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山与泰山

黄山与泰山

举报
开通vip

黄山与泰山黄山与泰山 黄山@泰山 中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的共有30处,其中 4处为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位居意大利, 西班牙之后占世界第三.黄山与泰山便 是这4处双遗产中的2处. 在中国,有的省名山大川,古迹名胜 众多,却没有一处有幸列入世界遗产,而 面积不足1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50 万的黄山市,竟拥有两处世界遗产,其中 黄山拥有文化与自然双遗产,2004年又 跻身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行列,成为目前 全球唯一拥有三项世界级桂冠的风景名 胜区.这是上苍和祖先的恩赐,是黄山人 ...

黄山与泰山
黄山与泰山 黄山@泰山 中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的共有30处,其中 4处为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位居意大利, 西班牙之后占世界第三.黄山与泰山便 是这4处双遗产中的2处. 在中国,有的省名山大川,古迹名胜 众多,却没有一处有幸列入世界遗产,而 面积不足1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50 万的黄山市,竟拥有两处世界遗产,其中 黄山拥有文化与自然双遗产,2004年又 跻身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行列,成为目前 全球唯一拥有三项世界级桂冠的风景名 胜区.这是上苍和祖先的恩赐,是黄山人 民的骄傲,是安徽和中国的骄傲,也是全 球各地炎黄子孙共同的骄傲. 泰山位于齐鲁平原丘陵之间.突兀 拔地而起,显得特别高大雄伟,厚重,壮 美.历史上久负盛名.”稳如泰山”,”重 于泰山”,成为人们日常用语.如果谁对 应该知道的大人物不认识,会被称为 “有眼不识泰山”,可见其名声之显赫. 中国家喻户晓的大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 就出生在泰山南麓不远的”鲁”和 “邹”.两干多年前,秦始皇和汉武帝先 后亲自登山封禅,举行祭祀大典.以后历 代帝王中仿效者不乏其人,历史文化积 淀深厚.至今山麓巍峨辉煌的岱庙,中天 门附近的天贶殿,山溪流水底下的石刻 金刚经,玉皇顶上硕大壮严的无字碑,无 一 不是中华文明的稀世之珍. 泰山”五岳独尊”的地位,几乎没有 地方能与之比肩.但是,明代有个徐霞 客,他遍游五湖四海,到过不少前人从未 到过的地方,纠正了史籍上好几处关于 口吴象 山Jil走向与江河源头的错误记载.有人 问他:”游历四海山川,何处最奇”?他答 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 下无山,观止矣.”因为这话出自一位大 旅行家,地理学家之口,分量就特别重 了.上世纪初,歙人汪鞠卣又归纳,引伸 其意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 看岳”,在民间广为流传,于是此后黄山 竟被置于泰山之上了. 不错,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不 过那时候的”天下”并不大.孔老夫子周 游列国,大多是黄河中下游的一些小诸 侯国.从高大雄伟的泰山玉皇顶远眺,平 原沃野,一望无际,很容易发生”小天 下”的感觉.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 一 揽众山小”.气势何等磅礴!诗本身说 明杜甫并没有攀登到山巅,但他毕竟是 大诗人,从孔老夫子那里得到灵感,凭想 象描绘出一种至高至大,广阔深邃的意 境,给后人留下了这传诵千古的绝唱. 其实,玉皇顶海拔只有1500多米. 黄山风景区1200平方公里,到处是郁郁 葱葱的林海峰群.核心景区方圆154平 方公里,其中莲花,光明顶,天都诸峰均 比泰山玉皇顶高出300米左右.山体硕 大,纵横交错,峰峦起伏,峭壁峥嵘,成为 自然景观的集大成者,既有泰山之雄伟, 又有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 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秀丽……奇松, 怪石,云海,温泉并称”四绝”.出没无常 的云海,堪称”绝中之绝”,变幻无穷,忽 而虚无飘渺,忽而豁然开朗,使整个黄山 都生动起来了,活脱起来了.云海来自林 海.黄山有奇松,更有浓密的混交林,涵 养了丰富的水源,带来甘浆雨露,蒸发大 量水气形成亦幻亦真的云海,因而诡奇 百出,仪态万方,气象万千,蔚为世界奇 观.天都峰并非黄山最高峰,但因区位适 宜,视角独特,被誉为人间仙境,地上天 都.任何人登临其上,面对如此河山,都 不能不发出和徐霞客相同的赞叹. 黄山的自然景观胜于泰山,作为文 化遗产又如何呢?黄山庙宇古迹着名的 有云谷寺,半山寺,慈光寺,钓桥庵等,其 历史文化价值不能与泰山相比.但从民 间的角度看,另有一番特色.黄山古称黟 山,因有黄帝炼丹的传说,改称黄山.尽 管重峦叠嶂,山路崎岖,帝王将相,达官 贵人所稀至,但代有奇人,专事寻幽探 险,倘佯山水之间,成为黄山知音.唐代 诗仙李白,曾两次游览黄山,并留下”黄 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 萏金芙蓉”的诗,还嫌意有未尽,最后又 恋恋不舍地补了两句:”他日还相访,乘 桥蹑彩虹”.唐代诗僧岛云深爱黄山,留 居黄山.史料记载他是最早登上天都峰 的人,曾留下诗十首.明代徐霞客的话传 出以后,不顾艰险来登黄山的人越来越 多了.诗人画家艺术家,更是留连忘返, 不忍离去.大画家李可染第二次到黄山 写生,就在山上住了一个多月,作画30 余幅.近代绘画大师黄宾虹是徽州人,他 有一枚图章,刻着”家住黄山白岳间”, 吟诗绘画,即以此自豪.大画家刘海粟自 称”年方九三,十上黄山”,”见过欧洲 许多名山,没有比黄山更美的了”,”其 一 泉一石,一松一壑,不仅触发你的诗 思,惠你画稿,提供无限美境,或使你心 旷神怡,或使你无言对坐,寝食皆废,终 日忘饥,以至阔别数十年后,仍能保持极 深印象,一朝念及回忆便如飞流倾泻,纵 然白发垂耳,心情也贴近生命的春天”1 1990年5月,黄山”申遗”过程中,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曾派一些高级考察员来实 地考察,吉姆?桑塞尔博士是位经验丰富 的权威和专家,他承认自己被黄山所陶 醉,赞叹地说:”黄山的自然美和文化美 世所罕见,应增列为世界遗产之内.”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世界遗产中心主任 冯?德罗斯特则翘起大拇指说:”黄 山——中国的名片,我为她骄傲”12003 年,时已101岁,离别大陆半个多世纪的 苏雪林毅然在最后岁月,回到故乡,并由 人抬上黄山.这位曾与丁玲齐名的女作 家,对黄山梦牵魂绕,临终仍不能忘怀. 可以说黄山的文化美,有形的少,无形的 多.融化于神话传说中,记载于古籍文献 中,体现在诗人,画家,艺术家的作品中, 活在整个山山水水之中. 黄山鬼斧神工般的奇绝景色的形 成,应归功于第四纪冰川改造运动.19 世纪中叶,1869—1872年德国地质学家 李希霍芬曾三次进入黄山地区调查,在 其专着《中国》中作了叙述.上世纪30 年代,中国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黄 山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发表了《安徽 黄山第四纪冰川现象》的着名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震 惊世界,从而打破了”中国内地没有第 四纪冰川”的结论.50年代起,新中国开 始了黄山系统的地质勘探工作.先后完 成了1:20万和1:5万的地区地质调查. 1996年提出创建黄山地质公园的建议, 终于在2004年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 认可.有关专家指出,黄山的地质遗产和 地质景观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不可再 生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黄山的自然 景观无与伦比,作为世界地质遗产也是 当之无愧的. 黄山与泰山同属双遗产,都是祖国 和人民的骄傲,这是进行比较的前提.我 说了不少赞美黄山的话,并没有因此减 少我对泰山的敬重和倾慕.有人认为 “黄山归来不看岳”,应改为”黄山归来 也看岳”.我很赞成.为什么不看呢?应 该看.比较研究,提高欣赏能力.世界遗 产的评定有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对此我 完全是门外汉.但我想,一切决定于时 间,地点与条件.山的高度自然会与所在 的区位和基础有关,西岳华山就比泰山 高出几乎一倍,比黄山也高一千多米.再 往西,不必说珠穆朗玛峰,就在巍巍昆仑 任何一座峰峦面前,黄山也好,泰山也 好,不过是高低不同的小丘而已.不过它 们不是普通人所能到达的地方,不具有 可比性. 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因人而异.有文 化修养,胸襟开阔,心志高远的,往往能 领悟一般旅游者所看不到的东西,或者 虽然看到却感受不到的东西,得到心灵 的慰籍,思想的升华.1979年7月,邓小 平第三次复出,来到皖南,以75岁高龄, 徒步登上黄山之巅.当时中国刚刚结束 文革十年动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百孔千疮,不知向何处去.这位总设计师 正在酝酿改革开放的大计.黄山的奇松, 怪石凸显的刚毅,顽强给他以启迪,使他 对新中国的前景更加信心百倍,形成一 个明确的思路:”九亿人口收入平均发 展是不可能的,总有一部分人,一部分地 区先富起来.”这个改革开放中他多次 强调的方针,就是他登黄山后第一次提 出来的.他对陪同他登山的徽州地委负 责人说:”你们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 的牌子打出去,成为全国先富起来的地 方.”下山后到了南京,军区首长要向他 汇报,他说:”你们先不要汇报,听我先 给你们说说黄山.你们在座的各位同志, 都应该到黄山上去看看.不登黄山,就不 知道我们祖国山河的伟大……”他用的 就是”伟大”这个两个字,没有别的形 容.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是把黄山 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的 风骨来理解,来感受的.什么雄伟,深厚, 刚毅,坚韧,谦逊,包容……统统包括在 这两个字当中了,最简单又能贴切. 自然风光离不开山,更离不开水.仁 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兼融,则更属上 乘.黄山随处可见涓涓细流,汇成清泉溪 涧.黄山山脉是钱塘江和长江支流青弋 江之源.整个地区山水交融,毓秀锺灵, 风景名胜数不胜数.道教圣地齐云山,其 山水融合之处,较之黄山更有独到的意 境.黄山东边的清凉界,西边的牯牛降, 现均已成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也可以说 是未开发的”黄山”.越是人迹罕至,偏 僻险峻的山河深处,越保留了原始的自 然面貌,成为人们赞赏称绝的景观.黄山 南北,各有一座烟波浩渺的名湖,北麓诸 水尽注太平湖,经宣城,芜湖入长江;南 麓之水则为新安江上游率水,横江的各 个支脉.新安江百里,尽皆画廊,至深渡 入千岛湖,境虽在浙,水多皖南,至钱塘 江口忽而变为大浪大潮,汹涌澎湃,万马 奔腾,比黄河,长江人海处更为壮观,亦 为天下之绝. 因此,我认为黄山决不能仅仅理解 为黄山风景区,更应理解为黄山山脉和 整个新安山水.只有领会这一点,强调这 一 点,才能掌握黄山市的独特优势.安徽 南端浙皖赣交界处这块地区高山环绕, 包含若干小盆地和丘陵,美丽而富饶,构 成一个相对独立而封闭的自然地理单 元.秦汉以来,历史上多次战祸之际,中 原的望族避乱南迁,形成人口主体,使中 原文化与当地”山越”文化较早地相融 合,唐,宋即以文风昌盛着称,成为此后 徽商孕育和成长的基础.而徽商的崛起 和延续三百多年的繁荣,又吸收了全国 各地大量文化精粹,逐步形成博大精深 有完整体系的徽文化.徽州府的建制和 辖区八百年未大变动,这也使徽文化经 历多次劫难犹能保存下数量众多的古建 筑,古文物,古墓葬,古典籍文书.尤为难 得的是,黟县的宏村,西递,座落在黄山 之麓的重重山坳之中,仍有原汁原味的 明清古民居,成为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又 不失时机地”申遗”.2000年荣登世界 遗产金榜,成为徽文化的最集中的代表. 从此,黄山市就拥有两处世界遗产.”打 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就成为非常适 时的口号了.这两处世界遗产,近在咫 尺,交相辉映,近年游客急剧上升,旅游 业日益兴旺.使这1万平方公里内的山 山水水,得到充分的重视,如果善于进行 保护性开发,创造性利用,就可能在重现 昔日辉煌的基础上,在复兴中华的大背 景下创造更大的辉煌.两处世界遗产不 是1+1或者1×1的关系,而是1+1的 若干次乘方,其蕴含的发展潜力,经济效 益与社会效益,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加以 估算的.
本文档为【黄山与泰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729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6-10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