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词学习入门指导

古诗词学习入门指导

举报
开通vip

古诗词学习入门指导古诗词学习入门指导 作者:未知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60 更新:2013年09月20日 古诗词学习入门指导 学习古诗词要得其法,不然事倍功半。那么我们初学古诗词需要知道哪些基础知识呢?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学习古典诗词应达到的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典诗词,能理解古典诗词的内容,能对古典诗词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进行鉴赏,能背诵并默写诗词曲20首。 二、解析 (1)诗词材料的内容是“浅易的”而不是“艰深的”,像《村行》、《登鹳鹊楼》、《江楼旧感》和《题都城南庄》这样的诗歌,主要特点是八句以内、语言较平易的...

古诗词学习入门指导
古诗词学习入门指导 作者:未知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60 更新:2013年09月20日 古诗词学习入门指导 学习古诗词要得其法,不然事倍功半。那么我们初学古诗词需要知道哪些基础知识呢?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学习古典诗词应达到的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典诗词,能理解古典诗词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能对古典诗词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进行鉴赏,能背诵并默写诗词曲20首。 二、解析 (1)诗词材料的内容是“浅易的”而不是“艰深的”,像《村行》、《登鹳鹊楼》、《江楼旧感》和《题都城南庄》这样的诗歌,主要特点是八句以内、语言较平易的诗词。 (2)材料的体裁是“古典诗词”,这中间应包括古体诗、近体诗和词。当然近年来高考的诗歌材料都为近体诗,但词尤其是一些有名的词人的词我们不能忽视,应有所准备。   (3)鉴赏的范围是:语言、表达技巧、意境。这个范围实际涉及到了诗词鉴赏的所有方面,从形式到内容。 三、明确知识点 (1)弄清古典诗词的体裁分类。 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通过一定的景物意象,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古典诗歌首先分为诗、词、曲。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包含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杜甫《羌村三首》)、七言古诗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乐府诗(题目上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近体诗包括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和绝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2)它们的特征。 律诗:律诗共八句,1、2句为首联,3、4句为颔联,5、6句为颈联,7、8句为尾联或末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偶句都押韵。1、3、5句的平仄可不管,2、4、6句的平仄一定要相对。 绝句:一共四句,又叫“截句”,是律诗的一半。 古体诗:一般是指唐以前的古代诗歌。但唐以后还有人写古体诗。在字数、音韵、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要求,比较自由灵活。 乐府诗:一般是指汉、魏、南北朝的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的简称。魏晋和唐代的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也不少,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均是乐府诗。 词:句子长短不一,词牌限定了词的字数、音韵、文字的形式,词中用典较多。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词分为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和婉约派(柳永、秦观和李清照)。 (3)古典诗歌的内容。它的内容应包括表层内容(写什么)和深层内容(观点、态度、思想、情感)。要把握好诗歌的内容,必须先熟悉古典诗歌涉及到哪些题材和常见的表达技巧。 古典诗歌根据内容来分大致有以下几类: 写景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咏物诗(托物言志) 怀古诗(即事抒情) 咏史诗(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送别诗(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边塞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此外还有爱情诗、说理诗、游仙诗、感怀诗等。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还要结合作者的生平、际遇、时代背景、相关典故。 四、对一些具体的写法也要有深的领悟:衬托、对比、间接描写、卒章显志、讽喻、比喻、夸张、对偶、互文、婉曲、动静、虚实。 五、建议:1、选择自己喜爱的诗或词。2、自读自悟。3、阅读相关的鉴赏文章。4、认真抄一遍并写出25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5、每周一首,持之以恒。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介绍 学习一些古代诗歌表现手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欣赏诗歌。我国古代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综合运用了文章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国画的传统技法。因此,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就应该考虑到上述三种情况。下面分别阐述。 一、文章的表达方式被应用到诗歌的表现中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其中“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在诗歌中不使用,试论其它四种。 1.记叙 记叙笔法中的“抑扬”“卒章显志”等手法常被应用到诗歌中。试举例言之。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就是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方式先叙被拒的扫兴,后写意外的惊喜,游园看似不值,实际很值。  蜀相(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祠堂的典型景物,五、六两句高度 概括 简爱每回概括100字简爱每回概括200字简爱盖茨黑德府概括简爱的概括水浒传回目概括 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最后两句写出了此次寻找的目的,是对诸葛亮功业未遂的惋惜,更是抒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卒章显志。  2.描写 描写运用到诗歌中,主要有环境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但这些描写有时是互相交叉的。试举几例。 点绛唇(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整首词对荡秋千的少女进行了外貌描写、行动描写。但最后三句尤其精妙,再写少女外貌、行动的同时,也写出了少女既害羞又想见来人的复杂心理,同时“嗅青梅”这个动作又是一个细节描写。细微的情节往往有更大的作用,在诗歌中尤其不能忽视。 少年行(唐)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一个仪表潇洒的贵公子游春归来,豪饮买醉的场面跃然纸上如在目前。这里纯粹是用了正面描写。  社日(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前两句正面描写了社日的举办环境,第三句桑柘影斜的描写点出了社日结束的时间,最后一句尤其写得好,表面写很多人喝醉的场面,实际是在侧面描写社日的热闹景象,这句既填补了没有正面描写社日场景的空白,有照应了开头写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这里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谒金门(南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王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这首词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词的一开头作了环境描写:春风搅动了池水,更搅动了思妇的心。接着两句是行动描写,写思妇在开满花的小径上无精打采地逗着鸳鸯玩,漫不经心的把杏花放在手上揉搓的无聊,“手挼红杏蕊”又是细节描写,一个“挼”字,把此事的无聊展现无遗。下阕开头两句运用行动、外貌描写一个独倚阑干,无心梳头的少妇,这里写少妇无心梳头实际是写无人欣赏的苦闷心理,又是心理描写。最后两句既是神态外貌描写又是心理描写,猜想丈夫快要还家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3.抒情  抒情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可分为借景抒情、用典抒情和托物言志(托物喻理)三种。举例说明。 南园(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在诗里,李贺把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情感毫不矫饰地直接抒发出来,这就是典型的直抒胸臆。 三闾庙(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诗的前两句写屈原的怨恨像沅湘之水一样无穷无尽。后两句以景结情,让人去深刻体味,作者以秋风萧瑟之景写出了深挚的悲凉,是同情屈原还是感伤自己?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夜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的最后一句就属于用典抒情(“后庭花”用南朝陈后主宠爱张丽华唱《后庭花》亡国故事),讽刺那些达官贵人不关心国家命运的堕落生活。王安石《桂枝香》词,“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与杜牧同出一辙。宋人辛弃疾词最喜用典,高中学过他的《永遇乐》《水龙吟》都是用典抒情的典范。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插秧歌(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卜算子(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以上三首诗,就是运用托物言志(托物喻理)的手法。  4.议论  议论运用到诗歌中,说白了就是抒情,所以诗歌鉴赏中,不必谈议论。宋代诗人好以议论入诗。例如高中课本中陆游的《书愤》的最后两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就是议论抒情。上面提到李贺的《南园》,“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也是这种用法。  二、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成为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对偶、对比、设问、反问、借代、夸张、双关、衬托。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中,碧玉、丝绦、剪刀都是比喻,同时春风被拟人化。 闺意献张水部(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应试举子朱庆馀此诗本意在问水部郎中张籍自己文章写得好坏,却把二人关系直接比拟成夫妻关系,又把主考官直接比拟成公婆,把诗歌写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被认为是对偶的典范。律诗本来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对偶)就可以了,此时不但四联每联都对仗,第一联中还构成当句对,即“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其中“渚清”的“清”字被借用作“青”和“沙白”的“白”相对,这叫做“借对”。李商隐的诗《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被借用作“苍”和“蓝”相对,也是“借对“。对偶是诗歌最常见的手法。  越中览古(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而今唯有鹧鸪飞。  此诗中,古今对比明显。  (双调)蟾宫曲(元)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江东,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这首诗开头便提出问题,谁是英雄?后面回答:曹操、孙权、诸葛亮。有问有答,属于设问。
本文档为【古诗词学习入门指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965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2-06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