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举报
开通vip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现代汉语部分: 著作类: 理论语言学: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德]威廉·冯·洪堡特,商务印书馆,1997年。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德南·德·索绪尔,商务印书馆,2001。 《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 ,1933/1980 ,商务印书馆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 Ullman,S ,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62. Princ...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现代汉语部分: 著作类: 理论语言学: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德]威廉·冯·洪堡特,商务印书馆,1997年。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德南·德·索绪尔,商务印书馆,2001。 《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 ,1933/1980 ,商务印书馆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 Ullman,S ,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62. Principles of semantics, Ullman,S.,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Words and their Use, Ullman,S., N.Y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A·梅耶(法),岑麒祥译,科学出版社,1957。 《语言学概论》,L.R.帕尔默,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Language and Mind, Chomsky,N.,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 . Essays on Form and Interpretation, Chomsky,N. , London Fontana ,1977 . Rules and Representation, Chomsky,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0.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Halliday,M.A.K ,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Lakoff,G.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R.L.Trask, 周流溪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2000。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商务印书馆 北京,1990。 《语言论》,徐通锵,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 。 《不对称和标记论》,沈家煊,江西教育出版社 南昌,1999。 《语言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80。 《语言哲学》,陈嘉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认知语言学概论》,赵艳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上海,2001。 《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周祖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宁春岩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语音学: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王洪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王福堂,语文出版社,1999。 修辞学: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上海大江书铺,1932。 《中国修辞学》,杨树达,世界书局,1933。 《辞格汇编》,黄民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社会、文化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教程》,戴庆厦,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语文出版社 北京,1989年。 词汇语义学: Semantics, 《语义学》,Leech,G.N, 李瑞华等译,London:Penguin Books Ltd,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董秀芳,四川民族出版社 四川,2002。 《词汇语义学》,张志毅、张庆云,商务印书馆 北京,2006 《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商务印书馆 北京,1990。 《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马西尼,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汉语词义演变发展类型研究》,董为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词义的分析与描写》,符淮青,语文出版社 北京,1996。 《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符淮青,商务印书馆,2004。 《词典和词典编纂的学问》,符淮青,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孙玉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朱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蒋冀骋,湖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蒋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1994年,2001年第3次印刷。 《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蒋绍愚,商务印书馆 北京,2001。 《蒋绍愚自选集》,蒋绍愚,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 《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李宗江,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 《汉语词汇史概要》,潘允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汉语词汇史纲要》,史存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1》,汪维辉,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2000年5月第1版。 《汉语词汇史》,王力,商务印书馆,1993。 《词汇训诂论稿》,王云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北京,2002年7月。 《上古汉语词汇史》,徐朝华,商务印书馆,2003。 《语义学》,烈炯,语文出版社,900 《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时仪,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2000。 《<吕氏春秋>词汇研究》,张双棣,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朱庆之,台湾文津出版社 台湾,1992。 《汉语词汇研究史纲》,周荐,语文出版社,1995。 方言学: 《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桥本万太郎,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 《方言与中国文化》,周振鹤、游汝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汉语概说》(张惠英译),罗杰瑞,语文出版社,1995。 《山西方言调查报告》,侯精一、温端政等,山西高教出版社,1993。 《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中华书局,1999。 《汉语方言学》,李如龙,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2001年4月。 《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李如龙,商务印书馆 北京,2000。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40卷)》,李荣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现代晋语的研究》,侯精一,商务印书馆,1999。 语法学: 《语法答问》,朱德熙,北京大学出版社。 《黎锦熙选集(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黎锦熙,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春,2001。 《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马庆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马庆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语法修辞 讲话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经济运行调度会讲话志愿服务队成立讲话校长高三动员讲话经济指标调度会讲话 》,吕叔湘、朱德熙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79。 《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冯春田,山东教育出版社 济南,1991。 《马氏文通》,马建忠,商务印书馆,1998。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语文出版社,1992。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92。 《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80。 《近代汉语介词》,马贝加,中华书局,2002。 《汉语史通考》,太田辰夫(日)著,江蓝生 白维国译,重庆出版社 重庆,1991。 《中国语历史文法》,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1987。 《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 北京, 1980年6月第1版。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吴福祥,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简明汉语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沈家煊,商务印书馆,2005。 《汉语的词库与词法》,董秀芳,北京大学出版社,2204。 《汉语语法论文集》,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99。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郭锐,商务印书馆,2002。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石毓智、李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何自然、冉永平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论文类: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1982 From propositional to textual and expressive meaning: some semantical-pragmatic aspects of grammaticalization. In Winfred P. Lehmann and Yakov Malkiel (eds.)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4-71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1989 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 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Language 65:31-55 Li,C.N&S.Thompson 1974 Historical change of word order:A case study i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s.In Anderson,John M.&C.Jones eds,Historical Linguistics Amsterdam:North-Holland,199-217 Frazier L, Carlson K, Clifton C. Prosodic phrasing is central to language comprehens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2006, 10(6): 244~249 lyons,J 1987 语言学的新天地,第二集,企鹅图书出版社 汪榕培等译第一、五、七、八、九、十三章,见《八十年代国外语言学的新天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近代文献与方言研究》,曹正文,文史哲,1984(3)。 《词义和词的分布》,符淮青,汉语学习,1999(1)。 《动词虚化与对外汉语教学》,高顺全,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 《从<史记>看上古几组同义词的发展演变》,管锡华,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辑,巴蜀书社,1998 《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及语法化构拟》,韩玉国,外国语言文学,2003(4)。 《词义发展研究的一些问题-兼及<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的义项处理2》,洪成玉 《古汉语同义词及其辨析方法》,洪成玉,中国语文,1983(8)。 《通过对比研究语法》,吕叔湘,语言教学与研究,1977年第2期。 《关于方言研究的几点意见》,李荣,《语文论衡》,商务印书馆,1985。 《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题》,李荣,方言,1985年第2期。 《官话方言的分区》,李荣,方言,1985年第1期。 《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胡壮麟,现代外语,2003(1)。 《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蒋绍愚,中国语文,1989年第 期。 《近代汉语研究概述》,蒋绍愚,《蒋绍愚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词》,蒋绍愚,语言研究,1993(2)。 《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蒋绍愚,中国语文,1999(5)。 《“大辞典编纂处之成立”》,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卷3,上海商务印书馆 上海,1935。 《中国近代语言研究提议》,黎锦熙,连载于1928年10月《新晨报副刊》,又载于1929年出版的《国语旬刊》一卷二期。 《中国近代语研究法》,黎锦熙,河北大学周刊,1929第一期。 《从分类概括看词汇的发展》,李海霞,南京社会科学,2002(4)。 《论汉语方言比较研究(下)-世纪之交谈汉语方言学》,李如龙,语文研究,2000年第3期。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刘坚、曹广顺、吴福祥,中国语文,1995(3)。 《古汉语词义研究——关于古代书面汉语词义引申的规律》,陆宗达、王宁,辞书研究,1981。 《从<史记>\<金瓶梅>等看汉语的"观看""语义场的历史演变"》,吕东兰,<语言学论从>第21辑,商务印书馆,1998年。 《先秦“同义词区别使用”的理据》,罗积勇,武汉大学学报,1992(4)。 《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马清华,语言研究,2003(2)。 《词汇语法化的动因》,马清华,汉语学习,2003(2)。 《名词性宾语的类别》,马庆株,汉语学习,1987(5)。 《<敦煌变文集>和<祖堂集>的形容词副词词尾》,马淑仪,语文研究 太原, 1994(1)。 《对语言演变的形式解释与功能解释——<语言演变的动因>评介》,秦洪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 《“起去”的语法化与相关问题》,邵敬敏,方言,2003(3)。 《句法里的象似性问题》,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1)。 《语言研究中的认知观》,沈家煊,国外语言学,1991(4)。 《语法化研究综观》,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实词虚化的机制》,沈家煊,当代语言学 ,1998(3)。 《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 《词义与认知——《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3)。 《对语言演变的形式解释与功能解释——《语言演变的动因》评介》,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 《词义与认知_<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沈家瑄,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京 ,1997年3期。 《语法化机制探赜》,孙锡信,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2002。 《从“吃”看动词论元结构的动态特征》,陶红印,语言研究,2000(3)。 《汉语"说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汪维辉,中国语文, 2003年第4期。 《词义的虚化及虚化的类别》,王吉辉,语文研究,1997(3)。 《尝试态助词“看”的历史考察》,吴福祥,语言研究,1995(2)。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吴福祥,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先秦汉初汉语里动词的指向》,徐丹,载《语言学论丛》29辑,商务印书馆 北京,2004。 《自动和使动——汉语语义句法的两种基本句式及其历史演变》,徐通锵,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1998(1)。 《结构的不平衡性和语言演变的原因》,徐通锵,徐通锵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音系的结构格局和内部拟测法》,徐通锵,语文研究,1996(3-4)。 《组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化——词义衍生的一种途径》,张博, 中国语文,1999(2)。 《说“给”和“乞”》,张惠英,中国语文,1989(5)。 《汉语基本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能甫,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2)。 《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张谊生,中国语文, 2000(1)。 《词义演变二例》,张永言, 中国语文,1960(1)。 《也谈词义的同步引申》,赵大明,语文研究,1998(1)。 《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朱庆之, 中国语文,1992(4)。 《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文炼,《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4期。 《“有界”和“无界”》,沈家煊,《中国语文》,1995年第5期。 《名词的比喻义与名词、非谓形容词的界限》,吴长安,汉语学报(上),2001年。 《词类的划分原则和谓词“名物化”》,杨成凯,《语法研究和探索》,语文出版社,1991年。 《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姚振武,中国语文,1996年第1期。 《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张伯江,中国语文,1994年第5期。 《基于语义场的科学术语理解》,张春泉,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动+名”结构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功能差异初探》,张国宪,中国语文,1989年第3期。 《语言单位的有标记与无标记现象》,张国宪,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 《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朱德熙,方言,1993年第2期。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王寅,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3月。 《汉语方言分区的条件》,丁邦新,清华学报,1982年新14卷1-2期。 汉语史部分 著作类 通论: 《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1958年。 《简明汉语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何九盈,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汉语史研究新论》,白平,书海出版社,2002年。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蒋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近代汉语读本》,刘坚,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古汉语读本》,方一新、王云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训诂学: 《训诂学原理》,王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 《训诂原理》,孙雍长,语文出版社,1997年。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蒋礼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新3版。 《训诂学初稿》,周大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训诂案例从编》(教学课件),白平。 文字学: 《说文解字注》,[清] 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中华书局,1984年。 《甲骨文字释林》,于省吾,中华书局,1979年。 《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北京出版社,1980年。 《汉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1988年。 《汉语俗字丛考》,张涌泉,中华书局,2000年。 《中国文字学》,唐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汉字学概要》,王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汉字构形学讲座》,王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音韵学: 《上古音研究》,李方桂,商务印书馆,1982年。 《汉语语音史》,王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词汇学: 《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著,江蓝生补,学林出版社,1985年。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语文出版社,1992年。 《古代汉语词汇学》,赵克勤,商务印书馆,1994年。 《古代汉语词义通论》,高守纲,语文出版社,1994年。 《古汉语词义论》,张联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商务印书馆,2005年。 语法学: 《马氏文通》,[清]马建忠,商务印书馆,1983年。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杨伯峻、何乐士,语文出版社,1992年。 《古代汉语语法学》,李佐丰,商务印书馆,2004年。 《左传虚词研究》,何乐士,商务印书馆,2004年。 《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孙良明,商务印书馆,2005年。 论文类 通论: 《古代白话文献简述》,刘坚,《语文研究》1982年第1期。 《从语言角度看〈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柳士镇,《中国语文》1989年第2期。 《论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的根本观念》,宋永培,《学术研究》2000年第3期。 训诂学: 《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 《“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 《毛传的几个互训问题》,萧璋,《黎锦熙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训诂学回顾与展望》,赵诚,《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4期。 《20世纪训诂学研究的得失》,周光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声训源流暨〈说文〉声训》,孙雍长,《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单语词典释义的性质与训诂释义方式的继承》,王宁,《中国语文》2004年第4期。 文字学: 《说文解字与本字本义的探求》,陆宗达、王宁,《词典和词典编纂的学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 《40年来文字学研究的回顾》,裘锡圭,《语文建设》1989年第3期。 《20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语跨世纪的汉字研究》,王宁,《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论汉字职能的变化》,李运富,《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4期。 《部首的表义问题》,张儒、韩琳、常莉莉,《说文学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年。 音韵学: 《“歌戈鱼虞模”古读考》,汪荣宝,《北大国学季刊》1923年第2期。 《跟见系谐声的照三系字》,梅祖麟,《中国语言学报》第一期,商务印书馆,1983年。 《商代音系初探》,赵诚,《音韵学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84年。 《〈卢宗迈切韵法〉述论》,鲁国尧,《中国语文》1992年第6期,1993年第1期。 词汇学: 《汉语复合词的内部形式的特点与类别》,刘叔新,《中国语文》1985年第3期。 《俗语词研究概论》,郭在贻,《语文导报》1985年第9、10期。 《试论古代白话词汇研究的意义与作用》,王锳,《文史》第12辑,中华书局,1986年。 《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E.Z/irchcr(许理和),蒋绍愚译,《语言学论丛》第十四辑,商务印书馆,1987年。 《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蒋绍愚,《中国语文》1989年第1期。 《从词汇史看〈列子〉的撰写时代》,张永言,《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联绵字研究史述论》,白平,《语言学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词义引申中的遗传因素》,张联荣,《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朱庆之,《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 《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郭锡良,第一届国际先秦汉语语法研讨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4年。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张永言、汪维辉,《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 《佛教混合汉语初论》,朱庆之,《语言学论丛》第20辑,商务印书馆,1998年。 《变体汉文中的词义异变举要》,冯良珍,《中国语文》1999年第3期。 《论本源双音合成词凝结的历史原因》,王宁,《古代文献与文化论丛(第二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蒋绍愚,《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 《上古汉语颜色词简论》,徐朝华,《语言研究论丛(第8辑)》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汉语词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王凤阳,《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论析》,王宁、黄易青,《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汉语词汇语义学的重建与完善》,王宁,《宁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汉语字词本义研究的误区》,祝鸿熹、芮东莉,《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 《从言语到言语行为——试谈一类词义演变》,李明,《中国语文》2004年第5期。 《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蒋绍愚,《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蒋绍愚,《中国语文》2007年第5期。 语法学: 《〈祖堂集〉中的“底(地)”、“却(了)”、“着”》,曹广顺,《中国语文》1986年第3期。 《试说“就”和“快”在宋代的使用及有关的断代问题》,曹广顺,《中国语文》1987年第4期。 《“语法化”研究综观》,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古汉语“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唐钰明,《中国语文》1994年第3期 。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刘坚、曹广顺、吴福祥,《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内部构拟法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蒋绍愚,《中国语文》1995第3期。 《思维的模糊性与古汉语语法研究》,白平,《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4期。 《先秦汉语的复音副词“不过”》,刘利,《中国语文》1997年第1期。 《“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蒋绍愚,《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4期。 《从语言渗透看汉语比拟式的发展》,江蓝生,《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江蓝生,《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1999年。 《先秦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发展》,郭锡良,《中国语文》2000年第3期。 《汉语语法史研究中的地域视角》,曹广顺、李讷,《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重迭与归一 ——汉语语法历史发展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曹广顺,《汉语史学报》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江蓝生,《中国语文》2004年第5期。 《“VP的好”句式的两个来源—兼谈结构的语法化》,江蓝生,《中国语文》2005年第5期。 PAGE 1
本文档为【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北溟愚鱼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1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8-09-22
浏览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