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试论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

【doc】试论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

举报
开通vip

【doc】试论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doc】试论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 试论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 第26卷第6期 2005年12月 温州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吧NZH0UNORMAI,COLLEGE Vb1.26No.6 DCC.2005 试论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 金文兵 (温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鲁迅对于出任大学教职与做学问的态度,以及他最后又逃离大学体制的原因,构 成了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概而言之,行走在人生"歧路"与"穷途"的鲁迅,...

【doc】试论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
【doc】试论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 试论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 第26卷第6期 2005年12月 温州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吧NZH0UNORMAI,COLLEGE Vb1.26No.6 DCC.2005 试论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 金文兵 (温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鲁迅对于出任大学教职与做学问的态度,以及他最后又逃离大学体制的原因,构 成了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概而言之,行走在人生"歧路"与"穷途"的鲁迅, 是几代知识分子"走异路逃异地"的一个缩影,他在大学讲堂几进几出的经历,其实也转化 为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身份的自我认同问题. 关键词:鲁迅;大学;知识分子;身份 中图分类号:K8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375(2005)06.0055.05 鲁迅自1920年起先后在北京的几所高校兼 课,而后南下厦门,广州,当了总计不到一年任 期的教授.最终还是选择定居上海,结束了甚为 不快的大学讲席生活.这段经历广为人知,不算 复杂.但令笔者感兴趣的是:一,鲁迅为什么迟 至1920年才开始他的大学讲席生活,而且是兼 职?二,鲁迅又为什么没有在大学的讲席位置上 一 直坐下去? 产生第一个疑问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一,辛 亥革命之后,与鲁迅同在日本问学的章门弟子 (如黄侃,朱希祖,钱玄同,朱宗莱等)或所谓的 余杭人士(如马裕藻,沈尹默)先后于1913,1914 年进入北京大学.[?】(P31~37)初回国内的鲁迅与章门 弟子一直保持着联系,在给许寿裳的信中就多次 提及为章太炎集资刻刊《小学答问》事宜;而在 章门弟子及其他余杭人士进京之后,也频有来往. 鲁迅没有趁此时机进入大学而是寄身教育部,只 能说另有缘由.二,1917年随着蔡元培入主北京 大学,《新青年》的大本营也趁势搬了进来.陈独 秀,胡适,刘半农,加上已在北大的钱玄同,刘 半农所谓的《新青年》四大"台柱"子,全部到 齐.周作人也于该年进校任职.可以说,大学讲 席之门再度向鲁迅敞开. 正是这两次不无关联的机会,和鲁迅所拥有 的章门弟子,余杭人士及《新青年》作者这三重 身份,让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增添了不少意味. 但真正将该段时间(1913-1917年)稍做比照便 又不难发现,这些看似必然的机缘其实统统发生 在鲁迅一心抄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辑古时期.鲁迅1912年经许寿裳 推荐进入教育部.5月由南京转北京赴任,与许寿 裳,钱稻孙交往频繁,日记中常常出现相互"招 饮广和居"的记载.再度走出"越中棘地"的鲁 迅,心情颇为快慰.而1913-1914年,也就是章 门弟子,余杭派涌入北京大学期间,鲁迅的生活 又重归沉寂.主要工作除了到部点卯之外,便是 抄书辑古.与马幼渔,黄季刚,钱中季,朱遢先 等虽然频有应酬,但心若古井,并无他想. 新文化运动前的鲁迅,正如《呐喊》自序所 言,因为《新生》的流产,使他倍感未尝经验的 无聊与悲哀.而他提及的"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 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2】(P129)想必包括回国后三 年郁郁不得志的地方教育经历.查阅鲁迅致许寿 裳书信,1910年7月11日云:"他处有可容足在 者不?仆不愿居越中也,留以年杪为度."~)1911 年正月8日亦云:"越中棘地不可居,倘得北行, 意当较善乎?"又闰六月初六书日:"闭居越中, 与新颢气久不相接,未二载遽成村人,不足自悲 悼耶." 初回国"未二载",鲁迅便经历了杭州师范, 绍兴府校两度失意的教习生活,教书职业也终究 沦为"变米肉"的谋生手段.1911年2月初7致 信许寿裳"师范收入意当菲薄,然教习却不可不 收稿日期:2005—02-24 作者简介:金文兵(1968-),男,江西鄱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55? 温州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6卷 为".何谓"不可不为"?同信又云:"起孟来书, 谓尚欲略习法文,仆拟即速之返,缘法文不能变 米肉也,使二年前而作此语,当自击,然今兹思 想转变己如是,颇自闵叹也."显然,"二年前"的 鲁迅是耻于言"米肉"的:"二年"后的鲁迅这么 说了,足见他对地方教育的失望.鲁迅到底失望 于什么?同日信中,有如下注脚:"绍兴府校教 员,今年颇聘得数人,刘楫先生亦在是,杭州师 校学生则有祝颖……,是数人于学术颇可以自立, 然太氏憧憧往来吴越间,不知何作.今无一存 者."人才的相继流失,使得鲁迅对于此间教育现 状失望之极.1927年7月28日致信章廷谦:"夫 浙江之不能容纳人才,由来久矣,现今在外面混 混的人,那一个不是曾被本省赶出来?"再一次 重申了他对当地教育的不满.可以说,正是这近 三年不甚如意的地方教习"碰壁"生活,构成了 鲁迅离开浙江以及卜居京城专心抄书辑古的心理 基础.既为抄书辑古,在哪不都一样呢?哀莫大 过于心死,对于一个只想埋身故纸堆与碑石当中 的人而言,"然以饭故",也就沉寂地活着. 而后,随着蔡元培入主北京大学,《新青年》 的主将相继进入北京大学,周作人也来了.但鲁 迅似乎依然不为所动.1919年1月l6日他致信许 寿裳,"大学学生二千,大抵暮气甚深,蔡先生 来,略与改革,似亦无大效".可见一直到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狂 人日记》的次年和终于兼课的头一年,鲁迅对于 "太学堂"的前景也并不怎么乐观.后来尽管还是 做了"教一两点钟的讲师",但正如《我观北大》 中所声明的,"我向来也不专以北大教员自居".[z】 (P179)此文作于1925年,是为北大二十七周年的纪 念而写下的文字.时值章士钊出掌教育部,大搞 整顿学风,使北大的改革务新呈现"勒转马头" 之势.所以,借着这篇"命题作文",鲁迅还是站 出来为北大说了好话.北大之于鲁迅其实代表的 是一种新的精神,除却了这种新精神,他在里面 就只是一个没有名分可言的兼职讲师而已——这 与他以沉寂之心做官,抄书又有何区别呢? 鲁迅本人无意于"太学堂"教职,看来是很 清楚的事了.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琐屑的因 缘》中,也一语道破了鲁迅"兼课"大学的偶然 性.[3](P466) 这里面有个细节当值得注意,马幼渔早自 ?56? 1913年进京,常与鲁迅有走动,这在鲁迅日记里 多有记载.如果鲁迅有意谋求讲席,当轮不到做 第第的来让梨.周作人在《关于鲁迅》中也谈到, "豫才对于古小说虽然已有十几年的用力,(其动 机当然还在小时候所读的书里,)但因为不喜夸 示,平常很少有人知道."[】(P埔o)这倒是实情."亲 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的鲁迅,早 已无意事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辑佚,校勘和 金石学方面.正如蔡元培在鲁迅去世后所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的, "鲁迅先生本受清代学者的濡染,所以他杂集会稽 郡故书,较《嵇康集》,辑谢承《后汉书》,编汉 碑帖,六朝墓志目录,六朝造像目录等,完全用 清儒家法."[5](P27o)他的这段抄书辑古生活,其实也 不妨理解为"穷愁着书". 鲁迅自己倒也说过,"古人所谓'穷愁着书' 的话,是不大可靠的"(《"碰壁"之后》).[2】(P152)所 谓"穷愁着书",一方面当然是为了沉寂度日.鲁 迅后来主张"要少一或者竟不一看中国书",就 在于"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 生离开".[z】(P'但光看到或强调这一面,也是有欠 公允的.鲁迅毕竟师出名门,学术上的耳濡目染, 使他不单循守清儒家法,而是蹊径独辟,为后学 开示法门.所以蔡元培先生对他评价极高,认为 "打破清儒轻视小说之习惯;又金石学为自宋以 来较发展之学,而未有注意于汉碑之图案者,鲁 迅先生独注意于此项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之搜罗.推而至于《引 玉集》,《木刻纪程》,《北平笺谱》等等,均为旧 时代的考据家鉴赏家所未曾着手".[s】(P27O)有意思的 是,光复前的鲁迅积极用事,而光复后近十年间 的鲁迅倒更像个遗民——抄书辑古,孑然于世. 他在民国元年的年底书帐上曾附注一笔,聊以自 吼"今人处世不必读书,而我辈复无购书之力, 尚复月掷二十余金,收拾破书数册以自怡说,也 可笑叹人也.6o】(P38) 周作人把归国后的鲁迅分为两期,"上期重 在辑录研究,下期重在创作,可是精神还是一贯, 用旧话来说可云不求闻达."[4】(so'用"不求闻达" 来概括鲁迅的辑录与创作,可谓知兄莫过于第. 即便是重在创作时期,抄书辑古仍然构成着鲁迅 的一种不变的生活方式,以至鲁迅在被增聘为北 大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委员之后,与胡适的交往 日见频繁起来.两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革 第6期金文兵试论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 命"之初虽然一致联手对外,但并无甚交情;时 过境迁,反在学术的酬唱中有了"知遇"之感,真 是有趣得很. 关'国学",鲁迅的态度其实并非如想象的 那样偏激.1922年他相继写了《估(学衡)》,《所 谓"国学"》,《"以震其艰深"》等杂感,可以看出 他其实反感的只是"于旧学并无门径"的冒牌货, 而对于真正国学家与真正国学书则是赞誉有加的 — '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 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 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 那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2]2(《不懂 的音译》)言语之中不难看出,国学在他心目中真 正的地位. 当然,一再强调鲁迅的不求闻达,穷愁着书, 并非有意削弱他在新文学中的启蒙地位.但有一 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即以鲁迅"勤苦作事"的作 风,他作为"学者"的大贡献不应该只停留在一 部《中国小说史略》上.真正把鲁迅从清寂书斋 中赶出来的,只能说是1925年发生的女师大风 潮.而次年发生的"三?一八"惨案更是直接将 他逼出了北京城.自1926年7月底应厦门大学聘, 担任国文系教授兼国学院研究教授,至1927年4 月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在白云楼闭门不出, 历时九个月.鲁迅这才真正意义上进入大学,堂 堂正正做起了教授,名副其实当起了学者. 所谓"堂堂正正",是因为曾遭到过"教一两 点钟的讲师"和"北大派"之类的攻击.鲁迅在 "太学堂"兼课,有教授推出"教一两点钟的讲师" 不配与闻校事的名论,以至有了《我观北大》中 "我向来也不专以北大教员自居"的声明.所谓 "名副其实",又是因为在女师大风潮时有人指责 他"没有学者的态度".[2】(Pl6169) 对于"学者"这个"体面"的名称,鲁迅在 文中多有调侃的意味.其实,对于真正学术或真 正学者的真正态度,鲁迅在评价《流沙坠简》与 王国维时已有表态,无须赘述.而对待不学无术 的冒牌货,鲁迅一贯是很不屑的.他在《杂论管 闲事?做学问?灰色等》中就"油滑"了一番,"现 在的留学生是多多,多多了,但我总疑心他们大 部分是在外国租了房子,关起门来炖牛肉吃的, 而且在东京实在也看见过.那时我想炖牛肉吃, 在中国就可以,何必路远迢迢,跑到外国来 呢?……所以,我看见回国的学者,头两年穿洋 服,后来穿皮袍,昂头而走的,总疑心他是在外 国亲手炖过几年牛肉的人物,而且即使有了什么 事,连'佛脚'也未必肯抱的".[2](P?这很让人 联想起《藤野先生》一文中清国留学生的"标致" 画像. 应该说,在学问上鲁迅是很看重真才实学,也 是自视甚高的.除了已有的一本《中国小说史略》, 他也说过,"如果使我研究一种关于中国文学的 事,一定也可以说出别人没有见到的话来".[7](Pl? 事实上,正是他的这种一贯的不肯迁就我行我素 的"学者的态度",让他总计不到一年的南下大学 教习生活,变得非常糟糕:"这两年来,我在北京 被'正人君子'杀退,逃到海边.之后,又被'学 者'之流杀退,逃到另外一个海边;之后,又被 '学者'之流杀退,逃到一问西晒的楼上,满身痱 子,有如荔皮"[z】(Pz龇(《而已集?革"首领"》).这 话写于1927年9月9日的广州白云楼,大有戏谑 的意味.倘若把第二个"之后"置换一下,就更 能体现出命运的乖舛了——之后,又祓'学者',= 流杀退,逃到的还是一个海边——上海. 走"人生"的长途,最易遇到的有两大难关. 其一是"歧路",倘是墨翟先生,相传是恸哭而 返的.但我不哭也不返,先在歧路头坐下,歇一 会,或者睡一觉,于是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 走,……其二便是"穷途"了,听说阮籍先生也 大哭而回,我却也像在歧路上的办法一样,还是 跨进去,在刺丛里姑且走走.【7】(P 这是鲁迅心迹自剖.身为"过客"的鲁迅,经 历了从绍兴到南京,再从南京到东京;而后又返 回绍兴,南京,再往北京的多重变故.所以才有 了关于"歧路"与"穷途"的感慨.鲁迅避难厦 门时的想法大致是教书,不过也有做点学问的念 头.他所谓"如果使我研究一种关于中国文学的 事",指的是后来未完成的《中国文学史》和根本 来不及着手的《中国字体发达史》.1926年12月 31日已辞职的鲁迅还致信李小峰:"你大约还不 知道底细,我最初的主意,倒的确想在这里住两 年,除教书之外,还希望将先前集成的《汉画象 考》和《古小说钩沈》印出."但厦门大学带给鲁 迅的依然是失望:"此地很无聊,独自不饿而头 ?57? 温州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6卷 痛.我本想在此关门读书一两年,现在知道已属 空想"(1927年1月12日致翟永坤信)."总之这 是一个不死不活的学校,大部分是许多坏人,在 骗取陈嘉庚之钱而分之,学课如何,全所不顾.且 盛行妾妇之道,'学者'屈膝于银子面前之丑态, 真是好看,然而难受"(1927年1月8日致韦素园 信).学者们围绕着金钱大行妾妇之道,兼之人事 的倾轧,让鲁迅非常失望.第二年初便转往广州 中山大学.又因不满文学院长傅斯年聘顾颉刚来 校任教而辞职.可以说,正是对于所谓"学者"的 一 贯不屑态度,对于人事的不肯迁就个性,以及 对于日趋体制化官僚化的大学大行"妾妇之道" 的失望之情,注定了鲁迅的大学之路走到了尽头. 在广州白云楼闭门不出的几个月,正是他面对歧 路的老办法:不哭也不返,先在歧路头坐下,选 一 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 然而,可走的路在哪儿呢?除了日本,他把 自己所走过的地方全都权衡了一遍.浙江是不行 的,尽管当时的浙江在筹建大学,正值用人之机, 但"浙江之不能容纳人才,由来久矣'"自钱肃 武王的时代起,就灰心了"(1927年7月17日致 章廷谦信).南京和浙江一样,"在浙与宁,吃饭 必更费力也,……南京也有人来叫我去编什么期 刊,我已谢绝了"(1927年7月28日致章廷谦信). 北京也不行,"想起北京来,觉得也并不坏……大 约回去也并不妨.不过有几个学生,因为是我的 学生,所以学校未进妥…….我想陪着他们暂时 漂流,到他们有书读了,我再静下来"(1927,7, 17致翟永坤信);"风举说燕大要我去教书,已经 回复他了,我大约还须漂流几天"(1927,9,19 致章廷谦信).看来,剩下的只有未尝经验的上海 了."我先到上海,无非想寻一点饭,但政,教两 界,我想不涉足,因为实在外行,莫名其妙.也 许翻译一点东西卖卖罢."(1927,7,17致翟永坤 信) 上海是鲁迅人生的最后一站,除了做了些演 讲,和大学之间的关系就基本宣告结束.在他本 无意谋食而又"不可不为"的大学讲席上,鲁迅 一 呆八年,终是没有一条道走到黑.唯一的解释 只能是,道不同不足与谋——习惯了我行我素只 管埋头做事的鲁迅,对于政教两界的污浊实在外 行而"莫名其妙".倒是南下的两年漂泊生活,让 ?58? 鲁迅把教书做研究与做文学家的关系理清楚了. 在1926年11月7日致李小峰信中就曾抱怨:"然 而编了 讲义 氰化物测定慧律法师六祖坛经3集35控烟知识讲座讲义宋大叔教音乐完整讲义华为财务bp 来吃饭,吃了饭来编讲义,可也觉得 未免近于无聊.别的学者们教授们又作别论,从 我们平常人看来,教书和写东西是势不两立的, 或者死心塌地地教书,或者发狂变死地写东西, 一 个人走不了方向不同的两条路."次年7月在广 州知用中学的演讲中也提到:"现在有几个做 文章的人,有时也确去做教授,但这是因为中国 创作不值钱,养不活自己的缘故.……别人我不 知道,我自己的短篇寄给大书铺,每篇卖过二十 元.当然要寻别的事,例如教书,讲文学.研究 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这 也是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的苦处.苦倒也罢了, 结果还是什么都弄不好."(《读书杂谈》)[2]伸zD在 北京的鲁迅,因为有"官饷",又是兼课,得以有 闲抄书辑古,写写文章,可以说职业与嗜好全不 耽搁.而到了专职教书,吃饭是不成为问题,但 远没有了先前的"自由",一不小心还会卷入人事 的旋涡,于写文章和做研究两不讨好.所以,结 束大学教席选择去上海卖文章,实为权衡之举. 说到教书做研究和做文学家,鲁迅并不是以 新文学家身份跻身大学的第一人.开此先例者当 为胡适,刘半农.胡适尽管被很多人视为因倡导 新文学而暴得大名,年纪轻轻便做了北大的教授, 但他毕竟有洋博士的头衔,在学术上也下过功夫, 所以走得很顺利.刘半农则不一样,靠写"红男 绿女"小说出的名,又因为在上海沾染了不少洋 场少年的习气,所以颇为"绅士派"所不耻.不 得已只好跑去国外,拿了个国家博士学位回来, 才算一吐恶气,做稳了教授.后来的新文学家为 了生计也多有进大学教书的,但除了有洋学位的 都做得很辛苦,尤其所教又是新文学课程的,像 朱自清,沈从文等,就颇受非议,排挤.对于那 一 代乃至几代知识分子而言,突然少了传统科举 的晋身之阶,文化又断裂得厉害,再加上受了各 色主义或主张的影响,要确立起一个清晰的社会 身份与稳固的社会地位都是极不容易的.新文化 运动的兴起,虽然提供了一个相对具有聚合力的 以高校为依托的公共舆论空间,但毕竟身逢乱世, 风雨飘摇中谋生总是第一位的.如果说新文化运 动之初,借便于蔡元培革新校务,兼蓄并包的思 第6期金文兵试论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 想,大学之于文学家是一个自由言说的场所,那素;但逃离已经完全机制化官僚化 的大学体制, 么在经历了"三?--)k"惨案及国民党"清党"事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角度.正如他在 件之后,大学之于文学家就只是一个避难所——《我观北大》中所总结的,北大代表着一种常新, 朱自清,闻一多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中逐渐由"向向上的精神.丧失了这种"常为新的,改进的运 外走"转而"向内走"的:"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动的先锋"[2】(P179)精神,大学的意义又何在呢?所 题目,开始像,bJL的学步",虽然"这正是望'死以我们也可以说,鲁迅与北京大学的两度失缘, 路'上走",但"这是个更安全的逃避所.所以我以及在大学讲堂几进几出的经历,实质上代表着 猜,此后的参加者或者还要多起来的".[8](P226~227)社会转型时期现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一种 1928年,而立之年的朱自清这么慨叹着总结自不妥协行为,具有很强的时代象征意义. 己,并猜想着未来.事实上,躲进国学里的"参 加者"不仅多起来了,而且是越来越多.可见,行 走在人生的"歧路"与"穷途",其实是几代知识 分子"走异路,逃异地"的一个缩影.只不过,结 局就像个围城,有人进来了,也有人还是冲了出 去. 就鲁迅的抉择而言,他是冲出来中的一个清 醒者.他在大学讲堂几进几出的经历,其实也代 表着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问题.现 代大学在创建初期依赖新派人士引导风气,促成 了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聚结大学——蔡元培先 生主政的北京大学既开此先例,也树立了范例; 但随着现代大学在机制上的逐渐完善,其体制化 的弊端也就完全暴露出来.这样大学由一个兼蓄 并包畅所欲言的自由公共舆论空问,逐渐演进为 一 个争权逐利滋长"妾妇之道"的机制化,官僚 化场所.而所谓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身份认 同问题,就是指大学在经历了机制上的转型之后, 日益丧失了它在政治参与和文化批判上的功能, 从而导致现代知识分子在学院身份的认同问题上 开始产生了怀疑.鲁迅在大学讲堂几进几出的曲 折,固然存在来自政治,人事及个性诸方面的因 注释: ?本文所引鲁迅书信均见《鲁迅书信集》(上,下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参考文南 [1]陈万雄.新文化运动的源流[M].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鲁迅.鲁迅杂文全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 社,1994. [3]周作人.知堂回想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 版社. [4]钟叔河.周作人文类编(第10卷)[M].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5]蔡元培.黑暗与光明的消长[M].上海:东方出 版社,1998. [6]鲁迅.鲁迅全集(第l4卷)[M].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2. [7]两地书?原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 [8]郭良夫编.完美的人格[M].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9]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OnLuxun.STeachingExperienceinUniversities ]INWen.bing (SchoolofHumanities,WenzhouNormalCollege,Wenzhou,Zhejiang.325035) Abstract:Thereareseveralquestionsobserved,includingLuxun'Steachingandstudyingambition.thecauseof hisquittingfromuniversity.Ingeneral,Luxun'Steachingexperienceintheuniversitydisplayedtheportraitofintellec- tualsseekingthefreedom,andrepresentedtheintellectualidentityinthetermofhugesocialchange. KeyWOrd:Luxun;university;intellectual;identity ?59?
本文档为【【doc】试论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194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6-06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