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举报
开通vip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第一节 选用优良品种 1、双季稻区:选用4月底,5月初成熟;产量与现有品种相当,品质优(双低,含油量42%左右);矮杆、紧凑、抗倒、抗病;较抗裂角,成熟一致,适合机械化栽培的油菜新品种(杂种),如湘杂油753、湘杂油763等品种。 2、一季稻棉区:选用5月上中旬成熟;适应性广,产量比现有品种增产10%左右或以上,双低,含油量42%以上,抗寒、抗病、抗倒的油菜新品种(杂种)如湘杂油631、湘杂油188等品种。 第二节 油菜育苗移栽与直播栽培技术 一、育苗移栽 ?育苗 培育壮苗是油菜高产...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第一节 选用优良品种 1、双季稻区:选用4月底,5月初成熟;产量与现有品种相当,品质优(双低,含油量42%左右);矮杆、紧凑、抗倒、抗病;较抗裂角,成熟一致,适合机械化栽培的油菜新品种(杂种),如湘杂油753、湘杂油763等品种。 2、一季稻棉区:选用5月上中旬成熟;适应性广,产量比现有品种增产10%左右或以上,双低,含油量42%以上,抗寒、抗病、抗倒的油菜新品种(杂种)如湘杂油631、湘杂油188等品种。 第二节 油菜育苗移栽与直播栽培技术 一、育苗移栽 ?育苗 培育壮苗是油菜高产的基础,壮苗的标准是:移栽时有7、8片叶,苗高20厘米,株型矮壮,节间密集,根颈粗壮,根系发达,不高脚,不曲颈,叶柄粗短,叶色浓绿,无病虫害。 1、苗床准备 首先应留足苗床面积,苗床与大田面积之比一般为1:6,7。如果苗床不足,必然会留苗过密,难以培育壮苗。油菜苗床要早作安排,宜选择地势高爽、灌排方便、土质肥沃疏松的旱土,如花生地、玉米地、大豆地及其它空坪隙地等。双季稻区可利用晚稻秧田种一季蔬菜后作专用苗床。有些地方利用棉行套种育苗和辣椒地套种育苗,应注意播前适当松土,前作成熟后及时拔秆,以利培育壮苗。 苗床应在前作收获后及时翻耕,待干湿适宜时及时耙碎。苗床翻耕深度一般10,15厘米,每亩施优质堆肥2000,2500公斤作底肥,结合整地施入,混匀。随即开沟作厢,厢宽1.3,1.5米为宜。播种前每亩施过磷酸钙20,30公斤,撒 施土面,与表土层混合,用人畜粪尿1000公斤左右,兑水施下,使苗床充分湿润。 2、种子准备 一般用当年收获的种子播种,其发芽力较为可靠。播种前将种子晒1,2天,每天晒3,4小时。再经筛选、风选、溜选除去部分夹杂物和秕粒。溜洗的方法是:每次约将0.5公斤种子放在小簸萁内。然后将簸箕轻轻抖动,壮实的种子很快往下溜,留下的为秕粒和菌核等。 3、适时播种 甘蓝型油菜冬性较强的品种可适当早播,但中熟和早中熟品种应适当推迟。具体时间,要考虑二个方面:一是当时的温度要有利发芽出苗;二是估计移栽后至少有40,50天的有效生长期,然后才进入越冬期(3?以下)。湖南甘蓝型早、中熟品种,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为好,中迟熟品种以9月上、中旬播种为宜。 4、定量匀播 油菜苗床播种量每亩为0.5,0.6公斤,整地质量高,土壤水分足的可适当少播,反之需适当多播。一般采用撒播法,要求落子均匀,做到按厢定量。匀播要求:少抓、高抛、出口小撒得开,最好将种子拌少量细土撒播。在塑料盖上烫上10多个小孔,孔径略比种子大,播种时瓶内装上种子,瓶口朝下,边走边摇,来回几次即可。播种后随即用猪粪水浇湿。有的地方采用条播,效果也好,即当苗床整好后,用行距8厘米的划行器,划成行后,再沿行条播,播后盖灰,厚约1.5厘米。条播有利于间苗、定苗和培育壮苗。简单的划行器是在一木条上,每隔8厘米钉一小竹片,形似小耙子。 5、苗床管理 播种出苗后及时间苗定苗,每出一片叶应间一次苗,3,4片叶时进行定苗, 平均每100平方厘米留苗15株左右。在间苗时要间密留匀,去弱留壮,去病留健,去杂留纯。播种后齐苗前如天气干旱,每天需浇水1,2次,以上面不“发白”为度。以后每间一次苗,浇一次稀薄粪水。三叶期时重肥足水,促进根系深扎。五叶以后油菜苗进入旺盛生长阶段,要进行控制,以利培育壮苗。移苗前5~7天宜追一次速效氮肥,每亩施硫铵8~10公斤。有利于栽后发根成活。移栽前一天要浇透起身水,便于起苗带土,少伤根系。苗床期以防治蚜虫为主,兼治菜青虫、猿叶虫和黄条跳甲等。当有蚜株率达10%,平均每株有蚜虫1~2头即喷药防治。一般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与90%晶体敌百虫兑水800~1000倍混合防治。 ?移栽 1、大田整地 移栽前大田应深耕,深约20厘米,土层薄的逐年加深,稻田种油菜应在水稻收获前,提早断水晒田,开沟排水,收获后趁干湿适度时及时耕整。整地时开好“三沟”,规划好厢垄。厢宽一般2~2.7米,厢沟宽30厘米,深20~25厘米。厢面适宜于南北向,行东西向。 近年不少县市应用稻板田种油菜,有利于抢住移栽季节,特别是雨水偏多的年份效果好。但注意栽前开沟,并做到打孔、施土杂肥、放苗、栽苗、浇定根水等措施紧密配合,栽后在行间及时松土追肥。 2、施好基肥 油菜大田要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整地施下,磷钾肥可开沟条施或穴施在根系附近。 3、合理密植 油菜的种植密度依土质、播种期、品种特性等不同而异。一般在施肥水平低、田底子薄的地方,每亩宜栽1.0~1.2万株,也可采用行株距40×24~26厘米,每 穴栽2株的办法;在肥水条件较好的地方,每亩可栽0.8~1.0万株。 4、及时移栽 移栽期以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宜。适时早栽的油菜,因气温较高,菜苗回青活棵快,冬前有效生长期长,可以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增强抗寒能力,达到壮苗越冬的要求。移栽太迟,气温下降,回青生长慢,长势弱,原有绿叶变红脱落,新叶生长慢,大多形成弱苗。 移栽要求做到全、匀、深、直、紧。全指起苗时少伤根叶,多带护根土,全叶下田。匀指大小苗要分级移栽、行株距要均匀。深指根和根颈要栽入土中,不要露出土面。直是要根直苗正。紧指栽后压紧,使根土密接。移栽可以开沟或打穴栽,整地时未施基肥的,移栽前将底肥开沟施或穴施。移栽后要及时浇定根水,且在栽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再浇水一次。遇天旱可在移栽后浇水平沟面,待厢面湿润后排干。 二、油菜的直播 大田直播对土壤耕作、施基肥、种子准备等方面的要求和作法,与育苗移栽的基本相同,但直播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是直播油菜不存在缓苗期,故播种时间可比育苗移栽的推迟7~10天。 二是甘蓝型油菜直播的播种量,每亩300~400克。 三是播种方式有条播和点播两种。条播可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单位距离内的株数,容易达到全苗密植的要求,但对整地质量要求较高,适合于土质疏松细碎的旱土。土质粘重的水稻田多开穴点播,穴深3~6厘米,穴底平且较宽大,底肥和细土充分混匀,每穴下种10粒左右,其上用土杂肥盖种。 四是在常有秋旱的地主,做到“三湿”播种,即种子湿、肥料湿和盖子灰湿。种子先用清水浸泡2~3小时,播种时边开穴边浇稀粪水,随即播种,再用湿润的盖子灰盖种。 直播油菜的苗期管理与育苗移栽的一致,要求早间苗,早施提苗肥,勤中耕,4~5片真叶时进行定苗。 三、油菜移栽或定苗后的管理 ?冬前田间管理 冬前指油菜进入越冬期以前,湖南大致在大小寒以前。油菜在冬前基本上是以长根、叶等营养体为主,并开始进行花芽分化。这一段时间生长好坏,对安全越冬和春后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形成都有很大影响。实践表明,油菜冬发才能高产。甘蓝型中熟品种亩产150公斤的丘块,要求冬前苗的主茎总叶数(指叶痕数和绿叶数)15片以上,绿叶10片左右,最大叶长25~30厘米,最大叶宽10~12厘米,根颈粗1.5厘米左右,叶色绿、叶缘带紫。为达到上述长势,应采取以下措施: 1、追施提苗肥 油菜移栽活棵后,早施提苗肥,使油菜在较高温度下迅速生长,而当温度下降以后有一定营养体经受低温锻炼,培育出紫边绿心的冬壮苗。提苗肥应掌握早、淡、速效的原则,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20%左右。一般每亩用人粪尿10~20担或硫酸铵或尿素5~10公斤。兑水施下,对移栽较迟或瘦弱苗更宜早施。 2、灌溉抗旱、清沟排水 湖南油菜移栽或直播定苗后,有时会遇到秋冬干旱。干旱条件下往往蚜虫猖獗,导致植株生长细弱,故要及时抗旱。一般是浇施稀粪水或进行沟灌。在秋冬雨水多的年份,要做好清沟沥水工作。 3、中耕培土 冬前要中耕2~3次,第一次在移栽成活后或定苗后进行,中耕宜浅,以后逐步加深。高脚苗要及时培土,防止冻害,最后一次中耕,要结合培土追施腊肥。 4、摘除早薹 早熟品种早播以后,遇秋冬气温高的年份,植株发育快,冬前易形成早薹早 花。有些因为缺肥、干旱、苗床播种量过大,或者苗龄过长或移栽质量差等,致使营养器官生长弱而过早转入生殖生长。凡冬前出现的薹花必须及时摘除。摘薹轻重依早薹显现的程度不同而异。摘薹需在晴天进行,摘薹后要适当追肥。 此外,油菜冬前应及时查苗补苗,防治蚜虫和菜青虫。 ?越冬期间的田间管理 湖南自小寒至立春为油菜越冬阶段,因为气温低,生长发育较慢。这一段体内逐渐积累较多的糖份,主根充实膨大较快。但由于植株含水分较多,组织比较柔嫩,如遇低温特别是气温骤然下降,低温持续日久,土壤过湿时,油菜易受冻害。因此,必须做好保温防冻工作,使其安全越冬。 1、油菜冻害的表现症状 ?拔根 由于播种或移栽过迟,或耕作管理粗放,菜苗瘦小,根系入土浅,当土壤水分冻结后,土层抬起,根系就被扯断外露,最后菜苗冻死; ?叶部受冻 当气温降至零下3?至5?时,叶片细胞间隙结冰,叶片即受冻害。如果气温骤然下降到零下7?至9?,而后又骤然上升,叶片组织破坏更严重。受冻叶片呈烫伤状,最后叶片枯死; ?蕾薹受冻 油菜进入蕾薹期后抗寒力减弱,只要出现0?以下低温,就有受冻危险。蕾受冻后呈黄红色,嫩薹受冻后破裂,严重时折断下垂,以致枯死。 2、防冻的主要措施 ?壅施腊肥 腊肥是油菜进入越冬期施用的肥料,施好腊肥,有保冬壮,促春发的双重作用。腊肥要以有机肥为主,达到填塞土缝、防冻保暖和腊施春用的目的,一般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5~10公斤,氯化钾5~10公斤或人粪或溉肥1000~1500公斤壅土培蔸,其用量要结合苗情和前期用肥量灵活掌握。旺苗少施,瘦苗多施。 ?及时摘除冻叶、冻薹 如果已经受冻害,在温度回升后应及时摘去冻叶、 冻薹,并追施少量速效肥料。 ?春后田间管理 油菜到春后,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旺盛时期。这时主茎迅速生长,分枝大量形成,根系继续扩大,叶面积成倍增加,花芽分化速度加快,并逐步转入角果籽粒形成和油分转化阶段。春后的气温升高有利于油菜生长发育,但阴雨多易感病,应抓好以下管理措施: 1、稳施薹肥 “油菜老来富,花前肥要足”。一般在抽薹前或抽冬薹初期施肥,每亩用硫酸铵2.5~5公斤,或配合腐熟粪尿施用。发苗基础好,估计抽薹期可能封行的或前期施肥较多的,薹肥宜少施或推迟施。前期施肥少、菜苗长势弱、叶片向上伸展且无光泽、叶柄硬,薹色和外层叶色发红的,要早施重施。 2、清沟排水 稻田种油菜应特别注意清理“三沟”,使排水畅通,雨后无渍水,以减少病害。 3、防治菌核病 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一般3月中旬开始,当旬平均气温达8~14?,且田间相对温度在85%以上时,易诱发该病。防治菌核病要采取综合措施,如实行轮作(同一块地里2~3年不种油菜),深耕深翻,合理密植和施肥,做好清沟沥水工作等。发现病株后,要及时摘除病、黄老叶,并在盛花期每隔7,10天用40%的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粉剂500倍液,每亩喷50~100公斤药液,或用硫磺石灰粉每亩2~3公斤防治。 第三节 免耕油菜栽培技术 一、移栽油菜免耕栽培技术 ?开沟排水分厢 开沟应在晚稻后期进行,在田中开腰沟,四周开围沟,使晚稻成熟时稻田不陷脚,厢面有裂纹,上墒适宜,结构良好。晚稻收获后开厢,厢宽1.4米,沟宽和沟深各20厘米,腰沟深30~35厘米,并将沟土铲出撒在厢面上,使排灌通畅。 ?合理密植 高肥田每亩栽0.8万株,中等田栽1万株,瘦田栽1.2万株。 ?移栽前按宽窄行条栽规模开行,宽行40厘米,窄行20厘米,株距18~20厘米。将油菜苗摆在移栽行内,用营养土压蔸。即每亩施用普通细炕土或陈砖土1~1.5吨,或者腐熟猪牛栏土粪0.5~0.75吨,加三元复混肥50公斤,硼砂0.5~1公斤,充分混匀,堆放1周后使用。移栽后浇稀粪水定根。以利返青成活。 ?田间管理和化学除草 免耕油菜移栽后,应及时抓紧中耕、松土,对草害严重的田块,应在综合防除的基础上,认真搞好化学除草工作。经过试验、示范,对油菜田中的“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三叶左右),用盖草能除草效果很好,每亩用量以12.5%盖草能乳油30—50毫升,兑水30~50公斤喷雾为宜。如草龄大或湿度低,浓度相应增加,反之则相应减少。其他管理措施同翻耕移栽油菜。 二、直播油菜免耕栽培技术 ?稻板直播栽培油菜:提倡机播机收,适度管理栽培模式。 机械播种:一次播种完成播种、施肥、开沟、复土4个工序。 机械收获:一次收获完成割倒、收获脱粒、秸杆还田3个工序。 1、选用适于机械栽培的油菜新品种。 2、采用新的栽培技术体系,如化学催熟,一次收获等。 3、必要时管理,如灌水,防治病虫、杂草等。 4、保证亩产在150公斤左右或以上,成本为通常栽培的1/2—1/3/。 ?争时抢墒带肥播种 水稻收获后,天气干旱时必须抢墒播种。为保证油菜冬前有足够的营养生长期,湖南省适宜播期为:中稻田9月15日~20日,晚稻田稻谷收获后即行播种,不要等到全部晚稻收完再播,要收一丘播一丘。 稻板茬直播油菜因土壤不翻耕,基肥难以使用,播种时必须带足种肥,尤以磷肥更为重要。一般每亩用地磷酸钙24~30公斤,尿素4~5公斤配制成营养土,播后盖种。 ?合理密植 据观察,稻板田直播油菜全生育期为243~248天,比育苗移栽全生育期短15~20天;株高比翻耕移栽的矮,有效分枝数比翻耕移栽油菜少0.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比翻耕移栽少9.4个。因此,要夺取稻板田直播油菜高产,必须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以每亩2万株为佳。行距30~35厘米,穴距15~20厘米,1~1.2万穴,穴播3~4粒,留苗2株。 ?早灭茬、勤松土、深中耕 稻板田直播油菜,苗体小,易滋生杂草,土表易板结,必须及早灭茬除草,在3叶期定苗,定苗后及时中耕,促根发苗。一般冬前中耕2~3次,冬后再进行1~2次,效果显著。松土原则是行间碎垡深松,穴间浅松到根,冬前逐次壅土培根。 ?加强田间管理 稻板茬直播油菜播种时田块未经翻耕,易造成播穴渍水,因此,必须在油菜3叶期前挖好深窄沟,以利排渍。同时,必须注重苗期追肥,于冬前第一次中耕时在油菜行间每亩施碳铵15~25公斤,促早发。第二次中耕时在油菜行间施土杂肥2000公斤左右,尿素7.5~10公斤作为腊肥。冬前将行间肥土壅至根部,保护根颈,促苗安全越冬,达到腊肥春用的目的。针对未施用底肥,油菜后期易早衰的现象,需于初花时施尿素5公斤,花期用0.2%~0.4%的硼砂液和0.2%~0.4%的 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确保丰产。 第四节 油菜“花而不实”症及其防治 一、油菜缺硼症状 ?苗期的症状 在严重缺硼土壤上,油菜在苗床上或移栽后10~15天就出现症状。首先表现在幼苗根系停止生长,没有根毛或侧根;有的根端有小瘤状突起。随后近生长点的幼叶缺绿变褐,逐渐扩大,蔓延至整个生长点,不久生长点由褐色变成焦枯而死亡。 ?苔期的症状 根系发育不良,须根极少,表皮变褐色,根颈膨大,有的内部变成空髓,皮层龟裂;中部叶片先变暗绿色,叶质增厚,易脆,倒卷;有的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呈皱缩状,随即叶缘先变紫色,后变蓝紫色,叶脉及附近组织变黄,最后形成一块块蓝紫斑,叶片提早脱落;抽苔迟缓,有的苔茎极度缩短,成为矮化株型。 ?花、角期的症状 1、矮化型 病株的主花序和分枝花序显著缩短,株高显著矮化;角果间距缩短,横向生长呈“试管刷”状;中上部分枝的二、三、四次分枝丛生,茎基部叶腋处也长出许多小分枝。成熟期时,病株上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角果不能结实,晚期出生分枝尚在陆续开花。 2、徒长型 病株的株高,特别是主花序显著增长,株型较松散,成熟期病株有少数或较多角果结实;主花序顶部和晚期出生分枝尚在陆续开花。 3、中间型 病株的株高、株型与正常植株无明显差异。丛生分枝和基部小分枝较矮化型少;成熟期有少数或较多角果结实;晚期出生分枝尚在陆续开花。 二、油菜“花而不实”症的防治 1、深耕改土,合理施肥 深耕改土,增施腐熟有机肥,合理施用化学氮肥,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硼含量。 2、培育壮苗,适时移栽 培育壮苗,适时移栽,促进根系发育良好,使根系向纵深发展,扩大营养吸收面积。 3、抗旱排渍 适时做好抗旱、排渍工作,减少有效硼的固定,促进有机硼化合物的分解,加速有效态硼的转化、释放。 4、酌施石灰 酸性土壤施用石灰要适时,以免造成土壤有效硼的固定和减少有机硼化合物的分解。 5、施用硼肥是防治油菜花而不实症的关键措施。据试验,华杂2号在施硼砂0.5,0.75,1.0,1.25公斤/亩时,产量随硼砂用量增加而提高,分别比对照(0公斤)增产4.46%,28.76%,37.80%和53.22%
本文档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06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