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床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临床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举报
开通vip

临床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章一、选择1、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临床心理学开端于()A20世纪中叶B19世界中叶C19世纪末D20世纪初2、中国临床和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分为两种水平,这两种水平是()A学士和硕士B学士和博士C专科和本科D硕士和博士2、判断1、心理治疗的近代史起源于S.FREUD的心理分析(×)2、一般认为,现代的心理测验是从19世纪开始的(√)3、填空1、作为临床心理学的三大基础学科是、、。2、年,witmer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间心理诊所,并首先应用临床心理学这个术语,标志着临床心理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临床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章一、选择1、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临床心理学开端于()A20世纪中叶B19世界中叶C19世纪末D20世纪初2、中国临床和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分为两种水平,这两种水平是()A学士和硕士B学士和博士C专科和本科D硕士和博士2、判断1、心理治疗的近代史起源于S.FREUD的心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2、一般认为,现代的心理测验是从19世纪开始的(√)3、填空1、作为临床心理学的三大基础学科是、、。2、年,witmer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间心理诊所,并首先应用临床心理学这个术语,标志着临床心理学学科的正式诞生。4、名词解释1、临床心理学2、心理师3、行为医学3、基础心理学科、生物学科、社会科学;18964、1、临床心理学被看作即提供心理学知识,也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和促进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之一,它更加偏重于个体和群体的心理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科学研究和严重心理障碍的治疗。2、心里师指系统学习过临床或咨询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技能的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和实践督导,正在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且达到本标准关于心理师的有关注册条件要求,并在中国心理学会有效注册的专业人士。3、行为医学是涉及(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科学同生物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开发与整合,以及将这些被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多学科交叉领域。二章1、选择1、就因果关系推论的效度而言,()A准实验研究高于前实验研究,而真实验研究又高于准实验研究B前实验研究高于准实验研究,而准实验研究又高于真实验研究C准实验研究高于前实验研究,而前实验研究又高于真实验研究D前实验研究高于准实验研究,而准实验研究又高于真实验研究2、下面几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目的()A检验变量之间关系B对行为进行描述C估计总体参数D探讨心理咨询技巧2、判断1、流行病学研究从群体的角度探寻疾病和健康现象,探索从健康变为疾病的影响因素和同疾病转归有关的因素(√)2、在临床心理学实验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采用准实验设计(×)3、实验法最适用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4、在临床心理学研究中,训练有素的研究者可以直接观察到在受试者内心的心理活动(×)3、填空1、研究设计的四种基本形式是、、和。2、临床心理学中常用的真实验设计有、和。4、名词解释1、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2、描述研究3、操控研究策略4、前实验设计5、准实验设计6、真实验设计7、模拟实验研究8、流行病学研究9、发病率10、患病率11、临床显著性12、独立组设计13、随机区组设计14、匹配组设计五、简答题1、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目的2、内效度和外效度的区别与联系3、临床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和假设的来源4、临床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生理测量所基于的基本假设5、临床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心理量表应当考察的几种效度6、相关研究与实验研究的不同,相关研究的局限性和价值7、临床心理学研究中假设检验包含的步骤8、临床心理学研究的整体观和系统论9、利用动物模拟实验来研究心理病理现象的优点和局限六、应用题答:三、个案设计、描述设计、相关设计和实验设计;独立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平衡重复测量设计。四、1、信度指该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可重复性;效度指该研究结果或推论的真实性,即研究结果同实际相符合的程度。2、描述研究指观察、测量和记录受试者在现实世界中所发生的行为现象的研究,这是获得科学知识的基本途径。3、操控研究策略:研究者操控受试者环境中的一些因素或有计划的改变受试者自身的一些状况,以观测记录他们行为上的变化。4、前实验设计:对无关变量完全没有控制进行的“前测-操纵-后测”设计5、准实验设计:指那些对实验条件有控制,但又未能满足真实验设计的严格要求的操纵研究。6、真实验设计:要求从单一总体中随机选取受试者,而后随机分派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接受不同的实验操纵或处理。7、模拟实验研究:通过设计一个类似真实生活的实验情境以考察心理病理如何发生和消除。8、流行病学研究:通过考察人群中某种心理疾病的患病情况来探讨病因、拟定预防对策和检验防治效果的一类研究。9、发病率:在一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某种障碍在一定人群中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可以反映病因的强度和预防的效果。10、患病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某病患者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患病率可以被用来评价预防和治疗性干预的效果。11、临床显著性:临床意义又称临床显著性,指一种实验操纵(例如心理治疗)满足由研究者、临床家和病人所设定的效应标准的程度,它反映了从临床角度看实验操纵的效应大小。12、独立组设计:这类设计的特点是从单一总体中随机选取受试者,而后又随机的分派到各个组去。13、随机区组设计:要求从单一总体中随机选取受试者,但分派到各个组的方法不同于独立组设计。14、匹配组设计:根据一个或几个据信同因变量有关的因素,将来自于两个不同总体或同一总体的两个极端受试者一对一对(或三人一组、四人一组,依所需要的组数而定)地匹配起来,使之具有可比性或相当性,给予同样的实验操纵,而后比较其影响的不同。5、简答题1、基本目的:1、对行为进行描述2、估计总体参数3、检验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说4、推断异常行为的发展变化2、内效度和外效度区别:内效度:研究结果在进行该项研究的具体条件下被证实的程度。外效度:研究结论可以外推到他人、其他条件、其他场合或情境的程度。联系:内效度是外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3、来源:1)临床实践:对于临床个案观察、思考,从中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假设2)理论:研究的问题可以基于有争议的理论而提出3)以往研究的结果: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和假设。4、1)“刺激-反应”的特异性2)“行为形式-生理反应”的特异性3)症状的特异性4)一般的激活或唤起水平影响人对刺激物的生理反应的强度。5、效度:1)结构效度:测验反应所考察的理论结果或特质的程度2)同时效度:同时得到的测验分数和校标测验分数之间的关联程度。预测效度:测验分数对于校标变量的预测程度。会聚效度:被假定测量同样结构的两个测验得分间的相关程度。区分效度:被假定测量不同结构的两个测验间的无关程度。6、不同:相关研究所观察的是两个自然发生的变量间的关系,而在实验研究中,研究者系统的改变其中一个变量(自变量),控制所有其他因素(无关变量),同时观察自变量这种变化对其他变量(因变量)的影响。局限性:1)难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2)无法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价值:1)可考察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程度和方向,并可以预测变量的变化;2)不控制变量,不随机分派受试者,扩大了研究者的研究范围;3)可初步了解可能造成心理障碍的变量,并提出假设;4)可为心理评估的方法的评价奠定基础。7、步骤:1)确定研究结果的统计学意义2)确定效应和效果的大小3)确定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8、整体观:人有三种基本的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三种功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功能异常变化,都会对其他两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从逻辑上看,不能将他们断然分离出来进行研究,临床心理学研究涉及这三种功能活动及其关系,为了保证研究的效度,研究者必须坚持整体观。系统论是由博塔兰斐于1948年提出的对世界进行解释的一种普遍性理论,也是他对世间万物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单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为了搞清事物的本质,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不仅必须考察组成它的各个单元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要探讨该事物与同一大系统内的其他事物间的关系。只有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整合不同水平的科学研究结果,才能深刻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质,也才能为人类的心理保健事业提供最有效的手段。9、优点:1)可以更加直接的模拟自然发生的严重事件;2)有些不允许在人类受试者身上进行的实验操作,可以在动物身上做;3)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评估病理变化的长期后果和治疗的长远效果。局限:不能简单的由动物研究的结果推想人的情况。此外不可能将人类所有的心理病理变化都在动物身上诱发出来,更何况动物也会引发伦理问题。三章1、单选1、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所产生的认识观念来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方法是()A行为疗法B心理分析疗法C认知疗法D催眠疗法2、马斯洛认为,心理病态的原因是()A习得的无助感塞利格曼B自我惩罚C存在空虚D自我实现驱力受阻3、贝克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行为的原因()认知因素A认知歪曲B错误归因C不合理信念D观察学习4、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们心理障碍的原因在于()潜意识矛盾冲突A无意识矛盾冲突B意识矛盾冲突C本我矛盾冲突D性矛盾冲突2、判断题1、本我是行为动力的源泉,追求直接的满足,遵循现实原则(×)2、如果婴儿在口欲期的需要由于精神创伤(例如断奶过早)得不到满足或过度满足,长大后容易形成“口欲性格”(√)3、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都可以通过观察而习得(×)4、依据埃利斯提出的ABC理论,个体的认知系统如果产生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则会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3、填空题1、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十分复杂,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和三个方面。2、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社会文化因素主要有、、和。3、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主要有、、、。4、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主要有、、。5、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和。答:1)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学校因素、经济因素;心理动力学因素、学习因素、认知因素、人格因素;心理障碍的遗传因素、脑病变与心理障碍、神经生化变化与心理障碍;意识、潜意识、前意识。4、简答题1、简述埃利斯提出的情绪的ABC理论答:A指激发事件,C是行为后果,B指对激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ABC理论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激发事件A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2、简述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答: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中将人格结构划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遵循着“不可抗拒”的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最道德的部分,遵循道德原则。自我在本我、超我和现实之间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自我一方面要同时满足超我、本我和现实这三者间的要求,又要抵御他们的过分要求。当本我和超我威胁到自我的控制的时候,一个人便会感到焦虑,自我被削弱,自我的能量被耗竭,是许多心理障碍的根源。3、简述归因风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答: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做出怎样的解释。他们的关系集中在四个维度上: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整体、局部;可控制、不可控制。归因风格形成后,会对个体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人际关系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心理健康。5、论述题1、试以“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整合的观点”解释多种因素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答:1)素质-应激论,某些基因或基因的组合可以造成一种素质,也就是患某种心理障碍的倾向;2)从个体水平上,人有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功能获得,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心理障碍绝不会是单一因素造成的,任何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都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系统论:系统观点,试图以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团体,诸如夫妻、家庭或者更大的社会系统背景来解释一个人的行为。四章1、选择1、下列逐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注重情绪的行为应对策略”()只针对情绪不针对应激源A从事体力活动B饮酒或使用镇静药物C松弛练习D向有经验的请教如何解决问题2、应激条件下常见的消极情绪反应有()A焦虑恐惧愤怒抑郁B焦虑愤恨厌恶抑郁C恐惧、担忧、无助和愤怒D焦虑愤怒自卑无助悲伤和抑郁2、判断题1、心理应激主要是作为一种特异的致病因素在一些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作用(×)2、不能笼统的说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是“积极地”注重情绪的应对策略是”消极的“√3、填空题1、适度的心理应激对人的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这类应激被称为2、赛里用”全身适应综合征“(GSA)来说明应激的生理反应,他将GAS分为下列三个期、、。答:良性应激;警戒期、抵抗期、耗竭期4、名词解释1、归因风格答:指个人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做出怎样的解释。2、防御机制答:人对付体内外各种紧张性刺激(应激刺激)、维护康宁的无意识的心里手段。3、合理化机制答:给自我行为或处境寻找可接受的理由。4、应对方式答:指人们为了对付体内外环境要求(应激源)及其相关的生理心理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5、调节因素答:指影响两个相关事物之间方向和大小的因素。6、中介因素答:是指介于两个相关事物之间、能够说明这两个事物相互联系的机制的因素。7、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答:设计者是霍尔姆斯,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是为测量重大生活事件而设计的,包括43项生活事件及相应的生活变化计量单位的目录表。8、应对资源答:包括个人的应对能力、经验和应对技巧、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也包括社会支持的可用性和质量。9、心理应激答:指一个人在察觉到或认识到正面临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的生理或心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状态。10、全身适应综合征答:机体对各种应激源的生理反应是“非特异性的”,即各种应激源都可以引起个体同样的生理反应。11、应急反应答:应急反应主要见于由心理刺激引起恐惧、焦虑或愤怒的情况。12、保存-退缩反应答:英格尔的保存-退缩反应模型认为个体在应激状态下,伴随出现的犹豫、悲伤、失望、无助等情绪反应。5、简答题1、应激现象的特点答:1)应激是涉及心身两个方面的紧张状态;2)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物范围很广,既有物质性的刺激物,又有象征性或符号刺激物;3)应激是一种内部状态,应激一旦产生,便会表现有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4)在对应激的反应性上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不同个体的不同身心特点;5)在多数情况下应激即不完全是刺激物本身的作用结果,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者的身心特点,应激是个体与刺激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2、应激阻抗(坚韧人格)者的人格特点P79答:投入:意味着高度的参与工作和生活;控制:指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生活变故和紧张的局面;“挑战”意味着不满足于现状,把生活变化看作是向自己的挑战。3、影响生理应激反应的类型和强度的因素答:1)应激源本身的性质和强度2)当事人本身的身心特点3)环境因素4)应对的情境4、正常的生理内稳态调节的四个层次答:第一层次:靶细胞的内部调节,身体器官通过内反射调节它们自己的功能;第二层次: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信使,向外作用于身体器官,引起身体器官功能的变化;第三个层次:脑干和下丘脑,负责整合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第四个层次:下丘脑以上的高级脑中枢,负责整合情绪活动、记忆和意识以及调整下丘脑和脑干活动。5、应对的过程理论答:该理论认为应对是个体在认知上和行为上管理心理应激不断变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评价过程和应对行为过程,其中认知评价又分为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个体的应对策略不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6、应激源的分类答:从性质上,可以大体将人类的应激源分为两大类:躯体性的和心理社会性的,前者又称为物质性的,包括各种生物性和理化刺激物,后者则属于“精神性的”或称为“符号”刺激物。心理社会性应激源又可以分为:1)社会性应激源2)生活性应激源3)文化性应激源4)工作性应激源5)心理性应激源7、关于防御机制的一些观点答:防御机制是指人对付体内外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的一种无意识手段。1:应激条件下,人们可能会采用多种多样的的防御机制以摆脱情绪困扰,大多数防御机制是健康人和心理障碍者所共有的;2:防御机制的适当应用可以有效的减轻或消除情绪应激,为人们赢得时间和条件以便从正面处理应激情境或外界环境的挑战;3:心理健康的人一般不会长期的或极端地单独使用防御机制,而心理障碍患者可能会长期的使用防御机制,或毫无变通的采用某一种机制处理各种不同的问题;4:自我防御机制同一个人的人格有密切联系5: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属于自我的潜意识部分6:防御机制是通过对人的行为方式的观察而推测出来的东西,它们不能完全解释人在应激条件下的复杂行为。8、应激条件下的焦虑反应和恐惧反应答:焦虑有主观体验和客观表现,焦虑是心理应激条件下的最常见的情绪反应,适度焦虑有益,过度焦虑有害,应激条件下,个体产生焦虑反应是正常反应,但过度焦虑会引起心理障碍。恐惧多发生于身体安全和个人价值与信念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对身体的威胁多来自于躯体应激源,而对个人价值与信念的威胁多来自于心理社会性应激源。6、论述题1、拉扎勒斯心理应激的评价模型答:1)初级评价:涉及所遭遇到的问题或情境对个人的意义的判断,有三种不同结论:A“无关”的评价B:“好事”的评价C:“应激性”评价,第一种评价结论不会引起应激反应;第二种评价在多数情况下也不会引起应激反应;第三种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引起应激反应,拉扎勒斯又将第三种评价分为三种类型:“丧失-伤害”的评价;”威胁”的应激性评价;“挑战”的应激性评价。2)次级评价的任务:是对个人的应对资源与应对情境的要求间的匹配程度作出判断。2、知觉在心理应激中的中介作用答:1)心理应激产生于应激源或环境要求的知觉觉察或识别;2)知觉到的信息数量也与心理应激有关,过多的刺激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会增加知觉的负担,造成心理超负荷状态,并引起心理应激;3)知觉也有抵御心理应激的功用;4)知觉的抵御心理应激的功用还表现在选择性的注意和知觉某些类型的刺激,避免某些类型的刺激信息进入知觉系统。3、应对方式的分类和适应意义答:分类:1)注意情绪的应对,情绪的应对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和行为策略2)注重问题的应对:当事人将注意力集中到他所面临的问题或应激源上,考察分析应激源并设法改变或解决它。适应意义:1:注重情绪的应对和注重问题的应对相互促进,也会相互干扰和妨碍;2:大多数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是健康的,但不适应与所有的应激情境,注重情绪的应对和注重问题的应对的积极性都是相对于问题而言的;3:个体在选择应对策略时应当有针对性。4、心理应激的管理策略答:1)消除压力源(紧张性环境要求)2)改变对环境要求的认知评价3)改进应对方法和策略4)做好时间管理5)寻求并利用社会支持6)身体应对策略7)培育坚韧人格8)必要时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5、常见的防御机制答:1)否认:不承认事实,以此减轻焦虑2)压抑:自我迫使痛苦的内容进入潜意识的过程3)曲解:对事实的歪曲以符合内心需要;4)倒退:由于不能适应情境而表现出不成熟的特点5)固着:在心理、性发展过程中由于遭受挫折或创伤而停止于某一阶段;6)投射:将自己不愿接受的内容夸张性的归于他人,以避免或减轻内心的痛苦和不安;7)幻想:以幻想满足现实缺憾,以摆脱现实对自我的威胁;8)隔离:将不愉快和痛苦的情感与引发他们的事情分开,并将前者排斥到意识之外;9)转移:个体无意识的将对某一对象的情感转向其他对象来表达10)转换11)反向形成:个体外在表现与潜意识相反,以此避免或减轻焦虑;12)抵消: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对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13):理想化14)合理化15)补偿16)理智化17)幽默18)升华6、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答:1)急性心理应激的临床表现,:急性焦虑反应、血管迷走、过度换气综合症;慢性心理应激的临床表现:“神经血管性虚弱”2)心理应激对已有疾病的消极影响3)心理应激同其他致病因素一起引起新的疾病。五章一、选择1、亚历山大提出“冲突特异理论”,认为心理生理疾病的发病有三要素,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三因素之列()心理动力学理论A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分活动性B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C心理应激D未解决的心理冲突2冠心病病人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是()A恐惧和失望B焦虑和抑郁C焦虑和无助D悲伤和愤怒二、判断1、心理生理疾病是多样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2、从心身医学的角度看,人类所有的疾病都有其躯体方面的变化,又有其心理方面的变化(√)三、填空题1、心理生理疾病的诊断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诊断,、和社会功能状态的判定。2、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可以采用的心理疗法有:、、和音乐疗法、环境疗法、运动疗法等其他疗法。答:躯体诊断、心理诊断;放松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行为矫正。四、名词解释1、心理生理疾病答:又称心身疾病,定义一:即便不是完全,至少也是部分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定义二:把心理生理疾病看作是心理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或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2、疾病的人格特异性理论答:邓巴提出的观点,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同心理疾病有特异关系,即某些人格特质的人易患心理生理疾病,患有同一心理生理疾病的病人常具有类似的人格特征。五、简答1、关于心理生理疾病的生物学理论答:生物学理论认为:心理生理疾病是由于个体身体器官或系统脆弱,或对心理应激刺激的过度反应所致;特定反应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在对心理应激的反应方式上存在着个体差别,这种差别很可能是由遗传决定的。个体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对应激刺激做出反应,对应激刺激最为敏感的身体器官或系统便易于发生心理生理疾病。2、关于心理生理疾病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答:A: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冲突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亚历山大提出“冲突特异理论”,强调心理冲突在心理生理疾病中的作用,他认为心理生理疾病发病有三个因素:1)未解决的心理冲突2)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3)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C:邓巴提出了“疾病的人格特异性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同心理生理疾病有特异关系。3、心理生理疾病的判定标准答:1)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2)该躯体症状或者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者有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为基础3)不是神经症或精神病4、原发性高血压的心理治疗 要点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点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点2018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要点新学期教学工作要点医院纪检监察工作要点 答:1)放松疗法2)生物反馈疗法3)行为矫正4)音乐、环境、运动或其他心理疗法5、防治冠心病的心里措施答:1)一般的心理支持疗法2)A型行为的矫正3)其他不良行为的矫正6、糖尿病的心理干预要点答:1)支持性心理治疗2)认知疗法3)行为疗法7、A型行为的典型表现答:1)时间紧迫感2)急躁、无耐心3)醉心于工作4)争强好胜5)支配欲望6)不能放松8、心理生理疾病预防的心理和社会措施答:在心理生理疾病预防中,心理因素和心理学方法起关键作用,因为预防基本上是一种行为,即让某人做某事,让某人不做某事,否则便可能患病。心理卫生学和健康心理学应成为心理生理疾病预防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方法源泉。六、论述题1、关于心理生理疾病的心理生理学理论答:最有影响的心理学理论包括心理动力学理论和行为心理学理论。1)心理动力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冲突在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心理动力学的心身疾病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亚历山大和邓巴,亚历山大提出“冲突特异理论”,强调心理冲突在心理生理疾病中的作用,他认为,心理生理疾病的发病有三个要素:A:未解决的心理冲突B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C: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跃性;邓巴提出了“疾病的人格特异性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同心理生理疾病有特异关系,某些人格类型的人易患心理生理疾病,患有同一心理生理疾病的病人常常具有类似的人格特征。2)行为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行为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某些心理生理疾病的获得有学习的成分,包括经典条件式的学习、操作条件作用式的学习和观察学习。心理生理学理论:从心理生理学的角度看,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应激源所引起的心理应激须通过心理生理反应作用于脆弱易感的身体器官方可最终造成疾病。心理生理反应与心理应激状态下的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类别有关系。心理生理学理论家将人对应激原的情绪反应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情绪反应包括愤怒、焦虑和恐惧等,第二类情绪包括忧郁、悲伤、失望和无助等。相应的将行为反应的形式分成两类:第一类是cannon提出的“或战或逃”,第二类是被动应付,也被称为“保存-退缩”反应,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保存-退缩”反应状态,那么长期的剧烈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过分激活,便可导致机体对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易罹患状态。2、心理生理疾病诊断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答:心理生理疾病的诊断应当包括三方面的诊断:躯体诊断、心理诊断和社会功能状态的判定。身体诊断需要对病人的身体异常的性质、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等作出判断。在躯体诊断中要注意一个问题,有些病人可能有许多躯体症状,而没有相应器官的组织损害;心理诊断需靠心理检查作出。心理检查的常用方法有会谈法和心理测量,心理诊断中一般应包括:病人的人格;当前的心理状态;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社会功能的诊断可以根据病人当前的工作和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操持家务的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并对照病前的情况,作出判断。最后,心理生理疾病的诊断中还应包括对病人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变化间的关系的分析。3、心理生理疾病治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答:心理生理疾病的治疗要兼顾到病人的生物学和心理社会诸方面。一方面要采用有效的生物学手段在躯体水平上处理实在的病例过程,另一方面需要在心理和社会水平上加以干预和治疗,心理和社会水平上的干预和治疗,主要围绕三个目标:1)努力帮助病人消除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2)努力矫正由应激原引起的生理反应以减轻其对身体器官的冲击3)设计适当的治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以降低身体器官对心理生理反应的脆弱程度。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改变环境2)精神药物治疗3)心理治疗,例如传统的一般心理治疗、行为治疗。4、同肥胖症发病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答:肥胖症是由多种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而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是通过过多的进食和减少身体活动而使人肥胖的1)心理应激因素,包括焦虑、恐惧、愤怒和抑郁,都可以使人过多的进食;2)社会文化评价3)社会经济状况4)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5)人格因素(每条可展开说)六章1、下列哪项不是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A常模B信度C效度D大样本2、一个心理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称为()A标准度B灵敏度C精确度D信度3、下列哪个测验不是人格测验()AEPQB16PFCMMPID比内量表(一般)智商4、属于症状评定量表的一项是()ASCL-90B16-PFCMMPIDEPQ5、SAS评估以下什么内容>40分A智力水平B人格特征C焦虑症状D抑郁症状2、填空1、临床常用的心理评估手段主要有:、、、、。2、临床心理评估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步骤:、、、、、。3、临床评估性会谈又可以分为、和。4、临床心理评估中的心理状态检查主要包括下面的内容:、、、、。5、MMPI包括个临床量表和个效度量表答:观察法、会谈法、心理测量法、调查法、实验室检查和躯体检查;决定评估的内容、确定评估的目标、选择做决策的标准、收集评估资料、判断决策、交流信息;非结构式会谈、结构式会谈、半结构式会谈;外表和行为、思维过程和言语、心境和情感、知觉经验、认知功能;10、4。3、名词解释1、临床心理评估答:指临床心理师利用观察、会谈和心理测验等方法所获得的来访者信息,对来访者的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2、心理测验答:是测量个体之间在心理上的个体差异的方法、技术。3、投射测验答:是向受试者提供一些模糊的、无结构的刺激情景,让其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自由作出反应。4、行为评估答:在特定情境下,对个体的思维、感知和行为进行评估的过程。5、心理诊断答:就是根据临床心理检查和评估的结果,依据临床诊断分类标准,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性质、程度做出判断,将其心理问题归入某一具体类别,并给予一个诊断学名称的过程。4、简答题1、简述人格测验的主要方法答:1、情绪测验2、问卷式测验3、投射测验2、简述艾森克人格问卷中N\E\P和L四个量表分别测评了人格中的哪些方面内容答:N:神经质 nervosity(​https:​/​​/​www.baidu.com​/​link?url=pxMFQDy2Y2OAqbLOKNYcbUC_Z1dT-zD3kx6eTevVmjMPCnzQn_ysBL0lDrHUT9MMN3nWEvIe4Ysoze9NxVQbiUAZLKkglUaC2wVDKqcVTe3&wd=&eqid=c5bc7c7d0015e5d50000000456f1f7c3"\t"_blank​),主要用来测量情绪的稳定性,高分为不稳定型,低分为稳定型;E:内向-外向extraversion,测评性格内外向,高分为外向,低分为内向;P:精神质psychoticism;极端高分者孤僻,低分者合群,适应性强;L:测谎:除反映回答时说谎或自身掩饰外,也可能反映了被试者再社会淳朴性和幼稚程度。5、简单操作题1、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某一被试群体施测答: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七章1、选择1、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治疗结果评估的评定内容()都对A有效性B治疗结果的持久性C治疗频率D不良结果2、下列哪项治疗不是人本主义治疗和存在主义治疗共同的基本理论()A采用现象学方法B强调个体的独特性C重视人的潜能D关注潜意识强调自由和责任2、填空1、根据干预的目标、形式和过程的不同,心理干预又可分为健康促进、和三种形式。2、根据所依据的理论和使用技术的不同,心理治疗可分为、、人本存在主义疗法和等。3、心理治疗结果评估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和三种答:心理预防、心理治疗;心理分析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个案研究、组间设计、元分析法;3、判断题1、心理干预的有效性指治疗后的改进和积极变化。有效性的主要依据是统计学显著性(×)原因:2、弗洛伊德将梦的内容分为两个水平,即梦的显意和梦的隐意,梦的显意指梦的实际内容,梦的隐意指的是显意所象征的内容(√)3、存在主义治疗者认为在治疗过程中,技术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来访者和治疗者之间关系的建立。(√)原因:4、简答1、简述心理治疗结果评估的意义答:1、对心理治疗结果进行评估,可以帮助临床心理学家们弄清楚众多心理治疗方法中哪一种疗效最佳,也就是说对于某种特殊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来说,哪种预防和治疗措施是最有效的;2、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说,临床心理学家们有责任和义务对来访者采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且这种方法已经得到了对照研究的证实,3、可以促进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并由此确定针对不同心理障碍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4、对心理治疗的结果评估还可以为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的基础理论提供效度资料,促进基础理论的发展。2、简述心理分析中的自由联想技术答:治疗者坚持让病人说出心中所想的事情,不要琢磨,甚至说出他们认为是不真实的,可能伤害治疗者和他们所爱的人的内容。这种方式称为。。。5、名词解释1、阻抗答:阻抗是病人抵制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力量,主要包括:安于现状;害怕引起良心上的过分谴责;不肯放弃那些形成心理疾病的幼稚的冲动。2、移情答:是指在心理分析过程中,病人对治疗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病人将自己在过去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6、论述题试述合理情绪治疗的主要理论基础和针对某来访者开展合理情绪治疗的主要过程答:主要理论基础:主要是ABC理论,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治疗过程:1):向来访者指出其信念是不合理的,帮他搞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就变成现在这样了,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2)向来访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是由于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3)通过使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认清自己信念中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认知层面的改变,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4)不仅要帮助来访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的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八章1、选择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包括()A治疗时机的选择B治疗师的治疗态度C治疗形式的选择D治疗师的性别2、下列关于神经症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有()A有一定的人格基础B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C已发现有可疑的器质性改变D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2、填空题1、1975年,seligman提出了抑郁症的模型2、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和的精神障碍。答:习得性无助动物;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3、判断题1、早期的心理动力学家认为,抑郁症是童年期的丧失或被重新激活所致(√)2、创伤性事件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只有部分遭遇创伤性事件的人最终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4、简答1、简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应激加工治疗答:1)认知加工治疗(CPTcognition),A:是专门用来处理遭到性攻击的PTSD受害者症状的治疗。CPT的理论基础是PTSD信息加工模型,共包括12次结构化治疗,它同时包括了暴露治疗的主要成分和认知治疗的主要成分。B:在PTSD治疗中,CPT中的暴露治疗都是想象暴露,一般会连续进行两次治疗,让病人充分的想象和回想所有的事件,并加上他们和创伤性事件有关的想法和感觉。2)眼动脱敏和再加工。2、抑郁症的人际心理治疗三个阶段的主要内容答:人际心理治疗(IPT)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第1-4次治疗),主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和病人建立合作的工作联盟;对病人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估;对病人的人际关系状况的质和量进行充分了解;积极鼓励病人接受病人的角色;和病人一起选择和确定后面的治疗将要解决的人际关系问题。中间阶段(第4-12次治疗):治疗的主要内容是处理所选择的聚焦点,治疗师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支持和保证,澄清待解决的人际关系问题中的偏差,使其得到解决。结束阶段(第12-16次治疗)治疗的重点是处理治疗的结束,预防抑郁症的早期症状。5、病例分析患者女性,21岁,因学习压力过大,近三个月出现早醒、食欲下降、兴趣减退、学习效率降低、郁郁寡欢,常常有自杀念头,但无自杀行为。1)你考虑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你可能采用的治疗策略具体内容是什么答:九章1、选择1、LEVY将透析治疗病人的心理反应分为四期,这四个期的正确次序是()A沮丧、平衡期-悲观、绝望期-适应期-蜜月期B悲观、绝望期-蜜月期-沮丧、平衡期-适应期C沮丧、平衡期-悲观、绝望期-蜜月期-适应期D悲观、绝望期-沮丧、平衡期-适应期-蜜月期2、下列行为技术中,可以提高病人对医嘱遵从率的技术有(ABCD)A同病人订立“行为协议”B对个人遵从医嘱的情况进行“自我监测”C采用“刺激控制法”D奖励和惩罚2、判断1、在各类心理变化中,情绪变化是多数病人在病中不同程度的体验到的最常见的、最重要的心理变化(√)2、病人的疾病观是以病痛或病感而不是以疾病为基础的(√)3、填空1、依病痛和求医行为的关系,可区分出以下四种情况,(1)有病痛,且有求医行为(2)(3)和(4)无病痛,也无求医行为。2、KUBLER-ROSE将大多数终末期病人的心理反应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否认阶段2、3、4、和5、接受阶段:愤怒阶段、交易阶段、抑郁阶段;4、名词解释1、求医行为答: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称为求医行为。2、准备性抑郁答:出现于病人将自己同世界分开的准备过程中,是死亡的前准备性抑郁症,仅见于终末期或濒死病人,通过鼓励与支持、劝导与保证,可以消除反应性抑郁,但难以消除准备性抑郁。3、ICU综合征答:这种特殊环境,加之伤病和治疗的影响,可使病人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从而引起认知缺陷和情绪波动等。这种意识状态有时很像急性精神病状态,因为它可引起妄想和幻觉,病人可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包括焦虑、恐惧和抑郁等。也可产生冲动行为,病人可能不服从治疗,从而病情加重,这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和情绪反应,被称为“ICU综合征”。4、原发性获益答:指由于疾病症状的出现而缓解了引起疾病的内心冲突。5、继发性获益答:指病人由于患病而享有某些特权。6、复原和康复答:复原意味着疾病痊愈,身体功能状态恢复到病前状态;康复指疾病不能痊愈,而进入一个慢性的或功能障碍的阶段。5、简答题1、预防、减轻或消除ICU综合征的方法答:1、尽可能在病人进入ICU之前做好心理准备;2、尽可能改变ICU环境结构和所用药物;3、引导病人适当的采用防御机制4、重视同病人额心理沟通,重视ICU的非技术或心理问题;5、预防ICU依赖症。2、透析治疗病人的心理反应答:分为四个阶段:1、悲观、绝望期2、蜜月期3、沮丧、平衡期4、适应期3、病人需要(特别是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和尊重的需要)的变化及其维护措施答:生理变化:睡眠和休息受影响,睡眠和休息可能受影响,吸氧、喝水等受影响,采取措施有,吸氧、输营养液,为有需要的病人安排安静的修养环境,但也要有适宜的刺激;安全变化:当一个人人为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受到疾病或损伤的威胁的时候,便会产生焦虑、恐惧或忧虑等情绪反应,病人可能借助于防御机制,例如否认,医护人员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镇定的情绪和言谈举止,及时、准确的诊断和令病人信服的治疗措施,以及恰当的医患间的沟通等,都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爱与归属: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和亲友的关心、体贴、帮助和照料,得到周围人的爱并把爱给予别人,进入一个生疏的医疗环境中的病人也希望被人接纳,如果爱与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病人会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和自我无价值感,造成抑郁、烦闷或愤怒等情绪反应,维护措施有医护人员对之要积极关心,鼓励病人互相帮助、互相照料,同时医护人员也要协调好与病人的关系;尊重:冰热作为“弱者”,自我评价往往较低,但却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尤为敏感,自尊心格外易受伤害,如果得不到满足,病人便会失去自信,产生自卑感和无助、抑郁乃至愤怒反应,维护措施有医护人员要尊重病人的人格,避免做伤害病人自尊的事。4、病人认知和意志活动的变化答:认知变化:疾病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会破坏人的心理平衡,因此疾病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病人的认知功能,甚至造成认知功能障碍,在感知方面,意识清醒的病人可以表现迟钝,也可有过于敏感,有疑病倾向的病人,可以强烈的感受到内脏器官的活动,病人的记忆力常可受到疾病应激反应的影响,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的能力也可受到损害。意志活动的变化:配合医护人员医治疾病,力求达到复原的目标,这是对病人意志的一个考验。疾病本身和诊断治疗程序会引起疼痛不适,要求病人忍受,有些疾病与人的生活习惯有关,这些挑战可激发许多病人的意志努力,也可能会引起一些病人意志的不良变化。有些病人不能对自己的决定和行动予以合理的调节,表现盲从、被动或缺乏主见,有些病人则缺乏坚毅性,稍遇困难便动摇、拖鞋、失去治疗信心,还有些病人变得缺乏自制力,感情用事。由于病人使自理能力下降,加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帮助与关心,病人产生依赖心理与行为,这对于病人接受和顺应病人角色是有益的,也是正常额心理反应,然而病人如果过度依赖,则可能是意志减退的一种表现,应当加以心理干预。5、影响药物治疗心理效应的因素答:1、医生在病人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2、医患关系的性质与医疗环境的特点3、病人的人格特点,社会文化背景,期望、情绪和疾病的性质;4、药品的剂型、包装、产地与生产厂家以及价格等。6、病人情绪活动特征的变化答:1、情绪活动的强度,在许多情况下,病人对消极情绪刺激的反应强度大于正常人,少数病人情绪反应减弱,甚至对许多刺激无动于衷,这意味着病人可能病情沉重或有严重的心理障碍。2、情绪活动的稳定性,有些病人于病中变得易激惹,情感脆弱易受伤害;3、情绪活动的持续时间,受病痛影响,消极情绪体验持续时间较长,而积极情绪体验易消散;4、主导心境,病人病时的情绪体验往往较健康时差。7、普通病人抑郁反应的主要特征答:1、悲观、悲哀、失望、无助乃至冷漠、绝望的心境;2、消极的自我观念,自我评价,自信心下降,有无价值、无用和自卑感,严重者自罪甚至自杀3、睡眠障碍,睡眠、性欲减退,兴趣索然4、活动水平下降,病人从社交、工作和家务中退缩出去,回避他人。8、突然得知患有癌症后,病人的心理反应可能会经历哪些变化过程答: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休克-恐惧期;否认-怀疑期;愤怒-沮丧期;接受-适应期。6、论述题1、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答:1、对症状的认知评价2、医疗服务的特点3、害羞、害怕与迷信观念4、社会经济状况2、病人为什么不遵从医嘱,如何提高病人对医嘱的遵从率答:原因:1、病人对医生缺乏信任,对医疗服务不满意2、病人虽有病,但无明显症状或痛感,或自以为病已好转。3预防性用药,因无疾病威胁而缺乏动机4、医嘱过于复杂,病人记不住或不理解,或执行难度大,涉及个人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5、病人认为遗嘱中有规定的检查与治疗有危险,有危害健康或造成痛苦的毒副作用或影响。6、医疗费用高,病人难以承受7、病人同医生之间在疾病概念上有分歧,病人缺乏好转的动机方法:1、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2、纠正病人关于疾病及其诊断和防治的错误认识和不正确态度3、耐心解释,反复说明,提高病人对医嘱的记忆和理解程度4、尽可能简化治疗方案与程序,避免同时开列太多的药物或提出过多的、过难的要求。5、合理用药和检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与痛苦6、采用某些行为技术,例如同病人订立“行为协议”3、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答:1、告知癌症诊断的原则2、纠正错误认识3、引导病人采用自我防御机制4、情绪支持5、其他,手术、化疗和放疗前为病人做好心理准备和必要的物质准备。4、手术病人可能有哪些心理反应?手术前如何为手术病人做好心理准备答:心理反应:1、情绪反应,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是焦虑和恐惧,病人一怕手术和麻醉有危险,使自己丧生,二怕手术引起的疼痛、痛苦与不适,三怕手术留下后遗症,使自己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2、自我防御反应3、期望4、心理冲突心理准备:提供有关信息、脱敏,行为应对方法训练,提供情绪支持,认知矫正,分心、催眠。5、终末期病人的心理反应历程和心理照料答:反应历程:否认阶段-愤怒阶段-交易阶段-抑郁阶段-接受阶段;心理照料:1)终末期病人的心理照料不是挽救生命,而是为病人减轻痛苦和送终,这就是此期病人医疗工作的主要目标,又是一个人道主义课题。2)终末期病人最怕疼痛和痛苦,而疼痛和痛苦又往往是造成病人许多负面反应的根源。因此应当使用有效剂量的麻醉药物,并且于疼痛发病前使用。3)为了防止和减少病人的孤独感,消除病人对孤单死去和被抛弃的担忧,医护人员应增加同病人在一起逗留的时间。4)医护人员应在临床心理师的具体引导下,依病人的具体情况向病人提供必要的保证和情绪支持,多鼓励家属陪伴病人。5)对处于终末期的病人,是否应将疾病真情如实相告,目前国内外有两种主张,一是主张告诉二是不主张告诉,总之,终末期病人是否应实情相告,这个要视病人的具体情况6、病人中常见的心理变化及其心理干预措施答:十章1、填空1、一级防御即病因防御,主要是通过消除或减少或来防止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病因或致病因素2、二级防御的重点是、、,并争取疾病缓解后有良好的预后,防止复发。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3、三级预防的主要目标是做好心理障碍患者、、,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康复工作、减少其能力丧失、延缓疾病恶化的进程。4、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5、6、7、8、精品精品精品
本文档为【临床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爱赢
公司经营范围:网络软件设计、制作、图文设计、影视制作(编辑)
格式:doc
大小:32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互联网
上传时间:2021-03-01
浏览量: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