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GT J08-2024-2007 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

DGT J08-2024-2007 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

举报
开通vip

DGT J08-2024-2007 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DGT J08-2024-2007 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 -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 。由直e 01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DG/ T J08 - 2024 - 2007 主编单位:上海市电力公司 批准部门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施行日期 , 2007 年 9 月 1 日 2007 上海 - ?? .bzfxw4>> ?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沪建交[2007J469 号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关于批准《...

DGT J08-2024-2007 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
DGT J08-2024-2007 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 -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 。由直e 01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DG/ T J08 - 2024 - 2007 主编单位:上海市电力公司 批准部门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施行日期 , 2007 年 9 月 1 日 2007 上海 - ?? .bzfxw4>> ?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沪建交[2007J469 号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关于批准《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 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上海电力公司编制的《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经技术审 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 TJ08-2024 - 2007. 自 2007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市建设交通委负责管理、上海电力公司负责解释。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二00七年七月十五日 .bzfxw> - 前言 本规范根据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沪建交[2006]第 183 号文的要求,由上海市电力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深入调查研究, 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征求相关单位和专家意见,综合国家、行 业和地方相关规范、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并紧密结合上海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 上,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对用户高压电气装置的有关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条件、装置要求,用 户受电变配电所的检验以及接电的实施作出了规定。 本规范的 编制与实施,将有利于规范用户高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验 收,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推广行之有效的新技术,促进环境保护 和安全供用电 . 本规范内容主要包括,1总则 ;2 术语 ;3 供电 ;4 电能质盘 ;5 电能计量及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6 受电变配电所主接线 ;7 变配电 所 ;8 所用电源及操作电源;9 电气装置;10 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 置 ;1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12 自发电并网 ;13 环境保护 ;14 受电 变配电所检验及接电 ;15 电气试验及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校验;以 及四个附录. 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作修改补充之处,诸将意见、建 议和有关资料寄送上海市电力公司(地址.上海市源深路 1122 号;邮编 200122) ,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上海市电力公司 参编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bzfxw> - ?? .bzfxw>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 主要起草人t盛明楼晓君郑正仪徐耀光 陈众励高小平邵民杰夏林 参加起草人:蒋淳金为夷周志华王荣良 于刚钱大勋朱文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二00七年四月 - 目次 1 总则;; .……………………..….. .. (1) 2 术语…………..,…………… .. (幻 3 供 电… ..…-…. ....…...…………………… (5) . ....………. . ... .…………..... . .…… .. ...... . 3. 1 负荷分级 (5) 3.2 供电方式……………………………...... (5) 4 电能质量 ………… ………..........… (8) 4. 1 一般规定 ? ………....... .... .... .... ... .... .... ..… .. (8) 4. 2 用电负荷对公用电网电能质盘干扰的限值… … (8) 4. 3 谐波及电压变动防治…..... . . . . ..... .....….......…. (11) 5 电能计量及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 ……… (14) 5.1 电能计量 …………........………………... ......…(14) 5. 2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1 7) 6 受电变配电所主接线 ……………......…….........…. (8) 7 变配电所 …? … …………………?αω 7. 1 一般规定…… ………………;...……?αω 7. 2 变配电所总体布置 …………… …… (21) 7. 3 防火及通风 ……………………….. (22) 7. 4 照明 …………………………………-…. (7><23) 7.5 对建筑物的要求……........….... . ....…………… . (<23) 7.6 预装式变电站 ………… -…. ...… … (24) 8 所用电源及操作电源 -…………? ……… (2的 8. 1 所用电源 … … ………… ...…..…… ..α的 8. 2 操作电源 … ……………………?αω 9 电气装置 … … .............. ...................... .... (28) - ?? .bzfxw> ? 9. 1 变压器……..…….........….. . ………….. (28) 9. 2 配电装置…………........…………………. (29) 9.3 并联电容器 …………………...... ....… .. (30) 9.4 电力电缆 …… ................. ……........ (32) 10 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 . …………….. (31) 10.1 一般规定…… ......... ……………. (34) 10. 2 电气设备的保护配置......……… ......... … (3日 10. 3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 ? …… … (37) 10. 4 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 . .... . (38) 10.5 受电变配电所保护及测控装置的布置方式… .. (39) 10.6 二次回路…….................................. … (39) 1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 ..……......……….. (4 1) 11. 1 过电压保 护...... .. . ...... ......... ......... ......... ...... (4 1) 11. 2 接地………………? ………… (44) 12 自发电并网 ………………………....... ...… (46) 13 环境保护……………………………........…............. (4的 14 受电变配电所检验及接电.................................… (50) 15 电气试验及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校验........................ (5 1) 15.1 电气试验……….................……........... ... (5 1) 15.2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校验….. . ….......... . ........... (52) 附录 A 相关规范与标准 ….. …………………. (5ω 附录 8><#004699'>B 注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流允许值….......…… (56) 附录 C 受电变配电所典型主接线 .. ..………… (57) 附录 D 电气装置室通风计算公式? ……......……… (66) 本规范用词说明…… ……………………?ωη 条文说明… ..…...…... .. ..……….........…………… (69) - 1 总则 1. 0. 1 为规范用户高压电 地区具体情况并符合国家有 户高压电气装置符合安全可靠、 订本规范。 、安装、验收,结合上海 策和标准、规范,使用 盐、经济合理的要求,特制 1. O. 2 本规范适用于上海市受电电压等级为 lokV、 35kV 、 、环境情况、用 l才于新技术、新 1. O. 4 电气装J'1.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应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的 l - ?? .bzfxw> ? 2 术语 2.0.1 用户 client 依法与供电企业建立供用电合同关系的电能消费者. 2. O. 2 最大需盘 Max demand 对每一路电源进线,在一个电费结算周期内,连续计取的单 元时段平均用电功率中的最大值。 单元时段取 15min o 2.0.3 受电变配电所 distribution substation 从供电企业电网受电或从受供电企业委托的其他电网受电 的用户变配电所. 2.0.4 分变配电所 branch distribution substation 由受电变配电所馈出供电的变配电所。 2.0.5 独立变配电所 independent distribution substation 变配电所为一座独立建筑物。 可以设在地面上或地下(包括 半地下〕 。 2.0.6 附设变配电所 enclosed distribution substation 变配电所附设在其他建筑物内(建筑物的地下或地面上〉或 与其他建筑物贴邻。 2. O. 7 受电变压器 receive transformer 高压倒tl电压为供电电压的变压器. 2.0.8 配电变压器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向用电设备供电的变压器. 一台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为供电电压,低压侧向用电设备供 电,则该变压器既是受电变压器,又是配电变压器。 2.0.9 所用变压器 station transformer 2 - 装置于变配电所内,专供变配电所内用电的变压器。 2.0. 10 用户高压配电网 user HV distribution network 由用户受电变压器供电的用户内部高压配电系统. 2. 0. 11 电能计盘装置 power metering mechanism 用于贸易结算的用电计盘装置。 装置包括 : 电压互感器,电 流互感器,相应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及柜内安装的电能表、失压 计时器、联合接线盒,集抄远程管理终端等。 2.0. l2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elect ro- load management terminal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是电网负荷管理系统的终端装笠,安装在 用户受电变配电所 , 用以采集用户用电负荷实时信息,并在必要 时可限制用户用电负荷。 Full AC Operation 2.0.13 全交流操作 变配电所内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断路器分、合闸均采用 交流电源 。 2.0. 14 ~合式(密集型〉电容器 combined capacitor 由若干电容元件和内置熔断器组合而成,并连同与电容器配 套的串联电抗器、电压互感器、温度指示器均宜于封闭的金属油 箱内 ,箱盖上装有出线套管、汹枕或金属膨胀器、压力释放阀。 2.0.15 六氟化硫(SF, )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 SF, Gas in- su lated Switchgear 有三相共箱式和三相分箱式两种。 各电器元件分别置于金 属外壳的隔室(间隔〕内,各隔室通过法兰连接组合, 隔室内充有 5民气体用于绝缘和断路器熄弧,外宣操作机构 、控制柜. 整套组 合电器形似一个管路系统,安装在混凝土基座或楼板上 . 2. 0.16 SF,绝缘全封闭柜式组合电器(C-GIS) cubical- SF, Gas insu lated Switchgear 3 .bzfxw> - ?? .bzfxw> ? 每一个接线单元的各电器元件分相置于各自的金属箱内,金 属箱体间相贯通,内充 SF, 气体作绝缘用。 整组箱体固定在一个 开关柜内的基架上。 多个接线单元的电系由多台开关柜拼装 组合. 2.0.17 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 distribution substation int喀rate au 10π咀tlon 综合应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 和各种智能化测控装宜,实现变配电所运行测量、监视、调节、控 制、保护的自动化和远动化。 2.0.18 微机保护装置 mlcrocomputer protectlon umt 利用微机原理、采用电子帮件构成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 2.0.19 微机保护祖~控装置 microcomputer protection &. meas- urement umt 保护功能与测控自动化功能合一的装置。 4 .bzfxw> - 3 供电 3. 1. 1 电力负荷应根据其E祠嗅噜罩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将对 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 3. 1. 2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 : 1 中断供电斗 2 中断供电梆尬 3 中断供电 4 中断供电将、 5 中自rr供电将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 中断供电将发生爆炸、火灾、严重中毒事故以及危害国家安 全的负荷, 3. 1. 3 3. 1 3 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 , 4 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秩序混乱的。 盘确定供电电压.除用户用电负荷特殊需要外,供电电压的确定 可参照表 3.2 . 1, 5 .bzfxw> - ?? .bzfxw> ? 表 3.2.1 用户的供电电压 供电电压(kV) 最大需量(kW) 用电设备装接容量 用户受电设骨,毡容量(kW) (kVA) 10 大于 1 50 大于 350 250 至 6300(啻 6300) 40000 35 6300 以上至 1l 0kV及以上 40?0 &以上 3.2.2 一级负荷应由两路电源供电,二级负荷宜有两路电源供 电,当其中一路电源中断供电时,其余电源回路应能满足全部一 级负荷及全部或部分二级负荷。 向一级负荷供电的两个电源应接自供电企业变电站的不同 母线段. 3.2.3 一级负荷除有两个电源供电外,宜由用户增设自备应急 电源或其他应急措施;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必须增设自备 应急电源. 1 应急电源的容盘应满足重要负荷的应急供电需要,有电 动机的还应满足电动机启动电流的需要。 z 严禁将其他负荷接人应急供电系统。 3 应急电源与电网供电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误并列、向 公用电网倒送电的可靠措施. 4 根据允许中断供电的时间,可单独或组合选用下列应急 电源: 6 1)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 z 2 )不间断供电电源CUPS、 EPS 、 D-UPS); 3)蓄电池; 。干电池, .bzfxw> - 5)其他新型应急电源。 3. 2. 4 两路供电线路宜进入同一受电变配电所,但进入同一受 电变配电所的供电线路不宜超过三路。 3.2.5 根据公用电网布局 、市政规划、施工条件、受电设备容盘 等,供电线路可直接接自供电企业变电站、配电站或从公用电网 线路上支接,可采用电缆或架空线接人受电变配电所。 7 .bzfxw> - ?? .bzfxw> ? 4 电能质量 4.1 一般规定 4. 1. 1 电能质量应包括: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变动和闪变;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和谐波电压含量。 4. 1. 2 供电企业向用户提供的电能质盘应符合以下国标中规定 的标准。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GB/ T 1594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 1<2325)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 1<2326)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GB/ T 1554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 T 14549) 4. 1. 3 非线性负荷、不对称负荷、冲击波负荷对公用电网和用户 内部电网供电电能质盐的干扰,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消除或 限制 。 4.2 用电负荷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干扰的限值 4.2.1 非线性负荷产生的谐波电流注入公用电网引起公用电网 的电压谐波畸变. 一个用户注入公共连接点(PCC)的谐波电流限值按 4.2. 1 式 计算. S.. , S 1 hi = 1 n, -:'KI C;:::i ) 1/ 0 叩5阳 S. (4.2. 1) 式中 lhi一一第 l 个用户注入 PCC 的第 h 次谐波电流限值,A; 8 .bzfxw> - I阳 允许用户注入 PCC 的第 h 次基准谐波电流(见附 录 <#004699'>B) , A; 5阳一一- 5,一一 第 1 个 设备总容盘,MVA; S,- PCC 供电 α 一一 相位叠加系数。 9/>13/偶次 2 一个用户冲击波动负荷引起 PCC 的电压变动的限值见 表 4.2.2 0 1 一个用户冲击波动负荷引起 PCC 电压闪变的限值应按 4 . 2.3-) 及 4 . 2.3-2 式计算. 9 .bzfxw> - ?? .bzfxw> ? lokV、 35kV 供电用户: EiMV叫吝 (4.2. 3-1) 1l0kV供电用户: EiHV =CJ军 (4.2.3-2) 式中 EMV , E,用一一第 1 个用户引起 PCC 闪变限值3 5,-一第 i 个用户接人 PCC 的受电设备总容 t量 ;MVA; F 一-一冲击波动负荷同时系数,取 0.2-0.3; SMV一一 lOkV、 35kVPCC 供电的设备容盐,MVA; 5tHV一一- llokVPCC 供电的设备总容量,MVA o G 一- PCC 闪变总限值; lokV 、 35kV供电用户: 一G .. 户用电供V .k nu 1 'i (4.2.3-3) C=LHV 表 4.2.3-} 各级电压下闪变限值 (4 . 2. 3-4) 电压等级 LMV (1 0kV.35kV) L;v (1lOkV) 短时间闪变 0. 9 0. 8 *时间闪变 0.7 0.6 2 对于相对较小的用户,若冲击波动负荷引起 PCC 的闪变 值不大于 0.35(对短时间闪变)或不大于 0.25(对长时间闪变) , 可不受 PCC 闪变限值的限制接入公用电网 。 3 lokV 、 35kV 冲击波动负荷视在功率的变动t.S 与 PCC 10 .bzfxw> - 短路容量 S蜒的比值不超过表 4.2 . 3-2 时, 冲击波动负荷可不经 闪变核算接人公用电网 . 表 4.2. 3-2 允许接入电网的负荷冲击变动限值 负荷冲击变动频皮(r, min- 1 ) 负荷冲击变功限值Ck=C:), S/S.., )max ,%) r<10 0.4 10ζ~200 0.2 200<, 0.1 4.2.4 不对称负荷引起公用电网的三相电压不平衡o PCC 的三 相电压不平衡度以注入 PCC 的负序电流计算. 一个用户注入 PCC 的负序咆流限值应按 4. 2.4 式计算 - 1 写 s.1,=一一止 (4. 2. 4) ../3u, 式中 1,一-一个用户注入 PCC 的负序电流限值 , A ; SK- PCC 的正常最小短路容盘 , MVA; UI.- PCC 标称线电压,kV。 4.2.5 根据 PCC 的背景情况(电压质量现状,继电保护、自 ijlJ装 置安全运行要求等) ,用户非线性负荷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干扰 但应满足本规范 4. 2 . 1 、 4.2 . 2 、 4 . 2 目 的限值可作适当调整 , 3 、 4.2 . 4 条的规定. 4.3 谐波及电压变动防治 4. 3. 1 谐波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 1 选用的低压用电设备的谐波电流输出不应大于《公共建 筑电磁兼容设计规范>><以;/TJ08-1104)中规定的限值; 2 合理增加换流装置的相数 , 11 .bzfxw> - ?? .bzfxw> ? 3 由晶闸管控制的负荷或设备宜采用对称控制, 4 配电变压器应采用 D . Yn 接线 , 5 次谐波严重的场所可采 用 DZs接线的变压得 5 大功率非线性负荷宜配置在配电系统的上游位置,设专 5 用配电变压器供电或采用专线供电, 6 向大功率非线性负荷供电的变压器 ,宜降容使用.降容 比例(降容系数 D)与非线负荷所占比例(非线性负荷率 Kr)相关, 可参照图 4. 3 . 6 中的曲线确定s D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 \、、 。 民 飞\ 、飞飞~ 20 40 60 80 100 图 4. 3.6 不同非线性负荷率(Kr)的变压精降容系数 变压器可使用容JiHkVA) ;._~??~注 D ??.....:;-.;~.!....:!<#004699'>b.:.'~~~~~;.::' X 100% 变压 器额定容量(kVAl 川 Kr X 100% 7 用于无功补偿的并联电容器组串接电抗器 ; 8 存在以下条件之一时,应装设滤波装置,治理谐波; 1)注入公用电网的谐波电流超过限值3 K, 2)民用建筑低压系统谐波干扰强度超过《公共建筑电磁兼 12 .bzfxw> - 容设计规范 >>CDG;T J 08-1104 ) 中规定的分级标准; 3)对谐波干扰敏感的负载有限制谐波电压含量的要求。 根据非线性负载的运行情温-且必敏感负载的要求以及对滤 波装置的其他要求 4.3.2 电压变动防 1 采用起动电流较小 2 对大功率冲击性负载设专用变压椿供电 。 采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动态无功补偿) .降低冶炼电炉 、 4.3.3 应在可行也i究.电l设 if:拥步设诗句,就用户非线性 负荷状况、电压波喇峨眉警~取回'制峭IW及对公用电网电 能质i茸的影响作出、 当不能确定是否采取谐波治理措施时,应预留设置滤波榜的 空间 。 13 .bzfxw> - ?? .bzfxw> ? 5 电能计量及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5.1 电能计量 5. 1. 1 每路供电电源应在供用电设施责任分界点的用户侧装设 一套电能计盘装置。 lOkV 供电的,计量用互感器应装设在电源 进线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 35kV 供电的 ,应装设在电源进线断路器 的负荷侧。 5. 1. 2 计盘用互感器应固定式安装。 5. 1. 3 临时用电的电能计量装置经供电企业同意,可装设在低 压侧。 5. 1. 4 应根据供电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按表 5. 1. 4一 1 确定 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应根据用户受电变压器容量或月平均 5. 1. 4-2 确定电能计盘装茸的类别及所配笠互感器、 电盘,按表 电能表的准确等级. 表 5. 1. 4-1 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方式 变电压器 中性点撞地方式 电压直感辘 电流互感器 电能表 不接地 V/ v v 三相三线 10kV 经小电阻接地 YO/YO y 三相四线 经消弧线圈接地 Y/ y y 三相四线 35kV 经IJ、电阻撞地 Yo/Yo y 三相四线 110kV 直接接地 YO/YO y 三相四线 14 .bzfxw> - 表 5. 1. 4-2 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及准确度等级 受电变压樨容量或 电能计量 精 确 度 等 级 月用电量 装置类别 有功 无功 电压 电流 电能表 电能表 互感嚣 互感嚣 6000kVA >>-以上就 I Q.2s 2. 0 0.2 O. 2s 300 万 kWh>>- 以上 l000kVA 且以上或 H Q. 55 2. 0 0. 2 Q. 2s 50 万 kWh >>-以上 l00kVA 且以上 m Q.5s 2.0 0. 2 O. 2s 注。准确等级带有;S;的,表示在额定电流的 1-120%之间都能保证该准确等 级- 5. 1. 5 每一套电能计盘装置的电能表、联合接线盒、失压计时仪 应装设在一台统一标准的电能计盘柜内。电能计量柜应安装在 控制室(值班室) ,无控制室(值班室)的,可安装在配电室内,并应 满足在计量柜上工作的活动空间和安全性。 5. 1. 6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确定,应使正常负荷 电流达到j额定值的 60%左右,并不应小于 30% ,如因动热稳定不 能满足,可选用高动热稳定电流互感器。 5. 1. 7 计量专用电压互感器或专用电压二次回路的额定输出容 量不应小于 30VA. 计盘专用电流五感器二次绕组的额定输出容 量不应小于 10VA。 5. 1. 8 计量专用五感器、专用二次绕组及专用二次回路不得接 用与电能计结无关的设备。二次回路不得串联开关、触点、熔断 桥等可能断开的设备,电压互感器高压侧不装设熔断器的,可在 计量用二次回路电源端装设熔断器或开关。 5. 1. 9 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控制电缆或铜质单芯绝缘导 线穿管,中间不得有接头。电压、电流回路应分设两根控制电缆 15 .bzfxw> - ?? .bzfxw> ? 或绝缘导线分别穿管。采用绝缘导线的,绝缘层应采用黄色、绿 色、红色及淡蓝色 ,分别表示 A 相、<#004699'>B相、C相及中性线。 1 和表 电压、电流回路导线截面选择应分别符合表 5. 1. 9-5. 1. 9-2 的要求。 表 5. 1. 9-1 电压二次回路导体{铜质)截面 三相三线 三相囚线 单线长度 m 导体融而 mm2 单线拉皮 m 导体植面 mm' <25 2. 5 < 15 2. 5 25-40 4 16-25 4 41-60 6 26-35 6 61-100 10 36-60 10 61-100 16 表 5. 1. 9-2 电流二次回路导体{铜质)截商 单线*皮 m 电流直感器额定 导体截面 mm' 二相四线,三相六线 三相囚线 二次鱼就 VA/口 <25 <50 4 26-45 51-90 10/0.4 6 46-80 91-160 10 <40 <80 4 41-60 81-120 15/0.6 6 61-120 121~240 10 16 .bzfxw> - 续表 5. 1. 9-2 单钱*度 m 二相囚线,三相六线 <50 51 -80 81-160 5.2.1 除临时 荷管理终端。 导体被而 mm' vNn 4 6 10 规定装设电力负 5.2.2 电力负荷命赛埋在设在电讲岳内,其 220V 控制电 源、应自所内配电变压器的低压母线、所用电源总开关的电源侧或 低压备用电源、总开关的电源、侧接人。 终端 5.2.4 应根据负郡赞费件被控制、恃静鹦咎,相应的分 闸回路及限电示警回路在受电装置设计中同时设计。 17 .bzfxw> - ?? .bzfxw> ? 6 受电变配电所主接线 6. 0. 1 主接线应根据供电方案规定的供电条件、用电负荷的容 量、性质、分布以及电能计量、继电保护、运行维修的要求确定,有 扩建前景的,应便于扩建。 接线应做到经济合理、简单可靠. 6. O. 2 多电源供电的受电变配电所,不允许进线电源问带电并 列操作或电源间自动切换的,不宜采用进线电源间联络的接线。 若采用进线电源问联络的接线,应采取防止电源问误并列的 措施. 6.0. 3 由 10kV 线路支接经熔断器或由 10kV 配电站馈线供电 的受电变配电所,可对主接线的配电装置作以下简化: 1 不设电源迸线断路器(熔断器) .仅在量电柜内设电源进 线隔离开关或负荷开关; 2 主接线为线路变压器组且变压器容量不大于 800kVA 的,变压器高压侧可不设断路器(熔断器) ; 3 接自母线向容量不大于 500kVA 受电变压器供电的馈 线 ,在母线短路容量不大于熔断器开断能力的情况下,宜采用熔 断器保护。 6. O. 4 1l 0kV、 35kV 供电的用户高压配电网,宜采用 10kV 电 压。若用户高压配电网接有其他电压的电动机、专用变压器等设 备,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也可采用其他电压。 6. O. 5 35kV 供电的用户,负荷分区集中且均为低压负荷,经技 术经济比较合理的,宜采用多台 35kV 直降受电变压器分区供电 。 6. 0. 6 由中性点非有效接地(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 经高阻抗接地〉电网供电的受电变配电所,供电电压级电压互感 18 .bzfxw> - 糕,不应采用 Yo/Yo 接线 。 用户离压配电网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 地的. Yo/Yo 接线的电压互感器仅在受电变压器低压制j母线上 装设. 6.0.7 分散配置的元功补偿不能就地平衡时,应在受电变配电 所高压配电母线上装设并联电容补偿。 6. O. 8 受电变配电所的主接线宜采用以下方式? 1 线路变压器组. 一路电源进线与一台受电变压器的组合 接线 a z 单母线。 一路电源进线供多台受电变压器(包括高压电 动机〉的接线; 3 单母线分段。 两个及以上单母线可联络的接线 5 4 内桥. 两个及以上线路变压器组电源进线间可联络的 接线。 受电变配电所典型主接线参见附录 c. 19 - ?? .bzfxw> ? 7 变配电所 7.1 一般规定 7. 1. 1 宜采用室内变配电所。 7. 1. 2 受电变配电所根据负荷状况及环境条件,可采用独立变 配电所、附设变配电所、预装式变电站等型式。 设在地面上的变配电所可采用一层或二层布置。 环境条件 合适时:变压器可采用室外布置。 7. 1. 3 用户内部分区供电的分变配电所,可采用附设变配电所. 负荷较大的多跨厂房宜设在负荷中心. 超高层民用建筑可设在 中间楼层。 供电区域及用电负荷均不大的可附设在受电变配电 所内 。 7. 1. 4 变配电所所址按以下要求选择. 宜靠近负荷中心 3 1 2 不应设在污秽、腐蚀性、爆炸火灾危险、有积水及剧烈振 动的场所, 3 应设在迸出线及运输方便的地点. 受电变配电所宜靠近 电源、供电线路; 4 应考虑变配电所与周围环缆、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 5 建筑物有地下多层时,受电变配电所不宜设置在最下层. 7. 1. 5 超高层建筑在中间楼层设置变配电所,应满足设备运输 条件. 7. 1. 6 变配电所设计应注重节能和环保效果,兼顾有计划的发 展需要。 20 - 7. 1. 7 变压器室、高低压配电装置室及电容器室的环境温度不 宜超过 40'C .有人值班控制室的环境温度宜控制在 18-26 'C o 7.2.1 方便。 1 高、低压配电装置室宜毗邻变压器室 ; 、紧凑、运行管理 2 两层布置的变配电所,汹浸变压然室应在下层,控制室宜 在上层 , 3 半室内型Z 门、窗及通风口的 、 物外墙时,应符合《建 4 走廊宜连接各功能单元出入口 . 石桥 , 宜布置在元 或通风口的建筑 7.2. 2 110kV 变压器、35kV、lOkV 汹浸变压器应单台布置在变 压器室. 不宜超 过囚台 。 7.2.4 变E穗a商在配电装冒L息容器、保俨测榕痹守的操作及 维护通道宽度、配电装置安全净距应符合刊-llokV 高压配电装 21 - ?? .bzfxw> ? GIS 管道系统应有满足运输、安装、维修所需的通道,宽度不 宜小于1. 5m. 7.2.5 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高压电容辑室、控制室等主 要功能单元室,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 7.2.6 地下变配电所宜预留去湿机位置,去湿机排水泄入集 水井。 7.3 防火及通风 7.3.1 泊lX变压器、汹浸电抗器、集合式电容器应按<<3-11okV 配电装置设计规范HGB 50060) 的相关规定,设置贮油或挡油 设施. 7.3.2 泊浸变压器室耐火等级为一级,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其 他功能单元室均为二级耐火等级。 通风系统管道应采用非燃烧 材质。 7.3.3 附设于一类建筑物内的变配电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 装置。 附设于一类建筑物以及设于地下的油浸变压器应设置固定 灭火装置。 7.3.4 多台室外油浸变压器之间的防火距离及防火墙设置应符 合((3-110kV 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的规定。 7.3.5 设于地面上的变配电所宜采用自然通风。 电气装宣窒环 境温度不能满足要求的,应装设机械排风装置;控制室环境温度 不能满足要求的,应装设空调. 自然通风迸出风口面积、机械通风装置的排风盘可参照附录 D所示公式计算。 设于地下的独立变配电所,应设兼作事故排炯的通风系统。 22 - 附设变配电所的通风系统,若共用建筑物的公共通风系统,则应 在进、出风口采取档火措施,并另设向建筑物外排烟的事故排烟 系统。 7.3.6 有 SF,充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应装设机械排风装置,有 人值班变配电所内装有较多 SF,充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应装设 由 SF,气体泄漏检测装置启动的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离地面 不应高于 O.3m。地下变配电所、附设变配电所的 SF,排风可共 用事故排烟系统管路。 7.4 照明 7.4.1 变配电所应有全方位的灯光照明,并有足够的亮度?主控 制室照度宜为 300Lx; 配电装置室宜为 200Lx; 变压器室宜 为 lOOLx o 照明灯具应能快速启动。 7. 4.2 照明灯具不应设置在设备的正上方,并应满足维修照明 灯具时作业人员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导体间的安全距离。 7.4.3 受电变配电所的控制室、高压配电装置室、变压器室及走 廊宜配置使用时间不小子1. 5h 的事故照明。事故照明可采用手 动投入的应急灯。 7.4.4 各功能单元室、室外变压辘场地应合理设置照明、动力插 座. 室外设置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54 0 7.4.5 电缆夹层、电缆隧道内的照明采用 220V 电压时,应有防 触电的安全措施. 7.5 对建筑物的要求 7.5.1 变配电所建筑的造型宜与用户其他建筑相协调. <23 - ?? .bzfxw> ? 7.5.2 独立变配电所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符合 7 度地震设防烈 度的要求。 地面及楼板的承载力应满足设备动静负载的要求。 7.5.3 建筑物的防火通风应符合第 7. 3 节有关规定。 7.5.4 长度大于 7m 的配电装置室,应设两个出口 . 门应向外开 启 z相邻配电装置室之间有门时(有充汹设备的不应设置通向邻 室的门) ,应双向开启 。 用于搬运设备的门,应满足最大设备和部 件的迸出 。 7.5.5 高压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的固定采光窗应采用夹丝玻 璃窗,下沿离地高度不宜低于1. 8mo 7.5.6 变配电所的室内地坪高出室外地坪不应小于 0.3m。 设 在建筑物内的变配电所当受层高限制时,变配电所室内地坪高出 外部地坪不应小于 0.15m。 7.5.7 通风口不应设在带电导体正上方,并应有防止雨雪和小 动物侵入的措施。 屋面、墙面应可靠防渗漏,屋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0 ,并采 取有组织排水。 7.5.8 地下变配电所建筑的防水设计,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 术规范)(GB 50108) 的规定。 穿墙管宜相对集中,并采取有效防 水措施. 附设在其他建筑物地下的变配电所,集水井、地漏等不 应设在变配电所内,并应有防倒灌措施. 7.5.9 二层布置变配电所的楼层应有吊运设备的平台或吊 装孔. 7.6 预装式变电站 7.6.1 预装式变电站适用于临时性用电的受电装置,内设变压 器容量不宜超过 1600kVA,并按本规范第 5. 1. 3 条、第 6. 0.3 条 24 - 和第 10 . 1. 2 条的规定,配置电能计量装置、断路器,继电保护 装置't. 7. 6. 2 预装式变电 土上。 采用;'; 电缆小室。 的位笠,基础应建在实 应有供电缆安装施工的 7.6.3 箱体及箱体内设备的接地部分应可括连接,并从两处分 别引出接地线与接地网可靠连接回 接地网应采取水平敷设在四 周的环形接地网 25 - ?? .bzfxw> ? 8 所用电源及操作电源 8.1 所用电源 8. 1. 1 llokV、 35kV 及两路 lokV 供电的受电变配电所,应设两 路所用电源 ;lOkV 一路供电的受电变配电所,可设一路所用电 源。 有两路供电电源的,两路所用电源应分别接自两路供电电 源。 每一路所用电源均应满足正常所用电和维修用电的需要。 8. 1. 2 所用电源可由所用变压器或配电变压器供电。 8. 1. 3 只有一路所用电源的,宜不设失压脱扣 。 有两路所用电 源的,两路电源间应能联络,并采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重 要所用负载应设失电报警。 所用电系统的各级保护间应保证选择性配合。 8.2 操作电源 8.2.1 采用全交流操作的变配电所,操作电源由电压互感器、电 流互感器或 UPS 供电。 仅动作于信号的保护装置,也可由配电 变压器低压但tl供电 。 8.2.2 直流操作电源. 1 直流操作电源宜采用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组或高倍率 锅镰蓄电池组; 直流系统的额定电压取 220V 或 llOV。 规模较大的或采 2 用电磁操动机构的变配电所,宜取 220V; 3 蓄电池组的蓄电池台数按单台蓄电池的额定电压和直流 操作电源的额定电压确定, 26 - 4 蓄电池容盘按以下条件选择: 1)事故放电末期蓄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 压的 90% ;事故放电时间不小于 2h,对于有两路所用电 源、两组充电整流装置的变配电所,可采用 lh 事故放电 时间 e 2 )事故放电末期蓄电池的高倍率放电电流能满足最大可 能冲击电流(包括稳定事故放电电流在内〉 。 8.2.3 直流系统应采用成套装置直流屏。 充电设备采用高频开 关整流装'l1. 0 直流系统的接线采用单蓄电池组单母线(一组整流 装置,充电模块按 N+2 方式配置。 一路交流电源或两路交流电 源)或单蓄电池组单母线分段(两组整流装置,充电模块按 N+ l 方式配置t. 两路交流电源〉的接线。 llokV、 35kV 大容量受电变 配电所宜采用后者。 8.2.4 充电设备应满足各种工况要求,直流输出电压可调,波纹 系数不大于 0.5 % 。 8.2.5 直流成套装宜应配置必要的检测、保护、报警装置,实施 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的应按需配置相应的通信接口 。 8.2.6 直流系统各级保护(熔断器或自动开关〉应达到选择性 配合. 蓄电池组出口保护元件的额定电流应按蓄电池 lh 放电电流 加大一级选择;各分支回路按最大工作电流选择,操作机构有直 流电机的,要考虑到起动电流影响;电磁操动机构合闸回路按 o. 3 倍额定合闸电流选择。 8.2.7 变配电所的直流操作电源不应接用所外直流负载. 27 - ?? .bzfxw> ? 电气装置 9 9.1 变压器 9. 1. 1 电力变压器额定容量选择? 1 宜按变压器经济运行的条件选择; 2 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的,一台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 应能满足全部一级负荷和全部或部分二级负荷的用电: 3 变压器负荷中,有冲击负荷的,冲击电流引起的变压器次 级电压降低应不影响其他负荷的正常用电. 9. 1. 2 低压侧电压为 0.38kV 的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超 过 2500kVA o 9. 1. 3 电力变压器宜有一侧绕组为三角形接法.宜选用以下接 线组别。 110/35kV 110/10kV 35/10kV 35/0.4kV Y.d l1 Y.dl1或 Y.ynlO+d Y.dl1或 D.ynl1 D.yn l1 10/0.1kV D.ynl1 受电变压器低压侧有备用电源自公用电网接人,且允许带电 并列操作或设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受电变压糕的接线组 别应使其低压侧相位与备用电源、相位一致。 9. 1. 4 单电源供电的受电变配电所,下列情况下宜设两台及以 上变压祷: 1 一台变压器不能满足用电负荷需要; 28 - 2 重要负荷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 对电能质量造成严重危害或对电能质量有特殊要求的负 荷需另设专用变压器,特种兔锢'再放特种变压器, 4 供电区域大或负:朱露集中.li:分区供电。 9. 1..5 附设变配电所的蜡恼白晨缸曹变压器、与高低压配电装y1 同室布置的变压器,应采用干布鞭1'1'器 。 与高低压配电装!'1同室布宜的干式变压器,单独装设的,外 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2X ; 与配电柜组合拼装的,不应低于 IP3x,并应带有温 9. 1. 6 应采用节 9.2.1 配电装置的型式选用: 1 1l 0kV 可采用 GIS 或户内间隔式装置,可靠性要求高的、 受配电装驴耐盼的,应 F, 3 101< 用固定式开关柜 s 4 配电装置均应达到安全;五防;要求。 器的、 ,应采用交流赔偌电机。 9.2.3 配电装置应满足动热稳定要求。由熔断器保护的电压互 感稽可不作动热稳定校验。 29 - ?? .bzfxw> ? 校验动热稳定及断路器开断电流所采用的短路电流应为设 备安装处三相短路电流,短路电流的持续时间应取保护动作时间 (有后备保护的按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 之和。 9.2.4 110kV避雷器应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楞;35kV 、 1 0kV 避 雷器宜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保护旋转电机、并联电容器以及 接于变压器中性点的避雷器应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9.2.5 设备外绝缘的爬电比距不应小于下列值 户外瓷绝缘 2.5cm/ kV 户内瓷绝缘 1. 8cm/ kV 户内有机绝缘 2.0cm/ kV 计算爬电比距应采用最高工作电压。 9.3 并联电容器 9.3.1 并联电容器宜按分散设置、就地补偿的原则配置. 受电 变配电所无功补偿并联电容器的安装容量,应补充分散配置无功 补偿容盘的不足,以达到用户整体无功平衡,用电计量点的功率 因数应达到《供电营业规则 >>c原电力工业部颁发)规定的标准。 9.3.2 需要抑制谐波电流或限制合闸涝流时,并联电容然应串 接电抗器。 用于抑制谐波电流电抗器的电抗率,可参照表 9.3.2 选择. 用于限制合闸涌流电抗器的电抗率不宜大于 1% 。 电容器的额定电压选择,应计人串接电抗器引起的电容器端 电压升高。 计入谐波电流的回路总电流不应超出电容器、电抗器 的过载能力 。 30 - 表 9.3.2 抑制谐波电流用串接电抗器的电抗率选择表 需抑制的i皆波次做 电抗阜% 3 12- ]4 5 4.5-6 7 2-3 9 1. 35- 1. 6 11 Q. 9-1. 1 9.3. 3 频繁冲击、波动的大容量非线性负荷需要无功补偿,应针 对性的采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动态无功补偿) .以同时达到无功 补偿、吸收电压波动和高次谐波的效果。 9.3. 4 电容器组可采用难燃介质电容器成套装宣或集合式(密 集型〕 电容器。 装于地下或建筑物内变配电所的电容器,不应采 用集合式电容器。 与电容器同室布置以及装于地下或建筑物内 变配电所的电抗器.应采用干式电抗器- 9.3.5 电容器组应采用星形接线。 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电网 中,星形接线电容器组的中性点不应接地。 9.3.6 当无功负荷变动幅度较大时,配置在同一母线上的大容 量电容器可分两组接人,能分别投切. 大容量电容器组投切引起 公用电网的电压变动 ,应不超过本规范第 4. 2. 2 条规定的限值. 一日投切超过三次的,宜采用按功率因数自动投切 ,并相应设置 防止保护跳闲时误合电容器组的闭锁功能和改变投切方式的选 择开关。 9.3.7 高压电容器组应直接与其放电装置连接,中间不应设笠 开关、触点或熔断器。 31 - ?? .bzfxw> ? 9.4 电力电缆 9.4.1 电缆选择: 1 35kV 、 10kV 电缆宜采用统包型三相交联聚乙烯绝缘电 缆,电缆芯线宜采用铜质,外护层应符合敷设环境和敷设方式的 要求, z 用于中性点有效接地电网的电力电缆,芯线对金属外套 (或绝缘屏蔽层〉的额定电压按 100%使用回路的工作相电压选 用;用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电网的,按 100%使用回路的工作线电 压选用; 3 电缆导体裁面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并经热稳定校验。 允许载流量应作环境温度、多根并列敷设及日P.fl (室外明敷 无遮阳〉因素的校正. 直埋敷设和空气中敷设的环境温度分别取 30 'C和 40 'C o 9.4.2 电缆终端头和电缆接头应根据相连接的设备、电缆绝缘 类型及安置环境选择。 9.4.3 电缆敷设方式,应根据运行可霖、便于维护和技术经济合 理的原则来选择。 电缆在变配电所内的敷设,一般采用沟槽敷设,有大量电缆的大 型变配电所可采用电缆桥架或电缆夹层的敷设方式。 多根电缆 垂直敷设应采用竖井. 室外敷设,电缆数量较少的,首选直理方式回 排管敷设宜采 用抗腐蚀高强度塑料管。 9.4.4 电缆迸出建筑物应穿管保护,并采取防水封培 。 电缆穿越道路、穿过墙体及楼板、引出地面均应jij!管保护 . 9.4.5 电缆沟的沟底应有不小于 0. 5%的纵向排水坡度,并设相 32 - 应的排水措施,室外电缆沟的沟壁宜稍高出室外地坪. 9.4.6 贯穿于室间的电缆沟、糟、桥架、竖井在贯穿处应采取防 火隔断。 敷设在电缆隧道、 电缆,应采取防火涂料、防 9.4.7 电缆的金属 电缆桥架的非阻燃 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电缆头的接地线应穿过零序电 流互感器后接地,电缆头应对地绝缘固定。 33 - ?? .bzfxw> ? 10 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 10. 1 一艘规定 10. 1. 1 在满足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应选用最简单的保护方式、 保护接线。 10. 1. 2 断路器不超过三台的 10kV 变配电所,宜采用全交流 操作. 10. 1. 3 采用直流操作的变配电所,宜采用微机保护装置s大容 量、多设备的 llOkV、 35kV 受电变配电所宜实施变配电所综合自 动化。 10. 1. 4 继电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应符合《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 装置技术规范>>CGB 14285)的规定。 灵敏系数应根据供电企业提 供的正常最小短路容量及不利的故障类型计算. 10. 1. 5 相邻设备、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 要求的两元件,其灵敏系数和动作时间应相互配合。 1 不设置串联的两级保护 。 向单一设备、一座分变配电所 供电的线路,只在供电但l装设保护; 2 若因电网层次多而造成多级保护之间无法完全取得选择 性配合时,应满足与上一级的配合,放弃与下一级的配合, 3 动作时间配合前后级均为微机保护装置的,时间级差取 0.35;有一级为电磁型保护装置的,取 O. 55 0 动作电流、电压配合:前后级配合系数不应小于 1. 10 10. 1. 6 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的用户高压配电网,应在电 源端母线上装设绝缘监测装置 ( Yo/Yo/C接线电压互感器) .并在 31 - 该母线所有出线上装设反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单相接地保护。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能满足选择性和灵敏性要求时,可不装设单 相接地保护。 10. 1. 7 中性点有效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经小电阻接地〕电网 中的所有线路、设备,均应装设反映单相接地短路电流的单相接 地保护. 10. 1. 8 每一保护装置、自动装投应能控制其投入或退出 。 10. 1. 9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路可能使保护或自动装置误动 作的,应在保护或自动装置t牵线中采取防误动作的闭锁措施,并 应设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路信号。 10. 1. 10 与电源进线直接连接的线路、设备的保护用电流互感 器应采用三相配觉。 10. 1. 11 接用保护的电流互感糕的变比选择,除应满足正常工 况及动热稳定要求,还应满足 10%误差要求(见第 10. 6. 2 条) .并 与所接继电器的电流整定范围相适应。 10.2 电气设备的保护配置 10. 2. 1 受电变配电所电源进线保护: 1 与线路电源、侧保护有配合要求时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2 过电流保护 , 3 由中性点有效接地电网供电的应装设单相接地保护. 一次接线为线路变压器组接线及内桥接线的受电装置 ,进线 保护ep为变压器保护,应按电力变压器保护设置. 电ìJM迸线保护应与供电线路电源侧的电网保护相互配合。 10.2. 2 分段断路器保护 : 1 过电流保护; 35 - ?? .bzfxw> ? 2 分段断路器作为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操作断胳器时应装 设短时接人的电流速断保护(见第 10.3.2 条〉。 10.2.3 电力变压器保护 1 纵联差动保护(用 j'额定容量 lOMVA 及以上变压辅以 及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灵敏性要求的 lOMVA 以下变压器〉或 电流速断保护(用于额定容量 lOMVA 以下变压器) ; 2 过电流保护; 3 过负荷保护; 4 汹浸变压器的本体及有载调压开关应分别装设瓦斯 保护; 5 温度保护; 6 汹浸变压器应装压力释放保护; 7 接入中性点有效接地电网的变压器应装设单相接地 保护。 10.2.4 馈电线路(向一座分变配电所供电)保护. 1 有前一级保护配合要求的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s z 过电流保护; 3 中性点有效接地电网中的馈电线路应装设单相接地 保护。 10.2.5 并联电容器保护 36 1 单台电容器过电流保护(按台装设熔断器) ; z 电容器组过电流保护 s 3 单相接地保护 s 4 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 5 电容器组失压保护, 6 单星形接线的零序电压保护或电流平衡保护或电压差动 - 保护 。 双星形接线的中性点电压〈电流)不平衡保护; 7 混度、压力释放保护(集合式电容器组内附) 。 10.2. 6 电动机保护 : 1 纵联差动与 电动机以及 2MW 及以上 的 2MW 以下电动机)或 带速动的反时限过电流保护t鸭子领定容盘 2MW 以下电动机) ; 2 接人中性点有效接地电网的应装设单相接地保护,接入 非有效接地电网的,按有关规定,装或不装单相接地保护,动作于 跳闸或信号; 4 除需要自 保护; 5 同步电机应装设失步保护、失磁保护 3 6 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要求的联动保护, 同步电捕,酶榕的动 10.3. 1 为E 用电源自动投入. 10.3.2 自动投入装置的接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 护; 短时限的低电压 叫才,可采用各 有融、a才能 作 应毛防止4 若投于故障上,应有短时投入的速断保护加速切断故障; 4 自动投入装]1启动后,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合闸操作应 37 - ?? .bzfxw> ? 保证只动作一次, 5 自动投入断路器合闸回路应有回路完整性监视装置. 10.3.3 有多级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上、下级动作顺序,应根据 配电设备、线路的负荷状况、重要负荷在配电系统的分布状况及 重要负荷允许停电时间、电源间是否允许并列操作等因素,综合 判断确定。 上、下级时间整定级差取 0. 8-15。 10.3.4 若自动投入会造成备用电源过负荷或冲击电流使过电 流保护动作,自动投入应联动自动减负荷。 10.4 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 10.4.1 受电变配电所实施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的,分变配电所 宜纳入该自动化系统。 10.4.2 自动化系统宜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1 筷拟量数据'采集和处理; z 数字盘的采集和处理, 3 电能量的采集和处理5 4 控制功能; 5 在后台系统人机对话单元上可执行电气操作 s 6 防误闭锁功能, 7 人机对话功能5 8 运行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功能; 9 运行信息显示及设备管理功能 5 10 运n伞功能 s 11 校时功能; 12 自检和自恢复功能; 38 - 13 通信功能,包括供电企业电网调度的信息需求. 10.4. 3 保护、测控单元宜采用继电保护功能与测控功能合一的 微机保护测控装置。 10.4. 4 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应具备抗干扰能力 。 对装置环境,信 息通路等,应根据装置要求及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干扰措施. 控制室的环绕要求、建筑要求、接地系统要求,应符合相应专业标 准及设备的要求。 10. 4.5 监控主系统应配置不间断电源(UP创作为备用电源,其 容盘应满足 2h 系统负荷. 若不间断电源与直流操作电源共用蓄 电池时,则操作电源蓄电池的容量选择应计入监控系统的负荷. 10.4. 6 通信用直流电源应配置专用的01+;极接地的直流电源。 10. 5 受电变配电所保护及测控装置的布置方式 10.5.1 llOkV、 35kV 受电变配电所实施综合自动化的,主控制 室设后台,配电装置各回路的保护测控装进宜在开关柜上就地布 置;主控制室应有报警音响信号。 10.5.2 llOkV 、 35 kV 受电变配电所不实施综合自动化的, llOkV 、 35 kV 及变压器 lOkV 侧断路器控制 、保护、测量装置宜在 主控制室集中组屏,单进线单变压器的 35kV 受电变配电所, 35kV 断路器的控制 、保护、现~盐装置,宜在开关柜上就地布置5 l OkV 分段断路器及 lOkV 锁线的保护、控制、测量装置宜在开关 柜上就地布置;主控制室设中央信号装置及动态模拟屏 . 10.5.3 lOkV 受电变配电所的控制、保护、测结装置宜在开关柜 上就地布置. 迸出线多的,可设中央信号装置。 10. 6 二次回路 10.6.1 敷设在柜、屏 、台上的二次回路,应采用无护层的铜芯绝 39 - ?? .bzfxw> ? 联络柜、屏、台及设备间的二次回路,应采用阻燃型铜25 缘导线; 控制电缆囚 可能受到油~蚀的地方,应采用耐泊绝缘导线。 二次回路导线不应有中间接头。 10.6.2 控制电缆和绝缘导线的芯线截面,除不应小于按机械强 度要求的最小截面,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 电流回路?导线与所接用保护装置的综合阻抗,在流经引 起保护装置动作的电流时,电流互感器的比误差不超过 10%0 综 合阻抗应计入接触电阻, 2 电压回路:当全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时,电压互感 器至任一装置的电压降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 3% , 3 操作回路:直流母线至分合闸线阁的电压降不应超过额 定电压的 10%0 计算操作回路电压降应计入接触电阻. 10.6.3 向交流操作保护装进供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应通过 击穿保险器接地。 10.6.4 控制电缆与电力电缆应分开排列 . 在同一电缆沟、竖井 中敷设,应分别在两侧排列或分层排列,在桥架上敷设,应分层 排列 。 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对控制电缆有抗干扰要求的,控制电缆应 采用铠装铅包电缆或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 40 - 1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11. 1. 1 半室内变配电所 范围内,应采用独立避雷针作为直击雷过电压保护装置??,避雷针 不应装在控制室、配电装置室的屋顶上. 11. 1. 2 于 3m. 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道路或出人口等人经常通行的地方. 11. 1. 3 建在地面上的独立变配电所控制室、配电装置室宜采用 。护装 凝 构接地; 2 斗 以上*~梆嘎与主由附接处应加装肿接地装置。 在其他防雷设施或邻近建筑物的保护范围内的,不设直击雷 E设 部汹空雪中距离,柑穷、于导线绝脚军长时两施装置 与主接地网连接点至变压器接地线与主接地网连接点沿接地体 的长度不应小于 15m。 ~l - ?? .bzfxw> ? 11. 1. 5 配电装置应按下列规定,装设避雷器作为雷电侵入波过 电压保护 1 配电装置的每组母线上装设一组避霄糕,避窗器至变压 器和其他被保护设备间的最大电气距离应符合表 1 1. 1. 5 的规 定,超过时,应在变压苦苦附近增设一组避雷器.如 lokV 迸线均有 电缆段,则 10kV 避窗器至变压器的电气距离不受限制, 表 11. 1. 5 避雷器至变压器间的最大电气距离 进 线 路 数 系统标称电压 kV 2 3 4 10 15 20 25 30 35 20 75 90 105 110 100(125) 135(1 70) 160(205) 180(<230) 注,1.装设盘属氧化物避霄器可采用括号内数值 1 2. 对其他被保护设备的最大电气距离可相应增加 35%. 2 llOkV、 35kV 架空进线,如迸线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可 能经常断路运行而线路侧又带电,则应在进线隔离开关(或断路 器)的线路侧装设一组避雷器; lokV 架空进线,应在进线隔离开关的线路侧装设一组避 雷器; 3 GIS 配电装置应在 GIS 管道与 llOkV 架空进线的连接处 装设一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可装设在管道内或管道外) .其接地 端应与管道外壳连接。若进线有电缆段的,可不装设该组避 雷器. GIS 管道与进线连接处至变压器或 GIS 一次回路的任何电 气部分间的电气距离大于 130m 时,应在变压器附近增设一组金 42 - 属氧化物避雷器 , 4 110kV 变压器中性点应装设避雷器和接地刀闸。 11. 1. 6 旋转电机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 : 1 与架空线直接连接的旋转电机的过电压保护接线可采用 图 1 1.1. 6-1 所示接线 ; 电容器 C 的电容应为 0. 25-0.5川,对于中性点不能引出的 电机,应为1. 5-2μI。电容器宜有短路保护。 4 2 3 图 1\.\.6一 l 与架空线直接连接的旋转电机的过电压保护接线 1一架空进线 2 配电母线 3 馈线 4一避雷梅 5一电容器 2 经变压器与架空线连接的旋转电机的过电压保护接线可 采用图 11 . 1. 6-2 所示接线 ; 43 - ?? .bzfxw> ? 2 3 图 1 1. 1. 6-2 经变压器与架空线连接的旋转电机的过电压保护接线 1一架空进线 2一配电母线 3一锁线 4 避雷器 11. 1. 7 为限制中性点接地的电磁式电压互感稽可能产生的铁 磁谐振过电压,可在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形绕组接入电阻或其 他消谐装置. 11.2 接地 11.2.1 变配电所内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装置、设施应使 用同一个总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以下情况应有条件地使用同一个总的接地装置. 1 接入中性点有效接地电网向多个建筑物低压供电的变配 电所,保护接地与低压系统电源接地不宜共用接地装置,低压系 统电源接地装置应设置在距变配电所适当距离的地点.低压系 统电源、接地另设接地装置若有困难而需与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 置时,由该变配电所供电的建筑物均应采用总等电位联接; z 接入中性点有效接地电网,附设在建筑物内且仅向该建 筑物低压供电的变配电所,若建筑物采用等电位连接的,电气装 置保护接地可与低压系统电源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11.2.2 GIS 室内应敷设环形接地母线. GIS基座上的接地线应 44 - 自两端与环形接地母线连接。 GIS 布置于楼板上时,其基座下的 钢筋混凝土地板中的钢筋应焊接成网,并和环形接地母线相 连接。 GIS 外壳接地必须保持 接线连接。 11.2. 3 变配电所电气装 节变化的最大电阻)应符合以下规定 1l0kV 直接接地系统 35kV 、 10kV 非有 与低压系主 与低压系马 电阻(考虑到季 ';;;;0. 1íl 三三 1íl ';;;;4íl 35kV、 lokV 经小草棚集姬系统 、--' ,;;;; 1 íl 11. 2. 4 水平均压带的配置问距应将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限制 在安全电压范围内 。 经热镀钵处理。 . 每个电 接。每 45 - ?? .bzfxw> ? 12 自发电并网 12. O. 1 自发电系指用户处安装的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以下 称发电机组)0 12.0.2 发电机组与供电网的并解点设置在发电机出口开关处 (见图 12.0 . 2) ,并采用手动准同期装置进行并网操作。 12.0.3 按就地平衡的原则配置无功补偿设备, 12.0.4 电能计量装置 1 连接并网发电机的供电电源的电能计量装置应安装能分 别计盘售电(供电企业售出)和购电(供电企业购入)的电能表,并 具有防倒功能。笛电计量应能计及最大需盐、有功及无功电盘, 购电计量应能计及有功和无功电tit; z 发电机出口应装设用于发电盘统计、分析的有功或有功 和无功也能表,相应配置电能采集装置. 12.0.5 继电保护 1 发电机组的继电保护应具有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 动性; 46 2 发电机组根据需要可设宣以下保护? 1)同期并列闭锁 s 2)解列保护 z低周率保护、低电压保护, 3)差动保护, 的过电流保护 S D过负荷保护 ; 的单相接地保护 ; 7)根据供电企业要求,配置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其他保护 - 装置。 12. 0. 6 发电机组的控制、保护应采用直流操作电源. IOkV母线 lOkV母线 点解并 军IIJ 飞 ti 图 12.0.2 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并网电气主接线示意图 47 - ?? .bzfxw> ? 13 环境保护 13. 0.1 变配电所造成的环境噪音不应高于表 13. 0.1 所列 限值。 表 13.0.1 城市五类环境噪声标准值 类别 昼 间 夜 间 06 ' 00-<23 ' 00 <23 I oo---lX.日 06 I 0。 o 50dB(A) 40dB(A) I 55dB(A) 45dB(A) 2 60dB( A) 50dB(A) 3 65dB(A) 55dB(A) 4 70dB(A) 55dB(八〉 注 o 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l 类标准适用于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乡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 标准; 2 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 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g 4 类标准适应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遭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向航道 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喃声〈指不通过列车 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13. 0. 2 变配电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不应大于下列限值. 高频电磁场场强 5V/m 工频电场场强 10kV/m 工频磁场场强 O.lmT 电磁辐射强度的监视l应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HGB8702) 48 - 和《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与标 准)( HJ/JlO.3)的有关规定. 13.0.3 变配电所产生 取防治措施。 射若超过相应限值,应采 49 - ?? .bzfxw> ? 14 受电变配电所检验及接电 14.0.1 新建、扩建的受电变配电所在施工过程中和完工时相关 单位应进行检验。 建设 14.0.2 工程完工,按合同约定,在符合相关条件后,用户(单位〉应组织项目参与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竣工验收. 14.0.3 受电变配电所为独立变配电所的,竣工验收合格后,应 在规定日期内向有关部门备案。 14.0.4 受电变配电所启动送电应按照以下要求实施3 1 送电操作前应检查设备外观无异常情况;操作设备均应 在断开位置;直流操作电源的电压、对地绝缘正常,自动化监测、 控制系统(包括不间断电源)应正常, z 检查确认操作票填写正确, 3 检查电源进线三相电压正常后方可进行送电操作s 4 新装受电变压器应经五次冲击合闸(五次冲击合闸过程 中,瓦斯保护应动作跳闸〉试验正常, 5 检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正常.带有载调压装置的,应进 行切换试验,并逐档检查二次侧电压正常; 6 有多路供电电源的,在电源间可能联络点(包括受电变压 器二次侧的可能联络点)核对相位一致; 7 所用电系统送电。检查直流操作电源浮充电正常; 8 检查电能计量装置、电力负荷管理终端装置信号指示 正常 g 受电变压器应空载充电 24h o 设有差动保护的,应在带负 9 荷后即对差动保护接线进行六角图测试检查. 50 - 15 电气试验及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校验 15.1 电气试验 15. 1. 1 llokV 以下的电力设备,应进行耐压试验(有特殊规定 者除外) 0 llOkV 的电力设备,在必要时应进行耐压试验。 50Hz交流耐压试验,加至试验电压后的持续时间,无特殊说 明者,均为 lmin;其它耐压试验的试验电压、施加时间在有关设备 的试验要求中规定。 非标准电压等级的电力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值,可根据制造 厂规定或由相邻标准电压等级的耐压试验值按插入法计算确定。 充?自电力设备在重新注油后应有足够的静置时间才可进行 耐压试验。 静置时间如无制造厂规定,则应依据设备的额定电压 确定: llOkV 大于 24h 35kV 大于 12h 5凡充气设备在充气后静止 24h 才可进行耐压试验。 15. 1. 2 当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不 同时,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试验电压: 1 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以加强绝缘时,应按照设备的 额定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 3 2 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作为代用设备时,应按照实际 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 15. 1. 3 多绕组设备进行绝缘试验时,非被试绕组应予短路 接地。 51 - ?? .bzfxw> ? 15. 1. 4 进口电气设备及国产已标明为免维护电气设备的电气 试验应遵照制造厂商提供的产品使用说明中的规定或在技术合 同中予以约定。 15. 1. 5 除耐压试验外,设备的各项试验数据应与其出厂试验数 据、历次试验数据相比较,根据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行全面分析, 对设备的电气性能及能否继续投运作出判断。 15. 1. 6 预防性试验周期 35kV 用户应为 1 年.1OkV 用户应为 3 年。 15.2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校验 15.2.1 所有继电保护装置与自动装置及其回路接线(以下简称 装置) .必须按要求进行检验,以确定装置的元件是否良好,回路 接线、定值等是否正确. 15.2.2 检验分为三种: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运行中装置的 定期检验(简称定期检验) ;运行中装置的补充检验(简称补充检 验) . 15.2.3 定期检验应符合表 15.2.3 的要求: 52 - 表 15.2.3 定期检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 编号| 项 目 l 2 I 改变定值且特性 3 4 . 每 3-6 年进行一 5 回路绝缘试验 每 6 年进行一次绝 53 - ?? .bzfxw> ? 附录 A 相关规范与标准 GB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 1<2326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 T 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543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GB/T 15945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3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9 35ω1l0kV变电所设计规和 GB 50060 3ω1l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7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1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 T 6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 T 5044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DL/ T 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 T 537 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选用导则 GB 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8702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HJ/ T 10 . 3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 价方法与标准 54 - HJ/ T 24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介 技术规范 民/T J08-1104 公共建筑电磁兼容设计规范 D??31一T17 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运行管理 55 - ?? .bzfxw> ? 附录 <#004699'>B 注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流允许值 表 <#004699'>B.0.1 注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流允许值(A) 标准 基准短 谐披次数及谐波电流允许值 电压 路容量 kV MV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100 26 20 13 20 8. 5 15 6. 4 6.8 5. 1 9. 3 4.3 7.9 35 250 15 12 7. 7 12 5. 1 8.8 3. 8 4.1 3.1 5. 6 2.6 4.7 110 750 12 9.6 6.0 9. 6 4. 0 6. 8 3. 0 3. 2 2.4 4.3 2.0 3.7 标准 基准短 谐波次数及谐波电流允许值 电压 路容量 kV MV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0 100 3. 7 4. 1 3.2 6. 0 2.8 5. 4 2.6 2. 9 2. 3 4.5 2. 1 4. 1 35 250 2.2 2. 5 1. 9 3.6 1. 7 3. 2 1. 5 1. 8 1. 4 2.7 1. 3 2.5 110 750 1. 7 1. 9 1. 5 2. 8 1. 3 2.5 1. 2 1. 4 1. 1 2. 1 1. 0 1. 9 56 - 附录 C 受电变配电所典型主接线 1 由 l okV 线路支接组 11 u , 10kV 配电站供电,受电 变压器容量 800kVA 及以相单据高压侧可不设断路器,电 源进线隔离开关改用负荷开关。 适用于无重要负荷的小容量用户 2 图c. O. 1 lOkV 一组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57 - ?? .bzfxw> ? c. O. 2 lOkV 供电,两组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1 由 lOkV 线路支接经熔断器或由 lokV 配电站供电,受电 变压器容盘 800kVA 及以下的,变压器高压侧可不设断路桥,电 源进线隔离开关改用负荷开关. 2 适用于有重要负荷的中、小容量用户。 O.38kV 寸] 图c. o. 2 lokV 二组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58 - c. O. 3 lOkV 供电,单母线接线 A o 适用于无重要负荷的中、小容量用户 . IOkV h 图c. O. 3 l okV 单母线接线 A 59 - ?? .bzfxw> ? C. O.4 10kV 供电、单母线接线 <#004699'>B。 1 由 10kV 线路支接经熔断器或由 lokV 配电站供电, 2-3 台 500kVA 及以下变压器, 60 2 配电出线的熔断器保护与电网保护配合。 3 适用于无重要负荷的小容量用户 。 10kV I 图C. O. 4 lOkV 单母线接线 <#004699'>B - C. O. 5 10kV 供电、分段单母线接线。 1 适用于中等容量用户,可有重要负荷。 61 - ?? .bzfxw> ? c. O. 6 llOkV(35kV)供电,一组线路变压器接线 .10kV 备用 。 1 35kV 供电的,保护、测量需要时可增设一组 35kV 电压互 感器。 2 适用于中、大容量用户,可有重要负荷。 lOkV(35kV) ! lOkV 图c. O. 6 llOkV(35kV)一组线路变压器组有 lOkV备用的接线 62 - c. O. 7 llOkV(35kV)供电,二组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1 35kV 供电的,保护、测盘需要时每路供电电源可增设一 组 35kV 电压互感祷。 2 本接线方式可扩大到三路供电电源的三组线路变压 器组。 3 适用于大、特大容量用户,可有重要负荷。 ) V LK 5 3 ( v -A 飞 l 飞 l L民AU l l 11OkV(35kV) J !!!良〕 A !!! 图c. O. 7 llOkV(35kV)二组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63 - ?? .bzfxw> ? C. O. 8 llOkV(35kV)供电,内桥接线。 1 35kV 供电的,保护、祺IJ亟需要时每路电源可增设一组 35kV 电压互感器。 64 z 本接线方式可扩大至三路供电电源的扩大桥式接线。 3 适用于大、特大容量用户,可有重要负荷。 一 斗 一午1 斗J 1 ~ 1 { 图c. O. 8 llOkV(35kV)内桥接线 - c. O. 9 ll OkV( 35kV)供电,分段单母线接线。 1 35kV供电的 ,保护、测量需要时每路供电电源可增设一 组 35kV 电压互感器。 z 本接线方式可扩 电源的三分段单母线 接线。 3 35kV 供电的 ,技术经帚精句采用直降变压器。 4 适用于特大容:Iíl:用户 ,可有重要?负荷。 65 - ?? .bzfxw> ? 附录 D 电气装置室通凤计算公式 0.0.1 强迫通风的通风量按下式计算: L=--i旦旦旦主豆 p X c X (Tp-T WF ) 式中 L 一一 排风盘,时/h; Q 一一 散热掠.kJ/s; p 一- 空气密度.1. 2kg/ m' ; c 空气比热.1. OlkJ / kg , 'C; Tp一一 排风温度,取 40 'C; TWF?一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 32 'Co 0.0.2 自然通风通风面积按下式计算: F= 4. 25 XPX. /.,.τE 'V H X f',. t 式中 F 通风面积, m2 ; 66 P 一- 电气装置功率损失, kW; ε 一-阻力系数,取 5一 7; H 一一迸出风口高度差 1m; 6t 一一出人口空气的温度差. (D. 0. 1) (0. O. 2) -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 ,非这样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ω〉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气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z 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 规范或其他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飞 67 - ?? .bzfxw> ?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 DG/ T J08 - 2024 - 2007 条文说明 2007 上海 - 目次 l 总则 ………………… … ….......……?… (71) 3 供电………………………… (72) 3. 1 负荷分级 ……………….... ... . … (72) 3. 2 供电方式……………… ……..... ..... (72) 4 电能质量 ……? …………… ………… (74) 4. 1 一般规定 -…... . ……… ……….........….. (74) 4.2 用电负荷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干扰的限值……. (74) 4.3 谐波及电压变动防治 … … ……... .. .. . ...... (74) 6 受电变配电所主接线…………… . .......… . ........… (76) 7 变配电所 ………..………. . . . . . . . . . . . . . . . … (77) 7.1 一般规定…? ……………..... … … (77) 7.2 变配电所总体布置 …………………….... ... .. (77) 7. 3 防火及通风~…….................…………. (77) 7. 4 照明 …..... . .. . ............ ... . . ..... ……… (78) 所用电源及操作电源 …………………? …. (79) 8 8. 1 所用电源 … ……… …………….. (79) 8. 2 操作电源 ……………………… … (79) 9 电气装置 …? …… ………………….. .. .... (80) 9. 1 变压器…………………………………........… … (80) 9. 2 配电装置 ……….....…… 川口.. . .. ...………………? ω。〉 9. 3 并联电容器……………….. .... .. . ...............…… (80) - ?? .bzfxw> ? 9. 4 电力电缆 …… .. ..... ...... ...........……. (81) 10 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 ………..................... (84) 10. 1 一般规定…. ....... ..……? …-… ................. (84) 10.2 电气设备的保护配置 ….. .... ..... .. .. ....... .. .. .…?… (8日 10. 3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 …? …………….. (8日 10. 4 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 . ...…………… 侈的 10.5 受电变配电所保护及测控装置的布置方式 …… . (86) 10. 6 二次回路……? …………………? αω 1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87) 11. 1 过电压保护 ........ ..….... ... ..... ....……………. (87) 11. 2 接地 ……….......……........………........… (88) 12 自发电并网 …….......................................... (89) 13 环境保护........….......... .....…… ........……...... (9 1) 14 受电变配电所检验及接电………………...... (92) 15 电气试验及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校验….. .. ... . ...……... (93) 15. 2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校验? ……………......... (93) - 1 总则 1. o. 2 对于 llOkV 宣应符合相关国标、行标 关技术问题。 于 llokV 的用户电气装 上海市电力公司咨询有 71 - ?? .bzfxw> ? 3 供电 3.1 负荷分级 3. 1. 2-3. 1. 3 一 、二级负荷种类很多,需根据本条所作的原则 性规定判断. 有重要负荷的用户般都是其中部分负荷属于一级重要负 荷、二级重要负荷,不宜将重要负荷范围扩大。 3.2 供电方式 3.2.1 参照表 3.2.1 确定的供电电压,如遇用户大型电动机起 动时,影响公用电网的电压变动大于限值或与电网的继电保护不 能配合,用户的非线性负荷注入公用电网的谐波电流大于限值等 特殊情况,需考虑提高对用户的供电电压。 用电设备装接容量指?安装在一个用户处的低压用电设备总 容量。 用户受电设备总容盘指:安装在一个用户处的受电变压器和 不经过受电变压器的高压电动机的总容量,kW视同 kVA。 3.2.3 UPS、EPS、 D- UPS(静态交流不间断电源〉适用于允许 中断供电时间毫秒级的应急供电. 快速自起动发电机组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 15s 以上的 应急供电. 蓄电池适用于照明、电话站的应急供电。 允许中断供电时间 15s 以下较大容量的应急供电,可采取大 容盘静态交流不间断电源与快速自起动发电机组组合使用。 72 - 虽有特别重要负荷,而设置自备应急电源在技术经济上不合 理、客观条件又不现实,仅靠电网提供的备用电源来提高供电可 靠性,贝IJ应有中断供电后防止发生严重后果的其他应急措施. 3.2.5 支援方式 ,包括从供电企业架空线路或电缆线路支,接经 熔断器或不经熔断器向一个用户供电。 73 - ?? .bzfxw> ? 4 电能质量 4.1 一般规定 4. 1. 3 非线性负荷、不对称负荷、冲击波动负荷对电能质量的干 扰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对于每一个上述搔扰源而言,越靠近骚 扰源,配电系统受到的干扰程度越严重。因此,采取相应防治措 施是电力企业和用户的共同要求和责任. 上述骚扰源对电网的干扰后果,不只是干扰电能质量,也能 危害安全运行。 4.2 用户用电负荷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干扰的限值 ;公共连接点;指供电变压器负荷侧母线。 ;PCC供电的设备总容盐;指连接在 PCC 的所有用户变压器 及供电企业变压器容量之和。 4.2.3 10kV、 35kV 电压层次会受到上级电压层次( 110kV、 220kV)对其闪变传递的影响,因此.10kV、 35kV 电压等级的闪变 总限值要计入上级电压层次闪变的传递盘. 0.73 为传递系数. 1l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闪变总限值即为该电压等级下的闪变 限值. 4.3 谐波及电压波动防治 4.3.1 本条文以下各款? z 增加脉动数要增加投入,脉动数的增加以输出的谐波电 流达到要求水平为宜。 74 - 6 本条文提供的降容比例曲线查找法比较粗略. 若非线性 负荷的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不大,可不考虑降容使用. 扰在各级电网中传递, 因此, 非线性负 滤波器。 非线性负荷变化大嘀蝠阳敏感负载对限制制畸变 要求高、无无功补偿要求的,宜采用有源、滤波器。 要适应上述所 有条件的,可组合使用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 75 - ?? .bzfxw> ? 6 受电变配电所主接线 6.0. 2 多电源供电的受电变配电所,需实现电源问并列操作或 电源问自动切换的,应取得供电企业同意. 虽然不进行电源问带 电并列操作或电源问自动切换的,但在一路电源停电时,因负荷 重要,需迸行电源切换的,则可采用进线间联络的接线,如城市 给、排水负荷。 6.0. 3 本条文所指供电方式的受电变配电所,一般规模较小,其 电源进线的电源侧均有供电企业设置的电网保护,不设电源进线 保护,不致危害电网安全,又能减少配电设备及保护配置级数。 凡熔断器的开断能力能符合要求且与上一级保护能相互配 合,采用熔断器保护简单可靠。 6.0.4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同一电网中,多接用 Yo/Yo 接线的 电压互感器,容易产生铁磁谐振,因此,只在电源变配电所母线上 装设. 6. O. 6 对于负荷分区集中的,采用 35kV 直降变压器分区供电, 一般情况下有减少降压层次导至的建设费用降低、一、二次设施 简沽,线损降低及运行管理简便的优点. 但是用户 35kV 配电设 施的增加,也增加了对 35kV 公用电网的事故影响。 建议在以下情况采用 35kV 直降变压器:变压器不超 4 台,容 量设置 1000 - 2000kV A/台,一台直降变压器供电半径不超过 50m.重要负荷供电采取低压互备. 76 - 7 变配电所 7.1 一艘规定 7. 1. 1 现今上海地区建造的用户变配电所几乎不采用配电装置 室外布置方式,因此,本规范不列入室外变配电所的相关规定。 7. 1. 4 当无法远离污染环境时,变配电所不应设在污染源主导 风向的下风侧。 变配电所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场所和浴室、厕所等可能织水场 所的正下方或贴邻。 变配电所不应设在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 . 35kV 及以上变配 电所不应设在火灾危险区域。 lOkV 变配电所不宜设在火灾危险 场所的正上方或正下方,若与火灾危险建筑物毗连时,与火灾危 险建筑物共用的隔墙应是密实的非燃烧体,通向火灾危险建筑物 的走廊或套间的门应为难燃烧体。 变压器室 、 电容器室门、窗应 通向非火灾危险环境. 7. 1. 6 只考虑有计划的发展需要较为实际。 7.2 变配电所总体布置 7.2.6 一般大型建筑地下室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若遇地下或半 地下变配电所建成后实际湿度较高影响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时,可 加装去湿机。 7.3 防火及通凤 7. 3. 5 防止火灾事故发生时烟气通过通风系统相互影响. 77 - ?? .bzfxw> ? 7.3.6 六氟化硫气体比重为空气的五倍,排风口设在下部能有 效排出六氟化硫泄漏气体. 7.4 照明 7.4.3 采用应急灯应有维护管理的措施,确保经常处于良好 状态。 7.4.5 采用 220V 电压的安全措施包括?采用 220V 隔离变、采 用剩余电流保护及灯具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等。 78 - 8 所用电源及操作电源 8. 1. 2 为简化配电装置,不'窝囊量斯用变压器,运行经验表明 接自配电变压器的所用电源担较衍嚣,另外,对直流电源、蓄电池 的事故放电时间扩大到 2h,给所用电源失电的抢修留出了时间 。 由所外配电变压器供所用电源的线路装置应有较高的可靠性,失 电应有报警。 器 。 8.2.1 在没有电压互感器的情况下,变电所内配电变压器的瓦 斯、温度报警信号电源自其低压侧接人。 8.2. 2 仍适宜采用. 〉寥配电所各莲草委衔,直 电、整流装置故障s 2)变配电所内故障或供电线路故障,造成全所停电。 的 79 - ?? .bzfxw> ? 9 电气装置 9.1 变压器 9. 1. 2 采用容量较大的变压器,应注意配置在 0.38kV 母线上断 路器的开断能力能满足要求。 9. 1. 5 干式变压器的空载损耗较各型油浸式变压器均高,又价 贵,且泊1x变压器造成火灾事故也并非多见,因此,本条文只规定 必须使用于式变压器的场所,其他场所仍宜采用油浸式变压器. 9.2 配电装置 9.2.1-4 配电装置的五防要求: 防止误拉(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 接地线(接地刀闸〉合|响;防止带电合接地刀闸(挂接地线) ;防止 误入带电间隔. 9.2.2 全交流操作的变配电所采用的弹簧贮能操动机构应能人 力贮能,利于全所停电时的送电操作。 9.2.4 本条文所指金属氧化物避窗器是无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 避雷器。 通常对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都采用特别注明 的提法. 9.3 并联电容器 9.3.1 无功补偿首选方式,是对稳定运行、功率因数较低、容量 较大的用电设备进行个别补偿;其次是设在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 和分配电所高压母线上的分散补偿,以达到区域性的无功平衡; 80 - 受电变配电所的集中补偿原则上只对受电变压糕和高压配电网 的无功损耗进行补偿。 采用低压并联电容器补偿容易实现分组 自动投切. 9.3.2 并联电容器的合闸涝流不超过电容器额定电流 20 倍的, 可不串接限制合闸涝流的电抗器。 电容器组的合闸涝流可经计 算确定. 应先查明电容器安装处的主谐波,据此选择电抗器的电 抗率。 9.3.3 静止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l??用于诸如电炉冶炼、金属 轧制、轨道交通等从电压波动、畸变等多重损害公用电网电能质 量的负荷。 9.3.5 高压并联电容器组采用星形接线,对限制电容器全击穿 短路电流、提高避雷器的过电压保护效果均优于三角形接线. 优 先采用单星形接线. 串联电抗器宜接在中性点。 9. 3. 5 并联电容器分组宜按 1 : 2 或 2: 3 容盘配置。 9. 4 电力电缆 9. 4. 1 本条文中未列入直埋敷设电力电缆的土攘热阻系数校 正,因为按上海地区的土壤情况应取校正系数为 1 0 电缆通过短路电流时的脚础叫PJE,其中热稳 定系数 K 建议可简易地由下表查得。 81 - ? ? ? ? ? w w w .<#004699'>b z f x w .c o m ? ? ? ? 。。 ;; 导体种类 任\翻期\宜允诠?短路F允\许\ t 90 80 75 70 65 60 50 <230 220 129 125.3 134. 6 13 1. 2 137. 5 133 140 136. 5 142.4 139.2 145. 3 14 1. 8 150.3 147. 3 表 9.4. 1. 3 热稳定系鼓 K 值 铜 ;:::、- . 160 150 140 130 120 <230 95.8 89. 3 62.2 74.5 64.5 83. 6 103.2 97. 1 90.6 83. 4 75.2 87.2 106. 7 100.8 94. 7 87. 7 80. 1 89. 1 110.2 104.6 98.8 92 84.5 90. 7 11 3.8 108.2 102. 5 96. 2 89. 1 92.3 11 7 11 1. 8 106. 1 100. 1 93.4 94 . 2 1<23. 7 118.7 113.7 108 101. 5 97.3 铝 -4?二?、- 220 160 150 140 130 120 81. 2 62 59 53.2 48. 2 41. 7 85 66. 9 62. 9 58. 7 54 48. 7 86. 6 69. 1 65. 3 61. 4 56 51. 9 88. 5 71. 5 67. 8 64 59.6 54.7 90.3 73. 7 70. 1 66. 5 62. 3 57. 7 91. 9 75. 8 72.5 68. 8 65 60. 4 95.5 80. 1 77 73.6 70 65. 7 - 9.4.3 室外电缆敷设方式的建议使用范围: 直埋敷设:同一通路不超过 6 根电缆且无分期敷设计划;敷 设路径不易经常开挖、元化姐睡温液体溢出、不承受重压、 地下管线少。 电缆沟敷设2 同一通踩蝠圄-除或虽不超过 6 根电缆{旦 有分期敷设计划嗷设路径壳-二高温液体溢出、元重载车辆 通过. 若同一路通不会超过 6 根电缆且敷设路径不与道路交叉, 可采用浅槽敷设。 ~下管网复杂、与 83 - ?? .bzfxw> ? 10 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 10. 1 一假规定 10. 1. 3 微机型保护装置具有功耗小、灵敏度高、动作速度快、体 积小、运行维护简便、修试项目简化、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 已得到广泛使用。 费用投入增加。 变配电所自动化实现信息数据自动采集 、处理、存储和共享, 可以促进用户电力设施安全经济运行,提高用电分析和管理水 平,并为远方监控提供了条件,也是体现用户整体科技水平的一 个方面. 实施变配电所自动化要增加建设费用,对运行管理人员 技能要求较高。 变配电所自动化宜在用电容量及配电系统规模大、用电成本 比重高、负荷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用户实施. 10. 1. 4 校验灵敏系数用的短路电流的取法: 1 短路点:按相关规程规定; 2 短路容量τ按供电企业提供的 PCC 的正常最小短路容量3 3 短路种类:校验单相接地保护用单相接地短路,校验其他 保护用两相短路. 10. 1. 6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的配电线路,以下情况往往不能 满足单相接地保护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出线总长不长,单相接地 电容电流很/扒出线数量不多且长短差距很大。 10.1.7 包括受电变配电所的电源进线和同级电压的出线. 10. 1. 10 目前是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公用电网,以后可能改为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84 - 10.2 电气设备的保护配置 10.2.3 一次接线为内桥接线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电流回路应 采用连接电源进线断路器、内桥断路器、变压器低压但tl断路稽三 俱tl电流互感器的接线(三点差动接线) ; 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 护、过负荷保护的电流回路应采用连接电源进线断路器、内桥断 路器二侧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和电流接线) ;保护跳闸应联动三侧 断路器。 变压器高低压恤tl均接入中性点有效接地电网的,高低压侧应 分别装设接地保护。 10.2.5 本条文第 6 款所述的保护用于单只电容器故障退出运 行后,造成星形接线电容器组另二相电容器端电压升高(中性点 漂移〉超出允许范围的保护。 单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采用零序电压保护,装室简单、灵敏 度高,宜首选. 10.2.6 带短时限低电压保护的延时整定,对于允许自起动的电 动机,宜取 l一1. 55. 以躲过邻近处发生短路故障时电压波动引起 的误动,并能在供电线路自动重合闸成功后保持连续运转,由于 中断供电时间很短,再来电时也不致产生大的冲击电流危害 安全. 对于不允许自起动的电动机,不宜超过 o. 55。 10.3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 10.3.1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可以在各个电压级、各个配电层次实 现,对于重要负荷,只要有两个电源对其供电,宜采取备用电源自 动投入,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但受电变配电所的多路电源进线 85 - ?? .bzfxw> ? 间,为确保公用电网安全,一般不采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特殊需 要的,应向供电企业提出申请并经同意囚 10.4 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 10.4.1 对于大型电力用户,如整体信息管理具备局域通信网, 旦中央调度或控制中心对配电系统有测控需求的,应将分变配电 所纳入受电变配电所自动化系统。 10kV 受电变配电所,一般不实施综合自动化。 10.5 受电变配电所保护及测控装置的布置的方式 本节所列布置方式是上海地区比较通用的做法,也比较合 理。以简化二次回路配线,节省主控制室空间。 对原有变配电所实施自动化改造,应对施工简繁、影响停电 时间长短、现有设备条件及投入费用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布 置方式。 10.6 二次回路 10.6.2 在校验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比误差不超过 10%时,采用的 电流是;引起保护装置动作的短路电流气这个电流对于不同的保 护装置具体取法不同,例如 z对于电流保护取一次整定电流,对于 变压器差动保护取最大穿越性故障电流。 因为对直流电源蓄电池事故放电终止电压取 90%额定电压, 合闸线圈的最低动作电压不低于 80%额定电压,因此,操作回路 的电压降不能超过 10%额定电压,如果计人蓄电池内阻压降,合 闸回路允许电压降将更小。 10.6.3 防止保护装置一点绝缘击穿时可能发生误动作。 86 - 1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11. 11. 1. 1 按照过电压保护相类魏蟹的现定,只有在雷电活动特殊 强烈的地区,控制室和高压配电装置室宜设直击雷保护,上海地 区虽非雷电活动特殊强烈地区,由于采取本条文规定的直击雷保 护措施容易实施 ,为 距离内,对 110kV、 3 避雷器。 该避雷糕的保护 上海地区 110kV 、 35kV 公用电网的架空线路采用全线避雷 线保护. 2 4 110 电压保护相关规程规定 ,是对单进线单台运行变压糕的要求,由 87 - ?? .bzfxw> ? 电波的陡度和幅值。 11. 1. 7 Yo/Yo 接线的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接入电阻的简易方 法可采用 z 35kV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接人 220V、 500W 白炽灯泡 5 lokV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接人 220V、 200W 白炽灯泡。 11. 2 接地 11.2.1 为防止高压电气装置接地短路时在保护接地装置上产 生的高电压传入低压系统,低压系统电源接地与保护接地不能共 用一个接地装置,低压系统电源接地应在距保护接地装置以及变 配电所接地网 10m 以上的地点另设接地装置。 若变配电所附设在一个建筑物内,且仅向该建筑物供电的, 则可经等电位联结,使所有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装置外导 电部分乃止整个建筑处于等电位,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 11.2.4 水平均压带间距较大时,变配电所内发生单相接地时, 地面不同点可出现较大电位差异,从而产生较大的跨步电压和接 触电压,应通过计算确定水平均压带的间距、布置. 88 - 12 自发电并网 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的管理应按照《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运行管 理)(0831一Tl7)的规定执行. 凡需并网的发电机组必须向供电企业提出并网发电申请. 发电机组建成并网前,用户应与供电企业签定并网协议。 并网协议主要内容: 1 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概况 1)发电项目建设依据; 2)发电性质及发电原则; 3)发电机组装接容量及电压等级; 2 发电机并、解列点及并网主接线方式〈附主接线图) ; 3 发电机继电保护的设11; 4 调度关系及通信方式, 5 电能计量装置的安置5 6 电价及电费的结算方法, 7 发电机组异常运行和故障处理一般原则 3 8 其他约定事项 并网协议作为供用电合同的附件。 并网发电接人系统设计,应就一次接线、继电保护安全自动 装置、并网方式、电能供售及计量、涉及公用电网调整等与供电企 业协调 。 接入系统设计应经供电企业认可. 用户发电机组的解 列保护由供电企业整定 。 12.0.2 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的特点是能源综合利用并以热定电, 以用热为主,发电为副,不能作为用户可靠供电电源,用户用电仍 89 - ?? .bzfxw> ? 以电网供电为主,即使机组停机,用户生产用电仍由电网供电。 因此,发电机出口开关兼作并网开关,解列点也选在发电机出口 开关。 新机组或经大修后的机组在第一次并网前待发电机升压后 必须测定并列点二侧相序一致,才能进行并网操作。 90 - 13 环境保护 13.0.2 本条文所列的; 限值;、;工频磁场场强限 规范)HJ/J24 的推荐值。 13.0. 3 噪音防治措施: 1 变配电所总 离噪声敏感目标 iSi限值;及;工频电场场强 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 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电抗器室布置在 、 lOkV 配电变压 3 变压器、电抗器室、配电装置室采取自然通风。 若采取机 5 z 采用带金属外壳的电气设备,对裸露导体采取金属屏蔽 措施, 91 - ?? .bzfxw> ? 14 受电变配电所检验及接电 14. 0.1 本条文中的;相关单位;系指供电企业。 14.0.4 受电变配电所接电应具备如下条件 1 供电企业与用户签订(新建)或重新签订(扩建)<<供用电 合同 >.包括相关的《调度协议》 、《电费协议h 2 由用户编制新建、扩建 35kV 及以上受电变配电所的启动 方案,并经供电企业审核同意s 供电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启动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5 2)启动日期; 3)启动负责人(主持人〉、现场调度、供电企业联系;人(用电 、操作人, 检查员) 4)启动设备范围及启动前设备状况3 5)同供电企业电网调度的操作协调 5 6)操作、测试顺序; 7)注意事项。 3 送电范围内电气设备试验、校验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由供电企业审查 认可, 4 运行人员具备相当资格、配备适当;具备必要的运行管理 规章、制度; 5 电气装置所有设备上铭牌齐全、命名正确 5安全用具、消 防用具配备齐全; 6 电能计盘装置及电力负荷管理终端装置安装调试完工。 92 - 15 电气试验与继保自动装置校验 15.2 继保自动装置校验 15.2.2 检验分为三种?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运行中装置的 定期检验(简称定期检验) ;运行中装置的补充检验(简称补充检 验) 。 1 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校验,在下列情况时进行: 当新装的一 次设备投入运行时,当在现有的一次设备上投入新安装的装置 时;当对运行中的装置进行较大的更改或增设新的回路时; 2 定期检验分为三种 : 全部检验;部分检验;用装置进行断 路器跳合闸试验 ; 3 补充检验分为四种 :个别装置改造后的检验;检修或更换 一次设备后的检验,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后的检验,事故后的 检验。 93
本文档为【DGT J08-2024-2007 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59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3KB
软件:Word
页数:81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04-27
浏览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