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 对三峡江南入蜀古道的有关认识

[doc] 对三峡江南入蜀古道的有关认识

举报
开通vip

[doc] 对三峡江南入蜀古道的有关认识[doc] 对三峡江南入蜀古道的有关认识 对三峡江南入蜀古道的有关认识 2007年1月 第29卷第l期 三峡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 es) Jan.2007 Vo1.29No.1 对三峡江南入蜀古道的有关认识 杨华,屈定富 (1.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重庆400047;2.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局,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长江三峡南岸入蜀古道,是除三峡水道外又一...

[doc] 对三峡江南入蜀古道的有关认识
[doc] 对三峡江南入蜀古道的有关认识 对三峡江南入蜀古道的有关认识 2007年1月 第29卷第l期 三峡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 es) Jan.2007 Vo1.29No.1 对三峡江南入蜀古道的有关认识 杨华,屈定富 (1.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重庆400047;2.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局,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长江三峡南岸入蜀古道,是除三峡水道外又一入蜀的重要陆路通道.此道东起湖北宜昌市江南点 军区姜诗溪口,西至利川市谋道苏拉口,全长500公里,东连着丰饶的荆楚大地,西可通往”天府之国”的川西平 原.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318国道路线大致上走的就是三峡南岸的西行人蜀古道.古道始筑于商周时期,沿用 于秦汉以后一直到现在.历史上每到朝代更替之际,它都被用作军事 通道,而太平盛世之时,它又成为社会经济 发展中的交通生命线.在古道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遗址,墓葬,窖藏,桥 梁,石碑,石板路等各类古文化遗迹向我们 叙述着昔日商旅,驿差,军队,部族人群等在古道上往来奔波的繁忙图 景. 关键词:三峡;南岸;入蜀;古道;古文化遗迹 中图分类号:K9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219(2007)ol一 0005—08 在前面两部分中,我们已就三峡江南古代陆路起 止点及线路大致上是沿现在的318国道西行至蜀地 (今重庆)万州的事实做出了论述(详见本刊2006年 第4期——编者注).对于这条进入蜀地的三峡江南 古陆路所经过的市,县,区的主线路及线路附近地区 和部分支路路段,省,市,县的文物干部曾经进行过无 数次的调查,其中大规模的文物调查就有四次.首次 调查是1975年为配合”川汉天然气管道”公路建设进 行的,此后有1982年,1983年的文物普查及1989年 的文物复查,2002年配合”沪蓉国道”(高等级公路) 建设,2003年配合”忠(忠县)武(武汉)天然气管道” 工程建设,2004年配合”宜(宜昌)万(万州)铁路”工 程建设,先后又进行过两次调查(2003年调查后因部 分路段改道,故又进行了一次调查).最后一次的调 查不仅针对铁路沿线进行,而且对江南古陆路沿线也 一 起进行了调查.前面介绍的有关在三峡江南陆路 大通道上考古发现的一些古文化遗迹,其中绝大多数 就是在这几次文物调查中发现的.不仅如此,为配合 上述诸工程建设的 施工 文明施工目标施工进度表下载283施工进度表下载施工现场晴雨表下载施工日志模板免费下载 ,文物部门还对部分古遗址, 古墓葬(群)进行了考古发掘.现在我们拟根据在这 条陆路大通道及其附近地区调查发现的各类古文化 遗迹,以及考古人员对部分古遗址,古墓地发掘的资 料,再结合相关文献的记载和一些古地名及民间传 说,掌故等情况,做如下论述. 1.江南古道始筑年代 如前所述,从清江中下游地区的长阳,巴东段沿 岸发现的一些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的人类居住遗址 的情况看,可以说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6000多 年以前),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在部分地区就已经 开辟了陆路通道.夏商时期巴人部落首领之一的”廪 君”,曾率领本部族族民溯清江而上至资丘,然后弃船 陆行至长阳渔峡口,并在那里建筑了”夷城”.[1]可 以想象,有城市出现,各地的部落人民通往古城或进 行文化交流,或进行商贸交易,或进行部落战争等,都 应有陆路可行.尤其在清江流域,当舟,船不便通行 时,人们就必须开辟陆路交通.由此推测,夏商时期 陆路古道已具雏形.而发现于清江中上游地区的巴 东,恩施,建始的10多处商周时期的人类居住遗址, 其面积多在一万平方米以上,文化层厚多在1.5米以 上.[2]不仅如此,有的遗址时代从商代开始一直到汉 代都有人类居住.此外,在清江河流域的长阳,巴东, 建始,恩施,利川等地也都出土有东周时期巴人青铜 器.由此可见,商周直至汉代,清江中上游地区的陆 路交通已初具规模. 收稿日期:200602—28 基金项目:湖北省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三峡大学)资 助项目(2004KF18). 作者简介:杨华(1955一),男,湖北宜昌人,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 院教授,主要从事三峡,西南地区历史,民族与考古文 化研究. 5 2.古人对江南古道路线的选择 前面言及,早在新石器时代,清江中游的巴东,建 始,恩施,~1]JlI就已有了陆路通道.那么,人们又是怎 样沿着这条天然的河道——清江向上游开发的呢? 就清江流域分布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来分析, 陆路的开辟要早于水路.这条古道行程路线很明显, 人们主要是沿河流走向开发的.巴人廪君所率部族 人民也是沿清江向上游开发的.进程情况,一是可走 水路,二是可沿清江河岸向上游走陆路,尤其一些舟, 船不能航行的地方,必弃舟,船陆行.因此,古人沿清 江开发路线是比较容易的. 再看三峡南岸古道的开发路线,即首起三峡出口 处的宜昌点军姜诗溪,尾至利川市谋道苏拉口这条全 长约500公里的陆路古道路线.这条陆路古道的路线 是从宜昌城区江对岸的点军出发,沿着桥边河西上至 土城后翻过赤土垭进入丹水边的高家堰,再沿丹水而 上至贺家坪过堡子垭口.堡子垭口往西则是榔坪河, 沿榔坪河西下至关口垭,界碑岭后就进入巴东野三关 古镇.从野三关镇东部的大龙垭至西边的野三河,此 段路线多是沿山势过山凹,坪,坡等而西行的.过野 三河后至建始红岩镇,此段与巴东段古道一样,主要 是沿山谷,山川,沟槽继续西行.从恩施东部崔家坝 至西边罗针,此段多山川,峡谷及坪坝.自罗针再往 西,经无数道山湾后到达~lJ)lJ团堡,进入利川盆地,然 后这段古道可沿清江南侧西行,过利川市区至石坝镇 后则要翻过自东北至西南走向的齐岳山麓,过齐岳山 麓后再沿齐岳山西麓至古镇谋道,由古镇谋道往北沿 磨刀溪经苏拉口后便进入重庆市万州界.这样,贯通 东西约500公里的江南古道全程就基本清晰可见了. 总之,江南古道路线在东部的宜昌,长阳段,除几 处垭口外,多是沿古河道前行的.而西部的巴东,建 始,恩施,因河道,溪流多是自北向南走向,且这段路 线,高山峻岭,古人人蜀只能沿山脊,山川,谷地,河槽 等,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艰难地开发西行,从而逐渐 开发出千余里的楚蜀古道. 3.古道发挥的历史作用 一 是用于古代驿传.驿站,驿铺在我国设置的年 代较早,这在我国古代文献史籍中多有记载.《韩非 子?难势》篇说:”夫良固东,五十里面一置,使中乎驭 之,追速至远,可以及也;而千里可以日至也.”这是 说,选用良马,驾上坚固的车,每隔五十里设一个驿 站,到站就换上新的马车,接力传递.而驿站又是在 驿传的基础上设立的,我国最初期的驿传多是由专人 完成的,如吕思勉先生的研究称:”通信之最早者为驿 传,其初盖亦以便人行,后因其节级运送,人畜不劳, 6 而其至可速,乃因之以传命”.[3]后来随着驿道的延 伸,又考虑到路途的安全,这才在一些必要路段设立 了驿站,供来往驿传者食宿.东周时期各五十里设一 个驿站,汉代每三十里设一个驿站,唐代发展了秦汉 以来的邮驿传舍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在水陆交通要道上,大约每三 十里便设一座驿站,每驿皆置驿长一人,主管驿务. 三峡南岸古驿站,驿铺并非与以上所说制度一 样,每五十里,三十里设置,这主要是受地理条件限 制.此古道为山道,自然所谓驿站,驿铺只能根据地 理环境来设置,有的设在集镇,有的设在关卡隘口处. 如就宜昌江对岸的河西而言,即是渡江以西界为断, 去城一百一十五里,古有卷桥,小溪,桃花,泥水,望 州,老龙六铺,后来改为一铺,即河西铺.又如从长阳 至东湖(今宜昌)驿运线,起于长阳县前铺,西北去7.5 公里至赶牛铺,又10公里至偏岩铺,又15公里达东湖 鲁家坝铺,总计32.5公里.[4]位于长阳贺家坪镇的 天里铺,白沙驿等皆是古代重要驿站,尤其是白沙驿, 是古时北通三峡归州,西通恩施的重要驿站.明代黄 辉路过白沙驿站时,见无人管理,触景生情,便写下了 “山驿冷荒荒,昏烟带叶黄.窗交蛛网月,垣隙虎蹄 霜”的诗句.这说明在明朝的某一时期,此驿站曾停 用过一段时间.由长阳西去巴东野三关,大支坪,建 始高坪,红岩寺,恩施南里渡,崔家坝,龙风镇,罗针 田,方家坝,利川团堡,凉雾,石坝,南坪,建南,谋道等 镇,古时都曾设置过驿站,铺递,邮政代办所等. 除上述所谓驿站,驿铺,驿传等以外,清代末年, 由于电报业兴起及发展,随之,汉渝电报线干道开通, 又在江南古道上的巴东大支坪始设报房,报房负责接 转施南,利川及野三关的电报.清光绪三十三年,宜 昌邮界总局又曾在巴东野三关设置了邮政代办所. 据《宜昌县志》记载,宣统三年,宜昌至万县段邮路是 先沿施宜大道,经长阳,巴东,由野三关进入建始境内 的高店子,三里坝至建始县城,再由建始北上至巫山 庙宇槽,出代溪抵达夔府.[5]如今武汉至重庆方面 的邮件,每天都有数辆邮车专门运输,邮车由武汉出 发,途经宜昌,再沿三峡南岸古道(现318国道)运抵 重庆. 二是商旅运输及行人往来.古代无论是政府官 员,兵士,还是商人,行客,村民等,皆因为避三峡之 险,多是由宜昌渡江陆行进川的.明清时期,江南古 道被称为”骡马大道”.大道多用石板铺成,晴雨可 通,道上成群结队的挑夫,背脚,马帮等穿梭来往.不 过,此道虽说被称为是”施宜大道”,但有的路段还是 相当艰难的,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云:”对江(指 宜昌城区长江对岸)渡,即登峡山路之始也.向余入 蜀时,以涨江不可溯,自此徒行,备尝艰厄.”清李拔到 此古道后称是”冲衢要津,纵横交错.商贾络绎,往来 奔会,踵相接焉.其地皆崇山复岭,鸟道羊肠,逼窄陡 峻,莫可攀跻.予积事之明年,即次第增修宽大,而陡 峻如故.”抗日战争时期,宜昌至贺家坪,野三关,恩施 的路段更是挑夫,背脚,军运骡等日趋浩繁,规模空 前.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江南古道担负着交通往来 的重要使命. 三是战争中对军队进行往来输送.夏商时期,巴 人廪君曾率本部族人民在清江中游与诸部落进行战 争,最后获胜,被诸部落拥为”君长”.东周时期(楚肃 王四年),蜀军自川东入清江东下伐楚,走利川,经恩 施人清江,取楚兹方,后被楚人打败,其后楚人又在清 江下游的巴山峡设”扞关”.三国时期,刘备亲率数万 大军东下伐吴,由秭归至江南古道东进,取道长阳至 陆城与吴军作战.《三国志?蜀志》记载:”章武二年 壬寅春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载岭,于夷 道犹亭驻营,自假山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武溪蛮 夷,咸相率响应.”后被陆逊所破,复走偎山道败退鱼 复.据《五代史?前蜀世家》记载,”照宗天复元年,王 建攻下夔,施,忠,万四州,此后施遂为蜀所据.”《宋史 ? 太祖本记》记日,乾德三年正月己酉,蜀王孟昶降, 癸巳刘光又取夔,施,忠,开四州.《元史》记云,石抹 按只契丹人,卒.子不老袭父职,为怀远大将军,曾奉 命率诸翼蒙古,汉军三千余人戍施州.元至正二十年 (1360),陈友谅杀徐寿辉,徐部将明玉珍称帝于重庆. 不久,明玉珍率部入利川,改施南宣抚司为施南宣慰 司.傅友德曾率大军入蜀,走江南古道,并对长阳古 道百里荒段进行了整修拓展.明末清初(崇祯七年至 十六年,即1634,1643年),张献忠率十万众,自楚入 蜀,由巴东过建始途经古道,沿途杀官济贫,人民从之 者众.史载”十七年,张献忠贼首,大驱荆民入蜀,路 过建始.”即记此事.清石达开”天京事变”后,曾亲率 部数万大军自湘西入鄂西,进攻利川,同年四月曾国 藩令总兵郑阳和,朱开升率湘军追至.八月,石达开 率部离去.清嘉庆元年(1796年),白莲教起义军由四 川奉节进入利川,被乡勇士民围剿战死千余人,被俘 40余人.嘉庆二年,长阳覃桂耀,林之华领导白莲教 农民起义军1万多人转战巴东,建始,恩施,宣恩等 地.奉节白莲教起义军万余人,曾转战利川,利川战 事失利后,又退回奉节.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 军从来凤进入利川坚持斗争数月后北上人蜀.1949 年l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五十军,第二野 战军十一军,湖北军区独立第一师,第二师,均集结宜 昌地区,进军鄂西南,自古道西进解放建始,恩施,利 川等地. 4.古道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一,从渡江涉溪到木桥,石桥再发展到钢筋昆 凝土的大桥.最初期的原始人类过河,涉水,多是握 杖从水浅处涉过,也有的是用石块放置于河道较浅处 以渡之,这类描述远古人们过河涉水的古文字在殷墟 甲骨文中屡有发现.浙江河姆渡遗址地层中曾出土 一 柄距今7000年前的舟楫,这是目前我国所知年代最 早的木楫,它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我国造舟的历史可追溯至7000年 前.三峡江南古道上溪,河,沟,谷密布,古时人们行 至于此,或是选择最浅处握杖而过,或是用石块垒砌 垫脚而过,或是在溪河,沟槽最窄处两端垒砌几块石 头,然后在其上放置几根树木过之,这就是我国最早, 最原始的桥了,再后来开始修建木桥. 江南古道上的桥很多.从宜昌渡江后的河西铺 曾有卷桥,仙寿桥,至喜桥,孙家桥,游南桥,土桥,福 星桥;长阳有木桥溪,丁公桥,万寿桥,冷水桥;巴东有 劝农亭桥,支井河桥;建始有普济桥,永寿桥,广福桥, 福寿桥;恩施有金龙桥,万寿桥,永兴桥,罗针田桥;利 川有石板滩桥,南门桥,天生桥等都是江南古道上较 有名的古桥.这些古桥中有木桥,也有石桥.据有关 史志记载,仅利川就有古木桥11座,古石桥66座 [6]现今江南古道上的有些古地名就是以过去的古桥 命名的,如宜昌卷桥河,长阳木桥溪,丁公桥等仍沿用 古时的地名.不仅如此,有些古桥至今仍发挥着作 用.总之,江南古道上的桥梁最早的当是木桥,后来 为石桥,还有的则为木,石混合砌筑. 建国后,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昔日 屹立于江南古道上的一座座古桥多已在20世纪70年 代修建”318国道”(国道多数路段是在原江南古道的 基础上修筑的)时不复存在了,有的仅残存着基址. 而取而代之的,已是承受力强,坚固耐用,造型美观的 钢筋混凝土桥.从现犹亭过江至江南古道有新建的 双塔单跨钢筋梁悬索桥,即”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此 桥跨度在我国已建的悬索桥中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 17位.又从宜昌城区过江至江南古道也有新建的斜 拉铁索桥,即”宜昌夷陵长江公路大桥”.此外,在巴 东与建始交界(界河)处还有”野三河大桥”.建始境 内有塘河桥,落水洞桥.恩施境内有南里渡桥,万寿 桥,永兴桥,罗针桥.利川境内的东门大桥(全长94 米,桥面净宽9米+1.5×1.5米的人行道),西门大桥 (全长128.14米,桥面净宽7米+2×1.5米的人行 道)等等. 上述材料可以反映出三峡南岸古道上的桥梁演 变历史,其大致是经历了先是手扶木杖,垫砌石块涉 7 江,然后由建修木桥,石拱桥,钢筋混凝土双曲桥和T 型板梁桥及立体交叉桥,钢筋梁悬索桥等这么一个发 展过程. 第二,从羊肠小道发展成大道再到现代化宽阔公 路,铁路.大约在商周时期或者更早,古人就开始在 江南古道上跋涉了.那时,人们多沿着蜿蜓河川,山 谷,山脊,缓坡等地艰难地迤逦而行,他们翻山越岭, 过河涉溪,从而踏出了一条羊肠小道.东周至汉代, 江南古道已发展成一条具有一定规模的大道了.考 古工作者在江南古道及附近地区调查发现的一处处 汉代及其后的居住遗址,其占地面积多数都在1万平 方米以上,如位于长阳县榔坪镇皮村的石院子汉至唐 宋时期的遗址,其分布于榔坪河南部缓坡地带,20世 纪60,70年代修建318国道时,公路由东向西从遗址 北侧穿过.遗址沿古道自东向西几百米长的公路(南 壁)断面上都发现有文化层,文化层中的包含物相当 丰富,当年建筑房屋的板瓦,筒瓦随处可见,?这些似 乎诉说着此地曾经的繁盛.历史再发展到宋代时,为 方便榔坪河两岸人们的往来,寇莱公指令在此建筑了 “冷水桥”.?可以想象,当时这里应是一个小集镇,或 是一个比较大的村落,一些民宅,房舍,商铺皆沿江南 古道而建.汉时及以后历代曾在这里设驿站也应是 极有可能的. 唐宋至明清时期,江南古道又有了一定发展.尤 其是宜昌至恩施古道,被古人称之为”施宜大道”.古 时官方,民间都曾主持过对古道的修筑,新建,维修, 线路改道等乃是常事.如前所述南宋时期,施州郡守 张朝宝曾主持对恩施市七里坪道路的修整.又如明 傅友德率军入蜀走此路时,曾对长阳贺家坪段进行过 一 次大规模的整修和拓展.再如清道光年问,恩施康 先之等捐款对建始,巴东,恩施的部分路段进行了修 整,此次修整还在巴东与建始交界处的野三河上修建 了”普济桥”(在此地原有”万寿桥”).清光绪年问, 对建始县的太平口以及马水河凉风垭路段进行了修 整.清嘉庆年间,恩施龙凤镇乡贤捐资对龙凤镇马石 坝至鸡心笼道路也进行了修整. 历史再往后发展到民国年间(1935年),开始修筑 巴东——恩施全程210公里的公路,该公路从长江边 的巴东县城关至界碑垭处接”施宜大道”,此路称”巴 石公路”,这是江南古道上最早的一条公路.1936年, 省政府建设厅派一辆小型汽车试路,此为江南古道上 的第一辆汽车.20世纪50年代在长阳始修龙舟坪 —— 宜都红花套的公路,并延伸至王子石.那时,整 个长阳县仅有汽车两辆.20世纪60年代,江南古道 长阳段陆续修筑完成,并通车,然公路路况很差.20 8 世纪70年代,川汉公路(318国道)修建,江南古道上 的部分路段改道取直. 上述历年来修筑的公路,多是在原江南古道的旧 址上修筑的,现正在建设的现代化高等级公路”沪蓉 国道”虽说仍是走此路线,但因要尽可能减少公路的 弯道,故相当部分已改线,公路所到处即遇山凿洞,过 水架桥,故此公路基本上是以洞,桥为主,其建筑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和现代化程度已非前述公路所能比.另外正在修建 的宜万(宜昌——万州)铁路,大致路线也是走的江南 古道,有的路段几乎是与江南古道并行西进,只是铁 路与沪蓉高等级公路一样,多是以架桥,穿洞,取直线 行走罢了.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50余年来,江南古 道的交通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主道以外的支道构建了三峡古道交通网 我们通过调查并结合有关史志记载获知,在三峡 南岸古道中宜昌点军姜诗溪至利川谋道苏拉口的入 蜀古道主道外,还有一些支道,这些支道构建了三峡 古道交通网.以下我们按由东向西的顺序主要介绍 以下十一条支道: 支道一,古周古道(即从长江南岸的宜都红花套 向西至长阳高家堰处与从宜昌至恩施的江南古道交 汇).在该路段的长阳偏岩处有南去津洋口,至五峰, 至湖南的古道.2002年,文物工作者在长阳县白氏坪 村(古周公路的北侧)坟院包发现有西周,东周时期的 人类居住遗址.在刘家坳即古周公路南侧发现有东 汉至三国时期的古墓群和东汉时期的人类居住遗址. 在偏岩处马刀子坪发现有汉至六朝时期的人类居住 遗址.明清时期的墓葬发现的就更多了. 支道二,由宜昌江南点军至土城,车溪,从车溪河 谷而上至马鞍山(在马鞍山凹口发现有清代维修古道 的功德碑四通),落步墒,望州铺(发现有东汉至六朝 时期的古遗址),白云山,天里铺,白沙驿.由白沙驿 向北可到长江北岸的归州,明清时称此路为归宜驿 路.由白沙驿西行至青林口,至贺家坪与入蜀的江南 古道交汇. 支道三,由长阳堡镇向北至滴水岩,板桥,杨林桥 (在这里发现有战国时期青铜虎钮镩于四件,铜釜1 件),芝兰(在槐树坪村发现一处汉,晋时期的古遗 址),周坪(在怀抱石村一周代窖藏坑中出土三件铜甬 钟),荒口坪,腰店子,观音阁,窑湾溪,经东门头再向 西北渡江至归州城.又从堡镇(堡子里)东南行经大 长冲,二五棚,杨家溪,经刘家坪抵达清江北岸鸭子 口,这是古代长阳至秭归的主要干道之一.[14] 支道四,由江南古道长阳榔坪沿龙潭河经香炉 山,至马家岭,二道卡,头道卡,两道口,陕西营经沙镇 溪,东下进入归州城.古为鸭子15至秭归线,秭归段 称”沙长人行道”.[7] 支道五,由江南古道巴东县石马岭往北至县铁厂 荒,至北界,至野花坪,至绿葱坡接施巴大道(恩施至 巴东)向北进入信陵镇.由江南古道向南至野三关, 至南潭河,至杨柳池经金果坪后进入鹤峰.古称此 道为”绿金大道”(绿葱坡至金鸡口),全长约260华 里.[8]一 支道六,由江南古道巴东界碑垭向北至耀英坪, 绿葱坡,茶店子,经马鹿池至信陵镇(巴东县城关)江 边码头.由界碑垭至恩施,古称此道为”施巴大道”. 此段(巴东段)全长约80公里,路面宽约2米.清光 绪二十三年由宜昌,施南两府在后来小道上共同修 建.该路全用石板铺面,并在四子河,马家坪,龙潭 河,虾蟆口,马鹿池等五处添砌石墩,搭盖木桥,全路 共费钱45000串.湖广总督张之洞,命于界碑垭立石 碑一通,令沿途团绅,保甲,居民,店铺人等对道路”偶 有损动,认真补整,以期历久常新”.[8]施巴大道不 仅是一条巴东至恩施的重要陆路,而且也是一条古代 的重要驿道. 支道七,由江南古道建始县城关沿”建巴路”(古 驿道)至河水坪分路,经红岩寺镇往南至大石板,新 场,花果坪,从花果坪向南至官口,清江中渡口,过清 江至南岸景阳,再经战场坝,至官店口镇.官店口镇 为长阳,资丘至施南古道上之古镇,现旧街基本上仍 保留着原来的面貌,其长约400米,泥结石路面,两侧 房屋多为木质平房.新街长约350米,皆沿”建枇路” 而建,泥石路面,两侧房屋大多是石木结构的楼房,间 有5层以下的钢混结构楼房.由官店口往南经大庄 去鹤峰,县内里程245公里,此道古称”建始至鹤峰 道”.[9], 支道八,由江南古道恩施市龙凤镇向东北而行至 鲁竹坝,白杨坪,太阳河与建始县交界处的万寿古桥, 又东北行至建始县城,再东北行至长梁(长梁发现有 头坝堰崖墓群),矛田,龙坪,绿葱坡镇,巴东县城.由 龙凤镇向南至红庙镇(发现有古窑遗址),恩施(有丰 乐古桥”天桥”摩崖石刻,九道水风雨古桥),宣恩(有 施南宣抚司皇城),高罗(发现有高罗土司衙署遗址, 玉柱峰采矿遗址),李家河(发现穿箭河古桥,忠建土 司衙署遗址),经来凤县再向东南便进入湖南龙山县. 支道九,由江南古道人利川市城关向东南通喜生 坡,途经李子坳(为清代利川古集市之一),元堡.元 堡为重要陆路枢纽(在元堡有”亘古不磨”青石碑及元 至清代的”忠孝土司老司城遗址”),今恩利,利咸两公 路在元堡嘴交汇.车辆往来,交通便利.出元堡至冷 水坪,红春沟,过青岩,至毛坝(毛坝系清代利川七个 大集市之一,有”毛坝,繁庶亚于团堡市”的说法.另 在毛坝镇还有”步青桥”塔,步青桥等古建筑),由毛坝 进入咸丰县境.又经黄金洞,至清平镇及咸丰县城 关,然后由咸丰城关向西经十字路,至朝阳寺镇便进 入重庆市境的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在这里接 “319”国道.在咸丰段古道上及附近地区发现的古文 化遗迹有黄金洞悬棺葬,金峒土司遗址,太平沟古桥, 十字路风雨桥,白岩观,甲马池镇黑池寺村虎钮锌于 出土地点等.从发现的古文化遗迹资料看,此道早在 东周时期,部分路段就已经有人们往来行走了. 支道十,由江南古道人利川县城往西北,途径南 坪凌云古塔,至野茶坝,打杵坳往西至箭竹溪,木城, 到建南古镇.该镇在”明宣德三年置剑南长官司,领 于忠路安抚司.清康熙四年改为建南长官司,雍正十 三年改为向化里,辖10保.民国时为建南乡.”建南 虽地处边远,但交通便利,利(川)乐(乐福店)公路经 箭竹溪,佛堂,建南镇,柏扬渡,乐福店,可达重庆管辖 的石柱.由乐福店向北进入重庆万州区,过走马岭再 向东北至杨柳湾经冉家山接318国道.此道上的南 坪,建南自古以来一直是利川几大贸易中心集聚地. 史志中记载,当时”县治及忠路县丞,南坪,建南两巡 检驻地,商旅麇集”.在建南镇,现在仍保留着昔日旧 街市的模样,街道宽3米,块石路面.而新建的街道 皆建在市城至乐福店公路过境路段的两侧.文物调 查资料表明,这一支道及附近地区发现有较多的古文 化遗迹,主要有张氏家族墓地,黑洞子石碑,黑洞子石 刻,七孔子崖墓群,”福”字摩崖石刻,”义渡”摩崖石 刻,中部营崖墓,朱家沟崖墓,石板滩崖墓群等. 支道十一,由长江巫峡的巫山县南行至施州,自 古以来有两条古道. 其一:水道(亦称”鸟飞水道”),从巫山大溪镇沿 大溪而上进入湖北古道.大溪古名鸟飞水,出口处称 鸟飞口.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卷三十四记 载:”江水又东,鸟飞水注之.水出天门郡漤中县界, 北流径建平郡沙渠县南,又北流径巫县南,西北历山 道三百七十里,注于江,谓之鸟飞口”.这段文字说明 鸟飞水(大溪)既有水利之便,又有陆行山道.据说先 秦时期巴族廪君部落曾溯夷水(清江)人建始一带,又 沿鸟飞水道人重庆之地.宋代此古道被称为”出奇之 道”.明清时期,此道为民间人建始的陆路要道.建 始的麻,漆,油,运经庙宇槽180里至大溪镇,再由大溪 镇经水路运往宜昌.清光绪二十三年六月初二,宜昌 —— 重庆步班干线开班,全程905公里,昼夜兼程,限 时312小时.其行程路线主要是经长江北岸归州,西 9 洋口,巫山,夔府,云阳,万县至重庆.但由于此路线 较远,不便行走,故自宣统三年四月十七日起,宜昌至 万县段改由江南沿施宜大道,经巴东野三关至建始, 北上庙宇槽,出代溪至夔府,再沿江北至万县,全程 525公里,限时101小时.[5]民国l0年后此道仍较 通畅,但多以运煤为主.抗日战争时设立奉建驿运之 道,也是走此路线. 其二,南陵山道,此道系南宋时人们人湖北施州 的一条主要山道.其行程路线是从今巫山县城江对 岸的南陵山(此山”盘屈至绝顶谓之一百零八盘”)至 大石岭驿(仙掌岭),至建始县,经小猿叫驿,往浮塘 驿;后到施州(今恩施),由恩施向东沿清江而下则进 人湖北腹地.又由施州向西经驴瘦岭铺至歌罗驿(黔 江东北190里),至黔江县,过四十八渡水,进人彭水 县;在彭水县接人黔中道.[1o]宋黄山谷曾多次往来 于南陵山,并沿此道至施州人黔中,称”予自荆州上峡 人黔中,备尝山川险阻,作二叠.”其诗《上南陵坡》云: “风餐水宿六十里,蛇退猿啼百八盘.”又《次韵懋宗送 别》云:”一百八盘天上路,去年明日送流水.”即指此. 陆游在《人蜀记》中亦说此道是”施州正路”.清代时, 从巫山县城江对岸的南陵山经大岩岭,至蒲潭溪塘, 石臼驿铺,上坝,通往建始,再到恩施,也是重要通 道.?民国初年,由建始至巫山,奉节的古驿道上,每年 约有100吨的农副土特产品输出,并换回四川省所需 的食盐和布匹杂货.来往运输全靠人力,”力夫”组织 为”力行”或带捎头目,负责组织并招揽货源. 6.运输工具及运输方式的演变 从背,挑,抬等到马帮运输再到汽车,飞机运输. 古时人们往来于江南古道,运输工具主要以人力为 主,次为畜力.人力运输自然全凭人力肩挑背扛,劳 动强度极大,而且工效也非常低,这种状况直至民国 时期依然如此.因江南古道主要是山道,其运输工 具较独特,现将主要的几种运输工具及运输方式介绍 如下: 背:形式多种,是这一地区最为盛行的运输工具 及运输方式.现介绍以下几种: 其一是篾背篓(亦称背笼),木背架.背笼似由古 代篝答演变而来,《类篇?竹部》篝下说:”一日蜀人负 物笼,上大下小而长,谓之篝答.”主要有大背,小背, 扁背,脚背,三斗背,五斗背,儿背等.用背篓背负物 资的历史由来已久,宋朱辅《溪蛮丛笑》记载:”负物不 以肩,用木为半枷之状,钳其项,以布或带系之额上, 名背笼.”又严如熘的《苗防备览?卷八》记载:”腰背 负笼出人必备.其笼以竹为主,旁有两绳贯于肩,秋 成以获杂粮,平时以负柴薪.”运行时,一般是手拿打 10 杵,木棍等辅助工具,这种工具适用于翻山岭,走险 道.在有的打杵脚上往往还钉铁箍和铁钉,所以又叫 它”铁钉杵”.一个杵一个窝,旨在防滑.按一般的劳 动力而言,负重多在75公斤左右,日行路程约25公里 左右,多用于短途运输.木背架功能与篾背笼一样, 只不过是用木材做成背架的形式,多用于背柴火,石 块及其它杂物等.这两种形式的背负工具以男劳动 力用之为多,尤其是背重物. 其二是兜笼.所谓”兜笼”,据《新唐书?卷二十 四》《车服志》载:”巴蜀妇人出人有兜笼.”又《蜀中广 记?卷六十八》引《事物纪要》云:”兜笼,巴蜀妇人所 用.”这种”兜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物件?虽说其 具体形状暂无法说明,但此物主要是起着担负的作 用,推澳0可能是属于背笼的一个类型,但主要为妇女 所用. 其三是全木盎.陆游《人蜀记?卷六》称:”妇人 汲水,皆背负一木全盎,长二尺,下有三足,至泉旁,以 构挹水,及八分,即倒坐旁石,束盎背上而去.大抵峡 中负物率着背,又多妇人,不独水也.有妇人负酒卖, 亦如负水状,呼买之,长跪以献.”这种全木盎即是用 整块木头雕成的大腹细口瓶状器皿,底有三足,很具 特色,只是如今三峡地区早已不见此物了. 其四是马叉.马叉主要用于抬,扛木料,其次也 可抬,扛其它物资.这种马叉取材于山中一种自然生 长的木叉,其树杆要细,木质要坚,上端要有叉,叉下 要有”月亮弯”型.扛木料时,将马叉放在肩上,斜垫 在木料下,两肩用力,这样比单肩用力轻松.休息时 用杵之一端着地,一端抵住叉的下部.这种马叉在鄂 西南地区较流行,如今仍常能看到.在土家族中,用 马叉给人抬梁柱时,还要给马叉”搭红”,据说此形式 一 来视马叉为神物,二来取个吉利.[11] 有趣的是,在四川省新津汉墓中考古发现的”背 篼女俑”塑像,生动地表现了”背”的情景.背篼女俑 通高l2.7厘米,身着右衽,长裙,头梳高髻,所背背笼 顶齐颈,底齐腰,重负已将其背压弯.其背笼呈椭圆 形.由此可见,背笼在巴蜀地区出现的时间至少可追 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汉代. 扛:主要用肩扛,一般窄路上最适用,正常劳动力 负重百斤左右. 挑:即担,使用扁担,易于短距离较平坦道路. 抬:适用于远距离运输,如抬轿子,滑竿及抬其它 物资.这种二人抬轿子的形式在西南地区利用较早, 有记载述:”舆轿而喻领.”颜注引项昭日:”领,山岭 也.不通船车,运转皆担舆也.”据《建始县志》记载: 民国33年(1944年),四川人朱良银在建始县城经办 抬滑竿,轿子运送旅客的行业. 担:其形式和现代挑担子差不多.《史记?平准 书》记载:”汉通西南夷道,往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 粮.”考古在山西平陆枣园新莽墓壁画中就有”担”的 画像.《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的所谓”门人治任将 归.”学人解释:”任,担也.” 推,拉:推即史籍中说到的人推辇.如《史记?货 殖列传》记卓氏迁蜀,”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考古 在四川彭县发现的画像砖上有鹿车(车上装载一羊 尊),鹿车就是一种独轮车.[12]《风俗通义》记载: “鹿车窄小,载容一鹿也.……无牛马而能行者,独一 人所致耳”.鹿车在我国始于西汉时期,这种”独轮 车”在山区也只多用于短途运输,或修路运输,或用 于其它建设工地,江南古道上居民称此车为鸡公车, 旱船.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省政府西迁恩施,江南古道 东部的长阳成了交通”枢纽”.县政府为适应抗战军 需”设军民联运站34个,七年间,征调民夫累计548.5 万人次,总运输量中仅军用物资即达32.9万吨.有的 民夫出运数十日,备尝寒热饥渴之苦,甚至路上死,路 下埋者,亦无可顾及.”[4] 除人力运输外就是马帮,即靠骡,马,驴驮运.清 至民国时期,江南古道上常年有马帮往来,在古道沿 路主要栈口多设有骡马栈,供往来马帮人员食宿. 由上所述,我们深深地感到三峡古道古文化遗迹 保护的重要.建国前,在宜昌,恩施地区,曾零星出土 过巴人的青铜器,而在江南古道上则很少听说过有古 文化遗物发现.至于这一区域的文物保护工作,可以 说根本就没有怎么开展,更谈不上有文物管理机构 (单位)了.建国初的1O余年里,文物方面的管理也 多是由各地文化馆代管,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开始 有正式的文物管理机构.1975年,为配合川汉天然气 管道公路的建设,又因管道公路大致是沿三峡江南古 道向西入川的,这样,宜昌,恩施两地才开始对江南古 道进行调查,调查发现了不少的古文化遗迹.1982 年,1983年,全省文物大普查,再次对江南古道进行了 调查,江南古道上大部分古文化遗迹就是在此次调查 中发现的.2002年至2004年间,沪蓉高等级公路经 江南古道西行,在建的忠武(重庆忠县——武汉)天然 气管道和宜万(宜昌——万县)铁路也基本上沿江南 古道路线西行.虽然这几项工程尤其是沪蓉高等级 公路和宜万铁路因基本上取直线,架桥凿洞占有相当 大的比例,但配合这几项工程建设,文物部门还是调 集了大批文物工作者反复对各工程路线及附近地区 进行了调查,并对部分古文化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 可以说,最后几次的调查和发掘,收获是最大的.从 沿路调查和发掘的资料情况看,汉以前的古文化遗迹 大多靠近河边和溪边,遭到破坏的现象比较严重,故 古人类居住遗址的发现地点较少见.而较多发现的 一 些窖藏坑,因多在离溪河略远的高台地和缓坡上, 有的放置山洞中,相对而言这类文化遗迹的保护要好 一 些.汉以后的文化遗迹大量增多,人类居住遗址的 占地面积也较大,文化层厚也多在1米以上,有的甚 至厚达2米以上,可见那时人口发展较快.遗址分布 地点,除河,溪,沟边外,更有的分布在靠后山略高的 一 些台地和高坡上. 正是经建国后历年来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劳 动,才在三峡南岸古道线路及附近地区发现了一批批 古文化遗迹,这些古文化遗迹的发现为我们探索江南 古道形成的年代及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事实证明,数千年来,河流,高山并没有阻挡住人们的 往来行走和交流.如今古道上除了一些人类居住遗 址,古墓地以外,还有大量古桥,石礓碴路,纪念修路 的石碑刻等.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这些古文化遗迹 的发现,单凭有关史志中零星的,只言片语的记载,再 加上有的记载本身又有明显失误,那么我们要想弄清 楚江南古道的历史真实情况,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 此,对现在保存下来的这些古文化遗迹,我们应该加 强保护,使它们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本文中,我们首先将三峡古道及古道附近地区发 现的各类古文化遗迹的资料进行了介绍,然后再以这 些古文化遗迹为线索对三峡南岸古道始建年代作了 一 些分析,并推测古道始建年代至少可追溯到夏商时 期.倘以清江沿岸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居 住遗址的资料来分析,三峡南岸古道修建的年代则更 可向前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这是因为当时居住在遗 址地的一些原始人们,他们或捕鱼,或狩猎,或因部落 间的文化交流及战争,或为谋求发展,或部落举族迁 徙等,都应该有道路,只不过那时的道路是非常的简 陋罢了.尽管在各类文献及史册中对远古和上古时 期人们自三峡南岸人蜀古道的情况记载欠缺,有的记 载还模糊不清,但我们若辅以考古发现的资料,就有 线索可寻了.通过对三峡南岸古道衍进的探索,我们 清楚地看到,自建国以来的5O余年里(尤其是近十年 来),这一地区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打出了”发展国 道经济”的旗帜,使如今的国道线上到处呈现出一片 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而使该地区经济,文化,交通,商 贸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里的”国道”和 “国道经济”,从某种角度来说又都基本上是围绕着三 峡古道展开的.由此可见,深入开展对三峡南岸古道 11 遗迹的探索,不仅可为我们梳理鄂西南地区古代交通 的发展史提供言之有据,查之有物的重要资料,而且 也丰富了对三峡文化的研究内容,并对三峡南岸地区 的发展或许也能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注释: ?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市县概况》第753页(内部资 料),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1984年. ?2003年,宜昌博物馆为配合沪蓉国道建设,调查发现了石院子遗 址.2004年l1月,宜昌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发掘文物藏 长阳县博物馆. ?宜昌市地方志办公室,宜昌市档案局档案馆据清同治三年(公元 1864年)《宜昌府志》重新译着,参见新版《宜昌府志》第8O页, [2001]鄂宜图内字第l7号,2002年. ?守敬按:《一统志》以大溪当此水,是也.但大溪出今奉节县西南山 谷中,东北流百余里入江,源流甚短.郦说出褛中,经沙渠(今湖北 恩施),又经巫县(今重庆巫山)注江,无此水道,似以出今宣恩县 之水,东北至恩施县东,又以清江北源为逆流,逾山,下通大溪也, 盖郦所见之图籍有误耳(此注参见《(水经注疏>三峡注补》,湖北 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lO页. ?严耕望:《唐代黔中群舸诸道考略》(《史语所集刊)50本2分册); 《蜀道驿程记》,咸丰《黔江县志》,《嘉庆一统志》认为四十八渡水 在黔江西2O里或35里,光绪《彭水县志》记在江口镇马鞍山下,民 国《南州县志》记县境有四十八渡水. 参考文献: [1]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M]. [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下)[z].西安:西安地 图出版社.20o2.52l一534,550. [3]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72. [4]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阳县志[z].北 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236. [5]湖北省宜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宜昌县志:卷九[z].北京:冶 金工业出版社,1992.320. [6]湖北省利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利川县志[z].武汉:湖北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3.158. [7]湖北省秭归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秭归县志[z].北京:中国大百 科全书出版社,1991.230 [8]湖北省巴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巴东县志[z].武汉:湖北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3.156. [9]湖北省建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建始县志[z].武汉:湖北辞书 出版社,1994.406.’ [1O]蓝勇.三峡历史交通地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29. [1I]龚发达.夷水古风[M].北京:人文出版社,1993.186. [12]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彭县等地新收集到一批画像砖[J].考古, 1987,(5). [责任编辑:刘自兵] SomeUnderstandingontheThreeGorgesAncientPathto ShuattheSouthofChangjiangRiver YANGHua,QUDing—fu (CollegeofHistoryand?
本文档为【[doc] 对三峡江南入蜀古道的有关认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99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3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17
浏览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