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4年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4年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举报
开通vip

2014年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4年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宏微观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财经部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 级: 中央廣播电视大學出版社 ?宏微观经济学? 1 宏微观经济学作业 1 题目:举例说明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 目的: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理清弹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会在经济生活中运用,在实际的运用中加深对弹性理论的理解。 要求: 1. 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二章供求理论的相关内...

2014年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4年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宏微观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财经部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 级: 中央廣播电视大學出版社 ?宏微观经济学? 1 宏微观经济学作业 1 题目:举例说明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 目的: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理清弹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会在经济生活中运用,在实际的运用中加深对弹性理论的理解。 要求: 1. 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二章供求理论的相关内容,搞清弹性基本理论的内 容。 2. 完整准确的阐述弹性基本理论的内容。 3. 举例说明时既可以逐条进行,也可以所有理论阐述后进行。 4. 字数不低于800字。 时间:学习第二章后做本作业(约第三周) 解题思路: 1. 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 2. 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 3. 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的关系。 4. 确定商品价格应考虑的其他因素。 5. 结合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进行分析。 价格弹性主要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此外还有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是供求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关系称为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是进行价格决策时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衡量商品需求量与价格的这种关系用需求价格弹性Ed,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Ed,,,?Qd,?P,×,P,Qd, 一般情况下, 商品的Ed,1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这类商品为高档消费品,或称为奢侈品,,Ed,1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也是供求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供给量减少。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为供给规律或供给定律,也是进行价格决策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衡量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这种关系用供给价格弹性Es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 2 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E s,,?Q s,?P,×,P,Q s , 一般情况下,商品的E s,1表明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这类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或易保管商品,E s,1表明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缓慢,这类商多为资金或技术密集型和不易保管商品。 因此,当我们以商品的价值,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制定商品价格,或者说按生产商品的成本来制定商品价格时,还应考察商品价格对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影响问题,分析出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及供给的价格弹性E s,确定其属于何类型商品,有针对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价格,作出较正确的价格决策。否则,虽然是以生产商品的成本定出的价格,但由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不同,都会对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产生不同影响,造成不同状况和程度的损失。 另外,商品的需求量还受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 衡量商品需求量受消费者收入影响程度用需求收入弹性EM,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EM,,?Qd,?M,×,M,Qd , 一般来讲,商品的EM,1表明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大,这类商品称为奢侈品,EM,1表明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小,这类商品称为生活必需品,EM,0表明需求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这类商品称为劣等品。 衡量商品需求量受相关商品价格影响状况用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AB,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EAB,,?QB,?PA,×,PA,QB, 商品的EAB,0表明B商品需求量和A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称为互相代替品,EAB,0表明B商品需求量和A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称为互为补充品,EAB,0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B商品需求量和A商品价格变化无关。 所以,在进行价格决策时,还应考察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要分析消费者现实收入和预期收入、相关商品价格变化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制定出较合理的价格,或及时进行价格调整,从而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和获得尽可能大的利润。 每次作业做完后,可撕开单独装订成册 ?1? ?宏微观经济学? 3 宏微观经济学作业 2 题目: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 目的:这是两种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式,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全竞争或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但研究这两种理论模式的原因、特点、均衡条件及价格产量决策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要求: 1. 认真研读教材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理清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理 论的基本内容 2. 完整准确阐述两个基本理论 3. 分析比较时包括相同与区别 时间:学习第五章后做本作业(约在第五周) 解题思路: 1. 含义和形成条件 2. 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 厂商短期均衡 4. 厂商长期均衡 5. 供给曲线(完全垄断供给曲线:不存在其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要思考为什么,) 这是两种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式,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全竞争或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但研究这两种理论模式的原因、特点、均衡条件及价格、产量决策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 在短期,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确定的,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就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盈利)或供给大于需求(亏损)的情况。如图所示, 4 图完全竞争下的厂商短期均衡 要注意以下几点,需求曲线即价格线是水平线,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他不能改变价格,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E决定产量为仉,E点的产量为最大利润产量或最小亏损产量。 (1)第一种情况,如图(a),供给小于需求,即价格水平高(P>SAC),此时存在超额 利润。 由于供不应求,所以价格线一定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的上方。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此时总收益TR=P0〃Q0=P0 OQ0E,总成本TC=P1〃Q0=P1OQ0 F,超额利润=TR,TC=POPl FE>O,或P>AC。 (2)第二种情况,如图(b),供给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SAC),此时存 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零,此点叫收支相抵点。 由于供求平衡,所以价格线一定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总收益TR=P0〃Q0=P00Q0E,总成本TC=P0〃Q0=P0 OQ0E,超额利润=TR-TC=O,或P=AC。 (3)第三种情况,如图(c),供给大于需求,即价格水平低(PSAVC),此时存在亏损,但依然生产。 (5)第五种情况,如图(d),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等于平均变动成本(P=AVC),即价格线与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相切,此点E叫停止营业点,此时厂商生产与否对他来说亏损额都是一样的,即生产所得只够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但对厂商来说,还是生产比不生产要好,因为,一旦形势好转,厂商可以立即投入生产。所以,在短期,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P?AVC。 (6)第六种情况,如图(e),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P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6830041354_0安排,因而,要进行体制改革,,制度安排作为上层建筑又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因而,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生产力水平是有效需求不足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有长期影响力的原因,进而,解决需求不足的根本措施应该是,实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98年以来所进行的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都是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 其次,关于制度安排决定社会分工的解释。制度经济学理论表明,人们选择专业化分工与否,取决于分工所带来的利益与分工的费用比较。人们并不是不知道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而是在既定的制度条件下,进行分工的费用太大,得不偿失,以至于人们宁可选择非专业化分工的形式。分工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同时出于分工导致“迂回生产”和“分工链”加长,所以也增大了交易费用。正因如此,人们才经常在分工与一体化之间徘徊不决。但是,制度的出现本来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的,如货币制度、保险制度等。人们在不断进行专业化分工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市场经济中,产权制度是核心。明确的产权制度可以极大地激励人们创造、发明和调动生产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但产权制度是需要国家制度来实施和保护的,否则交易费用太高,交易很难进行。分工与交易是生产方式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交易的分工是不存在的。因此,社会分工与否,取决于分工的好处与分工的交易费用的比较,只有在由分工带来的好处大于分工所增加的交易费用时,人们才选择分工。如果给定分工经济,要提高分工水平,获取分工的潜在收益,途径就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而交易费用的高低,取决于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这种解释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制度形成的解释,但对于说明一定制度下,人们短期内对于生产方式的选择,还是有意义的, 15 最后,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水平决定作为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的制度安排。 所以,从长期来看,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应立足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我国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态势的转变来看,需求不足在根本原因正是从高增长、高库存、低效率的计划经济转向高增长、低库存、高效率的市场经济转变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这种转变正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解决发展中所带来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有效地解决。 当然,短期内就“需求不足”而采取的对策,毋庸臵疑也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以不损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标准,不能“饮鸩止渴”,以损害生产能力减少供给来维持平衡,在促进有效需求增加的时候,要防止损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渡浪费,不能违背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要原则——节约,毕竟经济资源总是稀缺的。 每次作业做完后,可撕开单独装订成册 ?13? ?宏微观经济学? 宏微观经济学作业 5 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搞清二者的理论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明确两者的基本目标,协调配合才能更好的发货宏观调控作用 要求: 1. 认真研读教材第十四章财政理论与政策和第十五章货币理论与政策,理清财政理 论与政策和货币理论与政策的基本内容 2. 完整准确阐述两个基本理论 3. 分析比较时包括相同与区别 时间:学习第十四章财政理论与政策和第十五章货币理论与政策后做本作业(约在第十五周) 解题思路: 1. 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2. 政策手段 3. 货币乘数和财政乘数 4. 调控力度分析 5.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模式和内容(包括协调模式、双紧搭配、双松搭配、 一松一紧搭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摆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并协调配合使用两大政策,使之形成最佳合力,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积极的调控作用,是目前理论界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不同作用 16 1,财政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政策更多地偏重于公平。财政政策是影响和制约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责任是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调节各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差别,保持适当合理的分配差距,以防止过度的收入悬殊,并从收入和支出两部分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形成。货币政策则更多地偏重于效率。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来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进而引导资源流向效益好的领域。 2,从两种政策调节的方式和途径看,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如要控制总需求,可通过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压缩财政支出,特别是基本建设支出等措施,可立见成效,而要刺激需求,则可通过减税,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等手段较快实现政策目标。货币政策首先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调节手段,调节存款准备金和对商业银行贷款数量,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行为。若抑制总需求则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及再贴现比率,若刺激总需求则降低比率,商业银行则立即做出反映,相应调整对企业和居民的贷款规模,影响社会需求,从而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 3,两大政策调节的领域不同。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货币政策主要从流通领域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来对国民经济施以影响,其功能是向流通领域提供既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保证物价稳定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4,两大政策调节的对象不同。财政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财政收支,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 5,两大政策调节的侧重点不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而货币政策则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从财政政策看,它对总供给的调节,首先表现为对经济结构的调节,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调节主要通过扩大或缩小支出规模,达到增加或抑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但这种调节从根本上说也是以调节社会经济结构为前提的。货币政策则通过货币投放和再贷款等措施控制基础货币量,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手段控制货币乘数,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直接调节,达到稳定货币和稳定物价的目的。当然货币政策也可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通过选择贷款方向,间接对结构发生调节作用。 6,两大政策的效应时滞不同。从政策制定上看,财政政策的时滞较货币政策长,因为在决定财政政策时,政府提出的有关税收变动和支出调整财政措施,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批准过程。而货币政策制定则不需要那么长的 17 批准过程。从政策的执行上看,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财政政策长,因为货币政策无论是通过扩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还是通过紧缩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来抑制有效需求增长,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财政政策只要能使政府扩大或紧缩支出,便可以较快地对社会总供求产生影响。 7,两大政策调节的透明度不同。财政预算一收一支,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一清二楚,因而,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而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主要表现为,银行信用一存一贷,银行贷款源于存款,但贷款本身又可以创造派生存款,这样信贷投放的合理规模、货币发行的合理界限很难掌握。 8,两大政策的实施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政府财政部门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则由中央银行具体实施。尽管某些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名义上归属财政部领导,但是其中绝大多数在实施货币政策方面由中央银行独立操作。 9,两大政策的作用过程不同。财政政策的直接对象是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以改变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数量和结构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货币政策的直接对象是货币运动过程,以调控货币供给的结构和数量为最初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10,两大政策工具不同。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产生税收和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是税收和政府支出、政府转移性支出和补贴,而短期内强有力的调节手段是增加或者削弱政府支出,通过平衡的、有盈余的或有赤字的财政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运用是否得当,不仅与财政收支在总量上是否平衡有关,而且也受财政收支结构是否合理的影响。货币政策使用的工具通常与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业务活动相关,主要有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或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公开市场业务。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1、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 2、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3、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 18 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4、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 每次作业做完后,可撕开单独装订成册 ?17? ?宏微观经济学? 宏微观经济学作业 6 计算题 目的:经济学研究既注重定性研究,更注重定量研究,对经济实践才有指导意义;通过计算题的训练,增加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 1. 认真阅读宏观经济学的相关教学内容 2. 准确记忆计算公式 3. 计算过程中注重计算过程 时间:随教学进度进行,在第十六周完成 1. 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 利息10亿元 租金30亿元 工资100亿元 消费支出90亿元 利润30亿元 投资支出60亿元 出口额60亿元 进口额70亿元 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亿元 要求: 1. 用收入法计算GDP 2. 用支出法计算GDP 3. 计算净出口 1、收入法计算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100亿,10亿,30亿,30亿,170亿元 19 2、支出法计算GDP,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出口,进口,政府购买支出 ,90,60,60,70,30,170亿元 3、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 2.假设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表: 单位:10亿人民币 资本消耗补偿 256.4 红利 55.5 雇员佣金 2856.3 社会保险税 242 企业支付的利息 274.9 个人所得税 422.2 间接税 365.3 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43.2 个人租金收入 43.2 政府支付的利息 111.4 公司利润 184.5 政府转移支付 245.6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98.3 个人消费支出 2334.6 请计算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 ,1,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 企业主收入=2856,3+274,9+43,2+184,5+98,3 =3457,2,10亿人民币, ,2,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457,2+365,3 =3822,5,10亿人民币, ,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3822,5+256,4 =4078,9,10亿人民币,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金,+政府支付的利息+政 府转移支付+红利 =3457,2,,184,5+242,0,+111,4+245,6+55,5 =3443,2,10亿人民币,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3443,2-442,2 =3021,10亿人民币, ,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消费支出 =3021,43,2,2334,6 =643,2,10亿人民币, 3.设有如下简单经济模型:Y=C+1+G,C=80+0.75Yd,T= -20+0.2Y,I=50+0.1Y,G=200 式中,Y为收入;C为消费;Yd为可支配收入;T为税收;I为投资;G为政府支出 试求: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的均衡值及投资乘数 20 ,Y,C,I,G80,0.75[Y,(,20,0.2Y)],50,0.1Y,200Y,1150 C,80,0.75Y,785d I,50,0.1Y,165 Y,,20,0.2Y,210d 1K,,3.31,(0.75,08,0.1) 4.设有下列经济模型:Y=C+I+G,I=20+0.15Y,C=40+0.65Y,G=60 试求: (1) 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各位多少, (2) Y,C,I的均衡值 (3) 投资乘数为多少, ,1,边际消费倾向为0.65,边际储蓄倾向为0.35。 ,2, Y,C,I,G,40,0.65Y,20,0.15Y,60 Y,600 C,40,0.65Y,40,0.65,600,430 I,20,0.15Y,20,0.15,600,110 1K,,5,3, 1,(0.15,0.65) 5.已知货币供给量M=220,货币需求方程为L-0.4Y-1.2/r,投资函数为I=195-2000r, 储蓄函数为S= -50+0.25Y,设价格水平P=I,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I = S 195 ,2000r = ,50 + 0.25Y 0.25Y +2000r = 245,1,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L = M,P 0.4Y + 1.2,r = 220,2, 由,1,,2,两式得 Y = 500r = 0.06 即均衡的收入水平为500,均衡的利率水平为0.06。 每次作业做完后,可撕开单独装订成册 21 22 23
本文档为【2014年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