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准则应付职工薪酬

新准则应付职工薪酬

举报
开通vip

新准则应付职工薪酬【知识点】应付职工薪酬(一)职工薪酬的内容1.职工薪酬的概念所谓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2.职工薪酬的内容(1)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短期薪酬具体包括:①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②职工福利费;③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④住房公积金;⑤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⑥短期带薪缺勤带薪缺勤,是指企业支付工资或提供补偿的职工缺勤,包括年...

新准则应付职工薪酬
【知识点】应付职工薪酬(一)职工薪酬的内容1.职工薪酬的概念所谓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2.职工薪酬的内容(1)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短期薪酬具体包括:①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②职工福利费;③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④住房公积金;⑤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⑥短期带薪缺勤带薪缺勤,是指企业支付工资或提供补偿的职工缺勤,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⑦短期利润分享计划利润分享计划,是指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⑧非货币性福利;⑨其他短期薪酬;(2)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3)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其他长期服务福利、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和长期奖金计划等。【备注】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3.职工的界定①与企业订立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书模板免费下载企业劳动合同范本下载劳动合同 doc 下载劳动合同法下载劳动合同模板可下载 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②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独立董事;③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包括通过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二)短期薪酬的会计处理1.短期薪酬的一般会计处理原则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一般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一线工人薪酬)制造费用(生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费用(行政人员薪酬)销售费用(销售人员薪酬)研发支出(从事研发人员的薪酬)在建工程(从事工程建设人员的薪酬)贷:应付职工薪酬【关键考点】记住薪酬的费用归属方向。【案例解析1】2×14年7月,甲公司当月应发工资1560万元,其中:生产部门生产工人工资1000万元;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200万元,;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工资360万元。根据甲公司所在地政府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甲公司应当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0%和8%计提并缴存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甲公司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和%计提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以及所得税影响。根据上述资料,甲公司计算其2×14年7月份的职工薪酬金额如下:应当计入生产成本的职工薪酬金额=1000+1000×(10%+8%+2%+%)=1215(万元)应当计入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200+200×(10%+8%+2%+%)=243(万元)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360+360×(10%+8%+2%+%)=(万元)甲公司有关账务处理如下: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2430000管理费用4374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156000012480003120002340002.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1)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案例解析2】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笔记本电脑的企业,共有职工2000名。2×14年1月日,甲公司决定以其生产的笔记本电脑作为节日福利发放给公司每名职工。每台笔记本电脑的售价为万元,成本为1万元。甲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2000名职工中1700名为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300名为总部管理人员。假定甲公司于当日将笔记本电脑发放给各职工。根据上述资料,甲公司计算笔记本电脑的售价总额及其增值税销项税额如下:笔记本电脑的售价总额=×1700+×3002380+4202800(万元)笔记本电脑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17%+300××17%=+476(万元)应当计入生产成本的职工薪酬金额2380+=(万元)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420+=(万元)甲公司有关账务处理如下: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4914000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760000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2)企业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3)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4)向职工提供企业支付了补贴的商品或服务①如果合同规定职工在取得住房等商品或服务后至少应提供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将出售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其成本间的差额,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在合同规定的服务年限内平均摊销,根据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②如果合同没有规定职工在取得住房等商品或服务后至少应提供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将出售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其成本间的差额,作为对职工过去提供服务的一种补偿,直接计入向职工出售商品或服务当期的损益。【案例解析3】2011年初甲公司为稳定管理队伍,与10名中层管理人员签订如下协议:(1)以每套50万元的价格售予每位管理人员一套公寓;(2)每位管理人员必须自协议签订之日起服务10年,如违约则由公司无偿收回公寓。此协议于2011年初生效并当即执行。甲公司在2010年11月以每套80万元的价格购入10套公寓,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解析】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①2010年11月购入公寓时:借:固定资产800贷:银行存款800②2011年初执行协议时:借:银行存款500长期待摊费用300贷:固定资产800③2011年分摊长期待摊费用时:借:管理费用30贷:应付职工薪酬30借:应付职工薪酬30贷:长期待摊费用30④假如协议并未要求服务年限及其他附加条件,则2011年初执行协议时:借:银行存款500管理费用300贷:固定资产8003.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4.带薪缺勤1)带薪缺勤的内容①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②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2)累积带薪缺勤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案例解析4】乙公司共有1000名职工从2×14年1月1日起,该公司实行累积带薪缺勤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该制度规定,每个职工每年可享受5个工作日带薪年休假,未使用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结转一个日历年度,超过1年未使用的权利作废;职工休年休假时,首先使用当年可享受的权利,不足部分再从上年结转的带薪年休假中扣除;职工离开公司时,对未使用的累积带薪年休假无权获得现金支付。2×14年12月31日,每个职工当年平均未使用带薪年休假为2天。乙公司预计2×15年有950名职工将享受不超过5天的带薪年休假,剩余50名职工每人将平均享受6天半年休假,假定这50名职工全部为总部管理人员,该公司平均每名职工每个工作日工资为500元。根据上述资料,乙公司职工2×14年已休带薪年休假的,由于在休假期间照发工资,因此相应的薪酬已经计入公司每月确认的薪酬金额中。与此同时,公司还需要预计职工2×14年享有但尚未使用的、预期将在下一年度使用的累积带薪缺勤,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相关资产成本。在本例中,乙公司在2×14年12月31日预计由于职工累积未使用的带薪年休假权利而导致预期将支付的工资负债即为75天(50×天)的年休假工资金额37500元(75×500),并作如下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37500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375003)非累积带薪缺勤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5.利润分享计划的会计处理利润分享计划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企业应当确认相关的应付职工薪酬:①企业因过去事项导致现在具有支付职工薪酬的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②因利润分享计划所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义务金额能够可靠估计。属于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视为义务金额能够可靠估计:a.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之前企业已确定应支付的薪酬金额。b.该短期利润分享计划的正式条款中包括确定薪酬金额的方式。c.过去的惯例为企业确定推定义务金额提供了明显证据。职工只有在企业工作一段特定期间才能分享利润的,企业在计量利润分享计划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时,应当反映职工因离职而无法享受利润分享计划福利的可能性。如果企业在职工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不需要全部支付利润分享计划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该利润分享计划应当适用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有关规定。【案例解析5】丙公司于2×14年初制订和实施了一项短期利润分享计划,以对公司管理层进行激励。该计划规定,公司全年的净利润指标为1000万元,如果在公司管理层的努力下完成的净利润超过1000万元,公司管理层将可以分享超过1000万元净利润部分的10%作为额外报酬。假定至2×14年12月31日,丙公司全年实际完成净利润1500万元。假定不考虑离职等其他因素,则丙公司管理层按照利润分享计划可以分享利润50万元[(1500-1000)×10%]作为其额外的薪酬。丙公司2×14年12月31日的相关账务处理如下:借:管理费用50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利润分享计划500000(三)离职后福利1.离职后福利的概念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2.离职后福利的内容1)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2)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3.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根据设定提存计划,预期不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支付全部应缴存金额的,应当参照规定的折现率,将全部应缴存金额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案例解析6】承【案例解析1】,甲公司根据所在地政府规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2%计提基本养老保险费,缴存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2×14年7月,甲公司缴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应计入生产成本的金额为120万元,应计入制造费用的全额为24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万元。甲公司2×14年7月的账务处理如下:借:生成成本1200000制造费用240000管理费用432000贷:应付职工薪酬一设定提存计划18720004.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1)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条件当企业负有下列义务时,该计划就是一项设定受益计划:①计划福利公式不仅仅与提存金金额相关,且要求企业在资产不足以满足该公式的福利时提供进一步的提存金;②通过计划间接地或直接地对提存金的特定回报作出担保。(2)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案例引入】甲公司在2×14年1月1日设立了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并于当日开始实施。该设定受益计划规定:1)甲公司向所有在职员工提供统筹外补充退休金,这些职工在退休后每年可以额外获得12万元退休金,直至去世。2)职工获得该额外退休金基于自该计划开始日起为公司提供的服务,而且应当自该设定受益计划开始日起一直为公司服务至退休。为简化起见,假定符合计划的职工为100人,当前平均年龄为40岁,退休年龄为60岁,还可以为公司服务20年。假定在退休前无人离职,退休后平均剩余寿命为15年。假定适用的折现率为10%。并且假定不考虑未来通货膨胀影响等其他因素。计算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及其现值见表1。表1计算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及其现值单位:万元退休后退休后退休后退休后...退休后退休后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14年第15年①当年支付1200120012001200...12001200②折现率10%10%10%10%...10%10%③复利现值系数...④退休时点现值1091992902820⋯⋯316287=①×③⑤退休时点现值合计9127计算职工服务期间每期服务成本见表2。表2计算职工服务期间每期服务成本单位:万元服务年份服务第1年服务第2年⋯⋯服务第19年服务第20年福利归属:⋯⋯以前年度0⋯⋯当年*⋯⋯以前年度+当年⋯⋯9127期初义务0⋯⋯利息0⋯⋯当期服务成本***⋯⋯***期末义务⋯⋯9127*****=9127/20*=(1+10%)19=(1+10%)18=(1+10%)含尾数调整。服务第1年至第20年的账务处理如下:服务第1年年末,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借:管理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746200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746200服务第2年年末,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借:管理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820800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820800借:财务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74600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74600服务第3年至第20年,以此类推处理。【理论总结】企业应当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采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和财务变量等作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企业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折现率,将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予以折现,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职工每提供一个期间的服务,就会增加一个单位的福利权利,企业应当对每一单位的福利权利进行单独计量,并将所有单位的福利权利累计形成最终义务。企业应当将福利归属于提供设定受益计划的义务发生的期间。这一期间是指从职工提供服务以获取企业在未来报告期间预计支付的设定受益计划福利开始,至职工的继续服务不会导致这一福利金额显着增加之日为止。企业在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当期服务成本以及过去服务成本时,应当根据计划的福利公式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当职工后续年度的服务将导致其享有的设定受益计划福利水平显着高于以前年度时,企业应当按照直线法将累计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分摊确认于职工提供服务而导致企业第一次产生设定受益计划福利义务至职工提供服务不再导致该福利义务显着增加的期间。在确定后续年度服务是否将导致职工享有的设定受益福利水平显着高于以前年度时,不应考虑仅因未来工资水平提高而导致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显着增加的情况。(3)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计划资产包括长期职工福利基金持有的资产、符合条件的保险单等,但不包括企业应付但未付给独立主体的提存金、由企业发行并由独立主体持有的任何不可转换的金融工具。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企业应当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其中,资产上限,是指企业可从设定受益计划退款或减少未来向独立主体缴存提存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现值。4)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报告期末,企业应当在损益中确认的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包括服务成本、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除非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职工福利成本计入资产成本,企业应当将服务成本和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计入当期损益。服务成本包括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和结算利得或损失。①当期服务成本。指因职工当期提供服务所导致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额。②过去服务成本。指设定受益计划修改所导致的与以前期间职工服务相关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③结算利得和损失。设定受益计划结算利得或损失是下列两项的差额:A.在结算日确定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B.结算价格,包括转移的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企业直接发生的与结算相关的支付。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是指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由于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变动,包括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以及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5)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企业应当将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但企业可以在权益范围内转移这些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金额。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包括下列部分:①精算利得或损失,即由于精算假设和经验调整导致之前所计量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案例解析7】承【案例引入】,假定甲公司在该计划开始后职工提供服务的第3年年末重新计量该设定受益计划的净负债。甲公司发现,由于预期寿命等精算假设和经验调整导致该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增加,形成精算损失15万元。借:其他综合收益——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重新计量——精算损失15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150000②计划资产回报,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计划资产的回报,指计划资产产生的利息、股利和其他收入,以及计划资产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企业在确定计划资产回报时,应当扣除管理该计划资产的成本以及计划本身的应付税款,但计量设定受益义务时所采用的精算假设所包括的税款除外。管理该计划资产以外的其他管理费用不需从计划资产回报中扣减。③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四)辞退福利1.企业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应当在下列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①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②企业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时。2.企业应当按照辞退计划条款的规定,合理预计并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预期在其确认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完全支付的,应当适用短期薪酬的相关规定;辞退福利预期在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的,应当适用关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有关规定。3.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五)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向职工提供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应当设定提存计划相同的原则进行处理。此外,企业应当适用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定,确认和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在报告期末,企业应当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认为下列组成部分:1.服务成本。2.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3.重新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为简化相关会计处理,上述项目的总净额应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长期残疾福利水平取决于职工提供服务期间长短的,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确认应付长期残疾福利义务,计量时应当考虑长期残疾福利支付的可能性和预期支付的期限;长期残疾福利与职工提供服务期间长短无关的,企业应当在导致职工长期残疾的事件发生的当期确认应付长期残疾福利义务。精心搜集整理,因文档各种差异性,请按实际需求再行修改编辑调整字体属性及大小
本文档为【新准则应付职工薪酬】,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0836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7-3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