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十四章经济增长理论[鲍步云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第十四章经济增长理论[鲍步云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举报
开通vip

第十四章经济增长理论[鲍步云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基础理论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第四节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第五节 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掌握哈罗德—多马模型理解新古典增长模型熟悉经济增长的相关核算方法掌握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有较为清晰的了解 经济增长率的作用2000年,美国的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或实际GDP为34800美元(以2000年的美元计算)。如此高的人均产出意味着一般的美国居民能享受很高的生活水准,这里指的是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水平。大多数...

第十四章经济增长理论[鲍步云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基础理论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第四节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第五节 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掌握哈罗德—多马模型理解新古典增长模型熟悉经济增长的相关核算方法掌握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有较为清晰的了解 经济增长率的作用2000年,美国的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或实际GDP为34800美元(以2000年的美元计算)。如此高的人均产出意味着一般的美国居民能享受很高的生活水准,这里指的是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水平。大多数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至少有一辆汽车,几台电视机,至少 高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高中英语研修观课报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 毕业,通常受过大学教育,医疗卫生水平很高,人均预期寿命接近80岁。到2020年,中国年增长率按2%增长,其人均实际GDP只有5800美元,为美国2000年水平的17%;若年增长率为10%,则人均实际GDP将接近30000美元,几乎是美国2000年的水平。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基础理论一、经济增长的界定(一)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总量的不断增多,实质上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作为最古老的经济学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经济增长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有重要意义,各个国家都对此高度关注。(二)不同视角的经济增长1.短期视角的经济增长短期视角的经济增长(short-termperspectiveofeconomicgrowth),是指实际GDP或实际人均GDP的增加。这一视角的经济增长只有一个维度,就是实际GDP或实际人均GDP,而不考虑与之相关的其他方面。2.长期视角的经济增长长期视角的经济增长(long-termperspectiveofeconomicgrowth),是指经济周期中相邻的后高峰的实际GDP或实际人均GDP,比前高峰的实际GDP或实际人均GDP的增加。此视角下的经济增长有两个维度,不仅包括实际GDP或实际人均GDP,而且还包括经济周期中后高峰与前高峰的比较。3.立体视角的经济增长立体视角的经济增长(three-dimensionalperspectiveofeconomicgrowth),是指商品和劳务供给的长期持续增加,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意识形态的改进。这个视角的经济增长,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一,经济增长的集中体现与结果是商品供给总量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包括总量和人均两个方面。这是经济增长的外在体现。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技术是影响经济增长诸多因素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没有技术进步就没有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这是经济增长的“硬力量”。第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技术进步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与技术进步相适应,这种可能性才能变为现实。也就是说,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改进,才能使技术得到有效的运用,才能使人们不断地创造与革新,。这是经济增长的“软力量”。二、经济增长的测量(一)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economicgrowthrate,RGDP),也称收入增长率(growthrateofGDP)或经济增长速度(paceofeconomicgrowth),是指计算期内,实际的末期国民生产总值与基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二)经济增长率指标1.总量指标若用Yt表示t时期的总产量,Yt-1表示(t-1)时期的总产量,则总产量意义上的增长率为 2.均量指标若用yt表示t时期的人均产量,yt-1表示为(t-1)时期的人均产量,则人均产量意义上的增长率为三、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一)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很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使得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二)人均产值和人口增长率高生产率迅速的增高,按人口计算的产量增长率和收入高,人口以及资本也形成了高增长率。(三)经济结构的变化速度很快经济结构的快速变革,由农业转向非农业,由工业转向服务业也是很迅速的,生产规模的变化,单个私人企业转向全国性或跨国公司等。(四)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迅速改变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表现在社会城市化和移风易俗上。(五)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经济发达国家要向其他国家争取市场和原料。(六)全世界的增长情况不平衡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人均产出水平有很大差距。四、经济增长研究的主要问题(一)存在性问题存在性问题(existenceproblem),是指经济增长研究,先要回答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存在着一种长期增长的可能性。包括一种长期增长的可能性是否存在,哪些因素决定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历史和现实中这种可能性存在的情况如何,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分析这种可能性的存在等。(二)稳定性问题稳定性问题(stabilityproblem),是指经济增长研究,要再回答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存在着一种稳定增长的可能性。主要有经济稳定增长是指什么样的增长,保持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稳定增长的路径有哪些,实现稳定增长的机制是什么,稳定增长有哪些基本规律,政府为了促进稳定增长应当采取什么经济政策等。(三)恢复性问题恢复性问题(restorativeproblem),是指经济增长研究,还要回答一个国家的经济如果偏离正常的增长轨道,怎样才能使其恢复。基本内容是,经济增长偏离正常轨道的原因是什么,各个国家偏离正常轨道的原因有何差异,恢复增长的条件和前提是什么,恢复增长有什么规律可循,以什么思维、变量和方式来建立恢复增长的理论等。五、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一)经济增长的因素1.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directfactorsofeconomicgrowth),是指经济中的投入要素和影响这些要素生产率的变量。前者,如资本和劳动的积累;后者,如规模经济和技术变化。2.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indirectfactorsofeconomicgrowth),也称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fundamentalfactorsofeconomicgrowth),是指经济增长中基本的或深层次的有关变量。具体来说,是影响一国积累生产要素的能力以及投资于知识生产的能力产生的变量。如,人口增长、金融的影响力、一般宏观经济环境、贸易制度、政府规模、收入分配、地理的影响以及政治、社会的环境,等等。(二)经济增长方程 式中:Yt表示一个经济的总产出Kt,Rt和Lt分别表示资本存量、自然资源和劳动投入At表示该经济应用知识的储量,即技术水平St表示基本因素上式包括影响增长的直接因素和基本因素,本章着重考察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六、经济增长率核算方程(一)经济增长率核算方程的含义RGDP核算方程(RGDPaccountingequation),也称RGDP分解方程(RGDPdecompositionequation),是指揭示或分解经济增长率源泉的总量或均量的经济模型。这一模型,一般是在确定经济增长源泉的因素基础上,运用数理分析来建立。(二)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源泉,就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包括人力资本L、自然资源R、资本K和技术A。1.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劳动力的质量或素质,包括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知识水平与结构、纪律性以及健康程度等。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效用发挥,只能依赖受过良好训练的劳动者。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与生产技能,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与纪律意识,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来说,在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到了一定阶段后,就要依靠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或人力资本的积累。2.自然资源是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虽然自然资源的拥有量并不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如果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俄罗斯、加拿大和挪威等一些国家,就是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能源工业、农业、渔业和林业等方面获得高产而发展起来的。然而,许多几乎没有自然资源可言的国家,如日本,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使自己获得经济增长。3.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基础资本是指物质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道路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等。现代经济学家认为,人均产量提高的前提,是人均资本量的增加。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资本积累占国民收入的10%~15%,是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表明,储蓄多且资本积累多的国家,经济增长率往往是比较高的。4.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通过生产率的提高,使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虽然随着K、L、R投入的增加,产出也会增加,但边际产量MP递减,增长速度会逐渐放慢。罗伯特·默顿·索洛(RobertMertonSolow)估算,在1909~1940年间,美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占51%左右。而且,技术进步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三)经济增长率分解方程1.总量生产函数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人力资本L、自然资源R、资本K和技术A。但为了简便起见,假定社会只用劳动与资本两种要素从事生产,则总量生产函数为式中,Yt代表t期的总产量Lt代表t期的劳动投入量Kt代表t期的资本投入量At代表t期的技术水平,又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TFP)。2.经济增长率的分解公式求关于时间的导数得方程两边除以并整理变形得 令这是产出的劳动弹性,劳动收益的产出份额;这是产出的资本弹性,资本收益的产出份额。因而有两边乘以dt整理变形得即有经济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四)技术进步率的测算经济增长率、劳动增长率、资本投入增长率、产出的劳动弹性与资本弹性,都可以根据经验数据估算出来。因而,技术进步率也可以间接地测算出来。技术进步率,等于总产量增长率减去劳动投入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再减去资本投入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的剩余部分。这就是著名的索洛剩余(Solowresidua)。计算公式为例 已知资本增长率为4%,劳动增长率为2%,产出或收入增长率为6%,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为30%,在以上假定条件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根据 则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产出或收入的增长率6%-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1-30%)×2%-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30%×4%,因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4%。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由来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只强调投资对需求的作用,而没有关注投资对潜在产出或供给的影响。实际上,投资的增加不仅会增加总需求,也会增加一国的资本存量,即增加潜在产出。从长期看,一期又一期的投资会增加资本存量,从而扩大了生产能力,增加了潜在产出,提高了充分就业收入水平。显然,要保持已经提高了的充分就业状态,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一直保持原来的投资水平是不行的,必须相应地不断提高。那么,投资按什么样的速度提高才能达到长期充分就业状态呢?哈罗德—多马模型就是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的。二、哈罗德模型(一)哈罗德模型的理论基础哈罗德模型(Harrodmodel),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理论I=S为基础,是凯恩斯理论的长期化和动态化。(二)哈罗德模型的假设条件(1)经济社会生产单一产品,既可作为消费品也可作为资本品。(2)生产过程中只使用资本K和劳动L两种生产要素,两种生产要素不可相互替代,且投入比例不变。(3)在一定时期内,不存在技术进步,故资本—产量比和劳动—产量比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不变,同时也不存在资本折旧。(4)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任何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且投入比例不变。(5)MPS=APS,储蓄S是国民收入Y的函数,即S=sY,s为该社会的储蓄率,等于社会边际储蓄倾向,并假设其不变。(三)哈罗德模型的推导哈罗德认为,一个社会的资本存量与社会总产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资本—产量比率。若用v表示资本—产量比,K表示资本,Y表示社会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则有   随着社会资本的增长,社会的总产量也增长,假设二者的增长量依次为ΔK和ΔY。二者之比称为边际资本—产量比率,即加速数。如果原有的资本—产量比率等于边际资本—产量比率,即加速数=资本—产量比率,那么就有   由于假设不存在资本折旧,故资本存量的增量ΔK就全部来自于投资,也就是说,ΔK=I,因此有或根据假设S=sY,再按照凯恩斯理论经济均衡时I=S,同时就有联立方程 解这个联立方程得哈罗德模型为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量比率成反比。(四)增长率的三种形态1.有保证增长率有保证增长率(warrantedrateofgrowth,Gw),也称均衡增长率(equilibriumgrowthrate),是指满足厂商意愿的增长率。这一增长率,是储蓄率s与合意资本—产量比率vw之比 2.实际增长率实际增长率(realgrowthrate,Gr),是指实际发生的增长率。这一增长率,是储蓄率s与实际资本—产量比率vr之比3.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naturalgrowthrate,Gn),是指人口和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长期最大增长率。如果人口增长率为n,这一增长率,是储蓄率s与理想资本—产量比率vn之比(五)对经济增长的解释1.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哈罗德认为,在长期中充分就业的经济均衡增长条件,是有保证的增长率、实际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等,即2.经济增长波动的成因(1)短期波动的成因如果Gr>Gw,说明vr>vw,实际储蓄率即投资率大于均衡投资率,经济要高涨;若Gr<Gw,说明vr<vw,则实际投资率小于均衡投资率,经济要萧条。也就是说,如果Gr≠Gw,会导致经济短期波动。 或(2)长期波动的成因Gw>Gn,说明均衡投资率大于理想或最大投资率,由于劳动力不足或技术水平限制,经济要长期萧条;Gw<Gn,说明均衡投资率小于理想投资率,由于劳动力廉价或技术进步推动,经济要长期高涨。这就是说,假若Gw≠Gn,会导致经济长期波动。(六)均衡增长“存在问题”哈罗德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均衡增长,首先要求Gr=Gw,即vr=vw,其次要求Gw=Gn,即vw=vn,但是s、vr、vw和vn决定于不同主体的预期和决策,相等是偶然的。因此,Gw=Gr=Gn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虽然这种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增长途径存在着可能,但一般来说,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极小的。结论:一般而言,经济很难按照均衡增长途径增长。(七)均衡增长“不稳定性原理”哈罗德认为,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增长率一旦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会发生更大的偏离。即经济发展很难稳定,不是连续上升便是连续下降,总是剧烈波动。(1)当Gr>Gw时,Gr与Gw之间缺口要求降低Gr。但是,在s既定的条件下,Gr>Gw,从而实际I小于意愿I,意味着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将增加投资,实际产量水平进一步提高而不是缩小。(2)当Gr<Gw时,Gr与Gw之间缺口要求提高Gr。然而,在s既定的条件下,Gr<Gw,从而实际I大于意愿I,意味着产品供大于求,企业将减少投资,实际产量水平进一步缩小而不是提高。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由来(一)索洛等认定的哈罗德(多马)模型缺陷(1)假定资本—产出比率不变,否定了生产要素的可替代性,也规定了资本—劳动的配合比例不变,不符合实际情况。(2)资本—产出比是一个平均量的概念,意味着平均的资本—产出比和增量的资本—产出比相等,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当收益递减时,二者实际上并不相等。(3)是一个非价格模型,主要是以资本价值论为基础,没有考虑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对增长的调节问题。这会导致其过分依赖国家干预而忽视了市场的调节作用。(4)没有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5)所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增长道路,是一个狭窄的“刃锋”。Gw=Gr状态很难存在,自我趋向于均衡增长路径的结论,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事实不符。(二)索洛和斯旺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默顿·索洛(RobertMertonSolow),在1956年发表的《经济增长的一个理论》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增长理论模型。随后,英国经济学经济学家特雷沃·斯旺(TrevorW.Swan),在1956年发表的《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中,提出了与索洛基本相同的观点。后来,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爱德华·米德(JamesEdwardMeade),根据索洛和斯旺的相关研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化的表述。这一增长模型,不只是依据凯恩斯投资与储蓄的理论,还包容了凯恩斯以前古典经济学的成分,因而称之为新古典增长模型(neoclas-sicalgrowthmodel)。由于该模型的主要贡献者是索洛和斯旺,所以也称为索洛—斯旺模型(Solow-Swanmodel)。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和研究目标(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1)为两部门经济,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I=S;(2)资本和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而资本—产出比可变;(3)只生产一种产品,使用资本K与劳动L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4)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价格机制起主要调节作用。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分别决定工资和利润,资本和劳动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5)存在技术进步,但是一个有着固定趋势的常数。技术不改变资本与劳动的边际替代率,产出的规模不变;(6)规模收益不变;(7)社会储蓄函数S=sY,s是储蓄率;(8)劳动力或人口按照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即n=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研究目标分析资本积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着重分析储蓄对资本存量变化的影响。揭示经济长期增长的产出水平和资本水平实现稳态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从当时的状态向稳态均衡状态调整。三、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一)人均生产函数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经济的生产函数为式中,Y为总产出;L和K分别为总量劳动和总量资本。Y随L和K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生产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有 取,此式变为假定全部人口都参与生产。人均产量 ,只能依赖于人均资本。因而人均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这一人均生产函数表明,人均资本量的增加会使人均产量增加。根据报酬递减规律,人均产量会以递减的速度增长,如图14.1所示。大写字母:总量,小写:均量图14.1 人均生产函数从图形可看出,随着每个工人拥有资本量的增加,每个工人的产量也增加,但由于边际报酬递减,人均产量的增加速度是递减的。(二)基本方程因为总投资I等于净投资即资本存量的变化ΔK加折旧。假定折旧与资本存量之比是一个固定值δ(0<δ<1),人口增长率为n,且储蓄能有效转化为投资,则有 根据I=S和S=sY,有,上式两边同除以L,可得   同时,由于人均资本,两边取自然对数,再求时间的微分,则k的增长率可以写为两边除以L得  ①②由①②可得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或(三)人均储蓄的去向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济含义是,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实现外延型经济增长;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实现内含型经济增长。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人均储蓄sy可以被用于两部分,一部分是人均资本的增加Δk,即资本的深化;另一部分为资本折旧δk与为新增人口配备的资本投入nk之和,即资本的广化。由此,当人均储蓄sy大于(n+δ)k时,会导致人均资本Δk的上升,此时存在着资本深化;如果人均储蓄sy小于(n+δ)k部分时,人均资本Δk就会下降。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可以表述为人均储蓄=资本深化+资本广化 或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四)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及稳定性1.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经济均衡增长,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均衡状态。就是说,经济增长稳态时,人均产量y与人均资本k保持不变或衡定。从来看,实现经济增长稳态的条件是Δk=0,即人均资本的增量为零。这就有   只有Δk=0,才能使人均资本k与人均产量y达到均衡数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如果人均资本k变化,则根据生产函数y=f(k),人均产量也必然会发生变化,经济将不再稳定。人均资本增加产出会上升,人均资本减少产出就会下降。也就是说,要实现稳态,资本的深化就必须为零,即人均储蓄全部用于资本的广化。如图14.2所示。图14.2 经济增长的稳态◇特征:稳定均衡增长途径,k和y达到均衡值并持久不变。◇条件:△k=0,即人均资本的增量为零,因而sy=(n+δ)k即△Y/Y=△K/K=△L/L=n◇在均衡点A:syA=(n+δ)kA,人均储蓄等于资本广化。◇A点之左:人均储蓄大于资本广化,△k>0,存在资本深化,k上升,y也上升。◇A点之右:△k<0,k下降,y也下降。△k资本存量增资本存量减的说明虽然在稳态时,人均资本k与人均产量y数值不变,但总产量Y与总资本存量K都在增长。由于、,所以,为使人均收入y或人均产出在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保持不变,总产量Y与总资本存量K的增长率都必须与劳动力数量L的增长率n相等。这就是说,在稳态时,总产量与总资本存量的增长率相等,且都与人口的增长率n相等,即 即是说,稳态时的产出增长独立于储蓄率。2.经济增长稳态的稳定性如果资本存量不等于稳态水平,即Δk≠0,情况又如何呢?图14.2中,如果实际资本水平k低于稳态水平,即Δk>0,则投资量(人均储蓄)sy>资本广化(n+δ)k,经济中的需要的人均资本增量Δk,会随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增加(从左趋向A点),从而缩小储蓄与新增人口配备资本的需要量之间的差距。同样,如果资本存量k大于稳态水平,即Δk<0,则sy<(n+δ)k,意味着现在的储蓄不够为新增人口配备资本,经济中需要的人均资本增量Δk,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从右趋向A点)。这表明,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都存在着使其恢复到稳态的力量。本质上,这是因为稳态时的产出增长独立于储蓄率。也就是说,新古典增长模型所确定的稳态是稳定的。(五)稳态变动的分析ky(n+δ)ksys/yCC/(n+δ)k(n/+δ)ksyykA/A1.储蓄率变动的影响(1)几何意义:储蓄率上升,sy曲线斜率增加,移动至s/y。这时,均衡点右移。(2)经济学意义:储蓄率上升导致k和产量y增加。2.人口增长的影响(1)几何意义:n增加,使(n+δ)k曲线的斜率上升,移动至(n/+δ)k。这时,均衡点左移。(2)经济学意义:人口增长使人均资本k和人均产量y降低。图14.3 经济增长的稳态变动四、资本积累的黄金分割律水平(一)资本积累黄金分割律的由来实现经济增长稳态的条件是Δk=0,即因而不同的s,会有不同的稳态。什么样的稳态,是最好的稳态呢?从全社会的角度看,经济福利取决于消费,人均产出可用于消费和积累。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SPhelps),找到了与人均消费最大化相联系的人均资本应满足的关系,这一关系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分割律(goldensection)。(二)资本积累黄金分割律的本质由总产出等于消费加储蓄,即Y=C+S,若两边同除以L,则有   假定δ=0,即不存在折旧,令Δk=0,即现存每人拥有的资本不变,可得 取得最大值的一阶条件为,即实际上,选择什么的稳态水平,取决于社会的个人福利最大化。对个人而言,他本身并不关心产出和资本有多少,而是关心个人福利最大化,这可以用个人消费的最大化来表示,如图14.4所示。y=人均消费+人均积累(人均储蓄sy)所以有y=人均消费+资本深化+资本广化因而有图14.4 资本积累黄金分割律◇座标与图示k座标表示稳态时的人均资本,y座标表示对应的人均产量、人均储蓄、人均消费。◇变量与图示人均产量y=f(k)人均消费c=f(k)-nk人均储蓄sy(投资)i=y-c◇图解与图示k1:c小,i小k2:c增大,i需要很大k3:c=0,i更大k*:c最大,i较大◇结论f/(k)=n,人均消费达到最大(三)黄金分割律几何意义0(四)黄金分割律的经济意义经济发展的目标是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达到此目标的条件是:稳态人均资本量固定在人均资本边际产出()等于人口增长率的水平。◇黄金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引言→y是用来做什么的?→积累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过去,中国强调积累,导致消费不足。生产成为“无本之木”→但是,过度消费、奢侈型消费而忽视积累,同样是一种病态第四节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一、肯德里克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一)肯德里克的经济增长因素观点1.全部要素主要包括劳动投入、资本积累和科技进步。2.全部要素生产率全部要素生产率,是指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肯德里克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根据,计算全要素生产率为 式中,Q为产量(或产值);L为劳动投入量;K为资本投入量;w为单位劳动时间工资;r为资本单位时间报酬;0表示基期;1表示报告期。肯德里克认为,Q1>w0L1+r0K1,这是由科技进步所致,所以有   系数T,就是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TFP)。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用来反映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产出的影响,即产出增长率超出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3.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不低于一半肯德里克通过对美国国民收入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计算出1889~1957年间美国国内私营经济TFP每年增长1.7%,同期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3.5%。这就是说,经济增长中来自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和来自TFP提高的比例大致为1∶1。1958~1966年间,实际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5.3%,要素投入增长率为2.3%,全要素增长率为2.99%,TFP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50%。由此得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是极为重要的。(二)科技进步的影响因素肯德里克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生产率提高的因素,并认为,影响科技进步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形资产(对研究﹑发展﹑教育﹑训练的投资)的增加(2)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及其适应经济的变化速度(3)技术革新的扩散程度(4)生产规模的变动(5)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固有的质量(6)其它二、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一)经济增长因素的分类丹尼森在研究经济增长时,首先对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类。经济增长因素可以分为要素投入因素和全要素生产率因素两大类,如表14.1所示。表14.1 丹尼森经济增长因素的分类 经济增长因素 要素投入因素 劳动 资本 全要素生产率因素 知识进步 资源再配置 规模经济1.劳动因素劳动数量、劳动力质量,身体素质、劳动技能、接受的教育,能带来生产率提高的劳动力结构的变化。2.资本因素资本品,如机器设备、厂房和配套设施等。3.知识进步因素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技术知识,是关于物品的具体性质和如何具体地制造、组合以及使用它们的知识。管理知识,就是广义的管理技术和企业组织方面的知识。4.资源再配置因素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等。5.规模经济因素由于市场扩大、协作、专业化程度提高等所导致的规模的变化。(二)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率的分析在1985年出版的《1929~1982年美国经济增长趋势》一书中,丹尼森根据美国国民收入的历史统计数据,对各个增长因素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其结果如表14.2所示。表14.2 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贡献率(1929~1982年) 经济增长因素 增长率 要素投入因素劳动资本 1.90%1.34%0.56% 全要素生产率因素知识进步资源配置规模经济 1.02%0.66%0.23%0.26% 其 他 -0.03% 国民收入 2.92%(三)各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1)丹尼森认为,各因素作用按重要性排序为第一是劳动,为最重要的增长因素第二是知识进步,第三是资本投入第四是规模经济第五是资源配置的改善(2)丹尼森认为,知识进步是长期内真实的生产率提高的基本因素,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三、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一)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特点1.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库兹涅茨根据英、法、美等14个国家的统计资料,先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进行分类,再通过国民产值及其组成部分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各国影响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因素。2.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纵向长期分析库兹涅茨利用统计方法,在对16个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因素的分类和比较基础上,分析了100多年来这些国家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发展历史,考察了国民生产总值、生产率、经济结构等经济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变化趋势、特点及其关系。(二)经济增长因素的归类1.知识存量的增长库兹涅茨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了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知识存量的利用,是经济高比率增长和生产结构迅速变化的源泉。知识本身不是直接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经过科学发现、发明、革新、改良等一系列中间环节。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需要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训练进行大量的投资,知识的使用者要对技术是否有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企业要有能力克服应用过程的一系列从未遇到的障碍等。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库兹涅茨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是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为了弄清什么是导致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库兹涅茨对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长期分析。分析公式为 式中, 为产量增长率;为加权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长率。结论:从长期发展趋势看,劳动投入的增长率对人均产值增长贡献不大;资本投入也是如此,且有下降的趋势。3.经济结构的变化库兹涅茨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它们经济增长的历史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变迅速。他考察了各生产部门的产值和劳动力占整个社会的份额。在美国,1870年全部劳动力的53.5%在农业部门,到了1960年则降低到7%以下。在比利时,农业劳动力从1846年占全部劳动力的51%减少到1961年的7.5%。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百分比减少30到40个百分点,源于经济结构的迅速变化。第一产业即农业、林业、渔业和牧业,在总产值中的份额逐渐降低。第二产业即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邮电业和公共事业,以及第三产业即流通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服务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的份额逐渐上升。(三)经济增长的原因1.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4个国家近50年,总产值的年增长率为3%,人口年增长率为1%,人均总产值年增长率为1.98%。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劳动力数量趋于上升,但人均工时投入量却以年均0.3%的速度下降;总资本存量年均增长率为2.54%,人均资本存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52%。在人均GNP增长的结构中,25%归因于生产资源投入量的增长,75%归因于投入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效率)的提高。2.基本结论(1)经济结构变换率,对人均产值的高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2)经济增长主要是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生产效率的提高又靠技术的不断进步。因此,科学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四)经济增长的趋势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收入分配结构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变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趋势:1.财产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财产收入比重,在经过长期的稳定和略有上升的变化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上升劳动收入比重上升,原因是劳动的相对价格提高了,这是由于发达的教育改善了劳动力质量,从而提高了劳动效率的结果。3.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日益缩小并趋于平等第五节 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一、经济政策的含义和理论依据(一)经济增长政策的含义经济增长政策(economicgrowthpolicy),是指政府通过有关措施,引导企业进行资本积累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二)经济增长政策的理论依据根据经济增长核算方程,产出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因此,经济增长的源泉,除人力政策所讲的人力外,可以归结为资本增长和技术进步。二、经济增长政策的主要形式(一)资本积累政策促使经济增长的资本,包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和制度资本。制度资本是决定性的因素。1.实物资本积累政策鼓励储蓄,主要是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还包括国外储蓄等政策。2.人力资本积累政策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在职培训等政策。3.制度资本积累政策制定和完善经济体制、教育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产业制度、技术创新制度、税务制度、公共产品制度等政策。(二)技术进步政策政府对全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行规划与协调,直接投资重点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采取鼓励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效措施。◆关键词经济增长 立体视角的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率 存在性问题 稳定性问题 恢复性问题 经济增长率核算方程 哈罗德模型 有保证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资本积累的黄金分割律经济增长政策◆思考题1.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2.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3.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储蓄率变动、人口对经济有哪些影响?4.哈罗德(多马)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5.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
本文档为【第十四章经济增长理论[鲍步云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会人会语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12-28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