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最新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举报
开通vip

最新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最新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学校:班级:教者: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目录第一单元1.白鹭2.落花生3.桂花雨4*.珍珠鸟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习作:我的心爱之物语文园地一第二单元5.搭石6.将相和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习作:“漫画”老师语文园地二第三单元8猎人海力布9牛郎织女(一)10*牛郎织女(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习作:缩写故事语文园地三快乐读书吧第四单元11.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已亥杂诗)12.少年中国说(节选)13.圆明园的毁灭14*.木笛习作:二十...

最新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最新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学校:班级:教者: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目录第一单元1.白鹭2.落花生3.桂花雨4*.珍珠鸟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习作:我的心爱之物语文园地一第二单元5.搭石6.将相和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习作:“漫画”老师语文园地二第三单元8猎人海力布9牛郎织女(一)10*牛郎织女(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习作:缩写故事语文园地三快乐读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吧第四单元11.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已亥杂诗)12.少年中国说(节选)13.圆明园的毁灭14*.木笛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语文园地四第五单元15.太阳16.松鼠习作例文:鲸鱼、风向袋的制作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第六单元17.慈母情深18.父爱之舟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习作:我想对您说语文园地六第七单元20. 古诗词 经典古诗词大全300首五年级必背古诗词50首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词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词中小学生必背古诗 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21.四季之美22.鸟的天堂23*.月迹习作:_____即景语文园地七第八单元24.古人谈读书25.忆读书26*.我的“长生果”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习作:推荐一本书语文园地八第七单元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20《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浣、聒”等6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并背诵这三首诗,默写《枫桥夜泊》。3.体会诗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4.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与启迪。【教学难点】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契合的写法,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体会。通过景物描写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人物情感的方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板书:山居秋暝2.作者介绍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他又精通绘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丛竹等。有《王右丞集》。二、诗歌朗读指导1.听朗读。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3.诵读全诗。诵读指导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三、诗中有画(一)题解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二)诗中有画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这里犹如世外桃源一般。板书:诗中有画既然说“诗中有画”,我们就把诗还原为一幅古典的卷轴画。1.我们首先找出诗中的写景部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板书:寂静,清新,幽雅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明确: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板书:山村生活美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4.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明确:是。写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勃勃生机。这里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5.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学生概括。明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四、拓展延伸网上搜集王维的其他诗,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背诵下来。五、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诗。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3.预习。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1.板书课题2.题解:“泊”:停泊。板书:枫桥夜泊二、初解诗意,读出韵味。1.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2.学生自学自读。3.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指导:“到——客——船”,这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两句。学生齐读全诗。三、感“眠”悟“愁”,“对”出愁思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想一想: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2)学生默读、圈画。3)停。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板书:月落乌啼。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未眠。板书:乌啼霜满天。张继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满天的霜有谁看见过?哦,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什么感受?对,是诗人感觉到的。诗人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板书:霜满天。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板书:江枫、渔火张继因为未眠,所以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板书:半夜钟。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学生齐读全诗。2.抓一“愁”字,感受愁意。1)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息,张继却久久不眠,为什么?学生回答。一个字,愁。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板书:愁2)是的。请你看看古诗,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愁心与愁弦呢?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抓住这些词语读出感觉。3)学生自由地读、圈、想、读。4)交流:月落能带给人一种失落感,一种孤独感。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第一句。板书:月落----失落感、孤独感乌啼---凄凉霜满天-----寒冷学生齐读《枫桥夜泊》。3.抓一“对”字,感悟“愁”思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思考: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板书:对“对”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诗,想一想:是什么在陪伴着孤独的诗人呢?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是江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人作陪,这一对,对出了什么?学生回答。2)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生带着“愁”来读。教师范读。但是,这里什么都没有,这里有的只是——学生齐读《枫桥夜泊》。板书:愁四、钟声叩心,释放愁怀1.钟声响起,述说情怀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2.交流评析,释放情怀学生述说着钟声的述说。学生在钟声的伴奏下齐读全诗。五、总结拓展,人文关照推荐《不朽的失眠》给大家阅读。六、作业。1.背诵这首诗。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第三课时一、导入课文,直切主题。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学过哪些这类的诗句?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词,就是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板书:长相思二、读准《长相思》1.自由读,读准字音。畔(pàn)更(gēng)聒(guō)2.指名读全文,读后评价。3.朗读时注意节奏: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4.根据节奏,小组成员互读,要读得有韵味。三、把握词意1.根据注释默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意,把握不准的,可以向同学请教。2.请学生说说词的意思。要求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释。3.评价。四、深入理解。1.根据问题再读课文。A.作者身在何方?B.作者在“相思”谁?是从哪句中体现出来的?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他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悬崖绝壁,经过了荒山野岭,经过了险滩急流,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板书:身在征途2.指导朗读:“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小结:同学们,作者在行军途中历经了千辛万苦,尝尽了酸甜苦辣,作者怎能不想自己的故乡,不想自己的亲人呢?他怎样想呢?怎样相思呢?3.思考:作者怎样相思?想到怎样?题目中哪个字体现了?板书:心眷故园4.想象词的意境:引导:同学们认真听同学朗读,想象一下当时的景物以及人物的心情,体会作者的情感。小结:是啊,此时只能聆听寒风呼啸的声音,看到大雪纷飞的情景,一种难以入眠的心境装着一颗思乡的心。五、交流纳兰性德的资料。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州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正三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6、再读《长相思》七、拓展《长相思》1.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呢?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2.学生回答,老师点评。板书:心系祖国八、交流交流纳兰性德的《菩萨蛮》。菩萨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21《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教学难点】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请我们打开书,翻到90页,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师板书课题。板书:四季之美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2.小组活动,大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3.小组长检查小组每个同学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4.每个小组在向老师汇报学习生字的结果时,要总结出本小组的识字方法。生汇报识字情况,并总结识字方法。三、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生总结、汇报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板书: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黄昏冬天-----早晨四、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朗读指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下面,我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2.生自由读课文。3.小组读课文,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其他同学及时做出评价。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朗读,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熟悉。这节课还是有所收获的。六、布置作业。1.掌握课后生字词。2.背诵课文。3.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体现的四季之美。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四季之美》这篇文章。板书:四季之美2.听写词语。黎明红晕漆黑夜幕降临愈发心旷神怡闲逸和谐扫兴二、深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1.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春天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写这一部分用了怎样的写法?生总结,汇报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板书: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2.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体现出夏天怎样的特点。生总结,汇报板书: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夏夜萤火虫----迷人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秋天的美体现在哪里。生总结,汇报板书: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乌鸦归巢成群大雁大自然的各种声音4.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冬天美在哪里,你的心情怎样。生总结,汇报板书:冬天早晨----落雪----闲逸总结:分析课文,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四季和我们常接触到的描写四季的文章不同。作者在描写四季之美的时候,只是抓住每个季节最具有代表性的美。三、探讨写作顺序。我们再一次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采用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生总结,汇报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是从“春、夏、秋、冬”这四个词语看出来的。板书:时间顺序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这篇文章就是用时间顺序来介绍的。我们常用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这两种。介绍事物的发展,一般用时间顺序;介绍物体不同部位的情况,适合用空间顺序。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根据所写内容来确定写作的顺序。四、布置作业。试着用时间顺序写一写你喜欢的植物的成长过程。板书设计: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四季之美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时间顺序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冬天----早晨(落雪—闲适)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22《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生: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生: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五、课后作业1.抄写本科生字词。2.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第二学时一、整体感知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大  生: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  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生: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生: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生: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重点体会“颤动”。  (3)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生: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5.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  鸟  1.播放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4.学生汇报。  生: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生: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我们体会了“应接不暇”。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生: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生: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们从中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7.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8.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  9.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出示思考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2.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23《月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袅、嫦”等7个生字,掌握“累”这个多音字。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划分文章的段落。3.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4.感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划分文章的段落。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教学难点】感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学过有关月亮的古诗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这首诗是孩子们眼中的月,“白玉盘”、“瑶台镜”多么美好的比喻呀。从中可以看出,在孩子们的眼中,月是多么美好。今天这篇文章也写了孩子眼中的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板书:月迹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2.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解决这些生字词。3.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生汇报学习成果课文共分三部分:板书: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三、细读,寻月之迹1.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读文章,思考:文章围绕着月迹主要写了哪件事情?生总结,归纳:中秋月夜,孩子们在庭院中、小河里寻找月迹。2.默读课文,总结:孩子们在哪儿寻到了月迹?生总结,归纳板书: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四、品读,赏月之美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我们先看到镜中月。你觉得镜中月美吗?美在何处?镜中月:“溜、长了腿的、爬”等词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款款地”形象地表现了月的柔美、优雅。“渐渐地、慢慢”等词句,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冉冉升起,由亏转盈再消失的形态变化美。2.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还喜欢哪儿的月?为什么?明确:1)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写出月光的颜色美。“粗粗的、疏疏的、累累的”等词衬出月光的朦胧美。“袅袅、淡淡的、痒痒的”写出孩子们似乎已经到了月亮的体验,很美妙。整体阅读则像在读一首诗,充满着诗情画意。2)杯中月:“小小的、酥酥地、颤”这些词让“我们”感觉眼中月亮是那么惹人怜惜。五、再读,探月之喻1.精读,深入思考:到了院外,孩子们并没有停下寻找的脚步,月亮无处不在。又在河里,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在“我”和弟弟妹妹的眼中月亮代表着什么呢?板书:寻找月亮,月亮无处不在。2.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向往齐读文章最后两节。3.找出文中对月亮静态和动态描写的语句,并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六、小练笔。根据要求仿写句子。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使用叠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七、作业。摘抄文中描写月亮的优美的句子进行积累。板书设计: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月迹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月亮无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处不在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七《______即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者一处自然景观进行写作。2.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3.通过习作,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重点】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景物的变化。【教学难点】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大家看一看这些美丽的图片,这些景物是那样迷人。我们读过不少写景的文章,那些优美的景物描写让我们非常难忘。今天,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景物,也让我们用自己的笔把景物写下来,给别人以美的感受。板书:________即景二、方法指导1.读题大家读一读题目,发现题目有什么特点?生观察,总结预设:题目不完整,需要补充。在写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2.出示习作要求:_______即景,在选材方面,可以写“雨中即景”、“日落即景”,可以写“田野即景”等。写作方法:认真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在写作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板书:选材写作方法三、师生共同讨论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写呢?先让我们看看课本,看文中给我们进行了哪些提示。书中提示我们:1.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按照空间顺序、观察顺序或者游览顺序等进行描写。2.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除了书中的提示,我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呢?总结:在写作的时候,要融入自己或喜悦、或赞叹等的情感。板书:有条理动态变化四、小组交流,练习表达。1.选择一处景物或自然景观,思考其特点。2.和小组成员交流:把自己所选的习作介绍给大家,请大家评价。3.班上交流:把自己的习作和全班同学交流,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及时做出修改。五、拟提纲,练习写作。1.在稿纸上简单记录交流后的收获。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给自己的习作拟一个提纲,包括:写哪儿的景物,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如何结尾。3.写作。六、组内评议,练习修改。1.展示自己的习作提纲,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写,请大家提出意见或建议。2.试着把你确定的内容写下来。注意:要按一定顺序;语言要生动形象;要注意动态描写。七、集体评议,作业安排。1.选取写得好的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总结其优点。2.继续修改习作,写好这篇写景散文。板书设计:选材---写作方法_____即景有条理---动态变化 教学反思 平行与垂直的教学反思班会课教学反思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科学我从哪里来教学反思平行与垂直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先出示了几个体现优美风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写作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白怎样进行写作,从而消除他们在写作上的畏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探究精神,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发现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让自己的作品更完美。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较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句子中的景物描写,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2.学习怎样把一个画面描写具体。3.积累古诗词。【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把画面写具体。【教学难点】学习怎样把一个画面描写具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今天,我们又来到了语文园地。现在让我们去看看这个语文园地七都有哪些内容吧!板书:语文园地七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交流平台。1)朗读这两段话。2)读一读这两段景物描写,认真品味这些句子在描写景物方面有什么特点?总结,汇报这两段都是景物描写。第一段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抓住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表达了作者对“充满生命力”的榕树的赞美;第二段文字,描写了月亮的动态,把月亮慢慢升高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板书:动静结合描写景物。2.词句段运用。1)元旦快到了,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海报吧。要有打动人的宣传语,还要配上好看的图画,看看谁制作的海报最吸引人。①收集有关元旦祝福的句子。②为元旦晚会设计一个海报。③在海报上写上一条打动人的宣传语。生制作海报,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编写的宣传语。板书:宣传语要能打动人2)读下面两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着写一写。①读句子,体会每组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区别。生总结,汇报这两组句子中,每组的第一句都描写得比较概括,不生动,第二句在第一句写景的基础上进行细化,比如,“夕阳西下,乌鸦归巢。”这句话,第二句把“夕阳西下”进行了细化,并且用“斜照”体现出夕阳的特点以及夕阳对万物的“感情”;在描写“乌鸦归巢”时,作者更是赋予乌鸦以人的情感,用“急急匆匆”点明乌鸦回家时内心的焦急,给人无限遐想,同时作者还用“动人”点明看到这样的景物时的感觉;“点点”则形象地写出了乌鸦往家飞时的形状。综上所述,第二句比第一句更生动,更富有感情。板书:更生动形象,更富有感情②根据例子,仿写句子。师对学生们仿写的句子进行点评。示例: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示例:一条清澈的小河缓缓地、优雅地在眼前流过。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示例:可爱的小狗在公园碧绿的草坪上尽情地玩耍。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示例:寂静的清早,低沉、昏暗的天空中布满了浓浓的阴云。3.日积月累。学习《渔歌子》这首诗。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朗读这首诗。2)简介作者张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3)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4)学生读读背背。5)测试学生背诵情况。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接触到了富有特点的、美丽的景物描写,明白了怎样把景物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还积累了古诗词,更学会了制作海报,可以说是受益匪浅。板书设计:动静结合描写景物宣传语要能打动人语文园地更生动形象,更富有感情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反思:在本课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体会写景句子的特点,让他们把握通过动态描写能把景物写活,能让景物更生动形象。在仿写这个环节,我鼓励学生把自己仿写的内容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并及时做出评价。效果较好。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讲解,让他们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中对的景物的描写,突出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不足之处:对海报的制作指导得不够细,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详细进行每一步,让学生在每一步教学中都有所收获。
本文档为【最新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橘子默/ty
一线数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十多年教育教学经历,获得多项荣誉。
格式:doc
大小:867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小学语文
上传时间:2019-07-09
浏览量: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