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

举报
开通vip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孔 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
孔 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 (20)寝不尸,居不容。 (21)过犹不及。 (22)克己复礼,为仁。 (23)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7)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28) (2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30)刚、毅、木讷,近仁。 (31)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 (3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 学,民斯为下矣! (39)见得思义。 (4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2) (4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4)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4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46)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47) 48) (49)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 (4) (5)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12)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 (16)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 罪不容于死。 (20)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 (23) (24)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 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27) (28) (29) (30) (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 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 无憾。 (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 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 所恶勿施,尔也。 (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 免于死亡。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38) 39) (4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41) (42) (43) (44) (45)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46) (4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48) (4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5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 心者然也。 51) (52) (5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54) (5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56)尽信书,不如无书。 庄子名言: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 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2.《庄子?杂篇?列御寇》 3.“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 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4.《庄子?让王》 5.“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 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 6. 7.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 小人甘以绝。《山木》 8.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9.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10.,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 邪?《庄子?列御寇》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 也。《庄子?列御寇》 13.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 也。《大宗师》 1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 不相往来。《胠箧》 15.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16. 1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8.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 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1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20.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 里。《庄子?让王》 21.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秋水》 22.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23 25. 26. 2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 遥游》 2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29.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 境,斯已矣。《逍遥游》 3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31.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32.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33.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 亦有之。《逍遥游》 34.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35.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 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36.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37.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齐物论》 38.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39.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40.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 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41.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 物论》 42.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43.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 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44.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45.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 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 之谓物化。《齐物论》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养生主》 47.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养生主》 48.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 可以尽年。《养生主》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5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 间世》 51.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人间世》 52.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53.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54.朝受命而夕饮冰。《人间世》 55.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56.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间世》 57.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 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58.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59.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60.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61.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62.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6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64.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65.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 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66.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 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 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6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 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 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68.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69.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70.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71.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 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 蹄》 72.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 宥》 73.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 篇?在宥》 74.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 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75.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 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76.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77.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 中。《庄子?外篇?秋水》 78.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 子?外篇?秋水》 79.“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 子?外篇?秋水》 80. 《庄子?杂篇?庚桑楚》 81.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82.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8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84.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 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 篇?天下》 老子名言 1.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 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 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 10.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 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 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 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 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 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 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 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 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 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 以为天下正。 41.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 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 讷。 5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 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 之;德信。 5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 有三。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 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6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 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 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63. 6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 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6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 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 欲,而民自朴。” 6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7.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68.治人事天,莫若啬。 69. 7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 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 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7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72. 7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4 7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 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7.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 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8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 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1. 8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8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8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5. 8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 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8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8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9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9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 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9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 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 9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94. 9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96.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9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9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99. 100.
本文档为【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8-26
浏览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