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VS-00.00-T-11016-A1-2015-《汽车电器零部件环境试验规范-GB》-发布版P

VS-00.00-T-11016-A1-2015-《汽车电器零部件环境试验规范-GB》-发布版P

举报
开通vip

VS-00.00-T-11016-A1-2015-《汽车电器零部件环境试验规范-GB》-发布版P 长安汽车工程技术规范文件 Engine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编号 Code VS-00.00-T-11016-A1-2015 代替 Instead SY-DQ-39-2013 发布日期Release date 2015-03-18 汽车电器零部件环境试验规范-G...

VS-00.00-T-11016-A1-2015-《汽车电器零部件环境试验规范-GB》-发布版P
长安汽车工程技术规范文件 Engine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编号 Code VS-00.00-T-11016-A1-2015 代替 Instead SY-DQ-39-2013 发布日期Release date 2015-03-18 汽车电器零部件环境试验规范-GB Environmental test specification for vehicle electrical components 长安汽车工程技术规范文件 Engine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前 言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总院电装开发中心编制。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关鹏辉、刘泉镇、杨海琳、蒋文霞。 本规范与上一版本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试验检测说明,并包含 5点法和 1点法的描述; ——试验分组中增加 5点法的测试要求; ——部分试验的试验分组有调整; ——新增允差范围说明; ——对各试验状态要求中明确提出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中须包含试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 的结果; ——减少电性能试验的具体描述。 本规范历次发布情况: ——SY-DQ-39-2012于 2012 年 06 月 05 日第一次发布。 ——SY-DQ-39-2013于 2013 年 06 月 25 日第一次修订。 ——VS-00.00-T-11016-A1-2015于 2015 年 03 月 18 日第二次修订。 长安汽车工程技术规范文件 Engine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目 录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通用要求 ................................................................ 2 4.1 负载模拟器 .......................................................... 2 4.2 工作模式 ............................................................ 2 4.3 功能状态等级 ........................................................ 3 4.4 试验检测 ............................................................ 3 4.4.1 5 点检测法 .................................................... 3 4.4.2 1 点检测法 .................................................... 4 4.4.3 检测说明 ..................................................... 4 4.5 试验项目 ............................................................ 4 4.6 零部件搭载位置 ...................................................... 5 4.7 故障等级说明 ........................................................ 6 4.8 可靠性要求 .......................................................... 7 4.9 试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指定 ........................................................ 7 4.10 各阶段试验内容选择 ................................................. 8 4.11 试验顺序 ........................................................... 9 4.12 关于设计/生产过程变更的验证 ....................................... 10 5. 试验项目 ............................................................... 12 5.1 气候负荷 ........................................................... 13 5.1.1 恒温试验 ..................................................... 13 5.1.1.1 低温放置试验 CL01 ....................................... 13 5.1.1.2 低温唤醒试验 CL02 ....................................... 14 5.1.1.3 高温放置试验 CL03 ....................................... 16 5.1.1.4 低温工作试验 CL04 ....................................... 17 5.1.1.5 高温工作试验 CL05 ....................................... 18 长安汽车工程技术规范文件 Engine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5.1.2 温度循环试验 CL06 ............................................ 19 5.1.3 温度冲击试验 CL07 ............................................ 22 5.1.4 温度寿命试验 CL08 ............................................ 24 5.1.5 湿热循环试验 CL09 ............................................ 26 5.1.6 恒定湿热试验 CL10 ............................................ 29 5.1.7 冷水冲击试验 CL11 ............................................ 31 5.1.8 盐雾交变试验 CL12 ............................................ 34 5.1.9 太阳辐射试验 CL13 ............................................ 36 5.1.10 防尘试验 CL14 ............................................... 38 5.1.11 防水试验 CL15 ............................................... 40 5.1.12 耐臭氧试验 .................................................. 45 5.1.12.1 整机耐臭氧试验 CL16 .................................... 45 5.1.12.2 橡胶和塑料软管耐臭氧试验 CL17 .......................... 46 5.2 机械负荷试验 ................................................... 47 5.2.1 共振点检测试验 ML01 .......................................... 47 5.2.2 共振点加强振动试验 ML02 ...................................... 49 5.2.3 振动耐久 ..................................................... 50 5.2.3.1 正弦振动试验 ML03 ....................................... 50 5.2.3.2 随机振动试验 ML04 ....................................... 54 5.2.4 Z 轴短时振动试验 ML05 ......................................... 60 5.2.5 机械冲击试验 ................................................. 61 5.2.5.1 车门/盖板部件冲击试验 ML06 .............................. 61 5.2.5.2 车身/车架部件冲击试验 ML07 .............................. 62 5.2.6 自由跌落试验 ML08 ............................................ 63 5.3 化学负荷 ........................................................... 64 5.3.1 耐化学试剂试验 ............................................... 64 附录 ...................................................................... 65 附录 A 防护等级 ....................................................... 65 附录 B 允差范围 ....................................................... 68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1 汽车电器零部件环境试验规范-GB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汽车电子电器部件的环境条件 和试验要求。目的是保证车载电子电器部件在气候、机械和化学环境条件作用下的工作可 靠性。 本规范适用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车载电子电器部件。(不含电路板或 电子元件的结构件如灯具、蓄电池、空调管路等推荐使用本标准) 供应商须依据本规范制订测试计划,并提交给长安试验技术管控部门进行审核。供应 商须在长安认可的试验室依据测试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试,且测试结果应满足本规 范要求。 若本标准与参考标准之间发生矛盾,以本标准规定为准。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有权根据需求修改本标准,若本标准发生变更,由长安提 前三个月通知供应商,三个月后开始执行修改后的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ISO 16750-1 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Part 1: General ISO 16750-2 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Part 2: Electrical loads ISO 16750-3 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Part 3: Mechanical loads ISO 16750-4 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Part 4: Climatic loads ISO 16750-5 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Part 5: Chemical loads GB/T2422 环境试验、试验方法编写导则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2 GB/T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3. 术语和定义 本规范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UN:额定电压,用于描述车辆电气系统的电压值。 US:供电电压,指随系统负荷和发电机运行条件而变化的车辆电气系统电压。 USmin:最低供电电压,指在规定的供电电压范围内 DUT 达到 A级时的最低供电电压。 USmax:最高供电电压,指在规定的供电电压范围内 DUT 达到 A级时的最高供电电压。 UA:工作模式 3供电电压,指发电机运行时的供电电压。 UB:工作模式 2供电电压,指发电机不运行时的供电电压。 试验电压:指在试验期间施加到 DUT 上的电压,例如 UA 和 UB 。 Tsl:最低存储温度,指系统/组件能够存储的周围环境温度的最低值。 Tsh:最高存储温度,指系统/组件能够存储的周围环境温度的最高值。 TMin :最低工作温度,指系统/组件能够工作的周围环境温度的最低值。 TMax:最高工作温度,指系统/组件能够工作的周围环境温度的最高值。 TMaxHS:短时耐热温度,指在车辆停止且发动机关闭后,发动机舱内可能短时出现的环境 温度最高值。 UPP:峰-峰电压,指叠加的交流电压峰峰值。 DUT:试验中的被测电器部件。 RT:指环境温度为+23℃±5℃和相对湿度为 25%~75%的试验条件。 试验顺序:DUT 被依次暴露到两种或两种以上试验环境中的顺序。 4. 通用要求 4.1 负载模拟器 供应商负责提供模拟 DUT 在实车上工作时的负载模拟器,它能够对 DUT 的功能进行检 测。在对 DUT 进行试验时,负载模拟器不能造成负面影响。建议使用汽车上的实际部件来 模拟负载。 4.2 工作模式 在试验过程中,按照试验项目要求确定 DUT 不同的工作模式,共分为以下四类: (1)工作模式 1:不向 DUT 供电。 -- 工作模式 1.1:DUT 未连接到线束上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3 -- 工作模式 1.2:DUT 模拟在车辆上的安装位置,连接到线束上 (2)工作模式 2:DUT 在 UB 电压下工作。 -- 工作模式 2.1:DUT 未被激活,如休眠模式 -- 工作模式 2.2:DUT 处于典型工作模式 (3)工作模式 3:DUT 在 UA 电压下工作。 -- 工作模式 3.1:DUT 未被激活,如休眠模式 -- 工作模式 3.2:DUT 处于典型工作模式 (4)工作模式 4:DUT 在具体试验要求的电压下工作。 -- 工作模式 4.1:DUT 未被激活,如休眠模式 -- 工作模式 4.2:DUT 处于典型工作模式 4.3 功能状态等级 将 DUT 置于规定的环境负荷下,本标准将 DUT 功能状态划分为五个等级: -- A 级:在试验中和试验后,DUT 所有功能与设计要求一致。 -- B 级:在试验中,DUT 所有功能与设计要求一致,但允许一个或多个超过规定允差。 试验后所有功能自动恢复到设计要求状态。不能对永久和临时存储区造成任何影响。 -- C 级:在试验中,DUT 一个或多个功能不满足设计要求,但试验后所有功能自动恢 复到设计要求状态。不能对永久和临时存储区造成任何影响。 -- D 级:在试验中,DUT 一个或多个功能不满足设计要求,而且在试验后不能自动恢 复到设计要求状态,需要采取简单操作重新激活。不能对永久和临时存储区造成任何影响。 -- E 级:在试验中,DUT 一个或多个功能不满足设计要求,而且在试验后不能自动恢 复到设计要求状态,需要对 DUT 进行整改或更换。 4.4 试验检测 在零部件 DV 计划中需明确具体的性能检测参数,且在进行 5点检测法/1 点检测法进 行功能和性能检查前,DUT 至少应在对应的温度条件下稳定 0.5 小时。5点检测法运用于 各试验分组之前和之后所进行的检测,1 点检测法则运用于各项试验完成后进行的检测, 试验报告中须记录对应具体的检测条件和检测结果。 4.4.1 5 点检测法 5 点检测法是在以下几个条件下进行功能和性能检测: (1)、Tmin,USmin (2)、Tmin,USmin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4 (3)、RT,US (4)、Tmax,USmin (5)、Tmax,USmin 4.4.2 1 点检测法 1 点检测法是在 RT,US条件下进行功能和性能检测,各项气候负荷、机械负荷和化 学负荷试验后都应进行的检测项。 4.4.3 检测说明 在测试计划中需明确功能和性能检测的具体参数,如静态电流、工作电流、输出电压、 接触电阻、输入阻抗、信号速率(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等参数。这些参数必须在每次试 验前和试验后进行检测,且对试验前后参数变化量做相应规定说明。若在零部件环境测试 计划中未明确规定变化量,则供应商需和长安相关工程师协商定义参数变化量的接受/失 效标准。 依据各测试项目的具体要求,各试验阶段(试验前、试验中和试验后)对 DUT 所进行 功能或性能的检测次数须至少保证一次并记录详实的检测结果。 4.5 试验项目 本标准规定的气候负荷试验和机械负荷试验 ID 对应的试验项目名称参见表 1,具体 的方法及要求分别参见气候负荷、机械负荷、化学负荷试验。化学负荷试验规定的代码表 示化学试剂名称(参见表 2)。 表 1 气候、机械和电气负荷 ID 与试验项目 气候负荷试验 机械负荷试验 ID 试验名称 ID 试验名称 CL01 低温放置试验 ML01 共振点检测试验 CL02 低温唤醒试验 ML02 共振点加强振动试验 CL03 高温放置试验 ML03 正弦振动试验 CL04 低温工作试验 ML04 随机振动试验 CL05 高温工作试验 ML05 Z 轴短时振动试验 CL06 温度循环试验 ML06 车门/盖板部件冲击试验 CL07 温度冲击试验 ML07 车身/车架部件冲击试验 CL08 温度寿命试验 ML08 自由跌落试验 CL09 湿热循环试验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5 CL10 恒定湿热试验 CL11 冷水冲击试验 CL12 盐雾交变试验 CL13 太阳辐射试验 CL14 防尘试验 CL15 防水试验 CL16 DUT 整机耐臭氧试验 CL17 橡胶和塑料软管耐臭氧试验 表 2 化学试剂代号与名称 代号 化学试剂 A 汽油/无铅汽油 B 蓄电池液 C 制动液 D 冷却液添加剂(未稀释) E 发动机油(多级油) F 变速器机油 G 发动机清洗剂 H 清洁剂 I 工业酒精 J 含咖啡因和糖的液体饮料、碳酸饮料 K 玻璃清洗剂 L 防护漆 M 防护漆去除剂 4.6 零部件搭载位置 电子部件在车辆上的搭载位置决定了该部件所处的环境,长安对其车载电子部件的搭 载位置定义为以下三类七种(以大写字母 A-G 表示),对应不同的试验条件。具体的搭载 位置定义见表 3。 表 3 搭载位置定义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6 DUT 安装 位置 应用 工作温度 (Tmin~Tmax) 存储温度 (Tsl~Tsh) 短时耐热 (TMaxHS) 发动机舱 发动机/变速器内 A -40~140 -40~95 150 发动机/变速器本体 B -40~120 -40~95 140 远离发动机/变速器 (发动机隔舱壁、翼子板舱 壁、前舱室,etc) C -40~105 -40~95 125 乘客舱 行李舱 暴露于阳光辐射及强热辐射 下 (仪表/中控台表面,顶棚 内,钥匙,etc) D -40~85 -40~95 - 无阳光直射及强热辐射 (仪表/中控台内,座椅下, 门板内,行李舱内,etc) E -40~75 -40~85 - 车外 车轮内 F -40~105 -40~95 125 车身 (天线,灯类,后视镜,车 门,etc) G -40~75 -40~90 - 说明:对于显示屏,在低温条件下出现功能响应变慢的情况时可接受,但若出现其它 问题则需由项目总监等领导评估能否接受。 4.7 故障等级说明 各种电子部件发生故障时对车辆和用户造成的影响有所不同。长安根据对车辆和用户 造成的影响划分各种故障的等级(见表 4)。各电子部件试验条件的选择应考虑该部件潜 在的最高等级的故障。 表 4 故障等级定义 故障等级 故障模式 典型故障案例 重 1)导致车辆行驶中失控 2)导致车辆火灾 3)导致乘员人身伤害 * 如电动转向助力控制器故障导致转向失灵 * 如刹车故障警告灯失效导致行驶中刹车失灵 * 如电路板或线束短路导致车辆起火 高 1)导致车辆无法使用或无法完 成行驶功能 2)使乘员感受到人身危险 3)导致违反法令法规 * 如电控转向锁故障导致车辆无法启动 * 如油量表失效导致行驶中断油熄火 * 如发电机故障导致失电 * 如安全气囊传感器失效导致气囊不弹出 * 如刹车灯,示宽灯故障导致车检不通过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7 中 1)导致车辆无法达到正常行驶 性能 2)导致高昂的维修费用 3)导致行驶功能以外的功能完 全失灵 * 如档位传感器失灵导致自动变速失效 * 如转舵力矩传感器失灵导致转向助力低下 * 如导航模块失效导致需更换影音系统 * 如空调控制器失效导致空调功能丧失 * 如倒车雷达系统失灵且自检报警失效 低 1)不会影响车辆行驶性能 2)不会导致高昂的维修费用 3)影响行驶功能以外的功能但 不至于完全失灵 * 如收音效果低下或有杂音等影音系统性能缺陷 * 如发动机转速表失灵 * 如车内灯光系统 * 如环境光传感器失效导致车灯自动开启功能丧失 对于故障等级为“重”的故障模式,车载电子电器产品不允许出现该模式的故障。供 应商必须在产品设计中采取健壮设计等设计手段加以避免或采用安全设计手段降低其故 障等级,并保证在车辆的整个使用寿命周期中不得发生该类故障。 对于故障等级不为“重”的各类故障模式,供应商应保证其产品在车辆设计寿命周期 中累计故障率合计低于 0.5%。 4.8 可靠性要求 长安对其车载电子电气产品(易损件除外)的可靠性要求为,在车辆设计寿命周期内 的累积故障率应低于 0.5%。 车辆设计寿命周期在产品的技术要求中定义。本标准默认的车辆设计寿命周期为 10 年或 16 万公里。对于不同的设计寿命周期,部分试验条件将有所调整,供应商应与长安 试验工程师确认,并以长安试验工程师签署的试验计划为准。 4.9 试验计划指定 长安电子电气部件的验证分为以下两个环节。 1)设计验证(Design Validation,以下简称 DV 试验):DV 试验是用来确认所设计 的产品是否符合顾客期望功能的过程,验证电子电气产品的设计是否满足长安的功能、性 能、以及可靠性要求。完成并通过 DV 试验是产品设计冻结(CC 节点)的必要条件。DV 试验应包含功能/性能检查和环境/耐久试验,功能/性能检查可使用快速样件等非定型样 件完成,而环境/耐久试验的样件必须采用与量产产品同等的材料和工艺制作。通过 DV 试验的产品如果发生设计变更必须重新实施 DV 试验。供应商应提交变更内容明细表以便 与长安确定需重新实施的 DV 试验项目。长安有权在 CC 节点后随机抽取样件进行 DV 试验 复查。 2)制程验证(Process Validation,以下简称 PV 试验):PV 试验是用来确认上量 制造的产品是否符合顾客期望功能的过程,验证电子电气产品的量产生产线是否满足长安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8 的一致性要求。完成并通过 PV 试验是产品投产签署(LS 节点)的必要条件。PV 试验应包 含功能/性能检查和环境/耐久试验,PV 试验的样件必须使用量产工装模具设备,由正式 的生产员工在实际的量产生产线上以实际的生产节拍生产。通过 PV 试验的产品如果发生 变更必须重新实施 PV 试验,供应商应提交变更内容明细表以便与长安确定需重新实施的 PV 试验项目。 4.10 各阶段试验内容选择 各阶段试验内容的选择参考表 5: 表 5 各阶段试验内容选择 试验名称 DV 试验项目 PV 试验 项目 发动机舱 乘客舱行李舱 车外 发 动 机/变 速 器 内 发动机 / 变 速 器本体 远 离 发 动 机/变 速器 暴 露 于 阳 光 辐 射 及 强 热 辐 射 下 无阳光 直射及 强热辐 射 车轮 内 车身 A B C D E F G 低温放置 ★ ★ ★ ★ ★ ★ ★ ★ 低温唤醒 ★ ★ ★ ★ ★ ★ ★ ★ 高温放置 ★ ★ ★ ★ ★ ★ ★ ★ 低温工作 ★ ★ ★ ★ ★ ★ ★ ★ 高温工作 ★ ★ ★ ★ ★ ★ ★ ★ 温度循环试验 ★ ★ ★ ★ ★ ★ ★ 温度冲击试验 ★ ★ ★ ★ ★ ★ ★ ★ 湿热循环试验 ★ ★ ★ ★ ★ ★ ★ 恒定湿热试验 ★ ★ ★ ★ ★ ★ ★ 温度寿命试验 ★ ★ ★ ★ ★ ★ ★ ★ 冷水冲击试验 ★ ★ 盐雾交变试验 ★ ★ ★ ★ ★ ★ 太阳辐射试验 ★ 防尘试验 ★ ★ ★ ★ ★ ★ 防水试验 ★ ★ ★ ★ ★ ★ 耐臭氧试验 ★ ★ ☆ 自由跌落试验 ★ ★ ★ ★ ★ ★ ★ 共振点检测试验 ★ ★ ★ ★ ★ ★ ★ 共振点加强振动 试验 ★ ★ ☆ ☆ ☆ ☆ ☆ 正弦振动试验 ★ ★ ★(☆) 随机振动试验 ★ ★ ★ ★ ★ ☆(★) Z 轴短时振动试验 ★ ★ ★ ★ ★ 车门/盖板部件冲 ★(☆) ★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9 击试验 (☆) 车身/车架部件冲 击试验 ★ ★ ★ ★ ☆(★) ☆ (★) 耐化学试剂试验 ★ ★ ★ ★ ★ ★ ★ 电性能试验 见说明(2) 说明:(1)★ 表示需要做该试验; ★(☆)标识与☆(★)标识的试验根据具体位置不同选择其一; ☆ 表示根据需要实施该试验; (2)电性能试验参照《电子电器部件电气负荷测试规范》要求实施。 4.11 试验顺序 为了模拟 DUT 在实车上可能遭遇的所有环境条件,长安要求将试验项目分组顺序排列。 下列各图给出了 DV 试验和 PV 试验的推荐分组顺序。(参见图 1、图 2) 图 1 DV 试验推荐分组 说明:1、表 5 中规定需进行但以上 DV 试验推荐分组中不包含的试验项目,在制定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10 DV 试验计划之前,供应商应与长安试验工程师确认分组情况,并以长安试验工程师签署 的试验计划为准。 2、电性能试验中击穿强度试验、短路保护等有破坏性的试验在进行分组时可分别放 在两组试验之后,供应商应与长安试验工程师确认分组情况,并以长安试验工程师签署的 试验计划为准。 外观检查 功能及性能测试 高温放置试验 低温唤醒试验 低温放置试验 高温工作试验 低温工作试验 温度冲击试验 振动耐久试验 电性能试验 外观检查 功能及性能测试 温度寿命试验 5点检测法 5点检测法 图 2 PV 试验推荐分组 4.12 关于设计/生产过程变更的验证 当电子电器产品需发生设计变更或生产过程变更时,供应商应向长安提交完整无误的 变更内容明细表。(表 6列出了部分主要变更项目作为示例,上述设计/生产过程变更包 括但不限于表 7所列内容。) 供应商应参照表 7的规定制定重新试验的计划并报长安批准。只有经过重新验证并得 到长安试验工程师的认可方可提出变更申请流程。 特别指出,电子电气产品在不同车型项目间借用的情况视同发生变更(包括安装位置、 支架等的改变)。供应商亦应向长安提交完整无误的变更内容明细表并参照表 7的规定计 划/实施重新验证。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11 表 6 产品变更内容明细 设计变更 PCB 板材料改变 PCB 板生产厂商改变 元器件型号改变 元器件生产厂商改变 PCB 板走线布局改变 电路设计方案的改变 焊锡/助焊剂材料改变 塑封、喷涂、点胶等所用有机材料改变 外壳结构、尺寸、材料改变 支架、固定位置变更 … 生产过程变更 生产工厂改变 同一工厂内生产线改变 生产设备改变 检查方式改变 焊接温度,速度等工艺改变 塑封、喷涂、点胶等工艺改变 … 表 7 产品变更后验证需求明细 试验项目 重新试验项目 借 用 产品 生 产 厂 /生 产 线 改变 PCB 材 料 /厂 商 改 变 电 路 设 计 方 案 的 改 变 元 器 件 型号/厂 商改变 焊锡 / 助 焊 剂 改 变 外壳结构 /支架/固 定点改变 有机材 料改变 低温放置 ☆ ★ ☆ ☆ ☆ ★ 低温唤醒 ☆ ★ ☆ ☆ ☆ ★ 高温放置 ☆ ☆ ★ ☆ ☆ ☆ ★ 低温工作 ★ ★ ★ ☆ ☆ 高温工作 ★ ★ ★ ☆ ☆ 温度循环 ★ ★ ★ ★ 温度冲击 ★ ★ ★ ☆ ☆ ★ 湿热循环 ★ ★ ★ ☆ ★ 恒定湿热 ★ ☆ ★ ★ 温度寿命 ★ ★ ☆ ★ ★ 冷水冲击 ☆ ☆ ☆ 盐雾交变 ☆ ☆ 太阳辐射 ☆ 防尘试验 ☆ ☆ 防水试验 ☆ ☆ ★ ★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12 耐臭氧试验 ☆ 自由跌落 ☆ 共振点检测 ☆ ★ ☆ ★ 共振点加强 振动 ☆ ☆ ☆ 正弦振动 (☆) (☆) (☆) (★) (★) 随机振动 ☆ ☆ ☆ ★ ★ ☆ Z轴短时振动 试验 ☆ ☆ ☆ ★ ★ ☆ 车门盖板冲 击 ☆ ☆ ☆ ★ ★ ☆ 车身车架冲 击 (☆) (☆) (☆) (★) (★) 耐化学试剂 ☆ 电性能试验 见说明(2) 说明:(1)★ 表示应实施该项试验; ☆ 表示根据需要实施该试验; (☆)表示根据 DUT 具体搭载位置选择性实施该实验; (2)电性能试验参照《电子电器部件电气负荷测试规范》要求实施。 5. 试验项目 本标准的试验项目中包含气候负荷试验、机械负荷试验以及化学负荷试验等三部分。 通过这三部分环境试验模拟产品所承受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诱发环境条件,以评价产品在实 际使用、运输和贮存等过程中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 负荷试验内容中都包含具体的试验项目以及各个项目实施的试验目的、试验条件、试 验方法和试验完成后 DUT 是否合格的判定标准。 试验前应确认样品和试验条件是否满足本标准要求;试验中应严格按试验步骤进行试 验,同时,如条件允许则应在试验过程中注意对 DUT 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或确认,并做好 相应的现象记录;试验后应根据本标准的判定要求进行评估是否合格,测试样品须封存至 整车上市后半年。 试验完成后,应有完整的测试报告,报告中须包含以下内容:DUT 的测试布置图,DUT 的软/硬件版本,检验合格的测试设备,测试过程中的原始数据,DUT 的功能、性能等详 细检验项目及判定结论,测试和审核人员,测试时间等;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13 5.1 气候负荷 5.1.1 恒温试验 5.1.1.1 低温放置试验 CL01 试验目的: 检验 DUT 在低温环境下的运输、贮存等过程中的耐受能力。 工作模式: 1.1 试验温度: Tsl 试验时间: 48h 试验方法: 按 GB/T2423.1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能指标 进行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并在报告中体现检查内容。 2. 将试验样品放入温度为实验室温度的试验箱中,然后将温度调节到 Tsl。 3. 当试验样品温度达到稳定后,在该条件下暴露 48h。 4. 本试验通常采用低气流速度循环。 DUT 状态检查: 1. 试验结束后,将样品于试验箱中于室温下进行恢复,恢复时间 2h。 2. 对样品通电或加电负载,检查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功能、技术 指标。 DUT 状态要求: 1. DUT 表面应无裂纹、颜色退变、脆裂、变形等现象。 2.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试验中不要求进行功能确认,但试验 报告中须明确试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14 5.1.1.2 低温唤醒试验 CL02 试验目的: 检验 DUT 在长时间的低温放置后功能启动并正常运行的能力。 工作模式: 见图 3 试验温度: 见图 3 试验时间: 见图 3 试验方法: 按如下方法进行试验: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能指标 进行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2. 将试验样品放入常温试验箱中,在 3.2 工作模式下放置 2min,然后将 温度调节到 Tmin。 3. 当试验样品温度达到稳定后,以工作模式 1.2 在该条件下暴露 8h。 4. 在 8h 结束后,温度仍然是 Tmin 的情况下对 DUT 通电并转换至 3.2 工 作模式下对 DUT 进行功能验证,时间不超过 5min,功能验证后再转换 至 1.2 工作模式下暴露 15min,按此工作模式循环 10 次,检验 DUT 功 能是否正常(在报告中体现检查结果)。 5. 本试验通常采用低气流速度循环且温箱内温度均衡。 DUT 状态检查: 1. 试验结束后,对样品通电或加电负载,检查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功能、技术指标。 DUT 状态要求: 1. DUT 表面应无裂纹、起皱、颜色退变、变形等现象。 2.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试验报告中须记录试验过程中 DUT 的 功能状态和试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15 图 3 低温唤醒试验程序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16 5.1.1.3 高温放置试验 CL03 试验目的: 检验 DUT 在高温环境下的运输、贮存等过程中的耐受能力。 工作模式: 1.1 试验温度: Tsh 试验时间: 48h 试验方法: 按 GB/T2423.2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能指标 进行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2. 将试验样品放入温度为实验室温度的试验箱中,然后将温度调节到 Tsh 3. 当试验样品温度达到稳定后,在该条件下暴露 48h。 4. 本试验通常采用低气流速度循环且温箱内温度均衡。 DUT 状态检查: 1. 试验结束后,样品于试验箱中于室温下进行恢复,恢复时间 2h。 2. 对样品通电或加电负载,检查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功能、技术 指标。 DUT 状态要求: 1. DUT 外观表面上不得出现起皱、翘曲变形、分层、脆化、龟裂、表面污 染、析出等不可接受的缺陷。对于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零件, 试验后硬度变化不应影响其正常的使用功能。 2.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试验中不要求进行功能确认,但试验 报告中须明确试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17 5.1.1.4 低温工作试验 CL04 试验目的: 检验 DUT 在低温环境下启动和正常工作的能力。 工作模式: 3.2 试验温度: Tmin 试验时间: 48h 试验方法: 按 GB/T2423.1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能指标进 行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2. 将试验样品放入温度为实验室温度的试验箱中,然后将温度调节到 Tmin。当试验样品温度达到稳定后 2 小时后,对试验样品进行通电或加 电负载,在该条件下暴露 48h。本试验通常采用低气流速度循环。 DUT 状态检查: 1. 试验结束后,样品于试验箱中于室温下进行恢复,恢复时间 2h。 2. 对样品通电或加电负载,检查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功能、技术指 标。 DUT 状态要求: 1. DUT 表面应无裂纹、颜色退变、脆裂、变形等现象。 2.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在试验报告中明确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 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18 5.1.1.5 高温工作试验 CL05 试验目的: 检验DUT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工作模式: 3.2 试验温度: Tmax 试验时间: 72h 试验方法: 按 GB/T2423.2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能指标 进行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2. 将试验样品放入温度为试验室温度的试验箱中,对试验样品通电或加 电负载,然后将温度调节到 Tmax。 3. 当试验样品温度达到稳定后,在该条件下暴露 72h。 4. 本试验通常采用低气流速度循环且温箱内温度均衡。 DUT 状态检查: 1. 试验结束后,样品于试验箱中于室温下进行恢复,恢复时间 2h。 2. 对样品通电或加电负载,检查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功能、技术 指标。 DUT 状态要求: 1. DUT 表面应无裂纹、起皱、颜色退变、变形等现象。 2.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在试验报告中明确试验过程中和试验 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19 5.1.2 温度循环试验 CL06 试验目的: 检验 DUT 耐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及在环境温度变化期间的工作能力。 工作模式: 3.2 试验程序: 非发动机舱件见图 4 及表 8,发动机舱件见图 5及表 9 试验时间: 8h/循环×30 循环 试验方法: 按 GB/T2423.22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能指标 进行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2. 将试验样品放入温度为试验室温度的试验箱中,对试验样品通电或加 电负载。 3. 按照试验程序要求设定温度变化曲线,设定循环次数为 30 次。 4. 试验箱应具备控制温度以规定速率变化到规定温度的能力。 DUT 状态考察: 1. 试验结束后,样品于试验箱中于室温下进行恢复,恢复时间 2h。 2. 对样品通电或加电负载,检查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功能、技术 指标。 DUT 状态要求: 1. DUT 表面应无裂纹、起皱、脆裂、颜色退变等现象。 2.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在试验报告中明确试验过程中和试验 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图 4 非发动机舱试验温度循环曲线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20 表 8 非发动机舱试验温度循环曲线温度和时间要求 时间(min) 温度(℃) 0 20 60 Tmin 150 Tmin 210 20 300 Tmax 410 Tmax 480 20 图 5 发动机舱温度循环试验曲线: 表 9 发动机舱温度循环曲线温度和时间要求 时间(min) 温度(℃) 0 20 60 Tmin 150 Tmin 210 20 300 Tmax 360 Tmax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21 370 Tmax,HS 400 Tmax,HS 410 Tmax 420 Tmax 480 20 说明:对布置在发动机舱内的部件要求在高温阶段增加短时耐热温度阶段,以便模拟 车辆停止且发动机关闭后,发动机舱内可能短时出现的环境温度最高值。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22 5.1.3 温度冲击试验 CL07 试验目的: 1. 检验 DUT 经受环境温度迅速变化的能力,例如因老化和不同的温度膨 胀系数导致的材料裂化或密封失效。 2. 模拟车辆中慢温度循环的加速试验,即用较快的温度变化率及更宽的 温度变化范围对 DUT 进行检测。 3. 失效模式为热应力引起的材料劣化或密封失效。 工作模式: 1.1 试验程序: 见图 6、表 10 试验时间: 1 小时/循环 × 100 循环, 试验方法: 按 GB/T2423.22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能指标 进行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2. 将样品放置在事先按照要求将温度调到最低温 Tsl 的试验箱内。 3. 将 DUT 放置在试验箱 2 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直到 DUT 达到稳定的设置温 度 Tsl,然后根据表 1 中规定的循环次数进行相应的热冲击循环试验。 4. 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出现失效,应立即报告长安设计部门并保存失效样 机。同时试验应继续进行直到剩余样机全部失效为止。 DUT 状态检查: 1. 试验结束后,样品于试验箱中于室温下进行恢复,恢复时间 2h。 2. 分别在室温、Tmax 及 Tmin 条件下依照技术要求对样机进行外观、功能 及电气性能测试。 3. 对于有密封要求的 DUT,应实施密封性检查。 DUT 状态要求: 1. DUT 表面应无变形、裂纹、起皱、脆裂、颜色退变等现象。 2.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试验中不要求进行功能确认,在试验 报告中明确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23 图 6 温度冲击循环曲线要求 表 10 温度冲击循环参数要求 开始温度 RT 在 Tsh 的换位操作时间 ≤60s 在 Tsh 的持续时间 ≥30min 在 Tsl 的换位操作时间 ≤60s 在 Tsl 的持续时间 ≥30min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24 5.1.4 温度寿命试验 CL08 试验目的: 1. 检验 DUT 经受环境温度迅速变化的能力。 2. 模拟车辆中慢温度循环的加速试验,即用较快的温度变化率及更宽的 温度变化范围对 DUT 进行检测。 3. 失效模式为热应力引起的材料劣化或密封失效。 工作模式: 1.1 试验程序: 见图 7、表 11、表 12、表 13 试验时间: 1 小时/循环 × N 循环,(N 的选取参见【表 11 温度循环次数】) 试验方法: 按 GB/T2423.22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能指标 进行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2. 将样品放置在事先按照要求将温度调到最低温 Tsl 的试验箱内。 3. 将 DUT 放置在试验箱 2 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直到 DUT 达到稳定的设置温 度 Tsl,然后根据表 11 中规定的循环次数进行相应的温度寿命试验。 4. 试验过程中,在总循环次数完成 1/3、2/3 处分别对 DUT 进行中间检查 (外观、功能及电气性能测试)。 5. 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出现失效,应立即报告长安设计部门并保存失效样 机。同时试验应继续进行直到剩余样机全部失效为止。 DUT 状态检查: 1. 试验结束后,样品于试验箱中于室温下进行恢复,恢复时间 2h。 2. 分别在室温、Tmax 及 Tmin 条件下依照技术要求对样机进行外观、功能 及电气性能测试。 3. 对于有密封要求的 DUT,应实施密封性检查。 4. 对于使用无铅焊锡及其他长安认为有必要的 DUT,需实施指定部位的 焊点断面检查。供应商应提交符合长安要求的断面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图片供长安设 计部门作判断。 z DUT 状态要 求: 1. DUT 表面应无裂纹、起皱、脆裂、颜色退变等现象。若有镀层的样件, 则镀层不应出现目可见的缺陷,如起泡、起皱、裂纹或脱落等。如通 过目视很难判断是否出现缺陷时,可采用 4 倍放大镜进行检查。 2.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试验中不要求进行功能确认,在试验 报告中明确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25 表 11 温度循环次数 说明: 1. 对于搭载位置为 C、D的 DUT,如果车辆发动机为 4汽缸以上,试验循环次数为以 上次数的 1.3 倍。 2. 对于搭载位置为 C的 DUT,如果在升温和高温保持阶段采用工作模式 3.1,则试验 循环次数可适当调整,具体调整范围须与长安试验工程师协调。 3. 表中耐久性等级高、中、低对应于本标准中 4.7 定义的故障等级中的高、中、低。 表 12 试验温度选择范围和试验循环次数修正系数 试验温度差△Tr(℃) 温度范围 试验循环次数修正系数γ D/E/G A/B/C/F 160 –40~120℃ 0.5 1 150 –40~110℃,–30~120℃ 0.6 1.2 140 –40~100℃,–30~110℃ 0.7 1.5 130 –40~90℃,–30~100℃ 0.9 1.9 125 –40~85℃,–30~95℃ 1 2.1 120 –40~80℃,–30~90℃ 1.1 N/A 110 –40~70℃,–30~80℃ 1.5 N/A 100 –30~70℃ 2 N/A 说明: 1. 对于工作温度受限的部件(如 LCD 显示屏等),试验温度范围可适当调整,但试验 循环次数须相应延长。同理也可按表 12 所示通过提高试验温度范围以减少循环次数。 DUT 耐久 性等级 高 中 低 搭载位置 E/G D C/F A/B E/G D C/F A/B E/G D C/F A/B 样 品 数 量 3 745 1055 1600 4000 500 700 1000 3000 250 350 550 1400 6 520 740 1200 3200 350 490 800 2500 180 250 400 1200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26 5.1.5 湿热循环试验 CL09 试验目的: 1. 检验 DUT 应对潮湿环境及“呼吸效应”的能力,以及 DUT 在潮湿环境 下工作的能力。 2. 失效模式为“呼吸”作用引起的电气故障以及吸附于样品缝隙中的水 分的结冰效应引起的机械故障。 工作模式: 2.1 试验程序: 见图 8 试验时间: 24h/循环 × 10 循环 试验方法: 按 GB/T2423.34-2005 规定的方法 a 进行试验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能指标 进行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2. 将试验样品放入温度为试验室温度的试验箱中,对试验样品通电或加 电负载。 3. 按照试验程序要求设定温度变化曲线,设定循环次数为 10 次。 4. 试验过程中,每次达到最高循环温度时以工作模式 3.2 对 DUT 进行中 间检查(外观、功能及电气性能测试)。 DUT 状态检查: 1. 试验结束后,样品于试验箱中于室温下进行恢复,恢复时间 2h。 2. 若是电装外观件,放置 2 小时后检查涂膜状态及二次附着性。 3. 在室温条件下依照产品技术要求检查样品外观、功能及技术指标。 4. 对于有密封要求的 DUT,应实施密封性检查。 5. 对于使用无铅焊锡及其他长安认为有必要的 DUT,需实施指定部位的 焊点断面检查。供应商应提交符合长安要求的断面照片以便长安设计 部门作判断。 DUT 状态要求: 1. 在工作模式 2.1 时,DUT 暗电流不应增加。 2. 在工作模式 3.2 时,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 3. DUT 表面应无裂纹、起皱、脆裂、颜色退变等现象。 4. 无明显颜色变化、光泽减退、起泡现象,二次附着力(25/25)应合格。 5. 试验后,产品不得出现分层、边缘翘起、卷曲、起泡、颜色明显变化 等现象及其他不可接受缺陷。 6. 试验报告中明确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 果。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27 图 8 湿热循环试验程序:(暴露于湿热接着暴露于低温) 说明: 二次附着力:指长期耐久性试验之后所进行的附着力试验。用划格器在试样上划出穿 透涂膜直达基材的划痕间隔为 2mm 的 5×5 盘格,在划出的棋盘格上贴上玻璃胶纸,用橡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28 皮擦胶纸,使胶纸无气泡地紧紧附着在涂膜上,然后沿着涂装面 45 度方向快速撕下胶纸。 残留格数是指针对各个盘格,计算涂膜残留了 50%以上的格子。每 1 件试样要更换新的割 刀刀片。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29 5.1.6 恒定湿热试验 CL10 试验目的: 检验 DUT 在高温度高湿度条件下贮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的耐受能力, 保证部件不受湿热环境的影响。(如:腐蚀、迁移/枝状生长、塑料膨胀和降 解等) 工作模式: 见图 9 试验程序: 见图 9 试验时间: 1. 通电时间及断电时间之总和,见表 14。 2. 对于工作温度受限的部件(如 LCD 显示屏等),温湿度要求可适当调整, 但试验时间须相应延长,温湿度可选范围和试验时间延长系数见表 15。 3. 如车辆发动机为 4 汽缸以上,试验时间为表 14 所列时间的 1.5 倍。 试验方法: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能指标进 行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2. 将试验样品放入温度为试验室温度的试验箱中,对试验样品通电或加电 负载。 3. 设置试验箱的温度为 85±2℃,相对湿度为 85±5%,保持这样的试验环 境 1±0.5h 以达到稳定的状态。 4. 样件按照表 14 中规定的时间暴露于上述试验箱中。 5. 试验中按照图 9 规定的时间对样机进行通电(IGN on)与断电(IGN off) 的循环。没有特别规定时,每个循环中通电时间为 1 小时。总的试验周 期是整个通电时间与整个断电时间段之和。 DUT 状态检查: 1. 试验结束后,样品于试验箱中于室温下进行恢复,恢复时间 2h。 2. 然后分别在室温、Tmax 及 Tmin 条件下依照产品技术要求检查样品外观、 功能及技术指标。 3. 对于有密封要求的 DUT,应实施密封性检查。 4. 对于使用无铅焊锡及其他长安认为有必要的 DUT,需实施指定部位的焊 点断面检查。供应商应提交符合长安要求的断面照片以便长安设计部门 作判断。 DUT 状态要求: 1. DUT 表面应无裂纹、起皱、脆裂、颜色退变等现象。 2.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在试验报告中明确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 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30 表 14 试验工作模式及试验时间(单位:Hr) 样 本 数 通/断电模式 (IGN-ON/OFF ) 耐久等级 高 中 低 E/G D A/B/C/F E/G D A/B/C/ F E/ G D A/B/C/ F 3 IGN OFF 210 276 440 140 186 294 69 91 147 IGN ON 10 14 40 7 10 26 3 5 13 说明: 表中耐久性等级高、中、低对应于本标准中 4.6 定义的故障等级中的高、中、低。 图 9 试验程序 表 15 温湿度范围调整系数 温湿度 试验时间延长系数 85℃、85%RH 1 75℃、85%RH 2.58 65℃、90%RH 6.58 55℃、95%RH 15.2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31 5.1.7 冷水冲击试验 CL11 试验目的: 检测 DUT 在高温时受水喷溅或浸没引起温度突变条件下的功能状态。 工作模式: 1.1 试验程序: 见图 10 试验时间: 每个方向 100 次 试验方法: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能指标 进行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2. 在温度箱中把 DUT 加热到 Tmax,并保持 Th 时间,然后用冷水喷向 DUT. 要求 DUT 从温度箱到喷水设备的转换时间不大于 2min。 3. 管道水加 3%重量百分比的亚利桑拉灰,细度按照 ISO 12103-1,必须 保证不断混和。 4. 如果 DUT 在车上仅在一个方向受水喷溅,则在该方向进行喷水试验。 如果 DUT 在车上受多个方向受水喷溅,应在测试计划中说明,而且每 个方向用一个新的 DUT 进行试验。 5. 喷水的宽度要大于 DUT 的宽度,如果 DUT 体积较大,可以使用多个排 列紧密的喷嘴。试验设备和布置要求图 11 和 12 所示。 6. 试验相关参数: 在 Tmax 保持时间 Th : 1h 或直到 DUT 温度稳定 试验液体: 去离子水 水温 : 0℃~+4℃ 每个喷嘴流量 : 3L~4L/3s,喷射时 喷嘴到 DUT 距离 : (325±25)mm DUT 状态检查方 法: 1. 试验结束后,样品于室温环境下静置 2h。 2. 在室温条件下依照产品技术要求检查样品外观、功能及技术指标。 3. 对于有密封要求的 DUT,应实施密封性检查。 DUT 状态要求: 1. DUT 表面应无裂纹、起皱、脆裂、颜色退变等现象。 2. DUT 不得有水渗入。试件只有在完成整个试验顺序之后才允许打开, 并在报告附上试验后拆开的样件已确认无水渗入。 3.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试验中不要求进行功能确认,但在试 验报告中明确试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本文件内 (其 内容属于长安公 其中:1-DUT 公司机密,无长 图 10 喷 图 11 T;2-喷嘴; 长安公司正式书 喷水试验循 喷水试验 ;3-泵;4- 书面授权,任何 循环工作模式 验设备布置 -贮存水;5 何单位或个人不 式 5-喷水) 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泄露。 32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33 图 12 喷水试验喷嘴要求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34 5.1.8 盐雾交变试验 CL12 试验目的: 通过检查盐对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作用,以及非金属材料因吸收盐而产生的劣化及降解作用,来检验 DUT 对含盐大气的耐受性。 工作模式: 1.2 试验程序: 见图 13、表 16 试验时间: 7 天/循环。内部零部件为 1 循环; 发动机舱及外部零部件为 2 循环。 试验方法: 按 GB/T2423.18-2012 规定的方法进行,严酷等级为(3)。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 能指标进行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 术条件要求。 2. 将试验样品放入盐雾箱内,在 15℃—35℃环境下喷射盐雾 2h。 (支架与 DUT 一同交货时,支架亦应按正常状态安装并试验) 3. 盐溶液要求:氯化钠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质量百分比为 5 ±1%,pH 值应在 6.5~7.2 之间(35±2℃)。试验期间,pH 值 要维持在该范围内。 4. 2h 盐雾喷射结束后,将试验样品转移到湿热箱中,在 40±2℃, 相对湿度 93±3%贮存 22h。 5. 贮存结束再将喷射和贮存重复 3 次。 6. 试验样品置于温度 23±2℃、相对湿度 45%—55%(试验用标准 大气)条件下贮存 3 天。 7. 以上四个喷雾周期和湿热贮存周期之后再加一个试验用标准大 气的贮存周期为一个试验循环。 8. 规定的试验循环结束后,对试验样品进行清洗,清洗要求:在 流动的自来水中清洗 5min(温度应低于 35℃),再用蒸馏水或 去离子水漂洗,然后用手摇晃或用水流吹去水珠,在 55±2℃的 条件下干燥 1h,接着在室温条件下恢复冷却 2h。 DUT 状态检查: 1. 在室温条件下依照产品技术要求检查样品外观、功能及技术指 标。 2. 对于有密封要求的 DUT,应实施密封性检查。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35 DUT 状态要求: 1. DUT 的非金属外表面不应出现变形、变色、失去光泽、粉化、开 裂等表面损坏。 2. 若有金属支架和非装车后可见的金属表面,则按照 GB/T6461 进 行评价,且不能产生电路板导通的粉尘。 3.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在试验报告中明确试验后检测 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4. 试验后,需拆开样件检查 PCB 板,不能有腐蚀。若有腐蚀,需 在试验报告中体现检查情况并附上腐蚀图片。 图 13 盐雾试验程序 说明:1个试验循环=4×(2h的盐雾试验+22h的湿热贮存试验)+72h的存储试验=168h。 表 16 1 个试验循环参数要求 测试周期 测试类型 持续时间 温度 温度偏差 相对湿度 湿度偏差 4 盐雾试验 2 h 25℃ ±10℃ \ 湿热贮存 22 h 40℃ ±2℃ 93% 2/-3% 1 储存试验 72 h 23℃ ±2℃ 50% ±5%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36 5.1.9 太阳辐射试验 CL13 试验目的: 检测可能受到阳光照射的 DUT 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如产生的热效应、光 化学效应等)对其功能及性能的影响(如裂纹和变色)。 在材料、生产工艺等要素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供应商可以就试验结果 是否沿用与长安试验工程师协商,以长安试验工程师的判定为准。 工作模式: 1.1 试验程序: 见图 14 试验时间: 24h/循环×3循环 试验方法: 按 GB2423.24-1995 规定的试验程序 B进行试验。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能指 标进行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 求。 2. 将 DUT 置于试验箱内,试验参数要求:试验箱(室)内规定的照射 测量平面上辐射强度:1.120kW/m2±10%,其光谱能量分布和容差见 表 17 --照射阶段箱内温度:+55℃ --容许最大气流速度:0.1~0.5m/s --受照射面:与实车安装方向相同。 3. 以照射 20h 和停照 4h 为一循环,共进行 3 个循环的试验。每个循环 的总辐射量为 22.4kW/m2。 DUT 状态检查: 1. 试验结束后,样品于试验箱中于室温下进行恢复,恢复时间至少大 于 2h。 2. 在室温条件下依照产品技术要求检查样品外观、功能及技术指标。 3. 对于有密封要求的 DUT,应实施密封性检查。 DUT 状态要求: 1. DUT 外表面不应出现变形、变色、失去光泽、粉化、开裂等表面损坏。 2.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试验中不要求进行功能确认,在试 验报告中明确试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37 表 17 光谱能量分布及容差要求 谱区 紫外线 B 紫外线 A 可见光 红外线 带宽(μm) 0.28 ~0.32 0.32 ~ 0.40 0.40 ~ 0.52 0.52 ~ 0.64 0.64 ~ 0.78 0.78 ~ 3.00 辐射强度(W/m2) 5 63 200 186 174 492 容差(%) ±35 ±25 ±10 ±10 ±10 ±20 图 14 太阳辐射试验循环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38 5.1.10 防尘试验 CL14 试验目的: 检测 DUT 外壳防尘密封性能,确定空气中悬浮的细尘对产品的影响。用 于 IP 代码第一位特征数字为 5 和 6(IP5X 和 IP6X)两个等级的 DUT。本 试验不适用于具有开放式通风孔的样品。 工作模式: 1.1 试验程序: 依照图 15 中规定的压降周期进行。 试验时间: 2h。 试验方法: 试验按照GB/T2423.37-2006规定的方法La1进行,模拟样品内外气压差。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能指 标进行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 求。 2. 将样品按照实际装车方向置于试验箱中,试验参数要求: --箱内环境:温度 15~40℃,相对湿度<25%; --压力要求:试验箱内气压按图 15 中规定的压降周期 改变,压降应为 2kPa(20mbar) --灰尘要求:能通过筛孔为 75μm、金属丝直径为 50μm 的方孔筛的干燥滑石粉。试验箱(室)内的灰尘浓度 为 (600±200)g/m3h。 --持续时间: 依照图 15 中规定的压降周期,持续 2h。 DUT 状态检查: 1. 试验结束后,样品于试验箱中于室温下进行恢复,恢复时间 2h。 2. 使用软毛刷去除样品表面的尘粒,在室温条件下依照产品技术要求 检查样品外观、功能及技术指标。 DUT 状态要求: 1. 防尘等级说明见表 18; 2. 防尘要求如下,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试验中不要求进行 功能确认,在试验报告中明确试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 3. 防尘试验后拆开样件检查进尘情况,并在报告附上试验后拆开的样 件检查进尘情况,并在报告中明确进尘情况和进尘图片。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39 表 18 防尘等级说明 防尘等级 简要说明 具体要求 IP5X 防尘 有少量灰尘进入,但进入的灰尘量不得影响 DUT 正常工作,DUT 功能正常 IP6X 尘密 无灰尘进入,DUT 功能正常 单位/Min 图 15 试验箱内的气压循环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40 5.1.11 防水试验 CL15 试验目的: 1. 检测在运输、存储、使用等过程期间可能遭受滴水、冲水或浸水时 DUT 的防 护性能。 2. 用于 IP 代码第二位特征数字为 1-8 的 DUT。 3. IP 代码第二位特征数字防护等级说明见表 19。 工作模式: 1.2 试验程序: — 试验时间: 产品技术要求规定的防护等级试验时间见表 21 试验方法: 按 GB4208-2008 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试验。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能指标进行测 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2. 根据产品技术要求规定的防水等级从取表 20 中选择需满足试验设备要求。 3. 将样品按照实际装车方向置于试验箱/台内,从表 21 中选择对应等级的试验 方法及条件要求进行试验。 DUT 状态检查: 1. 试验结束后,样品于试验箱中于室温下进行恢复,恢复时间至少为 2h。 2. 在室温条件下依照产品技术要求检查外壳进水情况。 3. 产品技术要求应规定允许进水量及耐电压试验细节。 4. 一般说来,如果进水,应不足以影响设备的正常操作或破坏安全性;水不积 聚在可能导致沿爬电距离引起漏电起痕的绝缘部件上;水不进入带电部件, 或进入不允许在潮湿状态下运行的绕组;水不积聚在电缆头附件或进入电 缆。 5. 如外壳有泄水孔,应通过观察证明进水不会积聚,且能排出而不损害设备。 6. 对没有泄水孔的设备,如发生水积聚并危及带电部分时,有关产品标准应规 定接受条件。 DUT 状态要求: 1. DUT 进水情况应满足产品技术条件规定范围。 2.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在试验报告中明确和试验后检测的具体功 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3. 防水试验后拆开样件检查进水情况,并在报告附上试验后拆开的样件检查进 水情况,并在报告中明确进水情况和进水图片。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41 表 19 IP 第二位特征数字所表示的防止水进入的防护等级 第 二 位 特征数字 防护等级 简要说明 含义 0 无防护 — 1 防止垂直方向滴水 垂直方向滴水应无有害影响 2 防止当外壳在 15°范围内倾斜时垂直方向滴水 当外壳的各垂直面在 15°范围内倾斜时,垂直 滴水应无有害影响 3 防淋水 各垂直面在 60°范围内淋水,无有害影响 4 防溅水 向外壳各方向溅水无有害影响 5 防喷水 向外壳各方向喷水无有害影响 6 防强烈喷水 向外壳各个方向强烈喷水无有害影响 7 防短时间浸水影响 浸入规定压力的水中经规定时间后外壳进水量不致达有害程度 8 防持续潜水影响 按生产厂和用户双方同意的条件(应比特征数 字为 7 时严酷)持续潜水后外壳进水量不致达 有害程度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42 表 20 防水试验设备描述 防水等级 关于试验设备的体制及空间布局 1 检验防垂直滴水试验装置(滴水箱) 单位为毫米 注解:a、可调的水面 b、试样 c、转台 d、支承物 e、网络状线(剖面图) 2 检验防垂直滴水试验装置(滴水箱) 单位为毫米 注解:a、可调的水面 b、试样 c、转台 d、支承物 e、网络状线(剖面图) 3、4 和 4k 检验第二位特征数字为 3 和 4,防淋水和溅水试验装置(摆管) 单位为毫米 注解:a、孔直径 D b、试样 c、支承物 d、平衡锤 e、流量计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43 3 和 4 检验防淋水和溅水手持式试验装置(喷头) 单位为毫米 注解:a、活动挡板 b、喷头 c、蛇管 d、压力表 e、阀门 f、试样 g、平衡锤 h、孔径 i、A 向视图(移去挡板) 直径 0.5 的孔 121 个, 里面 2 圈共 12 个孔,间距 30° 外面 4 圈共 24 个孔,间距 15° 活动挡板:铝 喷头:黄铜 5、6 和 6K 检验防喷水试验装置(软管喷嘴) 单位为毫米 D=6.3(第二位特征数字为 5 和 6K 的防水等级) D=12.5(第二位特征数字为 6 的防水等级)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44 表 21 防水等级对应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 第 二 位 特征数字 试验方法 水流量 试验持续时间 0 不需要试验 — — 1 使用表 20 中滴水箱,外壳置于转台上 1mm/min 10min 2 使用表 20 中滴水箱,外壳在四个固定的位置上倾斜 15° 3mm/min 每一个倾斜位 置 2.5min 3 使用表 20中摆管,与垂直方向±60° 范围淋水,最大距离 200 ㎜ 每孔 0.07(1±5%) L/min 乘以孔数 10min 使用淋水喷头,与垂直方向±60°范 围内淋水 10(1±5%)L/min 1min/ ㎡ 至 少 5min 4 同数字为 3的试验,角度为与垂直方向±180°范围淋水 同数字 3 5 使用表 20 中喷嘴,喷嘴直径 6.3 ㎜,距离 2.5m~3m 12.5(1±5%)L/min 1min/ ㎡ 至 少 3min 6 使用表 20 中喷嘴,喷嘴直径 12.5 ㎜,距离 2.5m~3m 100(1±5%)L/min 1min/ ㎡ 至 少 3min 7 使用潜水箱,水面在外壳顶部以上至少 0.15m,外壳底面在水面下至少 1m — 30min 8 使用潜水箱,水面高度由用户和制造厂协商 —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由用户和 制造厂协商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45 5.1.12 耐臭氧试验 5.1.12.1 整机耐臭氧试验 CL16 试验目的: 检测含有橡胶材料(如密封圈、导电橡胶等)的 DUT 的耐臭氧性能。 在材料、生产工艺等要素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供应商可以就试验结果 是否沿用与长安试验工程师协商,以长安试验工程师的判定为准。 工作模式: 1.2 试验程序: 40±2 ℃ 试验时间: 24h 试验方法: DUT 整机测试: 1. 在室温下对各 DUT 外观、功能及产品开发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性能指 标进行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 求。 2. 把试验样品按正常装车方式放置在 40±2℃的恒温箱中。 3. 使恒温箱暴露在臭氧含量达 50±5pphm 的环境中 24h(不间断)。 4. 取出样品放入温度为 23 ℃± 5 ℃,相对湿度为 60±15%,大气压 为 96±10kPa 的环境中至少 4h。 DUT 状态检查: 1. 室温条件下依照产品技术要求检查样品外观、功能及技术指标。 2. 对于有密封要求的 DUT,应实施密封性检查。 DUT 状态要求: 1. DUT 表面应无裂纹、起皱、龟裂、颜色退变等现象。 2.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在试验报告中须明确试验后检测的 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46 5.1.12.2 橡胶和塑料软管耐臭氧试验 CL17 试验目的: 检测含有橡胶材料的各种软管、胶条的耐臭氧性能。 在材料、生产工艺等要素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供应商可以就试验结果 是否沿用与长安试验工程师协商,以长安试验工程师的判定为准。 工作模式: 采用试样进行试验 试验程序: 温度 40±2 ℃,臭氧含量 50±5pphm 中 72h 试验时间: 72h 试验方法: 1. 试样应为一根足够长的软管样品,至少能绕试验中使用的圆辊一周。 2. 按照按图16所示,将每个试样缠绕在外径为软管外径8倍的圆辊上。 3. 将试样置于臭氧环境下 72h 后,在保持拉伸状态下放大两倍检查试 样,靠近试样两端固定点的部位忽略不计。如果发现龟裂,记录龟 裂特征及首次发现龟裂的时间。 图 16 试样在圆辊上的缠绕方式(方法 4) 图 16 说明: 1——试样; 2——圆辊; 3——将试样两端捆绑在一起的金属线或绳索等。 DUT 状态检查: 1. 室温条件下依照产品技术要求检查试样外观 DUT 状态要求: 1. 试样表面应无裂纹、起皱、龟裂、颜色退变等现象。 2、在报告中须明确具体的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47 5.2 机械负荷试验 5.2.1 共振点检测试验 ML01 试验目的: 检测 DUT 及支架的共振频率。 本试验为机械负荷试验中的基本试验,所有电子电气产品均须完成本试 验,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后续试验或设计修正,避免产品在车辆振动环 境下产生共振而损坏。 工作模式: 3.2 试验程序: 见图 17 试验时间: 每个轴向的持续时间为 33min; 此为振动频率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往复扫频一次所需的时间。 试验方法: 1. 根据规定的产品标准,对 DUT 进行电气性能检查、功能验证和目视 检查; 2. 按照 DUT 在实车上的安装方式把 DUT 安装在振动测试台上,如 DUT 在实车上使用支架,则进行试验时必须带支架进行;安装时应严格 按照规定扭矩进行紧固。 3. 将与 DUT 连接的接插件、线束或其他附件安装并固定好。将加速度 传感器安装在 DUT 上(见图 18),并将 DUT 安装方法和传感器的安 装位置以照片或图示的形式详细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4. 分别在三个轴向上对 DUT 进行扫频振动,设置振动加速度恒为 9.8m/s2,最大幅值为 20mm。扫频范围为 10-1000Hz,扫频速率为 1Hz/s。对 DUT 的振幅响应进行检测,当 DUT 的响应振幅大于激励振 幅的 2 倍时,此时的激振频率即为 DUT 的共振频率; 5. 如果共振频率在50Hz-100Hz之间,应用另外两个DUT重复上述步骤, 共振点取 3个值中的最小值; 6. 详细的记录三个轴向上的共振频率。 DUT 状态检测: 1. 响应值大于两倍激励值幅度的频率被考虑为共振频率。 2. 对 DUT 进行目视和功能检测。 DUT 状态要求: 1. DUT 的电气性能和功能达到 A 级,并在试验报告中须明确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48 图 17 检测程序 图 18 加速度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49 5.2.2 共振点加强振动试验 ML02 试验目的: 检测 DUT 及支架在共振状态下的耐受能力。 如果 DUT 通过 ML01 试验被检测出在 10-1000Hz 范围内存在共振点,则应 实施本试验。 工作模式: 3.2 试验时间: 见表 22 试验方法: 1. 根据规定的产品标准,对 DUT 进行电气性能检查、功能验证和目视 检查; 2. 按照 DUT 在实车上的安装方式把 DUT 安装在振动测试台上,如 DUT 在实车上使用支架,则进行试验时必须带支架进行;安装时应严格 按照规定扭矩进行紧固。 3. 将与 DUT 连接的接插件、线束或其他附件安装并固定好。将加速器 传感器安装在 DUT 上,并将 DUT 安装方法和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以照 片或图示的形式详细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4. 按照表-a 的规定实施振动试验。 DUT 状态检测: 1. 对 DUT 进行目视检测、电气性能检测和功能检测; 2. 对 DUT 进行一次温度循环试验,并在期间对 DUT 功能进行检测。 DUT 状态要求: 1. DUT 不能有任何损坏; 2. DUT 功能状态应达到 A 级要求。在试验报告中须明确试验过程中和 试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表 22 试验持续时间 振动加速度 (m/s2) 振动频率 (Hz) 持续时间(h) 试 验 电 压 (V) 垂直方向 横向方向 纵向方向 29.4 共振频率 1 1 1 13.5±0.5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50 5.2.3 振动耐久 5.2.3.1 正弦振动试验 ML03 试验目的: 检验安装在发动机舱内的 DUT 因受正弦振动导致的失效和损坏。 工作模式: 3.2 试验温度: 见图 19 和表 24 所示的温度循环 试验要求: 1. 试验时间: --扫频时间为 1 倍频程/min,对数; --持续时间见表 23 表 23 各轴向试验持续时间 设计寿命里程 160000km 240000km 发动机部件 变速器部件 增压室/进气歧管部件 22Hr/轴向 33Hr/轴向 说明:对于其它设计寿命里程,试验时间应与长安试验工程 师另行确认。 2. 加速度幅值和频率要求: --变速器部件:加速度幅值和频率要求见图 20 和表 25 所示; --增压室/进气歧管部件:加速度幅值和频率要求见图 21 和 表 26 所示; --发动机部件:加速度幅值和频率要求见图 22 和表 27 所示; 试验方法: 按 GB/T2423.10-1995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1. 按照 DUT 在实车上的安装方式把 DUT 安装在振动测试台上, 如 DUT 在实车上使用支架,则进行试验时应带支架进行; 2. 将与 DUT 连接的接插件、线束或其他附件安装并固定好,将 DUT 安装方法详细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3. 根据部件的位置选择试验的频率范围、振动幅值和持续时间。 4. 试验开始前对 DUT 的外观、尺寸、功能状态进行检查; 5. 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对 DUT 进行振动响应检查,在试验报告 中记录这些频率、幅值和 DUT 特性; 6. 按选择的频率、振动幅值和持续时间进行连续扫频; 7. 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依次进行振动试验,并且选择最可 能出现故障的方向作为轴向; 8. 在试验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间对 DUT 的功能状态进行检查。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51 DUT 状态检查: 1. 对 DUT 进行目视检查; 2. 对样品通电或加电负载,检查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功 能、技术指标。 DUT 状态要求: 1. DUT 不能出现任何损坏; 2. DUT 的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在试验报告中须明确试验过程 中和试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温度循环参数: 图 19 温度循环曲线 表 24 温度循环参数要求 时间(min) 温度(℃) 0 20 60 Tmin 150 Tmin 210 20 300 Tmax 410 Tmax 480 20 变速器部件试验参数: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52 图 20 变速器部件振动曲线要求 表 25 变速器部件振动曲线参数设置要求 频率(Hz) 加速度幅值(m/s2) 100 30 200 60 440 60 增压室/进气歧管部件试验参数: 图 21 增压室/进气歧管部件振动曲线要求 表 26 增压室/进气歧管部件振动曲线参数设置要求 频率(Hz) 加速度幅值(m/s2) 100 90 200 180 325 180 500 80 1500 8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0 100 1000 10000 加 速 度 幅 值 ( m/ s2 ) 频率(Hz) 0 50 100 150 200 10 100 1000 10000 加 速 度 幅 值 ( m/ s2 ) 频率(Hz)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53 发动机部件试验参数: 0 50 100 150 200 250 10 100 1000 10000 频率(Hz) 加 速 度 幅 值 m /s 2 曲线1(=<5汽缸) 曲线2(>5汽缸) 图 22 发动机部件振动曲线要求 表 27 发动机部件振动曲线参数设置要求 曲线 1(见图 22)要求 曲线 2(见图 22)要求 频率 Hz 加速度幅值 m/s2 频率 Hz 加速度幅值 m/s2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150 150 240 200 440 150 270 100 440 100 说明: —— 曲线 1:适用于五缸及以下的发动机 —— 曲线 2:适用于六缸及以上的发动机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54 5.2.3.2 随机振动试验 ML04 试验目的: 检验 DUT 因受随机振动导致的失效和损坏。 工作模式: 3.2 试验温度: 见图 23 和表 29 所示的温度循环 试验要求: 试验时间:见表 28 表 28 各轴向试验持续时间 设计寿命里程 160000Km 240000Km 发动机部件 变速器部件 22Hr/轴向 33Hr/轴向 车身部件 车轮/悬挂部件 8Hr/轴向 12Hr/轴向 说明:对于其它设计寿命里程,试验时间应与长安试验工程师另行 确认。 1. 试验参数: --发动机部件:加速度均方根值为 181m/s2,功率谱密度(PSD)与 频率设置见图 24 和表 30 所示; --变速器部件:加速度均方根值为 96.6m/s2,功率谱密度(PSD)与 频率设置如图 25 和表 31 所示; --车身部件:加速度均方根值为 27.8m/s2,功率谱密度(PSD)与频 率设置如图 26 和表 32 所示; --车轮/悬挂部件:加速度均方根值为 107.3m/s2,功率谱密度(PSD) 与频率设置见图 27 和表 33 所示;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55 试验方法: 按 GB/T2423.56-2006 规定的方法一进行试验。 1. 按照 DUT 在实车上的安装方式把 DUT 安装在振动测试台上,如 DUT 在实车上使用支架,则进行试验时应带支架进行; 2. 将与 DUT 连接的接插件、线束或其他附件安装并固定好,将 DUT 安 装方法详细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3. 根据 DUT 的安装位置选择试验的频率范围、加速度谱密度、谱型和 持续时间。 4. 试验前使用随机激励进行振动响应检查; 5. 试验开始前对 DUT 的外观、尺寸、功能状态进行检查; 6. 试验前对 DUT 使用低量值激励进行均衡; 7. 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依次进行振动试验; 8. 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在检测点上对加速度谱密度和加速度方均根值 进行测量,并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9. 在试验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间对 DUT 的功能状态进行检查。 DUT 状态检查: 1. 对 DUT 进行目视检查; 2. 对样品通电或加电负载,检查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功能、技 术指标。 DUT 状态要求: 1. DUT 不能出现任何损坏; 2. DUT 的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在试验报告中须明确试验过程中和试 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温度循环曲线: 图 23 温度循环曲线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56 表 29 温度循环参数要求 时间(min) 温度(℃) 0 20 60 Tmin 150 Tmin 210 20 300 Tmax 410 Tmax 480 20 发动机部件试验参数要求 图 24 发动机部件 PSD 曲线要求 表 30 发动机部件 PSD 曲线参数设置要求 频率(Hz) PSD[(m/s2)2/Hz] 10 10 100 10 300 0.51 500 20 2000 20 0.1 1 10 100 10 100 1000 10000 PS D[ (m /s 2) 2/ Hz ] 频率(Hz)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57 变速器部件试验参数要求 图 25 变速器部件 PSD 曲线要求 表 31 变速器部件 PSD 曲线参数设置要求 频率(Hz) PSD[(m/s2)2/Hz] 10 10 100 10 300 0.51 500 5 2000 5 车身部件试验参数 0.1 1 10 100 10 100 1000 10000 PS D[ (m /s 2) 2/ Hz ] 频率(Hz)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58 表 32 车身部件 PSD 曲线参数设置要求 频率(Hz) PSD[(m/s2)2/Hz] 10 20 55 6.5 180 0.25 300 0.25 360 0.14 1000 0.14 车轮/悬挂部件试验参数 0.01 0.1 1 10 100 10 100 1000 PS D[ (m /s 2) 2/ Hz ] 频率(Hz) 图26 车身部件PSD曲线要求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59 表 33 PSD 曲线参数设置要求 频率(Hz) PSD[(m/s2)2/Hz] 20 200 40 200 300 0.5 800 0.5 1000 3 2000 3 0.1 1 10 100 1000 10 100 1000 10000 功 率 密 度 谱 ( PS D[ (m /s 2) 2/ Hz ]) 频率(Hz) 图27 PSD曲线要求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60 5.2.4 Z 轴短时振动试验 ML05 试验目的: 检验 DUT 在温湿度试验之后因受 Z方向机械振动导致的失效和损坏。 工作模式: 3.2 试验温度: RT 试验要求: 1. 试验时间:30min 2. 试验参数:同振动耐久试验 试验方法: 1. 按照 DUT 在实车上的安装方式把 DUT 安装在振动测试台上,如 DUT 在 实车上使用支架,则进行试验时应带支架进行; 2. 将与 DUT 连接的接插件、线束或其他附件安装并固定好,将 DUT 安装 方法详细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3. 根据 DUT 的安装位置选择试验的频率范围、加速度谱密度、谱型和持 续时间。 4. 试验开始前对 DUT 的外观、尺寸、功能状态进行检查; 5. 在 Z 轴上进行振动试验; DUT 状态检查: 1. 1. 对 DUT 进行目视检查; 2. 2. 对样品通电或加电负载,检查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功能、 技术指标。 DUT 状态要求: 1. DUT 不能出现任何损坏; 2. DUT 的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在试验报告中须明确试验过程中和试 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61 5.2.5 机械冲击试验 5.2.5.1 车门/盖板部件冲击试验 ML06 试验目的: 检测 DUT 因猛关车门引起的机械冲击条件下的功能状态。 工作模式: 1.2 试验次数: 见表 33 对于设计寿命不等于 10 年的车型,试验次数按比例增减,以长安试验 工程师确认的信息为准。 试验方法: 按照 GB/T2423.6-1995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1. 将 DUT 按正常安装的方法固定在冲击试验台上; 2. 对各 DUT 进行外观、功能及电气性能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 技术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3. 对 DUT 在实车上受到的冲击方向施加脉冲冲击,如果加速度实际 方向未知,应在 6 个方向对 DUT 进行冲击试验; 4. 在试验过程中对 DUT 进行通电进行相关的功能检测。 5. 试验相关参数: 脉冲形状: 半正弦 脉冲参数: 300m/s2,6ms DUT 状态检查: 1. 对 DUT 的进行目视检查; 2. 试验中和试验后对样品通电或加电负载,检查产品技术条件中规 定的所有功能、技术指标。 DUT 状态要求: 1. DUT 不能出现任何损坏; 2.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C 级要求。在试验报告中须明确试验后检测的 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表 33 试验次数 DUT 安装位置 试验次数 驾驶员侧车门 100,000 副驾驶员侧车门/后排车门 50,000 行李舱盖 30,000 发动机舱盖 3,000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62 5.2.5.2 车身/车架部件冲击试验 ML07 试验目的: 检测 DUT 因受车身/车架冲击导致的失效和损坏。 工作模式: 3.2 试验次数: 每个方向 10 次 试验方法: 按照 GB/T2423.6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1. 对各 DUT 进行外观、功能及电气性能测试,确保 DUT 外观、功能、 技术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2. 将 DUT 按正常安装的方法固定在冲击试验台上; 3. 对 DUT 在车辆发生冲击时实际产生的加速度作用方向施加脉冲冲 击,如果加速度实际方向未知,应在 6个方向对 DUT 进行冲击试验; 4. 在试验过程中对 DUT 进行通电进行相关的功能检测。 5. 试验相关参数: 脉冲形状: 半正弦 脉冲参数: 500m/s2,6ms 试验次数 每个方向 10 次 DUT 状态检查: 1. 对 DUT 进行目视检查; 2. 试验中和试验后对样品通电或加电负载,检查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 的所有功能、技术指标。 DUT 状态要求: 1. DUT 不能出现任何损坏; 2.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A 级要求。在试验报告中须明确试验过程中和 试验后检测的具体功能项以及对应的结果。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63 5.2.6 自由跌落试验 ML08 试验目的: 检验 DUT 因装配及运输过程中自由跌落导致的失效和损坏。 工作模式: 1.1 试验方法: 按照 GB/T2423.8-1995 规定的方法一进行试验。 1. 试验前拆除包装对 DUT 的外观、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检测;分 别对 DUT 进行带包装和不带包装的跌落试验。 2. 使 DUT 分别从三个垂直的空间轴向进行试验,每个 DUT 在同一轴向 相反的方向各进行一次试验; 3. DUT 从 1m 高的位置自由跌落在水泥地面或者钢板上,释放时要使干 扰最小; 4. 试验相关要求: DUT 个数: 带包装和不带包装各 3 个 跌落次数: 每个轴向正反面各 1 次 跌落地面: 水泥地面或者钢板上 DUT 状态检查: 1. 每次跌落后对 DUT 的外观、内部结构进行检测,以图片记录并作说 明。 2. 试验后,对样品进行功能检测,检查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功 能、技术指标。 DUT 状态要求: 1. 试验后如果所有 DUT 均发生明显的外观损坏,则对 DUT 功能不作要 求,但供应商应报告功能检测结果。 2. 试验后如果至少一个 DUT 外观没有明显损坏,则要求 DUT 满足产品 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功能、技术指标。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64 5.3 化学负荷 5.3.1 耐化学试剂试验 试验目的: 检测 DUT 在足以影响材料性能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抵御各类化学试剂腐蚀的能力。 工作模式: 1.2 试验温度: 按照表 34 规定的温度条件使 DUT 老化 试验时间: 24h 试验方法: 选择表 34 中的某种化学试剂进行试验。 表 34 化学试剂列表 代号 化学试剂 DUT 老化温度 A 汽油/无铅汽油 23℃ B 蓄电池液 80℃ C 制动液 Tmax D 冷却液添加剂(未稀释) Tmax E 发动机油(多级油) Tmax F 变速器机油 Tmax G 发动机清洗剂 Tmax H 清洁剂 Tmax I 工业酒精 RT J 含咖啡因和糖的液体饮料、碳酸饮料 Tmax K 玻璃清洗剂 Tmax L 防护漆 Tmax M 防护漆去除剂 RT 1、 A~G 为发动机舱零部件选用试剂,H~J 为乘客舱及行李舱内零部件 选用试剂,K~M 为车外零部件选用试剂; 2、用棉布(30cm×30cm)吸入某种试剂 50ml,擦拭 DUT 所有外表面, 允许试剂从 DUT 表面滴下少许 3、将 DUT 放入温度箱内保持上述老化温度 24h DUT 状态考察: 试验后,对 DUT 进行目视检查对比。 DUT 状态要求: 1. DUT 不应出现削弱正常性能的变化(例如:密封功能),标志和标签 清晰可见。电装外观件表面应无明显软化、起泡、剥落等缺陷。色 差(ΔE*)在 1.5 以下,试验报告中须包含试验前后的图片并作说 明。 2. DUT 标志、外观、工艺和油漆等符合技术要求规定。 3. DUT 功能状态应满足 C 级要求。(试验中不要求进行功能确认)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65 附录 附录 A 防护等级 1、本章节阐述了 DUT 外壳防护等级(下简称防护等级)的分级系统。本分级系统参 照 GB4208-2008/IEC 60529 规定的 IP 代码系统。 2、对相应防护等级所采用的试验应符合本章节的规定。必要时,在相关产 品技术要求中可增加补充要求。 3、IP 代码的各要素及涵义,IP 代码以下述方式表示(CopyGB4208) IP 2 3 C H 代码字母 (国际防护) 第一位特征数字 (数字 0-6 或字母 X) 第二位特征数字 (数字 0-8 或字母 X) 附加字母 (字母 A,B,C,D) 补充字母 (字母 H,M,S,W) IP 代码的简要说明见附表 A.1、附表 A.2,详细说明参照 GB4208-2008/IEC 60529。 附表 A.1 IP 代码的简要说明 组 成 数字或字母 对设备防护的含义 代码字母 IP 防止固体异物进入 第一位特征数字 0 无防护 1 ≥直径 50 mm 2 ≥直径 12.5 mm 3 ≥直径 2.5 mm 4 ≥直径 1.0 mm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66 5 防 尘 6 尘 密 附表 A.2 IP 代码的简要说明 组 成 数字或字母 对设备防护的含义 代码字母 IP 防止进水造成有害影响 第二位特征数字 0 无防护 1 垂直滴水 2 15°滴水 3 淋水 4 溅水 5 喷水 6 猛烈喷水 7 短时间浸水 8 连续浸水 说明:第二位特征数字为 6及以下各级时,表示其防水性也满足低于该级的各级要求。 而第二位特征数字为 7或 8时,其防水性则不必满足 5或 6级的要求,表示其防水性仅适 于短时或连续浸水而不必适用于喷水或猛烈喷水(5或 6级)。如需同时满足对浸水和喷 水的防护性,则需采用附表 A.3 所示的双标志表示。 附表 A.3 双标志表示方式 外壳通过如下试验 标识和标志 应用范围 喷水 短时/持续潜水 第二位特征数字 第二位特征数字 5 7 IPX5/IPX7 多用 6 7 IPX6/IPX7 多用 5 8 IPX5/IPX8 多用 6 8 IPX6/IPX8 多用 — 7 IPX7 受限 — 8 IPX8 受限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67 DUT 适用防护等级的范例:DUT 所适用的防护等级在该 DUT 的产品技术要求中规定。 附表 A.4 提示了部分典型情况下的防护等级确定范例。 附表 A.4 部分典型情况下的防护等级确定范例 搭载位置 最小防护等级 最大防护等级 乘员舱内布置的 DUT IP41 协商 车门/盖板内布置的 DUT IP43 IP55 发动机舱及车体外装的 DUT IP55/IPx7 IP66/IPx7 防护性试验:防护性试验试验包括固体防护试验(对应 IP 代码中第一位特征数字表 征的防护等级)和液体防护试验(对应 IP 代码中第二位特征数字表征的防护等级)。防 护试验方法请查看本标准【防尘试验 CL14】及【防水试验 CL15】。 本文件内容属于长安公司机密,无长安公司正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扩散或泄露。 68 附录 B 允差范围 如果没有另外规定,本规范的允差范围见附表 B.1。 附表 B.1 允差范围 频率 ±1% 温度 ±2℃ 空气湿度 ±5% 时间 +5%;-0% 振动 ±3Db PSD(功率谱密度)振动 ±5% 电压 ±2%
本文档为【VS-00.00-T-11016-A1-2015-《汽车电器零部件环境试验规范-GB》-发布版P】,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豆浆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5-17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