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9年第一课时教案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提取

09年第一课时教案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提取

举报
开通vip

09年第一课时教案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提取09年第一课时教案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提取 专题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课题1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检验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并能在实验方案的实际中考虑这些基本原则的实际应用 理解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原理 熟悉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操作流程 理解萃取的原理和萃取方法的使用范围 掌握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的要点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从海带中分离并检验碘元素的操作,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运用 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溶解、过...

09年第一课时教案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提取
09年第一课时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提取 专题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课题1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检验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并能在实验方案的实际中考虑这些基本原则的实际应用 理解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原理 熟悉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操作流程 理解萃取的原理和萃取方法的使用范围 掌握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的要点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从海带中分离并检验碘元素的操作,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运用 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溶解、过来、萃取、分液等操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二 教学重点:海带中碘元素分离及检验的原理;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操作 教学难点: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操作 三 教学方法:试验探究、学生讨论、教师演示 四 教学过程 引课:常吃海带、紫菜等海藻类植物能够预防哪种疾病的产生,(学生:甲状腺肿大) 因为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海带中的碘元素主要以有机碘化物的形式存在,同 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实验把海带中的碘元素分离并检验出来呢, 板书: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提取 1、 有机碘变成无机碘(I-) 师:我们已经学过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选择的思路,那么针对海带这种固体 样品,第一步操作是什么, 生:灼烧 师:灼烧用到哪些仪器呢, 生:坩埚,坩埚钳,泥三角,三脚架,酒精灯等等 (请学生上台搭灼烧装置,强调从下到上的顺序以及用坩埚钳拿坩埚的操作) 师:灼烧的原理是什么,阅读书本第2页知识预备1 这样我们通过灼烧就把有机碘变成无机碘,今天我们不进行灼烧操作,灼烧好的灰分 样品防在小烧杯中,接下来的操作是加水溶解,为使灰分中的碘离子充分的溶解,我 们对混合溶液进行加热煮沸2~3min,冷却后进行过滤,得到无机碘离子的溶液 15ml水 煮沸 冷却 过滤 板书: 灼烧 -海带 ? 灰分(I) ? ? 溶解 ? ? 碘离子溶液 师:过滤用到哪些仪器,(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 过滤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搭装置并演示过滤操作 生:演示操作(教师及同学帮忙指出操作错误的地方) 师;过滤操作注意点,我们归纳起来用6个字概括-----“一贴、二低、三靠” 学生活动:全体学生练习搭过滤装置和练习过滤操作,并往烧杯中加水煮沸2~3 min 师:在同学们掌握过滤操作后,接下来同学们把冷却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分离出碘离子 溶液 生;活动与探究;提取碘离子溶液 过渡:展示同学提取出来的碘离子溶液 如何检验出溶液中含有碘离子呢,首先往溶液中加2ml 的硫酸酸化,再加4ml的双氧 水(目的: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然后对溶液进行2步操作:第一步取少量溶液 于试管,加入淀粉溶液,观察想像;第二步把其余溶液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的四 氯化碳进行萃取分液,观察现象 板书:2、碘的检验 取少量于试管 淀粉 硫酸酸化 双氧水 ? ? 现象 碘离子溶液 ? ? 碘单质溶液--- ? ? 现象 其余倒入分液漏斗 四氯化碳 师:介绍萃取分液操作 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萃取分液的仪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 萃取分液的操作:检漏、装液、振荡、静置分层、分液 检漏;玻璃塞和玻璃活塞部位,教师演示检漏操作,学生练习操作 装液:把溶液和萃取剂装入分液漏斗,体积不超过分液漏斗的3/4 振荡:用右手掌抵住玻璃塞,握住瓶口部位;左手握住活塞部位,拇指按住活塞;用 力振荡,振荡几次后,用拇指和食指旋转活塞进行放气。经过几次的振荡、放 气后,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振荡的目的:使溶质充分的溶解到萃取剂中去) 学生活动:请同学上台演示分液操作,指出其操作错误之处,全体学生再练习分液操作 师: 分液时,将分液漏斗下端紧靠锥形瓶壁,打开玻璃塞,旋转活塞,下层液体下层出, 上层液体上层倒出 过渡:掌握萃取分液操作后,同学们完成碘的检验实验 学生:活动与探究;碘的检验实验 现象1;加淀粉后溶液边蓝色 现象2:分层,下层为紫红色的有机层 交流与讨论:书本第5页问题,为什么可以用四氯化碳提取碘,用酒精可以吗, 小结:让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加以指导 作业:思考1:如何将四氯化碳中的垫进一步分离出来 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一 、实验的目标 本课题的基本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是:?了解纸层析法(又称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理解利用氨水使3+2+3+ 2+ Fe、Cu显色的原理。?熟悉用纸层析法分离溶液中Fe和Cu的操作方法和步骤。?通过用纸层析法进行微量物质的分离,来加深对纸层析法的认识.?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 2,3,本实验的原理是将含有Cu和Fe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 并在这一端用丙酮作展开剂,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 2,3,带待分离的物质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由于Cu和Fe的移 2,3,动速度不同,一段时间后,Cu和Fe距起点的距离会不同, 2,3,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Cu和Fe可用氨熏显色。 本实验包括装置制作、试液准备、点样、配制展开剂、 展开(层析)、显色等纸层析法的基本操作技术,较完整地反映了纸层析法的操作流程。有利于学生将该方法用于一些混合组分溶液的分离。 三、实验操作要点及主要实验现象 1(操作要点: 1)裁纸:以层析专用滤纸为好。若无层析滤纸,也可选取质量均一、平整、( 纸纹一致的干净滤纸代替。将滤纸裁成约1.5cm×20cm的长方形。将滤纸条的一端弯折1 cm后,用弯成直角的大头针横向别住,以便滤纸条能挂在橡皮塞下面的勾子上。 (2)点样:点层析试样是决定实验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操作。将饱和FeCl3和CuSO混合液按1?1的体积比配成溶液。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在离滤纸4 条一端2 cm处点一直径为0.3-0(5 mm左右的斑点。注意斑点尽可能小。如果色斑颜色很浅,待溶液挥发后,在原处重复点样。重复点样3,5次后晾干备用。 (3)展开:另取一支试管,加入9mL丙酮和1mL6mol/L盐酸,混合均匀,作为展开剂。将点过样的滤纸条平整地悬挂在橡皮塞下的勾子上,不可触及试管的内壁;滤纸条下端浸入展开剂中约1 cm,试样斑点必须在展开剂液面之上。塞紧橡皮塞。展开剂借助毛细作用逐渐向上移动,样品中各组分因向上移动速度不同而随之展开。若大试管太长,滤纸无法触及展开剂液面,可用小烧杯代替大试管。用铁丝横穿过滤纸,架在烧杯上方(如图1示)。调节完滤纸高度后,盖上培养皿形成气室。 (4)显色:FeCl和CuSO混合液经展开后得到不同颜色的色斑。为使观察效果更明显,采34 用氨熏显色。显色结果如图2所示。 (5)分离: 若要将层析分离物质提取出来,可将滤纸上的分离物质的斑点剪下,浸于有关溶剂中,可提取纸上的层析物. 2、实验现象: (1)层析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2)氨熏后的实验现象: 图1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为防止水解,饱和FeCl和CuSO可加少量HCl或HSO酸化,不影响实验效果。 3424 2、 滤纸吸水性很强,点样操作要求迅速。等到滤纸完全干燥以后才能再次点样。建议在滤 纸下方距离底边2cm处画出混合液细线代替点样。 3、氨熏需在通风实验室内进行。 4、层析速度开始较快,后逐渐减慢,大约10分钟即可分离完全。 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 一 、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相关要求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实验的基本要求是:?理解实验室中制取硝酸钾的原理——水溶液中利用离子相互反应和溶解度的差异来制备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原理和步骤。?学会利用结晶或重结晶的方法提纯固态物质。?学习减压过滤,了解热过滤.?进一步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溶解、过滤、加热蒸发、结晶等常用实验操作?加深对制备实验的认识,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 二 、实验原理 制备KNO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发生不同3 ++变化的原理。在NaNO和KCl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存在 Na、K、3 --Cl 和 NO 四种离子。升高温度,NaCl的溶解度几乎没有多大改变,而KNO的溶解度却增33大得很快。在高温下, 蒸发溶剂,达到饱和的NaCl先结晶分离。然后,冷却降温, KNO达到3饱和,析出晶体,得到粗产品。 初次结晶得到的晶体中常会混有些可溶性杂质。将所得晶体溶于少量溶剂中,然后进行蒸发(或冷却)、结晶、过滤,如此反复的操作称为重结晶。重结晶作为提纯固态物质的常用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三、实验操作要点及主要实验现象 1、过滤装置 (1)减压过滤装置 抽滤也称减压过滤,是在较低压强下将晶体析出, 可以快速、充分地将晶体和母液分离。抽滤使用特殊 的漏斗——布氏漏斗。使用时,将直径略小于漏斗内 径的圆形滤纸铺在漏斗中,先用少量溶剂润湿滤纸并 微启水泵,将其吸紧;然后小心地将要过滤的悬浊液 倒入漏斗中,开大水泵,一直抽气到几乎没有液体滤 出为止。抽滤装置如图3所示。 结晶表面残留的母液,可用少量的溶剂洗涤。这 时抽气应暂时停止,把少量溶剂均匀地洒在布氏漏斗 内的滤饼上,以全部结晶刚好被溶剂覆盖为宜;并用玻璃棒搅松晶体,使晶体润湿;然后图3 抽气把溶剂抽干。热溶液和冷溶液都可选用减压过滤。若为热过滤,则过滤前应将布氏漏斗放入烘箱(或用电吹风)预热。 (2)热过滤装置 过滤热饱和溶液时,为防止溶液温度降低引起晶体析出,堵塞滤纸孔,降低产率,一般要热过滤。折叠滤纸的方法如图4。过滤少量热溶液可选一经过预热,颈短而粗的玻璃漏斗,用如图5所示装置过滤。过滤较多溶液则应选择保温漏斗,用图6所示装置过滤。热过滤时一般不要用玻璃棒引流,以免加速降温;接受滤液的容器内壁不要贴紧漏斗颈,以免滤液迅速冷却析出晶体,堵塞漏斗口。 图4 图5 图6 2、 实验操作要点 (1)制备KNO粗品 3 称取20gNaNO和17g KCl放入100mL小烧杯中,加35mLHO(此时溶液体积约为50mL)。32 加热溶解后,继续加热蒸发至原溶液体积一半(建议改为约40mL)。这时烧杯中有晶体析出(NaCl晶体),趁热用热滤漏斗过滤。滤液盛于预置2mL蒸馏水(防止NaCl析出)的小烧杯中自然冷却、结晶。减压过滤,尽量抽干。称重。计算理论产量和产率。 (2)KNO提纯 3 除保留少量粗产品供纯度检验外,按粗产品?水,2?1(质量比)的比例,将粗产品溶于蒸馏水中。加热、搅拌、待晶体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热。(若溶液沸腾时,晶体还未全部溶解,可再加极少量蒸馏水使其溶解。)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抽干。然后将KNO晶体转移到3表面皿上, 架于内盛沸水的烧杯上方,用水蒸气烘干,得到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 (3)检验纯度: 分别取0.1g粗产品和重结晶后的KNO晶体放入小试管中,各加2mL蒸馏水配成溶液,3 各加1滴稀HNO酸化,再加2滴0.1mol/L AgNO溶液,观察现象。 33 3、 实验产率: 粗产品的产率应以KNO粗产品的干质量进行计算。由于粗产品需进行重结晶而不需干3 燥,可通过将压干后的产品质量扣除20,作为水的质量来估算干质量。(实验参考数据如下) 产量(粗):7.7g 产率(粗):33.5% 氯离子含量:较高 产量(精):5.1g 产率(精):22.3% 氯离子含量:微量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水蒸发量对硝酸钾产率的影响 控制好水的蒸发量是决定产率和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当溶液蒸发至40mL时,NaCl能最大限度的结晶析出,同时KNO不结晶。若溶液蒸发至3 教材指定蒸发量,大量KNO与NaCl一起析出,小烧杯中的溶液变成糊状固体,无法通过过3 滤除去NaCl。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摘自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1,2)] 蒸发后溶产量 产率/% 产物中氯产量 产物中氯离子含量 液的体积 (粗)/g 离子含量 (精)/g (GB647,77) 50 4.4 19.1 微量 1.9 合格 45 7.0 30.4 微量 3.7 合格 40 8.5 37.0 微量 6.0 合格 35 2.5 10.9 微量 1.5 合格 25 / / / / / 2、 温度对硝酸钾产率的影响 硝酸钾冷却结晶的温度严重制约硝酸钾的产量,在气温较高的夏天,室温下冷却, 其冷却梯度较小,硝酸钾的析出量将大大减少,且冷却速度也慢。若在空气中冷却一段时间后放入冰水中冷却,产率会显著提高。 3、过滤仪器对硝酸钾产率的影响 普通漏斗过滤时溶液会迅速冷却,在漏斗下端产生KNO3凝结,使过滤不能顺利进行且会造成KNO损失。因此,建议采用热滤漏斗或经过预热的漏3 斗过滤。 4、进行产品纯度检验时,应将粗产品和重结晶产品一起检验,进行对比观察。哪个溶液中 ,一的浑浊度浅,说明哪个溶液中的Cl较少。一次重结晶后的产物中还有少量Cl存在,甚至 ,,一第二次重结晶后还能检出Cl。这主要是由于在KNO晶体长大过程中,Na和Cl被包在晶3 体里,或长大过程中晶体表面不断吸附这些离子造成的,通过多次重结晶能在一定程度上除去杂质,提高产品纯度。 专题2物质性质的研究 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一、铝与氧气的实验探究 课本实验要求 注意点 改进意见 1、 将铝片剪成5,8cm,宽2,1、铝片要薄,使用前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可用香烟盒或纸制3cm铝条,绕成螺旋状,一端缠绕掉氧化膜 电容器上的铝箔。 一根火柴 2、铝片包火柴时要留有空隙,不能包紧 2、坩埚钳夹住铝条另一端,点燃1、当铝片卷住的火柴最旺时放入集气瓶 火柴也可改用镁条 铝条上的火柴,待火柴快燃烧完。 2、氧气要纯,必需用排水法收集O2 时,将铝条伸入装有O的集气瓶2 中(瓶内盛少量水),观察现象 二、铝表面氧化膜的实验探究 课本实验要求 注意点和改进意见 1、取3片铝片,将其中两片铝片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 2、将一片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20mL0.5mol/L的CuSO溶液中,1、可适当提高CuSO的浓度以44 观察铝片表面现象 加快反应速率。 2、用少量HSO酸化CuSO溶3、将一片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20mL0.5mol/L的CuSO溶液2444 液可以使生成的铜更致密、美中,观察铝片表面现象 观。 4、取步骤(3)中的铝片,用水冲洗后,放入盛有3mL6.0mol/LNaOH 3、NaOH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溶液的试管中,观察铝表面的现象。1,2min后取出铝片,洗净, 的时间必需保持1,2min,不再放入20mL0.5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现象 能因为铝片已经和碱剧烈反5、将另一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盛有3mL浓硝酸的试管中,观察 应就缩短反应时间。 现象。1min后取出铝片,用水洗净,再放入20mL0.5mol/CuSO4 溶液的试管中,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三、铝配合物的生成 1、教材实验流程 课本实验要求 注意点 改进意见 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mL1.0mol/LAlCl溶液 3 2、在一只试管中逐滴加入6.0mol/LNaOH溶液,缓缓滴加NaOH 可适当减小碱的 边滴加边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 浓度 3、在另一试管中滴加2ml10%NHF溶液,再滴加NHF需过量。若实验产 44 1mL3.0mol/L氨水,边滴加边振荡试管,观察实生沉淀,沉淀形状和Al 验现象。 (OH)沉淀明显不同 3 2、问题和讨论 铝离子和氟离子反应生成的三氟化铝微溶与水。加入过量氟化铵仍旧有沉淀,可能六氟合铝酸铵的溶解度也不大,查阅六氟合铝酸钾微溶与水,六氟合铝酸钠难溶与水。 四、培养明矾晶体 课本实验要求 注意点 改进意见 1、向250mL烧杯中加入120mL比室温高冷却速度对晶体的形状有影在高于室温20, oo20,30C的水,分批加入明矾晶体,用玻C的饱和硫酸铜响:迅速冷却产生的晶体很30璃棒搅拌,至晶体不再溶解为止。待溶液溶液中放置一根铜小,呈雪花状(类似于浊液), o冷却到比室温高3,5C时,将溶液倒入另缓慢冷却呈颗粒状,得到直丝,冷却后,铜丝表一烧杯中,用了硬纸版盖好,静置过夜 径0.5cm的八面体颗粒 面有大簇晶体生成。 除掉多余晶体,留一2、从烧杯中选取2颗形状规则的小晶体作使用铜丝的效果很好 颗较好的晶体作晶晶核,将选取的晶核用细线轻轻系好 核 3、把步骤1中配制的明矾溶液倒入另一烧1、必须保证溶液是饱和的 杯中,再向溶液中加适量明矾,加热配成2、结晶速度要慢。若溶液浓 o为比室温高10,20C的饱和溶液,待溶液度大,温度高,迅速冷却可 开始自然冷却时,将小晶体悬挂在烧杯中以得到一大簇晶体,但颗粒 央,用硬纸板盖好烧杯,静置过夜 较小 4、每天把用细线系着的明矾取出,重复步 骤3的操作,直到晶体长成一定大小 五、实验时间:课题方案1,3共45分钟, 课题方案4需数日。 课题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 一、乙醇、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 课本实验要求 注意点 实验改进 1、在两支干燥的试管,各加2mL乙醚,向其中乙醚易挥发,沸取适量苯酚,置于小试 O一支试管中加入1mL乙醇,向另一试管中加入点低,着火点低 管中,利用50C热水1.5g苯酚,振荡。 水浴加热。待苯酚熔化 后,投入一小块钠,观2、向两支试管中各加一块(绿豆大小)吸干煤 察反应现象 油的金属钠,观察比较实验现象 二、乙醇的氧化反应 课本实验要求 实验现象 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1mL2mol/L HSO溶液,再滴加3,KCrO溶液变成绿色 24227 5滴5,KCrO溶液,然后滴入乙醇,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227 三、乙醇的脱水反应 在选修教材《有机化学基础》(P69)提出使用石棉绒代替浓硫酸作反应催化剂的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石棉绒产生较高催化活性的温度高于乙醇沸点。同时石棉绒会刺激皮肤,吸入石棉绒还会引起石棉肺。 四、苯酚的物理性质 o 65C以上苯酚与水任意比互溶,冷却后得到的苯酚悬浊液,可用分液的方法与水分离。 五、实验时间:共45分钟 专题2拓展课题2,2:苯酚与甲醛的反应 一、教材实验流程: 课本实验要求 注意点 改进意见 1、合成线性酚醛树脂: 1、制取线型酚醛树脂时,酸 取一支试管,加入2.5g苯酚,性条件下苯酚过量;制取体型 2.5mL40,甲醛溶液,再加入2mL浓盐酚醛树脂时,碱性条件下甲醛 酸,振荡,混匀,塞上带玻璃导管的橡过量。 皮塞,至于沸水浴中加热5,8min。将2、必须用沸水浴加热,避免 试管从水浴中取出,并把生成物倒入培反应物因剧烈沸腾而损失过 养皿中,观察生成物的颜色和现象 多 3、长导管起回流冷凝作用,2、合成体型酚醛树脂: 应先将苯酚和甲醛的 防止反应物因剧烈沸腾而蒸取一支试管,加入2.5g苯酚,混合物加热,再加氨 3.5mL40,甲醛溶液,再加入2mL浓氨发损失 水。防止开始加热时水,振荡,混匀,塞上带玻璃导管的橡温度太低,反应物未皮塞,至于沸水浴中加热5,8min。将大量反应而氨水已挥试管从水浴中取出,并把生成物倒入培发损失,起不到催化养皿中,观察生成物的颜色和现象 作用 3、加入乙醇,浸泡几分钟,清洗试管 也可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加 热,不久酚醛树脂便软化,逐 渐溶解或变成细碎的颗粒状 固体,同时溶液变粘稠,用水 冲洗即可 二、产物外观的解释: 线型酚醛树脂为乳白色固体,实验呈粉红色的原因是过量的苯酚被氧化所至,体型酚醛树脂是深黄色固体,呈棕黄色的原因是未反应的少量苯酚被氧化所至。 三、实验时间:共40分钟 专题3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1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研究的背景] 有些公司涉嫌用过期认证宣传、误导消费者。 有些牙膏含有大量的氟 会使人中毒 长期使用二甘醇含量高于15.6%的牙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牙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现在出现牙齿问题的人越来越多,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牙膏,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何况伪冒的牙膏越来越多,广告越来越不符合实际。所以我们研究牙膏来帮助我们作出更好的抉择。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让我们了解牙膏的成分和分析成分的性质、用途及影响 让人们知道哪些成分对牙齿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是我们的目的 [研究内容] 牙膏里面到底有什么成分呢, 什么成分有保护牙齿的作用呢, [研究方法] 网上查找资料„..进行分析;实验研究。 [研究要求] 注重实验研究,基于事实取得数据和资料,把握客观性的原则; 1、 2、 严格科学地分析所取得的第一手数据,把握科学性原则; 3、 分工明确,采用个人意见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选择课题阶段。小组讨论,选择要研究的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收集资料阶段。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媒介寻找有关牙膏的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通过实验调查。 第四阶段:研究阶段。通过研究所收集的资料及数据,再经过计算。 第五阶段:总结阶段。总结所研究的内容,整理材料,写出研究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 [研究过程] 一收集资料:牙膏的成分 :牙膏是由粉状摩擦剂、湿润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香料、甜味剂及其它特殊成分构成的。 ?? 摩擦剂 牙膏中常用的摩擦剂有: ?碳酸钙(CaCO):碳酸钙有重质和轻质两种,重质碳酸钙是将岩石中的石灰岩和方解石粉3 碎、研磨、精制而成。轻质碳酸钙是将钙盐溶于盐酸中,再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碳酸钙沉淀。轻质碳酸钙颗粒细,比重轻,可用于牙膏。 ?磷酸氢钙(磷酸氢钙二水盐CaHPO?2HO和磷酸氢钙无水盐CaHPO):磷酸氢钙分为二分424 子水的二水盐和无水盐两种。二水盐和其他成分有良好的混合性,但由于无水盐硬度高, 摩擦力强,因此在特制除烟迹的牙膏中,可在二水盐中混入5,~10,无水盐。 ?焦磷酸钙(CaPO):焦磷酸钙是将磷酸氢钙高温处理而得到的。由于它不和含氟化合物发227 生反应,故可用作含氟牙膏的基料。 ?水合硅酸(SiO?nHO):水合硅酸是非常细的白色微粒,可用于透明牙膏中。另外,由于22 其比容大,可作牙膏的增量剂和增粘剂使用。 ?氢氧化铝[Al(OH)]:氢氧化铝的颗粒较粗,但不会损伤珐琅质,且能增加牙膏的光亮度,3 并具有优良的洁齿力。 ?? 湿润剂 湿润剂可防止牙膏在软管中固化变硬,并使膏体具有光泽等效能。用于牙膏中的湿润剂有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多种。 ?? 表面活性剂 为清洗口腔中的污垢,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中性洗涤剂——月桂醇磺酸钠。能快速发泡,既能发泡沫,又能清洗口腔中的污垢。牙膏用的表面活性剂纯度要求很高,不能有异味,一般用量为2,。 ?? 粘合剂 为使牙膏中配料分散均匀,可使用粘合剂,如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盐)及其衍生物、角叉菜、海藻酸钠等多种物质。 ?? 香料 牙膏用香料主要是薄荷,它是赋予牙膏凉爽感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成分。薄荷类又分为薄荷醇(薄荷脑)、薄荷油、薄荷等多种物质,以及由其派生出来的香料。此外,还可使用水果类香精,如柑橘类香料等,但作为牙膏香料来说是有严格限制的。 ?? 甜味剂 为改善牙膏的口感,牙膏中加了少量糖精。由于用作湿润剂的甘油等也具有甜味,故糖精的配用量一般为o(01,,o(1,。也可用木糖醇做甜味剂。 ?? 其他特殊成分 为了防治口腔疾病,有的牙膏中还加入了一些特殊成分: ?为除去口臭常在牙膏中加入双氧代苯基二胍基己烷和柏醇等杀菌剂,铜叶绿酸对防止口臭亦有一定功效。 ?防治龋齿可加入氟化合物,既能抑制口腔中残留物发酵,又使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强化。从安全性来考虑,牙膏中氟含量规定在1ooo微克以下。在钦用含氟天然水的人群中,龋齿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饮用含氟量高的水,牙齿表面会形成白浊状(斑状齿),反而使齿质变脆。 二:实验步骤 1 将待测的牙膏溶于水中,形成浊液。 2 取少量待测液加入HCl 若产生气泡 则有CaCO3 若沉淀不溶解 则为SiO2。 3 取少量待测液 加入NaoH 沉淀溶解且加入HCl也能使沉淀溶解的为Al(OH)3。 4 取少量待测液加入Cu(OH)2出现绛蓝色则说明有丙三醇。 三:实验数据 纳艾斯牙膏:加 HCl 溶解 有气泡 加NaoH 无明显现象 加Cu(OH)2 出现绛蓝色 黑人牙膏: 加HCl 不溶解 加NaoH 不溶解 加Cu(OH)2 出现绛蓝色 中华牙膏: 加HCl 不溶解 加NaoH 不溶解 加Cu(OH)2 出现绛蓝色 四:数据分析 纳艾斯用CaCO3作为摩擦剂。 黑人和中华牙膏中的摩擦剂 可能为SiO2 。 这三种牙膏中都含有丙三醇。 牙膏成分的作用: 摩擦剂 ——牙膏的主要组成部分。 碳酸钙(CaCO3):轻质碳酸钙颗粒细,比重轻。 焦磷酸钙(Ca2P2O7):它不和含氟化合物发生反应,故可用作含氟牙膏的基料。 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铝的颗粒较粗,但不会损伤珐琅质,且能增加牙膏的光亮度,并具有优良的洁齿力。 湿润剂 丙三醇 :可防止牙膏在软管中固化变硬,并使膏体具有光泽等效能。 [调查收获](心得体会) 蔡哲: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了学习不能只注重理论,还要与实践结合。这样子学习效率才会提高,我们获得的知识也会更多。我也知道了,我们遇到苦难时,不能退缩,即使势派了,我们也不应该放弃。相反的,要迎着困难前进,努力克服它。从哪里摔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我们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很信心。我们应该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为了让本课题能 获得成功,我们要不断努力,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永远不后退。 蔡文敏:市场上的商品众多,我们选择的是牙膏,它作为我们日常的生活用品,是时时需要的。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通过调查、访问。我们了解人们的选择。从而反映了哪些商家的不好行为。 从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也学到了很多。不能光说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与组员要多交谈讨论,从而增进组员的团结性。 叶喜喜:首先,牙膏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小小的一瓶牙膏作用是不可小视的。通过我们的研究,我知道每天刷两次牙可以抑制口腔中400多张细菌的增长,还可以有效第加固牙齿,同时保护牙齿的洁白、美观。但是人们却对这样的小东西不以为然,在购买是 不考虑其功效和平时使用的习惯等等,也不知道何谓不正确使用牙膏,所以我们的研究就是要记录我们平时时候牙膏的习惯,研究牙膏的特性,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并让消费这懂得如何更好地消费这样商品。 廖小菊;杨瑞瑞:经过这次活动,使我感受到了参与的乐趣,也进一步了解到牙膏的有关资料。以前,小组活动的机会较少,这次的调查活动。使我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从中也有不少的乐趣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对牙膏的选择毫无目的的人大有所在。当然,选择牙膏功效方面的人也不少。不同的人对于牙膏的选择都是不同的。 牙膏是生活当中比不可少的,所以对于牙膏的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我们研究这个课题是相当有意义的。相信我们小组的研究,能使更多人了牙膏的知识 吴蓓蓓:“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初看到这个课题时,的确有种束手无策之感,冥思苦想仍想不明白从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牙膏上能研究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来。经过近一个学期的研究和实践,我和我的朋友们在查找资料、问卷调查中逐渐熟悉了课题,经过认真的思考,也愈发感受到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了。 在查找资料和调查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等原因,我们曾遇到过一些“拦路虎”,但我们经过努力和团结协作终于都克服了这些困难。在进一步了解课题的过程中也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将我们凝聚成了一个团结的集体。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我还了解到了一些平时不会注意到的关于牙膏的知识,的确让我受益匪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留心身边的点点滴滴,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应对措施] 很多人都认为牙膏用得越多,对刷牙就更有利,所以使用的量过度,希望在阅读了以下文章后,能给大家以新的启发,能更好的使用牙膏,这也就使我们的课题更加有意义了 下面是,种牙膏类型: 一、含氟牙膏:它是将适量氟化物加入牙膏内,具有预防龋齿功能的一种牙膏。大量研究证明,氟可以提高牙齿的抗腐蚀能力、抑制致龋细菌的生长繁殖。正常口腔环境中也有一定量的氟存在,但其浓度不足以引起以上变化。含氟牙膏的使用是在安全范围内增加口腔局部的氟,在牙齿表面形成强有力的保护层,从而减少龋齿的发生。 提醒:由于儿童存在吞咽牙膏的情况,3岁以下的儿童应避免使用含氟牙膏;4—6岁儿童应在大人指导下使用,每次刷牙使用量应为黄豆粒大小。 二、中草药牙膏:是在普通牙膏的基础上添加了某些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 血作用的药物,能够对缓解牙龈的炎症有一定辅助作用。 提醒:血液病患者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应慎重选用。 三、消炎牙膏:在普通牙膏的基础上加入某些抗菌药物以消炎抗菌、抑制牙结石和菌斑的形成,起到改善口腔环境、预防和辅助治疗牙龈出血、牙周病的作用。 提醒:消炎不能长期使用,否则会导致口腔内正常菌群失调,应一到两个月更换一次。 四、防过敏牙膏:这种牙膏里含有硝酸钾或氯化锶等脱敏成分,对牙本质过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提醒:牙本质敏感的人可选用这种牙膏。 五、去垢增白牙膏:这类牙膏中含有过氧化物或羟磷灰石等药物,采用摩擦和化学漂白的原理去除牙齿表面的着色,起到洁白牙齿的作用。 提醒:适合长期喝茶或吸烟的人使用。 课题2鉴别NaNO和NaCl的方法 2 1(稀AgNO和稀硝酸 3-+-利用Cl及NO和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是否溶于稀HNO 23+-+-Ag+Cl=AgCl? Ag+ NO=AgNO? AgNO+HNO=AgNO+HNO 222332加入试剂 实验操作要点 主要实验现象 AgNO溶液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中入两支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再向试管中滴3-1-1稀硝酸 0.1 mol?L亚硝酸钠和氯硝酸并振荡,一支试管中的加几滴2 mol?L 化钠溶液,并向其中滴加沉淀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上方出现出红 -1几滴0.1 mol?L硝酸银棕色气体,此为亚硝酸钠的试管;另一支试 溶液 管中沉淀不消失,为氯化钠的试管。 2(酚酞溶液或pH试纸 利用NaNO溶液水解呈碱性,能使酚酞变浅红,而NaCl溶液呈中性。用pH试纸检验溶液2--的pH值也可以。NO+HO?HNO+OH 222 加入试剂 实验操作要点 主要实验现象 注意事项 -11%酚酞溶分别往0.1mol?L未知变浅红色为亚硝酸钠需要微热 液 (亚硝酸钠或氯化钠)溶液 溶液中加入几滴1%酚酞 溶液。 pH试纸 分别用pH试纸测定0.1 一种溶液的pH值为实验中氯化钠溶液由于溶入 -1mol?L未知(亚硝酸钠5-6,为氯化钠溶液;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 或氯化钠)溶液的pH另一种溶液的pH值溶液呈弱酸性,而并非氯化 值。 为8-9,为亚硝酸钠。 钠本身显酸性。要避免这一 问题的产生,可以使用新煮 沸的蒸馏水及时配制氯化钠 溶液,且不宜久置。 -13(2 mol?LHSO溶液 24 +-利用NO和H反应生成HNO不稳定会生成红棕色NO气体。实验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222 NaNO+HSO , NaHSO+HNO , 2HNO ,NO?+NO?+HO 22442222 加入试剂 实验操作要点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 -12 mol?L )不取1-2g亚硝酸溶液呈浅蓝色;放说明:液面下生成的亚硝酸(HNO2 HSO溶钠晶体于小试稳定,会分解成蓝色的三氧化二氮置一会后,试管内24 液 管中,加1-2mL(NO),液面上的NO会分解生成红液面上方有红棕2323 水溶解。趁此棕色气体NO。反应需酒精灯微热,若冬色气体产生,且能2 低温条件,沿天室内温故而温度较低,可以用手捂一下嗅到刺激性气味。 试管壁逐滴滴小试管。 若是氯化钠晶体 -1加2 mol?L硫则不会产生此现 酸 象。 -14(0.01 mol?L KMnO溶液(酸性溶液) 4+2+----利用NO的还原性5 NO+2MnO+6H=5 NO +2Mn+3HO 22432 加入试剂 实验操作要点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 -10.01mol?L 在两支试管中均加入0.01 加入亚硝酸钠溶液 若不酸化,则 -1-1KMnO溶液 mol?LKMnO溶液和2滴2 mol?L1溶液由后,KMnO褪色很慢。 444 的硫酸溶液,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紫色褪去,加入氯 -1加0.1 mol?L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溶化钠的溶液, 液,摇匀。 KMnO溶液紫色不4 变色。 -15(0.1mol?LKI淀粉 -+--利用NO的氧化性2 NO+2I+4H=2NO+I+2HO 2222 加入试剂 实验操作要点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 -10.1mol?L 分别取1mL 加入0.5mL 0.1 实验中不用淀粉溶液的话可以在试 -1-1KI淀粉 0.1mol?L亚硝酸钠碘化钾溶mol?L管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试管后, 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液,溶液由无色四氯化碳层呈紫色。这个实验以及 于两支试管中,向变成棕黄色或更其它几个实验,如亚硝酸钠与硫酸 试管中加入深;再滴加2滴2 亚铁铵反应、与重铬酸钾反应等, -1-10.5mL0.1 mol?L碘mol?L硫酸和2作为学生实验可以考虑改为微型实 化钾溶液,观察溶滴2%淀粉溶液,验。将所使用的溶液装在10mL的眼 液颜色变化。再滴溶液由棕黄色变药水滴瓶中,做实验时,将滴瓶中 -1加2滴2 mol?L硫为蓝黑色,此为的试液滴1-2滴在点滴板上,没有点 酸和2滴2%淀粉溶亚硝酸钠溶液;滴板的学校,可以用表面皿或玻璃 液,溶液颜色变化 氯化钠溶液没有纸代替。这样可以在看到明显的反 明显现象。 应现象同时,减少试剂用量,且亚 硝酸钠及氮氧化物的排放也少,对 环境也好。 6(加入(NH)Fe(SO)溶液 42422++3+-利用NaNO的氧化性 NO+Fe+2H=NO+Fe+HO 222 加入试剂 实验操作要点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 加入在两支试管中均匀加入若加入先后无说明:由于蒸馏水中会溶 -1(NH)Fe(SO)硫酸亚明显现象,则加有少量氧气,所以配制硫1mL0.1mol?L4242 溶液 铁铵溶液,溶液呈淡绿入的是氯化钠。酸亚铁铵溶液应用煮沸的 色;再加入亚硝酸钠溶溶液呈黄色则蒸馏水现配现用,防止 2+3+液 加入为亚硝酸Fe被氧化为Fe影响实 钠溶液 现效果。 其他方法: 1、从两者物理性质的差异鉴别 1(1外观 氯化钠是立方晶体,或是细小的结晶粉末,呈白色;而亚硝酸钠是则斜方晶体,略带有浅黄色,通过两者外观上的差异可对它们进行初步鉴别。 1(2熔点 氯化钠的熔点为801?,亚硝酸钠的熔点为271?。把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置于同一小块金属片上,用酒精灯对金属片加热,先熔化的是亚硝酸钠;用酒精灯加热不熔化的是氯化钠。 1(3溶解情况 氯化钠和亚硝酸钠虽然都溶解于水,但是两者溶解度却大不相同。温度对氯化钠溶解的影响很小;而亚硝酸钠极易溶于水,且溶解时吸热,其在热水中溶解得更快。在室温时,称取1g等量的亚硝酸钠和氯化钠分别置于小试管中,加2mL水使其溶解。由于亚硝酸钠溶解时吸热,一支试管中的溶液温度显著下降(5?左右),且固体逐渐溶解,此为亚硝酸钠的试管;另一支试管为氯化钠的试管。 2、从两者化学性质的差异鉴别 2(1 盐的氧化性 2(1(1与硫化钠反应 亚硝酸钠可与具有还原性的硫化钠反应,生成单质硫;氯化钠不与硫化钠反应。 2NaNO+NaS+2HSO = 2NaSO+2NO+S?+2HO 2224242-1-1在试管中分别加入0.1 mol?L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溶液,加入1mL0.1 mol?L硫化钠溶液,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滴加稀硫酸酸化后,一支试管中析出乳黄色的硫,为亚硝酸钠溶液;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为氯化钠溶液。 2(1(2与铜丝反应 铜丝在亚硝酸钠的存在下,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但铜丝在有氯化钠存在的情况下却不与盐酸反应。铜丝、亚硝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为: Cu+2NaNO+4HCl = 2NaCl+CuCl+2HO+2NO? 222 2NO+O(空气),2NO(红棕色) 22 -1将光亮的铜丝插入装有2 mol?L盐酸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在试管中加入1-2mL0.1 -1mol?L亚硝酸钠后,铜丝缓慢溶解,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溶液逐渐变成深绿色,液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逸出,能嗅到刺激性气味。若使用了氯化钠溶液则不会产生此现象。 2(1(3与木条反应 熔融的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与碳或木条反应;而氯化钠熔点较高,且不与碳发生反应。 在试管里装入1-2g NaNO晶体,待加热溶化后把木条(或火柴梗)伸入熔体,木条迅2 速猛烈燃烧,闪烁出红色的火光,试管壁发黑。待试试冷却后加水溶解残留物,检验溶液呈强碱性。 说明: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NaNO(溶融)+3C=2NaO+3CO?+2N? 2222 亚硝酸钠是硝酸钠的分解产物,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实验中,木条与熔融的亚硝酸钠反应在,并未达到其分解温度。这里氧化还原反应直接发生在+3价的N和C之间,而不是亚硝酸钠分解生成的O与C反应,所以笔者认为这一实验还是体现出亚硝酸钠的氧化性,而2 非亚硝酸钠的热不稳定性。 2(1(4在水果切面上反应 在苹果(或梨、桃、萝卜、马铃薯等)的新鲜切面上,选取距离较远的三个点,其中两 -1个点分别滴上2-3滴0.1 mol?L亚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另一个点作为对照点。静置2-3min,滴有亚硝酸钠的点褐变(氧化)得最利害,颜色最深,滴加氯化钠的点颜色较浅,而对照点在2-3min内基本不变色。 说明:亚硝酸钠与其水解产生的亚硝酸都具有氧化性。亚硝酸钠是一种弱酸强碱盐,因水解呈弱碱性反应:NaNO+HO?NaOH+HNO(pH?9),此时氧化性较弱,但在水果等汁222 液的酸性条件下氧化作用增强。另外,苹果中的过氧化氢脱氢酶在空气中也易被氧化,所以苹果切开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切面也会变褐。滴加亚硝酸钠后加速了它的氧化,使其变褐速率加快。 2(1(5与饱和氯化铵溶液反应 饱和氯化铵溶液与饱和亚硝酸钠溶液混合后加热,能产生氮气,可使燃着的火柴熄灭。 NHCl+NaNO = NHNO +NaCl NHNO,N?+2HO 总反应:NHCl+NaNO,4242422242N?+NaCl+2HO氯化钠不与饱和氯化铵溶液发生反应。 22 取1-2mL饱和氯化铵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1-2mL饱和亚硝酸钠溶液后,将试管微热,试管中溶液激烈反应并产生大量气泡;用点燃的火柴条抻入试管中,火柴熄灭;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饱和亚硝酸钠溶液重复实验无此现象。 说明:加入饱和亚硝酸钠溶液的试管在加热后,产生的气体并无刺激性气味。若只加热饱和氯化铵溶液,溶液沸腾后也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氯化铵溶液受热后并没有产生氨气。 2(2 盐的还原性 2(2(1与重铬酸钾反应 亚硝酸钠与强氧化性物质反应时,表现出还原性。如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时,重铬酸根被还原为三价铬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KCrO+3NaNO+4HSO= KSO+3NaNO+Cr (SO) +4HO而氯化钠不与重铬酸钾溶2272242422432 液反应。 2(2(2与溴水反应 亚硝酸钠能与溴水反应,使其褪色。反应方各式为:NaNO+Br+HO,NaNO+2HBr。2223而氯化钠不与溴水反应。 -1在两支试管中均加入1mL溴水,两支试管中再分别逐滴滴加0.1 mol?L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溶液,摇均。加入亚硝酸钠后,溴水褪色;加入氯化钠的溴水不褪色。 2(3亚硝酸的特征反应 低浓度的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能与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发生重氮化反应,呈粉红色;氯化钠不发生此反应。 在极稀的亚硝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6mol?L-1的醋酸酸化,再加1滴对-氨基苯磺酸和1滴α-萘胺,溶液呈粉红色。 -说明:若NO的浓度太大时,粉红色很快褪去,并转化为黄色溶液或褐色沉淀。此实2 验原理常用于比色法测定亚硝酸钠的含量,具体可参阅相关资料。 专题4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课题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 1、认识硫代硫酸钠和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2、学会用对比的方法探究影响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诸因素。 3、体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在化学实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4、能分析影响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的因素,并能设计简单的实验加以证实。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不同,有的瞬时完成,有的却需要经过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知识预备]我们是用什么来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1-1 [回答](1)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V=?C/?t 常用单位:mol.ls(2)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可测量体系中的某一物质的相关物理量的数值,再进行适当的转换和计算,进而确定不同反应时刻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测定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方案]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产生CO气体的体积。 2 [仪器]锥形瓶,50ml注射器、单孔胶塞(配导管)、铁架台 [药品]大理石、1mol/L盐酸 [实验数据] 时间(s) 10 20 30 40 50 60 气体体积(ml) 反应速率(ml/s) [知识预备] 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影响的, [回答](1)影响反应速率因素: 主要因素(决定因素)—反应物本身性质。 外部因素—反应物浓度、压强(气体物质)、温度、催化剂等。 (2)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压强影响同浓度(有气体、增大压强=体积缩小,减小压强=体积膨胀)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正)催化剂能成千上万倍的加快反应速率 [过渡]今天,我们就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来探究: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板书]专题4 课题1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原理:SO+2H == SO+ S + HO 232 2 [提问]分析该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2- [回答] S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SO为氧化产物;S为还原产物。 232 [提问]对于这个反应,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讲解]在设计实验之前,我们先把书翻到P45“信息提示”实验比较法。强调:在比较某一因素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时,必须排除其他因素的变动和干扰,即需要控制好与实验有关的各项反应条件。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交流讨论]可以通过哪些现象来判断反应进行的快慢,哪种方法更方便、科学, [结论]因几乎所有的SO都溶解在溶液中,因此教材所介绍的用溶液中出现浑浊快慢(浑浊2 将锥形瓶底部的“+”字完全遮盖时结束计时)来判断反应进行的快慢是最方便、科学的方法。 [板书](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锥形瓶 0.1mol/L 蒸馏水 0.1mol/L 反应 结论 编号 NaSO溶液/mL mL HSO溶液/mL 时间/S 22324 1 10 0 10 2 5 5 10 3 10 0 10 4 10 5 5 结论:由1、2组实验可知,其它条件不变时,减小NaSO溶液的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223 由3、4组实验可知,其它条件不变时,减小HSO溶液的浓度(增大溶液PH值)反应速率24 减慢。 (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0锥形瓶 0.1mol/L C 反应 结论 0.1mol/L 反应温度/ 编号 NaSO溶液/mL HSO溶液/mL 时间/S 22324 01 10 10 冰水(0C) 2 10 10 室温 03 10 10 热水(92C) 结论:由三组实验可知,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得知: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浓度,反应速率减慢;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巩固练习]1、P46 交流与讨论 2、完成教材P47“蓝瓶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将起初配得的蓝色溶液装在如甲图所示的试管中,塞上橡胶塞静置片刻,溶液显无色。若再震荡试管,溶液 (填“能”或“不能”)变蓝。 (2)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活塞a、b,通入足量氢气后,再关闭活塞a、b并震荡,溶液 (填“能”或“不能”)由无色变蓝色;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活塞a、b,通入足量氧气,再关闭活塞a、b并震荡,溶液 (填“能”或“不能”)由无色变蓝色。 (3)这个实验中,影响溶液颜色互变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 (4)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葡萄糖的作用是 ,亚甲基蓝的作用是 。 (5)上述实验中,葡萄糖也可以用鲜橙汁代替,因为鲜橙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推测维生素C具有 (填“氧化”或“还原”)性。 专题5 物质的定量分析 课题1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一、教学要求 1、学会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掌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3、比较不同指示剂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4、加强移液管的使用; 5、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理。 二、预习内容 1、碱式滴定管的规格、洗涤、润洗等操作步骤; 2、NaOH溶液的储存注意事项;3、吸量管的使用; 三、基本操作 1、吸量管的使用 要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常使用吸管。吸管有无分度吸管(又称移液管)和有分度吸管(又称吸量管)两种。如需吸取5mL、10mL、25mL等整数,用相应大小的无分度吸管, 而不用有分度吸管。量取小体积且不是整数时,一般用有分度吸管,使用时,令液面从某一分度(通常为最高标线)降到另一分度,两分度间的体积刚好等于所需量取的体积,通常不把溶液放到底部。在同一实验中,尽可能使用同一吸管的同一段,而且尽可能使用上面部分,不用末端收缩部分。 使用前,依次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最后再取少量被量液体荡洗3次,以保证被吸取的溶液浓度不变。蒸馏水和溶液荡洗的用量由吸管大小决定,无分度吸管以液面上升到球部为限,有分度吸管则以充满全部体积的1/5为限。 用吸管吸取溶液时,左手拿洗耳球(预先排除空气),右手拇指及中指拿住管颈标线以上的地方。吸管下端至少伸入液面1cm,不要伸入太多,以免管口外壁沾附溶液过多,也不要伸入太少,以免液面下降后吸空。用洗耳球慢慢吸取溶液,眼睛注意正在上升的液 面位置,吸管应随容器中液面下降而 用移液管吸取溶液 从移液管放出溶液 降低。当溶液上升到标线以上时迅速用右手食指紧按管口,取出吸管,左手拿住盛溶液的容器,并倾斜约45?。右手垂直地拿住吸管,使其管尖靠住液面以上的容器壁,微微抬起食指,当液面缓缓下降到与标线相切时,立即紧按食指,使流体不再流出。再把吸管移入准备接收溶液的容器中,仍使其管尖接触容器壁,让接收容器倾斜,吸管直立,抬起食指,溶液就自由地沿壁流下。待溶液流尽后,约等15s,取出吸管。注意,不要把残留在管尖的液体吹出(除非吸管上注明“吹”字),因为在校准吸管容积时没有把这部分液体包括在内。 2、滴定管的使用: (1)定义:滴定管是可准确测量滴定剂体积的玻璃量器。 (2)类别: 酸式滴定管:(特征—玻璃旋塞)用于盛放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 碱式滴定管:(特征—橡皮管+玻璃珠)用于盛放碱性和无氧化性溶液。 (3)滴定管的准备: a、用前检查:检查是否漏水,旋塞转动是否灵活;酸式管涂凡士林;碱式管更换胶皮管或玻璃球。 活塞涂凡士林 碱式滴定管赶去气泡的方法 b、洗涤:要求管壁湿润洁净,不挂水珠。 (4)溶液的装入: a、用待装液润洗2,3次,每次约10mL;b、装液至0.00刻度以上; c、排气泡; d、调节初读数为0.00,或近0的任一刻度,以减小体积误差。 (4)滴定操作: a、酸式滴定管: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向手心弯曲,其余三指,拇指在前,食指、中指在后,轻扣旋塞,转动。 碱式滴定管:左手无名指及小指夹住尖嘴管,拇指与食指捏乳胶管,使玻璃球向手心移动,停止时,先松拇指和食指。 b、滴加方法:逐滴连续滴加;加一滴;使液滴悬而未落,即加半滴于锥形瓶壁(或用蒸馏水冲下或用溶液涮下)。 c、锥形瓶:右手三指拿住瓶颈,瓶底离台约2,3cm,滴定管下端深入瓶口约1cm,同一方向圆周运动,边滴边摇动。 d、注意事项:滴定时,左手不能离开旋塞任其自流;眼睛注意落点周围溶液颜色的变化;开始时可稍快,最后加半滴。 左手操作活塞 酸管滴定操作 碱管滴定操作 (5)读数: a、装满或滴定完后,等1,2分钟再读数;若滴定速度较慢可等0.5,1分钟。 b、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无刻度处,其他手指辅助,保持垂直,视线与凹液底部平行(深色溶液读两侧最高点);读取的数值必须记录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6)滴定结束: 滴定管内剩余溶液应弃去,洗净滴定管,并用蒸馏水充满,夹在夹上备用。 四、实验原理 -5食醋是混合酸,其主要成分是HAc(有机弱酸,K=1.8×10),与NaOH反应产物为弱酸a 强碱盐NaAc: HAc + NaOH = NaAc + HO 2 HAc与NaOH反应产物为弱酸强碱盐NaAc,化学计量点时pH?8.7,滴定突跃在碱性 -1-1范围内(如:0.1mol?LNaOH 滴定0.1mol?LHAc突跃范围为PH:7.74,9.70),在此若使用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将引起很大的滴定误差(该反应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变色时,溶液呈弱酸性,则滴定不完全)。因此在此应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8.0,9.6)。(指示剂的选择主要以滴定突跃范围为依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一部分在滴定突跃范围内,则终点误差小于0.1%) 因此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利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HAc含量。食醋中总酸度用HAc含量的含量来表示。 五、实验步骤 1、进入实验室,将实验要用到的有关仪器从仪器橱中取出,把玻璃器皿按洗涤要求洗涤干净备用。 2、用配制且已标定好的NaOH溶液润洗洗涤好的碱式滴定管,然后装入NaOH溶液。 3、用移液管吸取食醋试样5.00mL,移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蒸馏水稀释(思 酚酞指示剂2滴(思考题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2,3考题1),加 次。记录NaOH标准溶液的用量,按下式计算食醋中总酸量。 cNaOHVNaOHMHAc,,,,,,r (HAc),,Vs 4、用甲基红作指示剂,用上法滴定,计算结果,比较两种指示剂结果之间的差别(思考题3)。 六、注意事项 1、注意食醋取后应立即将试剂瓶盖盖好,防止挥发。 2、甲基红作指示剂时,注意观察终点颜色的变化。 3、数据处理时应注意最终结果的表示方式。 七、思考题和测 试题 中考模拟试题doc幼小衔接 数学试题 下载云南高中历年会考数学试题下载N4真题下载党史题库下载 思考题1、加入20mL蒸馏水的作用是什么,思考题2、为什么使用酚酞作指示剂, 思考题3、为什么使用甲基红作指示剂,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 思考题答案:1答:使被滴定体系体积与NaOH标准溶液标定时一致,减小体积变化引起的指示剂终点颜色的差别。 思考题2答:反应产物为NaAc,其水溶液呈弱碱性,即滴定终点在弱碱性范围,故选择酚酞作指示剂;不能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会使滴定结果偏低。 思考题3答:甲基红发生颜色变化时,溶液为弱酸性,溶液中还有一定量的HAc没有反应,所以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 测试题1、如果NaOH标准溶液在放置的程中吸收了CO,测定结果偏低( )。A 正2 确 B错误 测试题2、选用甲基红作指示剂,测定结果偏低( )。A 正确 B错误 测试题3、用移液管吸取食醋试样5.00mL,移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的20mL蒸馏水 必须精确()。A 正确 B错误 测试题4、用酚酞作指示剂时,加入过多的指示剂可使测定结果偏高( )。A 正确 B 错误 课题2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测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设计用化学方法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多种实验方案 能根据实验条件比较方案的优劣。 学会用化学方法测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 了解测定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能对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了解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测定基本思路, 学习用化学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误差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和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 镀锌铁皮锌厚度测定实验方案设计 教学难点 实验步骤的确定,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 引入:防止钢铁腐蚀,我们常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金属,如锌。锌的厚度与均匀程度成了 判断镀层质量的重要指标。 展示:一块铁片(长方形) 提问: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实验,测定镀层的厚度, 学生可能的回答: 方案一:直接用尺测 提问:除了直接测量厚度,还有什么间接方法, V (锌)=2 sh h= V (锌)/2s m(锌)=2ρ(锌)sh h= m(锌)/ 2ρ(锌)s 方案二:测出m(总)、V(总) ρ(锌)V(锌)+ρ(铁)V(铁)=m(总) V(锌)+ V(铁)=V(总) 方案三:将铁表面的锌反应掉,求出锌的质量 m(锌)= m(前)—m(后) 思考:用什么物质可以把锌反应完, 试剂1:盐酸 提问:如何判断锌恰好反应完, 试剂2:氢氧化钠 (资料:锌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提问:用盐酸、氢氧化钠哪种试剂更有利于准确测定锌层厚度, 提问: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让铁也参与反应,求出锌的质量, 方案四:将金属全部与酸反应,测出m(总)、m (氢气) m(锌)+ m(铁)= m(总) n(锌)+ n(铁)= m(氢气)/M(氢气) 提问:如何准确的测定产生氢气的质量, 学生评价各个方案 以方案三为例学生设计实验步骤 (演示:镀锌铁片放到盐酸中) 师生共同分析实验过程中哪些操作会给实验带来误差 归纳整理定量实验注意事项: 专题7 物质的制备与合成 课题1硫酸亚铁铵的制备问题设计 1、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性质 物理性质:浅绿色,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和(NH4)2SO4都要小 化学性质:能水解;具有还原性,但比硫酸亚铁稳定 2、将绿矾(FeSO4•7H2O)、硫酸铵以相等物质的量混合可制得摩尔盐晶体。 (NH4)2SO4,FeSO4, 6H2O, (NH4)2SO4•FeSO4•6H2O?根据下图回答: g的废铁屑 m15mL 3mol/L 一定量 1 SO溶液 H15mL10,NaCO(NH)SO固体 2423424 溶液 小火加热,用倾析水浴加热 一定的 法分离并洗涤铁屑 摩尔盐 趁热过滤 实验操作 步骤 2 步骤 3 步骤 1 滤渣m g 2 (1)步骤1Na2CO3的主要作用是 。 (2)步骤2中铁屑过量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步骤3中,加入(NH4)2SO4固体后,要得到摩尔盐晶体,需经过的实验操作包括: 加热蒸发、 、 。 (4)步骤3中制得的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 操作对比: 1、三个步骤中都含有加热的操作: 步骤1中:小火加热的目的是: ; 步骤2中:水浴加热的优点是 ; 水浴加热是为了 ; 步骤3中:加热是为了蒸发溶剂,浓缩结晶。 思考:该实验中,要得到摩尔盐晶体,应加热到 时,停止加热。 为什么不能蒸干, 那么蒸发下列溶液呢, ?从CuSO4溶液得到胆矾晶体: 。 ?从NaCl溶液得到NaCl固体: 2、三个步骤中都含有固液分离的操作: 步骤1中采用倾析法分离出铁屑,下列适合用倾析法的有: A、沉淀的颗粒较大 B、沉淀容易沉降 C、沉淀呈胶状 D、沉淀呈絮状 步骤2中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步骤3中可以用如下装置进行过滤: (1)这种过滤方式称为: (2)这种过滤跟普通过滤相比,除了过滤速度快外, 还有一个优点是: 。 (3)你能讲出仪器A、B、C的名称么, 摩尔盐产品中离子的检验: ,2+2,例:为检验硫酸亚铁铵晶体中的NH、Fe、SO, 44 (1)甲同学提出可以用湿润的 试纸、稀盐酸和 溶液检验出这三种离子。 (2)乙同学提出检验产品中的Fe2+ 、可以用KSCN溶液和另一种试剂 来检验,试简述操作和现象: 。 但是实际操作中,乙加入KSCN溶液后发现溶液变为浅红色,于是对自己提出的方法产生怀疑。丙同学仔细思考后认为,可以从另一现象证明产品中的Fe2+,该现象是: 。 2,产品中Fe的定量分析 例:制得的摩尔盐样品中往往含有极少量的Fe3+。为了测定摩尔盐产品中Fe2+的含量,一般采用在酸性下用KMnO4标准液滴定的方法。 称取4.0 g的摩尔盐样品,溶于水,并加入适量稀硫酸。用0.2 mo1/L KMnO4溶液滴定,当溶液中Fe2+ 全部被氧化时,消耗KMnO4溶液体积 10.00 mL。 (1)请完成滴定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2,2,3,, Fe , MnO,( )= Mn , Fe , HO 42(2)本实验的指示剂 。 A、酚酞 B、甲基橙 C、石蕊 D、不需要 (3)KMnO4溶液置于 (酸式、碱式)滴定管中 (4)终点颜色的变化: 。 2+(5)产品中Fe的质量分数为 。 课题2阿司匹林的合成问题设计 阿斯匹林(乙酰水杨酸)是由水杨酸和乙酸酐合成的: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间也能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聚合物(副产物)。 主反应: 副反应: 合成乙酰水杨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 向150 mL干燥锥形瓶中加入2 g水杨酸、5 mL乙酸酐和 5滴浓硫酸,振荡,待其溶解后,控制温度在85,90?条件下反应5,10 min。然后冷却,即有乙酰水杨酸晶体析出。 ? 减压过滤,用滤液淋洗锥形瓶,直至所有晶体被收集到布氏漏斗中。抽滤时用少量冷 水洗涤晶体几次,继续抽滤,尽量将溶剂抽干。然后将粗产品转移至表面皿上,在空气中风干。 ? 将粗产品置于100 mL烧杯中,搅拌并缓慢加入25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2,3分钟,直到没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为止。过滤,用5,10mL蒸馏水洗涤沉淀,合并滤液于烧杯中,不断搅拌,慢慢加入15 mL4 mol?L,1盐酸,将烧杯置于冷水中冷却,即有晶体析出。抽滤,用冷水洗涤晶体1,2次,再抽干水分,即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步中,要控制反应温度在85,90?,应采用________ 加热方法。用这种加热方法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_________ (2)在第?步中,用冷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____ ___________。 (3)第?步中,加入碳酸氢钠的作用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加入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 __。 (4)如何检验产品中是否混有水杨酸, _ _____ 。 3,2, 课题1答案:(1)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2)Fe + 2Fe = 3Fe(3)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4)利用乙醇的挥发,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 操作对比: 1、三个步骤中都含有加热的操作: 步骤1中:小火加热的目的是:升温,溶液碱性增强,去油污能力增强 步骤2中:水浴加热的优点是: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水浴加热是为了加速铁的溶解; 步骤3中:加热是为了蒸发溶剂,浓缩结晶。 思考:该实验中,要得到摩尔盐晶体,应加热到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 为什么不能蒸干,蒸干时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会被带入晶体中; 蒸干时晶体会受热分解或氧化 那么蒸发下列溶液呢, ?从CuSO4溶液得到胆矾晶体:加热到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 ?从NaCl溶液得到NaCl固体:加热到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2、三个步骤中都含有固液分离的操作: 步骤1中采用倾析法分离出铁屑,下列适合用倾析法的有: A、沉淀的颗粒较大 B、沉淀容易沉降 C、沉淀呈胶状 D、沉淀呈絮状 步骤2中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防止溶液冷却时,硫酸亚铁因析出而损失 。 步骤3中可以用如下装置进行过滤: (1)这种过滤方式称为:减压过滤(也称抽滤或吸滤) (2)这种过滤跟普通过滤相比,除了过滤速度快外, 还有一个优点是: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3)你能讲出仪器A、B、C的名称么, 摩尔盐产品中离子的检验: 例:为检验硫酸亚铁铵晶体中的NH4,、Fe2+、SO42,, (1)甲同学提出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稀盐酸和Ba(OH)2溶液检验出这三种离子。 (2)乙同学提出检验产品中的Fe2+ 、可以用KSCN溶液和另一种试剂氯水来检验,试简述操作和现象: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氯水,溶液呈血红色 。 但是实际操作中,乙加入KSCN溶液后发现溶液变为浅红色,于是对自己提出的方法产生怀疑。丙同学仔细思考后认为,可以从另一现象证明产品中的Fe2+,该现象 是:继续滴加氯水后,溶液的红色明显加深。 2,产品中Fe的定量分析 (1)请完成滴定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2,+2,3,,5 Fe ,1 MnO,( 8H ) = 1 Mn , 5 Fe , 4 HO 42 (2) D 。(3) 酸式 (4)终点颜色的变化: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2+(5)产品中Fe的质量分数为 14% 。 课题2答案:(1)水浴、酒精灯、烧杯、温度计; (2)洗涤晶体表面附着的杂质、减少阿斯匹林因溶解而引起的损耗; (3)使阿斯匹林转化为可溶性盐,而与不溶性的物质相互分离 , 将阿斯匹林的可溶性盐重新转化为阿斯匹林,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 (4)向水中加入少量产品,然后滴加FeCl3溶液,若有紫色出现,说明产品中有水杨酸; 若无紫色出现,说明产品中不含水杨酸 课题3:阿斯匹林的制备及提纯 实验原理 M=138.12 M=102.09 M=180.15 COOHCOOH 3OHOOCCH(CHCOO)O,COOHCH32,3 (酸催化) 利用阿斯匹林的钠盐溶于水来分离少量不溶性聚合物 ρ(乙酐)=1.0820 实验试剂 水杨酸2.00g(0.015mol),乙酸酐5mL(0.053mol)[问题:两反应物的比例为何如此悬殊],饱和NaHCO(aq) 3 4mol/L盐酸,浓流酸,冰块。 实验仪器 150mL锥形瓶,5mL吸量管(干燥,附洗耳球),100mL、250mL、500mL烧杯各一只,加热器,橡胶塞,温度计,玻棒,布氏漏斗,表面皿,药匙, 50mL量筒,烘箱。 实验步骤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改进 一(乙酰水杨酸制备 (1)称取水杨酸1.98g于锥形瓶(150mL);在(1)若用3mL可减少副反应发生,易于通风条件下用吸量管取乙酸酐5mL,加入锥形瓶,晶体析出,提高产率。n(水杨酸) :n(乙酸滴入5滴浓流酸,摇动使固体全部溶解,盖上带酐)=1:2~3较为合适。 玻璃管的胶塞,在事先预热的水浴中加热浓硫酸作用在于破坏水杨酸分子内5-10min 氢键,降低反应温度(150?-160?)到水浴装置:500mL烧杯中加100mL水、沸石,用85?,90?发生,避免高温副反应发生,温度计控制85?-90?。 提高产品纯度、产率。 浓硫酸用量要控制(V<0.2mL)。 附乙酰水杨酸分解温度:126?-135? 水杨酸与乙酐混合后没有及时加硫酸并 加热,会发生较多副反应。 (2)取出锥形瓶,将液体转移至250mL烧杯并(2)该步搅拌要激烈,否则会析出块状冷却至室温(可能会没有晶析出)。 物体,影响后续实验。 加入50mL水,同时剧烈搅拌;冰水中冷却10min, 晶体完全析出。 (3)准备干燥、干净的抽滤瓶,用母液(3)抽滤。冷水洗涤几次,尽量抽干,固体转 洗烧杯二至三次,尽量将固体都转移至漏移至表面皿,风干。 斗。 二(乙酰水杨酸提纯 (1)粗产品置于100mL烧杯中缓慢加入饱和(1)饱和NaHCO溶液溶解乙酰水杨酸,3 NaHCO溶液,产生大量气体,固体大部分溶解。不溶解水杨酸聚合物,以此提纯乙酰水杨3 共加入约5mL 饱和NaHCO(aq)搅拌至无气体产酸。 3 生。 (2)加入盐酸要滴加,加入过快会导致(2)用干净的抽滤瓶抽滤,用5-10mL水洗(可析出过大的晶粒影响干燥。 先转移溶液,后洗)。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并转 移至100mL烧杯中,缓缓加入15mL 4mol/L的盐 酸。边加边搅拌,有大量气泡产生。 (3)干燥步骤未取得较好方法,烘箱中(3)用冰水冷却10min后抽滤,2-3mL冷水洗80?1h以上会烧焦,本次用55min。 涤几次,抽干。干燥。称量。 产品秤量:1.57g,理论:2.58g。产率 60.85% (4)为增加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在水中(4)取几粒结晶,加5mL水,滴加1%FeCl溶液。溶解度,可加入乙醇少许。 3 检验纯度。 实验原理 M=138.12 M=102.09 M=180.15 COOHCOOH 3(CHCOO)O,COOHOHOOCCHCH32,3 (碱催化) 实验试剂 水杨酸1.00g(0.0072mol),0.05gNaCO ,乙酸酐0.9mL(0.0095mol),浓盐酸,冰块。 23 实验仪器 15×150mm试管, 100mL、 250mL烧杯各一只,布氏漏斗, 温度计,玻棒,药匙,加热器,烘箱。 实验原理 M=138.12 M=102.09 M=180.15 COOHCOOH OHOOCCH3(CHCOO)O,CHCOOH32,3 (碱催化) 实验试剂 水杨酸1.00g(0.0072mol),0.05gNaCO ,乙酸酐0.9mL(0.0095mol),浓盐酸,冰块。 23 实验仪器 15×150mm试管, 100mL、 250mL烧杯各一只,布氏漏斗,吸量管 温度计,玻棒,药匙,加热器,烘箱。 实验步骤 (1)在15×150mm干净、干燥试管中加入1.00g水杨酸,0.05gNaCO ,在通风条件下用23 吸量管量取0.9mL乙酸酐,一并加入。(为使固体都进入试管底部,必须后加乙酸酐) (2)在250mL烧杯水浴加热,控制80?-85?,至溶解后再加热10min。达到既定温度后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生成。事先于100mL烧杯准备12mL冷水,加入4滴盐酸(通风条件下操作,先加水,以免盐酸挥发) (3)趁热将试管中反应物倒入上述烧杯(操作须迅速,以免固体残留试管,冷水无法洗出,影响产率) ,冰水浴10min,至晶体完全析出,抽滤,冷水(每次2-3mL) 洗两次,压干。 (4)95?干燥50min (干燥条件需改进),称量产品m=1.04g :碱催化方案乙酰水杨酸产率比酸催化方案高,理论产量1.3g,产率达80%。 备注
本文档为【09年第一课时教案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提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8974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1-15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