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各大市及部分2013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高考) (1)

广东省各大市及部分2013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高考) (1)

举报
开通vip

广东省各大市及部分2013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高考) (1)广东省各大市及部分2013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高考) (1) 广东省各大市及部分名校2013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茂名市一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 以普从行。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 ( 时张士诚据高邮,普...

广东省各大市及部分2013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高考) (1)
广东省各大市及部分2013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高考) (1) 广东省各大市及部分名校2013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茂名市一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 以普从行。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 ( 时张士诚据高邮,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曰:“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 骑兵卒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下忠义 倡。”丞相壮之,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民义万人以行。而汝中柏者方用事,阴沮( 之,减其军半。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 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普令军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抵县,即登城,树帜城上,贼大惊溃,因抚安其民。由是诸将疾普功。水(陆进兵,乘胜拔十余寨,斩贼数百。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一趋城东,备水战;一为夺兵,虞后;一普自将,攻北门。遇贼与战,贼不能支,遁入城。普先士卒蹑之,(( 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而援军望之,按不进。且忌普成功,总兵者遣蒙古军( 千骑,突出普军前,欲收先入之功。而贼以死捍,蒙古军恇怯,即驰回,普止之不可,遂为贼所蹂践,率坠水中。 ( 普军乱,贼乘之。普勒余兵,血战良久,仗剑大呼曰:“大丈夫当为国死;有不( 进前者,斩~”奋击,直入贼阵中,从者仅三十人。至日西,援绝,被创堕马,复步战数合。贼益至,贼指曰:“此必头目,不可使逸,须生致之。”普叱曰: 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贼众攒枪以刺普,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 ( ——选自《元史?石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 诣:拜见 ( B(由是诸将疾普功 疾:嫉妒 ( C(一普自将,攻北门 将:将领 ( D(普勒余兵,血战良久 勒:招集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组是 (3分) A(普以将略称 以普从行 (( B(而汝中柏者方用事 而援军望之,按不进 (( C(为天下忠义倡 遂为贼所蹂践 (( D(遇贼与战 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 ((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普有“将略”的一组是 (3分) ?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 ?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 ?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 ?树帜城上,贼大惊溃 ?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 ?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 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淮东、淮西盗贼兴起这时,有大将谋略的石普得到董钥的推荐,并且凭借 平定徐州的战功升任兵部主事。 B(高士诚占据高邮的时候,石普愿作讨伐高士诚的先锋,并向丞相请求给予步 兵三万用以破敌,丞相同意了他的请求。 C(石普以突袭的方式很快攻下宝应,可是在攻打高邮的时候,却因为援兵不作 为,致使石普功亏一篑。 D(在军队大乱之际,石普没有退缩,仍旧血战到底,在只有三十个士兵跟随和 援兵断绝的情形下,英勇战死。 9(翻译。 (10分) (1) 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4分) (2) 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3分) (3) 死贼奴~(3分) 5 文言实词 3 C C项“将”:率领 A介词,凭借,连词,表顺承关系;B连词,表转折关系;6 文言虚词 3 B C介词,替,表被动;D介词,跟,连词,和。 ?写的是石普因功受赏;?写的是取得胜利的结果,并不7 信息筛选 3 B 是将略;?写的是总兵所为。 8 内容归纳 3 B 丞相只是同意了石普请战的要求,并没有给予步兵三万。 9(【断句与翻译】 (10分) (1)一开始命令石普遇事斟酌情况(或:依据方便合适的情况)自行决定,等到出发了,又 命令他听从淮南行省节制。 (采分点:大意,便宜,行,听) (2)石普身先士卒追赶他们,放火焚烧城关大门,贼兵恐惧,想要弃城逃跑。(采分 点:大意,先,蹑,走) (3)该死的贼奴,我就是石都事,说什么头目~(采分点:大意,即,何云) 附译文: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考中进士,任命为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贼兴起,朝廷正当用兵之际,石普以有大将谋略著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曾推荐他,适逢丞相脱脱讨伐徐州,就让石普随从出发。徐州平定后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战功,石普升任兵部主事,不久又升为枢密院都事,随从枢密院官镇守淮安。 这时高士诚占据高邮,石普拜见丞相,面陈破贼的计策,并说:“高邮凭借着大湖的险要,都是低洼的水塘,骑兵不能靠前,给我步兵三万,保证能够攻取它。高邮一平定,那么濠州、泗州就容易攻破了,我请求作先锋,为天下倡导忠义。”丞相赏识他的豪壮,命令他临时负责山东义兵万户府事务,招募义兵万人出征。而汝中柏正当权,暗中阻挠,减少他一半军队。一开始命令石普遇事斟酌情况自行决定,等到出发了,又令他听从淮南行省节制。 石普行军到达范水寨,天还未黑,石普命令军中具办食物,夜漏三刻,下令士兵口含小木棍急行军去宝应,营地中仍和平常一样打更鼓。到达宝应县后,随即登城,在城上树起旗帜来,贼兵大惊溃退,石普于是安抚城中百姓。由此诸将嫉妒石普的功劳。石普从水陆两路进兵,乘胜攻下十几个寨子,斩杀贼兵数百人。快要抵达高邮城 时,分兵三队:一队奔赴城东,准备水战;一队作为奇兵,防备后方;一队由石普自己率领,攻打北门。石普遭遇贼兵相战,贼兵抵挡不住,逃入城中。石普身先士卒追赶他们,放火焚烧城关大门,贼兵恐惧,想要弃城逃跑。可是援军看着他们交战,按兵不动,又忌石普成功,总兵派遣蒙古骑兵一千人,冲到石普军前面,想抢到先进城的功劳。而贼兵拼死守卫,蒙古军惧怕,即奔驰而回,石普阻止不住,于是被贼兵所蹂躏践踏,大多坠落水中。 石普军队军阵大乱,贼兵乘机进攻。石普招集残兵,血战很久,他拿着剑大声呼叫道:“大丈夫应当为国而死,有不前进的,斩~”奋力搏斗,一直冲入贼兵阵地,跟随的只有三十人。到太阳偏西,援兵断绝,受伤落马,又步行交战几个回合,贼兵到的更多了,贼寇指着他说:“这一定是头目,不可让他跑掉,要活捉他。”石普叱骂道:“该死的贼奴,我就是石都事,说什么头目~”左肋被贼枪刺中,还握着自己的枪,将贼兵砍死。贼众一齐用枪刺石普,石普和跟从的人都奋力而战,全部战死。 珠海市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宣惠王五年,张仪相秦。十六年,秦败韩脩鱼,虏得韩将宧、申差于浊泽。韩氏急,公( 仲谓韩王曰:“与国非可恃也。今秦之欲伐楚久矣,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以一名都,( 具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警公仲之行,将西购于秦。(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楚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 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祷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起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已也。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也,兵虽至,楚不大病也。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 怒以厚怨韩韩之南交楚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曰:“善。”乃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 “不穀国虽小,已悉发之矣。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谷将以楚殉韩。”韩王闻之大说,乃止(公仲之行。公仲曰:“不可。夫以实伐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王恃楚之虚名,而轻绝强秦之敌,王必为天下大笑。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也。已有伐形,因发兵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已使人报于秦矣,今不行,是欺秦也。夫轻欺强秦而信楚之谋臣,恐王必悔之。”韩王不听,遂绝于秦。秦因大怒,益甲伐韩。大战,楚救不至韩。(( 十九年,大破我岸门。太子仓质于秦以和。二十一年,与秦共攻楚,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于丹阳。是岁,宣惠王卒,太子仓立,是为襄王。(《史记?韩世家》)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将西购于秦 购:讲和 ( B(韩必德王也 德:感激 ( C(楚不大病也 病:担忧(担心 ( D(乃警四境之内 警:警告 (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楚王闻之大恐 秦之欲伐楚久矣 (( B(韩王不听,遂绝于秦 虏得韩将宧(申差于浊泽 (( C(乃警四境之内 乃止公仲之行 (( D(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 秦因大怒 (( 7(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陈轸军事谋虑的一组是(3分) ?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 ?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 ?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 ?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 ?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谷将以楚殉韩。 ?太子仓质于秦以和。 A(??? B( ??? C( ??? D( ???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宣惠王十六年,秦军打败韩军。公仲向韩王进谏,建议韩王以一城为代价向秦国求和, 和秦军共同南下攻打楚国。 B(面对秦国的威胁,陈轸为楚王提供了联合韩国共同抵抗秦国的军事策略,最终使楚国 逃过一劫,没有被秦国攻打。 C(当韩国放弃联秦攻楚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后,秦国非常愤怒,增加兵力攻打韩国,楚国没有派出救 兵,韩国在岸门被秦国打败。 D(由于韩王没有采纳相国公仲的意见,导致韩军战败,使太子仓成为秦国的人质,等宣 惠王去世后,太子仓掌握大权,继位称王。 9(断句和翻译(10分) ?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 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韩之南交楚必轻秦轻秦其 应秦必不敬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 ?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赂以一名都,具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4分) 译文: ?夫以实伐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3分) 译文: 5、D.警:警戒 6、C(A.代词,代事/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B.介词,和/在 D.通过/因而) 7、A(?属于公仲的军事思想。?是使者出使韩国的外交言辞。?是陈述性语言,不属于陈轸的军事思想) 8、B(“二十一年,与秦共攻楚,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于丹阳”“假称联合”) 9、(1)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韩之南交楚,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2)?用一座名城贿赂他,准备好盔甲武器,和秦军一起向南征伐楚国。(“具”、 “南”、“易”、省略句各1分。) ?以实力侵犯我们的是秦国,用虚名来救我们的是楚国。(“伐”、判断句式各1分,句意通顺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宣惠王五年(前328),张仪任秦国宰相。宣惠王十六年,秦军在脩鱼打败韩军,在浊泽俘虏了韩国将领宧和申差。韩国着急了,公仲对韩王说:“盟国是不可靠的。如今秦国想征伐楚国已经很久了,大王不如通过张仪向秦王求和,送给它一座名城,并准备好盔甲武器,和秦军一起向南征伐楚国,这是用一失换二得的计策。”韩王说:“好。”于是为公仲的行动作好警戒,他要西行与秦国讲和。楚王听说后非常惊恐,召见陈轸把情况告诉他。陈轸说:“秦国想攻伐楚国已经很久了,现在又得到韩国的一座名城,并且还准备好了盔甲武器,秦韩合兵攻伐楚国,这是秦国祈祷祭祀梦寐以求的,如今已经得到了,楚国一定要受到侵伐。大王听我的意见,先在全国加强警戒,发兵声言援救韩国,让战车布满道路,然后派出使臣,多 给他配备车辆,带上厚礼,让韩国相信大王是在救他们。即使韩王不听我们的意见,韩国也一定会感激大王的恩德,一定不会列队前来攻楚,这样秦韩就不和了,即使军队到了,也不会成为楚国的大患。如果韩国听从我们的意见,停止向秦求和,秦国必定大怒,因而对韩国的怨恨加深;韩国到南方结交楚国,必定慢待秦国,慢待秦国,应酬秦国时必定不很尊重:这就是利用秦韩军队之间的矛盾来免除楚国的祸患。”楚王说:“很好~”于是在全国加强警戒,发兵声言去救援韩国,让战车布满道路,然后派出使臣,给他配备很多车辆,让他带着厚礼到韩国。楚使对韩王说:“敝国虽小,已经把军队全派出来了。希望贵国能随心所欲地同秦国作战,敝国君将让楚军为韩国死战。”韩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就停止了公仲到秦国议和的行动。公仲说:“不能这样,以实力侵犯我们的是秦国,用虚名来救我们的是楚国。大王想依靠楚国的虚名,而轻易和强敌秦国绝交,大王必定要被天下大加嘲笑。况且楚韩并非兄弟之国,又不是早有盟约共谋伐秦的。我们已有了联秦攻楚的迹象,楚国才声言发兵救韩,这一定是陈轸的计谋。况且大王已经派人把我们的打算通报秦国了,现在又决定不去,这是欺编秦国。轻易欺骗强秦,而听信楚国的谋臣,恐怕大王必定要后悔的。”韩王不听劝告,终于和秦国断交。秦国因而大怒,增加兵力进攻韩国,两国大战,而楚国救兵一直没到韩国来。十九年,秦军大败韩军于岸门。韩国只好派太子仓去作人质来向秦国求和。 宣惠五二十一年,韩国同秦国一起攻楚,打败了楚将屈丐,在丹阳斩杀了八楚军。这一年,宣惠王去世,太子仓即位,这就是襄王 广州市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陈球字伯真,下邳淮浦人也。球少涉儒学,善律令。阳嘉中,举孝廉,稍迁繁阳令。 复辟公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桂阳黠贼李研等群聚寇钞,陆梁荆部,州郡懦弱,不能禁。太尉杨秉表球为零陵太守。球到,设方略,期月间,贼虏消散。而州兵朱盖等反,( 与桂阳贼胡兰数万人转攻零陵。零陵下湿,编木为城,不可守备,郡中惶恐。掾吏白遣家避难,球怒曰:“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岂顾妻子而沮国威重乎,复言者斩~”乃悉内吏人老弱,与共城守,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所杀伤众。贼复激流灌( 城,球辄于内因地势反决水淹贼。相拒十余日,不能下。会中郎将度尚将救兵至,球募士卒,(与尚共破斩朱盖等。 光和元年,迁太尉,数月,以日食免。复拜光禄大夫。明年,为永乐少府,乃潜与司徒(( 河间刘郃谋诛宦官。 初,郃兄侍中鯈,与大将军窦武同谋俱死,故郃与球相结。事未及发,球复以书劝郃曰:(“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社稷镇卫,岂得雷同容容无违而已,今曹节等放纵为害,而久在左右,又公兄侍中受害节等,永乐太后所亲知也。今可表徙卫尉阳球为司隶校尉,(( 以次收节等诛之。政出圣主,天下太平,可翘足而待也。”又,尚书刘纳以正直忤宦官,出为((步兵校尉,亦深劝于郃。郃曰:“凶竖多耳目,恐事未会,先受其祸。”纳曰:“公为国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郃许诺,亦结谋阳球。 球小妻,程璜之女,璜用事于宫中。节等颇得闻知,乃重赂于璜,且胁之。璜惧迫,以(( 球谋告节,节因共白帝曰郃等常与藩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乐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通书疏谋议不轨帝大怒策免郃郃与球及刘纳阳球皆下狱死。球时年六十二。 (选自《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期月间,贼虏消散 期待 ( B.会中郎将度尚将救兵至 率领 ( C.乃潜与司徒河间刘郃谋诛宦官 暗中 ( D.尚书刘纳以正直忤宦官 触犯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远射千余步,所杀伤众 数月,以日食免 ((A( B( 永乐太后所亲知也 球复以书劝郃曰 (( 而久在左右 璜用事于宫中 ((C( D( 可翘足而待也 乃重赂于璜,且胁之 (( 7.下列句子中,能够表现陈球“善用计谋”的一组是 (3分) ?球少涉儒学,善律令 ?陆梁荆部,州郡懦弱,不能禁 ?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 ?球辄于内因地势反决水淹贼 ?位登台鼎,天下瞻望,社稷镇卫 ?今可表徙卫尉阳球为司隶校尉 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桂阳一带曾经寇贼横行,陈球就任零陵太守后,尽职尽责,致力于消除贼患,最终通过 放水淹贼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消灭了李研等贼寇。 B.州兵朱盖与胡兰一同反叛,合力进攻零陵,零陵地势低洼,城防简陋,难以防守,城中 兵弱,无法独立击退人数众多的叛军。 光和年间,宫中宦官在朝廷的势力极为强大,陈球联合司徒刘郃、尚书刘纳、卫尉阳球,C. 欲合谋诛灭曹节等宦官,拯救朝政。 D.陈球希望自己小妾的父亲程璜能够参与诛灭宦官的秘密行动,但程璜胆小,把陈球的计 划出卖给了曹节,以致陈球等均被害。 9.断句与翻译。(10分)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 节因共白帝曰郃等常与藩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乐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 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通书疏谋议不轨帝大怒策免郃郃与球及刘纳阳球皆下狱死 ?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岂顾妻子而沮国威重乎,(4分) ?公为国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3分) 文言 5 3 A 期:满一个(月)。 实词 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B(因为,连词/用,介文言 6 3 A 词。 C(况且,表递进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 D(在,虚词 介词/对,向,介词。 信息 7 3 D ?介绍陈球的才学。?交待荆楚一带贼祸严重的情况。 筛选 A(文中没有交待陈球具体是以什么方法消灭李研等贼寇的; 内容水淹的方法是用来暂时挡住朱盖的叛军的。 B(不是朱盖与8 3 C 理解 胡兰同时起兵反叛,而是朱盖起兵反叛后联合胡兰进攻零陵。 D(陈球没有希望程璜参与他们的计划。 9.【断句与翻译】(10分) ?节因共白帝曰/郃等常与藩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乐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通书疏/谋议不轨/帝大怒/策免郃/郃与球及刘纳/阳球皆下狱死 [3分。每错、漏3个扣1分。“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刘纳/阳球”两处可断可不断。] ??太守分掌国家的虎符,接受任命(治理)一个地区,难道可以只考虑(自己的)妻子儿女却败坏国家的威势吗, [4分。“分”、“顾”、“妻子”,各1分;大意1分。] ?您是国家的栋梁,国家将要倾覆了,您不扶持,还要(您)这辅助的人干什么呢,(或:怎么样用那个辅助的人呢,) [3分。“倾危”、“相”,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陈球字伯真,是下邳郡淮浦县人。陈球年轻时就广泛阅览儒学经典,擅长于律法政令。。阳嘉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渐渐升迁为繁阳县令。 (后来陈球)又被公府征召,(经过)考试及官吏考核成绩优秀,被授予侍御史的官职。这时候,桂阳狡猾的贼寇李研等人聚集贼众强抢掠夺,横行荆楚一带,当地州郡官军怯懦软弱,不能禁止(他们)。太尉杨秉上表推荐陈球为零陵太守。陈球到任后,制定征讨的方法与策略,一月之间,李研等贼虏就被消灭驱散了。州兵朱盖等人反叛,跟桂阳的贼寇胡兰等几万人转而攻打零陵。零陵地势低洼潮湿,用木桩排列起来作为城墙,不能守卫防备,郡中的人惊慌失措。下属官吏对陈球说,要他遣散家属避难,陈球发怒说:“太守分掌国家的虎符,接受任命(治理)一个地区,难道可以只考虑(自己的)妻子儿女却败坏国家的威势吗,再说(这种话)的人就杀头~”于是(陈球)集合所有官吏,包括年老体弱的,与他共同守卫城池,给粗大的木头安上弦作成弓,把长矛装上羽毛制成箭,拉动机关发射,可以射到一千多步以外,被这种武器杀伤的贼虏很多。贼虏又引河水灌进城内,陈球就在城内借助地势反过来放水淹贼。双方对抗了十多天,贼虏没法攻下(零陵)。适逢中郎将度尚率领救兵赶到,陈球招募士卒,与度尚一起击破了朱盖的部队,并斩杀了朱盖。 光和元年,(陈球)升为太尉,几个月后,因为出现日食现象被免去官职。(后来)又被授予光禄大夫的官职。第二年,就任永乐少府,于是暗中与司徒河间人刘郃谋划诛灭宦官。 起初,刘郃的哥哥侍中刘鯈,和大将军窦武一同谋划(诛灭宦官),都被宦官杀死,所以刘郃与陈球联合起来(共同谋划)。事情没有到动手的时候,陈球又写信劝刘郃说:“您是宗室的后代,地位在三公之首,被天下的人所敬仰,是国家的卫护者,难道可以随声附和容忍(宦官专权)不加反对,现在曹节这些人极为放肆成为(朝廷的)祸害,况且(他们)一直在皇上的左右,还有您的哥哥刘侍中也被曹节等人害死,这些都是永乐太后知道的。现在可以上表调卫尉阳球做司隶校尉,依次收捕曹节等人(然后)杀掉他们。(这样),国家的政令(重新)出自圣明的君主,天下太平,很快可以到来。”同时,尚书刘纳因为正直触犯了宦官,降职为步兵校尉,(他)也对刘郃尽力劝说。刘郃说:“凶恶的宦官有很多耳目,只怕事情还未准备好,就先被他们祸害了。”刘纳说:“您是国家的栋梁,国家将要倾覆了,您不扶持, 还要(您)这辅助的人干什么呢,”刘郃答应了,也与阳球一同谋划。 陈球的小妾,是程璜的女儿,程璜在皇宫里面做事。曹节等人稍微得知了(一些刘郃等人的谋划),就对程璜用重金贿赂,并且威胁他。程璜很害怕,又被胁迫,(就)把陈球的谋划告诉了曹节,于是曹节等人对皇帝说:“刘郃这帮人经常与藩国交往互通,有不好的企图。多次宣示永乐太后的声望势力,接受(贿赂)很多。步兵校尉刘纳和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往互通书信,图谋商议犯法作乱。”皇帝大怒,下诏罢免刘郃,刘郃与陈球及刘纳、阳球都被关进了监狱并被处死。陈球当时六十二岁。 惠州市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时,蚤食后( 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 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 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 篮而一相笑也。乃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 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 钓家,率如是。 嘻~此可以观矣。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就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数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而获 ?于学官、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是得鱼之大,吾方( 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 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欲故也。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 ( (清•吴敏树《说钓》) 注:?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吏部掌全国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 动等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盖逾时始得一动 逾:更加 ( B(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 间:间隙 ( C(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 数数:多次 (( D(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 吏:官吏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 ?而无他钓焉,其可哉 ((B(?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 ?动而掣之则无有 (( C(?乃收竿持鱼以归 ?乃饭后仍出 (( D(?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 ?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 ((7(下列各句中,都用具体行为表现作者“喜钓”特点的一组是( ) ?疾理钓丝,持篮而往 ?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 ?忍苦风尘之路 ?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 ?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 A(??? B(??? C(??? D(???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记叙了钓鱼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与钓者相应的心情,多用细节描写,特别 是对浮子的动静以及钓不到鱼时的那种急于求成的心情的刻画,更是细致入微。 B(第二段是作者发出的慨叹,而结尾的“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 也写出了作者的无奈。表明作者喜于归隐,乐于垂钓的情怀,是作者一生不求 功名的总结。 C(作者用“鱼”比喻官职,人人求官心切,都希望通过科举后步步高升。用具体 的垂钓来阐发抽象的求官心理,然后再通过议论点出文章的主旨所在,更能表 明作者的观点。 D(作者认为,有些人醉心于功名,就像一心想钓大鱼一样,大的欲望之上还有更 大的欲望,得到之后还有更多的奢求,永不满足,到死都不会停止。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3分) ?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3分) ?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4分)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参考译文】 我在村中居住,闲来无事,喜爱钓鱼游玩。钓鱼的技术虽不好,然而却了解其中的乐趣。在初夏、中秋的时候,吃完早饭后,走出家门,远远望见村中的池塘,天气晴朗,水面上碧波荡漾,赶快回家整理出钓竿,拿着篮子前去。到了池塘的岸边,选择水中草少的地方,投下鱼吃的食物,然后将饵料放置在鱼钩上垂入水中,蹲着看那浮子,想着当它动时,急忙拉竿,就会钓到大鱼。不久,看到浮子没有一点儿动静,就慢慢地牵动它,但它仍旧没有动静;不一会儿手脚就疲倦了,在岸上放稳鱼竿,转动眼睛看一看浮子,它静得和先前一样。好久浮子才开始动了一动,见有动静我急忙抬起鱼竿却什么也没有。我说:“这是想偷吃鱼食的小鱼,大鱼就要来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浮子动得稍有些不同,于是拉起鱼竿,钓到一条鲫鱼,约四五寸长。我说:“鱼已经到了,可以钓得大鱼了~”于是站起身来等候大鱼上钩,集中注意力,希望可以得到它,其间又有钓到的鱼,和先前钓得的相差无几,并没有钓得大鱼。到了中午,肚中饥饿很想吃饭,可为了钓鱼,我忍着饥饿不回去吃饭。见到村中在田间劳动的人都吃完饭之后又出来劳作,才收起鱼竿提着鱼回家。回家后妻子忙问是否钓到鱼了,我向她摇摇篮子对她笑一笑。饭后仍旧出去,又到其他的池塘找地方垂钓,待到日落之后才回家,钓到的鱼和早上的差不多。有的时候,在一个地方钓的鱼较平时稍大,必定会多次到那个地方垂钓,最终也没有比以前多钓到鱼,并且有时一条也不曾钓到。我怀疑是因为我的钓鱼技术不佳,问问常来这里钓鱼的人,大概也和我一样。 唉~这可以显示出,我曾经尝试通过科举从当世谋取功名禄位,这与我在此垂钓又有什么不同呢,开始到官府科场应试,这好似是抱着希望而去,坐着看水面一样;然后数次考试却不中,这是等了很久,却没有鱼上钩;后来幸运地在县学、乡举中通过考试,是钓得了一些小鱼;假若然后进入礼部考中进士,被吏部授职,这是钓得了大鱼,这鱼正是当初我接连不断地频频抛下鱼饵却没有能够钓得的大鱼。但是大鱼的上面还有更大的鱼,得到之后又想得到更大的,在侥幸成功的门前劳神守候,在风尘弥漫的路上忍苦行走,终身都没有感到满足的时候,到死也不想停下,只求这样做,到了晚上回来可以博得妻子和孩子们的笑口一开,这难道可能吗, 钓鱼,是一件舒适的事情,是隐居的人喜欢做的事,它的情趣或许很像追求功名。钓鱼这种事最终很少会让人系心难于解脱,是因为它不值得让人苦心焦虑去追求。我将会只求可以钓到鱼,不再追求其他的了,或许还是可以的吧。 5(C【A(超过 B(间或,偶尔 D(授任官职】 6(C【表承接,“于是”。(A(?是代词,可译为“其中的”?副词,表揣测,可译为“大概”。B(?表承接,“就”。?表转折,“却”。D(?表定语后置?代词,“的原因”;算是表停顿。)】 7(D【??他人他事?是志向愿望】 8(B【“一生不求功名的总结”片面绝对,作者曾经追求功名,“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 9((10分)【?(3分)(我)起身等候,聚精会神,准备随时提起钓竿。(“伺”、“注意”各1分,句意1分)?(3分)(我)一直到天黑了才回家,收获也跟上午差不多。(“逮”、“比”各1分,句意1分)?(4分) 钓鱼,是一件舒适的事情,是归隐的人喜欢做的事,它的情趣或许与追求功名很像。(判断句式1分,“类”“得”各1分,句意1分)】 汕头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赵孟頫,字子昂,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年十四,用父應补官,试 中吏部發法,调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益自力于学。至元二十三年,行台侍御史程钜 , 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世祖 , 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或言孟頫宋宗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不听_ 二十七本,迁集贤直学士,是岁地震,北京尤甚,地陷,黑沙水涌出,人死伤数十万,帝 深忧之。先是,桑哥遣忻都及王济等理算天下钱粮,已征入数百万,未征者尚数千万, ,,害民特 甚,民不聊生,自杀者相属,逃山林者,则发兵捕之,皆莫敢沮其事。孟頫与阿剌 , 浑撒里甚 善,劝令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庶几天变可弭。阿剌浑撒里入奏,如孟頫所言,帝从之。 帝欲《頫与闻中书政孟頫固辞,有旨令出入宫门无禁。每见,必从容语及治道, 多所裨益。孟頫自念久在上侧,必为人所忌,力请补外。二十九年,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 至大三年,召至京师。仁宗在东宫,素知其名,及即位,召除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 延祐 元年,改翰林侍讲学士,迁集贤侍讲学士、资德大夫。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 夫。帝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 , 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有不悦者间之, 帝初若不闻者。又有上书言国史所载,不宜使孟頫与闻者,帝乃曰:“赵子昂,世祖 ,, 皇帝所简拔,朕特优以礼貌,置于馆阁,典司述作,传之后世,此属呶奴何也~ ” 初,孟頫以程钜夫荐,起家为郎,及钜夫为翰林学士承旨,求致仕去,孟頫代之,先往 拜其门,而后入院,时人以为衣冠盛事。六年,得请南归。帝遣使赐衣币,趣之还朝,以疾, 不果行。至治元年,英宗遣使即其家俾书《孝经>〉。二年六月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谨文敏。 (《元史.赵孟頫》有删节)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使坐右丞叶李上 就坐 B.民不聊生,自杀者相属 同“嘱”,嘱咐,托付。 ,,, C.世祖皇帝所简拨, 选拨 D.尽与蠲除, 除去、减免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旳一组是()(3分) ,, A. ?得孟頫,以之入见 ?典司述作,传之后世 B. ?孟頫以程钜夫荐 ?以疾,不果行 (( ,, C. ?阿剌浑撒里入奏,如孟頫所言 ?皆人所不及 ,, D. ?皆莫敢沮其事 ?仁宗在东宫,素知其名 东莞市 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长七尺,美须髯,少有大志。十六,与薛稷、赵彦昭同为太学生,家尝送资钱四十万,会有缞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愿假以治丧”。元振举与之,无少吝,一不质名氏。稷等叹骇。十八举进士,为通泉尉。任侠使气,拨去小节,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以饷遗宾客,百姓厌苦。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叹,诏示学士李峤等,即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 会吐蕃乞和,其大将论钦陵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因觇虏情。还,上疏曰:“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不能,斯离间之渐也。”后然其计。后数年,吐蕃君臣相猜携,卒诛钦陵,而其弟赞婆等来降,因诏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往迎。授主客郎中。 神龙中,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西突厥酋乌质勒部落盛强,款塞愿和,元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乌质勒已老,数拜伏,不胜寒,会罢即死。其子娑葛以元振计杀其父,谋勒兵袭击,副使解琬知之,劝元振夜遁,元振不听,坚卧营为不疑者。明日,素服往吊,道逢娑葛兵,虏不意元振来,遂不敢逼,扬言迎卫。进至其帐,修吊赠礼,哭甚哀,为留数十日助丧事,娑葛感义,更遣使献马五千、驼二百、牛羊十余万。 玄宗诛太平公主也,诸宰相走伏外省,独元振总兵扈帝,事定,宿中书者十四昔乃休。进封代国公,俄又兼御史大夫,复为朔方大总管,以备突厥。未行,会玄宗讲武骊山,既三 令,帝亲鼓之,元振遽奏礼止,帝怒军容不整,引坐纛下,将斩之。刘幽求、张说扣马谏曰:“元振有大功,虽得罪,当宥。”乃赦死,流新州。开元元年,帝思旧功,起为饶州司马,怏怏不得志,道病卒,年五十八。十年,赠太子少保。 (《新唐书?郭震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 A(一不质名氏 质:问 B(因觇虏情 觇:窥视 C(款塞愿和 款:赔款 D(修吊赠礼 吊:慰问死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钦陵欲裂四镇 以备突厥 (( B(乃以元振充使 宿中书者十四昔乃休 (( C(则其下必怨 后然其计 (( D(因觇虏情 因诏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往迎 ((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郭元振“有勇有谋”的一组是(3分) ?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 ?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 ?元振不听,坚卧营为不疑者 ?独元振总兵扈帝 ?元振遽奏礼止 ?十年,赠太子少保 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震仗义疏财,不拘小节,曾以铸私钱、卖人口得来的钱财馈赠宾客,老百姓十分厌恶并深以为苦。 B(在对待吐蕃请和的问题上,郭震献出了离间之计,武后听从此策并因此授其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的官职。 C(乌质勒的儿子娑葛认为是郭震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害死自己的父亲,打算率兵袭击,部下劝郭震逃跑,郭震没有听从。 D(唐玄宗因他人劝谏而赦免了郭震的死罪,将他流放到新州,后来念其旧功,又起用他为饶州司马。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4分) (2)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3分) (3)元振有大功,虽得罪,当宥。(3分) 佛山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 小题 荀勖传 荀勖,字公曾,汉司空爽曾孙也。父肸(xī),早亡。勖依于舅氏。岐嶷?夙成,年十余岁能属文。既长,遂博学,达于从政。仕魏,辟大将军曹爽掾,迁中书通事郎。爽诛,门生故吏无敢往者,勖独临赴,众乃从之。为安阳令,转骠骑从事中郎。高贵乡公欲为变时,大将军掾孙佑等守阊阖门。文帝弟安阳侯干闻难欲入,佑谓干曰: “未有入者,可从东掖门。”及干至,帝迟之,干以状白,帝欲族诛佑。勖谏曰:“孙佑不内 安阳,诚宜深责。而事有逆顺,用刑不可以喜怒为轻重。”乃免佑为庶人。 时将发使聘吴,并遣当时文士作书与孙皓,帝用勖所作。皓既报命和亲,帝谓勖曰:“君前作书,使吴思顺,胜十万之众也。”帝即晋王位,以勖为侍中,封安阳子,邑千户。武帝受禅,封勖济北郡公。 久之,进位光禄大夫。既掌乐事,又修律吕,并行于世。初,勖于路逢赵贾人牛铎?,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铎,果得谐者。 俄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又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繇、胡毋敬为法。 勖性慎密,每有诏令大事,虽已宣布,然终不言,不欲使人知己豫闻也。退而语诸子曰: “人臣不密则失身,树私则背公,是大戒也。汝等亦当宦达人间,宜识吾此意。”久之,以勖守尚书令。其不能决疑处世者,及时遣出。居职月余,以母忧上还印绶,帝不之许。遣常侍周恢喻旨,勖乃奉诏视职。然为人佞,帝将废贾妃,勖不犯颜忤争,时议以勖倾国害时,为佞臣孙资、刘放之伦。 勖久管机密,有才思,探得人主微旨,不忤争,故得始终全其宠禄。太康十年卒,谥曰成。 (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岐嶷:幼年聪慧。?牛铎:牛铃。亦指牛铃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余岁能属文 属:连缀,写 B(孙佑不内安阳 内:同 “纳”,接纳 C(以母忧上还印绶 忧:忧虑 D(时议以勖倾国害时 倾:颠覆 C(忧:父母的丧事。 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本次测试涉及文化常识,但此点已在《伤仲永》《记承天寺夜游》学过,可使用排除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众乃从之 勖乃奉诏视职。 B(而事有逆顺 退而语诸子曰 C(得赵之牛铎则谐矣 孙资、刘放之伦 D. 以母忧上还印绶 时议以勖倾国害时 A(才,连词。B(而:连词,表转折关系。//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C(助词,译为“的”; 之伦:这(类人),与“之属”“之徒”等相同,代词。 // D. 以:因为,介词。//以:认 为,动词。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7.下列句子中,全部能表现荀勖“有才思”的一组是 ?君前作书,使吴思顺,胜十万之众也 ?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 ?每有诏令大事,虽已宣布,然终不言 ?帝将废贾妃,勖不犯颜忤争 ?既掌乐事,又修律吕,并行于世 ?及掌乐,音韵未调 (??? B(??? C(??? D(??? A C。?说明荀勖慎密,?为人奸佞,?只是说明有音调不能协调的事实。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再用排除法。全部,直接间接,表现 “***”:注意这几个内容项。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时荀勖和中书令张华一起按照汉刘向的《别录》整理古籍,后又设置博士弟子, 教习 以钟繇、胡毋敬为典范。 书法, B(荀勖有治理之才,因下令罢除不称职的官吏,所以只做了一个多月任尚书令,就上缴印绶辞职了。 C(荀勖为人耿直,曾极力劝谏皇上不要废除贾妃,不要根据自己的心情决定用刑的轻重,当时的人极力赞美他的正直。 D(荀勖做事小心谨慎, 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参与了诏令大事,又能揣摩皇帝心思,始终受到皇帝的宠信。 D。A(应是武帝时。 B(上缴印绶辞职是因为母亲去世了。 C(荀勖为人奸佞,不敢抗颜忤旨,当时的人把他比作佞臣孙资、刘放。 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 9.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汉语特殊句 式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 (1)爽诛,门生故吏无敢往者,勖独临赴。(3分) (1)曹爽被杀,他的学生原来的属吏没有敢去收尸办丧的,唯独荀勖去了。 “诛”被动句1分。“独”1分。句意 1分。 (2)及干至,帝迟之,干以状白,帝欲族诛佑。(4 分) (2)等到司马干(文帝之弟安阳侯司马干)赶到,文帝认为他来得太晚了,司马干将来迟的原因 告诉了他,文帝想将孙佑处以灭族之罪。 “迟”,意动用法1分;“白”1分;“族诛”1分,句意 1分) (3)人臣不密则失身,树私则背公,是大戒也。(3分) (3)作为人臣不保守秘密就会丧失生命,产生私心就会违背朝廷,这是应该深为警戒的。 (“密”1分,“是”1分,句意 1分)。 翻译 3句是否主流,不可断言。断句、翻译应该还是予以高度重视。 湛江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万二千石以备荒,垦莱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终民。里妇不能纺者,授纺车八百余辆。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建公腐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节公费六百余两,代正赋之无征者。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林,开河渠百九十八道. 布政使刘浑成弟灿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邱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调繁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县南荒地多茂草,根 深难垦。令民投煤者,必入草十斤。未几,草尽丨得沃田数百顷,悉以畀民,有大泽,积水,占膏映之地二十余里。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冷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大庄诸里多水,为筑堤十三道障之。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越五年,政绩茂著. 以不通权贵,当考察之时,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曰:“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 今予殿,何也, ”乃已。 稍迁刑部主事。中官采御园果考,怒杀园夫母,弃其尸河中。幼学具奏,逮置之法.嘉兴人袁黄妄批削《四书》、《书经集注》,名曰《删正》,刊行于时.幼学驳正其书,抗號论列。疏虽留中,镂板尽毁。以员外郎恤刑畿辅,出矜疑三百余人.进郎中。 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敏赂贵人嘱巡抚檄取亲鞫,幼学执不予,立杖杀之.敏狱辞连故尚书潘季驯子廷圭,幼学言之御史,疏劾之,下狱。他奸豪复论杀数十辈,独杨升畏祸敛迹,置之。念己去,升必复逞,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遂以酷政闻。 霪雨连月,未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久之,以副使督九江兵备. 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 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一》)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赋民 赋:征收赋税,向„„征收赋税 B. 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 处:处理 卑:低,低矮 C. 县故土城,卑且圮 D. 今予殿,何也, 殿:最后,末等 6. 下列各组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御史以闻 A. 积粟万二千石以备荒 B. 里妇不能纺者 中官采御园果者 C. 代正赋之无征者 占膏腴之地二十余里 D. 为渠者百三十九 为筑堤十三道障之 7. 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陈幼学“执政酷严”的一组是(3分) ?建公廨八十间,以居六曹吏 ?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 ?令民投牒者,必入草十斤 ?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 ?甫至,即捕杀豪恶奴 ?他奸豪复论杀数十辈 A . ??? B. ??? c.??? D.???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幼学任确山知县时,带领百姓垦田开渠、积粟栽桑,百姓因此而得益。 B. 汝宁知府怕幼学连累自己受祸,请求巡抚把幼学调到中牟县去。 C. 袁黄的《删正》一书,当时刊发不少,幼学认为错漏太多,就下令毁去那些书的刻板。 D. 幼学在湖州时,当地水患连月,政事荒废,三十多万百姓受灾挨饿。 9. 断句和翻译(10分) (3) 用“/”号给下面句子断句。(4分) 幼学年己七十其母尚在遂以跨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 (4) 翻译下面的句子为现代汉语。(6分) ?以不通权贵,当考察之时,掌道御史拟斥之。 ?已,念己去,升必复逞,遂捕置之死。 增城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监通州仓储, 巡( 按畿内。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 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 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 恐贻大患。”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 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 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 御强寇,内屏京师。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年,卒于家。 ( (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擢右佥都御史 擢:提拔 ( B(每岁自冬徂春 徂:往、到 ( C(兵部议,寝不行 寝:睡觉 ( D(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 薄:逼近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 及土木之变 B( 以图入寇 (( 亨信让之曰 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 (( C( 始召入为御史 D( 宜预于直北要害 (( 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 卒于家 (( 7(下列句子中,全部表明罗亨信“刚正勇敢”的一组是 (3分) (( ?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 ?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 ?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 ?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 ?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 ?奉命守城,不敢擅启 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 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 一等。 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 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 逃逸。 C(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 了他的意见。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 城门。 D(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 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 都御史。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3分) (2)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3分) (3)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4分) 实词 5 C 寝:搁置、停止。 理解 虚词在,介词。A(结构助词,的/代词,代蒋贵等。B(连词,表目的/介6 D 理解 词,把。C(动词,做/介词,替。 信息?是说罗亨信官职升迁情况。?是皇帝看完罗亨信奏章后的反应。?7 B 筛选 是提出合理建议,表现其有远见。都应排除。 内容 8 C 兵部并没有采纳亨信的建议。Ks5u 理解 9(【翻译】 (1)你们这些人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敢面对敌人就退缩,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 作战而死,哪一个更值得呢, (3分。“死法”1分,“死敌”1分,“孰与”1分,大意1分。) (2)参将石亨请求选拔大同三分之一的百姓参军,亨信上书制止了这件事。 (3分。“简”1分,“三之一”1分,大意1分。) (3)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道人心不稳定,即使有粮食,将和谁一起来防守, (4分。“但”1分,“虽”1分,宾语前置句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考中进士。仁宗即位,才被召入朝庭担任御史。监管通州粮仓,巡视京城。 英宗即位后的第三个月,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在平凉、西宁操练兵马。正统二年,蒋贵征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参预军务。到鱼儿海,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停留十日率军返回。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这些人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敢面对敌人就退缩,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哪一个更值得呢,”蒋贵不听从。罗亨信上奏章说蒋贵逗留的状况。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尚书王骥等人看。第二年进兵,大破敌军。罗亨信凭借参赞功劳,提高俸禄一个等级。 父亲去世后回家送葬。返回朝廷,改任为宣府、大同巡抚。参将石亨请求选拔大同三分之一的百姓参军,亨信上书制止了这件事。正统十年,晋升为右副都御史,仍任宣府、大同巡 抚。当时朝庭派遣官员测量这两个地方的军田,每军八十亩,超过的每亩全都要征收五升的税。罗亨信说:“文皇帝在位时,下诏让边防军队尽力开垦荒田,不征税,陛下又重申这条命令。现在为何忽然有这种举动呢?塞上的军队守卫边疆非常辛苦,没有其他生计,惟有从事田耕。每年从冬天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要割草,八月以后,修缮关塞,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况且边塞土地贫瘠,霜露早降,收入微薄,如果再征税,那么百姓不会再耕种,必然会导致逃逸。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皇帝采纳了他的话,停止了这种做法。 当初,罗亨信曾上奏说:“也先专等时机挑起事端,以图入侵。应事先在正北要塞,增加城池的守卫来防备。不然,恐怕贻留大患。”兵部商议后,将这个意见搁置没有施行。等到土木之变,人心惶恐不安,有建议放弃宣府城的,官吏军民纷纷争着出城。罗亨信持剑坐在城下,下令说:“出城的斩头。”又让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人心才安定下来。也先挟持太上皇到城南,传令开门。罗亨信登城告诉他说:“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也先迟疑后带兵离开。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 正当这时候,皇帝被俘,敌骑兵日日逼近城下,关门左右都是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凭借这座孤城守卫着交通要道,对外抵御强敌,对内保卫京城。杨洪到京城守卫后,亨信又与朱谦共同守卫宣城,功劳显著。景帝即位,晋升为左副都御史。第二年,亨信已经七十四岁了,请求辞官。皇帝答应了他。亨信回去八年后,在家中去世。 揭阳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陈友定,字安国,福清人,徙居汀之清流。世业农。为人沉勇,喜游侠。乡里皆畏服。至正中,汀州府判蔡公安至清流募民兵讨贼,友定应募。公安与语,奇之,使掌所募兵,署为黄土寨巡捡。以讨平诸山寨功,迁清流县尹。陈友谅遣其将邓克明等陷汀、邵,略杉关。行省授友定汀州路总管御之。战于黄土大捷,走克明。 友定以农家子起佣伍,目不知书。及据八郡,数招致文学知名士。粗涉文史,习为五字小诗,皆有意理。然颇任威福,所属违令者辄承制诛窜不绝。漳州守将罗良不平,以书责之曰:“郡县者,国家之土地。官司者,人主之臣役。而廪者,朝廷之外府也。今足下视郡县如室家,驱官僚如圉仆,擅廪如私藏,名虽报国,实有鹰扬跋扈之心。不知足下欲为郭子仪乎,抑为曹孟德乎?”友定怒,竟以兵诛良。而福清宣慰使陈瑞孙、崇安令孔楷、建阳人詹翰拒友定不从,皆被杀。于是友定威震八闽,然事元未尝失臣节。 太祖既定婺州,与友定接境。友定侵处州。参政胡深击走之,遂下浦城,克松溪, 获友定将张子玉,与朱亮祖进攻建宁,破其二栅。太祖既平方国珍,即发兵伐友定。将军胡廷美、何文辉由江西趋杉关,汤和、廖永忠由明州海道取福州,李文忠由浦城取建宁,而别遣使至延平,招谕友定。友定置酒大会诸将及宾客,杀明使者,沥其血洒瓮中,与众酌饮之。酒酣,誓于众曰:“吾曹并受元厚恩,有不以死拒者,身磔,妻子戮。”遂往视福州,环城作垒。已而闻杉关破,急分军为二,以一车守福,而自帅一军守延平,以相掎角。 廷美克建宁,汤和进攻延平。友定欲以持久困之,诸将请出战,不许。数请不已,友定疑所部将叛,杀萧院判。军士多出降者。会军器局灾,城中炮声震地,明师知有变,急攻城。友定呼其属诀同:“大事已去,吾一死报国,诸君努力。”因退入省堂,衣冠北面再拜,仰药死。所部争开城门纳明师,师入,趋视之,犹未绝也。舁?出水东门,适天大雷雨,友定复苏。械送京师。入见,帝诘之。友定厉声曰:“国破家亡,死耳,尚何言。”遂并其子海杀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十二》) 【注】?廪:仓廪。储存粮草的仓库。?磔(zhe),占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舁(yu):抬。 5(对下列句予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徙居汀之清流 迁移 B(擅廪如私藏 占有 c(然事元未尝失臣节 侍奉 D(会军器局灾 商议 5.D(会:恰逢。)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公安与语,奇之 人主之臣役 B、以讨平诸山寨功 竟以兵诛良 C、酒酣,誓于众曰 于是友定威震八闽 D、与朱亮祖进攻建宁 沥其血酒瓮中,与众酌饮之 6.D(与:均为连词,和,跟,同。A.之:代词,他/助词,的; B.以:介词,因/介词,用; C.于:介词,向,对/与“是”结合为复音虚词“于是”,连词,可不译) 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陈友定“报效国家”的一组的是(3分) ?汀州府判蔡公安至清流尊民兵讨贼,友定应募 ?所属违令者辄承制诛窜 ?友定怒,竟以兵诛良 ?因退入省堂,衣冠北面再拜,仰药死 ?吾曹并受元厚恩,有不以死拒者,身磔,妻子戮 ?国破家亡,死耳,尚何言 A。??? B。??? c。??? D。??? (??表现陈友定随意施行惩罚,诛杀部下。) 7.C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友定为人勇敢,又能行侠仗义。虽世代以种田出身,但能兴兵伐贼,除暴安良,因而家乡百姓也都敬畏他。 B。陈友定作为农家子弟,目不识丁,等到职位和权力不断提升时,他意识到自己没有文化的缺陷,多次招纳文人名士为师。 c(陈友定对部下的管理非常严厉,部下有违反法令的动不动以遵照皇旨的名义杀戮放逐,屡屡如此,部下将士多有不满。 D。元即将灭亡,但陈友定拒不投降,他杀了明使者,把明使者的血滴在酒缸里,与众人酌取饮用,并向众人发誓明志、 8.A(陈友定赢得百姓的敬畏是由于他为人勇敢,又能行侠仗义;最初,他并没有兴兵伐贼。) 9(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公安与语,奇之,使掌所募兵,署为黄土寨巡检。(3分) 译:蔡公安和他谈话,认为他是奇才,让他掌管所招幕的士卒,任命为黄土寨巡检。(?“奇”“署”各1分,全句语意通顺1分,共3分) (2)吾曹并受元厚恩,有不以死拒者,身磔,妻子戮。(4分) 译:“我们都蒙受元朝深厚恩遇,有不拼死抵御的,自身受分尸的磔刑,妻儿将被杀戮。”(“吾曹”“妻子戮”各1分,全句语意通顺2分。共4分) (3)友定欲以持久困之,诸将请出战,不许。i3分) (3)陈友定想靠长久相持困住他们,众将领请求出战,他不准许。 (“诸将”、省略各1 分,全句语意通顺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陈友定,字安国,福清人,迁居到汀州的清流县。世代以种田为业。为人沉着勇敢,喜欢交游,行侠仗义。家乡人都敬服他(元朝至正年间,汀州府判蔡公安到清流县招募民兵征讨乱践,陈友定响应招募。蔡公安和他谈话,认为他是奇才,让他掌管所招幕的士卒,任命为黄土寨巡检。因为征讨平定各山寨有功,升迁为清流县尹。陈友谅派他的部将邓克明等攻陷汀州、邵州,侵犯杉关。行省拜授陈友定为汀州路总管来抵御他。在黄土寨打了一仗,大胜,将邓克明赶跑了。 陈友定作为农家子弟起于佣工军伍之中,目不识丁。等到据有了八郡,多次招纳文学方面的知名人士。略微涉及文学历史,学作五言小诗,都还有些意趣情理。可是他很随意地施行奖惩,部下有违反法令的动不动就以遵皇旨便宜行事的名义杀戮放逐,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停止。漳州守将罗良心中不满,写信责备他说:“郡县是国家的土地。官吏是君主的臣仆。而粮仓,是朝廷设在地方的仓库。现在足下看待郡县如同自己家,驱使官吏如同仆役,占有粮仓如同私人的收藏,名义上虽是报效国家,实际上有骄横逞威的野心。不知足下是想做郭子仪呢,还是做曹孟德呢,”陈友定大怒,竟派兵杀了罗良。而福清宣慰使陈瑞孙,崇安令孔楷、建阳人詹翰都因抗拒陈友定而被杀。于是陈友定声威震八闽,然而他侍奉元朝不曾失去臣子的节操。 (明)太祖平定婺州后,与陈友定辖境相接。陈友定侵犯处州。参政胡深将他打跑,于是攻下浦城,攻克松溪,抓获陈友定的部将张子玉,和朱亮祖进攻建宁,攻破它的两道寨栅。太祖平定方国珍以后,就发兵讨伐陈友定。将军胡廷美、何文辉从江西直趋杉关,汤和、廖永忠从明州走海路攻取福州,李文忠由浦城攻取建宁,而另外派使者到延平,招降劝谕陈友定。陈友定设置酒宴大会众将和宾客,杀了明使者,把他的血滴在酒缸里,与众人酌取饮用。酒兴正浓时,向众人发誓说:“我们都蒙受元朝深厚恩遇,有不拼死抵御的,自身受分尸的磔刑,妻儿将被杀戮。”于是前往视察福州,烧城建筑堡垒。不久听说杉关被攻破,急忙把军队分为两部,用一支军队守卫福州,而自己率领一支军队守卫延平,以形成掎角之势。 胡廷美攻克建宁,汤和进攻延平。陈友定想靠长久相持困住他们,众将领请求出战,他不准许。将领们多次请求不停,陈友定怀疑他的部将想叛变,杀了萧院判。士卒们很多出去投降的。恰逢军器局发生火灾,城内爆炸声响震天地,明军知道有变故,猛烈攻城。陈友定呼唤他的部下诀别说:“大势已去,我用一死来报效国家,各位奋力拼搏吧~”随后退入省 府大堂,整理衣帽向北行再拜礼,服毒自杀。他的部下争相打开城门让明军进城。明军入城后,赶去看他,还没有断气。抬出水东门时,正逢天降大雷雨,陈友定又苏醒过来。明军用枷锁把他押送至京城。入宫见了皇帝,皇帝责问他。陈友定高声说:“国破家亡,不过一死而已,还有什么话好说。”于是把他和他的儿子陈海一起杀掉了。 惠州一中等六校第三次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李梦阳,字献吉,庆阳人。弘治六年举陕西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 十八年,应诏上书,极论得失。末言:“寿宁侯张鹤龄?招纳无赖,罔利贼民。”鹤龄奏辨,摘疏中“陛下厚张氏”语,诬梦阳讪母后?为张氏,罪当斩。时皇后有宠,后母金夫人泣诉帝,帝不得已系梦阳锦衣狱。寻宥出,夺俸。金夫人诉不已,帝弗听。左右知帝护梦阳,请毋重罪,而予杖以泄金夫人愤。帝又弗许,谓尚书刘大夏曰:“若辈欲以杖毙梦阳耳,吾宁杀直臣快左右心乎~”他日,梦阳途遇寿宁侯,詈之,击以马棰,堕二齿,寿宁侯不敢校也。 孝宗崩,武宗立,刘瑾等八虎?用事,尚书韩文与其僚语及而泣。梦阳进曰:“公大臣,何泣也,”文曰:“奈何,”曰:“比言官劾群阉,阁臣持其章甚力,公诚率诸大臣伏阙争,阁臣必应之。去若辈易耳。”文曰:“善”,属梦阳属草。会语泄,文等皆逐去。既而瑾摭他事下梦阳狱,将杀之,康海为说瑾,乃免。 瑾诛,起故官,迁江西提学副使。副使属总督,梦阳与相抗,总督陈金恶之。会揖巡按御史,梦阳又不往揖,且敕诸生毋谒上官,即谒,长揖毋跪。御史江万实亦恶梦阳。淮王府校与诸生争,梦阳笞校。王怒,奏之。诏下总督金行勘,金檄布政使郑岳勘之。万实复奏梦阳短,参政吴廷举亦与梦阳有隙,上疏论其侵官。诏遣大理卿燕忠往鞫,召梦阳,羁广信狱。诸生万余为讼冤,不听。劾梦阳陵轹?同列,挟制上官,遂以冠带闲住去。 梦阳既家居,益跅弛?负气,治园池,招宾客,日纵侠少射猎繁台、晋丘间,名震海内。宁王宸濠反诛,御史周宣劾梦阳党逆,被逮。大学士杨廷和、尚书林俊力救之,削籍。顷之卒,弟子私谥文毅。 (《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四?李梦阳》,有删改。) 【注】?张鹤龄:孝宗张皇后弟,时封寿宁侯。 ?母后:这里指皇后。 ?八虎:明正德年间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 ?陵轹:欺压,欺蔑。 ?跅弛:放荡不循规矩。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招纳无赖,罔利贼民 贼:以„„为贼 B. 属梦阳属草 属:同“嘱”,嘱咐 C. 且敕诸生毋谒上官 敕:命令 D(诏遣大理卿燕忠往鞫 鞫:审理,审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击以马棰,堕二齿 而予杖以泄金夫人愤 B. 尚书韩文与其僚语及而泣 既而瑾摭他事下梦阳狱 C. 康海为说瑾,乃免 诸生万余为讼冤 (总督陈金恶之 顷之卒 D 7(时人评李梦阳,言其“为人强直”。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梦阳“为人强直”的一组是(3分) ?应诏上书,极论得失。 ?请毋重罪,而予杖以泄金夫人愤。 ?梦阳途遇寿宁侯,詈之,击以马棰。 ?康海为说瑾,乃免。 ?梦阳又不往揖,且敕诸生毋谒上官,即谒,长揖毋跪。 ?治园池,招宾客,日纵侠少射猎繁台、晋丘间。 A. ??? B( ???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A. 弘治十八年,李梦阳因弹劾张鹤龄,被囚在锦衣狱。不久被赦免放出,剥夺俸禄。有一天,在路上遇到张鹤龄,李梦阳用马鞭打落张两颗牙齿。 B. 武宗即位后,刘瑾等八虎当权,干扰朝政。尚书韩文让梦阳执笔草拟奏疏弹劾宦官,事败,李梦阳被刘瑾关在狱中,依靠康海说情才被释放。 C. 宁王朱宸濠谋反被杀,李梦阳因为与他结党谋反,被御史周宣弹劾,关进监狱。大学士杨廷和、尚书林俊极力解救,李梦阳才免于牢狱之苦,但被革职。 D. 纵观李梦阳的宦海生涯,他指斥国戚、弹劾阉竖、顶抗总督,拒揖御史,鞭打淮王府校,为此几番下狱,可谓清节不渝、胆气过人。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若辈欲以杖毙梦阳耳,吾宁杀直臣快左右心乎~(3分) ?比言官劾群阉,阁臣持其章甚力,公诚率诸大臣伏阙争,阁臣必应之。(4分) ?参政吴廷举亦与梦阳有隙,上疏论其侵官。(3分) 5、A(贼:伤害,残害。) 6、C(A(介词,用,连词,表目的。B(连词,表顺承关系,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C(均为介词,替,给。D(代词,代李梦阳,衬音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7、A(强直:刚强正直。???是李梦阳强直的表现。 ?是皇帝左右的人所言所行;?是康 是表现李梦阳的放荡不羁。) 海替梦阳说情,梦阳才免于被杀;? 8、C(原文讲“御史周宣劾梦阳党逆”,而C项却说“李梦阳因与他结党谋逆,被御史周宣 ,这就颠倒了句间关系,强加了因果,误解了原文。) 弹劾” 9、?你们想用杖刑击毙李梦阳罢了,我岂能杀害耿直的大臣快慰左右的心~(后句或译为:我岂能杀害耿直的大臣来使左右的人高兴~) (“宁”“快”各1分,句意1分。宁:岂,难道;快:使„„高兴,快慰。) ?近来言官(或译为:谏官)弹劾众宦官,阁臣正极力支持他们的奏章,您如果能率领各位大臣拜伏宫阙据力相争(或译为:您如果能率领各位大臣直接上书据力相争),阁臣必定响应你们。(“比”“持”“诚”各1分,句意1分。比:近来;持:支持;诚:果真,如果。) ?参政吴廷举也与李梦阳有矛盾,便上疏参劾李梦阳冒犯上官。(“隙”“侵官”各1分,句意1分。隙:仇隙,嫌隙,矛盾;侵官:冒犯上官或侵犯他官职权。) 参考译文: 李梦阳,字献吉,庆阳(今属陕西)人。弘治六年李梦阳参加陕西乡试考取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授予户部主事。 弘治十八年,李梦阳受皇帝诏命,进呈奏章,透彻地论述了朝政得失。末了说:“寿宁侯张鹤龄收罗无赖之徒,牟利害民。”张鹤龄上奏辩解,摘出李梦阳奏章中的“陛下厚待张氏”之语,诬陷李梦阳把皇后谤讪为张氏,罪当论斩。当时皇后得宠,皇后之母金夫人向明孝宗哭诉。明孝宗不得已逮捕李梦阳,关押到锦衣卫监狱。不久赦免放出,剥夺俸禄。金夫人仍哭诉不止,明孝宗不听。左右之人明白,明孝宗保护李梦阳,请求不加重罪,只给予杖责来泄金夫人之愤。明孝宗又不答应,对尚书刘大夏说:“你们想用杖刑击毙李梦阳罢了,我岂能杀害耿直的大臣快慰左右之心~”有一天,李梦阳在途中碰见张鹤龄,张口臭骂他,用马鞭抽打他,打落了两颗牙齿,张鹤龄不敢和李梦阳计较。 孝宗驾崩,明武宗即位,刘瑾等“八虎”当权,尚书韩文与同僚们说起时事就哭了起来。李 梦阳说:“公是大臣,为什么哭,”韩文说:“不哭能怎么办,”李梦阳说:“近来言官弹劾群阉,阁臣正极力支持他们的奏章,公如果能率领各位大臣拜伏宫阙据力相争,阁臣必定 韩文说:“好。”他嘱咐李梦阳起草奏疏。不巧计划泄露,响应,除去那些人就容易了。” 韩文等被驱逐离职。后来刘瑾借别的事将李梦阳关在狱中,要杀他,康海替他游说刘瑾,李梦阳才获免。 刘瑾被杀后,李梦阳官复原职,被调任江西提学副使。副使归总督管辖,李梦阳却与总督对抗,总督陈金厌恶他。一起揖见巡按御史,李梦阳又单单不去揖见,并命令学生也不要拜谒上官,即使拜见,只作揖,不跪拜。御史江万实因此也讨厌李梦阳。淮王府的军校与学生们发生争执,李梦阳把军校鞭打一顿。淮王发怒,奏报皇上。帝诏令总督陈金查办,陈金檄令布政使郑岳查办。江万实又奏报李梦阳的不足之处,参政吴廷举也与李梦阳有矛盾,便上疏参劾李梦阳冒犯上官。诏令遣大理卿燕忠前来审理,把李梦阳羁押在广信狱中。万余学生替李梦阳讼冤,燕忠不宽恕梦阳。反而弹劾李梦阳欺凌同僚,挟制上司,于是命他穿官服闲居离职。 李梦阳回家闲住以后,更加放纵不羁,桀骜不驯,修治园池,招请宾客,天天与侠豪少年在繁台、晋丘之间纵情射猎,名声在天下十分响亮。宁王朱宸濠谋反被杀,御史周宣弹劾李梦阳与他结党谋反,梦阳被逮捕。大学士杨廷和、尚书林俊极力解救,但梦阳仍被革职。不久梦阳去世,他的学生私下里给他取了一个文毅公的谥号。 深圳市南山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赵韩王普?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 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成算所向:以后的打算。?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 微行:帝王或尊者隐藏自己的身份换装出行 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道义 C(卿勿复言,吾已谕矣 谕:明白 D(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启箧取一书而读之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上因晚朝 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岂得以喜怒专之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则《论语》二十篇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7(《续资治通鉴?宋纪》中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 体现这一点的是(3分) ?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却雪 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B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足古今公理,事实证C 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 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3分) (2)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3分) (3)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4分) 韩王赵普做宰相。太祖刚刚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访,有时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 一天,大雪下到夜里,皇上敲赵普的家门,赵普赶忙出来,慌忙叩拜迎接,问:“夜深寒冷,陛下为什么出来?”皇上说:“我睡不着,一张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家,所以来看看你。”赵普说:“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向南北(方向)征讨,现在正是时候,希望能听听您以后的打算。”皇帝说:“我想攻打太原。”赵普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说:“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皇帝问其中的缘故,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边境,假使一举攻下太原,那么两处边境的祸患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为什么不暂且留着等待平定各国(之后再攻打太原呢)。”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于是定下攻打江南的决议。 太祖取得天下以后,召见赵普问道:“自从唐朝未年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总共换了十个姓氏,战争不断,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停止天下战争,替国家建立长治久安之计,有什么方法呢?”赵普说:“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太重,君弱臣强罢了。只有渐渐地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军队,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话未说完,皇上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皇上趁着晚朝,和老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畅快的时候,宋太祖开口道:“人生在世,好像骏马掠过缝隙一样快,所求的富贵,不过多积聚些金银,多一些自我娱乐,让子孙没有贫乏罢了。你们为什么不解去兵权,选择好田产房屋作为子孙长久之业,多养些歌妓舞女每天饮酒相欢,来度过一生。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啊!”第二日,都托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权。宋太祖答应了,都让他们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给他们的赏赐也特别优厚,众多功臣都因此善终。 赵普辅佐太祖时,有一名大臣立功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赞成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说:“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太祖入官,赵普立在宫门口,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太祖醒悟了,才认可他的上奏。赵普想任命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的意愿,太祖不采纳。第二天,赵普又上奏,太祖又不采纳。第二天又上奏,太祖大怒,拿过奏折撕裂扔到地上,赵普脸色不变,慢慢拾起奏折回家修补连缀,第二天又呈上去,太祖才醒悟过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那个人果然称职。 赵普做了宰相,每当朝廷遇到大事,商定重要决议,刚一回到家,就马上关起门,开箱取书,整天阅读,即使家人也猜不出他读的是什么。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后来他去世后,家里人才打开箱子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太宗想任他为相,有人诬陷说: “赵普,山东学究,只是能读《论语》罢了!”太宗怀疑,把这件事告诉赵普。赵普说: “我确 实不懂得读书,只是能读一本《论语》辅佐先帝安定天下,才用了半部还有一半可以辅佐陛 下。”太宗疑虑消释,最终任命他为相。
本文档为【广东省各大市及部分2013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高考) (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16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4KB
软件:Word
页数:51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23
浏览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