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略论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

略论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

举报
开通vip

略论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略论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 第27卷第4期 2007年8月 成宁学院学报 JournalofXianrdngCollege Vo1.27,No.4 Aug.2007 文章编号:1006—5342(2007)04—0159—03 略论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 刘亚玲 (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湖北黄州438000) 摘要: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具有深刻的形成背景和丰富的内容.他关于改革并废除科举制 度,加强学校管理 及教育行政管理的思考与实践,虽然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其中包含的许多合乎管理 规律的...

略论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
略论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 第27卷第4期 2007年8月 成宁学院学报 JournalofXianrdngCollege Vo1.27,No.4 Aug.2007 文章编号:1006—5342(2007)04—0159—03 略论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 刘亚玲 (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湖北黄州438000) 摘要: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具有深刻的形成背景和丰富的内容.他关于改革并废除科举制 度,加强学校管理 及教育行政管理的思考与实践,虽然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其中包含的许多合乎管理 规律的成分,仍为当 今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和管理改革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张之洞;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评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92.6文献标识码:A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着名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中蕴 涵着丰富的教育管理理念.他力举变革旧的教育管理制 度,积极推行新的教育行政管理及学校管理体制,在创设新 式教育管理机构及加强教师和学生管理方面颇下功夫,收 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大力提倡教育和管理改革的今天,重 温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无疑具有积极的历史与现实意 义. 一 ,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形成的背景深刻 (一)继承和发展前人的教育管理思想是张之洞教育 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之源 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恩格斯指出: 任何思想的根源深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但其产生必须首 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的产 生也不例外.中国历来重视教育和教化,素以”礼仪之 邦”,”文明古国”着称于世.随着古代学校的产生和教育 实践活动的开展,教育管理特别是学校管理的活动随之发 生.出现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最早且较为系统 理论和学校管理的专着——《学记》;同时,一 地论述教学 批教育管理思想家也登上了历史舞台,如春秋战国的诸子 百家,汉代的董仲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傅玄,唐朝的韩愈, 宋代的朱熹,明代的张居正,顾炎武,前清的王夫之,颜元及 晚清的康有为等.他们纷纷着书立说,阐发自己的教育管 理思想,内容涉及教师素质,教育内容,学生管理,教学方 法,学校设置,布局与规划,教育经费管理,人才管理,道德 教育等方面,为张之洞教育管理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 历史之源. (二)以倡导教育救国为重要内涵的爱国主义思想是 张之洞教育管理思想产生的原动力, 张之洞曾经希望通过抵御外侮及发展实业等举措来实 现其救国于危亡的愿望,但现实情况却与其愿望相磨相悖: 在对外战争中,清军屡战屡败,卖国条约不断地增订;在建 设军队和兴办实业过程中,他又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首先 就是严重的人才危机,他指出:”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 才”.[1J(嗍’人才从哪里来?张之洞认为”才之消长在于学 校”.[1J(聊’基于这种认识,张之洞将关注现实的目光投向 了教育领域,在为官之地积极地兴教育办学校.在兴办教 育和学校的实践中,张之洞深感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的重 要,指出”学堂所重不仅在教员,尤在有管理学堂之人.必 须有明于者实心从事其间,未办者方易开办,已办者方能得 法;否则成效难期,且滋流弊.”一方面他积极提倡变革旧的 教育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推行新的教育行政管理及学校管理体制,另 一 方面注重派人出国学习外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及管理理 念,”各直省亟宜于官绅中推择品学兼优,性情肫挚,而平日 又能留心教育者,陆续资派出洋,……使之考察外国各学堂 规模制度,及一切管理教授之法,详细询访体验.目睹外国 教习如何教,生徒如何习,管理学堂官员如何办理.回国 后,分别派人学务处暨各学堂办事.”“ 二,张之洞教育管理的内容丰富 (一)关于改革并废除科举制度的思想与实践 科举制度到了清末不仅成为新式教育发展的阻碍,而 且成为近代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桎梏.张之洞曾说:”救时必 自求人才始,求人才必自变科举始.”[3】(聊为改革乃至废 除科举制,张之洞与其他人一起作过三次重大的努力:第一 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及考试顺序的安排,对每场考试录取 人数的比例进行规定;第二次,提倡递减科举中额;第三次, 力举废除科举制.在张之洞等人的努力争取和推动下,清 政府不得不于19o5年8月颁布诏书:”着即自丙午科为始, 所有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样,存在 +收稿日期:2007一o4—16 作者简介:刘亚玲(1965一),女,汉族,湖北罗田人,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大学本科学 历,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160成宁学院学报第27卷 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淘汰出中国历史的舞台,中 国旧的教育制度及管理模式随着新式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 建立的冲击逐渐改观,日益与近代世界教育理念和实践接 轨,张之洞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无需赘言. (二)关于学校管理的思想与实践 1.学校行政管理 张之洞的学校行政管理思想涉及如下内容,第一,关于 学校行政机构的设置及行政人员的构成.张之洞认为应以 学校的层次,类型,规模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对于层次较低, 规模较小的学校,其行政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安排比较简 单,随着学堂级别的上升,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内部管理 机构的设置和管理人员的配备也越齐全,到高等教育阶段 就增加了专门的教学管理部门及专职的管理干部——教务 长.第二,关于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职责.张之洞认为 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应与工作岗位相适应,如初等小学堂 的堂长,”应用在初级师范学堂毕业,实晓管理法 者”,[4](高等学堂的”教务长以教员中有品望,明教科 理法者兼充”.他强调,管理人员应各司其职,如文案员 “掌管一切文案公牍”,会计员”专司钱银出入”,教务长”专 稽核各学科课程,各教员教法及各学生学-业”.[4](嗍第三, 关于学校的规划与布局.张之洞坚持注重环境,讲究卫生, 因地制宜等原则,”初等小学堂建设之地,以爽垲而宜于卫 生,其面积适合学堂规模为准.学堂附近之处,傥有害于儿 童之习染及喧闹而有妨教授者,均宜避之;”[]’初等小 学堂可不建学生宿舍,其校舍应以平房为主,以免学生上, 下楼易出危险.第四,关于办学经费.张之洞深知中国经 济落后,国家无力承担建立新式学堂所需的全部经费,建议 采取改书院为学堂,改寺观为学堂,政府拨款,学生交纳,鼓 励绅富捐款等筹措手段. 2.教学管理 (1)规定教学内容.第一,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中西并重”的课程体 系,即在各级各类学堂开设”中学”与”西学”两大门类课 程.凡涉及传授孔孟之道,古经圣典的课程如修身,读经, 中国文学等均属于张之洞提倡的”中学”范畴;凡是涉及到 声,光,电,化,赋税,律例等内容的课程则都属于”西学”的 范畴.第二,重视教科书的编纂和选择.张之洞认为教科 书有”齐一各处同等学堂之程度,而使任教员者有所据依, 以定教授科学之次序”的功效,主张使用并编纂中国特色的 教科书,”查京师现设编译局,专司编辑教科书.……盖视 学堂之程度,以为教科书之深浅,”建议在官编教科书未出 版之前,允许各省中小学堂”采用各学堂讲义及私家所纂教 科书”,”选外国教科书实无流弊者暂应急用.”[2】(第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安排.张之洞等人在”癸卯学制”中分 门别类地为各级各类学堂制定了”学科程度及每星期教授 时刻表”,以”年”为单位对每门课程都作了安排.(2)注重 学籍管理.制定入学章程,严把学生的入学关,对入学年 龄,入学条件及入学考试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张之洞 要求各学堂建立学生簿籍制度,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有 案可查,而且可作为其升学与升留级的凭据.(3)注重教 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设施的配备.张之洞强调各学堂都应 建设一定数量可供”各学级教授一切学科之用”的讲堂,讲 堂内应备教科必用的书籍,图式,度量衡,时辰表,黑板,几 案,椅凳及体操,图画,格致,算术,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 学科所用器具,标本,模型,图画等物. 3.教师管理 (1)重视教师的品行,提倡为人师表,张之洞指出:”膺 师范之任者,必当敦品养德,循礼奉法,言动威仪足为楷 模”.(2)关注教师来源.他认为教师的来源有三,一是延 聘外国教师,如湖北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都曾采取过此等 做法;二是派学生出洋学习;三是创办师范学堂自己培养师 资,如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等毕业生就是张之洞所 办小学堂,中学堂师资的主要力量.(3)加强教师管理. 张之洞指出:”初等小学堂堂长及教员,非经本地方官核准, 不得兼任其他事务,并兼营私利之事业;”[4](高等学堂 的教员也应以”专任学堂事务不兼外差为要”.[4](“教 师范者宜勉各生以谨言慎行,贵庄重而戒轻佻,尚和平而忌 暴戾;且须听受长上之命令训诲,以身作则,方能使学生服 从.”[]’禁止教师的不良嗜好,一旦发现,严加惩处.他 还特别注意对”洋教习”的管理,节制他们的权限,禁止外 国教员在中国传授宗教内容.(4)实行教师考核制,确定 教师的任职年限.张之洞反对学堂教师沿用从前书院的 “山长之例,以宾师自居,”讲求传统礼节,固执而高傲,行 为往往自由而不受节制,主张向国外学习,将学堂教员都列 作职官,”或三年一任,或二年一任,或视该学堂毕业之期为 一 任”,[2](嘞任期未满不得随便离开,另谋职业. 4.学生管理 (1)加强学生思想管理.第一,明确道德品行的评判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1875年,张之洞在《鞘轩语?语行》】(中论列的 优良道德品行有:”德行谨厚”,”人品高峻”,”立志远大”, “砥厉气节”.第二,提倡实行学生品行考核制,”各学堂考 核学生,均宜于各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亦用积分法,与各 门科学一体同记分数.”[2](眦第三,提倡抓好爱国主义思 想,传统美德,职业道德教育,将正确的思想观点灌输到学 生的头脑之中.(2)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张之洞等人 在一些章程中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问题进行了专门规定: 第一,设置与学生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的官职,如斋务长”专 考察学生行检,及学生斋舍一切事务”oD](PIO33)第二,严禁 学生不良的生活行为和嗜好,”禁吸洋烟,禁赌博,禁代人作 颂词,禁酗酒叫闹,禁结党生事,禁鄙悖无礼”[2】(丹,违者 将受到严肃处理,直至被开除出学校.第三,强调尊师重 教,遵从教师约束.第四,要求各学堂学生统一着装.”学 生衣冠靴带被褥,俱宜由学堂制备发给”.张之洞谈到统一 着装的好处有二,一是可以”归画一而昭整肃”[】’;二是 可规范,约束学生行为. 此外,张之洞在教育行政管理领域也有过大胆的思考 与实践,他率先在湖北成立了统辖全省教育的行政机 关——学务处,成为中国近代建立的第一个地方教育行政 管理机关,是现代各省教育厅的雏形.张之洞还与他人一 第4期刘亚玲略论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16l 道促成了统辖全国学务机构——学部的建立,从宏观上对 全国教育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中国近代教 育行政管理机构,无论从地方到中央,还是从初创到完善, 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而张之洞的倡导与实践无疑从中起了 极大的作用. 三,张之洞教育管理思想的评析 (一)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中包含着许多合乎管理 规律的成分 1.既重视微观的学校管理,也重视宏观的教育行政管 理. 如前所析,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张之洞既重视微观的学 校管理工作,对于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 师管理等方面都有专门的探究,并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提 出了许多在今天不乏借鉴的主张;也重视地方教育的宏观 管理,在主政湖北期间,他率先成立统辖全省教育的行政机 关——学务处,下设审计,普通,专门等六个部门,明确各部 门的职责,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这在当时的中国独一无 二,对于促进中国教育管理的近代化起到了”开风气”的作 用.在张之洞的极力倡导下,清政府采纳了其《请专设学务 大臣片》中的建议,于1905年设立学部,将国子监并入,作 为管理全国教育的行政机关.这既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 一 件大事,有利于规划,领导全国的教育事业,同时也反映 出张之洞在教育管理领域开始认识到宏观管理的重要地 位. 2.既重视管理机构的设置,也重视管理制度的建立. 管理工作的实施,必须依托管理机构.大至国家教育 管理机构,小至学校管理内部管理机构和岗位的设置,张之 洞都十分关注.在设立和完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以及 学校的管理机构的过程中,他还注重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 建设.在改造书院,创办新式学堂的实践过程中,他除了重 视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和手段的改革之外,已经开始 关注学校管理的改革,注意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如立 学章程,教材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有专门的 管理制度;在《癸卯学制》中,进一步对各级教育管理制度, 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制度提出 了较为完整的阐述. 3.重视管理队伍的建设.张之洞历来十分注重加强管 理队伍的建设.他十分重视管理人员的挑选,不同的管理 岗位规定了严格的素质要求;他还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 管理队伍的建设,既重视对表现突出人员的褒奖,也对那些 办事效率不高,素质过低的管理人员坚决辞退. 4.注重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在开展教育改革的过 程中,张之洞一方面紧密结合中国近代教育的实际,注重适 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更新教学内容;另 一 方面也注重加强对外国先进教育思想和经验的学习,尤 其是在教育管理方面.他派员出国考察国外教育,从他们 的考察报告中发现德国,日本两国都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德 国有当时世界上最详尽,完备的近代学校制度,而日本的学 校数目在东方各国中最多.于是,他倡议各省选派人员出 国学习,由他实际主持厘定的《癸卯学制》,就是当时日本 学制的翻版,其中关于教育管理的内容也基本上是借鉴日 本的做法. (二)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中固有的缺陷 张之洞是一个在儒家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封建官 吏,儒学的忠君卫道,明哲保身,因循守旧,尊卑等级等落后 观念在他的思想上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尽管其教育管理思 想中的确存在一些合理的东西,但并未改变其兴办学堂,发 展教育的真正目的,即维护和巩固封建政府的统治. 1.阶级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特色 首先,”癸卯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是因为日本的 教育制度保留着大量的封建因素.据考察,日本各小学校, 中学校及师范学校,”首重伦理一门,博采其国及中国并各 国名人忠孝大节,绘之以图.演之以说,日讨而训之,故童 焉知爱国,”l2】(这些都是张之洞能够接受的,因而日 本的教育制度在当时备受推崇.其次,在教育内容方面,强 调”中学”的至尊地位,要求各学堂注重经学的传授.将读 经上升到”立国之本”,”富强之道”的高度,强调”中小学堂 无庸兼习洋文,以免抛荒中学根柢”,[2]’附其目的就是 要维护”中学”的至尊. 2.时代局限性——”新旧杂陈” 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形成于西方文化日渐渗透及与 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和文化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之时,作 为一个封建官僚,他常从传统的文化,心理,情感和观念出 发,对待外部事物或思想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和排他性,总是 尽量保持原有的东西,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同时,生活在 中国近代这一多事之秋,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又驱使张之 洞不得不向西方学习,走上近代先进中国人追求的”师夷长 技以制夷”之路.因此,在现实中,他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地 去接触一些西方文化,包括教育.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 也不例外,它一方面吸收了不少西方近代教育和文化中的 因素,如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管理理念等,这些在前文中已 有述及;另一方面,由于他发展教育,加强教育管理的根本 目的在于维护和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其人才培养目标在 于”救中国,保名教”,因此又使其教育管理思想不可能不 沾染浓厚的封建色彩,新旧杂陈. 参考文献: [1]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第1册)[M].北京:中国书店, 1990. [2]朱有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M].上海: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张文襄公全集(第4册)[M].北京:中国书店,1990. [4]]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1961.
本文档为【略论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8974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27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