往由外界的工作环境所引起的,而满意的因素,一般都是由工作本身所产生。1、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赫茨伯格提出,激发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叫保健因素,就象卫生条件能保证人们
本文档为【组织行为学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5.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双喜
人民教育工作者
格式:doc
大小:450KB
软件:Word
页数:89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6-29
浏览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