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举报
开通vip

路面养护技术规范PAGE11总则1.0.1目的为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水平,保证路面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特制定本规范。1.0.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1.0.3基本要求1.0.3.1对沥青路面必须进行预防性、经常性和周期性养护。必须加强路况巡视,掌握路面的使用状况,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制定日常小修保养和经常性、预防性和周期性养护工程计划。对于较大范围路面维修和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路面维修应及时安排大中修工程和改建工程。1.0.3.2沥青路面的养护必须加强计划及施工管理,根据计划做好进度安排、人员组织、物...

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PAGE11总则1.0.1目的为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水平,保证路面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特制定本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1.0.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1.0.3基本要求1.0.3.1对沥青路面必须进行预防性、经常性和周期性养护。必须加强路况巡视,掌握路面的使用状况,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制定日常小修保养和经常性、预防性和周期性养护工程计划。对于较大范围路面维修和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路面维修应及时安排大中修工程和改建工程。1.0.3.2沥青路面的养护必须加强计划及施工管理,根据计划做好进度安排、人员组织、物资设备供应,确保养护工作按照计划实施。必须加强养护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必须加强沥青路面的养护经济核算和成本分析。1.0.3.3沥青路面宜采用机械化养护,提高养护工程质量和服务水平。1.0.3.4沥青路面的养护应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养护技术管理,逐步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采集路况资料,应用路面管理系统,正确评价路况,提出科学的养护对策。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发展现代化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1.0.3.5沥青路面养护必须贯彻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方针,制定技术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1.0.4相关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沥青路面的养护,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遵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术语、符号2.1术语2.1.1路面综合破损率damagerate路段内不同类型、程度和范围的损坏的折合面积与路段的路面总面积的比值。2.1.2路面状况指数pavementconditionindex表征路面完好程度的指数。2.1.3路面强度指数structurestrengthindex为路面设计弯沉值与路段代表弯沉值之比,是表征路面结构整体强度的相对指标。2.1.4路面质量指数pavementqualityindex由路面的行驶质量指数、路面状况指数、路面强度指数和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指标通过加权计算得出的综合评价指标。2.2符号编号符号意义2.2.1DR路面综合破损率(%)2.2.2PCI路面状况指数(分)2.2.3SSI路面强度指数2.2.4R0I行驶质量指数2.2.5SFC横向力系数2.2.6BPN摆式仪摆值2.2.71RI国际平整度指数2.2.8PQI路面质量指数2.2.9K路面破损换算系数2.2.10D被评价路段内的折合破损面积(m2)2.2.11A被评价路段内的路面总面积(m2)2.2.12DIJ第1类损坏,第j类严重程度的实际破损面积(m2)2.2.13KIJ第1类损坏,第j类严重程度的换算系数2.2.14BI平整度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对车载式颠簸累积仪的单位为mm/km2.2.15P1路况指数PCI的加权系数2.2.16P2行驶质量指数的加权系数2.2.17P3强度指数的加权系数2.2.18P4抗滑能力的加权系数3养护内容与质量标准3.1工作内容与要求3.1.1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可分为日常巡视与检查、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建和专项养护工程等,其具体内容有:3.1.1.1日常巡视与检查日常巡视与检查内容包括:(1)路面上是否有明显的坑槽、裂缝、拥包、沉陷、松散、车辙、泛油、波浪、麻面、冻胀、翻浆等病害,其危害程度及趋势;(2)路面上是否有可能损坏路面或妨碍交通的堆积物等。3.1.1.2小修保养小修保养可分为日常保养和小修二项工作内容。(1)日常保养的内容有:A清扫路面泥土、杂物;B排除路面积水、积雪、积冰、积砂、铺防滑料等;C拦水带(路缘石)的刷白、修理;D清理边沟、维修护坡道、培土等。(2)小修的内容有:修补路面的泛油、拥包、轻微裂缝、横向裂缝、坑槽、沉陷、波浪、局部网裂、松散、车辙、麻面、啃边等病害。3.1.1.3中修工程中修工程的内容有:(1)沥青路面整段铺装、罩面或封面(稀浆封层);(2)沥青路面局部严重病害处理;(3)整段更换路缘石、整段维修路肩。3.1.1.4大修工程大修工程的内容包括路面的翻修、补强等。3.1.1.5改建工程改建工程的工作内容有:(1)提高路面等级;(2)补强;(3)加宽;(4)局部改线。对不适应交通要求、不符合路线标准的路段,通过局部改线,提高公路等级,使其符合技术标准要求。3.1.1.6专项养护工程3.1.2沥青路面的小修保养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证路面平整、横坡适度、线形顺直、清扫整洁、排水良好;2加强巡路检查,掌握路面情况,及时排除有损路面的各种不良因素,发现路面初期病害应及早维修。3.1.3对路面较大损坏,应根据损坏程度,及时安排大、中修或专项工程,进行维修和整治;对路面承载能力不足或不适应交通要求的,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补强、加宽或改线,以提高公路等级。3.1.4应重视路面排水。及时修补沥青路面的坑槽和裂缝,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层;对已渗入基层的积水,应设纵横向盲沟排水,地下水位较高的在排水沟下面设置腹式盲沟;应加强路面排水设施的维修养护,保持良好的排水功能。3.2养护质量标准3.2.1沥青路面养护质量标准3.2.1.1沥青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及路面状况的养护质量标准应符合表3.2.1-1的规定。3.2.1.2沥青路面强度的养护质量标准应符合表3.2.1-2的规定。3.2.1.3沥青路面车辙养护质量标准应符合表3.2.1-3的规定。平整度、抗滑性能及破损状况的养护质量标准表3.2.1-1序号项目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1平整度(mm)平整度仪(б)≤3.5≤4.5(≤5.5或≤7.0)①三米直尺(h)≤7≤10(≤12或≤15)⑦IRI(mm/km)≤6≤82抗滑性能横向力系数SFC≥40≥30摆式仪摆值BPN—≥323路面状况指数PCI≥7055注:①对于其他等级公路的平整度方差б:沥青碎石、贯入式应取低值4.5,沥青表面处治取中值5.5,碎砾石及其他粒料类路面取高值7.0;②对于其他等级公路的平整度三米直尺指标:沥青碎石、贯入式应取低值10,沥青表面处治取中值12,碎砾石及其他粒料类路面取高值15。沥青路面强度的养护质量标准表3.2.1-2评价指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路面强度系数SSI≥0.8≥0.6沥青路面车辙养护质量标准表3.2.1-3评价指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路面车辙深度(mm)≤15注:对于其他等级公路不对车辙深度作要求。3.2.1.4沥青路面应保持横坡适度,以利排水,各种路面类型的路拱坡度宜符合表3.2.1-4的规定。沥青路面横坡度表3.2.1-4路面类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路拱坡度1.0~2.0注: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拱横坡的养护标准,路面结构排水良好的可比表列值低0.5%,其他等级公路的路拱横坡可视公路等级的情况比(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中相应的设计值低0.5%作为养护标准。3.2.1.5沥青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路面状况、强度、车辙及路拱横坡度的养护状况若达不到表3.2.1-1-3.2.14的规定标准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进行处治予以修复,以达到规定的要求。3.2.2大修、中修、改建、专项工程的质量标准对沥青路面采取大修、中修、改建及实施专项养护工程时,除遵照本规范的相关技术规定外,还应遵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的规定执行。3.3养护材料要求3.3.1基本要求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材料主要有道路石油沥青、乳化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改性沥青等沥青材料、各种规格的粗细集料、填料等砂石材料,以及由这些材料组成的混合料。各种维修养护材料都必须进行必要的试验,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3.3.2技术要求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材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的规定。材料试验应遵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的规定执行。3.4养护机具配备3.4.1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应根据实际要求和各地实际情况配备各种机具设备,其种类及规格,可参照附录A。3.4.2沥青路面改建工程所需机具应遵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的有关规定配备。3.4.3路面状况调查设备可参照表3.4.3执行。路面状况调查设备表表3.4.3调查内容调查设备备注路面破损状况直尺等直观调查设备可配备路况摄影车路面结构强度贝克曼梁弯沉仪及弯沉车可配备自动弯沉仪或落锤式弯沉仪路面平整度路面平整度仪或三米直尺路面抗滑能力摩檫系数仪可配备横向力系数仪路面车辙深度路面车辙测试仪3.4.4养护机械应配备具有上岗证书的技术工人,并注意做好机械的保养维修工作,确保安全使用,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4路况调查与评价4.1一般规定4.1.1路况调查与评价的目的是为公路管理部门编制公路养护年度计划和维修对策提供依据,同时,为确定日常养护和维修工作内容也应进行路况调查和评价。4.1.2应按照4.3节规定的调查频率对路面状况各项评价标准进行调查,采集路况数据。通过路况数据评定路面状况并充实完善数据库。4.1.3应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长期观测和调查,研究其变化规律,分析路面产生病害的原因,拟定处治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4.1.4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制定资金需求和资金分配计划、制定公路养护工作计划、确定大、中、小修及保养对策和方案决策时,宜使用路面管理系统,以提高养护工作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性。4.2路面的破损类型4.2.1沥青路面破损可分为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及其他类等四大类。4.2.2各类破损类型及其严童程度描述见表4.2.2。沥青路面破损分类分级表4.2.2破损类型分级外观描述分级指标计量单位裂缝类龟裂轻初期龟裂,缝细、无散落,裂区无变形块度:20-500nm2中裂块明显,缝较宽,无或轻散落或轻度变形块度:<20cm龟裂重裂块破碎,缝宽,散落重,变形明显,急待修理块度:<20cmm2不规则轻缝细,不散落或轻微散落,块度大块度:>100cmm2裂缝重缝宽,散落,裂块小块度:50~100cm纵裂轻缝壁无散落或轻微散落,无或少支缝缝宽:≤5mmm2重缝壁散落重,支缝多缝宽:>5mm横裂轻缝壁无散落或轻微散落,无或少支缝缝宽:≤5mmm2重缝壁散落多,支缝多缝宽:>5mm松散类坑槽轻坑浅,面积小(<1m2)坑深:≤25mmm2重坑深,面积较大(>1m2)坑深:>25mm续上表破损类型分级外观描述分级指标计量单位松散类麻面细小嵌缝料散失,出现粗麻表面m2脱皮路面面层层状脱落m2啃边路面边缘破碎脱落,宽度lOcm以上m2松散轻细集料散失,路面磨损,路表粗麻m2重粗集料散失,多量微坑,表面剥落变形类沉陷轻深度浅,行车无明显不适感深度:≤25mmm2重深度深,行车明显颠簸不适深度:>25mm车辙轻变形较浅深度:≤25mmm2重变形较深深度:>25mm搓板路面产生纵向连续起伏、似搓板状的变形m2波浪轻波峰波谷高差小高差:≤25mmm2重波峰波谷高差大高差:>25mm拥包轻波峰波谷高差小高差:≤25mmm2重波峰波谷高差大高差:>25mm其他类泛油路表呈现沥青膜,发亮,镜面,有轮印m2磨光路面原有粗构造衰退或丧失,路表光滑m2修补损坏面积因破损或病害而采取修复措施进行处治,路表外观上已修补的部分与末修补部分明显不同m2冻胀路基下部的水分向上聚集并冻结成冰引起路面结构膨胀,造成路表拱起和开裂m24.3调查内容与方法4.3.1路面调查内容与频率路面调查主要包括路面破损状况、路面结构强度、路面平整度、路面抗滑能力等四项内容。根据需要还可增加对桥头、通道两侧以及涵洞的不均匀沉降观测。路面调查可采用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的方式。路面调查频率应遵照表4.3.1的规定。路面调查频率表4.3.1公路等级评价指标破损平整度强度抗滑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每年一次1~3年一次二、三、四级公路每年重点调查必要的调查4.3.2破损调查路面破损的调查指标为综合破损率(DR)。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破损数据调查,宜采用先进快速的调查方法。其他等级公路可采用人工调查的方法。4.3.3强度调查路面强度的调查指标为路面弯沉值(ls)。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弯沉值的调查,宜采用自动弯沉仪或落锤式弯沉仪进行调查,但应建立与贝克曼梁测定结果的对应关系。其他等级公路可采用贝克曼梁弯沉仪进行调查。4.3.4平整度调查路面平整度的调查指标为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路网的全面调查宜采用车载式检测设备快速检测;小范围的抽样调查可采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或三米直尺检测。各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应建立与国际平整度指数之间的对应关系。4.3.5抗滑能力的调查路面抗滑能力的调查指标为横向力系数(SFC)和摆值(BPN)。调查设备可采用横向力测定车和摆式仪。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横向力系数测定车。4.3.6交通量观测当调查与评价路段有交通量观测数据时,应直接采用;如交通量观测数据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按附录B要求进行补测。4.4数据的采集与管理4.4.1现有路面数据采集应由地(市)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组织,由县级公路部门组成测试小组进行,也可委托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参与数据采集人员必须严肃认真,有较丰富的养护路面实践经验,并熟悉路面病害类型区分,确保数据真实、可靠。4.4.2路面破损数据的采集与管理4.4.2.1调查方法(1)仔细查看路面上存在的损坏状况,正确区分病害类型和严重程度,丈量其损坏面积,按病害类型及其严重程度,记入沥青路面损坏情况调查表,准确至平方米,不规则形状的损坏面积计算时先按当量面积计算.然后根据破损程度乘上系数确定;评价段次按l00m设定,每张表为一个路段的实测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2)对于各种单条裂缝,其损坏面积按裂缝长度乘以0.2m计算。(3)车辙的损坏面积按车辙的长度乘以0.4m计算。对于车辙、拥包、波浪、坑槽、沉陷等类损坏,可用三米直尺测其最大垂直变形,以确定其严重程度。(4)调查结果应按路段汇总,填入沥青路面损坏情况总表,每一行为一个路段的合计记录。路段长度宜采用1000m,以整公里桩号为起迄点,并考虑以公路交叉及行政区分界为分段点。4.4.2.2数据校核地(市)公路部门应组织复核小组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占实际调查路段的5%~10%,偏差范围在±10%以内为合格,不合格时应重新进行调查。4.5使用品质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4.5.1路面现有使用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路面破损状况、行驶质量、强度及抗滑性能。各项评价内容所用的指标及其关系如图4.5.1所示。图4.5.1评价指标关系图4.5.2路面破损状况4.5.2.1路面破损状况采用路面状况指数(PCI)进行评价,路面状况指数由沥青路面破损率(DR)计算得出。(1)路面破损的具体种类及严重程度描述见本规范表4.2.2。(2)路面破损换算系数(K):根据路面破损的严重程度和范围,按表4.5.2-1确定。路面破损换算系数(K)表4.5.2-1破损类型严重程度换算系数(K)龟裂轻中重0.60.81.0不规则裂缝轻重0.20.4纵裂轻重0.40.6横裂轻重0.20.4坑槽轻重0.81.0麻面0.1脱皮0.6啃边0.8松散轻重0.20.4沉陷轻重0.41.0车辙轻重0.41.0搓板0.8波浪轻重0.40.8拥包轻重0.40.8泛油0.1磨光0.6修补损坏面积O.1冻胀1.0翻浆1.0(3)路面综合破损率(DR)按下式计算:DR=D/A×l00=∑∑Dij·Kii/A×l00(4.5.2-1)式中:DR—路面综合破损率,以百分数计;D—调查路段内的折合破损面积(m2);D=∑∑Dij·Kii;A—调查路段的路面总面积(m2);Dij—第i类损坏、j类严重程度的实际破损面积(m2);如为纵、横向裂缝,其破损面积为:裂缝长度(m)×0.2;车辙破损面积为:长度(m)×0.4;Kij—第i类损坏、第j类严重程度的换算系数,可从表4.5.2-1查得。(4)路面状况指数(PCI):路面状况指数(PCI)的数值范围为0~100。其值越大,路况越好。PCI的计算公式为:PCI=100-15DR0.412(4.5.2-2)4.5.2.2路面破损状况的评价标准根据路面破损情况,可将路面质量分为优、良、中、次、差五个等级。评价标准应符合表4.5.2-2的规定。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标准表4.5.2-2评价等级评价指标优良中次差路面状况指数PCI≥85≥70~<85≥55~<70≥40~<55<404.5.3路面强度4.5.3.1路面强度指数(SSl)沥青路面强度采用强度指数作为评价指标。路面强度指数(SSl)按下式计算:SSI=路面设计弯沉值/路段代表弯沉值(4.5.3)路段代表弯沉值可依据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4.5.3.2路面强度评价标准应符合表4.5.3的规定。路面强度的评价标准表4.5.3标准公路等级评价标准优良中次差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公路、等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公路、等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公路、等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公路、等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公路、等级公路接发指数SSl≥1.0≥0.83<1.0~≥0.83<0.83~≥0.66<0.83~≥0.66<0.66~≥0.5<0.66~≥0.5<0.5~≥0.3<0.5<0.34.5.4行驶质量指数4.5.4.1路面的行驶质量采用行驶质量指数(RQl)作为评价指标,行驶质量指数由国际平整度指数(1R1)计算。(1)国际平整度指数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可由反应类设备测定,测定结果需经试验标定。IRI与其他设备的标定关系式一般为:IRI=a+b×BI(4.5.4-1)式中:BI—平整度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a,b—标定系数。在使用中,各地可根据实际的标定结果确定其取值;IRI—国际平整度指数(m/km)。(2)行驶质量指数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与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的关系为:RQI=11.5-0.75×IRI(4.5.4-2)式中:RQI—行驶质量指数,数值范围为0~10。如出现负值,则RQI值取0;如计算结果大于10,RQI取值10。(3)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标准应符合表4.5.4的规定。路面行驶质量的评价标准表4.5.4等级评价指标优良中次差行驶质量指数RQl≥8.5<8.5~≥7.0<7.0~≥5.5<5.5~≥4.0<4.04.5.5路面抗滑性能路面抗滑性能采用抗滑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抗滑系数以横向力系数(SPC)或摆式仪的摆值(BPN)表示。评价标准应符合表4.5.5的规定。路面抗滑能力评价标准表4.5.5评价等级评价指标优良中次差横向力系数SFC≥50≥40~<50≥30~<40≥20~<30<20摆值BPN≥42≥37~<42≥32~<37≥27~<32<274.5.6路面的综合评价4.5.6.1路面的综合评价指标(PQI)路面的综合评价采用PQI作为评价指标,PQI用分项指标加权计算得出。PQI的数值范围为0-lOO。其值越大,路况越好。PQI=PCI′×P1+RQI′×P2+SSI′×P3+SFC′×P4(4.5.6)式中:P1、P2、P3、P4为相应指标的权重,按PCI、RQ1、SSI、SFC(或BPN)的重要性确定。建议值见表4.5.6-1。PCI′、RQI′、SSI′、SFC′的赋值见表4.5.6-2P1、P2、P3、P4权重建议值表4.5.6-1取值权重建议值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二级以下公路P10.250.30.35P20.350.250.2P30.10.250.35P40.30.20.1PCI′、RQI′、SSI′、SFC′的赋值表4.5.6-2等级权值Kl、RQI、5SI、5fC(或DP)N)评定结果优良中次差相应指标的赋值91806550304.5.6.2路面综合评价的评价标准路面综合评价的评价标准宜符合表4.5.6-3的规定。路面综合评价标准表4.5.6-3等级评价指标优良中次差路面综合评价指标PQI≥85≥70~<85≥55~<70≥40~<55<404.6维修养护对策4.6.1沥青路面养护对策应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分项路况评价结果确定。分项路况评价包括:路面破损状况、行驶质量、路面强度和抗滑性能等方面。路面综合评价指标仅用于对路面质量的总体评价。4.6.2各地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应结合路面管理系统的使用,根据路面分项评价结果和养护资金的情况,统筹安排本地区公路网的资金需求计划和资金分配方案,确定公路养护的优先次序。4.6.3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可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分项路况的评价结果,结合养护资金情况,采取如下维修养护对策:4.6.3.1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路面的结构强度系数为中等以上时),若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状况指数(PCI)评价为优、良,或者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状况指数评价为优、良、中时,以日常养护为主,并对局部破损进行小修;若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状况指数(PCI)评价为中及中以下,或者二级或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状况指数评价为次及次以下,应采取中修罩面措施。4.6.3.2在不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路面的结构强度系数为中等以下时),应采取大修补强措施以提高其承载能力。4.6.3.3若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行驶质量指数(RQI)评价为优、良,或者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公路的行驶质量指数评价为优、良、中时,以日常养护为主;若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行驶质量指数(RQI)评价为中及中以下,或者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行驶质量指数评价为次及次以下时,应采取罩面等措施改善路面的平整度。4.6.3.4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抗滑能力不足(SFC<40)的路段,或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抗滑能力不足(SFC<30或BPN<32)的路段,应采取加铺罩面层等措施提高路表面的抗滑能力。4.6.3.5因路面不适应现有交通量或载重的需要,应通过提高现有路面的等级,或通过加宽等改建措施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4.6.4大、中修及改建工程的结构类型和厚度,可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当地经济条件和已有经验,逼过设计确定,具体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7、9、10章的规定。4.6.5对项目级的养护维修对策,可根据公路网的资金分配情况和养护工作计划安排,结合各路况分项评价结果和本地区成熟的养护经验,选择具体的养护维修措施。5日常养护5.1一般公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5.1.1初期养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5.1.1.1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初期养护(1)摊铺、压实后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待摊铺层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2)纵横向的施工接缝是沥青路面的薄弱环节,应加强初期养护,随时用三米直尺查找暴露出来的轻微不平,铲高补低,经拉毛后,用混合料垫平、压实。5.1.1.2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初期养护(1)路面竣工后,开放交通时,行驶车辆限速在15km/h以下,根据表面成型情况,逐步提高到20km/h。(2)设专人指挥交通或设置临时路标,按先两边,后中间控制车辆易辙行驶,达到全面压实。(3)应随时将行车驱散的嵌缝料回扫、扫匀、压实,以形成千整密实的上封层。当路面泛油后,要及时补撒与施工最后一层矿料相同的嵌缝料,同时控制行车碾压。5.1.1.3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的初期养护(1)层铺法施工的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的初期养护与贯入式路面的要求基本相同。(2)拌和法施工的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的初期养护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要求基本相同。5.1.1.4乳化沥青路面的初期养护乳化沥青路面的初期稳定性差,压实后的路面应做好初期养护,设专人管理,按实际破乳情况,封闭交通2~6h;在未破乳的路段上,严禁一切车辆、人、畜通过;开放交通初期,应控制车速不超过20km/h,并不得制动和调头。当有损坏时应及时修补。5.1.2沥青路面日常养护应按下列规定执行。5.1.2.1加强路况巡查,及时发现病害,研究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及时对病害进行维修处理。5.1.2.2路面清扫应按如下规定进行:(1)巡查过程中,发现路面上有杂物,要及时清扫,保持路面清洁。(2)沥青路面的日常清扫,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进行清扫。(3)沥青路面的清扫作业频率应根据路面污染程度、交通量的大小及其组成、气候及环境条件等因素而定;长大隧道内、桥梁上沥青路面的清扫频率应适当增加。(4)为了防止清扫路面时产生扬尘而污染环境,危及行车安全,机械清扫时宜配备洒水装置,并根据路面的扬尘程度,确定适当的洒水量。5.1.2.3严禁履带车和铁轮车在沥青路面上直接行驶,如必须行驶,应采取相应措施。5.1.2.4雨后路面有积水的地方要及时排除。5.1.2.5排水设施的养护在春融期,特别是汛前,应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疏通。雨天必须上路巡查,及时排除堵塞并疏通。防止水流直接冲刷路基、路面及路肩。暴雨过后应重点检查,如有冲刷、损坏,应及时修补。5.1.2.6除雪防滑(1)当降雪影响正常通行时,应组织人员与机械清除路面积雪,对重要道路要争取地方政府组织沿线人员、设备除雪。(2)在冬季降雪或下雨后,路面出现结冰时,应在桥面、陡坡、急弯、桥头引道撒铺一层防滑料。在环保允许情况下,也可撒布融雪材料(氯化钙、氯化钠等)。5.1.2.7路肩养护(1)路肩上应保持适当的横坡,坡度应平整顺适,硬路肩横坡可与路面横坡相同或略大,植草路肩应比路面横坡度大1%~2%。当路肩的横坡过大或过小时,应及时整修。(2)堆料台应设置在路肩以外,堆料应距离适当、排列规整。(3)路肩应经常保持平整坚实,对出现的坑槽、车辙、缺口应及时修补。(4)对雨天积水、淤泥应及时排除和清理,铲除的淤泥土石及杂物,不得堆放在边沟内或边坡上。(5)宜结合GBM工程,用块石、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路肩外侧边缘带。对边缘带应加强养护,由于路表水冲刷及车辆碾压造成的松动、破损应及时修复或更换。(6)可在路肩上种植(或保留)草皮,并要经常修整,草高不宜超过15cm,并以不影响路面排水为原则,保护路肩不被冲刷。5.1.2.8边坡养护(1)路基边坡的坡面应保持平顺、坚实无冲沟,其坡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应经常检查路堑,特别是深路堑边坡的稳定情况。如发现有危岩、浮石等,应及时清除,避免坍落危及行车、行人安全和堵塞边沟。当土路堑边坡出现冲沟时,应及时用粘土填塞捣实;如出现潜流涌水,可开集水沟,将水引向路基以外。(2)填土路堤边坡因雨水冲刷,易出现冲沟和缺口,应及时用粘结性良好的土修补拍实。对较大的冲沟和缺口,修理时应将原边坡开挖成台阶形,然后分层填筑夯实,并注意与原坡面衔接平顺,并增加植被防护。(3)边坡、碎落台、护坡道、沿河路堤等,受水流冲刷及浸淹,出现缺口、冲沟、沉陷、塌落滑坡时,应根据水流、地质、边坡坡度等情况,选用种草、铺草皮、栽灌木丛、投放石笼、干砌或浆砌片石护坡等防治措施。5.1.3季节性预防养护沥青路面对气温比较敏感,应根据各地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水和温度变化规律,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成功经验,针对如下所列不同季节病害根源,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做好预防性季节性养护工作。5.1.3.1春季春季气温较暖,路基内的水分开始转移,是各种病害集中暴露的季节。养护中应抓住时机,及时防治路面病害。(1)路基含水量较大的路段,随着解冻路基强度减弱,在行车作用下面层容易出现裂缝病害;含水量已达饱和、强度和稳定性差的路段,经车辆碾压容易出现翻浆。(2)施工质量差的路面,在气温回升时容易变软,矿料经碾压产生松动,油层不稳定,容易出现油包、波浪等。(3)秋末冬初低温施工路段,随着温度的上升,容易出现泛油。(4)春融季节路面出现网裂后,如不及时处理,容易发展为坑槽。5.1.3.2夏季夏季气候炎热,地面水分蒸发快,是沥青路面各种病害全面发展的季节。养护中要充分利用夏季气温高、操作方便的条件,及时消灭病害。(1)新铺的沥青路面在高温作用下容易出现泛油。(2)基层含水量较大或质量差的路段,在行车作用下容易造成路面发软产生车辙。(3)沥青用量过多,矿料过细或沥青粘度差的沥青路面容易出现拥包、波浪、发软等病害。5.1.3.3秋季秋季气温逐渐降低,而雨水较多。应及时处理病害,为冬季沥青路面的正常使用打下基础。(1)秋季雨水较多,容易积水的路面,如果有裂缝和基层不密实,易出现坑槽。(2)强度不够的路肩受雨水侵蚀或积水影响,在行车碾压下,易产生啃边。(3)基层含水量较大、强度不够,或地基受水泡发软的路段,路面稳定受到影响,在行车碾压下易出现网裂。5.1.3.4冬季冬季气候寒冷,路基路面冻结,是沥青路面比较稳定的季节,但是也要注意沥青路面的养护。(1)路面在低温下发生不同方向的收缩,容易产生横向、纵向裂缝。(2)积雪地区做好除雪防滑。5.1.4不同季节处理各种病害,应按本规范第六章有关规定及时维修。5.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5.2.1一般规定5.2.1.1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应进行经常性和预防性的日常养护,以保证路面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5.2.1.2高速公路路面日常养护的工作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1)建立完善的巡视检查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技术检测系统,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路面状况及相关信息,科学地、客观地评定路面使用品质,有依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养护项目。(2)树立高度的交通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在路面养护作业中,应满足正常行车的需要,尽量避免完全封闭交通。(3)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养护作业,宜采取机械化养护作业方式,迅速、优质、高效地处理各类路面损害和障碍,确保运行质量。(4)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养护作业的时效性、机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5.2.1.3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出现的各类病害,必须及时、快速处理。当发现直接危及正常交通和行车安全的病害,应立即修复或采取临时过渡措施后再按本规范有关要求进行修复。5.2.1.4路面的日常养护,应根据实际需要配置适用的机具设备,建立适当的材料储备,并组织可靠的养护材料供应网络,以确保路面养护作业正常进行。5.2.1.5在高速公路上进行路面养护作业的人员,必须事前接受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养护作业规程的培训。养护安全作业参照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执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除本节规定外,均应按本规范其他章、节有关规定执行。5.2.2巡查和检测5.2.2.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应坚持巡视检查制度,及时发现路面及其附属设施的损坏情况和可能影响交通的路障,以便养护部门及时、合理地安排维修和清理,尽快恢复路面正常使用状态。(1)巡视检查分为日常巡查、定期巡查、特殊巡查和专项巡查,各类巡查的内容、频率、方法、装备按附录D执行。(2)巡查作业中,巡查人员应强化自身保护意识,按规定穿着安全标志服。巡查车速一般控制在40~50km/h,并按规定开启示警灯。如遇到需要停车检查的情况,应停在紧急停车带上。如必须停在行车道上时,应开启巡查车的危险报警闪光灯,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巡查人员应在巡查车的前方迅速完成检查或测量作业。(3)巡查作业中应由专人记录巡查情况,巡查结束后应尽快整理、汇总巡查记录,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5.2.2.2路面的日常养护中,应注意采集、利用气象信息和交通信息等相关信息。(1)应每天记录当地的天气预报和实际天气情况。在多风、多雨、多雾、多雪、多冰冻季节,应随时注意天气的变化,必要时应与当地的气象台、站取得并保持联系,随时获取最新气象信息,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2)应按规定进行交通量调查。5.2.2.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应进行路面破损、强度、平整度和抗滑性能检测,以及必要的专项技术检测。具体按本规范第4章的有关规定执行。5.2.2.4各项巡视检查、专项调查和技术检测的结果,均应及时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并输入公路路面管理系统,由该系统每年一次对路面的技术状况和使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作为制定下一年度养护工作计划的依据。当在各类巡查或专项检测中发现路面某一方面的技术状况和使用品质明显下降时,应及时通过该系统作出阶段性评价,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养护对策。5.2.2.5对修建于软土地基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应定期进行路面高程测量。当桥头引道的不均匀沉降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予以修复:(1)与桥台的连接部位沿桥台靠背产生错台,且最大高差达2cm以上;(2)台后接近桥台部位的纵向坡度差超过5‰。5.2.3清扫和排水5.2.3.1对尘土、落叶、杂物等造成的路面污染,应进行日常清扫,保持高速公路良好的运行环境。(1)日常清扫应以机械作业为主,机械清扫沿路面右侧或左侧进行,并应尽量避免在中间行车道进行清扫作业及变换车道进行清扫作业。对清扫机械无法扫及的路面死角,应进行人工辅助清扫。(2)日常清扫的作业频率应根据路面污染程度而定,一般为每日一次全程清扫,清扫时间应尽量避开流量高峰时段。(3)清扫机械必须配备洒水装置,机械清扫作业时应根据路面的扬尘程度确定适当的洒水量。(4)路面清扫后的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应运至指定地点或垃圾场妥善处理。(5)桥面、隧道内沥青路面及收费广场的日常清扫作业按以上要求进行,但应适当加大隧道内沥青路面及收费广场的清扫频率。5.2.3.2除了定期的日常清扫作业外,还应根据路面污染的特殊情况,及时进行不定期的特殊清扫保洁作业。(1)当发现路面上有妨碍正常交通的杂物时,应立即清除;(2)当意外事件、事故等因素造成路面污染时,应及时清扫;(3)当沥青路面被油类物质或化学物品污染时,应先撒砂、撒木屑或用化学中和剂处理,然后进行清扫,必要时再用水冲洗干净。5.2.3.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应保持排水畅通,路面无积水。(1)对中央分隔带集水井、横向排水管、路侧拦水缘石及泄水槽、桥面泄水孔等路面排水系统应经常进行清理和疏通,发现损坏部位应及时修复。(2)应经常检查沥青路面的排水情况,检查时间一般以在雨间或雨后1-2h为宜。发现路面明显积水的部位,应分析原因,分别采取下列不同措施:对虽未破损,但造成雨后明显积水的行车道路面局部沉陷部位,应及时清扫并予以整平;对设置有路侧拦水带及泄水槽的路段,如因拦水带开口及泄水通道的位置不妥而造成路面积水时,应及时调整;对因横坡不适而造成积水的路段,应采取临时措施,尽量减少行车道部位的积水,并在罩面及翻修工程中彻底调整解决。(3)在雨季到来之前,应对全部路面排水系统及路堤边沟、涵管、泵站、集水井、沉淀池等所有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疏通,修复损坏部位,处理水毁隐患,清除路肩和边坡高草,确保雨季排水畅通。应加强雨季排水,及时处理路面水毁部位,减轻水害损失。5.2.4排障和清理5.2.4.1为了及时处理并尽量减轻因不可抗拒因素和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害,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应急抢险机制,全天候不间断的值班,随时掌握、分析各类有关信息,做好各种应急抢险准备工作,一旦发生险情,快速作出反应,指挥应急抢险工作。该机制的基本功能如图5.2.4所示。5.2.4.2应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必要的排障、抢险、救援设备和可靠的通讯指挥设施,对排障、抢险、救援人员应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并预先制定排障、抢险、救援作业程序。一旦出现妨碍正常交通、危及行车安全的路面险情和障碍物,应急抢险指挥中心应立即组织人员、设备,按程序进行排障、抢险、救援工作,迅速排除路障和路面险情,恢复正常交通。必要时可请求当地政府和当地驻军支援。5.2.4.3障作业结束后,应按本节有关规定,尽快清理现场,发现路面及附属设施受到损害的,应尽快按本节规定予以修复。5.2.5除雪和防冻5.2.5.1严寒地区的除雪和防冻是路面冬季养护的重点,应根据当地历年气象记录资料、气象预测资料、路面结构、沿线条件等,事先制定切合实际情况的除雪和防冻工作计划,制定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气温、降雪量和积雪深度条件下的除雪和防冻作业规程,落实相应的除雪、防冻作业人员和机具设备,并按实际需要储备防冻、防滑材料。在严寒降雪季节到来后,应随时监测气象变化情况,一旦降温、降雪,立即按计划部署相应的除雪和防冻作业,特别注意桥面、坡道、弯道、匝道、收费广场等重点区段,尽量减轻积雪和冰冻对行车安全造成的危害,缩短影响正常交通的时间。5.2.5.2面除雪应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作业为辅。在降雪过程中,当路面积雪厚度超过1em时,即可开始除雪作业。一般以铲为主,除雪机械的作业方向宜与正常行车方向相同,行驶速度为30~50km/h。从路面左侧向右侧依次进行。当降雪量较大,难以在降雪过程中清除全部积雪时,应在雪停后及时清除路面全部积雪。5.2.5.3当路面上的压实雪、融化的雪水、未及排除的雨水可能形成冰冻层时,应及时采取防冻防滑措施。当气温低于O℃时,在大、中型桥面、桥头引道纵坡大于2.5%的路段或平面曲线半径小于500m的匝道范围内,应撒布盐、盐水、盐砂混合料或其他融雪剂等防冻防滑材料。撒布的时间和频率宜与除雪作业同步。待雪停后,应将残留在路面上的防冻防滑材料与积雪一并清除干净。5.2.5.4雪和防冻作业应不分昼夜快速进行,作业现场必须实行统一指挥,并落实与作业形式相适应的安全作业措施和交通控制措施。6常见病害的维修6.1一般要求6.1.1对各种路面病害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路面的结构类型、设计使用年限、维修季节、气温等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维修措施。6.1.2为防止病害发展和破损面积的扩大,对病害应及时进行处治。6.1.3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病害的维修应采用机械作业,所使用的沥青混合料应集中厂拌,并采取保温措施。其它等级的公路也应逐步提高维修作业的机械化水平。6.1.4对病害的维修事先应有周密的计划,作好材料准备,保证工序之间的衔接,对坑槽、沉陷、车辙等需将原路面面层挖除后进行机械修补作业的病害,宜当日开挖当日修补,并设置警示标志以保证行车安全。6.1.5修补面积应大于病害的实际面积,修补范围的轮廓线应与路面中心线平行或垂直并在病害面积范围以外10~15cm。应采取措施使修补部分与原路面联接紧密。6.1.6在病害的处治中,凡需重新作面层的,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的规定;凡需重作基层的,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的规定。6.2裂缝的维修6.2.1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在高温季节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处治:6.2.1.1有裂缝的路段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少量沥青(在低温、潮湿季节宜喷洒乳化沥青),再匀撒一层2~5mm的干燥洁净石屑或粗砂,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碾压。6.2.1.2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6.2.2对于路面的纵向或横向的裂缝,应按裂缝的宽度按以下步骤分别予以处治:1缝宽在5mm以内:(1)清除缝中杂物及尘土。(2)将稠度较低的热沥青(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灌入缝内,灌入深度约为缝深的2/3。(3)填入干净石屑或粗砂,并捣实。(4)将溢出缝外的沥青及石屑、砂清除。2缝宽在5mm以上:(1)除去已松动的裂缝边缘。(2)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入缝中,捣实。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混合料。6.2.3因沥青性能不好、或路面设计使用年限较长、油层老化等原因出现的大面积裂缝(包括网裂),此时如基层强度尚好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选用下列维修方法:1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封层厚度宜为3~6mm。2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或先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后,再在其上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3改性沥青薄层罩面。4单层沥青表处。6.2.4由于土基、基层强度不足或路基翻浆等引起的严重龟裂,应先处治好基层后再重作面层。6.3拥包的维修6.3.1属于施工时操作不慎将沥青漏洒在路面上形成的拥包,将拥包除去即可。6.3.2已趋于稳定的轻微拥包,应将拥包用机械刨削或人工挖除。如果除去拥包后,路表不够平整,应予以处治。6.3.3因面层沥青用量过多或细料集中而产生较严重拥包,或路面连续多次出现拥包且面积较大,但路面基层仍属稳定,则应用机械或人工将拥包全部除去,并低于路表面约10mm。扫尽碎屑、杂物及粉尘后用热沥青混合料重做面层。6.3.4因基层局部含水量过大,使面层与基层间结合不良而被推移变形造成的拥包,应把拥包连同面层挖除,将水分晾晒干,或用水稳定性较好的材料更换已变形的基层,再重作面层。6.3.5由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水稳性不好,使基层松软而导致的拥包,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如土基中含有淤泥,还应将淤泥彻底挖除,换填新料并夯实。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潮湿路段,应采取措施引出地下水并在基层下面加铺一层水稳性好的材料,最后重作面层。6.4沉陷的维修6.4.1因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若土基和基层已经密实稳定,不再继续下沉,可只修补面层。并根据路面的破损状况分别采取下列处治措施。6.4.1.1路面略有下沉,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可在沉陷处喷洒或涂刷粘层沥青,再用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补,并压实平整。6.4.1.2路基沉陷导致路面破损严重,矿料已松动、脱落形成坑槽的,应按照6.8条坑槽的维修方法予以处治。6.4.2因土基或基层结构遭到破坏而引起路面沉陷,应参照上述第6.3.5奈的要求处治好基层后再重作面层。6.4.3桥涵台背因填土不实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可视情况选择以下处理方法:6.4.3.1除沥青面层,在沉陷的部分加铺基层后重作面层。6.4.3.2台背填土密实度不够的,应重新作压实处理,台背死角处的压实宜采用夯实机械。6.4.3.3含水量和孔隙比均较大的软基或含有有机物质的粘性土层,宜采取换土处理。换土深度应视软层厚度而定。换填材料首先应选择强度高、透水性好的材料,如碎石土、卵砾土、中粗砂及强度较高的工业废渣,且要求级配合理。6.4.3.4用注浆加固处理。6.5车辙的维修6.5.1车道表面因车辆行驶推移而产生的车辙,应将出现车辙的面层切削或铣刨清除,然后重铺沥青面层。在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可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或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或聚乙烯改性沥青混合料来修补车辙。6.5.2路面受横向推挤形成的横向波形车辙,如果已经稳定,可将凸出的部分削除,在波谷部分喷洒或涂刷粘结沥青并填补沥青混合料并找平、压实。6.5.3因面层与基层间有不稳定的夹层而形成的车辙,应将面层挖除,清除夹层后,重作面层。6.5.4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能不好,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处治基层。其方法可参照上述第6.3.5条的规定进行。6.6波浪与搓板的维修6.6.1属于面层原因形成的波浪或搓板可按下述方法进行维修:6.6.1.1面仅有轻微波浪或搓板,可在波谷部分喷洒沥青,并匀撒适当粒径的矿料,找平后压实。6.6.1.2浪(搓板)的波峰与波谷高差起伏较大时,应顺行车方向将凸出部分铣刨削平,并低于路表面约l0mm。削除部分喷洒热沥青,再匀撒一层粒径不大于l0mm的矿料,扫匀,找平,并压实。6.6.1.3重的、大面积波浪或搓板,应将面层全部挖除,然后重铺向层。6.6.2若面层与基层之间存在不稳定的夹层,面层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推移变形而形成波浪(搓板),应挖除面层,清除不稳定的夹层后,喷洒粘结沥青,重铺面层。6.6.3因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稳定性差等原因造成的波浪(搓板),应先对基层进行处治,再重作面层。其处治方法可参照上述第6.3.5条的要求。6.7冻胀和翻浆的维修6.7.1因路基冻胀使路面局部或大面积隆起影响行车时,应将胀起的沥青路面刨平,待春融后按翻浆处理的方法予以处治。6.7.2因冬季基层中的水结冰引起冻胀,春融季节化冻而引起的翻浆应根据情况采用以下方法之一予以处治:6.7.2.1砂粒;6.7.2.2发生翻浆的路段,可采用打石灰梅花桩或水泥砂砾桩的办法予以改善;6.7.2.3边沟,并在翻浆路段两侧路肩上交错开挖宽为30~40cm的横沟,其间距为3~5m,沟底纵坡不小于3%,沟深应根据解冻情况,逐渐加深,直至路面基层以下。横沟的外口应高于边沟的沟底。如路面翻浆严重,除挖横沟外,还应顺路面边缘设置纵向小盲沟。交通量较小的路段也可挖成明沟。但翻浆停止后,应将明沟填平恢复原状。6.7.3因基层水稳定性不良或含水量过大造成的翻浆应挖去面层及基层全部松软的部分。将基层材料晾晒干,并适当增加新的硬粒料(有条件时应换填透水性良好的砂砾或工业废渣等)。分层(每层不超过15cm)填补并压实。最后恢复面层。6.7.4低温季节施工的石灰稳定类基层,在板体强度未形成时雨水渗入,其上层发生翻浆的,应将翻浆部分挖除,重作石灰稳定基层或换用其它材料予以填补,然后重作面层。6.8坑槽的维修6.8.1路面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的维修:6.8.1.1“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划出所需修补坑槽的轮廓线。6.8.1.2划轮廓线开凿至坑底稳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槽的最大深度。6.8.1.3底、槽壁的松动部分及粉尘、杂物,并涂刷粘层沥青。6.8.1.4合料(在潮湿或低温季节,宜采用乳化沥青拌制的混合料)并整平。6.8.1.5型压实机具或铁制手夯将填补好的部分压(夯)实。新填补的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如果坑槽较深(7cm以上),应将沥青混合料分两次或三次摊铺和压实。6.8.1.6法修补。采用热修补养护车,将加热板加热坑槽处路面,翻松被加热软化铺装层,喷洒乳化沥青,加入新的沥青混什料,然后搅拌摊铺,压路机压实成型。6.8.2对交通量较小的路段在低温寒冷或阴雨连绵的季节,无法采用常规方法,也无条件采用合适的材料修补坑槽时,为防止坑槽面积的扩大,可采取临时性的措施对坑槽予以处治,待天气好转后再按规范要求重新修补。6.8.3若因基层局部强度不足等使基层破坏而形成坑槽,应按照6.3.5条的要求先处治基层,再修复面层。6.9麻面与松散的维修6.9.1因嵌缝料散失出现轻微麻面,在沥青面层不贫油时,呵在高温季节撤适当的嵌缝料,并用扫帚扫匀,使嵌缝料填充到石料的空隙中。6.9.2大面积麻面应喷洒稠度较高的沥青,并撒适当粒径的嵌缝料,应使麻面部分中部的嵌缝料稍厚,周围与原路面接口要稍薄,定型要整齐,并碾压成型。6.9.3因沥青用量偏少或因低气温施工造成的沥青面层松散,应采用以下方法处治:6.9.3.1将路面上已松动了的矿料收集起来。6.9.3.2待气温升至15℃以上时,按0.8~1.0kg/m2的用量喷洒沥青,再均匀撒上3-6mm的石屑或粗砂(5~8m3/1000m2)。6.9.3.3轻型压路机压实。6.9.4作稀浆封层处治,对松散路面的处理后,再作稀浆封层。6.9.5对于因油温过高,沥青老化失去粘结性而造成的松散,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作面层。6.9.6因沥青与酸性石料间的粘附性不良而造成路面松散。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作面层。重作面层的矿料不应再使用酸性石料。在缺乏碱性石料的地区,应在沥青中掺入抗剥离剂、增粘剂或使用干燥的生石灰、消石灰、水泥等表面活性物质作为填料的一部分,或采用石灰
本文档为【路面养护技术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8974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35KB
软件:Word
页数:42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4-26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