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ppt课件西方经济学教程 第一章导言

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ppt课件西方经济学教程 第一章导言

举报
开通vip

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ppt课件西方经济学教程 第一章导言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ppt课件西方经济学教程 第一章导言 第一章 导言 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经济学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也正因为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此重要,所以它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 经济学家们常常谈论“大炮与黄油的矛盾”。这是指,任何一个社会都拥有一定量的资源,并用于生产各种物品。资源的量是一定的,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的量也是有限的。多生产某种物品就要少生产其他物品。为了简单起见,假设一个社会只生产大炮与黄油这两种物品,那么,多生产大炮就要少生产黄油,多生产黄...

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ppt课件西方经济学教程 第一章导言
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ppt课件西方经济学教程 第一章导言 第一章 导言 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经济学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也正因为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此重要,所以它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 经济学家们常常谈论“大炮与黄油的矛盾”。这是指,任何一个社会都拥有一定量的资源,并用于生产各种物品。资源的量是一定的,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的量也是有限的。多生产某种物品就要少生产其他物品。为了简单起见,假设一个社会只生产大炮与黄油这两种物品,那么,多生产大炮就要少生产黄油,多生产黄油也就要少生产大炮。这种“大炮与黄油不可兼得”的情况就是“大炮与黄油的矛盾”。 假定在一个社会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果只生产大炮可以生产15万门,只生产黄油可以生产5万吨,在这两种极端的可能性之间,还存在着大炮与黄油不同数量的组合。假设这个社会在决定大炮与黄油的生产时提出了A,B(C,D(E,F六种组合方式,则可以作出表1一1 可能性 黄油(万吨) 大炮(万门) A 0 15 B 1 14 C 2 12 D 3 9 E 4 5 F 5 0 可以根据表1一1,我们可以作出 图1一l: 在图l—l中,连接A、B、C、D、E、F点的AF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大炮与黄油最大产量的组合,被称为生产可能线或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AF线还表明了,多生产一单位大炮要放弃多少黄油,或者相反,多生产一单位黄油要放弃多少大炮,因此,又被称为生产转换线。 “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为什么社会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 ——社会在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六种可能性中选择哪一种? ——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大炮与黄油的组合达不到AF线,而只能在G点上? ——如何使社会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可能性超出AF线,例如,达到H点,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Study Objects of Economics) “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根源于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正是由这种资源的有限性所决定的。 一、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稀缺性(Scarcity) 生产大炮与黄油需要各种资源(resource)(资本、人力、自然资源等)。如果这些资源是无限的,能生产出来的大炮和黄油是无限的,那么,就没有“大炮与黄油的矛盾”,也就不需要经济学了。但谁都知道,人类社会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我们可以给稀缺性下这样一个定义: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wants)而言,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用我们所举的例子来说,一个社会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或侵略他国,所需要的大炮是无限的,为了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所需要的黄油也是无限的。但是,能够用于生产大炮与黄油的资源是有限的。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资源有限性就是经济学中稀缺性的含义。 这里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稀缺性,即从相对的意义上来谈资源的多寡的。这也就是说,稀缺性不是指能用于生产大炮与黄油的资源的绝对数量有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资源再多也是一个既定的量,任何一个既定的量与无限性相比,总是不足的,也就具有稀缺性。 但是,这种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 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正是稀缺性存在的表现形式。 经济学正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正是由这种稀缺性所决定的。 二、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选择与资源配置 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以大炮和黄油来说,也许在某一时期内社会更需要大炮,而在另一个时期内更需要黄油。各种资源又有不同的用途,即既可以用于生产大炮,也可以用于生产黄油。这样,在解决稀缺性问题时,人类社会就必须对如何使用资源作出选择(choice)。所谓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选择”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 第一, 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 。 第二,如何生产,即用什么方法来生产。不同的方法可以达到相同的产量,但在不同的情况下,其经济效率并不相同。 第三,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这也就是为谁生产的问题。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各个时期和各个社会所面临的永恒问题,所以,选择,即“生产什么(what)”,“如何生产(how)”和“为谁生产(for whom)”的问题,也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问题。 经济学是为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 象就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三、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资源利用 人类社会往往面临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一方面稀缺的资源还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针对30年代的大危机不无讽刺地说:当经济学家们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时,“英国有三百万工人失业,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数字刚下降到原来水平的一半。” 这种情况就是产量没有达到生产可能线(例如在图1一l中的 C点上),稀缺的资源被浪费了。而且,人类社会为了发展,也不能仅仅瞒足于达到生产可能线的水平,还要使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大的产量(例如达到图l—l中的H点)。这样,资源的稀缺性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资源利用。所谓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资源利用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 ( 第一,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即大炮与黄油的产量达不到生产可能线上的各点。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充分就业”问题。 ( 第二,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这也就是经济中为什么会有周期性波动。与此相关的是,如何用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大炮与黄油,即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经济 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第三,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甚大。这样,就必然涉及货币购买力的变动问题。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 由以上可以看出,稀缺性不仅引起了资源配置问题,而且还引起了资源利用问题。正因为如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也许更恰当一些。 四、经济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与大炮和黄油的生产 尽管各种社会都存在“大炮与黄油的矛盾”,都存在稀缺性,但解决稀缺性的方法并不同。换句话来说,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依靠价格的调节与刺激来实现。另一种是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制度,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也就是说,用既定的资源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用什么方法生产大炮与黄油,生产出来的大炮与黄油分配给谁都由中央计划来安排。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依靠计划来实现。当然,在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是市场与计划不同程度的结合,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制度称为“混合经济”。但市场与计划的结合并不是一半对一半,总是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以另一种为辅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市场经济从总体上看比计划经济效率高,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因此,许多过去采用计划经济制度的国家纷纷转向市场经济。这也就是说,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是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制度。 既然稀缺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经济制度,所以经济学的定义就应该是,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本书所介绍的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因此,西方经济学也就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利用,由此形成了各研究不同问题的经济学分支。经济学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其中研究资源配置的微观经济学与研究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学是其基础。本书所要介绍的内容正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1(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微观”的英文为“Micro”,它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在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定义时,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单位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居民户与厂商。居民户又称家庭,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厂商又称企业,是经济中的生产者。在微观经济学的研 究中,假设居民户与厂商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消费者居民户要实现满足程度(即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微观经济学研究居民户与厂商的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居民户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以及厂商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即以前所说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即在这种资源配置下能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人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因为如果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化。 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居民户和厂商的行为要受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象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价格的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实现了最优化。微观经济学正是要说明价格如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因此,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内容是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也正因为这样,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就是要解释价格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第四,研究方法是个量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individual analysis)。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就是价格这种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微观经济学中所涉及到的变量,例如, 某种产品的产量、价格等都属于这一类。微观经济学分析这类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学的研究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就微观经济学而言,其基本假设条件有以下三点: 第一,市场出清。这就是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具体来说,物品价格的调节使商品市场均衡,利率(资本价格)的调节使金融市场均衡,工资(劳动价格)的调节使劳动市场均衡。在这种均衡的状态下,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浪费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就是在假设资源充分利用为常态的情况下,集中研究资源配置问题。 ( 第二,完全理性。在微观经济学中,最优化行为起了关键作用。正因为每个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都是最优的,所以,价格的调节才能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化。这一最优化的基础就是完全理性的假设。这一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economic man),他们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这就是说,他们具有完全的理性。只有在这一假设之下,价格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才是可能的。 第三,完全信息。消费者和厂商只有具备完备而迅速的市场信息才能及时对价格信号作出反应,以实现其行为的最优化。完全信息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只有在以上三个假设条件之下微观经济学关于价格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以及由此引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是正确的。但是,事实上(,这三个假设条件并不一定具备。现代经济学家正是由这一点出发,对传统微观经济学提出了质疑。本书所介绍的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还是传统的,是以这三个假设为前提的。 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 第一,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研究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上,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因素之一,需求一的进一步解释。 第三,生产理论,即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上而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部分包括研究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生产理论,研究成本与收益的成本与收益理论,以及研究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行为的厂商理论。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另一个因素一供给一的进一步解释,以及对如何生产的论述。 第四,分配理论。研究产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集团与个人,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如何决定。这一部分是运用价格理论来说明为谁生产问题。 第五,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 实现,以及社会经济福利的实现等问题。 第六,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市场机制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但实际上,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完全竞争,但实际上不同程度垄断的存在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这样,市场机制往往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第二,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是自发的,其结果不一定符合社会的要求。第三,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经济中的某些问题。例如,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无法解决个体经济活动对社会的不利影响。正因为如此,就需要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现代微观经济学还包括了更为广泛的内容。诸如,产权经济学、成本一收益分析、时间经济学、家庭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等。这些都是在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微观经济学还是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 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l.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的英文为“Macro”,它也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大”。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这就是说,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经济中的各个单位,而是由这些单位所组成的整体;不是树木,而是由这些树木所组成的森林。这样,宏观经济学就要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研究现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增长等问题。微观经济学把资源的充分利用作为既定的前提,但30年代的大危机打破了这个神话。这样,资源利用就被作为经济学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一宏观经济学一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则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整体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宏观经济政策则是这种理论的运用。 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aggregate analysis)。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这种总量有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例如,国民收入是组成整个经济的各个单位的收入之总和,总投资是各个厂商的投资之和,总消费是各个居民户消费的总和,等等。另一类是平均量,例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与劳务的平均价格。宏观经济学所涉及的总量很多,其中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总投资、总消费、价格水平、增长率、利率、国际收支、汇率、货币供给量、货币需求量,等等。总量分析就是分析这些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分析说明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经济政策。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总量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宏观经济学产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它的基本内容基于两个假 设。 第一,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自从市场经济产生以来,市场经济各国的经济就是在繁荣与萧条的交替中发展的,若干年一次的经济危机成为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第二,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人类不是只能顺从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且还能在遵从基本经济规律的前提之下,对经济进行调节。进行这种调节的就是政府。政府可以通过观察与研究认识经济运行的规律,并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调节。整个宏观经济学正是建立在对政府调节经济能力信任的基础之上的。 总之,宏观经济学的前提是:政府应该调节经济,政府可以调节经济。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本书涉及的主要是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其中主要有: 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是衡量一国经济资源利用情况和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基本指标。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是要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出发,分析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的规律。这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 第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各国经济中最主要的问题。宏观经济学把失业与通货膨胀和国民收入联系起来,分析其原因,及其相互关系,以便找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 第三,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指国民收入的短期波动,经济增长指国民收入的长期增长趋势。这一理论要分析国民收入短期波动的原因,长期增长的源泉等问题,以期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第四,开放经济理论。现实的经济都是开放型的经济。开放经济理论要分析一国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如何影响别国,以及如何受到别国的影响,同时也要分析开放经济下一国经济的调节问题。 第五,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服务的,宏观经济理论要为这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而宏观经济政策则是要为这种干预提供具体的措施。政策问题包括政策目标,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政策工具,即用什么具体办法来达到这些目的;以及政策效应,即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作用。 应该指出的是;不同的经济学家对经济运行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对各种宏观经济问题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并由此出发提出了不同的政策主张。这就形成了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当前最有影响的有三大流派:新古典综合派,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以美国经济学家P?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是凯恩斯主义在当代的代表,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以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和以美国经济学家R?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则主张自由放任。本书所介绍的宏观经济学是以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为主的。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研究的对 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都是不同的。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在于: l(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配置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它们共同组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分析社会经济制度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把市场经济制度作为一个既定的存在,分析这一制度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这种不涉及制度问题,只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就是实证分析。从这种意义上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围。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 整体经济是单个经济单位的总和,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如何把微观经济学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理解,至今也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凯恩斯主义用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来解释宏观经济问题,新古典综合派也接受了这一基本观点。但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学家并不同意这一点,他们力图 从微观经济学的市场出清与完全理性这两个基本假设出发来解释宏观经济问题,并建立一个统一的经济学体系。他们在这一方面作了许多努力,提出了一些理论,但至今还不能令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如何使微观经济学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Study Method of Economics) 每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经济学自然也不例外。用实证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称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而用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称为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 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what is)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 在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时,应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价值判断的含义。在以上关于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定义中都涉及到了价值判断这个概念。什么是价值判断呢?《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的解释是:“价值判断可被定义为对所认定的客观效力的赞成或不赞成的判断。”价值判断就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 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价值判断大而言之可以指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好坏,小而言之指某一具体事物的好坏。所谓好坏也就是对社会是有积极意义,还是有消极意义。价值判断属于社会伦理学范畴,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与阶级性。实证经济学为了使经济学具有客观科学性,就要避开价值判断问题;而规范经济学要判断某一具体经济事物的好坏,则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来研究问题。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第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要确认事实本身,研究经济本身的客观规律与内在逻辑,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于进行分析与预测。规范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事物本身是好还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判断,或者对社会有什么意义。这一点也就决定了实证经济学可以避开价值判断,而规范经济学必须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第三,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经济学本身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处于不同阶级地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截然相反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 第四,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 经济学也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所强调的是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则是实证经济学,用规范的方法来研究则是规范经济学。这种划分与强调研究对象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划分不同。如前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用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都属于实证经济学。 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中,早期强调从规范的角度来分析经济问题。19世纪中期以后,则逐渐强调实证的方法。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学的实证化是经济学科学化的唯一途径。只有使经济学实证化,才能使之成为象物理学、化学一样的真正科学。应该说,直至目前为止,实证经济学仍然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但也有许多经济学家认识到,经济学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物理学、化学这些自然科学,它也无法完全摆脱规范问题,即无法迥避价值判断。因此,应该在经济学中把实证的方法与规范的方法结合起来。这一看法是很有道理的。 二、实证分析方法 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法来自于哲学上的实证主义方法。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而这种实证性的陈述则可以简化为某种能根据经验数据加以证明的形式。在运用实证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时,就是要提出用于解释事实(即经济现象)的理论,并以此为根据作出预测。这也就是形成经济理论的过程。因此,我们这里就重点介绍如何用实证分析法得出经济理论。 1(理论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定义是对经济学所研究的各种变量所规定的明确的含义。变量是一些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在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变量有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存量与流量。 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是“一种理论内所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是“一种理论内影响其他变量,但本身由该理论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 存量(stock)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无关。流量(flow)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相关。 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因为任何理论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所以在理论的形成中假设非常重要。西方经济学家在分析问题时特别重视假设条件。例如,需求定理是在假设消费者的收入、嗜好、人口量、社会风尚等不变的前提下来分析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消费者收入、嗜好、人口量、社会风尚等不变就是需求定理的假设。离开这些假设,需求定理所说明的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的真理就没有意义。在形成理论时,所假设的某些条件往往并不现实,但没有这些假设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假设条件下得出理论,就象自然科学在严格的限定条件下分析自然现象一样。我们要习惯这种以一定假设为前提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 假说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 明的理论。在理论形成中提出假说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假说往往是对某些现象的经验性概括或总结。但要经过验证才能说明它是否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因此,假说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仍然来源于实际。 预测是根据假说对未来进行预期。科学的预测是一种有条件性的说明,其形式一般是“如果„就会„„”。预测是否正确,是对假说的验证。正确的假说的作用就在于它能正确地预测未来。 2(理论的形成 我们可以根据图1—2来说明一种经济理论是如何形成的。 定义、假设 修改假说 假 说 预 测 验 证 放弃假说 理 论 图l一2说明了在形成一种理论时,首先要对所研究的经济变量确定定义,并提出一些假设条件。然后,根据这些定义与假设提出一种假说。根据这种假说可以提出对未来的预测。最后,用事实来验证这一预测是否正确。如果预测是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正确的理论,如果预测是不正确的,这种假说就是错误的,要被放弃,或进行修改。 本书中所讲的许多理论都是用这种方法形成的。这就是实证分析方法。 3(理论的表述方式 运用实证分析所得出的各种理论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述,也就是说,同样的理论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述。一般说采,经济理论有四种表述方法: 第一,口述法,或称叙述法。用文字来表述经济理论; 第二,算术表示法,或称列表法。用表格来表述经济理论。 第三,几何等价法,或称图形法。用几何图形来表述经济理论。 第四,代数表达法,或称模型法。用函数关系来表述经济理论。 这四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三、实证分析工具 1(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是物理学中的名词。当一物体同时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外力的作用,这两种力量恰好相等时,该物体由于受力相等而处于静止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均衡。19世纪末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把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中,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均衡分析是分析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说明均衡的实现及其变动。均衡分析又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与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局部均衡分析考察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单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变动。一般均衡分析考察各个市场之间均衡的建 立与变动,它是在各个市场的相互关系中来考察一个市场的均衡问题的。均衡分析偏重于数量分析,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不能单纯用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来加以解释,而主张以历史的、制度的、社会的因素作为分析的基本方法,即使是量的分析,非均衡也不是强调各种力量相等时的均衡状态,而是强调各种力量不相等时的非均衡状态。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中运用的主要分析工具是均衡分析。 2(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与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而后者考虑时间因素。换句话来说,静态分析考察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动态分析考察各种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静态分析主要是一种横断面分析,不涉及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而动态分析主要是一种时间序列分析,要涉及到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或者说,静态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的相对静止状态,而动态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 3.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动态均衡分析 把均衡分析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三种分析工具: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与动态均衡分析。静态均衡分析要说明各种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的条件;比较静态均衡分析要说明从一种均衡状态变动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过程,即原有的条件变动时均衡状态发生了什么相应的变化,并把新旧均衡状态进行比较;动 态均衡分析则要在引进时间因素的基础上说明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说明某时点上经济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下一时点上该经济变量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对整个均衡状态变动的影响。 4(定性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说明经济现象的性质及其内在规定性与规律性。定量分析则是分析经济现象之间量的关系。许多经济现象是可以用某种标准来衡量的,可以表示为,一定的数量,各种经济现象之间量的关系可以更为精确地反映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因此,实证经济分析中特别注意定量分析。这也是经济学中广泛运用了数学工具的重要原因。经济学中数学的运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数学公式、定理来表示或推导、论证经济理论,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数理经济学。二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编制数学模型,并将有关经济数值代人这种模型中进行计算,以验证理论或进行经济预测,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经济计量学。定量分析使经济学更能运用于实际。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这一点应该十分注意。 四、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经济学具有强烈的实用性,是为现实服务的。经济学既包括理论,又包括政策,是两者的结合。 经济理论是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分析,力图寻找出经济现象本身的客观规律。经济政策是根据经济规律所制定的,因此,经济理论是经济政策的基础。没有正确的经济理论就难于制定出正确的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经济理论的应用。从这种意义上说,经济理论是基础,这 也正是经济理论受到重视的原因。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也并不一定是先有经济理论而后有经济政策。常见的情况是,先有了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经济政策,而后才有为之服务,对之作出解释的经济理论。例如,在30年代的大危机中就是先有国家干预经济的具体政策,而后才有为这种政策进行解释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否认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尽管政策可能先于理论,并要求理论对之作出解释。但缺乏正确理论基础的政策可能是盲目的、不完善的,只有以正确的理论为依据,政策才会完善。因此,整个政策的制定、发展和验证都离不开理论。同样,理论也只有为政策服务,并通过政策实施的结果来验证才能证明其正确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研究经济学时既要研究理论,也要研究政策,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般来说,经济政策可以大致分为微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前者是以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从其中引伸出来的,而后者是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从其中引伸出来的。微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政策的结合就是微观经济学,而宏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的结合就是宏观经济学。我们这门课程就是从理论与实际政策结合的角度来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的。 第四节 经济学发展简史 物质资料的生产与消费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古代许多思想家早就研究了经济问题,并提出了不少至今仍有影响的思想。但 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之前,这些对经济问题的论述与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等混杂在一起,作为这些学科的一部分或附属。经济学本身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经济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同时产生的。在经济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三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梅纳德?凯恩斯。18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经济学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他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开创了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相对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凯恩斯则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者。本书以介绍西方经济学为中心,因此,所介绍的是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 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分法,我们认为比较恰当的是分为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现代经济学这样几个时期。 一、重商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终止于17世纪中期。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确立时期。 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海尔斯、威廉?斯塔福德、托马斯?曼,法国经济学家安?德'孟克列钦、让 *巴蒂斯特?柯尔培等人。其代表作是托马斯?曼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他们并没有什么系统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金银形态的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国的财富来自对外贸易,增加财富的唯一方法 就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由此出发,这一派基本的政策主张是国家干预,即用国家的力量来增加出口限制进口。重商主义的这些观点,反映了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马克思称重商主义是“近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研究”。但重商主义仅限于对流通领域的研究,其内容也只是一些政策主张,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学体系,只能说是经济学的早期阶段。真正的经济科学只有在从流通领域进入到生产领域中时才会出现。 二、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古典经济学这个词在经济学中有三种不同的含义。第一种是指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之前的经济学,即本书中所用的含义。第二种是指从17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经济学,包括本书中所说的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第三种是马克思所用的含义,,指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具体来说,在英国是从威廉?配第到大卫?李嘉图,在法国是从布阿吉尔贝尔到西斯蒙第。马克思的这种用法肯定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学有其合理的成分——提出并论述了劳动价值论,以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关系。这就有别于以后时期马克思所说的庸俗经济学。 我们这里所说的古典经济学是从17世纪中期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前为止,其中包括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西尼耳、约翰?穆勒、马尔萨斯,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等人。古典经济学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其代表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国富论》的发表被称为经济学史上的第一次革 命,即对重商主义的革命。这次革命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贡献是建立了以自由放任为中心的经济学体系。 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国民财富如何增长。他们强调了财富是物质产品,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是通过增加资本积累和分工来发展生产。围绕这一点,他们研究了经济增长、价值、价格,收入分配等广泛的经济问题。斯密从人是利己的经济人这一假设出发论述了,由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的运行,可以把个人利己的行为弓I向增加国民财富和社会福利的行为。因此,由价格调节经济就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秩序。由此得出了自由放任的政策结论。自由放任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其他问题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 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思想反映了自由竞争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科学。 三、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 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结束。这一时期经济学的中心仍然是自由放任。在这种意义上说,它仍是古典经济学的延续。但是,它又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来论述自由放任思想,并建立了说明价格如何调节经济的微观经济学体系,所以,在古典经济学前加一“新”字,以示其与古典经济学的不同之处。 19世纪70年代奥国学派经济学家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 瑞士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L?瓦尔拉斯分别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引发了经济学上的“边际革命”,从而开创了经济学的一个新时期。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价值论引入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边际增量分析(marginal adding analysis),即分析自变量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动。正是这种分析方法使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出现被作为经济学史上继亚当?斯密革命之后的第二次革命——边际革命。这次革命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始。1890年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A?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这本书综合了当时的各种经济理论,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作。 新古典经济学同样把自由放任作为最高准则,但已不象古典学派那样只重视对生产的研究,而是转向了消费和需求。他们明确地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论述了价格如何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从而就从理论上证明了以价格为中心的市场机制的完善性。他们把消费、需求分析与生产、供给分析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及其基本内容。尽管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分别提出的垄断竞争理论是对这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重要发展,在50年代之后美国经济学家G?贝克尔、A?莱宾斯坦、科思等人仍对微观经济学作出了重大发展,但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是由新古典学派所建立的。 四、当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当代经济学是以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标志的。这 一时期,经济学得到全面而深人的发展,无论是研究的内容、方法,还是深度与广度方面,都是过去所无法比拟的。但其中心是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我们还可以把这一时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凯恩斯革命时期。这一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到 50年代之前。 新古典经济学论述了市场调节的完善性,但30年代的大危机打破了这种神话。传统的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发生了尖锐的冲突,经济学面临着它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危机。这时,英国经济学家J( M?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一书。这本书把产量与就业水平联系起来,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并用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失业存在的原因。在政策上则提出了放弃自由放任,由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凯恩斯的这些观点被认为是经济学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凯恩斯革命。这次革命是革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命。这次革命所产生的凯恩斯主义,提出了以国民收入决定为理论中心,以国家干预为政策基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因此,凯恩斯被称为当之无愧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 第二阶段: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从50年代到60年代末。 战后西方各国都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凯恩斯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美国经济学家户每萨缪尔森等人把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综合派全面发展了凯恩斯主义,并把这一理论运用 于实践,对各国经济理论与政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直至今日为止,新古典综合派仍然是经济学的主流(main stream)。 在英国,以琼?罗宾逊为首的新剑桥学派认为新古典综合派歪曲了凯恩斯主义。他们主张把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联系进一步切断,以分配理论为中心完成凯恩斯革命。他们对分配理论的论述以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并由英国经济学家斯拉伐发展与完善了这种劳动价值论。斯拉伐对劳动价值论韵发展,被认为是经济学史上的第四次革命——斯拉伐革命。 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解释与发展存在着原则性的分歧。在50—60年代,他们之间的争论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就经济理论与政策倾向看,新古典综合派的地位是难以动摇的。 第三阶段: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这一阶段是在70年代之后。 战后西方各国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也弓I起了许多问题o 60年代末出现在西方国家的滞胀(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引起了凯恩斯主义的危机。这次危机使自由放任思想得以复兴。以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是自由放任的拥护者。货币主义的出现被认为是经济学史上的第五次革命——货币主义革命,或称“对抗凯恩斯革命的革命。在70年代之后,又出现了以美国经济学家R?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这一派以更为彻底的态度拥护自由放任。理性预期学派的出现被称为 经济学史上的第六次革命——理性预期革命。 这些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学家认为滞胀的根源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市场机制的完善性,提出了减少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主张。从70年代末起,西方各国采用了这些主张,实行经济自由化的政策,对经济的复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这一阶段,新古典综合派与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争论成为经济学的主旋律。从理论上说,尽管新古典综合派的主流地位仍然没有丧失,但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他们的许多观点,例如,货币主义关于货币重要性的论述,理性预期学派的预期概念,已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策上,尽管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格调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经济政策的自由化已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应该说,这三个流派之间的争论正是经济学发展的动力。 经济学是为现实服务的,经济学的发展与演变正是现实经济发展的反映。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凯恩斯主义,都是现实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理论上的反映。一部经济学发展史说明了一个平凡的真理:存在决定意识。
本文档为【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ppt课件西方经济学教程 第一章导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8KB
软件:Word
页数:2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8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