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南黎族风情文化

海南黎族风情文化

举报
开通vip

海南黎族风情文化海南黎族风情文化 李永庆 - 1 - 第一篇:黎族起源 传说上古时代炎帝时代,其诸侯部落之一的"蚩尤"(chi you)部落是东部、南部各族部落的统称,各族部落众多,以后又称"南蛮"、"百越"、"九黎"、"三苗",是黎族、苗族、壮族等现今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蚩尤"部落因为经常叛乱,被黄帝、尧、舜、禹以及以后朝代兼并、驱敢,逐渐向南躲避于山岭,以至其中一支古骆越人(后称"俚人"),人口大量减少,部分人从大陆两广和越南北部一带乘独木舟、竹筏登上海南岛,成为海南最早的居民,这就是黎族的祖先。到了南北朝时,大陆...

海南黎族风情文化
海南黎族风情文化 李永庆 - 1 - 第一篇:黎族起源 传说上古时代炎帝时代,其诸侯部落之一的"蚩尤"(chi you)部落是东部、南部各族部落的统称,各族部落众多,以后又称"南蛮"、"百越"、"九黎"、"三苗",是黎族、苗族、壮族等现今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蚩尤"部落因为经常叛乱,被黄帝、尧、舜、禹以及以后朝代兼并、驱敢,逐渐向南躲避于山岭,以至其中一支古骆越人(后称"俚人"),人口大量减少,部分人从大陆两广和越南北部一带乘独木舟、竹筏登上海南岛,成为海南最早的居民,这就是黎族的祖先。到了南北朝时,大陆两广一带的"俚人"跟随首领冼夫人,大规模迁移海南岛,并归附冼夫人统治。海南岛的"俚人"在宋朝以后始称"黎"至今。 黎族是唯海南独有的民族,人口约114万人,是3000多年前就开始由大陆来到海南岛的原始居民,历代受后期登岛的汉族居民逼迫,从沿海平原退居到岛中南部山区。 黎族自称“赛”。黎族内部由于分布地区,服饰等的小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方言,因而称谓也有所不同,如有“侾”、“杞”、“美孚”、“润”,汉语称为“本地黎”等五种称呼。但黎族之间或与其他民族交往时,都自称为“赛”。 我国古代南方的“越”是黎族的先民。“黎”这一族称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汉文文献上,普遍以“黎”作为黎族的专用族名,在宋代固定下来,沿用至今。黎族是海南岛上的最早属民,黎族在海南岛的历史,历史说法不一。海南与大陆分离的年代,关系到海南岛文化的发端。 - 2 - 黎族在海南历来都以土著居民自居,称岛上的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民族为“美”。但黎族是否为海南岛上的土著民族,目前意见尚未统一。我国史学界根据文献记载,考古挖掘以及语言学、历史学和民族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材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比较一致地认为黎族与我国南方操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各民族有密切的关系,是从古代的“百越”族发展而来的。据史学界推断,黎族的远祖是从两广大陆沿海地区陆续迁入海南岛的。还有人认为黎族来源于南洋群岛的一些古代民族。 唐虞时代,海南岛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海南岛为扬越之南裔。泰始皇南征百越后,在南方设置了三个郡,象郡为其中之一,海南岛为象郡之边塞。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琼崖(海南岛的古称)设置珠崖、儋耳两郡。从此,实现了中央政权对海南岛黎族的直接统治。后来由于官吏贪赃受贿,引起反抗斗争,导致琼崖的设治时置时废,有名无实。晋代琼崖郡并入合诵郡,宋元嘉八年(431年)复立琼崖郡,梁朝基本上放弃对琼崖黎族地区的统治。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崖州为琼崖郡。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又置琼州,是时海南岛有四州:崖州、儋州、琼州、振州。宋元时期,琼崖行政区实行改革,除了琼州外,其余均改为“军”,如吉阳军(原崖州),南宁军(原儋州),万安军(原万州)。元顺帝至正年(1367年) ,琼州改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属于广西行中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省管辖。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琼崖改为琼州府,把部分黎族编入图都、乡等基层组织,隶属于州县。清袭明制,在琼崖设置“抚黎局”专管黎族人 - 3 - 事,又在五指山腹地各区设总管、哨官进行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海南岛黎族地区的政治体制仍袭清制,置琼崖道。民国十年(1921年)废道制。民国21年(1932年)曾拟划为特别行政区,但未能实行,当时称之为琼崖,属广东省。同年8月改“抚黎司”为“抚黎专员公署”。民国24年(1935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把黎族居住的五指山区划为白沙、保亭和乐东三县,推行乡保甲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宦县等地,人口约124.78万。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称“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称的使用始于唐代未期,沿用至今。 黎族有自已的语言,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不少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现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黎族以农业为主,也有手工业、饲养业和商业。黎族地区沿海渔业、盐业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橡胶生产基地之一。,,,,年,月,日建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年改为自治州,,,,,年海南建省后,改建为,个自治县,实行了民族区 - 4 - 第二篇: 海南黎族历史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海南黎族是海南岛上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部琼海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其人口占海南岛少数民族的绝大多数。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第六次尚在进行中,结果未知),海南少数民族人口为136万,其中,黎族人口117万。勤劳朴实的黎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特殊文化。黎族地处偏远,历史上受外界影响较小,所以千百年来仍保持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到来,黎族文化既在其内涵上有所增加和改变,同时也在受着严竣的挑战。本文将从其社会管理体制,物质文化的变迁。精神文化的发展三方面论述黎族的特色历史。 一 社会管理制度 海南黎族有着多个群体结构形式,而比较重要的一种社会结构是“合亩制”。其原始形态是有若干个小家庭构成,这些小家庭均有着血缘关系。它有着这样的特点:首先血缘关系是合亩制组织的基础,合亩有大有小。其次,合亩内生产工具为各家所有,也就是集体所有。再次,生产所获由“亩头”支持分配,按户平均原则。由几个合亩组成自然村,再由自然村组成峒,所以它的社会组织就是:总管(峒长)--哨管(管辖数村)--里头(村头)--亩头(辖所属合亩)。不能越级,既有现代特点,又有鲜明的原始社会性质--劳动工具和成果归集体所有,其深深的打上了生产力低下的烙印~特别体现在农业生产上,亩头的集权就生动的体现出来,翻地,必须由亩头先动犁,而后大家跟着。插秧,亩头必须先示例 - 5 - 的插几棵秧,大家才能下田插。这种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黎族自身的管理,更重要的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直到一九四八年,这种社会组织制度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二 物质文化变迁 海南黎族物质文化在千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文记载“巢居洞深,绩木皮为衣,以木棉为毯”,可见历史上黎族的生活,如今呢,又发生那些变迁呢,本文将从吃,穿、住、行等方面加以研究。 A 吃。即农业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虽然黎族也有家庭副业,狩猎,本文还是从农耕重点谈谈。解放前,黎族农业发展极其缓慢~而一系列的因素制约着其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奇缺,黎族一般把他们信奉的石头作为其生产工具。生产方法和技术不到位,还有严格的农业分工制约。最值得一提的是其深深的封建精神阻碍着农业的发展。一般选田,种田,收割都要慎重的选好日子,以求丰收~种种原因,导致农业生产,抗灾能力差。如今,随着生产工具的传入,特别是铁质工具的出现。先进技术的引进,思想意识的进步,共同劳动意识的作用,黎族农业正兴兴的发展,从以前的温饱不能解决,到现在的生产有余,不能不说是一个跨越的进步~ B 穿,即温暖问题。海南黎族服饰也是黎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黎锦。它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取以自然丰富的资源,用独特的手法,精美的饰纹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不过,人们一般只到重要节日才穿,平常以 - 6 - 麻布衣服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海南黎族特有的服饰文化也在受着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青年外出打工,有的也不愿学,所以这个传统的手艺也在默默的走向衰退。 C 住 。海南黎族房屋也是特定的生活环境的产物,一方面体现这环境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慢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黎族居民一般居住在“干栏船型屋”,其墙角有四根木材构成,加以茅草覆盖~离房屋不远处,有粮仓。即囤积粮食的地方,其圆形状。粮仓与房屋有一定的距离,即为了防火的需要,更深深的体现出当时良好的社会风气,不偷不盗。如今,海南黎族建筑慢慢的发生改变,有些还住上了小洋楼。随着现代化的到来,“干栏船型屋”也在逐渐消失。据统计,南初保村是唯一一个还保存着这独特文化景观的村庄。 D 行 。海南黎族人民因地而居,交通方式也显示出其环境特点。靠近平原地的居民。一般普遍采用“牛拉木轮车”,而靠近江河的居民,以“葫芦”为水上交通工具。时代在进步,黎族的交通也在变得发达起来,道路的畅通,为他们送去了便利与富裕。 三 精神文化的发展 解放到现在,海南黎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既为其精神的进步而惊喜,又不免为其某些传统濒危而担忧。 - 7 - 首先,体现在封建意识的摒弃上。解放以前,海南黎族脑海中有着深深的封建残余,一个突出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就是信封鬼神。在他们眼中,有着十几种鬼神,特别是祖先鬼,使他们最信服的~不管孩子或家人病了,都去求神求鬼,很少有人会去看病的。农业种植上,也有“天日,虫日...”之说。当今年来,随着国家科学的发展,医疗的完善,好多居民的鬼神意识开始削弱,但其中仍不乏有许多封建意识者~ 其次,在风俗节日上。“三月三”这美好的节日,本来是纪念始祖幸福美满的婚姻和繁衍黎族的功绩。但随着黎族的开发,这一文化内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由美好纯洁的节日变为政府组织的商业节~ 再次,纹身习俗。纹身是通过在人体上画上喜欢的图腾或事物,来表达一种具体的情感。它是黎族母系氏族留下来的古老习俗,象征着黎族妇女美丽和坚韧。有人评说“纹身是海南岛的敦煌壁画”,可见,纹身对世人的影响~可如今,纹身在濒危,年轻女子几不理解其内涵,认为过时了,也不去关注了。 最后,在文艺上。黎族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很丰富,包括优美的音乐,民族舞蹈,雕刻与剪纸。曾经给老一辈多少美丽遐想与感受,如今,会唱民歌的人屈指可数~真正延续了这些艺术的新一代少之又少。或许,人们在发展的同时,忘却了传统的东西。 - 8 - 四 变迁与发展的原因 生产工具与生产工具的传入。铁质工具的传入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技术的进步更是加快了其发展。现代科学教育事业和医疗事业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其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封建意识的毒害。黎汉之间的不断交流与融合。不仅在语言方面对黎族产生影响,在服饰上,饮食上也深刻的影响着黎族人民。新文明与旧文明的冲突,21世纪,世界全球化和近代化,不断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同化着人们的思想,一点点的感染着传统的黎族文化,黎族在现代化发展与保护传统之间受到了严重挑战。 时代在前进,黎族社会也在不断的前进着。目前,我国即将实施“十二五”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现代化建设,国际旅游岛将给黎族社会带来更大的变化,如果将社会文化有效的保护并挖掘,它的未来是可以想象的,绚丽而多彩~ - 9 - 第三篇:黎族的民俗 黎族的家庭和汉族一样,都是父系小家庭。但合亩地区的小家庭则有显著的特点,直到解放前,它还没有成为完全独立的生产单位。在经济上的作用主要是参加合亩的生产和分配,经营手工业、副业,种植山栏和小块园地,处理私有财产和自己的债务关系等。 婚姻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制。一般由父母包办,从小订婚;姨表不婚,同宗不婚。阶级的“门当户对”已成为习惯。聘金往往要几头牛和一笔不小的钱财。 黎族的“三月三” “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人们称它为谈爱日。关于它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据说很久以前,七指岭地区遇到罕见的大旱,人们度日如年。一天清早,一个名叫亚银的年青人告诉大家,说他梦见一只百灵鸟,要想摆脱这场灾难,必须爬上五指山的顶峰,吹起鼻箫诱捕它。亚银自告奋勇地登上五指山山顶峰,他在山顶上吹起他心爱的鼻箫。一直吹了三天三夜,一只百灵鸟才从幽谷中飞来,亚银赶忙追捕,他追过一座山岗,最后亚银定神一看,百灵鸟变成了一位非常漂亮的黎族姑娘。姑娘答应跟亚银到人间解救灾难。旱灾解除后,未想到却触怒了峒主。他派家丁把百灵姑娘捉去,这时亚银赶来,他俩躲进一个 - 10 - 山峒里,峒主命令家丁用火烧到山洞时忽然乌云滚滚、雷声大作、石裂山崩,把万恶的峒主和他的家丁全压死了。亚银和百灵姑娘变成一对鸟儿,飞上天空,乡亲们闻讯赶来,目送他们,激动地跳起舞唱起歌,祝他们美满幸福。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从此这一天便成了黎家的一个传统节日。 为了庆祝三月三,准备工作要提前半个月进行。男子上山狩猎,把所获猎物腌好封存;妇女在家春米和做粽粑;青年男女准备漂亮的服饰和定情的礼物。猎物和粽粑作为祭品,用以祭礼堂里的祖先,若出猎无所获,则杀鸡代替,祭祀由氏族老人主祭。节日那天,黎族人民集合在一起,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双丰收。老人们携带腌好的山味和酿好的糯米酒,来到村中最享众望的老人家里,席地围坐,在芭蕉叶和木瓜叶上痛饮。 每逢农历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他们都会举行对歌、射箭、跳舞等活动,以示纪念祖先和英雄。而青年男女们则在这个节日里欢歌互答,寻觅心上人。如果唱到情投意合,便可以双双携手到花丛中,小河边留下定情物,沉浸在欢乐幸福之中。 黎族射弩 黎族先民渡海入岛以后,充分利用海南岛气候湿润,植物繁茂的有利条件,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同时把狩猎、采集和捕鱼等劳动结合起来,作为农业生产的补充。在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黎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 - 11 - 攀藤摘花 《攀藤摘花》是黎族人民创造出的一项独特的惊险比赛活动。两树之间以藤相连,藤的一端插上鲜花,大家竞相攀上绳子,拼尽全力悬到对面去采摘,谁用时最短,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在这条不长的藤条上竞技,真是对黎族小伙子们的一种力量与毅力的挑战。那一双双攀藤的爆起青筋的臂膀,是那样的剽悍结实。这既是美的象征;也是力的体现。难怪为在一根藤条上角逐的好汉们而助威呐喊的拉拉队总是那样的投入和热烈。在高山云雾之间,在生产生活间歇,黎族乡民经常举行这样的活动来休闲娱乐,锻炼自己的体魄和毅力。有的获胜的小伙子往往还是姑娘们爱慕和追求的对象。 拉乌龟 乌龟常常被人们当作是健康长寿的象征,而《拉乌龟》则是黎族青年们摹仿乌龟行走的动作,创造出的一种十分有趣的体育游戏活动。一般在劳动之余,闲暇时刻,黎族村民们喜欢用这项活动来增添乐趣,一决高下。在平坦的草地上,对阵双方各自将绳子的一端牢牢地捆在腰上,然后双方向相反的方向,双脚双手拼命向前用力,直至将对方拉过规定的界线,就获得了胜利,这种类似拔河的运动项目深受黎族百姓的喜爱。 在海南通什五指山脚下的水满村黎族寨,我们亲眼目睹了一些黎族青年在濛濛的雨中进行的几场异常激烈的“攀藤摘花”与“拉乌龟”的比赛。乡民们有的打着雨伞;有的披着蓑衣;兴致勃勃的在雨中为参赛者站脚助威。热烈欢乐 - 12 - 的叫喊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令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兴奋。 黎族有一种类似曲棍球的民族体育运动,名字就非常有趣,叫《打狗归坡》。相传在很早的时候,黎家收完稻子,就用椰树叶编成球状,在田里踢来打去,好不热闹。由于稻根和泥巴的纠缠,球很难滚动,于是人们就砍下带叉的树枝用来击打,球在田里滚来滚去,村民们在后面欢快地追逐,稻田里一片欢笑,按以往的规则,只要将球赶到对面的底线就算得分,后来受到足球运动的启发,场地两端增设了球门,赛场逐渐由稻田搬到了村里的空场,这样打起来更为尽兴。 打狗归坡 《打狗归坡》既生动有趣,又把游戏和竞技融为一体,所以在黎族村寨中受到普遍喜爱,其中最有趣味的是比赛结束以后,胜利者要骑在失败者的背上挥舞球棍吆喝欢呼,威风得意。每逢这样的场面总是有人欢笑有人愁,但是竞技场上永远无常胜将军,今天的得胜者,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失败者。好的是胜负是暂时的,重要的是参与和乐趣。 跳竹竿 如果说到黎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活动,那就当属《跳竹竿》了。根据黎族民间传说,跳竹竿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相传黎族先民们在搭建茅屋的时候,竹竿不断地从屋顶滑落下来,人们为了避免被竹竿碰头打脚,便不断地左闪右跳, - 13 - 慢慢地大家对这种动作产生了兴趣,经过不断改进,便形成了如今的跳竹竿,也叫《跳柴舞》。 每逢黎族的民间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猪,煮新米饭,每人都穿上节日的盛装,欢聚在村前寨后的晒谷场或者草坡上,平行摆开两条长木,然后在上面横架上八根手腕粗的竹竿,伴随着音乐和锣鼓的节奏,,名击竿者,人一排,相向跪立,上下左右,不断分合,而跳竿者则随竹竿的运动变幻,灵巧地跳跃其间,做出各种优美动作,场面非常壮观。 按照传统的规则,击竿者分为跪、蹲、站三种打法,节奏逐渐加快,难度也越来越大。而跳竿者如果被竹竿夹住,就要被竹竿夹扛着扔出场外。对于屡过难关最终获胜者,则要用竹竿抬起以示祝贺,击竿和跳竿的人经常还要相互轮换,围观者往往也会加入进去,欢呼雀跃,热闹非凡。 跳竹竿不仅要求动作灵活,反应敏捷,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海南许多专业舞蹈演员也都是跳竹竿的高手。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跳竹竿多次被评为优秀的表演项目。在国内外的演出中也赢得了高度评价。作为历史久远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今跳竹竿已经发展成为集音乐、舞蹈、体育为一体,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情调活泼、技巧高超的传统体育舞蹈了。 黎族钱铃双刀舞 《钱铃双刀》是黎族一种表演性的民间竞技活动,它由钱铃与双刀的对练而得名,据说流传于黎族乡村的这种活动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钱铃双刀一般多 - 14 - 在黎族的喜庆日子举行,假如村寨中有青年人结婚就更愿以此来助兴。表演的场地多选在打谷场等空地上。钱铃是一根两尺多长的空竹筒,里面串有十几枚铜钱,摇晃竹筒的时候,会发出哗哗的响声。双刀则是两把木质的双面尖刀。一般双刀为攻方,钱铃为守方。表演时,动作流畅,灵活紧张,刚强有力。是锻炼人的机智勇敢、能攻善守的一项极好的民族体育项目。 尽管钱铃双刀表演性很强,可它的紧张刺激却始终扣人心弦。一人手持双刀威风凛凛,另一人手摇钱铃冷静沉着,双刀勇猛犀利,直逼紧刺,钱铃左跳右闪,挡避灵活,对练双方遵循套路,步伐矫健敏捷,进退疾缓有度,表演时气氛紧张激烈,不时会引起围观者的阵阵喝彩之声。 黎家婚礼喜“逗娘” 从早晨出发,她们爬山涉水,走到新郎的村寨时,夜幕已经降临。这时,“逗娘”就开始了。参加婚礼的小伙子们们,他们带着火把聚集在寨门口,送亲队伍一到,他们就迫不及待地举起火,想照一照,看一看新娘和送娘队伍中的姑娘。可是,他们越是心急。姑娘和新娘越不想让他们看,她们把脸都藏在竹笠里。小伙子们越想瞧,她们把脸遮得越严。这时想不出更多办法的小伙子们,就用情歌来引诱,或用挑逗性的语言设法让姑娘答上腔。可是,越是这样,姑娘们越不理睬,最后小伙子们只好狠心用火把熏她们的脸,用棍子绊她们的脚,闹得姑娘们东躲西藏,村道上到处是喧闹声、笑声。小伙子和姑娘们就这样一边逗乐,一边走,尽管新娘和姑娘们的脸都被火把熏得黑一块,紫一块,但是,她们都兴致勃勃,乐在其中。 - 15 - 黎家的“逗娘”,不仅给婚事增添了快乐的气氛,而且给更多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提供了接触的机会。因此,“逗娘”在黎家各个支系中,一直流传到今天。的小伙子就更加麻烦,他们不仅要洗刷几天几夜,而且还要受到亲友们的嘲笑。这样的逗娘活动气氛虽然相当紧张。但是,在这里,人们会看到许多滑稽、幽默、引人哄堂大笑的场面。青年男女在逗乐中增强了友谊。 美孚人的逗娘更为风趣。举行婚礼的那一天,专门安排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为新娘挑嫁妆,当把嫁妆挑到新郎的家门口时,新郎家突然冲出几个男子汉,一刹间就把嫁妆抢走了,紧接着闪电般地拿出一盆早已准备好的熟猪肉,瞄准妇女的头顶便倒。此时,如果是动作敏捷的人立即拉开衣角,就可以盛到许多猪肉,但是碰到动作迟缓的妇女,就只能让猪肉汤淋得象落汤鸡似的,两手空空一无所得。而围观者越是碰上这种情况,喝彩、助威的情绪越高,对受淋者的酬谢越高。这样的逗娘活动,受淋者虽然要费很大的力气去洗刷头发、身体和桶裙,但是,为了新婚庆贺,美孚支系的妇女都乐意去充当这样的角色。她们认为淋得越准,淋下的猪肉越多,助兴的人声越高,人们越看得越新婚夫妇,夫妻往后的日子就更加富裕。 除了上述富有特色的逗娘活动,绝大部分的逗娘活动都安排在送娘的时刻。黎族送娘时新娘家把全村寨的姑娘都动员起来,人越多新娘感到越光彩。送娘队伍一般都黎族人民结婚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程序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有送聘礼、送娘、迎亲、逗娘、饮福酒、对歌、送亲、收席等。其中“逗娘”最具有风趣。 - 16 - “逗娘”在黎族不同的五大支系中,其形式和方法均各不相同,对赛人、孝人来说,“逗娘”主要是在婚礼酒席间进行的,赛人的送亲队伍把新娘送到新郎家后,新娘和陪娘当天的饭是由新郎家的成员一点点地喂给,她们吃饭时,围观者很多,她们每口只能吃几粒饭,而每张开口都会引起哗然大笑。在这种氛围里,多有勇气的新娘和陪娘都不敢张开大口吃。所以,只好忍饥挨饿地度过新婚之夜。孝人逗娘同样在酒席间进行。他们预先为新郎和新娘备好两大碗“福酒”,为陪娘也同样也备好一大碗一大碗的酒。都要求一饮而尽。他们对新郎、新娘要求特别高,要求他们饮酒时,一不许吐,二不许有酒滴漏,如有违者一定加倍罚酒。要求他们饮酒为快,饮醉了才表示夫妻同甘共苦、白头到老,而对于陪娘来说,也只有醉了,才表示她们的庆贺是诚心诚意的。 海南岛琼中县的杞人,他们的逗娘是在洞房里进行的。他们先在洞房里点着一盏油灯,然后对着灯光摆上两张小椅子,逗娘的人们在洞房门口围观,他们看着新郎和新娘在洞房里相争座位。按照杞人的习俗,坐在前边的身影可以遮住后面的,前面的就是主人,后面的一切都要顺从主人的指挥。所以,新郎、新娘为了争座位,为了谁主谁从而争得不可开交,此时围观者的挑逗起哄也随之进入高潮。如果新郎和新娘原来情投意合的,在相争座位时,他们就会明争暗让,如果碰上迫婚者,女方往往担忧婚后会被丈夫欺负而拼力相争,其气氛、其场面可以说几乎达到白热化程度。 合亩制地区的杞人又不一样,他们的逗娘是在婚礼后的第二天进行的。婚礼后的第二天上午,陪娘和送娘队伍中的年轻姑娘都聚集在一块,她们将新郎家 - 17 - 煮好的糯米饭放在木臼里舂,舂烂后捏成一团团好带回去分给没有参加婚礼的大人和小孩。舂臼时,逗娘的小伙子们已悄悄地来到附近,他们策划着如何搞突然袭击,使姑娘们措手不及。他们只要把姑娘们的糯米团抢走,姑娘们只好空手而归,到那时,亲友们都会骂她们不中用。其实姑娘们早有准备,等抢糯米团子的战斗一打响,男女之间的嬉笑声便达到了高潮。在这样的场合,最吃亏的是不留神的小伙子,他们只顾玩耍,莽莽撞撞,不是给姑娘们上起下落的木杵敲打着头手,就是被姑娘们拉住手脚,有的甚至被姑娘们用糯米糍糍得满脸都是,特别是那些糊到头发。 “放寮” 黎族地区普遍存在着“放寮”的习俗。每个村都有一个至几个“寮房”,黎语称“布隆闺”,女儿长大了便到那里居住。凡是不同血缘集团的男子,都可到“布隆”找寻情人,吹箫唱歌,倾诉爱慕,这体现了黎族未婚青年男女社交自由;但另外一方面,在“放寮”活动中夹杂着不正常的男女关系。同时,已婚的男女也参与“放寮”活动,因而对生产,对家庭和睦,对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黎族地区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相当普遍,非婚生子女一般不受歧视,离婚和寡妇改嫁比较自由。 - 18 - 黎族神秘纹身 纹身,黎语叫“打登”。海南汉语叫“绣面”。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 黎族人民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的规矩,女人如不绣面、纹身,死后祖先不相认。 纹身时不仅图有定形、谱有法制,连施术年龄亦有所规定。为区分氏系,黎族各方言区中绣面的图文会有所不同。各族按祖传之图案进行纹身,绝不能假借紊乱。所以黎族男青年看女性的文身图案就能知道是不是一个祖先的、能不能通婚。 文身所刺花纹以圆形和曲线形特别丰富为其特色。从脸到脚的文身过程,都是用几年时间分段进行,这样做可以缓和或减少痛苦。 这些纹身伴随着她们的一生。尽管在很多人看来,皮肤上刺文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刺方言文身在黎族传统中却是神圣而纯洁而神圣的。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符策超说,目前在世的文身妇女有2000人左右,年纪最大的90多岁,最年轻的也约70岁,她们去世后,黎族妇女文身历 史也将划上句号。 - 19 - 第四篇:黎族的建筑 黎族人民选择山谷中的小平原、河谷台地或平溪坡地作为村落的地址。选地的原则是;靠近耕地,靠近河川、溪流;地势要高,地形有一定的坡度;地方要“干净”,即野兽要少,不要太靠近交通主干线。其地质表层多为砂质粘土层,下面多为砂土砾石层,土质一般均属良好,承载能力可以满足建筑要求。 黎族的居民村落,多是被高大的阔叶林和灌木林围绕着。因此,在村落外边看不见居住房屋,而且富有亚热带的村落风光,是黎族同胞住地共同的景色特征。 “船形屋” 船形式住宅是黎族人民的传统住房,它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干栏”。在汉族“金字塔”形屋尚未传入黎族地区之前,船形屋曾是海南岛黎族人民的主要住房形式。由于这类房多呈斜向半架空或水平低架空状,故又可称之为干栏建筑的派生类型,是黎族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住宅类型。 船形屋的特点是,平面是纵长方形,整个屋子由前廊和居室两都分组成。整个屋顶共如船只形,以竹木构架,藤条捆扎,茅草盖顶,接到地面,屋内不隔间,对头开门,门上屋檐伸展,檐下为休息、置物的场所,一般不设窗户,据说开窗会有“恶鬼”进入屋内,作祟人畜,引起疾病。所以整个房间阴暗,通风采 - 20 - 光差。总之,船形屋有防风避雨,冬暖夏凉,还略可兼顾通风的优点。目前,船形屋尚流行于白沙、昌江、东方、乐东、保亭、琼中等县的部分地区。 金字塔式茅屋 它不是黎族原有的,而是黎族人民从汉族那里学来的。其优点是省工省料、通风采光好、易排水等,其特点是整个屋子呈长方形,屋顶用金字顶代替圆拱形的船形顶,屋檐较高,正门在屋前方,有单间、双间、三间、四间和庭院式等多种。 金字屋由前廊、生活室(也叫过厅或客厅)、卧室和厨房组成,入门后就是门厅,过厅两侧为卧室和厨房。房间以过厅最大,一般约为15平方米左右,卧室约10平方米左右,厨房约8平方米左右,过厅是生活起居的中心,在后墙正中多设有神台或神阁架,祀奉祖先。卧室内有木制或竹制睡床和其他一些物品等,厨房置有炉灶、水缸、炊具、烘物架等。 另外,黎族还有居住砖瓦房的,类似内地排房式的家属宿舍。 三石灶 黎族地区的炉灶--三石灶(亦称品字炉灶,马蹄形灶)设在室内,其主要原因是:黎族人民过去经济文化落后,生活困难,冬天只好在居室内生火取暖;黎族地区多蚊虫及疟疾病,室内烟熏火燎的作用有驱蚊避疫之效;还有照顾火种的 - 21 - 需要。黎族人住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属于同一个系统,同一源流的,但 也存在一些差异,各个方言区各有特色。 - 22 - 第五篇:黎族饮食文化 黎族人民习惯进食一日三餐。主食主要是大米,其次是玉米、番薯和木薯等杂粮。解放前除地主、富农外,一般很少肉食。合亩制地区的黎族每天舂米一次,只够当天吃用,每天天一亮,就煮好一天三餐的饭,饭煮熟后用冷水泡吃。而在外围地区的黎族,多数则是早、中、晚餐的饭分别煮,也有些地区一次煮完早、中饭,到下午再煮晚餐。 竹筒香饭 竹筒香饭,是黎族一种颇具特色的野炊。竹筒香饭是用粉竹或山竹的一节,装进适量的米和水(大约一份米二份水),放在火堆里烧熟,用餐时破开竹筒取出干饭,便是有名的竹筒香饭。如果把猎物野味和以香糯米及少量的盐巴放进竹筒内烤熟,则味道特别鲜美,是招待客人的珍美食品。上山狩猎和"砍山栏"等,都可以烤"竹筒香饭"来吃。 “山栏香糯” 黎族人民喜欢吃糯米饭,特别是喜爱吃"山栏香糯"。吃法,有的是用锅煮熟,有的是用陶甑煮熟,还有包粽子吃的。粽子种类很多,有长、圆、三角形等,主要用猪肉和糯米包成,还有用蛋类加糯米包的。过"三月三"是包粽子的最好时节。 - 23 - 山兰酒 山兰酒用黎话称为“biang”,黎族同胞依山傍水而居,酒采用所居山区一种旱糯稻———山兰稻谷酿制。 制作时,将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再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饼”碾至粉状掺入其中,装进坛里。一日后取少量冷水沁入并封口。 逢重大节假日或是迎接宾客,热情的黎族人民便取出来招待,一同痛饮。 酿好的酒存放十天左右时,口感甜而微辣、辣而不燥。初品之人容易贪杯或豪饮,殊不知这“后劲”的厉害所在。。 肉食 黎族的肉食主要有猪、牛、羊、狗、鸡、鸭,鹅等肉类。肉类喜欢用火烤熟吃。也习惯腌生肉来吃。黎语叫做“喃杀”,味道很香,一家煮“喃杀”,全峒都知味,这是黎族人民食品中的独特风味。吃“喃杀”是因为天气炎热出汗多,又很累,吃了“喃杀”加上酿饭就会很快恢复体力。 鱼、虾、螃蟹、青蛙、蛇类等也都是黎族人民常吃的美味佳肴。吃螃蟹的方法很特别,把螃蟹放到木舂里舂成烂浆,然后加入葱、酸梅浆、生姜汁等调料,味道香甜鲜美,很好下饭。另外,黎族人民一般还爱吃竹笋和蘑菇以及营养丰富的蜂仔、蜜汁、木蛆、红蚂蚁卵等。 - 24 - 男子吸烟者多,吸烟时都用竹筒制成的水烟筒。黎族人民喜爱喝山栏糯米酒,常以通孔的小竹管插进酒缸里吸饮,人多时便围坐在一起轮流吸饮,也有把酒倒在碗中来喝的。沿海地区的黎族,平时喝的酒都是自己制的米酒和番薯酒;东方县的黎族自酿的番薯酒味道醇香,被誉为“东方茅台”。 黎族人家家户户都用三块石头摆成“品”字形的炉灶,煮饭烧菜用陶锅或铁锅,蒸酒用陶甑,切菜用菜刀,挑水用竹筒或陶罐,盛水用陶缸或竹筒,舀水用葫芦瓜壳或椰子壳制成的瓢,主要使用陶碗吃饭,有的用椰子壳做碗。 嚼槟榔 中年以上的男女,常把烟丝、石灰、萎叶和槟榔掺和一起咀嚼。嚼槟榔,据说可以健胃保护牙齿,上山砍山栏时容易被山蚂蟥咬,嚼槟榔时的紫红色唾液有驱逐山蚂蟥的作用等。 妇女们外出劳动或访亲探友都习惯在腰间带着槟榔。槟榔是黎族的吉祥信物,特别是黎族妇女更为喜爱。黎家居住的五指山区盛产槟榔。槟榔果有生吃晾干吃两吃法。生吃,即把新鲜的槟榔果切成小片,果核和果肉同时嚼吃;干吃,即把果子煮熟晾干,保存起来供长期食用。吃槟榔不能直接食用它的瓤肉,要与“扶留叶(俗称“萎”)、灰浆(用蚌灰或石灰调制而成)一起嚼食,即所谓“一口槟榔一口灰”。具体食法是:先将槟榔果切成小片,取灰浆少许放在萎叶里,然后裹住槟榔片放口中慢慢咀嚼。此时口沫变成红色,便把口沫吐掉而细啖其余汁,愈嚼愈香,津津有味,直至脸热潮红,这谓之“醉槟榔”。 - 25 - 五指山茶 五指山地区的黎族爱喝五指山茶,而沿海地区的黎族喜欢喝赤鸪茶。赤鸪茶掺白糖,香味很浓,浸泡多次仍不褪色。赤鸪茶有降温作用,喝后还不容易醉酒,好睡觉。 “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南杀”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杀”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 食鼠也是黎族的风俗,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时,先把鼠投入火中烧一会,然后刮去毛,除去内脏,再烤或烧即可。黎族多居住在山林地带,老鼠很多。山上有山鼠,田中有田鼠,树上有松鼠,家里有家鼠。除认为家鼠不洁净不吃外,而将其他鼠都当作美味。黎胞上山下地,必定腰挂钩刀腰箩(用藤编织的小箩),看见老鼠要追捕。捉到之后,放在篝火里一烧,刮净毛,放在腰箩里带回家中,除去老鼠内脏,或烤,或煮,即可让孩子们美食一顿。 此外,黎胞家家都有腌制食物的习惯。例如将鱼和嫩玉米一起切细,加盐放入瓦罐中腌5-6天,就可以煮吃。罐里的咸水汁可长时间保留,再行腌制,认为此汁时间越久,腌的菜越咸香可口。腌泡成的酸菜,黎语称为“南沙”,一般多用野菜腌泡。采下能吃的野菜,剥去根须老叶,用清水洗干净,加上牛骨、猪 - 26 - 骨或其他兽骨,放适量生盐,一起入罐中密封发酵。经过长时间腌泡的野菜,酸味浓烈。俗语说:“一家吃‘南沙’,全村都闻到。” 黎族同胞大多嗜酒,所饮之酒大多是家酿的低度米酒、番薯酒和木薯酒等。用山兰米酿造的酒是远近闻名的佳酿,常作为贵重的礼品。黎胞男子嗜好烟酒,妇女喜嚼槟榔。酒,在黎族人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逢年过节,遇红白喜事,款待亲友,无不喝酒,而且喝得越多越高兴。俗语说:“黎胞喝酒,喝醉为荣”。因此,黎家一般都会酿酒。其自酿之酒多以糯米或山兰香米为原料。先将米浸透,然后蒸成干饭,晾干后放进用芭蕉叶裹封在吊箩里,接着用水泡散酒饼,按一定比例,将酒饼水倒进吊箩内拌匀,箩口用芭蕉叶密封,水从吊箩底的小孔内流出。经过几天的发酵,便沁出一股芳香的酒味。这时,便用盆子放在吊箩底下,接一滴一滴流下来的酒汁,是为“酒滴”。再过6-7天,酒就酿成了。这种酒叫“酒蜜”,是敬请客人的最佳饮料。喝酒时,大家围坐着,将酒罐置于面前,各以细竹管插入吸吮。此酒多加水冲淡,喝多了也不易醉。 - 27 - 第六篇:黎族服饰 在海南,无论走进哪个人类文明大观,都没有走进黎族服饰大观这样瑰丽灿然。这种美沉淀了千年,那根纺线也跳跃了千年,终于在700多年前的一天,通过一位50多岁,在海南黎寨生活了40年后,重返江苏松江故里,被人尊称“黄道婆”的江苏女子,传播到中原,进而使中国的棉纺从古至今,一直是领先于世界水平。40年生活在海岛黎寨,黄道婆的心灵得到解放,摆脱童养媳痛苦的回忆,在黎族姐妹的纺车间忘了过去,40年后,才想起来,要回家看看,并把黎族姐妹的心灵手巧的工艺一并带回,由于她的传播功德,被理所当然地誉为中国纺织界“鼻祖”。她的雕像如今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傲然屹立,这份骄傲里有海南黎族人民的一份。 关于这,在著名散文家余秋雨的《天涯故事》中有一段动情的描述:“为逃离婆家的凌辱(她)躲进了一条船,没想到这条船走得那么远,更没想到她所到达的这个语言不通的黎族地区恰恰是当时中国和世界的纺织圣地”„„40年后“她回到松江老家,„„从弹花、纺纱到织布的每道工艺都根据黎族已有的先进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传授,一种全新的纺织品驰誉神州大地,四方人士赞美道:‘松郡棉布,衣被天下’”,他感叹———“从海南岛黎族姊妹手中汲取了技能, 竟然给整个中原都带来了温暖~” 遗憾的是,一般读者面对色彩斑斓的黎锦,往往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黄道婆当年究竟在海南黎村学成什么样的棉纺技术,对中原的棉纺技术进 - 28 - 行怎样的改革,从而达到“衣被天下”的境界的,还有,黎锦上复杂的图案反映了哪些生活情趣, 黎族服饰,主要利用海岛棉、麻、木棉等原料织缝而成。有些地方用“树皮”(野生麻类),作为纺织原料,这种“树皮”从山上采剥回来,先放在河里浸数天,将表皮用薄竹片刮除再放到锅里煮熟,晒干后再拆成丝,然后搓成细线,用来织布。 黎族服饰,过去绝大部分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以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青、绿、蓝等颜料多用植物叶子制成,黄、紫、红等色彩利用植物花卉加工而成,棕色是利用树皮或者根块切成碎片后投入少量石灰(溪河螺自烧而成的石灰)煮水制成。着色时,将布料、线团放在染缸中浸数回,使其均匀,料身染上色彩后,变得坚挺,因为植物颜料,自身都含有胶质,既是染料,又是浆料。 宋代范大成《桂海虞衡志》,赵汝适《诸蕃志》,周去非《岭外代答》等都有关于黎锦原料的记载:如“纺织得中土绮彩,折取五色丝加木棉,挑织为单幕,又纯织木棉,吉贝为布,所织的‘黎锦’、‘黎单’、‘黎幕’,色彩鲜明,美观适用,颇为中原人士所赞赏”。 黎族妇女的纺织技术,经过千百年来,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到汉代达到成熟,在十世纪初,黎族人民把树皮、丝麻等纺织技术运用到棉纺织业上,有效地提高 - 29 - 了棉纺生产率 宋末元初,我国著名棉纺织家黄道婆,在晚年致力传教海南黎族棉纺技术,并进行改革,把原来手摇式只能纺一根纱的踏车,改进为一手能纺三根纱的维脚踏车,这一重大改革,比英国、德国早四五百年。而据考证,这种维脚踏车技术,在当时黎村里已广泛被采用。 后来,黎族妇女织布主要采用踞织腰机。踞织腰机,简称为腰机。主要由藤腰带、腰力棍、木刀、拉经棍、竹梳、竹纬线针、整绒梳等器械组成。黎族妇女在织布时穿着藤腰带。用双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席地坐着织布。其过程是用右手持着打纬线木刀,按织物的强力交替程度,用左手在作投纬引线,然后用木刀打紧纬线,织者略弯着身,随着经线沉浮,一纱一线聚精会神地织造。(不知您是否看明白其中“脚控经线,手操纬线”的技巧,如不明白建议您有机会到踞织腰机前比划比划。编者。) 清代《黎歧纪闻》这样论述黎族妇女纺织:“复基经之两端,各用小圆木一条贯之,长出布阔之外,一端以绳系圆木,而围于腰间,一端以足踏圆木一条贯之。于是加纬焉,以渐移其木而成匹,基者匠心也。” 一个妇女织一条裙子,从采集原料到成品,至少要花几个月的时间,甚至半年才能完成。这在远古时期算是先进的技术了。 功在刺绣 黎族服饰的另一重要工艺,叫刺绣,也称黎绣,主要用在筒裙、花被和巾 - 30 - 帽上。黎族刺绣历史悠久,艳丽多彩,久负盛名。宋代周去非写到黎族刺绣时称:“衣裙皆吉贝,五色灿然”。黎族服饰多施以装饰,而且多数是先在棉织坯布上加工好绣片,再缝制成衣。至今在昌江、白沙、琼中等地区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 刺绣多用古老的踞织机,刺绣方法有:综杆提花、通经断纬挑花、经丝先扎染再织纬、或夹鸟雀羽毛作局部装饰等。黎绣工艺最常见的针法是直针、扭针,兼有珠针、铺针、切针、戳针、铺绒和十字挑花等。以上针法以直针为基础针法,有些也偶有拉销子、打子针等。花纹多以直线、平行线、三角形、方形、菱形等,表现抽象的人物、动物、植物、吉祥文字等。这种绣花具有节奏明快的风格,主要采用数纱眼的类似编织的绣花方法,个别地方称之为图案绣,图案绣方法在黎族地区较为普遍。 黎绣最初是为穿着耐磨耐用和避寒的实用功能需要而产生的,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装饰。其主要部位是在服饰的边缘线,使这些部位获得显目的效果。特别是在白沙,绣花重点用于装饰衣背、衣侧等部位,便于缝绣又不易磨损,另一方面穿戴时,容易引起周围人们的注意,而获得大家的观赏和赞叹。刺绣的布局,还有另一种的作用,即为宗教崇拜和区分各支系部落的标志。 黎族服饰传统织绣工艺,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不仅品种多样,内容广泛,而且广为应用,经久不衰。尤其以东方美孚黎族妇女的扎染工艺和白沙润黎妇女的《人龙图》绣最为出名,而五指山地区的黎绣则以艳丽闻名。这些精湛的技艺,饱含着浓厚的民族气息,反映了黎族人民对文化的创造力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 31 - 黎族妇女,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黎锦织绣的艺术图案,反映了她们对生活对劳动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据考证,黎族各地区的花纹图案首先是根据生活环境、地理环境中所见到的自然形象,加工变形制作而成,而且从平原向山区逐渐演变: 居住在深山地区的黎族多喜欢用水鹿、鸟兽、彩蝶、蜜蜂、小爬虫、木棉花、泥嫩花、龙骨花等作为图案模本。而聚居在平原地区的黎族则喜欢以江河中的游鱼、溪边的虾、池畔的青蛙和田间里的鹭鹫等动物作为织锦图案素材。 她们通过夸张与变形,把自然的物象反映在织锦图案上,并选用多种野生和培植的植物制成染料,分别将棉纱线染成红、黄、黑、蓝、青等色彩,因而织绣出来的成品图案绚丽多彩,形色多样。 据调查,黎族织锦图案除了某些共同点外,各地区的服饰图案纹样有很大的差异,各具特色,形成丰富多彩的黎锦艺术。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被称为“一部民族发展史”的《根深花茂图》、《渔猎农耕图》;被称为“部族进行社会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的《收获祭服图》;被称为“民族生活画卷”的《婚礼图》等等。 《婚礼图》,发现于海南岛的古崖州。它忠实地把黎族婚娶礼仪习俗中的“迎亲”、“送新娘”、“送彩礼”和“拜堂”等情节,集中反映在织锦图案上。它描绘了新郎新娘和前来参加婚礼的众多村民的画面。其场面广阔,热烈壮观,内容丰富。在这里,我们除了赞叹黎族织锦技艺高超外,它还能为研究和了解黎族风1978年,在我国福建崇安县武夷船棺出土的纺织品、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出 - 32 - 土的东晋至唐代的丝绢棉织产品,和在敦煌千佛洞唐代壁画女供养人的衣裙上的花纹图案和唐代服饰《簪花仕女图》都是运用这种印染方法。据史料记载,唐代黎族地区上贡的“盘斑布”、“海南青基盘皮(披)单”,宋代输入内地的“海南棋盘布”,以及宋末元初出自儋、万两州著名的“缬花黎布”,都是使用这种绞缬技艺制作而成的。《狩猎纹》 在黎族地区的农村,每到春冬农闲时节,村里就得组织男子放狗进山围猎,女子则在家里进行农田管理、纺织以及各种活动。每次围猎前必须举行宗教仪式,获得猎物实行平均分配,猎狗也得一份。黎族妇女把这种狩猎生活反映在织锦图案上。我们将这幅纹样图案,取名为《狩猎纹》。《狩猎纹》分前幅后幅两部分。前幅主要是描绘黎族集体打猎归来的欢悦场面。后幅内容为猎人家里挂着一定数量野兽的下颌骨,表示屋的主人是打猎能手。精明的猎人是机智勇敢的象征,在黎族人民中享有较高的荣誉,并获得众人的尊敬。作品构思巧妙,形象生动。 在色彩运用方面,黎族织锦的配色较为简练。一般聚居在山区的黎族绣手使用色彩比较大胆,对比强烈,居住平地则色彩比较温和、适中。比如在三亚、陵、保亭、东方一带的黎族织锦色彩就是在对比中求调和,在素雅中见光鲜,有华而不俗、素而不简的特点。在琼中、五指山、白沙、昌江、乐东一带的黎族妇女则喜欢使用大红色为基调,一般是黑底色上织绣着大红、黄、紫、绿对比较为强烈的颜色。 但是,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黎族织锦工艺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研究,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失传甚至濒于灭绝。1987年3月海南民族织锦工艺研究所成立后,研究人员先后到三亚、陵水、保亭、五指山、琼中、白沙、昌江、乐东、 - 33 - 东方等地,深入到各个黎村苗寨采风,发现了几件珍贵的织锦,均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从残缺不全的图案中,还可以辨别出,这些图案多是描绘人和动物、植物,也有描绘宗教迷信、民族风俗习惯的,还有描绘民间神话故事的。图案表现了古人的幻想和直觉,交叉使用了比喻、联想、暗示和象征等表现手法,制作者以大量鲜明生动的意象,使情与景的融合,人与自然的交流达到了相当高的境地。 - 34 - 第七篇:黎族称谓和姓氏 黎族的亲属称谓和姓氏很有特点。黎族人民都按照宗教关系论辈互相称呼,例如伯父的子女不管岁数多么小,叔父的子女无论岁数多么大,都得称呼伯父的子女为哥或姐。 因此,在黎族社会中,往往会听到年岁大的人称一个一二岁的人为哥或姐。在社交中呼唤某人时,只能呼其名字,不把姓氏同名字一起呼叫。 东方县的符姓黎族人原为五个血缘集团,各有一姓氏,每个血缘集团又分为大公、中公、尾公,叫做五姓十五公。五大姓可以通婚,而十五公内部不能通婚,经过若干代后又可以循环结婚。同一黎姓集团,在不同地区分属几个汉姓,虽然汉姓不同,但不能通婚。 黎族丧葬 丧葬仪式各地不同,合亩地区遇有人死便鸣枪报丧,全村或全峒的人都来吊唁,三天不吃主粮,不做重工。一般都用独木棺,不停棺,当天埋葬,不建墓塚。死者如果是男人,葬于本村公共墓地,外村嫁来的女子,则须抬回其娘家由娘家料理丧事,并葬于其父方的公共墓地。其他地区有迷信风水、停棺、打斋、择地建墓的习惯。 勤劳俭朴,敬老爱幼是黎族劳动人民的美德,不论老年人和小孩都总是找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很少有偷闲度日的。黎族好客,对来访客人,都热情地以烟酒款待。 - 35 - 黎族的禁忌 在黎族的一些节日期间有许多禁忌,这些禁忌属于迷信观念。但与生产和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春节期间禁忌讲粗话、不吉利的话;大年初一禁忌洗衣、扫地,说是怕全家的钱财都被洗掉、扫光。合亩制地区的黎族人在年初一至初五忌田间劳动,牛日、虫日、鸡日等日,亩众不能下田耕作,说是怕禾苗遭受鸟兽侵袭。农历年初一准备上山打猎的人,也忌扫地,否则猎不到野兽。砍山栏一定要选择龙日、马日、兔日等吉祥日,同时亩头不能在日间睡觉,否则庄稼将经不起风吹雨打。在三月八日的牛节里,禁忌杀牛,而且要给牛喝一种用牛魂石浸过的酒,以保来年丰收。人们不得跨过炉灶,不准用脚踩、用刀砍等,如果违禁,据说“灶神”就要发怒,引起家人生病。 - 36 - 第八篇:黎族宗教文化 黎族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但封建迷信很重,流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而以祖先崇拜为主。这是由于古代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人们的蒙昧无知和佛教、道教观念影响的结果。黎族的宗教信仰多种多样,并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属于原始宗教类型。 黎族人民过去相信有阴阳两个不同的世界,在阳世积德行善,以后到阴间方能入祖归宗, 平安无事;倘若一个人德性不善,伤天害理,死后必为列祖列宗所不容,要罚以万般苦役。 黎族原对佛教、道教很是陌生,但佛教的轮回道德观念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例如认为,人的祸福是命中注定的;前世有罪,后世受苦;只有在今世努力,广积阴德,来世才能享乐等等。 黎族村寨口一般都立有村灶神,是村寨人们祭祀的原始神之一。据说村灶神曾经是保卫村寨安全的英雄。 也许是因为过于迷信鬼神,解放前黎族在日常生活中祭鬼求神活动十分频繁,如婚娶、丧葬、驱邪安家、得子还愿、幼儿取名等,都得请道士念经做法事。 在黎汉杂居地区或接近汉区的黎族葬俗中特别迷信阴阳风水,这与他们的自然崇拜有关。巫术是黎族人民的主要迷信活动,其中有各类占卜,包括杯卜、鸡骨卜、蛋卜这些都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卜卦方式。鸡卜、蛋卜、杀牲作鬼,在禳 - 37 - 灾祓祸、山猎砍山之中,无不用之,这反映了海南岛多瘟疫的生态环境及黎族传统的游耕渔猎生活历史。 黎族巫师称“鬼公”、巫婆称“娘母”,他们负责沟通人鬼两界,充当传达鬼神旨意的中介人,但又不脱离生产。法器和祭品,多用竹器草藤、葵棕叶雨帽、山鸡毛、稻谷、槟榔、糯米酒等。颇具海南岛地方色彩。 在邻近汉区的地方,由于道教的影响,有少数人相信“华光”、“五雷”、“玄天上帝”等等。基督教也传入了黎族地区,有少数人相信“上帝”,星期日做礼拜,家人生病则念诵“圣经”。但在受到道教和基督教影响的地方,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也还是保留着的。 在旧社会,那些荒诞的迷信,使黎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带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那时候,黎族地区主要有以下几类迷信活动: 一祭“山鬼”。黎族人民中不少人仍认为山林中的飞禽走兽都是受“山鬼”管辖的,要捕捉猎物,只有得到“山鬼”授意的首领--“俄巴”的同意,才能捕捉到。 二祭“地鬼”。过去黎族人民认为农作物的丰收是"地母"的思赐,祭祀地母以表示期望和感激。合亩制他区祭“地鬼”盛行。 三祭“雷公鬼”。黎族是以农业为主的民族,他们认为云、风、雷等天体现象都有“灵性”,其中最为可怕的是雷公鬼、风鬼、太阳鬼等。 - 38 - 四祭“灶鬼”。人们对火有着一种敬畏和崇拜,担心若冒犯“灶神”,就会受罚。 五祭“祖先鬼”。这是对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黎族人认为祖先鬼比其他鬼更可怕。 黎族人民还有图腾崇拜,在动物方面以蛇、牛、鸟等为主要对象;在植物方面以稻谷、木棉、芭蕉、葫芦爪等为主要对象。现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 39 - 第九篇:黎族舞蹈 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舞蹈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在其他民族中也是不多见的。黎族舞蹈主要起源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生产活动及特有的自然崇拜和宗教文化观念表现。不论是舞台上所表现的内容形式,还是黎族民间固有的那些原始表演形式,无不与他们自身的生活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互为作用的联系。 黎族的舞蹈按其来源分主要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反映祭祀祖先和企求平安的舞蹈,如《跳娘舞》、《跳鬼舞》、《老古舞》、《平安舞》、《打柴舞》、《钱铃双刀舞》等。这类舞蹈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伏居深山,质直犷悍”的黎族先民们,由于低下的物质生产水平而形成的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足,也幻想通过舞蹈起巫术和祈求的作用,达到某种目的的实现。这类舞蹈节奏相对黎族其它舞蹈来说较慢,其形式主要有年舞、罗鼓舞、祝福舞、打碗舞、捉鬼舞等。 由于黎族人民世代生活在山高林茂的山区,为了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以木为弓,以竹为弦”打猎为生,这就要求黎民能跑善跳,腾挪自如。在训练、强化这种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了第二类生活舞蹈,有《清音舞》、《钱串舞》、《打柴舞》等,其中《打柴舞》因动作健美,气氛热烈,经过历代的流传,已经成为黎族舞蹈中最有特色的一支~打柴舞在民间叫跳柴,黎语称“转涉”、“卡咯”。跳时,在平地平行摆开两根竹竿,其上横架若干根竹竿,打柴者(通常为女 - 40 - 性)相对跪地,双手持竿末端,按一定的节拍将手中竹竿和地上竹竿相互叩击,发出清脆的乐声,一群“跳柴”者在竹竿分合的空隙中,敏捷地前进后退,轻松自如地表演各种动作,趣味盎然。其间有些善跳的小伙子,还会因其机灵敏捷、和应自如而博得打柴姑娘的青睐。 黎族舞蹈第三类主要是来自劳动方式的演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黎族姑娘的《舂米舞》。与粗犷剽悍的男子形式成鲜明对比,舂米舞反应了黎家女性的勤劳、温顺和柔韧。通常以两人舂米为多。舞时两人相对站立,一人是右腿弓步站立的舂米动作;另一人则是以双足平立、腿膝时曲时直地做舂米动作。当其中的一人往木臼里舂米时,另一人便举起舂杆撞击臼边;有的则用舂杆往木臼内舂一两下,提舂杆时,在臼边撞击一下或数下;有的却在臼外撞击。总之,要同时响起两种声音不同却不节奏同一的音律,使舂米声和撞击木臼声,形成和谐和有趣的“咕--叱~咕叱~咕叱~咕叱咕咕叱叱叱~咕咕叱叱~咕咕叱~”声。若在高山的大榕树下,这舂米的响声可随山风传上三五里之遥。 流放海南三年的宋代大文学家苏轼1100年遇赦北归之际,黎族父老乡亲以"黎歌蛮舞祝公归"。苏学士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忙写诗寄给儿子,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蛮舞与黎歌,余音犹杳杳"。可见海南黎乡歌舞,给出生在四川眉山的诗人,留下了多么难忘的印象~ 黎族舞蹈起源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生产活动发及特有的自然崇拜和宗教文化观念。 - 41 - 较为著名黎族民间舞蹈是跳柴,黎语称"转涉"、"卡咯";也叫跳竹竿。跳时,人们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平行摆开两条小腿般粗的四方木(桁条)或圆木,其客观存在横架上若干条手腕般粗的圆木条或竹竿。打柴者相对面双手各执着一根圆木条的尾端,按一致的节律将圆木条与四方木、圆木条与圆木条相互叩击,故称"条柴"。它有三种打的姿态:坐、蹲、站。这三种打法一种比一种显得复杂多变,逐渐推向"打柴"。的高潮,在有规律、有节奏的叩击声里,跳"柴"者在圆木条分合的瞬间空隙吵但要敏捷地进进退退,而且要相当自然潇洒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此称"跳柴"。 舂米舞,反映了黎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舂米也是舞。以四人舂米为例,相对站立舂米的两人是右腿弓步站立的舂米动作;另一对是以双足平立、腿膝时曲时直地舂米动作当其中的一对往木臼里舂米时,另一对便举起舂杆撞击臼边;有的则用舂杆往木臼内舂一两下,提舂杆时,在臼边撞击一下或数下;有的却在臼外撞击。使舂米声和撞击木臼声形成和谐和有趣的"咕--叱~咕叱~咕叱~咕叱咕咕叱叱叱~咕咕叱叱~咕咕叱~"声。黎妇们轻快的舂米动作呈现健美的舞蹈姿态。这个舞蹈与我国台湾省高山族的民间舞"杵乐",很是相似。 在黎族聚居的三亚、陵水一带流行“椰壳舞”,很富于椰岛情调和风味。它是将若干个椰子壳对半锯开,顶部和底部分别穿孔,并用椰叶分别系牢顶和底的两头。舞者双脚趾挟着椰叶,脚踩底部半边的椰壳(类似踩高跷),双手则仞着顶部半边的椰壳,然后按一致的节奏型的拍打,又可自由变换各种队形和图形。 - 42 - 椰壳互敲成清脆响声,充满黎家乡村气息,极富儿童情趣,很适宜少年儿童们的表演。 解放后,黎族传统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不少文艺工作者根据黎族传统舞蹈加工、改编和创作的《打柴舞》、《碗舞》、《三月三》、《半边裙子》、《五朵红云》和《草笠舞》等,以其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在全国文艺汇演中被评为优秀节目,其中的《三月三》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得到国际好评;《草笠舞》在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民间舞蹈比赛中获金质奖章,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黎族的“跳竹竿”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杆舞”的形成与生产劳动、风俗习惯等有着紧密联系,是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适应生存和生产而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竹竿舞是我国黎族、哈尼族、畲族、佤族、布朗族苗族等以竹竿为道具而跳的一种舞蹈,而以海南黎族的竹竿舞最为出名,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大文学家苏武在结束流放生活离开海南时,得到黎族父老乡亲的“黎歌变舞祝公归”的欢送,写下了“蛮舞 - 43 - 与黎歌,余音犹沓沓”的诗句。可见,黎族的歌舞不但历史长,而且有其独特的魅力。 真正的竹竿舞起源于黎族民间,也叫跳竹竿,是佤族、黎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在黎族民间已经流传了数百年的历史,目前已经被国务院正式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跳竹竿,黎语叫“转沙”, 意为“跳柴”。 最早是在丧葬仪式中表演,已成为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每当重大节日或新谷登场,人们都要跳竹竿,而且往往跳个通宵达旦。一般是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早年是男子跳,女子扶竿击节,后来发展为男女同跳,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两人一对,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在演出中女性更多。因为女子步态轻盈灵巧,爽快活泼。舞者在竹竿间跳跃,像小鹿欢蹦,不断地表演出磨刀、筛米、穿门、鹿跳、转身、来回等花样动作,舞姿十分优美迷人。据了解,20世纪50年代黎族舞蹈竹竿舞在1957年的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获金奖,从此海南黎族闻名于世。黎族竹竿舞历史悠久,发源于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带有浓郁的原始宗教色彩,如今的黎族竹竿舞吸纳了许多新的元素,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特色舞蹈。 所以要看正宗的竹竿舞就到海南去,体验流传数百年的古老舞蹈。 - 44 - 流传于我国少数民族,以海南黎族的竹竿舞最为流行。就地域而言,其他地区的人对这种舞蹈会产生浓厚的新鲜感,增强了民俗文化的旅游吸引力;竹竿舞不仅可以作为少数民族民俗的代表,它还是一项体育运动,是现代生活所追求的健康活动,一个永恒的主题;欣赏艺术和参与活动具有观赏性、趣味性、娱乐性;该民俗活动简单易学,可参与性强、竞争性强;在满足人们外出求轻松、娱乐心理的基础上,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默契,结交更多朋友;通过观赏和参与竹竿舞的表演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黎族和黎族的传统文化。 跳竹竿舞的价值: 第一,培养了合作能力。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我们利用结伴一起跳竹竿舞的方法和小组学习创编动作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会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感受运动的乐趣,同时让能力强的学生带能力弱的学生,使能力弱的学生能较快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第二,促进了身体的协调发展。竹竿舞是可以利用音乐来活动的全身心的体育运动。首先,运动能使大脑发达。运动中的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传到大脑,从而提高大脑的调节功能,使大脑对动作的反应更加灵活。其次,运动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在机体组织和器官不断发育的重要时期,学生不仅需要有足够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和充足的睡眠,而且需要积极、科学的体育运动。最后,运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 45 - 舞蹈表演是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源,不同形式的舞蹈表演代表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起源、传统和民族特征。海南黎族竹竿舞使游客有机会接触并了解欣赏黎族文化传统,让他们身临其境参与到这种跨文化交流的体验中来。从上世纪80年代年至今,海南建立了许多黎族民族文化村,黎族竹竿舞是最常见的节庆活动表演项目。 竹竿舞是黎族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结婚的时候女方家庭在等男方来迎亲,竹竿舞就是为新郎专门设下的,新郎只有顺利闯过竹竿舞阵,才能将新娘娶回家。这种风俗在海南三亚等地的黎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这种习俗的宣传也是对竹竿舞的宣传。“三月三”为黎寨的山恋节,现今也增进了跳竹竿等富有健康意义的活动内容,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架设“鹊桥”,建立情谊。同理,在许多的闯关节目游戏中也可以设置竹竿舞阵。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代表悠远年代的遗存,同时,少数民族体育又是剖析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是一笔特殊的宝贵财富。姿态优美、节奏感强的竹杆舞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我们应高大力发展这种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以此来弘扬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传统的中国文化,并且应该引入现代体育发展观和管理机制,与时俱进,大力推广,增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使竹竿舞这样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 46 - 第十篇:黎族歌谣 黎乡素有歌海之称。黎族民歌,浑厚朴实、琅琅上口,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黎族歌谣是一朵绚丽的艺术之花,黎族人民男女老少都爱唱歌。黎族歌谣分为民歌和民谣两种。民谣是用黎语和韵调吟唱的,多为传统的古典黎歌,一般是5个音节一句,但每首没有固定的句数,小调之类大体以四句为一首的较多。 黎族民谣多是独唱、对唱,用黎特有的民乐伴奏,往往和音乐、舞蹈连在一起,歌谱曲,曲载歌,三者一体,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古风,讲究节奏韵律,易于上口传颂。黎族的民歌是用海南方言和黎族韵调唱的,它是随着黎族社会的发展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派生出来的新黎歌。一般七言一句,四句为一首,称为"四句歌仔"。较长的叙事诗即四句一节,多节续唱下去。除了独唱、对唱之外,还有齐虽、轮唱、合唱,并有乐器伴奏。黎族歌谣关于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想象丰富,比喻贴切,语言形象,结构严谨,意境深远,生动活泼。情歌在黎族民歌中为数较多,是黎族民歌中精湛的珍品。黎族人民吟唱歌谣,主要在喜庆的日子里,如建新房、举行婚礼、节日戏会、访亲会友等场合,一般是男女对唱,往往唱到天明。尤其是每年的"三月三"这个黎族传统佳节,青年男女聚会在山间坡野,以歌为媒,交流感情,吐倾爱意,寻找情侣。平时在生产劳动中,也因兴趣之所至引吭高歌,直抒情怀。在一些家族性的庆典上,德高望重的长者,也常常即席吟唱包罗万象的"经典"性黎歌,这种吟唱通霄达旦。 - 47 - 在革命战争时期,黎族歌谣又有新的发展。它以革命的内容和昂扬的格调,取代了原来歌谣中的落后、消极部分和如泣如诉的吟叹,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武器。如《五指山上五条河》,坚定乐观的情绪,欣喜深情的唱词,表达了黎族人民坚强的革命信念,听后使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黎族歌手层出不穷,成批涌现,最知名的有符其贤和王(女不)大。符其贤被吸收到广东民族歌舞团当专业歌唱家,曾到过全国20多个省市演唱100多首黎族民歌,还到过国外演唱,轰动世界歌坛,他的黎族民歌被中国唱片社灌制唱片,王(女不)大曾在县、省、全国民歌演唱会上屡次获奖,《叫侬唱歌侬就唱》这首黎族民歌的歌词歌曲是她自己创作的,曾在省和中央广播电台播放,受到听众热烈的赞赏。 黎族歌谣,以其内容丰富的歌词配以形式多样的曲调,有优美抒情的,也有激昂高亢的,它反映了黎族人民淳朴、乐观、耿直和刚毅的性格。 黎族常见的乐器有叶琴(树叶)、杵乐、鼓、和鼻箫,常用于青年男女恋爱中呼唤情人和传达爱情。叶琴实际上是一片随手摘取的阔叶树叶片,衔于唇间便可吹奏出不少曲调。另外鼻箫是黎族最有特色的乐器了。鼻箫用鼻子吹气奏响竹箫是海南的"本地黎"润黎独有的吹奏方法。竹箫长约60公分,开有四个小孔,其中一个小孔用作吹气,另三个小孔由手指控制。吹奏时控制吹气量的大小配合孔洞的开合来奏出各种不同的音阶。 鼻箫的构造很简单,人人均可自制,它的声音如一般的箫而较轻微,但声音悠然动听。过去黎族男女老少都喜欢吹奏,不论是在村里、田间、白天或者夜 - 48 - 晚都能听到那优美的箫声。特别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箫声便是传述真情的鸿雁。但现在懂得吹奏鼻箫的青年已不多见,据了解只有少数年长者能够用它来吹奏各种民歌曲调。 近年来由于旅游事业的高度发展,许多到海南观光的游客都前往黎族民俗 村寨或旅游景点观看黎胞们的独特的乐器表演 - 49 -
本文档为【海南黎族风情文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994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4KB
软件:Word
页数:3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7
浏览量: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