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禅那”意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禅那”意境

举报
开通vip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禅那”意境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禅那”意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禅那”意境 第5卷第4期 2007年l2月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JournalofShundePolytechnicVo1.5 Dec. NO.4 2007 支叫?隧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禅那''意境 余绍霞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办公室,广东佛山528333) 摘要: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把人和自然融为一体,把人对自然山水的感悟,对生命的 感悟融入禅的境界,从而开辟了一个山水田园诗的全新的审美层面. 关键词:禅那;本心论;物化...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禅那”意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禅那”意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禅那”意境 第5卷第4期 2007年l2月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JournalofShundePolytechnicVo1.5 Dec. NO.4 2007 支叫?隧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禅那''意境 余绍霞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办公室,广东佛山528333) 摘要: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把人和自然融为一体,把人对自然山水的感悟,对生命的 感悟融入禅的境界,从而开辟了一个山水田园诗的全新的审美层面. 关键词:禅那;本心论;物化;忘言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6138(2007)04—0079—03 "禅那"是梵语的音译,简称"禅",意译为"静 虑","禅定". 陶渊明只是被钟嵘称为"隐逸之宗",自然不是佛 教徒,然而以禅人诗,使山水田园诗蒙上浓厚的禅意, 虽然不敢说是陶渊明的首创,但如果说陶渊明是最早使 用这种手法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之一,应该是没有疑 问的. 在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中,把人和自然融为一体, 进入禅的意境,从而使自然的人和自然的山水具有了近 乎完美的审美结合,揿酒?其五》是表现得最为淋漓 尽致的一首了. 1"心远"与"本心论"的契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个世俗的人,就在 这世俗的人间世界,结庐而居,却看不到滚滚红尘,听 不见车喧马嘶.诗人从现实世界起笔,闹中取静,俗中 取雅,把"自我"从世俗之中剥离出来,飘然进入那个 心灵中的美丽的自然世界,也就是说,进入了那个"静 虑","禅定"的世界. 自然的世界,本是一个洁白无瑕,律动着自然韵致 的世界,从本源上说,人是自然的杰作,人的生命是自 然的一部分,本该充满本真,美丽与快乐.然而世俗的 权位,名利的争夺和追逐,使得自然的世界蒙上世俗的 灰尘,充溢着喧嚣和烦扰.使得自然的生命充满了焦虑 与矛盾,生命的本真和美丽迷失在滚滚红尘之中.怎样 才能找回生命的本真,找回失落的美丽与快乐呢?既然 "结庐在人境",就要做到"而无车马喧",对世俗的滚 滚红尘,车喧马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有这样,才 可能回归自然,回归人的本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作为一个世俗的人, 就在世俗的重重缠绕包围之中,怎样才能做到对世俗的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也就是说,怎样才能脱离这个 世俗的世界,回归到本真的的自然呢?关键是要做到 "心远",也就是心志高远,只要"心远",世俗也就会 离自己越来越远,从而离自然的世界,离人的本性也就 会越来越近了. 诗人这里所说的"心远",是指精神的飞升和超越. 一 个"远"字,既是远离世俗的现实世界,远离人的世 俗的本体,也是远离人的世俗之心."地自偏"指远离 世俗之地.人的生命已被世俗之地重重包围,只有挣脱 世俗的樊篱,并且远远离开它,才可能回归自然,回归 生命的本真. 诗人的这种"心远地自偏"的感悟可以说与禅宗 的的"本心论"不谋而合.禅宗六祖慧能云:"于自心 中顿见真如本性."(经?付嘱品》)说的是脱离世俗 之心,回归人的自然的本心.人的本心具有超越的特 性,"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 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坛经?付嘱品》) "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 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寂,此是本心形相也."(((屯页 收稿日期:2007—07—16 作者简介:余绍霞(1966一),女,江西九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文学. 79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第5卷 悟人道要门论》卷上)人一旦回归本心,见到了自己的 本性,也就超越了世俗,世俗中的青黄黑白,是非长 短,肮脏纯洁,生死轮回,完全寂灭.就可以回归到一 个"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 无往"的本真的律动着自然韵致的世界之中. 陶渊明的"心远",就是远离现实世界,"地偏" 就是寂灭世俗的一切物质形态.人心不可能没有归宿, "心远"的终极目标在哪里呢?那就是自然的,本真的, 原始的精神境界,即回归人的本心,本性之中. 2"明心见性,回归本心"的禅悟体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篱之下,菊花盛 开,诗人手挽竹篮,在花丛中轻轻采撷.不经意中悠悠 然抬起头来,静肃美丽的南山倏然就在眼前. 菊生篱园,质朴的田园美景;东篱采菊,闲适优雅 的劳动."悠然见南山","悠然"二字,既是人的精神 飞升时的飘逸和优雅,也是南山的静穆之中的自然情致. 在这一瞬间,人与菊,人与山融为一体,人之心,菊之 神,山之灵混融妙合,我即是菊,菊即是山,山即是我. 此时的诗人,已完全忘掉了世俗的自我,心灵融入苍茫 宇宙,进入到一个纯洁,圆融,浑朴的境界之中.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美妙而神秘的黄昏, 夜幕即将拉上,山中雾气氤氲,缥缈空灵,诗人如醉如 痴,俨然化作飞鸟,飞向大自然的怀抱. 诗人多次把自己比作飞鸟,表达了回归自然的愿 望,"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 得返自然."『】]这种回归,不仅仅是辞官归隐,不仅仅是 回到故乡的山水田园之中,而是"心"的回归,"性" 的回归.("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要做到 "心"和"性"的回归,就要超越,要飞升,要"物 化".人化为菊,化为山,化为气,化为鸟.最终人和 物混融妙合,无人,无菊,无山,无气,无鸟,无我, 这不正是明心见性回归本心的禅悟体验与精神境界吗?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伍卷10((德韶》)这是禅宗德韶法师谈"境由心 生"的禅悟体验的一首偈语."通玄峰顶"喻禅的"妙 高峰",禅宗认为,人一旦明心见性,登上禅的"通玄 峰顶",身心内外皆成净土,红尘不复是人间.此时, 身心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唯此一心,更无别法,触目 皆是菩提,红尘喧嚣的人世,也就化成了莽莽青山. 到这里,可以明白,陶渊明为什么写"悠然见南山" 而不是"悠然见庐山",因为诗人不想把这座山坐实, "南山"实是诗人心中的一座青山.诗人在心与性的回归 之后,在山水田园的熏陶之下,世俗的一切都化为青山, 恰与禅宗的"心无外法,满目青山"妙合圆融了. 3"忘言"之与禅宗的"内证","顿悟"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什么是"真意"呢? 庄子:"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 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由上天授予的不可变易的事物 是什么呢?是自然存在的客观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真 意,就是人生的真正的意义.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呢?诗人本想解说清楚,却又忘了该怎么解说了. 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意是 事物的本质,要得到真意,既要借助言,相,又不能执 着于言相,要忘言,忘相. 禅宗理论认为,言语是生灭法,是相对意识的产 物;本身是妄念滋生的俗境,而言说所指称的对象真如 本体和禅悟之境,则是内证自觉的圣境,是绝对如如 的,二者不属于同一境界层面.因此,要契入真如,就 必须"真实离名字"(((楞伽经》卷1),即不执着于名 相,不执着于言说,在禅的譬喻中自觉地"内证", "顿悟".所以佛教使用各种理论和譬喻来进行解说,但 心的真实体相,却超越文字言说.为什么言说不是第一 义?经文指出,"非言说是第一义,亦非所说是第一 义.所以者何?„„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 妄想觉境界,是故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言说者,生 灭动摇展转因缘起.若展转因缘者,彼不显示第一义." (《伽经》卷2)言说的本身是妄念滋生的俗境,而言说 所指称的对象则是内证自觉的圣境,所以生于妄想的言 说不能指称超离妄想自证自悟的实体.宋代圆悟克勤在 "禅门第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碧岩录》里,将达摩"廓然无圣"作 为该书的第一则.在这则公案中,梁武帝问达摩"如何 是圣谛第一义",达摩答"廓然无圣".武帝问的是真俗 二谛中的第一义,达摩的回答,则谓禅的根本是教外别 传的,不是教学上所说的圣谛. 《楞伽经》又云:"言说生灭,义不生灭.大慧, 一 切言说堕于文字,义则不堕.„„如来不说堕文字 法.„„是故大慧,我等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 答一字.所以者何?法离文字故."(卷4)言说是生灭 的现象,而真理则是永恒的实体,所以言说不能表示真 理.基于这种观念,尽管在《伽经》里大慧菩萨铺天 盖地提出了一百零八个问题,整部佛经都是佛对大慧的 回答,明明是问似流云答如沛雨,这里却说"不说一 字,不答一字",充分显示了((楞伽经》对"真实离名 字"的标举.禅录载世尊临终前称"吾四十九年住世, 第4期余绍霞: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禅那"意境 未曾说一字"((伍卷1((释迦牟尼》). 陶渊明的"欲辩已忘言"中的"辩",就是用言语分 辨,解说.虽然想要用言语来解说心中的体验,但忽然想 起言语的局限,如果执着于言语,执着于外相,又怎能真 正契人人生的最高境界?所以诗人只能"忘言",让读者 在诗的意象和意境中用各自的内心去体验和感晤吧. 《晋书隐逸传》记载了陶渊明的这样一个故事: "他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 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可见 陶渊明内心潇洒飘逸,不执着于名相,只注重内心体验 和感悟.这个故事可与"欲辩已忘言"相映成趣.由此 观之,揿酒?其五》在山水田园风光的描写中体现出 如此浓郁的禅的意境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当然,也不能由此而认为陶渊明就是一个佛教徒或 是禅宗的信仰者,因为在揿酒?其五》中,不但有禅 的意境,还有儒的意境,道的意境. 陶渊明自然也不是道家人物,但由于中国思想文 化中禅与道的纠缠和融合,禅的境界里自然而然就有 了道. 韩振华认为:"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一句, 让人想起庄子《知北游》中的寓言,作者本无心于求 道,但自然万物以其本相呈现出了道,作者如屈狂一样 感到意犹不逮,最终半带苦恼半带满足的作罢了.陶渊 明受庄子《齐物论》思想的影响,以物观物,不附带个 人任何意志,就是很典型的"道"的境界. 但是,陶渊明毕竟还是儒家出身,儒家思想的影响 和熏陶已经深入到骨子里去了,他读书,当官,人世的 欲望还是相当的强烈."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 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只是由于当时腐败 的政治和严格的门阀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才使得他"人世"的壮志无 法实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诗》)最 终认识到仕途的风浪险恶,而不得不采取洁身远祸的态 度.所以,总的来说,陶渊明的微酒》诗虽然展现了 充分的的道家意境禅宗感悟,但由于他的儒家传统思想 的更为强大,所以,他的田园山水诗,还是"超越得不 纯不净的"[31. 但是,无论如何,陶渊明在揿酒?其五》中为我 们展示的主要是禅的意境,把人对自然山水的感悟,对 生命的感悟融人禅的境界,从而开辟了一个山水田园诗 的全新的审美层面,对后世的山水田园诗以及以禅人诗 的创作方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的影响. 参考文献: 【I]唐满先.陶渊明诗文选注?归园田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1. 【2]庄子?渔父【M].北京:燕京出版社,1995. 【3]韩振华.简论"道"与"禅"在中国古代山水诗中的体现 IJJ_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3,13(1): 】04,l07. OntheArtisticConceptionofDhyanainDrinking?VbyTaoYuanming YUShao-xia (OfficeofDisciplineInspectionandSupervision,ShundePolytechnic,FoshanGuangdong528333,China) Abstract:TheDrinking'V,writtenbyTaoYuanming,thescholarinMingdynasty,mergeshumanawarenessofnature,andlife intoChanna(sittinginmeditationcleaningone'Smind).Asaconsequence,atotallynewaestheticideaaboutappreciatingapastoral poetryispresented. Keywords:dhyana;conscience;materialization;silenceinmind 【责任编辑:钟艳华】 81
本文档为【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禅那”意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110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8
浏览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