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辽宁农产品流通现状及财政对策研究 - 地方财政研究

辽宁农产品流通现状及财政对策研究 - 地方财政研究

举报
开通vip

辽宁农产品流通现状及财政对策研究 - 地方财政研究辽宁农产品流通现状及财政对策研究 - 地方财政研究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辽宁省农产品流通及财政对策研究 项目负责人 :温明振 所在单位:辽宁大学 项目批准号:14B014 内容提要: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流通不仅连接了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而且还协调了多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农产品流通是现代农业发展体系的核心内容~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不仅可以保证农产品生产者和流通商的利润、增加农户的收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可以通过保障粮食的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环境的生态安全以及国家的经济安全来...

辽宁农产品流通现状及财政对策研究 - 地方财政研究
辽宁农产品流通现状及财政对策研究 - 地方财政研究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辽宁省农产品流通及财政对策研究 项目负责人 :温明振 所在单位:辽宁大学 项目批准号:14B014 内容提要: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流通不仅连接了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而且还协调了多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农产品流通是现代农业发展体系的核心内容~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不仅可以保证农产品生产者和流通商的利润、增加农户的收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可以通过保障粮食的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环境的生态安全以及国家的经济安全来维护我国农业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全国举足轻重的农业大省~辽宁省是我国粮食、肉类及油料的重要产地。然而~在诸多因素综合影响下~辽宁省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偏低~造成上述目标难以实现。鉴于此~本文基于辽宁省农产品流通的现状~主要研究辽宁省农产品流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发展较好省份的农产品流通经验~提出完善辽宁省农产品流通的一般性对策及相应的财政政策~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状况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部分年份农产品出现结构性的剩余或短缺以外,农产品总量的供需基本上保持平衡稳定的状态。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农产品供求关系呈现出区域性及结构性的矛盾。第一,农产品出现销售困难、价格低迷的现象;第二,农产品的种植呈现出无序性、趋同性及盲目性的特点。因此,农产品流通问题严重阻碍农民收入的增长,制约国家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尝试研究提升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 1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全问题。对农产品流通的研究必然涉及到农产品流通的整体管理,这对于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和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农产品流通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作为全国举足轻重的农业大省,辽宁省是我国粮食的主产省之一。在众多省份中,辽宁省肉类、蔬菜类、水产类、禽蛋类、奶类产量在国内众多省份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加入到农产品流通中来。不过,目前辽宁省主要农产品的流通同国内农产品流通发展较好省份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没有建成一个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其中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成本较高、损耗较大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辽宁省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结合辽宁省农产品流通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借鉴国内外农产品流通的先进经验,提出完善辽宁省农产品流通的具体且有效的一般性对策及财政对策,构建一个高效率的辽宁省农产品流通体系,这对促进辽宁省农业的发展,产业的升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辽宁省农产品流通的现状 ,一,辽宁省农业及农产品概况 1. 辽宁省农业概况 辽宁属于中温带地区,农业耕作多为一年一熟。农产品以粮食为大宗商品,同时盛产多种水果,季节性强,肉蛋奶鱼产品也较丰富,农业比较发达,但各地区分布不均。辽宁省南部,西部和东部地区盛产海产品、羊毛、羊绒和水果等,而辽宁的北部主要种植玉米和畜禽等农产品。 辽宁省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并且其农业水平也是领先全国的,是一个农业比较发达的农业大省。目前,辽宁省的五大农业区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产业化特点,辽宁省北部的综合农业区,以各种用途的粮食、油料以及畜牧产业为特色;辽宁省中部的较发达农业区,以精品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辽宁省南部形成了沿海的前沿开放农业区,以海上农业、出口农业、沿海农业园区为发展方向;辽宁省东部形成了生态农业区和山区特产农业区;而辽宁省西部依靠自己的地形和气候状况,形成了干鲜果、优良杂粮种植和畜牧产区。 2. 辽宁省农产品概况 2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我国共有13个粮食主产省,辽宁省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产量在全国范围内都占有很大比重的水果、水产、畜牧、水稻、蔬菜等,而且,辽宁省生产的高油大豆、水果、水产品养殖、牛肉、专用玉米等特色农产品已被列入国家优势农产品规划布局。从各年辽宁省农业统计数据来看,玉米是辽宁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位列第二。辽宁的一些地产的农产品,如铁岭大葱、开原大蒜、绥中的圆鱼(甲鱼、鳖)、白梨、辽东半岛的苹果、盘锦大米、鞍山南果梨、瓦房店葡萄、大连海鲜、彰武地瓜、沈阳大白菜、辉山乳品、新民梁山西瓜等都久负盛名。在辽宁省的整个农业布局上,北有粮仓,南有鱼场,西有林棉,东有果园,物产富饶多样。 辽宁省也是农产品交易大省,其交易量在全国范围内也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辽宁省的农业交易量就占到辽宁省交易总量的12%,在各省农业交易量排名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07年开始,国内外粮食市场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粮食的存量不足,农产品价格持续上升,因此国内外市场对于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都有了重大的调整。辽宁省农产品丰富多样,产量高,交易量大,并且已经形成了很多特色农业产区,自2012年开始,辽宁省检疫局就申报了五个高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农产品安全示范区信息,同时得到国家质量检测总局的认可公布,并且顺利验收。截至目前,这种省级高标准安全示范农业区数量已经达到七个,在全国排名第三。大连市旅顺口经济开发区就是有一个这样的安全示范农业区,这个农业区以海带为主要作物,从创建海带交易安全示范区以来,海带的附加值不断提高。2013年,整个海带交易安全示范区海带产量8300多吨,给该地区创造了15724万元人民币的收入。 ,二,辽宁省农产品流通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辽宁省的农产品流通总额持续增长,增幅较大,增速也很快,但自2010开始,出现了农产品物流总额占全省总额比例较低的情况,农产品流通在流通环节的初级阶段停滞不前,达不到现代农产品流通的很多要求。虽然辽宁省本身就是一个农业大省,近年来在各个方面,包括农产品流通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农产品流通环节涵盖了与农产品相关的所有生产活动,覆盖了所有的流通领域,连接了供给和需求的主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辽宁省若想长久保持农业大省的地位,现阶段的农产品流通状况是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近年来辽宁省在该方面取得进步,这说明辽宁省已经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其主要表现如下。 3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1. 农产品流通的主体与客体进一步发展 农产品流通的主体是指直接参与农产品交换的买卖双方当事人,具体而言,包括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农产品流通的客体是指被交换的各种农产品。农产品流通主体和客体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者农户的规模和数量持续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持续增加。 (1)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 在农产品产量增加方面,辽宁省依靠其自身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资源成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和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辽宁省的果蔬、油料和粮食等在全国各省中名列前茅。2014年,辽宁省的粮食产区受到近年来高发的旱灾影响,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同期下降20%,但即便如此,对比2013年的324亿斤的粮食产量,2014年辽宁省粮食产量还增产了26亿斤,达到350亿斤,其中包括235亿斤的玉米和91亿斤的大米。创造了粮食产量的新高,位于全国排名14,虽然相比辽宁省2014年的粮食生产再次创造了新的高度,保持了连续十一年的大丰收。在土地播种面积上,辽宁省近年的数据也在不断增加,2015年的土地播种面积比上一年增加6.23万公顷,达到329.74万公顷。其中,主要农作物玉米的播种面积也进一步增加,产量也因此增加到每亩929公斤,比上一年每亩增加68公斤。大米的产量也持续增加,截至2015年每亩水稻产大米量达到了1050斤。辽宁省各个产区的粮食产量都在稳步提升。此外,其他农产品,如蛋、奶、肉类的交易量在全国的交易量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表1-1 2010-2014年辽宁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 油料 肉类 禽蛋 牛奶 水产品 水果 蔬菜 2010 1765.4 99.6 407.2 275.7 121.2 412.85 641.3 2668.2 2011 2035.5 119.8 401 277.4 124.5 435.4 811.2 2832.5 2012 2070.5 120.9 411.6 279.9 124.7 480.8 894.3 3337.6 2013 2195.6 113.6 409.1 276.8 118.4 486 944.7 3270.9 2014 1753.9 63.7 422.6 279.3 131.2 515.7 870.6 3090.1 (数据来源: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随着各种农产品产量的增加,辽宁省的农产品流通需求也随之提高,促使物流企业数量的增加和发展,相应的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数量和加工规模都有了更高的 4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要求,这为健全辽宁省现代农业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外在市场条件。 (2)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张 2014年,辽宁省已经拥有多达3507家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合计为3853.27亿元。在辽宁省内的农业企业及组织的引导下,全省已经形成了玉米、稻谷、果蔬、生肉、蛋奶、水产等12大产业链,这些产业链有效的带动了农民和农业企业的收入。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四个特征,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五大产业分区已经基本形成,且各具特色。这五大产区分别是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辽东产业区,以干果、杂粮和畜牧业为特色的辽西产业区,以粮牧并重为特色的辽北产业区,以精品、城郊农业为特色的辽中产业区,以出口创汇为特色的辽南产业园区。这五大产业区都是依照自身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区域综合特征,因地制宜的形成独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园区,形成了完整的以粮食、经济作物、畜牧、水产、果蔬、林木及特产为主的产业体系。第二,一些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园区兴起。在辽宁省一些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始发展壮大,如沈阳的辉山农业高新开发区、大连纺织工业园区以及朝阳龙城食品工业园区等。像这样具有一定规模、达到较高水平、拥有独特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辽宁省已经达到了一百多个。到2014年底,辽宁省这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224.26亿元,而这一指标在2010年只有5575.83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1.87%。农产品加工园拉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又促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形成完整的现代农业体系。目前,辽宁省这些农业加工园区已经形成了以玉米、水稻、大豆、果蔬、生肉、蛋品等12大农产品加工集群,还形成了以沈北新区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密集区,以“沈大”和“沈山”高速公路沿线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带。第三,农产品的质量及安全体系初步形成。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龙头,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该模式下形成一个从田间,车间,餐桌的质量和安全监控体系,使得农户、基地、和龙头企业之间形成一个闭环式的链条,再将质量和安全监控体系贯穿在三个主体的流通环节中,将农户生产、车间加工、企业销售、顾客消费的行为纳入到这个可操控的体系中进行约束,使农业市场中有一个统一的、合理的、标准的质量和安全监控体系。这样消费者也可以更加放心的采购农产品。第四,主要的农业产业链基本形成。近些年,辽宁省已经形成了七类主要产业链,包括粮食、水果、蔬菜、畜牧、水产、 5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特产和种子。这些产业链是农业进行产业化经营的载体,贯穿在农产品生产前期、中期、后期、加工过程、流通环节,是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之间为了相互连接而在产业上进行的延伸。 2. 农产品流通渠道的进一步完善 流通渠道指的是商品由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路线或途径。但是实际上,为了将流通组织区分开,在农产品流通中,农产品流通渠道主要指的是农产品在流通中所用到的流通设施,既包括运输设施也包括运输路线。农产品的运输路线一般是从田间转向公路再过渡到销售地,这个过程既包括田间的道路,也包括县级公路、高速公路。到2014年,辽宁省内的运输线路已经初步建成以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又有铁路、水路、航空相助的“陆、水、空”三维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近几年来,在“交通先行”战略的指导下,辽宁省运输线路建设得到迅猛发展,陆、水、空立体式交通运输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公路建设方面,从2010年到2014年,辽宁省公路里程(不含城管路段)由101545公里扩展到114504公里,公路建设越发成熟,高速公路总里程持续高速增长。2014年末,辽宁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长达4172公里,包括了京哈、沈吉、沈海等主要的31条高速公路;2010年辽宁省高速公路总里程为3056公里,年平均持续增长率达到9.13%。辽宁省的公路建设已基本形成乡村公路、县级路、省道和国道四路相互联通的局面。这些逐渐完善的道路建设为农产品运输提供了线路保障。 表1-2 2010年-2014年辽宁省内运输线路情况(公里)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铁路 3988 4035 4757 4875 4899 公路 101545 104026 104679 110072 114504 内河 813 813 813 813 813 民航 242959 255196 244980 294175 25484833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 (1)粮食流通 辽宁农业产区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发展,辽宁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最开始的农产品无法自给自足到现在的产量丰富,远销外省市。玉米和水稻是辽宁省主要生产的农作物,但是蔬菜、水 6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果、花卉等产业也发展迅猛,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截至2014年,全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323.51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92.9万公顷。 辽宁省流通客体充沛,这需要辽宁省有发达的流通设施。首先,辽宁省拥有横纵交错且密集的铁路运输网,包括哈大铁路、沈山铁路、沈大高速、京沈高速等。其次,辽宁省发达完善的公路网确保了粮食物流的陆上运输。最后,辽宁省的海上通道也很便捷,大连港、北良港、鱿鱼圈港等都为粮食运输提供了通道。以上这些交通运输优势使得辽宁省成为了东北地区粮食流通的中心和枢纽。而且辽宁省有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配合着公路、铁路、水路在这三个主要的运输方式,使辽宁省的粮食运输网完整的覆盖了整个省。 (2)水产品流通 辽宁省南邻渤海和黄海,水产品品种丰富,数量繁多。辽宁省主产咸水鱼类有小黄鱼、大黄鱼、带鱼、鱿鱼等;主产淡水鱼种类要有青鱼、草鱼、鲍鱼等;主产虾类是对虾、毛虾、青虾等;主产蟹类有梭子蟹和中华绒鳌蟹等;贝类主要有蜡、蛤、蛙等。此外,辽宁还盛产鲍鱼、海胆、牡蜗、海参、扇贝等。 辽宁省也是我国水产品贸易大省,水产品进出口总量位于全国领先地位。目前辽宁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辽宁地区进出口水产品主要集中在大连、营口和丹东地区。水产品流通领域需要较强的专业性,其流通体系较为复杂,运输过程也较为艰难。水产品保鲜要求条件较高,大多具有易腐性,这就需要尽可能的缩短流通和运输时间,减少流通环节,以最快的速度运到消费地,尽可能的完善水产品流通体系,这反过来也可以促进辽宁省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肉蛋奶类畜产品流通 辽宁省的自然气候条件相对于南方省份来说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生产,而且辽宁省是全国的玉米、大豆主产区,饲料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玉米、大豆就是饲料的主要原料,从而使辽宁省畜产品在国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畜产品内销市场较大,同时具有出口潜力,特别是深加工产品更具竞争优势。 近几年来,辽宁省畜牧业飞速发展,尤其是肉、禽、蛋、奶等农产品产量出现成倍增长的情况。截至2014年,辽宁全省肉类产量422.6万吨,其中猪肉产量240.3万吨,增加6.7万吨;牛肉产量42.8万吨,减少0.5万吨;羊肉产量8.9万吨,增加0.8万吨;禽肉产量130.6万吨,增加2.5万吨。2014年末禽蛋类农产品产量达 7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到279.3万吨,比上年增加2.5万吨;生牛奶产量131.2万吨,增加10.3万吨。2014年末猪出栏量达到2839.4万头,比2013年末增加53.6万头;存栏1558.8万头,减少65.7万头。这些肉、禽、蛋、奶类农产品有易变质、季节性、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属于鲜活易腐商品,对流通环节有较高要求,需要对该类农产品的流通环节进行更加精细一致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这些产品在运输中不会变质。这类农产品一般可以用冷链系统运输,但是这需要专业流通设备。 (4)果蔬类流通 辽宁省拥有较强的蔬菜、水果市场竞争优势。果蔬类农产品,如北镇市生产的葡萄和蔬菜,大连瓦房店生产的苹果、葡萄、蔬菜、油桃和樱桃等水果,这些水果不但大量销往国内众多城市,而且一些水果甚至还出口到国外,运输到俄罗斯等国家销售。 从2008年开始,辽宁省制定了对整车装载(不超限)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不分省内或省外),并且政府给予减免通行费的优惠政策,并开辟了“绿色通道”专门用于鲜活农产品公路运输,这无疑将大大有利于辽宁省鲜活农产品运输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3. 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面扩大 现代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主要体现在通讯和互联网等方面。透过2010年到2014年辽宁省五年间的新信息化发展的情况来看,虽然辽宁省固定电话用户逐年减少,但是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已经在整个社会普及,使用者的数量也在每年稳步增加。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辽宁省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搭建了信息平台。 表1-3 辽宁省信息化发展情况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固定电话用户(万1428.0 1353.3 1285.1 1222.4 1151.2 户) 移动电话用户(万3341.8 3844.5 4291.3 4583.6 4535.5 户) 互联网用户(万户) 595.6 665.1 707.9 726.9 772.1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 8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二、辽宁农产品流通的问题分析 ,一,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可以分为三大环节,即农产品的生产环节、批发环节、销售环节(如图2-1),这三个环节构成了农产品的整个流通过程,这个过程使农产品从农产品的生产者手中最终流通到消费者的手中,流通环节涉及到多个流通主体,多个流通程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使得各个流通环节容易出现影响农产品流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农产品流通环节 销售环节 生产环节 批发环节 图2-1农产品流通过程 1. 农产品市场规划和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落后 辽宁省农产品市场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统一的指导,农产品在经营管理上相互孤立,各自为战,使得农产品企业的财力、物力、人力比较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的数量和密度不合理,布局散乱无序等问题越发的突出,某些区域农产品市场数量冗余,而有些地方缺少这样便民的农产品市场,并且在一些地区农产品市场不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沿街贩卖、摆摊、占街为市的现象还很严重,不但制约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也不利于农产品市场秩序的维护。 总的来说,辽宁省农产品市场的基础建设水平仍然落后。大多数交易场所简陋,例如鲜活农产品不但在运输环节上设施不完善,而且销售地点的仓储设备也有待提高,这些都无法满足农产品流通的需要。在辽宁省只有少数的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有完善的仓储设备和运输设备。因此,虽然辽宁省农产品市场交易总量已经达到很大的规模,但是那种设备齐全、知名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并不多。 2. 缺乏农产品冷链系统 辽宁省缺少冷链系统,该系统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辽宁省的农产品物 9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流运输还是传统的运输方式,几乎是以原始状态在整个流通环节中流通。例如在果蔬流通方面,截止到2014年末,辽宁省的果蔬运输还是采用常温式的卡车运输,没有了低温保鲜功能的保障,果蔬从产地到销售地的过程损耗很大。在辽宁省,利用低温物流专用冷藏车运输的比例还不到10%,目前也只针对一些经济效益较高的水果。下图为完整冷链系统流程图。 图2-2 冷链系统流程图 辽宁省的冷链物流的发展比较落后,这使得大量农产品在未达到销售地就损坏,这不仅制约着农业的生产利润,而且还影响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在没有冷链系统的支持下,大多数的农产品流通是多次批发的模式,即从田间到批发商、批发市场、集市、商场等流通过程,最终才能抵达餐桌的模式,许多蔬菜在这种长时间流通、多中间商流通的模式下损坏,甚至变质。而且这种缺乏冷链物流的模式,不能形成一个完整便捷的农产品运输系统,从城乡至餐桌要经过许多不必要的运输流程和常温的运输环境。辽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工程于2016年正式启动冷链物流车,这一举措是辽宁省对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冷链物流车的启动将会使农产品的受损率大大降低,使农产品以新鲜的状态到达餐桌上。 3. 农产品生产地过于分散,流通集约化程度低 辽宁省农户的种植规模小且农户居住大多零散无序,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不足,不完善的运输系统使得农户无法将农产品及时运到市场,部分鲜活农产品在运输途中会腐烂变质,如何将分散的农产品汇集成大批量农产品再运到交易市场的是个难题,这就会出现农业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状况。且多数的小农户由于缺乏足够的科学文化素质,无法快速接受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方面的新信息和新技术。 4. 经营业态较为陈旧 10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在辽宁省,农产品流通的经营主体绝大多数是农户,这些个体农户经营规模难以扩大,生产和流通能力弱,并且很难再提高,大多数的农户在市场上都是自发、无序、松散的状态,这些个体农户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且就全省来看,农产品交易仍表现为传统的销售方式多,新型的流通方式少,例如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而且,交易手段和结算方式也相对落后。 5. 销售的农产品多处在未经加工的原始状态 辽宁省现流通模式下的农产品大多处于未加工的原始状态,且多数农户没有品牌意识。原始状态下的农产品,其价值相差甚微,附加值低,品牌效应差,市场缺乏农产品之间的竞争氛围,导致整个农产品销售都缺乏创新的活力。并且农产品的加工设施也较为陈旧,加工之后的农产品也不能为农户或企业带来明显的利润增长,而且落后设备的引用,还要花费人工和机器折旧的费用,不能为农产品加工者带来绝对的竞争优势。 ,二,政府对农产品发展所起作用不足 1. 没有优化各产区的产业布局 辽宁省具有多样的地理环境,每种环境都有各自的农业优势,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人口数量,气候条件,农业配套设施等形成各产区的产业布局。但是由于各个地区之间联系不密切,相互分散,没有形成具有战略性的全省产业布局,例如在辽宁省沿海地区重点建设水产品、水果和出口农产品等产业园区;在辽宁省中部平原地区重点建设优质粮食和畜牧等精品农业产业园区。当前的各产区之间相互孤立,分散,同种作物分布杂乱,集约化程度低,政府在优化各产区的产业布局方面还需要改善。 除此之外,政府在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对一些推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没有给予过多的支持、宣传和奖励,没能建立起稳定的农产品加工业原料生产基地。辽宁省与其他省相比,在农业对外交流和农产品进出口方面也没有明显的优势。 2. 政府在培育龙头农产品企业方面没有完整的措施 从2010年辽宁省政府出台文件,到2010年末,遴选出120户左右的新兴高技术领域骨干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入选培育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截至到2012年末,辽宁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销售收入达到10亿的高新技术领军企业达到100家,并且实现上市的 11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0家。之后辽宁省多次发布这样的文件,目标都是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企业,但是,在农业领域并没有一个类似的文件发布,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辽宁省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农产品流通组织的无序发展,急需在行业内树立一个带头的龙头企业,以带动整个行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虽然在辽宁省个别的城市已经有树立龙头企业的做法,但是并没有形成普遍的现象,完整的体系和显有成效的结果。 3. 政府缺乏对市场信息的把控 政府缺乏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把握主要表现在政府缺乏对农户的种植指导,因此对于农户的产销量,生产的农产品信息缺乏了解,根据辽宁省的统计数据显示,农产品滞销问题每年都会存在。这是由于,农民在种植农产品的时候缺乏科学的指导,无法全面的掌握和预测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更加无法及时的根据市场细微的变动做出相应的产量调整。因此,常常会导致某一年某种农产品的价格持续走高,下一年农户们争相种植该种农作物,最终出现市场中该种农作物供给量过大,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产品滞销,农户亏本。如果政府可以与农户直接交流,对农户进行农业技术的指导,不仅会使农户受益,而且也能让政府直接掌握农户的生产状况和市场信息,但是目前政府还不能及时的通过农户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 4. 缺乏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的能力 一直以来,辽宁省都将工作重心放在生产这种硬性能力上,但是却忽视了除了生产以外的软性能力,即在流通的整个环节中公共服务的能力,例如农产品运输的专用设备,农机化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农资供应等问题都没有专门的公共服务平台来解决,农民有问题不知道该去哪里咨询解决。目前在辽宁省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缺乏这样的服务平台和机构,而且现存的这种机构建设的也不够规范,信息化程度低,政府如果能提高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的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产品滞销的问题。 5. 对农产品的财政、金融等扶持力度不够 辽宁省对于农产品的财政支出近些年来没有明显的提高,如表2-1所示,2014年,政府降低了对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且其在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出现了下降。 12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表2-1 2010-2014年辽宁省财政支出及农业支出(单位:亿元) 年份 2010 2011 2013 2013 2014 总支出 3195.82 3905.85 4558.59 5197.42 5080.49 农业支出 289 329.2 405.02 466.52 443.85 比重 9.04% 8.43% 8.88% 9.00% 8.74%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 政府对于农业发展的融资力度不够,融资体系不健全。一直以来,辽宁省都将财政重点投入在工业上,对于长期资金频发的农业来说,仅靠小规模的资金支持是难以完成农业的现代化升级的,辽宁省对于农产品的金融政策不够完善,存在保费补贴品种不齐全,保费补贴区域覆盖不全面,补贴比例不合理的状况。政府不但应该直接将财政支出投入农业发展,还应该完善对农业的融资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辽宁的现代化农业建设,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 ,三,农产品流通组织布局不合理 农产品流通组织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农产品流通效率低。这不仅使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升高,还增加了农产品的运输时间,造成农产品的损耗,增加损耗成本。 辽宁省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有辽宁省沈阳蔬菜批发市场、辽宁北宁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辽宁北票蔬菜批发市场、辽宁鞍山宁远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辽宁阜新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辽宁省各个市区的农贸市场的农产品大多数是来自这里,农产品的采购需要经过筛选、装货、运输和摆摊销售,从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到蔬菜开始摆摊销售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这些大型农贸市场的激励比较遥远导致中间流通环节的时间无法缩短。在运输中的物流成本和蔬菜的损耗成本都比较高。但是整个辽宁省内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少,分布不均匀,必然会导致一些距离较远的市出现配送成本增高的现象。 除了大型市场布局不合理之外,在市区内的小型菜市场分布也不合理,有些地区的菜市场分布在郊区,虽然农产品很新鲜,但是很多居民由于距离较远,不愿意来消费,这就大大的降低了菜市场的收入,同时也极大的造成了居民的不便,有些居民会选择在附近的超市购买农产品,但是这些农产品不但成本较高,而且经常会出现农产品不新鲜的状况。 ,四,农产品流通渠道低效 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一般指的是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之间所经过的通道,包括农 13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产品流通的环节、形式和途径。辽宁省目前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有四种:直供、分销、零售和分支机构销售。 直供指的是农户直接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供应给当地的市场,在辽宁省这种方式是农户进行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形式。直供方式的特点就是流通环节少,免去了农产品流通的多次运输费和中间商的加价,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直接面对面的交易,农户的收益可以即时兑现,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是农产品以原始状态销售到市场,附加值低,利润率低;其次是市场有限,农户只能在自己附近有限的范围内销售农产品,难以寻求更高的销售价格;最后是由于这种方式下的农户在运输的工具的选择上都较为原始,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会增加。 分销指的是以零售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中间桥梁,零售商一方面集中地向生产者即农户收购农产品,再经过运输,到达消费地点,另一方面零售商向消费者出售农产品,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由零售商集中的收购并且销售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将农户松散的交易进行集中的收购,此外销售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比如更加精细的包装,这就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但是分销这种方式的物流成本也很高,流通的规模和范围也不大,而且中间商还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增加农产品的价格,造成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零售是指将农产品通过中间批发市场向异地销售,在这种方式下,会有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依托,将分销进一步升级,即农户和中间采购者将自己生产的或者是自己收购的农产品集中地销往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然后这些农产品由零售商分别销售给消费者。这种方式更加的集中化,明显的降低了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且大型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辐射带动范围更广,更有利于形成区域化的专业生产。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缺陷,就是这种批发的方式是粗放型的,无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无法进行农产品的进一步加工和包装,而且目前辽宁省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健全的现代物流体系,这一方面仍需继续改进。 分支机构销售指的是通过当地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工并销往异地。分支机构销售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农产品进行更深一步的加工和包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且在对农产品的收购上更加的规范化,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与分散生产的农民或中间商签订合同的方式,收购农产品。经过保险运输、特别加工、分类包装的方式增加农产品的价格后,将农产品运往各个市场和超市。由于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 14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经营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使得其能掌握更多的市场信息和农业生产加工技术,他们不仅可以对那些长期签订合同的农户进行农业技术指导,还可以控制农户生产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垄断,使龙头企业控制市场价格。 ,五,信息服务发展滞后 辽宁省针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信息化服务发展滞后,市场上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等,供应过剩和供应不足,各农业服务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等情况。在当代各行各业进行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经与很多产业相结合,但是辽宁省对于农产品交易信息的整合以及对农产品门户网站的建设这部分还有所缺失。此外,农产品生产者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不高,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农产品交易信息的能力很有限,因此政府倡导“互联网+”与农业的结合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和压力。农产品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产品的滞销,价格混乱,消费者对市场不信任的状况,最终会出现市场失灵,卖方价格降低却也找不到买家的现象,使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大大降低。 此外,农产品信息服务发展滞后还体现在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上,在经济发达地区,农产品电商已经火热发展,但是目前辽宁省并没有优秀和业绩突出的电商。 对于基础薄弱的辽宁省农业信息化而言,无论是果农,还是销售商,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世易时移,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尤其是互联网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六,农业和农产品流通行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 表2-2是2010年-2014年辽宁省各产业劳动人数及比重,从表中可以看出辽宁省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占三个产业的比重最大,人数最多,现代化农业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劳动力资源浪费。 表2-2 2010-2014年辽宁省各个产业劳动人口人数及比重 第一产第二产第三产各产业占比% 合计(万年份 业(万业(万业(万人) 一 二 三 人) 人) 人) 2010 2317.5 703.6 641.5 972.4 30.3 27.7 42.0 2011 2364.9 699.9 645.1 1019.9 29.6 27.3 43.1 2012 2423.8 694.7 651.1 1078.0 28.7 26.9 44.5 2013 2518.9 683.8 724.2 1110.9 27.1 28.8 44.1 2014 2562.2 687.9 710.5 1163.9 26.8 27.7 45.4 15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 目前,辽宁省农业从业人员人口多,科技素质偏低。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传统农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粗放分散经营的方式,辽宁省农产品生产者和流通人员的整体素质比全国发达省市低,农业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落后,传统农业不再能拉动经济的的增长,因此农业本身的收益只能是维持农业人员生存需要,不可能有更多的剩余价值来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 辽宁省大部分农民和农产品流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较低。辽宁省的农业和农产品从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还有待提高,文盲和半文盲还大有人在,并且高素质人才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非常少,这使得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发展受到阻碍。文化水平低也间接的导致了政府的政策难以有效的贯彻实行,使农民对国家政策的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不够准确,很难抓住机遇,大多数农民接受新技术、新项目的意愿较低。农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表现在种植上不会钻研、创新,满足于现有的生产方式,不吸收新的技术,对于信息技术和农业的结合也知之甚少。农产品流通行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表现在自律性差,在农产品流通市场上优势不遵守市场秩序,只注重眼前利益。农业人员和农产品流通行业人员的素质低下,会渐渐的与现代农业市场经济要求相背离,成为阻碍现代农业经济增长的阻碍。 三、辽宁省发展农产品流通的对策建议 ,一,辽宁省发展农产品流通的一般性对策 1. 完善农产品流通线路 合理完善农产品流通线路、加快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是解决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市场价格波动大等问题的关键。“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应是当前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流通模式的创新、产销分立的化解、流通成本的降低等都是确保市场高效供应的有效途径。农产品流通线路的完善是促进国家产业升级、保障市场供应、保证质量安全、推动城乡发展的关键因素。 (1)全国性现代农产品物流枢纽中心的打造 当前农产品流通线路的目标是把辽宁建设成为立足东北、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农产品流通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及电子商务中心。 (2)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落实 农产品流通体系落实的根本是完善城区市场、发展乡镇市场、推进农村市场。 16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努力构建一个多元化、多业态、多形式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力求发展农产品市场的大流通。农产品市场(包括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电子市场、交割市场、集散市场等)的优化、农贸市场布局的调整,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外迁建设,都是农产品流通线路完善的重中之重。 此外,农产品市场建设规划与行政区域调整规划、农村城镇规划、村居规划的紧密集合,也是当前农产品流通体系线路固化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的必然要求。通过农产品流通体系线路的完善,政府主管部门能够从战略上明确农产品市场布局和重点发展方向,从而防止同类市场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恶性市场竞争的出现。通过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进行调研,并结合东北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当前辽宁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现设的重点环节应放在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仓储设施、冷藏保鲜盒仓储设施的建设上。为确保此类仓储设施的合理布局及顺利投入使用,相关部门及企业应积极探索最高效的配置路径,必要时候可以支持大型涉农企业投资建设物流设施项目。 (3)现代农产品直销配送体系的构建 现代农产品直销配送体系的构建是农产品流通线路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农产品直销配送点的全面合理配置是形成覆盖全省各地区的农产品直销网络的基础。直销配送体系的构建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直销配送体系的服务社会化水平。应包括规模化的蔬菜产地集散市场、产地集配中心和城乡集配中心等三个方面。并在如下两个方面进行重点推进: 第一,着力推进直销网点建设。构建网格化布局的直销终端,十分钟购菜圈的构建是努力方向。积极培育具有引导力的直销配送品牌企业,支持其引领其他中小规模企业建立生鲜超市、社区直销店、农贸市场直销区、团体单位配送、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直销终端。另外惠农资金项目扶持的重点应放在农产品直销标准店的建设上,通过标杆的力量影响其他直销店的建设。优化直销网点的布局,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应加强引导直销配送企业在直销网点建设上实行区域划分后的合理布局。为预防网点在地域分布及业类上的重叠,直销配送点的主体企业应以社区、超市、企事业单位为重点,这也是降低流通成本以提高经营效益的必然要求。第二,重点强化直销配送中心和配送设施建设。为强化直销配送体系设施建设、完善配送功能、优化配送环节,配送中心建设应以直销配送分拣中心、加工包装、冷藏设施、冷链 17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运输车辆、网络监控、电子商务、质量安全检测设备、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等设施建设为重点,力求减少中间损耗、提高配送质量,确保市民吃上新鲜、安全、放心的优质农产品。 (4)一流的农博会的打造 打造东北乃至全国一流的农产品博览会,应全面提升中国东北国际农博会的参展企业档次、创新展示展销方式,加强宣传力度以扩大展会影响。同时,大胆改革参展模式、创新参展机制、提高参展水平。推动省内优良品牌农产品走出去,充分展示辽宁农业的特色和风采。为积极应对信息化新潮流,农产品网上展销厅的建立也是农博会发展的一个趋势,积极开展农业龙头企业电子商务项目建设,扩大农产品的网上参观、网络直销、网络大数据应用,同时大力强化辽宁特色农产品在无区域界限上的宣传和推介力度。建设辽宁农产品网上展销厅,打造永不闭馆的网上农博会是未来农博会发展的一个主题。农产品网络平台的建立能够加强辽宁农业经济技术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鼓励农业企业及优秀农业品牌引进来、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农产品流通的大循环,从而提高辽宁农业的影响力。在农博会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内农业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原辅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终端和渠道资源等方面的横向联系与合作,力求在农产品大流通的环境下扩大市场份额、节约宣传成本、共享优势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2. 农产品流通组织亟待优化 (1)优化农产品市场布局 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结构是关键。结合省内各地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依据优化目标整合现有存量,并坚持合理控制增量的原则对农产品流通市场进行科学布局。为了促进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并着重培育建设跨地域、综合性的大型现代化农产品流通市场。应全面协调各品类农产品市场的协调有序发展,目标是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主体多样、良性竞争的农产品流通市场。此外,强调农业企业基地和物流建设的主导地位。同时调动相关市场主体积极踊跃参与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各个环节的发展建设,在省政府职能部门(如省农委、服务业委、供销社系统)的项目扶持及引领下建设辽宁农产品流通网络,积极优化合理布局当前的农产品市场。 18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2)建设综合性现代化农产品交易中心 根据辐射全省及周边区域1000万以上人口市场的标准,以省内农产品主要产销区为依托,以建设集农产品展示交易、上下游集配、电商平台、终端检验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面向东北、辐射全国的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为目标。利用农产品交易中心的核心物流配送功能,建设后续流通环节,探索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力求突破现有模式建设建成大型现代化农产品交易平台。综合性现代农产品现代化交易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地现有农产品品牌及地域优势,通过对现有农产品流通市场改造升级及功能提升,力求建成具有集规模交易、统一配送、快速检验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粮食、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专业交易中心,形成一个专业化、地域化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 (3)优化农产品零售网络结构 农产品零售流通体系应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以丰富百姓“米袋子”和“菜篮子”工程为依托来引导各地区农产品零售网点进行结构转型及合理布局。可将零售目标锁定在专业直销店、连锁生鲜超市、果蔬商店、社区自动取货柜等终端市场,着力构建多种业态共同繁荣的农产品零售网络体系,打造一个绿色快捷的农产品零售商圈。根据社区规模划分标准“大型社区(3万人以上)总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中型社区(0.7万至3万人)总面积600平方米以上、小型社区(0.7万人以下)总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建设或升级改造农产品零售网点,以优化全省农产品零售网络结构。 3. 改善辽宁省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 (1)农产品信息中心建设 农产品信息中心是农产品流通体系配送中心的大数据信息系统,这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和汇总各种信息,再根据所需信息做出相关配送决策,指挥配送线路上各环节工作人员,协调相关物流配套供应完成配送终端任务。 (2)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 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是农场品流通信息服务的重中之重。支持以菜篮子为主的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分析、预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建立统一、规范、权威的价格信息发布和预警机制,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难题,引导基地合理调整生产计划,避免盲目种植,保障市场均衡供应。 19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3)全省农产品电商网建设 大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是时代所需和发展的必然。大型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应是集生产、采收、检测、分拣、加工、存储、运输、销售全过程的多功能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的构建需要依托具有地域差异和品牌优势的大型现代化农产品交易中心,并能够及时准确提供供销双方所需信息、在线软件及无线增值等一系列服务。今后市场的发展方向应是传统市场向电子商务市场的融入与转型,促进线下线上一致与互通,充分发挥电商市场的无地域限制优势,力争构建覆盖全省的零售终端。终端实体店的展示和销售功能的完善也是电商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终端实体店完善的基础上的大力推广具有品牌优势的农产品电商市场。探索农产品流通新模式,“从田间地头直达餐桌”、“菜盘溯源”等应作为试点逐步进行推广。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必须以具有长期供应产地支撑和可持续供货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的签订为基础。另外,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能够在家庭和团体单位中开展智能配送工程也是农企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4. 改善辽宁省农产品流通保障体系 (1)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改造升级 传统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要进行转型升级才能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完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多功能化、现代化的农产品仓储分拨中心是发展建设的方向。在特色品牌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农产品物流园应是一个集聚仓储、物流、贸易等各类企业,并能够以最快捷高效的方式提供采购、分拣加工、直销分销、数据支持、电子商务、融资担保等多种产业链服务的大平台。 (2)农产品仓储配送网络的完善 整合农产品直销企业、第三方冷链仓储企业与物流配送企业,根据农产品市场直销企业的需要,在城市周边建设配有查验和监控设施的冷藏冷冻库,全程监控和信息追溯系统,建设绿色快捷的肉类、水产品、果蔬等主要品种的农产品配送中心,提供备货、分拣加工、包装、送货等配送一体化服务。如此将销售、仓储、配送三方企业进行了高效整合便形成了一个具有规模性的仓储配送中心网络,也为末端零售网点提供标准化快捷配送服务提供方便。 (3)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立 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立既能最大限度内保障农企业、农民的根 20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本利益也能更好的服务消费者。鼓励引导传统的大中型农产品市场以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产储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以试点形式并推广展开建设规模集生产经营、种苗繁育、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树立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典型代表。由政府指引带动成立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基地及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在农产品基地业态上重点发展有机蔬菜、绿色瓜果、非转基因粮油,生态畜禽养殖等现代生产模式,这是未来食品安全工程的上游发展方向更是农企、农民获得经济效益的积极探索。支持小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型农村家庭农场等走出去,通过与社区菜市场等销售终端签订协议供货订单等方式,力求减少繁琐的流通环节,达到稳定价格的目的。 5. 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1)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 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初期,为避免走弯路,可加强向国内外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成功的案例模式进行学习。并试着与专业农产品销售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专业公司的具有经验管理和运营人才来推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步伐。要吸引农产品营销人才加入到现代农产品的队伍中,并制定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帮助农民解决卖菜难卖菜贵的问题。建立农业流通体系人才培训基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推进农校对接 政府相关部门定期组织大中专院校的专业人员召开农校对接座谈会,积极推进先进理念到实践的转化。在推进“小网点”和“大超市”建设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推进鲜活农产品团体销售渠道。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商超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提供蔬菜、肉蛋、大米等农副产品。 (3)推进人才创业 一是抓宣传。对农产品流通领域中的科技人才创业典型进行重点培养,提供环境支持和经济扶持以激发他们创业的热情带动以带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大发展。二是抓激励。对领域内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创业有明显成效,并且政治素质较高的,在申请省市国家项目中予以优先考虑,力求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 ,二,辽宁省完善农产品流通的财政对策 21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1.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1)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做好农产品流通体系项目资金分配,制定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提高项目资金使用合理性和效率性,政府相关部门在支持农产品流通体系项目建设上,除了要财政部门发挥引导、监督资金使用的职能外,还要求其他政府部门积极配合协调并引各类资金投入流通体系建设实现社会共赢。 (2)完善金融扶持政策,支持银行及其他各种体制金融机构参与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建立银企合作平台,把农产品生产、存储、和流通作为涉农金融服务工作重点,适当降低对优质农企的贷款利率、放宽贷款资金的担保条件,在好的项目上可以考虑使用特殊权限鼓励其快速发展壮大。 (3)完善税费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关于从事农产品流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减免农产品流通企业有关行政事业审批性收费环节的减免,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农产品仓储配送中心的用水、用电、用气都应实行特别定价。 (4)完善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严格执行有关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绿色通道”政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对鲜活农产品完成监测、检验的基础上为物流配送车辆通行提供快速通道及停靠条件以保证鲜活农产品的品质。 2. 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1)加大政策扶持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和完善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要充分认识到其社会公益性特点。一是加大对农产品交易中心、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政府性投入,探索新建市场以政府公益性市场为主体,改造市场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二是通过价税调节资金、农业项目资金、商贸流通资金等专项资金打捆支持农产品流通项目建设。三是将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和农产品直销配送体系建设纳入辽宁省正在进行的现代服务业十点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支持力度。四是加强金融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种体制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把农产品市场流通作为涉农金融项目发展重点;引导和开发各类涉农担保机构的业务范围,着力解决农产品流通企业融资担保能力不足问题,对符合条件的,应由政府相关部门予以担保。五是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落实农产品交易中心、农产品仓储中心、农产品配送中心用地等审批工作及扶持政策。 (2)引导社会投入 22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资金投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及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要充分运用国家政策性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纳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加大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招商引资力度,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具有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进行投资。通过利用省内外的资金和管理技术,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辽宁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3. 建立法律支持系统 辽宁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是一个覆盖全省的以食用农产品为主的流通网络。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就是要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谨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制定一套法律支持系统。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不合格的产品禁止进入市场。要建立辽宁省现代农产品流通法律体系,既要从横向上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其他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自身经验,也要从纵向上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经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体系都很健全,值得学习和借鉴。 4. 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督 (1)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的规范管理、质量检测、服务监管。制定试点企业和直销配送示范店考核办法,设立统一的投诉、监督电话。对验收合格的直销配送试点企业、直销示范店进行授牌,并通过媒体公布。对考核不合格的企业,取消示范企业称号。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知道直销配送企业和生产基地建立良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规程,严格自检,加强抽检,实行检测信息联网,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放心农产品直销店经营管理,坚持高标准,展示良好形象。 (3)加强农产品直销店配送专用车城区绿色通行证监管,对列入省市县农产品直销配送工程体系建设的直销配送企业,根据配送能力、规模水平和标准直销店数量实行动态管理。 5. 完善支持补助制度 (1)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支持农产品流通体系项目建设,社会各环节都应发挥资本的引导作用,吸引各 23 辽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 科研基金文库 类资金投入体系建设。支持中小型金融机构参与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建立银企合作平台,把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和流通作为涉农金融服务工作重点,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放宽担保条件,并在审贷机制上建立绿色通道。 (2)做好补助项目的资金使用环节 做好项目规划,加强财政扶持力度。合理审批及适度调配项目资金,制定资金使用的监管办法,做到每季度对项目资金进行跟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一年内未开展项目运行的专项资金进行盘活再分配。筛选试点企业,制定试点企业资质条件,设定准入标准,对符合条件并被确定纳入专项资金重点项目体系的企业进行全程协助监管。支持项目建设,制定试点资金使用规定,明确资金支持方向和环节,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内重点项目的快速实施。 24
本文档为【辽宁农产品流通现状及财政对策研究 - 地方财政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994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1K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21
浏览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