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

【doc】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

举报
开通vip

【doc】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doc】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 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 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 皇盐Q生塑 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 —— 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 徐茂明 [摘要]明清时期徽州与苏州之间的文化互动,主要是以徽人的商业活动与家族迁徙的形式完成 的.徽州人在促进了异地繁荣的同时,将宗族意识重新输回故里,在徽州建宗祠,编宗谱,立义庄,修族墓, 维护了徽州社会的相对稳定. [关键词]苏州I徽州I家族迁徙I文化互动 [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识码]A[文...

【doc】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
【doc】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 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 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 皇盐Q生塑 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 —— 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 徐茂明 [摘要]明清时期徽州与苏州之间的文化互动,主要是以徽人的商业活动与家族迁徙的形式完成 的.徽州人在促进了异地繁荣的同时,将宗族意识重新输回故里,在徽州建宗祠,编宗谱,立义庄,修族墓, 维护了徽州社会的相对稳定. [关键词]苏州I徽州I家族迁徙I文化互动 [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73(2004)02—0025—11 [作者简介]徐茂明,副教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215006 大阜潘氏在明代已是枝繁叶茂的徽州"名家巨族"?.清初,潘氏一支因经商而徙入苏州,经过百 余年的发展,至乾嘉以后,又浸浸日盛,成为苏州势力最为煊赫的科第世家,官宦世家,积善世家,同 时还是晚清苏州酱园业的行业领袖.相比较而言,那些留在大阜以及后来由苏州迁回故里的潘氏族 人则日渐式微,相形见绌,但徽苏两地潘氏族人的联系互动始终不断.潘氏传奇式的家族发展史,颇 为典型地反映了徽苏两地文化的互动,整合与变异,本文即以此为中心,着力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潘氏在移徙苏州 以及与徽州故里的互动过程中,对徽苏两地文化的继承,扬弃与重铸,回输,由此可 以窥探徽苏两地 文化互动的方式和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以及徽苏两地社会,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 一 大阜潘氏由徽入苏的土着化过程 大阜潘氏始于唐末,原居于歙县篁墩,元末明初徙居歙县孝女乡大阜山南,该支遂称大阜潘氏. 潘氏迁居大阜之后,瓜瓞绵绵,繁衍迅速,由五派,八派,到十一派,至清初顺治年间已经分为二十余 派了,成为歙县着名的望族. 明末清初,24世祖潘仲兰(筠友公,1609--1677)在江淮间经营盐业,始侨寓苏州南濠.康熙初 年,第25世祖潘景文(其蔚公,1639--1706)正式卜居苏城黄鹂坊桥巷,成为大阜潘氏迁苏后的始祖. 潘景文(1639--1706)生有九子,形成苏州大阜潘氏一支九脉的基本格局.在这九个分支中,以长房 敷九公(兆鼎,1658--1724)支人丁最旺,科第最盛,清代潘氏9个进士中有8个来自该支.其次是二 房舜邻公(1664--1732)支.舜邻公生有十子,主要是继承祖业,经营鹾业,其中1—5房改籍迁回歙 县,6—1O房迁至苏州.其余各房,传至晚清,便已衰落不振,所谓潘氏九支,真正长盛不衰的只有长 ? 本文为唐力行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19世纪苏州与徽州历史发展差异的比较研究>的部分成果. ?民国十六年修'大阜潘氏支谱>附编卷10(大阜潘氏宗祠记>,第1页. ?25? 房敷九公.敷九公有七子,其中只有长房东白公(克顺,1682--1710)和四房闲斋公(喧,1686--1756) 能绵延不绝,家族昌盛,而论功名官宦,又基本集中于闲斋公的次子贡湖公(冕,1718--1780)--支, 可以说,敷九公四房贡湖公支是整个苏州大阜潘氏家族的骨干(详见:潘氏其蔚公支主要人物世系 图). 大阜潘氏虽然在清初就开始在苏州居住,但融入到苏州社会,成为真正的苏州人,则是乾隆中 期的第29世"奕"字辈.在清代前期的一百余年中,潘氏还属于商籍,活动中心主要在杭州,其子孙也 多隶籍于杭州府学,或钱塘县学,仁和县学.康熙年间,第25世祖"其蔚公回歙时居多",26世祖敷九 公"虽定居苏城,犹时往来于两地也."?筠友公,其蔚公死后皆葬回故里歙县?.再从婚姻关系看,此 时与潘氏连姻者基本是歙县大族汪,程,江等姓.早期潘氏选择歙县大族作为联姻对象,究其原因, 还在于徽苏两地风俗文化的差异.潘冕兄弟在撰写其母亲戴氏(苏州人)的"事略"时解释说:"先是 吾宗自新安侨寓于吴,鲜吴中婚嫁者,吾母之来,宗党咸疑习俗奢华,恐于家风未洽.而吾母秉性谦 恭,敦厚俭朴,钗荆裙布,绝无勉强意,未弥月,群藉藉称贤云".@潘氏族人对苏州人戴氏由疑虑重重 到"藉藉称贤",其衡量标准就在于是否合乎潘氏徽州故里求实尚俭的家风. 潘氏移徙苏州之后,一方面依然坚守其徽州故里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在努力融入到苏州社 会中去,这种努力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科举,婚姻,社交. 潘氏向科场的挺进自25世祖其蔚公就已经开始,但至29世祖奕隽三兄弟才获得成功.乾隆年 间,奕隽(174O一1830),奕藻(1744—1815),奕基(1745—1824)三兄弟少年得志,与吴蠡涛,吴少甫 兄弟,"并驾文场,有'二吴三潘,之目".?后来潘奕隽,潘奕藻先后会试中式,成为潘氏最早的二名进 士,这也成了潘氏家族兴旺发达的契机.乾隆三十四年(1769),奕隽中进士后,遂正式"改入吴县 籍".?随后其弟亦改入吴县籍.奕隽,奕藻兄弟先后及第改籍,标志着大阜潘氏迈出了正式融入苏州 社会的第一步. 乾隆五十八年(1793),潘奕基之次子潘世恩(1769—1854)状元及第.次年,世恩之胞兄世荣 (1768—1829,承嗣潘奕藻之后)乡试中举.第三年,潘奕隽之子世璜(1764--1824)再中探花.这 "世"字辈的潘氏三兄弟,三年之中捷报频传,功名之显赫完全盖过了其父辈"三潘".潘世恩状元及 第后,授职翰林院修撰,后历任六部侍郎,尚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军机大臣,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武英殿大学士, 赏穿黄马褂,晋加太傅,赏食全俸.在他去世前的5年中,有3个孙子(祖荫,祖同,祖保)先后被钦赐 举人,去世当年,祖同又被钦赐进士.所以李鸿章为潘宅题写的匾额是"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翰林之 家"@,潘氏已经成为当时苏州最显赫的缙绅大族. 潘氏融入苏州上流社会的第二条途径,是与苏州士绅家族联姻.从潘氏的婚姻圈看,门当户对, 首选士人是其择偶的基本原则?.在潘氏的婚姻圈中,与三鼎甲之家联姻的就达1O余人次,其中着 名家族有明代状元申时行,清代状元彭启丰,状元缪彤,状元毕沅,状元吴钟骏,吴县榜眼冯桂芬,探 花吴大激.潘氏与苏州鼎甲之家的联姻,不仅可以使潘氏家族尽快地从亲缘组织形式上融入苏州社 会,同时也从家风这一根本命脉上使潘氏能为苏州所接纳.正是通过联姻的方式, 苏州状元家族崇 尚教育,致力科举的价值取向,对潘氏家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潘氏敷九公长房东白公支 ?潘钟瑞《奉思录)(又名《敷九公自订年谱'),第23页,见《香禅精舍集)一,光绪九年刻本. @筠友公墓在歙县东乡大程村叶备坞,其蔚公墓在歙县飞布山潜庄金盆坦.敷九公墓虽然在苏州,但其侧室崔氏 墓亦在歙县.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8(例赠安人显妣戴太安人事略),第33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9{……吴县附贡生云浦府君纠状>,第4O页. ?光绪三十四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5《敷九公四房贡湖公支). @《苏州史志资料选辑)第24辑,1999年,第76页.据光绪34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4《登进录)统计,清代潘 氏共产生进士9人,举人32人,贡生20人,庠生140人.另据民国33年修《大阜潘氏支谱)附编卷7《登进录 二)载,宣统年间,潘氏有4人被赏给农,兵,商等科举人,1人为拔贡. ?详见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4月)第136—137页:《敷 九公长房蓼怀公支功名及联姻情况表>,'敷九公四房贡湖公支功名及联姻情况表> ?26? (即老大房)支以经商为主,但因为状元之家申氏与缪氏的先后嫁入,他们也由商贾世家转为书香门 第.缪氏嫁到潘家时,潘世经(1755--1813)家连遭不幸,"门户几不克持",有人劝世经之子潘遵礼 "弃儒就商,以承先业",其母缪氏怒斥道:"鹾业习气不好,万一沾染,回头已晚.汝但在家勤读,砚田 亦可生活,不望汝有成,但望汝勿坏耳!"?正是在缪氏的严格督促下,其子遵礼 (1819),其孙潘馥 (1840)终于先后中举,成为敷九公长房中功名最盛的一支. 潘氏其蔚公支主要人物世系图 景义(J蔚公) 兆鼎(敷九公) 克顺(东[J公) I 宗州(蓼怀公) 奕腾 I 世瀚 奕珧 l 世经 喧(斋公) I 冕(贞湖公) 奕隽 I 世璜 奕藻 I 世荣 奕皋 I 世恩 兆(舜邻公) 邦协(律和公) I 宗坝(:涧公) 突l I 世铺 厂L]I厂TLr]遵遵遵遵遵希曾曾曾曾曾绍典 澄渊礼范祁甫彦沂绶玮曾曾 ]厂j]霁蔚馥钟观康诚介仁仪祖?}l}}i}}t晋涑 Ir』]ll^IIr』 瑞保保先贵繁摩凤喜荫谦龄龄 潞 龄龄 II 潘氏因为科第兴盛,位居显要,其门生,同年,座主,同僚等关系遍布全国.在潘氏构筑 的社会关 系网络中,其同年,门生的关系往往借助于地缘关系而结成更为密切的好友,甚至 姻亲关系,这些都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9'敕封孺人例封宜人缪太宜人行述>,第 6O页. ?27? 棒艘 缉 伞忠 尚忠 贞??承溯 树孳 成??承厚 亨??乐蜊 豫毒{= 忠袅 忠万 忠颖 志瀹 ?巷诒??承谋 构成了潘氏作为江南一等望族巨绅的有效社会资源.例如苏州彭氏,是康乾年间吴中最着名的"甲 科世家",高门大族,清代产生了14名进士,33名举人,106人拥有各种职务或官衔?.乾隆二十七年 潘奕隽乡试中式时,其座师就是彭启丰,且与彭启丰之子彭绍升"有通家好"?,所以,潘氏极为重视 发展与彭氏的关系.据潘奕隽《三松自定年谱》云:乾隆二十九年,奕隽与绍升"晨夕过从",绍升"以 所刊《儒门法语》等书见赠,读之,向往之心油然而生"@.潘氏对彭氏的"向往之心",还可从行善宗旨 的转变中觅其端绪.彭氏广刻善书,广行善事,时人都将彭氏科第兴盛视作其行善的结果,余治《得 一 录》即称:"苏郡世德,首推彭氏,其家累代戒杀,故科第绵绵,至今犹盛".?潘奕藻亦云:"吾乡彭访 濂(定求)先生喜刊善书行世,迄今科第连绵,积累非一日也".所以他教导子孙说:"汝等既要读书, 清晨须虔诵《感应篇》,《阴骘文》,其余《儒门法语》,《寸耕钞略》等书不可不读,庶几触目知感".?如 果说潘氏在徽州行善还是出于自发的"天性"的话,那么,到了苏州以后,这种"天性"已经转变为积 善求报的自觉行为了.奕基之孙潘曾沂(1792—1852),居乡二十余年,行善不倦,宗党邻里受其泽惠 者不计其数.曾沂病逝后,上海城隍庙立刻印发《潘公免灾救难宝卷》,称赞说:"那潘大少爷(曾沂), 时代积德行善,戒杀放生,家中从来不食活物,所以世世科甲,状元宰相"@.潘彭两家,由师生,同年, 进而联姻,最后是家风的熏染同化,潘氏终于也象彭氏一样,受到苏州以至整个江南社会的赞赏,推 崇. 道咸以降,随着潘氏家族地位的迅速提升,潘氏与苏州名门的关系更加密切,其代表有常熟状 元翁同稣家族,吴县状元吴钟骏家族,吴县榜眼冯桂芬家族.值得注意的是,在潘氏与苏州地方名门 望族建立各种关系的过程中,前期还主要是潘氏高攀苏州望族,而娶入的也只是状元之家世系较远 的女子,如申氏,缪氏和彭氏;但到了后期,情况倒转,苏州的鼎甲之家大多高攀潘氏,嫁入潘宅的都 是直系的女儿或孙女,如吴钟骏之女儿与孙女,冯桂芬之孙女.潘氏与苏州望族之间关系的转变,充 分说明潘氏已经完全融入苏州社会,并且后来居上,成为苏州新的望族. 二潘氏对徽州文化传统的继承 大阜潘氏由徽州商贾世家成长为苏州最具影响力的科第世家,尽管其社会地位发生翻天覆地 之变化,但其家风仍然保留了不少徽州故里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上的薪火相传与家族的空间移 徙,不仅使徽苏两地间的文化互动得以实现,同时也是潘氏在那个时代获致成功的重要因素.综而 言之,潘氏世代承袭的徽州文化传统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服膺宋儒的传统.从徽州的方志,家谱看,朱熹对徽州的思想秩序和生活秩序的影响是 非常广泛而深远的,朱熹所制订的《家礼》,是徽州各族"家典","族规"的蓝本.雍正茗洲《吴氏家典 ? 序》明确指出:"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则宜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 自待,而以邹鲁之风传之子若孙也".直至民国时期,徽州日常生活中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傩礼 等虽有变化,但基本上仍保持了《朱子家礼》的遗规或遗意. 大阜潘氏作为歙县的"名家巨族",世代浸淫于朱子理学的文化氛围之中,因而朱子学亦成为潘 氏崇奉恪守的家学.顺治年间的《大阜潘氏宗谱凡例》即云:"忠孝节义,上有光于朝廷,下有关于世 教,吾族代不乏人".?潘氏迁居苏州之后,其对朱子之学的尊崇一仍其旧.乾隆二十六年,贡湖公 (冕)"集宗族于躬厚堂(在马医科巷),行朱子家礼."其父闲斋公(暄)云:"惟朱子此书盛行于宋时而 ?吴建华'中华姓氏谱?彭姓卷>,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2002年,第86—87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9(潘安人汪氏墓志铭>,第1O页. @潘奕隽'三松堂集?三松自定年谱>,同治十一年刻本,第7—8页. ?余治<得一录>卷8<放生会章程>,光绪十一年宝善堂重刊本,第35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9(……畏堂府君行述>,第31页 @上海城隍庙翼化堂印<潘公免灾救难宝卷>卷上,第1页,咸丰五年刻. ?民国十六年修(大阜潘氏支谱>附编卷10(纪事>,第5页. ?28? 便习,民间乡邻风俗之美,相与群居不乱,盖恃是一线耳,不可不讲也."?贡湖公之孙潘世荣"案头常 置宋儒语录,时时披览."?潘世恩"为学一本程朱,而不为门户之见,尝取周子至李二曲四十三家之 言,撷英揽要,为《正学编》一书."?潘世璜亦"精宋儒理学,着有《不远复斋遗书》,"他还将吕新吾的 《理欲循环图》授给其子潘希甫,令其勒石永记.? 受宋明理学之影响,徽州多节烈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个突出社会现象.清人赵吉士说:"新安 节烈最多,一邑当他省之半"?.民国《歙县志?人物志》共9卷,其中烈女传4卷,几占其半,而烈女 的人数则远远超过其他人物的总和.潘氏族人对宋儒的尊崇同样可以从他们对妇女节孝的重视中 看出.清朝"国家定制:年未逾三十而守节者乃得旌,又必核其卒之岁,逾守节之岁十年,其存者必五 十以上乃得旌.惟烈妇则不论年,诚以异数,不容轻予."?根据这一苛刻标准,潘氏家谱"旌表录"中 共收节孝烈妇101人(其中烈女1人),她们当中守节3O一39年者31人,4O一49年者9人,5O一59 年者1O人,6O年以上者1人.潘氏多节妇的现象,既是徽州尚节烈传统的历史延续,也是当时苏州 潘氏以至当时士绅阶层倡导理学,维护宋儒道德秩序的具体措旋. 其次是敬宗收族的传统.徽州作为"东南邹鲁",朱子理学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最突出表现,就 是宗族组织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明末《大阜潘氏宗祠记》云:徽州"俗多尊祖敬宗,名家巨族,无不以 宗祠为急务".明代大阜潘氏支派繁衍迅速,"各分建支庙,遵古礼,铄祠燕尝,以时祭其高,曾,祖,考 于家".至万历元年(1573)冬至日,潘氏族人复慨然论日:"弗祠何享?且告腊又将及,吾侪尊祖敬宗 之念,其谓之何?"于是众人"相地拓基,以作祠屋".宗祠的建立不仅是一个家族实力的象征,同时也 是一个家族的文化旗帜,对于凝聚人心,统帅族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潘氏乃至徽州其他家族也 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汲汲于宗祠的创建,"俾潘之子孙自大阜分派者,知祖祠有在,遥望新安庙貌 而知皈裎焉".?从潘氏后来发展的历史看,潘氏宗祠创建的目的是完全实现了,潘氏迁苏之后,直至 清末民初,仍然不断派人回乡展墓,而每次回到大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谒拜宗祠. 与建宗祠相表里的是宗谱的修撰.潘氏宗谱的酝酿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明之际,上立公和仲敏公 曾有修谱之志,可惜"编未就而先后物故".万历末,可权公和可与公兄弟二人,"欲踵成先绪,以力弗 能胜而止".顺治年间,"业鹾吴门"的潘仲绪再次倡修族谱,终于在顺治八年(1651)修成大阜潘氏第 一 部宗谱.此次修谱实际是大阜潘氏全体族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直接参与的各支人员共16人,侨寓 苏州的潘仲兰兄弟主要在资金上给予大力襄助.? 潘氏迁苏之后,将徽州故里的宗族观念和宗族组织也复制到苏州.乾隆年间,第28世祖潘冕(贡 湖公)在苏州创设潘氏私祠,并作《潘氏私祠记》,述其缘起与宗旨: 我高祖筠友公懋迁于吴,遂移家寓吴.至曾祖其蔚公(景文),祖敷九公(兆鼎),虽在苏日 久,而岁时伏腊,必回里祭祀,以故往来于青山玉岭间者岁凡数四,而吴中未设专祠,所以示子 孙不忘故土惟恐轻去其乡也.今历年既久,子孙安土重迁,往来祭祀,又以道里之遥,畏难苟安, 若不设祠致祭,于报本之义何居?每思古人尊祖敬宗收族之意,滋用汗愧,而力薄弗克如愿,因 于室之东南隅先树一椽,以安本之四代之位.? 苏州潘氏私祠的建立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它标志着潘氏家族的发展重心已经由徽州转向 苏州.道光十一年(1831),贡湖公之曾孙遵祁,希甫兄弟创立潘氏义庄(松鳞义庄),"以专祭祀而恤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9(……云浦府君行状>,第4O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2o{……树庭府君行述>,第12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2o(……潘文恭墓志铭>,第19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2o~……补之府君行述>,第8O页. ?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2'镜中寄?孝>,三益堂刻本,第6页. ?光绪三十四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7(旌表录>,第11页. ?民国十六年修'大阜潘氏支谱>附编卷lO(大阜潘氏宗祠记>,第1页. ?民国十六年修'大阜潘氏支谱》附编卷lO(纪事,谱跋>,第5—7页. ?民国十六年修'大阜潘氏支谱'附编卷lO(潘氏私祠记',第8页. ? 29? 宗族".?松鳞义庄经过历代族人的努力,田产,房屋不断扩充,至民国初年,其义田已达到3000余 庙,庄屋也累计达200余间所.?松鳞义庄救济的对象主要限定在其蔚公支并居住在苏州的子姓,同 时兼顾迁回大阜故里的后裔,至于徽州故里祖墓的祭扫费用,则一直不断.正是因为松鳞义庄的存 在,潘氏宗族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活动才得以维持到民国时期,徽苏两地潘氏族人的往来和互动也才 得以实现. 大阜潘氏在苏州建立义庄之后的另一项重要活动就是不断编修族谱.咸丰四年(1854),潘遵祁 主持纂修《大阜潘氏支谱》告成.然自庚申之乱(1860),潘氏星散,流离失所,潘氏支谱也"板片尽 失".@待清军攻占苏州重建秩序之际,潘氏亦积极响应,清理祖墓,重建义庄,续修家谱.目前苏州保 存最完整的潘氏家谱就是同治八年所修的《大阜潘氏支谱》.其后,光绪十四年,光绪三十四年,民国 十六年,民国二十七年,民国三十三年,又先后5次修谱,每次时间相隔十数年不等,几乎不到一代人 就续修一次,正是通过这种连续不断的修谱,晚清潘氏的宗族组织才得以迅速恢复并延续下去. 第三是务本求实的传统.徽州不仅是"东南邹鲁",同时还是全国最着名的徽商故里.士人与商 人,在传统的"士农工商"等级社会中,本应属于两个对立的社会阶层(汉唐以来封建法律对商人阶 层的扼制屡见不鲜),但在徽州却奇妙的统一起来.徽人认为,经商和读书一样是"功名"?,也是人生 正途,所以,他们在职业的选择上并不拘守于读书应举之一途.徽人之所以能对士与商持平等态度, 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明清以来徽州迫于严峻的生存环境而所形成的讲实际务实效的价值取向.需要 说明的是,徽人儒贾迭相为用,并不意味着对士人地位和宋明理学的简单否定,而是从先秦儒家的 理论出发,在儒贾之间寻找到一个价值取向的结合点,从而有效地化解了徽人弃儒从贾时的心理压 力.歙人吴长公自幼业儒,父亡后,母令弃儒业贾,继承父业,吴长公"退而深惟三,越宿而后反命,则 日:'儒者直孳孳为名高,名亦利也.藉令承亲之志,无庸显亲扬名,利亦名也.不顺不可以为子,尚安 事儒?".?吴长公"不顺不可以为子,尚安事儒"的理解,正与孔子以"仁孝"为根本,"行有余力,则以 学文"的观点完全一致,象吴长公这样为孝养寡母而被迫弃儒业贾者,按照子夏的说法,"虽日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事实上,徽商弃儒业贾者大多迫于经济压力等原因,而非出于其本愿,即使进入商 海,仍不忘儒学的宗旨,"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徽商在外地建立的会馆,与徽商 宗祠一样,崇祀 朱子,会馆房舍还兼为"朱子堂","文公祠".如苏州吴县的徽郡会馆,"敬奉先贤朱夫子"?;吴江盛泽 镇徽宁会馆,"供奉紫阳徽国朱文公"@;从某种意义上说,徽商会馆只是商人祠堂的延伸和扩大,《朱 子家礼》作为维护宗族统治的思想武器,被推而广之,运用到维持会馆内部的封建秩序上来,最富有 或有"德行"的商人被推到"宗主"的地位,领导徽商与外帮势力竞争.而一旦经商成功,往往又立即 督促子孙业儒,以为长久之计@.潘氏移居苏州后,读书应举成为"训族第一事",但在向科场积极进 军的同时,潘氏始终没有放弃经商的家族传统.科举为主,经商为辅,二者迭相为用,视情而定,不拘 一 格,这才是潘氏家族所走的务实道路.这种务实的家风使得潘氏能够审时度势,随时应变,及时调 整家族的发展规划.同治七年(1868)的《松鳞庄增定规条》明确规定:"习业谋生足以自立,与读书应 试无异,亦应推广成就."@将"习业谋生"提高到与"读书应试"相提并论的地位,实是潘氏务实的家 风在晚清时局变化中的必然结果.由于家族的支持,以科第蝉联而着称的贡湖公支在清末也出现了 象潘祖谦(1842--1924)这样着名的绅商人物,他所经营的潘万成酱园是苏城同行中之翘楚,苏州商 ?民国十六年修'大阜潘氏支谱)附编卷2'松鳞庄规条),第1页. ?据民国十六年修'大阜潘氏支谱'附编卷1'义庄纪事)统计.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首'凡例),第4页. ?民国'歙县志)卷8'人物志?孝友). ?汪道昆'太函集)卷54~明故处士溪阳吴长公墓志铭),第650页. @同治'黟县三志)卷15'舒遵刚传).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78页.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第355页,'吴江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 @参见唐力行'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9—133页. @民国十六年修'大阜潘氏支谱)附编卷2'义庄规条),第12页. ?3O? ,苏商体育会统编为商团公会,潘祖谦为会长.?在会成立后,祖谦兼任议董;1912年 清末民初社会剧 烈动荡时期,潘氏家族顺时而进,依然保持着苏州名流的社会地位. 三入苏之后的家风转变 潘氏由群山环绕,闭塞静态的徽州,移居到水网密布,流动不息的苏州,迥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和 社会环境,对潘氏家族二百余年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潘氏家族对苏州社会文化 认同的自觉选择,也有潘氏家族在苏州社会文化环境中不自觉的潜移默化,但不论是何种方式,播 氏由徽入苏而出现的家风转变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1,由业贾为主转向业儒为主. 潘氏与其他徽商一样,儒贾迭相为用是其贯彻始终的家族发展原则,但仔细比较后就会发现, 儒贾迭相为用在徽苏两地又各有侧重,徽州是以业贾为主,苏州是以业儒为主.形成这种差异的根 本原因还在于徽苏两地社会风尚的不同."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商者 率数岁一归,其妻孥宗党全视所获多少为贤不肖而爱憎焉".?相比之下,苏州"为人材渊薮,文字之 盛,甲于天下.其人耻为他业,自髫龀以上皆能诵习,举子应主司之试,居庠校中有自 首不自已者".? 徽苏两地社会风尚的巨大差异对潘氏的发展道路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可以说,潘氏从迁居苏州之日 起,就已经确立了向科举发展的方向. 在向科场宦海进军的早期奋斗史中,潘氏饱尝了失败的辛酸.第25世祖"其蔚公以诸生屡踬秋 试,遂绝进取."?第26世祖敷九公(兆鼎)2O岁便捐了监生,之后4次参加浙江乡试,均告失败,30 岁时才成为贡生.二年后又被迫重操祖业,"在苏业盐".?第27世祖闲斋公(潘喧)自幼聪慧过人,但 与功名仍是无缘,先后13次参加乡试,皆失望而归,至67岁"始绝意科举".?三代人屡考屡败的经 历,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心理的无情打击,而且还使得原本殷实的"素封"之家,因无人料理家业而 败落下去.到第27世祖潘喧时,潘氏已经"环堵萧然"了.其妻戴氏,为了保证夫君专心于科举,"食 贫茹苦",承担了家中内外大部分杂务,直至74岁去世时,"附身之衣"还是出嫁时的嫁妆.?另外,为 家族长远发展考虑,潘喧次子冕(贡湖公)也放弃举业,"专督家政","仰事俯育",一身兼任,使得父 亲与诸子--,b读书应试.?潘冕的自我牲牺,似乎感动了上苍,儿子奕隽(1769),奕藻(1784)先后高 中进士.潘氏家族经过五代人约100年的前仆后继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奕隽进士及第后,即改籍 入吴县.为什么选择在此时改籍?家谱没有明言,但潘氏以商人家族迁居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苏州 长达百年之久,在科举成功后才改籍入吴,其扬眉吐气,信心倍增的形象似乎跃然纸上,直让人感受 到一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满怀豪情. 由奕隽,奕藻兄弟打开的功名之门,从此一发不可收,进士举人,世代蝉联,生员贡生,车载斗 量,读书应举遂被视为家族安身立命的根本而受到全族的支持.同治七年(1868)订立的《松鳞庄增 定条例》明确规定:"子姓读书,最为训族第一事",加大对读书者的助资范围,同时还制订了定期检 ,以及定期举行模拟科举考试的"会文课".直至1905年废科举,查督促的"查课"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兴学堂之后, 潘氏对教育的投入仍是一如既往,潘氏家族不仅自己设立高初两等小学堂,免费教育全族子弟,而 ? ? ? ? ? ? ? ? ? <苏州商团档案汇编)第770页.引自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第259页. 凌潦初<二刻拍案惊奇)卷37,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660页. 蔡羽<辽阳海神传),第1页,<古今说海)本. 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9<送王汝康会试序),第5页,光绪元年重刊本.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8(……显考闲斋府君行述),第28页. 潘钟瑞<奉思录),见<香禅精舍集)一,第1O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8(……显考闲斋府君行述>,第29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8(……显考闲斋府君行述),第31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9(……显考贡湖府君行述),第2页. ?31? 且对在大学获得各种学位者,皆有不同等级的奖励.?潘氏义庄对族人教育的大力资助和奖励,为潘 氏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科举时代,潘氏是着名的科第世家,科举废除之后,潘氏则转型为 理工类的大学生世家@. 2,由"高风峻节"向"谨慎谦退"转变. 南宋罗愿《新安志》称:"其山挺拔廉厉,水悍洁,其人多为御史谏官者"?.陈仁锡在《大阜潘氏宗 祠记》中亦将潘氏家风与新安风俗联系起来考察,他说:新安"地居江南众流之上,东达钱塘,滩高五 百;西达彭蠡,亦如之.人谓新安在万峰中,不知实在万派上,故人多高风峻节.……歙南大阜潘氏, 固新安名家巨族也,……越元迨明,代多高风峻节."? 潘氏迁苏之后,其发展重心由商海转入科场,但从一开始潘氏就深刻体验到科场仕途荆棘丛 生,危机四伏.潘氏第一个进士奕隽,原来应该是第8名,因引见传呼时"迟误",被读卷官参奏后降为 附三甲末.此事让奕隽留下了"金阶步滑"?的深刻体会.其祖父潘暄谆谆告诫他们说:"祸从口出, 病从口入,慎言语,节饮食,保身之要也,汝曹其念之".?其父潘冕亦写信告诫说:"愿汝曹为本分官, 不愿汝曹为炙手官也"?父祖的教导,自身的体验,使得奕隽,奕藻兄弟为官格外谨慎,人在宦途,却 心系山林.奕隽"不事干谒,不急进取,十余年中南北往来,宦途多阻,一不以进退得失为意,尝绘'归 帆图'以见志."?奕藻"年逾五十即有归志".嘉庆元年(1796),53岁的奕藻即辞官回乡,与其兄奕 隽,其弟奕基"欢然话旧",过着读书写字,艺花植竹,煮茗清谈的隐居生活.? 潘世恩是潘氏家族中深谙谨慎之道者.他在枢垣十七年,"不与疆吏交一牍.上前所陈奏,或有 所论荐,非宣示,终不以告人,虽家人子弟不闻不知."?在《潘文恭公遗训》中,潘世恩就教育其子从 小"勿妄语,勿戏谑,师心自用,勿矜己长,勿议人短."他特别欣赏宋代宰相富弼的座右铭:"守El如 瓶,防意如城".说:"诸葛一生惟谨慎,非拘谨之谓,处事谨慎,则精细周密,临大事,决大疑,从容不 迫而措置咸宜,所谓胆欲大而心欲小也".@潘世恩的人生体验显然传给了他的子孙们.其侄潘希甫 说:"古人有言忍耐是应事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余生 平服膺于此深矣".@其孙潘祖谦亦把"忍"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训诫子弟日:"持躬涉世莫善于 忍,能忍则天下无不可处之人矣."@ 潘氏家风由"高风峻节"转向"谨慎谦退",除了来自科场宦途的惨痛教训外,与潘氏联姻的官宦 之家的丰富经验亦不容忽视.申时行是明代继张居正之后的太平宰相,为政"务为宽大",人称"长 者",然在朝亦无所建树,"上下恬熙,法纪渐不振"@.万历三十八年,钱谦益拜谒申时行,问从政为官 之秘诀,时行日:"政有政体,阁有阁体.禁近之臣,职在密勿论思,委曲调剂,非可以悻悻建白,取名 高而已也".@再如彭启丰,为人谦虚,谨慎随和,生平坦荡.乾隆时曾任兵部尚书,其下属面斥启丰不 称其职,启丰亦不加辩白.乾隆因此申斥启丰,说他"自居蕴蓄,不言人过,甘效唾面自干,……属碌 ,彭启丰致仕回乡,主讲于苏州紫阳书院,潘奕基遂得亲炙教碌无能之人"@.两年后 泽.后来奕基之 ?民国十六年修<大阜潘氏支谱》附编卷2<义庄规条》. ?据1992年新编<大阜潘氏支谱》的资料统计,清末至民国年间出生的潘氏族人,共有56名大学生. ?罗愿《新安志》卷1《风俗》,光绪十四年重刊本,第4页. ?民国十六年修《大阜潘氏支谱》附编卷10(大阜潘氏宗祠记》,第1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9~……榕皋府君行述》,第19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8(……闲斋府君行述》,第3O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9(……贡湖府君行述),第3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9(……畏堂府君行述》,第3O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20{……潘文恭墓志铭》,第19页. @潘世恩撰,潘曾莹录<潘文恭公遗训),咸丰四年潘氏刻本.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20~……补之府君行述),第8o页. @民国十六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9<诰授荣禄大夫花翎二品顶戴分省补用道潘公家传),第92页. @《明史)卷218<申时行传》.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申少师时行),第585页,台湾明文书局,1991年. @参见沈道初<吴地状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9—9O页. ?32? 子世恩历事四朝,"守口如瓶",被史家斥为"恪恭保位者"?,犹可见启丰之影子. 四徽苏两地潘氏家族的人员往来与文化互动 区域间的文化互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既有中心地区向边缘地区的文化传播,也有边缘 地区向中心地区的传播;既有上层精英对下层民众的思想教化,也有下层民众生活方式对上层精英 的潜移默化,所有这些互动的方式,都不是各行其是互不相干的,而是交织在一起.徽州与苏州的文 化互动,主要是由徽商及其家族所承担,因而,互动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徽商资本与 宗族意识的输出, 而输入徽州的依然是商业利润与宗族观念,所不同的是,徽商资本在输出时,宗族意识可以帮助徽 商聚集资本,增强竞争力,所以江南有"无徽不成镇"之说,然而,当商业利润重新输回徽州时,其流 向大多是土地,祠堂,家谱等等,宗族意识让商业利润成为徽州社会的凝固剂.潘氏迁苏之后,由于 其社会角色的逐步由商人转变为士绅,因而在徽苏两地的互动中,基本上表现为苏州的宗族精英对 大阜普通族人的教化,救助和引导. 1,潘氏迁苏族人的寻根意识,教化意识及其宗族观念的回输. 宗族意识始终是联系徽苏两地族人的坚韧纽带,而徽苏两地族人的密切联系又进一步强化了 他们的宗族意识.如前所言,万历年间潘氏创建宗祠,其目的就是"俾潘之子孙自大阜分派者,知祖 祠有在,遥望新安庙貌而知皈桎焉".顺康雍三朝,潘氏"虽在苏日久,而岁时伏腊,必回里祭祀".贡 湖公在苏州建立潘氏私祠后,苏州族人回里祭祀,展墓的活动虽然大大减少,但始终没有中断.特别 是贡湖公的子孙后裔在科场宦途上屡屡得胜,使得潘氏迅速跻身于科第世家,成为苏州的显宦望 族,这又进一步激发了潘氏世代相沿的宗族意识和寻根热情,这种宗族意识和寻根热情主要表现 为:建立义庄,编修宗谱,回乡展墓,资助大阜族人等等.这里仅以潘氏回乡展墓为中心,分析其活动 对于徽苏两地的互动所产生的意义. 苏州潘氏族人有时间可考的展墓活动共有5次,即:乾隆二十七年(1762)潘奕隽展墓,嘉庆九年 (1804)潘奕隽展墓,光绪七年(1881)潘钟瑞展墓,光绪九年(1883)潘介福展墓,民国 三年(1914)潘 承谋展墓.从历次展墓的情况看,回乡展墓者的身份都是严格按照宗法在大宗子孙中选定的.其中 除潘钟瑞属老大房蓼怀公一支外,其余都是贡湖公长房榕皋公(奕隽)支下.不仅如此,这些展墓人 还是潘氏松鳞义庄的管理成员.潘承谋曾经两次出任松鳞义庄"庄正",潘介福曾任"庄副",潘钟瑞 则为敷九公支的"支总".再从历次展墓的宗旨和在大阜产生的影响看,苏州族人回乡展墓不仅仅是 为了满足自己尊祖敬宗的心愿,实际上还充当了潘氏宗族护法使者的角色. 嘉庆九年,潘奕隽因其蔚公(主政公)的膳茔被大阜族人盗卖而回乡展墓,"究盗卖之人而得其 名,究盗卖之值而得其数,舍其不能归者,赎其可归者,……捐于祠,令司祠者主之,为主政公墓祭埽 费,请于官勒石以志之".并在《省墓记》中训戒潘氏族人说: 夫报本反始,仁人之心,而追远慎终,孝子之志也.今之人生子而爱之,有欺之者,未有不护 之也.今祖先既殁,其墓与田,他人未有欺而侵之者,而子孙群起而剖分之,而延他人以蚕食之, 尚可谓之有人理哉!而尚望其所生子孙孝于尔护尔之墓以时享祀哉!而又何面目见祖先于地下 哉!……自今以往,惟愿我族人共切报本追远之衷,念前人经营之非易,各激天良,永永保护,是 则区区之忱,所不能无望于来者也.? 潘奕隽对大阜族人的教训是非常严厉的,而他之所以能如此居高临下毫不留情地训斥,是与其 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分不开的.潘奕隽是大阜潘氏的第一位进士,由他打开的科举大门为苏州潘氏 带来了空前的胜利,至嘉庆九年(1804),苏州潘氏连续考中了4名进士(其中1名状 元)和1名举人, ?<清史稿'卷363(潘世恩传'. ?民国十六年修<大阜潘氏支谱'附编卷10(省墓记',第1O页. ?33? 潘氏已经由一个普通的商人家庭跃升为受人景仰的科第世家,缙绅世家.与此同时,潘氏传统的商 业经营始终没有放弃,仕途的成功也为商业的经营提供了便利,科举与经商迭相为用的发展原则已 经进入良性循环的阶段,财富的积累稳步增长,所有这些,都为苏州潘氏开始主导潘氏宗族事务乃 至后来主导苏州地方事物提供了有力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事实上,所谓宗族组织和宗族意识, 主要还是衣食无忧的宗族"精英"们(包括士人与商人)所热衷维护的东西,?而对于下层族人来说, 生活才是第一考虑的要素.从光绪七年潘钟瑞回歙展墓的遭遇,可以窥见大阜潘氏普通族人的宗族 意识之淡漠.当时应大阜族人之请,苏州松鳞庄派潘钟瑞备资修建大阜族墓.为保证利益独占,大阜 潘氏的长辈们决定族葬工程全部由潘氏本家"论价包做",但在修建族墓的过程中,潘氏"本家"因论 价意见不一,多次以停工要挟,意欲加价.钟瑞对此亦"殊闷闷".? 尽管回乡展墓是件费时,费力又费财的苦差使,大阜普通族人亦未必热心,但苏州松鳞庄的士 绅们依然兴趣盎然,首先是因为苏州族人的血脉之源来自徽州,他们不想让自己成为无所依旁遭人 鄙弃的"孤另";其次,苏州族人已经由徽州的商人之家成长为苏州的士绅之家,士绅阶层作为儒家 学说的代言人,有责任将儒家的宗族理念渗入民间,特别是当大阜村下层族人的宗 族意识出现裂痕 时,苏州族人中的士绅精英们更加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所以,他们还是确立了定期展墓的制度,借 助于资金援助的力量,将源自于徽州的宗族理念重新回输到大阜故里.光绪七年潘钟瑞返苏回禀之 后,掌庄潘遵祁就立下规矩:"自今以后,吴中子姓,或间一岁二岁,必当一赴徽州展墓".?光绪十一 年,松鳞庄又决定增加每年寄给大阜的祭埽费,以保证大阜由原来春天祭埽一次,增加到一年春秋 祭埽两次,与苏州祭埽惯例一致;同时还决定将松鳞庄赈济范围由苏州族人扩大到大阜族人.从苏 州族人回歙展墓的频率和松鳞庄对大阜的资助情况看,乾嘉以前和同光之后,是两个高潮阶段.如 果说前一个是出于血浓于水的宗族情感的话,那么,后一个高潮则更多的还是苏州族人对宗族组织 和宗族意识的理性维护,这与当时士绅阶层急于重建地方社会秩序也是完全同步的.? 2,大阜族人与苏州族人之联系及其对苏州族人之仿效. 与苏州敷九公支相比,大阜舜邻公支在科场上极为不顺,较高的功名只有1名进士,2名举人, 低级功名如庠生,贡生亦不多见,族人大多继承祖业经商(小本经营),或在乡务农,这也是大阜族人 长期衰落不振的根本原因.也正因为如此,大阜族人无论是业儒问学,还是经商谋生,都始终与苏州 族人保持联系,世代受其泽惠.在与苏州族人的交往中,以舜邻公次子和四子两房为主,苏州族人回 歙展墓的活动主要由他们组织,陪同,因而苏州族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他们影响最大,大阜 族人中的功名也基本集中于这两房. 舜邻公次子潘邦协(1687—1753),"时游姑苏,兄弟雍睦".但科场困顿,屡不得志,邦协"弥刻 厉,独坐松鳞别墅,一灯荧荧,然风雨不辍,而学已成家,……文名着江浙间".?邦协长子潘宗硕 (1712—1774),"奉祖父居故乡,护祠墓.徽苏旷隔,而恩谊相联,祀田义田皆经理,无使缺乏,其厚于 宗族如是"?.宗硕之孙潘世镛(1782--1845),道光二十五年恩贡,"幼即见许从伯榕皋先生(奕隽), 尝谒北瓯赵公(赵翼),以诗为贽,引为忘年交.其诗中正和平,一以性灵为宗"?,为大江南北"诗老". 世镛长子绍曾(1807--1858),弱冠进京,受业于从伯潘世恩门下,"濡染熏陶,所诣益进".然绍 曾场运坎坷,"秋闱屡荐不售",遂以塾师授业乡里.在同辈弟兄中,绍曾"与顺之叔(潘遵祁)最契,每 至吴门,必过花桥(潘遵祁宅在苏州西花桥巷)谍谈竟日.叔建义庄,刊支谱,即邮函商定,不惮求 ?每次回歙展墓,徽苏两地的主要活动人物都是功名获得者,及部分潘氏长辈.这在潘钟瑞<歙行日记>中有充分 反映. ?潘钟瑞<歙行日记》上,第1—31页. ?潘钟瑞<歙行日记》下,第32页. ?参见徐茂明'同光之际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秩序的重建》,'江海学刊)2003年第5期.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8~征士潘律和先生家传》,第26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18~孝廉潘先生墓志铭》,第43页. ?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卷20(恩贡生潘君墓志铭》,第41页. ?34? 详".绍曾与苏州族人的亲密相处和交往对其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居家终日端坐, 仆婢帖然,不识 斗称,不知博弈,不信卜筮,不谈佛老,治经之外,讲求理学,于修身养性之道夙所究心"."居乡敬宗 收族,力行不怠,于宗祠规模,多方整顿,先代茔墓在远乡者,岁必恭自展谒,周巡省视,数十年如一 日".观其行止,与潘遵祁最为相似,难怪他们最为投缘. 世镛次子典曾(1809--1854),少年即奉父命"出游姑苏",后又返里"重习举业",受到祖母方太 宜人的勖勉.但他科场蹭蹬,至36岁仍为童生,只能坐馆
本文档为【【doc】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74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KB
软件:Word
页数:3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4-24
浏览量: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