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常用方剂)

中药(常用方剂)

举报
开通vip

中药(常用方剂)阳谷县中医院 内二科病历附页姓名:杜景俄住院号:45151 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胸痛较前减轻,无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饮食不振,舌质暗,苔白,脉沉细,治疗以益气活血通痹,方以血府逐瘀汤: 柴胡10g 枳壳12g 赤芍10g 甘草4g 桃仁10g 川牛膝10g 红花10g 桔梗10g 当归15g 生地15g 川穹8g 患者仍有言语不畅,无肢体抽搐,无恶心呕吐,饮食及睡眠可,二便调。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治以滋阴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0g 钩藤15g 石决明30g 杜仲15g 寄生12g 牛膝1...

中药(常用方剂)
阳谷县中医院 内二科病历附页姓名:杜景俄住院号:45151 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胸痛较前减轻,无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饮食不振,舌质暗,苔白,脉沉细,治疗以益气活血通痹,方以血府逐瘀汤: 柴胡10g 枳壳12g 赤芍10g 甘草4g 桃仁10g 川牛膝10g 红花10g 桔梗10g 当归15g 生地15g 川穹8g 患者仍有言语不畅,无肢体抽搐,无恶心呕吐,饮食及睡眠可,二便调。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治以滋阴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0g 钩藤15g 石决明30g 杜仲15g 寄生12g 牛膝15g 泽泻 30g 生龙牡各30g 丹参 30g 赤芍15g 郁金12g 甘草6g 患者左侧肢体仍活动不利,饮食可,舌质淡、苔白、脉弦滑主,于主任运用中医辨证为中风,证属风痰阻络,痰阻与脉中,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故肢体活动不利,舌脉从证,中医治以化痰熄风通络,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 10g 白术 10g 天麻10g 云苓 12g 泽泻 30g 枳壳12g 南星 12g 生龙牡各30g 丹参 15g 菖蒲15g 郁金12g 患者神志清,精神可,仍咳嗽咳痰,阵发性呼吸困难,于主任查看病人,患者舌红,苔黄,脉滑数,中医辨证为痰热阻肺,肺失宣发,则气短,失于肃降则憋喘,咳嗽咳痰,中医治以清热宣肺平喘,方拟喘定汤加减: 麻黄03g 桑白皮15g 冬花15g 半夏10g 杏仁10g 苏子15g 黄芩10g 甘草06g 厚朴12g 葶苈子15g 地龙10g 中医治以益气养阴,生脉散加味: 党参10g 麦冬20g 五味子10g 茯苓10g 桂枝10g 生白术10g 甘草3g 玄参10g 丹参10g 中医治以化湿和胃,保和汤加减: 莱菔子15g 陈皮12g 云苓12g 连翘10g 炒麦芽30g 山药10g 神曲10g 枳壳15g 厚朴15g 内金10g 患者时有头晕,纳差,脉沉细弱,给予中药地黄饮子加味,滋肾阴,补肾阴,开窍化痰。 熟地12g 巴戟天9g 山茱萸9g 石斛9g 肉苁蓉各9g 附子6g 五味子6g 官桂6g 白茯苓6g 麦冬6g 石菖蒲6g 远志各6g 患者神志清,精神差,阵发性头痛心慌,患者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思虑过度,肝失所养,肝阳上亢,则头晕,心阴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失眠,治疗上宜疏肝理气,养血安神,方拟逍遥散加减: 当归10g 芍药10g 柴胡10g 白术10g 茯苓10g 枳壳10g 香附10g 乌药10g 薄荷10g 患者仍有左侧肢体无力,口苦,纳差。舌苔白厚,脉滑。中药利湿化痰治疗,方药如下: 半夏10g 陈皮10g 茯苓15g 甘草3g 枳实12g 竹茹15g 全蝎6g 丹参20g 宣肺疏风,止咳化痰,止嗽散加减: 橘梗12g 前胡10g 紫苑12g 荆芥12g 陈皮15g 百部9g 双花15g 鱼腥草15g 杏仁9g 甘草3g 患者神志清,精神可,仍诉咳嗽胸闷。查体: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少量罗音。心音低,心律规整,未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舌淡,苔白,脉滑。中医辨证为气虚水肿。治宜补气养心,利水消肿。方药拟生脉散合五苓散加减:人参6g 麦冬10g 五味子6g 丹参12g 白术12g 茯苓15g 猪苓15g 泽泻15g 桂枝12g 甘草6g 中医清营解毒,透热养阴方拟清营汤加减: 犀角(30g)生地黄(15g)元参(9g)竹叶心(3g) 麦冬(9g)丹参(6g)黄连(5g)银花(9g) 连翘(6g) 患者病情较前稍好转,肢体活动不利,为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于主任应用中医辩证施治,患者素体亏虚,现半身不遂,舌暗,苔薄,脉涩,中医辨证为中风,气血不足型。气血不足,血瘀于脉,筋脉失养,则半身不遂,舌暗,苔薄,脉涩等气血不足之征象。治以补益气血,行血通络,宜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药如下: 黄芪30g 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0g 鸡血藤30g 郁金10g 菖蒲6g 全蝎6g 地龙12g 麦冬15g 炙甘草3g 舌苔黄,脉弦数,中医治以清热化痰,止咳止血,方拟咯血方加减:瓜蒌6g 山栀6g 诃子6g 荆芥9g 桔梗12g 桑叶15g 地骨皮12g 患者舌暗淡,苔薄白,脉弦。中医宜活血化瘀,通窍活络。方拟通窍活血汤加减:柴胡6g 赤芍6g 川芎9g 桃仁12g 红花12g 细辛3g 菖蒲12g 远志15g 舌淡,苔白,脉濡。中医宜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方拟参苓白术散加减: 人参1包茯苓1包白术1包扁豆1包 陈皮1包山药1包莲子粉1包砂仁1包 薏苡仁1包桔梗1包五味子1包柯子1包 大枣1包甘草1包 中医治以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方拟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瓜蒌10g 薤白6 g 半夏10 g 陈皮6 g 枳实6 g 茯苓10 g 桂枝6 g 丹参10 g 中医治以和气血,理脾胃,方拟八珍汤加减: 当归10g 川芎5g 白芍药8g 熟地黄(酒拌)15g 人参3g 白术(炒)10g 茯苓8g 炙甘草5g 舌苔腻,脉沉细,治疗以寒热平调,散结除痞,方以半夏泻心汤: 半夏12g 黄芩9g 干姜9g 人参9g 黄连6g 大枣4枚厚朴12 苍术10g 炙甘草9g 患者神志清,精神差,后背部疼痛较前减轻,纳差,患者舌红,苔薄,脉弱,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证,脾胃虚弱,水谷不化,则腹胀,纳差,脾胃不和,气血生化无源,心失所养,则乏力,倦怠,本证治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拟归脾汤加减:白术3g 当归3g 白茯苓3g 黄芪炒3g 远志3g 龙眼肉3g 酸枣仁炒3g 人参6g 木香1.5g 炙甘草1g
本文档为【中药(常用方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4-20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