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7702174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7702174

举报
开通vip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7702174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7702174 第一章案例分析 人间奇迹:"阿波罗"登月 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宇航中心发射场上气氛异常紧张。一枚36层楼高的巨型火箭庄严地耸立云天,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等3名宇航员早已在火箭顶部的"阿波罗"号飞船的指令舱内落坐,正焦急地等待着那开始人类第一次登月飞行时刻的到来。 一切准备就绪,电子计算机发出"点火"信号,"土星-V"第一级火箭的五台发动机发出隆隆的轰响,喷吐出了巨大的火焰,3000多吨重的庞然大物腾空而起,大约10秒之后,5...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7702174
行政管理学案例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7702174 第一章案例分析 人间奇迹:"阿波罗"登月 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宇航中心发射场上气氛异常紧张。一枚36层楼高的巨型火箭庄严地耸立云天,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等3名宇航员早已在火箭顶部的"阿波罗"号飞船的指令舱内落坐,正焦急地等待着那开始人类第一次登月飞行时刻的到来。 一切准备就绪,电子计算机发出"点火"信号,"土星-V"第一级火箭的五台发动机发出隆隆的轰响,喷吐出了巨大的火焰,3000多吨重的庞然大物腾空而起,大约10秒之后,5公里外看台上的人们感到有强烈的震波。12分钟之后,第三级火箭把飞船送入地球轨道。当飞船在地球轨道上运行时,经过对飞船作了检查和调整之后,第三级火箭重新启动,将飞船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于,"阿波罗"逸出地球轨道,奔向月球。 1969年7月21日,格林威治时间3时51分,"阿波罗"号飞抵月球,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小心地爬出舱门,先在5米高的小平台上停了几分钟,然后他伸出左脚,慢慢地走下扶梯:4时零7分,他用左脚疑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月面,接着,他又挪动右脚,终于站到了月球之上,他是有幸登上月球的第一个人类。 据知,"阿波罗"登月计划是美国总统肯尼迪于1961的提出的。他请他的科学顾问就这样一项计划的可行性提供咨询。经过详细地调查研究之后,科学的回答是:从设计、制造、发射到回收等阶段看,在工程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都是已有的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但是问题可能出在管理上。 事实上,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为实施这项人类史上空前宏大的计划,须动员2万多家工厂,120所大学参加,参与此项计划的人数多达400万,要生产300多万个零部件,共耗资250亿美元,该计划的每一个主要步骤都得经过周密的计算,而每一个主要步骤又都需要次级计划和第三级计划的支持和配合,显然,这些人力、物力、财力都需要周密地组织与协调,为按部就班地顺利完成设计、制造、发射、回收等各个程序,必须进行精确无误的控制,倘有某一个环节出现一个哪怕极微小的差错,都可能给整个计划带来无可挽回的后果,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机构进行强有力的领导。 然而,无论人们是怎样地担心可能出现的可怕后果,计划终究是实现了--月球上有了人类的足迹。 讨论思考题: 1(据认为,从技术实力来看,"阿波罗"计划所需要的一切零部件,日本均能创造,那么为什么日本人没有把人推上月球呢, 2(您从"阿波罗"登月飞行计划的实现受到哪些启示, 案例分析参考要点 1、科技和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助推器。这两大助推器就象鸟的两翼,推动着社会快速发展,推动国家不断创造奇迹。本案例中,日本的技术力量虽然达到了人类登月的水平,但日本的管理水平在当时远远达不到组织这么宏大的高科技攻关和使之协调运行的水平。而美国,不但技术水平达到了登月的水平,管理理论中的管理过程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较典型的管理学派都产生于美国,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诞生于美国。美国的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水平都居世界领先地位,行政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有机结合,使美国创造了人类登上月球的奇迹。 2(管理也是先进的生产力。人类社会的重大创新和突破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返回 第二章案例分析 狮岭镇--皮革皮具的环境优势是什么, 150年前,广州市花都区(原花县)出了个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领袖洪秀全。150年后,在洪秀全故乡的西北部崛起了一个皮具王国--狮岭镇。狮岭镇位于广州市北部,距广州34公里,离广州新国际机场和直通港澳的花都港15公里,107国道(广清高速公路)、京广铁路贯通全镇。全镇常住人口6万。 狮岭镇皮革皮具业早期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知青带来的生产技术。后来逐渐从摆地摊发展到进入各大商场,外地皮革皮具企业陆续落户狮岭镇,于是,在狮岭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箱包生产基地。这是狮岭镇皮革皮具产业的第一次聚集:有3000多家皮革皮具商户的原始经济集聚区,年产值超过20亿元。 企业的集聚,带动了本地区原材料的需求,于是,逐步形成皮革批发产业,拉长了产业的链条。2000年经过花都区政府第一次推动,提高了整个狮岭镇的皮革皮具的竞争能力,形成了皮革皮具产业第二次聚集:皮革皮具年产值近30亿元。由港商出资2亿元建立起狮岭皮革皮其城,新增商户800多个。2000年12月被广东省科技厅命名为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狮岭镇是花都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试点镇。2001年成功了举办"中国(狮岭)首届皮革皮具节"。 皮革皮具的总产值,从1996年的11亿元提高到2000年的28.27亿元,年均增长26.61%。2000年,皮革皮具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值从1996年的66.76%提高到2000年的74.81%,约75%,皮革皮具产业的特色更加突出。 狮岭镇之所以能够将皮革皮具产业做大,实现更大的产业集聚,关键在于狮岭镇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1)有一批优势的企业可以依托。全镇现有个体私营企业创办的大小皮具加工(场)近3000家。规模较大的皮具企业有"凌云"、"叶氏"、"华尼"、"蒙娜丽莎"等,拥有"叶氏"、"范思特"、"连奴"。"苹果王子"、"华尼"等多个皮具知名品牌。 (2)推进皮革皮具产业的技术创新有一定的基础。部分企业已经采用电脑管理和用电脑设计有关皮具。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已经认识到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本在于技术创新优势的竞争。 (3)资源相对丰富。全国主要的皮革皮具商家基本上在狮岭镇都有相应的机构,狮岭镇成为皮革皮具有关信息和人才的有效交流区域,形成了与皮革皮具有关的全国性的资源集散地,世界皮革皮具市场的信息也较容易了解到。 (4)邻近港澳独有的人缘优势可资利用。香港有许多资本需要转移投资。皮革皮具产业在狮岭镇的聚集,使得港商看好狮岭镇。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就是香港商人张有为先生投资兴建的。狮岭镇有旅居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1万多人。 (5)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狮岭镇位于广州市,属于珠三角经济开发区重点工业卫星镇,距广州新国际机场15公里,花都港15公里。京广铁路军田火车站就设在狮岭镇,广州市铁路局将在军田建设铁路集装箱运输中心,这将成为华南地区的最大的铁路物流中心。狮岭镇建设将以"广州市后花园加工厂城市"为目标。 (6)狮岭镇处于广州郊区,与高校、科技院所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容易建立联系。 (7)有一个有力的政府支持皮革皮具产业的发展。广东省科技厅、花都区和狮岭镇政府对皮革皮具的技术创新十分重视。花都区政府和狮岭镇政府做了大量细致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在2000年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狮岭从事皮革皮具生产和销售的厂家和 商家,已由3000多家激增到4000多家,产值也由30多亿元增长到近50亿元。 为了实施依法治镇方针,规范行政收费行为,避免收费不公平、不合理现象,提高服务素质,改善投资环境,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狮岭镇镇成立了"狮岭镇一个窗口收费办公室",实施"一个窗口收费",自2000年3月1日开始执行。 (8)市场氛围良好。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正在成为我国目前最大、档次最高、现代化管理设施最为完善的皮革皮具批发市场。首期工程完成商铺500多间,已全部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商铺已经全部卖完。第三期皮具数码城和皮具工业城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将成为亚洲地区皮革皮具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重要基地。 (9)狮岭皮革皮具已在国内有相当大的名气,广东省市场占有率达到1/3。 (10)狮岭镇的皮革皮具企业已认识到形成中小企业网络非常重要。据问卷调查,为了形成有竞争力的狮岭镇皮革皮具产业,有91.94%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加强同行业之间的联系,仅有5.38%认为封锁信息,2.68%的认为采取恶性竞争方式。 [案例思考] 狮岭镇成为皮革皮具专业镇,政府在其中都了什么作用,政府利用了什么环境来推动皮革皮具镇的形成, [参考要点] 狮岭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将最初由知青带来的皮具技术逐渐发展成为皮革皮具专业镇,主要在于有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正是利用这一良好的市场环境,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推动专业镇的皮革皮具产业的发展。 田纳西流域管理委员会与区域开发 -30年代产生了区域经济政策,一条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另一条是稍 20世纪20 晚一点的资本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 1929年西方爆发的"经济大危机",破灭了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的迷信。1928年英国成立"工业迁移委员会",解决一些地方的失业黑点(Black spot);1934年颁布具有区域意义的"特别地方法",20世纪30年代以后,许多西方国家先后设立旨在促进落后区域发展的专门基金(如区域开发基金、社会基金、农业基金等)和区域开发银行开展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 1933年美国政府根据"新政"(New Deal)中的有关法案,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委员会"(TVA)负责组织管理田纳西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一带的水利综合开发。这一地区位于美国东南部,是比较贫困的农业区,经常水患成灾。该计划在美国国会曾辩论达15年之久,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美国东南部落后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1961年5月美国政府颁布"地区再开发法",这是美国第一次将地区失业和经济落后问题视为全国性问题的法案。法案明确指出:实行区域再开发的目的,必须是能够发展和扩大新的或现有的生产能力及资源,而不仅仅是将就业机会从美国的一个州转向另一个州。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区域差异再度呈扩大趋势,贫困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就业减少,年轻劳动力外流。 克林顿政府组织制定和实施了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计划,1993年8月颁布《联邦受援区和受援社区法》,这是美国第一个比较系统解决欠发达地区发展问题的法案。根据该法案,政府拨款25亿美元用于税收优惠,10亿美元用于贫困地区的各项援助。 注:"新政"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在20世纪30年代为促进经济复苏和社会改革而制定的立法和行政计划。 [案例思考] 对于美国的欠发达地区,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进行援助, [参考要点] 许多国家都存在欠发达地区,美国也是如此。针对欠发达地区,不可能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欠发达地区自动调整为发达地区。20世纪30年代,美国纳西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一带位于美国东南部,是比较贫困的农业区,经常水患成灾,针对这一情况,美国政府根据"新政"(New Deal)中的有关法案,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委员,"(TVA)负责组织管理田纳西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一带的水利综合开发。在此之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法案,推动美国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第三章案例分析 案例:非常设机构为何撤而复增 A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清理非常设机构的通知精神,决定对县级机关的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非常设机构进行一次清理,该合并的合并,该保留的保留,该撤销的撤销。经县常委会议和常务会议认真讨论后决定将60个非常设机构砍掉40个,并分别将这些机构承担的职能落实到有关部门去承担。 但是,时隔不久,麻烦来了。首先碰到的是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要从部队转到地方,安置任务特别繁重。以前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以县政府的一位领导为首的领导小组负责。这次非常设机构被撤销,这项工作交由县民政局和劳动人事局负责以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牵涉到不少县级部门。比如,离休干部建设住房所需的基建指标和经费,分别涉及到计委和财政局;建房所需,"三大建材"涉及到物资部门;离休、退休干部转业按规定随迁的家属、子女的户口和工作安排涉及到公安部门;随迁子女的转学、升学需要教育部门帮助落实;医疗保健等又涉及到卫生局。如此大量的工作,要通过这么多的环节,光靠民政、劳动人事两个部门实在难以招架,更何况这两个部门与其他局都属同一级别。于是,民政局、劳动人事局便要求恢复县退伍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报告送到县政府,领导只得同意。 紧接而来的是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省里有这么一个机构,且每年掌握有一大笔经费。县里的相应领导小组一撤销,上级就发来通知,声称如果没有这一机构,每年给县的经费就停止下拨。这样一来,县委、县政府又不得不考虑该机构的命运,经酝酿再三,还是决定恢复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 恢复非常设机构的口子一开,不少单位恢复临时机构的报告纷至沓来。有的是因为省里有明文规定、有的是根据省里某一次会议精神或领导讲话、有的是因为有突出性任务而提出的。这样一来非常设机构反而越撤越多,所不同的只是名称改换了一下,有的只是在某一职能部门挂一块牌子应付上面。 就这样,A县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县级机关的非常设机构又从20个增到55个,增加的非常设机构中7个是恢复的,28个是新建立的,尽管现在又感到非常设机构越来越多,需要抑制和整顿,但几经研究,觉得还是应该尊重现实,以不动为好。尤其是曾经办过此事的同志更是心有余悸,认为与其兴师动众,辛苦一场,还不如节约一点人力,听之任之。 [案例思考] 在政府机构中是否有必要设置非常设机构,A县非常设机构为何撤销而复增,应如何解决非常设机构膨胀的问题, [参考要点] 1、政府机构中设置非常设机构是十分必要的,主要用于完成新的临时性任务,解决突发性的事件和协调部门 与部门之间的关系。因为:首先,政府工作部门是按照职能需要而设立的,在这种情况下,当政府面临一些跨部门的事务时,需要几个部门共同承担,而在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上出现矛盾时,往往要设置非常设机构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其次,政府工作部门一般根据行政管理的经常性、长期性或可预见性的基本职能来设置的,但是行政管理实践中经常会有一些新的、临时性的任务或突发性 事务出现,也使得非常设机构的设置成为必要。但非常设机构不能任意设置,也应该根据具体实际来考虑。 2、A县非常设机构的撤而复增,从主观原因来考察,主要是对非常设机构设置的原则缺乏全面的掌握,一方面撤了不该撤的机构,另一方面又保留或新增了不必要的机构。 3、为了解非常设机构膨胀的问题,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以职能为基础的原则。非常设机构的设置要根据职能需要,必须是对现有机构的补充。 (2)机动性、灵活性原则。一旦任务完成,机构即行撤销。 (3)程序化、法制化原则。 第四章案例分析 案例1:机构设置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某市农林局是历经二分二合而设置的一个政府职能部门。1986年,该市又将农林局分解为"市农林局"、"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简称"市农技中心")、"市畜禽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简称"市畜禽中心')这三个单位。其中,"市农技中心"与"市农林局"为正县级单位,隶属市农委领导;"市畜禽中心"为副县级单位,隶属市农林局领导(但实际是一个人、财、物都独立的单位)。正是由于"市农委"、"市农林局"、"市农技中心"这个三角关系的存在,从而使该市的农、林、牧工作逐渐步入到一个不能自拔的境地。 一是上下行文关系不通。因全省各地、市,"农技中心"都是隶属农业(林业)局领导的事业单位,所以,省农牧厅历次下发的公文只对市农林局一家,而不管什么农委、农技中心,这就给开展正常的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1987年12月底,省农牧厅下发了一份"关于填报食用菌情况的通知"的文件,该文发到市农林局之后,局长考虑到本局没有具体的人员去抓这项工作,同时,市农技中心设置有专门的食用菌科室,于是便在公文处理单上签上"请交市农委领导阅示"的意见。但一直到1988年2月份,经市农委多次协调后,才勉强由农林局汇总上报省农牧厅。 二是业务工作不协调。1988年8月底,原市畜禽中心所辖的市奶牛场,连续几天死掉了奶牛20头,该场找到市农委汇报此事。市农委说,这关系到业务技术方面的问题,请与市畜禽中心联系,让他们负责处理。找到了畜禽中心,该中心说:我们隶属市农林局管,你们让农林局通知我们,我们再去。找到了农林局,农林局说:我局的农牧科是个空架子,总共才有两个人,并且都是摘农业的;畜禽中心名义上归我们领导,实质上他们已是一个人、财、物全部独立的经济实体,级别又和我们差不多,我们怎么能安排得了他们呢,后来经过再三的要求,农林局才勉强找到畜禽中心,说明原由后,市畜禽中心就说:奶牛场直属领导是市农委,你们真是多管闲事。为此,农林局的同志感到非常难堪。最后还是通过市农委、市农林局、市畜禽中心三家共同协商后,才达成了解决问题的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 [案例思考] 机构设置与工作效率是什么关系,某市将农林局一分为三后为什么出现效率滑坡, [参考要点] 机构的多少与机构效率的高低到底是什么关系,是成正比还是成反比,这个问题似乎很难简单地予以回答。但机构设置的合理程度与工作效率却有直接的关系。机构设置得合理,则工作效率高,反之则低,这是一条行政组织设置中的一条重要规律。 从"机构设置与工作效率"这个案例来看,某市将历经二分而合后设置的市农林局一分为三,变成"市农林局"。"市农技中心"、"市畜禽中心"三个机构,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使管理职能分解得更细了,各部门的管理相应来说也更专了,因而其工作效率似乎也应更高一些。但结果适得其反,市农林局一分为三, 并没有带来效率的增长,却带来了行文关系不通和业务工作不协调,致使该市的农林牧工作逐渐陷入一个不能自拔的境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其根本原因在于该市把农林局一分为三本身是不合理的,不符合该市的具体情况。 在处理奶牛场事件时,由于三个单位的设置不合理,职能不明确,对应该处理的问题相互推诿,相,"踢皮球",这种情况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原来该市管农、林、牧的只有一个部门,管理职能综合,其内部关系则相对单一,因而也好协调。而现在将其分为三个部门,其内部关系变成了外部关系,因而协调起来也就相应困难一些,效率随之也就降低了。 显然,我们不能从本案例中得出结论说职能越综合、机构越少则效率就越高呢,行政管理学理论表明,效率的高低,不在于机构的多少,而在于机构设置是否合理。要想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必须有较合理的机构设置,而合理的机构设置必须遵循科学的行政组织原则。 案例2:1460个公章与机构的"增长"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县计划修建一座水电站,从县委、县政府打第一个报告起,前后共盖公章1460个,有关公文和设计图纸重达170公斤,历时两年半才定下修建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另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材料,有个地级市定编40个局级单位,机关工作人员1294人,但实际上已膨胀到66个局,2425人。机构超编65,,人员超编近90,~其中,科局两级干部就有1413人,约占全体人员的2/3,形成富多兵少的局面。在如此严重超编的情况下,一些部门还以种种名义从所属企事业单位借调200多人"帮助工作"。因此行政经费越来越紧张,每年要从当地企业加收200多万元的管理费来维持开支。 [案例思考, 案例列举的事实反映了我国机构设置中存在哪些问题,你对我国政府机构的改革有何设想, [参考要点, 案例列举的事实,反映了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机构臃肿,关卡林立,人浮于事,效率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从宏观上讲,这是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在这样的体制下,必然会导致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党组织干预行政事务,政府直接管理企业。 从微观上讲,这是违背了政府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行政学的基本原理要求政府机构的设置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职能目标原则,即按照一定的行政任务来设置行政机构;职、权、资一致原则;完整统一原则;合理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原则;精简效能原则等。违背了这些原则,机构必然重叠臃肿。 只所以会出现案例的这种情况,这在于:(1)受到具有全局性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制约。(2)没有抓住职能转变这一关键。(3)没有进行相应的干部人事制度的配套改革。 为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在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时,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把政府的职能从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管理为主;从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 (2)以经济管理部门,特别是其中的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的专业机构为改革的重点。把承担相同或相近业务的部门合并,把职能重叠的机构撤销,组建新的综合管理部门,撤销综合部门内的对口专业机构,其职能由行业主管部门承担。 (3)完善行政组织法规,健全预算约束机制。把宪法和组织法中有关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规定具体化,制定机构设置和编制法,用法律的强制力来控制机构的膨胀。用经济杠杆来约束机构人员的膨胀。 (4)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精简政府工作人员。 第五章案例分析 案例一:他为什么打不开工作局面 某街道医院是一所全区有名的老大难单位。前几任领导班子工作抓得不力,院内行政部门人浮于事,职工纪律松散,迟到早退屡见不鲜,医疗事故时有发生,病人对该院的医疗管理意见较大。针对这一情况,上级决定区医院外科医生苏伟到街道医院担任院长兼党支部书记。 苏伟,男,48岁。1969年去江西农村插队落户。插队期间,他刻苦自学医学,为贫下中农看病,成为当地农村一位小有名气的"赤脚医生",曾负责全大队"赤脚医生"的业务工作。1978年他以较好的成绩考取了上海某医学院医疗系,198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革区医院外科工作。苏伟对工作兢兢业业,对病人和蔼可亲,热爱医疗事业,刻苦钻研业务,曾为医院解决一些复杂的医疗难题。并在有关攻学医专发表过重要的学术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组织上考虑到他在插队期间负责过"赤脚医生"的业务工作,既年富力强又精通医疗业务,符合干部使用的基本条件,经研究决定调他到"老大难"的某医院担任院长兼党支部书记,主持该院的全面工作。领导希望他上任以后,能大胆工作,敢于改革,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开创新局面。为此,苏伟决心很大,表示"我决不辜负领导的重托"。 苏伟认为,要搞好全院工作,首先应从行政部门下手,消除人浮于事的现象。因此,在他上任后的第二天,就对医院的行政部门、行政人员等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他发现全院30名行政人员中,有一半人没有事干,整天东荡西逛,在医务人员中造成极坏的影响。上任后的第十天,他就宣布将医院行政人员减少到10人,其余20人重新安排工作。其次,苏院长狠抓了劳动纪律。每天上下班时间亲自到医院门口把守大门,每个职工必须登记签到,对迟到、早退者每次扣除奖金2元。并坚持每日3次对全院科室巡回检查,对离岗者同样每次扣奖金2元。苏院长这一制度下达后不久,院内迟到、早退、离岗现象有所减少,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院内部分职工中流传这样一句话:新来的院长没本事,只好看门。再次,苏院长认为,该院之所以接二连三地出医疗事故,除劳动纪律松散外,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贫乏所造成的。因此,他利用每周二、四下班后的时间,对医疗人员进行2小时业务知识补课。要求每个医务人员必须参加,考试合格者才能发放奖金。对此,医务人员特别是一些老大学生、民主党派人士的专家意见很大,他们说"我们从医已有几十年头,头发皆白,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名望。而新院长来了却认为我们不会看病,也要留下来学习,这对我们太不尊重了。"所以,他们联名写信给卫生局要求调单位。 苏院长上任后所采取的上述措施,一度确实在改变医院落后状况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领导和职工造成了严重的对立情绪,特别是一些被扣除奖金的同志,有的上班出工不出力, 有的要求调离单位,有的上诉卫生局,使医院工作出现难堪局面。苏院长本人也很苦闷,不知道工作该怎样做好。他在一份党组织汇报思想的报告中说:"我还是我,为什么从医生换到行政干部岗位后,同样努力工作,其结果却不一样呢," [案例思考] 上级对苏伟的任命是否正确,为什么苏伟打不开工作局面, [参考要点] 这个案例中涉及到干部人事制度和领导方法的问题。在人事行政中,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要求。苏伟在大学里学的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医疗系统,现在他被组织调任到某街道医院担任医院院长,从事行政领导工作,尽管他以前在农村负责过全队"赤脚医生"的业务,但是同目前的街道医院的领导工作完全不同。尽管苏伟是医疗科班出身而且在工作上、业务上成绩较为出色。但他缺乏行政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而只是凭自己的感情、干劲、勇气管理医院,而且这是一家有老大难问题的医院,工作没有起色就很自然了。从行政领导的角度来看,由于苏伟缺乏行政管理学的专业知识,在治理医院时感情用事,丢掉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法宝,造成他偏重于采用传统的"金钱"加"皮鞭"的管理方式,以此来迫使医院职工的行为与他所实施的管理目标一致,忽视了将制度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统一起来,造成领导与职工的对立;他忙于过多的琐事,而没有调动职能部门的作用,偏离了自己的工作重心,较多地移位到门卫和考勤员的职位上;他对医院的实际情况也认识不足,在实施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盲动和轻率等,提出的改革方案脱离了医院的具体行政环境。因此: 1(上级对苏伟的任命不正确。对于像某街道医院这样的老大难单位,上级应任命有管理经验的医生担任。 2(苏伟打不开工作局面的原因在于:管理经验不足;领导方式不当,处处事必躬亲,且采用强制命令的领导方法;提出的改革措施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 案例二 这个领导班子应如何搭配 某市一中型机械厂,原有党政领导共3人(党委书记、正副厂长),平均年龄已达57岁。3名领导干部中除一名主管经营的副厂长大专文化程度(年龄较大,59岁),共余两位均是初中毕业。由于老班子缺乏现代管理思想,经营管理不善,产品质量差,销售不畅,造成企业连年亏损。为了改变后进面貌,上级组织部门决定派工作组进厂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工作组到厂后,查阅了全厂干部和技术人员的档案,列出了一个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48名干部的名单,同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依靠群众对这批干部进行民主评议,最后确定了5名德、才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干部作为厂级党政领导的候选人。简况如下: 陈伟,男45岁,大专毕业,中共党员。现为厂企管办负责人,懂行,领导能力强,但办事独断,脾气急躁。 林海,男,32岁,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现任厂团委书记,思路敏捷,创新意识强,但工作专注性不够,缺乏经验。 韩雨,女,40岁,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有工程师职称,原则性强,遇事较冷静,善于顾全大局,但谨言慎行,缺少开拓精神。 王刚,男,45岁,大专毕业,中共党员,部队转业干部,善决策和统筹,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但比较主观,出言严厉。 张林,男,42岁,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现任厂办主任。为人稳重厚道,群众关系好,但工作节奏慢,优柔寡断。 根据上述情况,上级领导多次开会研究,大家感这5位同志都基本符合干部"四化"的条 件,但究竟应该哪位进入领导班子、具体分工应如何安排呢, [案例思考] 如果你作为上级领导,将如何搭配这个领导班子,理由是什么, [参考要点] 本案例反映了一个机械厂由于领导政子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而缺乏现代管理思想导致经营管理不善,这说明一个精明强干的领导班子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来搭配领导班子呢,这就要求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前提下,遵循行政用人的科学原则,安排较为理想的人选。在本案例中,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在为该厂搭配领导班子时,提出5位假选人,个体素质均可以,个个年富力强,各有所长,而且都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因此从个体素质比较上很难分出谁高谁低。但根据行政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要求来看,该厂的领导班子可以考虑由陈伟、韩雨、张林三位组成,具体分工分别依次为:厂长、副厂长、党委书记。理由在于从领导班子成员的互补原则出发,综合考虑班子成员在年龄、知识、能力、气质等方面的相互补充和最佳组合,从而发挥领导政子的群体优势。从知识结构上看,他们的情况合乎要求的。 从能力结构上看,陈伟担任过厂企管办负责人,熟悉业务,懂行,并且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因此担任厂长是比较适合的,韩雨具有工程师职称,熟悉企业业务,并且原则性强,善于顾全在局,说明他有一定的人事组织能力。因此担任副厂长不仅可以协助厂长搞好产品建设,促使产品升级换代,打开销路,而且可以协助厂和搞好组织人事工作。张林作为原厂办主任,群众基础好,为人稳重厚道,较适合于党务工作,因此是党委书记的理想人选。 从气质结构上看,陈伟办事喜独断,脾气急躁,属于胆汁质型;韩雨谨言慎行,属于粘汁质型;张林稳重厚道,工作节奏慢也属于粘汁质型,把他们组合成一个领导班子,可以使正副厂长的气质类型,以及党委和行政负责人的气质类型相互协调和补充,刚柔相济,彼此能和睦相处,减少内耗,有利于进一步工展工作。 从年龄结构上看,尽管不是最为理想,但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六章案例分析 广东省考试公选20名副厅级干部 经过一阵紧张的准备工作,广东省第3次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的考试于2002年1月20日如期在省委党校和华南师范大学同时举行,2055人参加考试,竞争20个副厅级领导职位,到考率达94.6%。 这次考试与前两次公开选拔考试不同的是,一张试卷分成基础测试和专业测试。试题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第二部分为论述题;第三部分为"申论"。客观题和论述题为公共试题,"申论"结合各类别干部的相关要求,每个类别的题目各不相同。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玉浦同志在昨天巡考时称,对此次公选有三个感受,一是参与人之多、之广,甚至很多县市书记、县市长都报名参加,让他没有想到,也很感动;二是通过今天的考试,坚定了推进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决心。省委提出今后每年新提拔的副厅级干部中要有三分之一通过公开选拔产生,力争今年就实现这一目标。三是题目出得非常好,题目注重考能力,不仅让参加考试人员有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而且也使他们通过考试有了一个学到很多东西的机会。 考试结束后,记者做了一个随机采访,考生们普遍反映整个试题无须死记硬背,尤其是第三部分的"申论"对于在基层工作的同志来说,有很多体会,做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一些参加过两次公选的考生称,今年题目比上次的容易,上次考试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多,时间很紧,这次着重考写作,时间充足,可以应付。 该次公选试题命题组织也比以往两次有所改进。省公选办此次共从23个部门抽调了26位学者专家、领导干部成立命题组,26个成员中又有21个是现任或曾任厅级干部,改变了去年处级出题考"厅级"的局面;其次还加大对命题的把关和监督:命题人员也做到了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学(士)硕(士)博(士)兼备。 讨论思考题: 1. 广东省第三次考试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得到广泛响应,说明了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什么问题, 2. 科学地设计命题,使试题更加贴近国家公务员的工作实际,全面反映考生的能力和素质,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和保证,也是我们完善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的重要内容。你从广东省的实践得到哪些启示, 参考要点: 1、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考试录用制度顺应"因事求人"的现代人事管理的要求,从职位的需要来录用能力相当的人,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原则,极大地鼓励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培养了人事创新思维。 2、申论考试,最早源于西汉初年的古代"对策"(策论),自2000年国家人事部首次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笔试中试行以来,反映良好,贴近社会生活和国家公务员的工作实际,值得采用并进一步完善。 3、公务员考试试卷的命制须由有国家公务员任职经验的专家主持,采取专家组的形式,专家组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及年龄结构,保证试题的质量,才能真正考出考生的水平和能力。 第七章案例分析 ××县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自1990年开始,该县经济的发展速度开始减缓。在这种情况下,县委、县政府为寻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于1993年底和1994年初,带领有关人员调查了全县20个乡镇和300个村,考察了50多个山头和近百家农村企业,初步分析认为,该县与其他丘陵、平原县比较,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山场广阔,共有山地面积366万亩,占总面积的72%,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如果开发利用,办成林业和多种经济基地,农村经济就会有一个大发展,这是农村经济一股潜在的强大劲流。 在此基础上,他们召开了两个会:一是智囊研究人员、咨询参谋人员会:二是各部门、各战线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学者参加的会议。通过这两个会议,对全县农业企业的现状、山地开发的潜力及其可行性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详细的分析论证。并组织专门班子,以国土规划和农业区划成果为依据,拟定几个开发山区的方案,供县委、县政府抉择。 最后,县委、县政府领导在综合比较各种方案的基础上,作出了"开发山地资源,兴办农业企业,建立商品基地"的决策。同时又组织专门班子制订出全县开发出山地资源的总体规划,并拟定分阶段实施该规划。 决策方案制订中,县委、县政府立即将方案付诸实施。一方面多渠道筹措山地开发资金,并实行各种优惠政策,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组织专门人员具体管理山地开发工作。 由于该县决策正确、措施得力,因而在发展山区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案例思考] 某县县委、县政府为什么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他们的成功对于实现我国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何启示, [参考要点] "开发山地资源,建立商品基地,兴办农业企业,振兴农村经济"的决策,对于该县来说,是一项战略决策,其之所以正确,关键就在于它符合行政决策的科学化要求,基本上遵循了系统的科学决策程序。首先,县委、县政府领导针对全县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现状,深入基层和实际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而后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正确的行政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一方面基于客观需要:既然农业经济出现发展速度减缓的势头,就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及其他多种经济,以振兴山区经济。另一方面,该目标又具备实现的客观条件,该县山地占总面积的72%,且劳动力资源丰富,并存在广阔的消费市场。其次,在行政目标确立后,县委、县政府马上召开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反复地分析和论证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各种方案,为领导最后拍板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县委、县政府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具体的决策方案,而且立即组织实施,因而获得成功。 某县的成功决策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1)必须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决策目标。 (2)集思广益,拟定方案。 (3)对决策方案进行评估选优。 (4)认真组织实施。 第八章案例分析 动用警车军车邮车闯关 走私贩私倒卖进口汽车 据统计,截至1988年9月底,湖南省工商部门查处违章小汽车达372辆。这仅占走私、贩私、倒卖汽车的很小部分,大量来自广东等地的违章过境小车,在各种各样的伪装下堂而皇之地过关越卡。经调查,被查获的汽车属单位购买的占85%,买主绝大多数没有管理控购手续,为了逃避检查,许多单位和个人便伙同军队、公安、邮电等部门的少数人,利用其工作的方便条件进行非法购车和倒卖活动。其主要形式有:假借执行公务,挂军牌、安警灯;出具假信件、佯装押送犯人;动用邮车偷运;化整为零,分开装运;有的甚至强行冲关,殴打检查人员。 7月30日,湖南省蓝山县工商局查扣两台"皇冠"车。这是辽宁省清原县交警队从广东东莞市买的走私车。随车的交警队副队长王××等3人在车上挂了带去的汽车牌照,其中1台还安了警灯,伪装到深圳执行公务返回单位。当车被蓝山县检查站查询时,他们先是向检查人员行贿,被拒绝后又强行冲关。 8月31日凌晨,洛阳市公安局派副科长宁××等5人,分别驾驶挂有洛阳市公安局车牌和警灯的日本进口轿车二辆,在蓝山县因无准运证被查扣。其中一辆强行冲出一里多远,险些撞倒检查人员。 9月8日,平江县检查站查扣了一辆"广东06-0063"号旧牌照的新邮政车。经检查,车厢里装有一辆崭新"皇冠"车。该车是西安市建材公司从广东廉江县购买的,准运证、海关税务进口证明书、商检表、发票全系伪造,他们通过关系从湛江市霞山区邮电局借来邮车装运轿车。 解放军某部后勤物质管理站从广西南宁军分区购买"皇冠"二台,"蓝鸟"一台。他们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段,将车分解为车壳和发动机等部件,然后用军用车分别装载,偷运出关,9月11日、12日被东安县工商局先后查获。 据透露,还有一些被查扣的小车,由于买方或卖方"后台"硬、"来头"大,工商局及有关部门迫于压力,不得不放行。 思考题: 1.倒卖倒买进口汽车的非法活动如此猖獗说明了什么, 2.对这一非法活动的监察和处理需哪些部门配合工作, 参考要点: 1、本案中,倒卖倒买进口汽车的非法活动如此猖獗,说明了我国的行政监督非常薄弱,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都存在许多漏洞,以至于公司、个人、军队、公安、邮电的一些人能大胆地倒卖倒买走私进口汽车。从这个案例中,可以说明几个问题:一是行政监督非常薄弱;二是行政权力没有受到有效制约;三是一些公务员和单位、个人的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论证。 2、需要下列部门配合,才能查处和处理这一非活活动:海关、公安、纪检、工商、税务、审计、行政监察部门、检察院、法院、军队侦查部门和其他相关行政部门。 第七章案例分析 ××县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自1990年开始,该县经济的发展速度开始减缓。在这种情况下,县委、县政府为寻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于1993年底和1994年初,带领有关人员调查了全县20个乡镇和300个村,考察了50多个山头和近百家农村企业,初步分析认为,该县与其他丘陵、平原县比较,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山场广阔,共有山地面积366万亩,占总面积的72%,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如果开发利用,办成林业和多种经济基地,农村经济就会有一个大发展,这是农村经济一股潜在的强大劲流。 在此基础上,他们召开了两个会:一是智囊研究人员、咨询参谋人员会:二是各部门、各战线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学者参加的会议。通过这两个会议,对全县农业企业的现状、山地开发的潜力及其可行性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详细的分析论证。并组织专门班子,以国土规划和农业区划成果为依据,拟定几个开发山区的方案,供县委、县政府抉择。 最后,县委、县政府领导在综合比较各种方案的基础上,作出了"开发山地资源,兴办农业企业,建立商品基地"的决策。同时又组织专门班子制订出全县开发出山地资源的总体规划,并拟定分阶段实施该规划。 决策方案制订中,县委、县政府立即将方案付诸实施。一方面多渠道筹措山地开发资金,并实行各种优惠政策,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组织专门人员具体管理山地开发工作。 由于该县决策正确、措施得力,因而在发展山区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案例思考] 某县县委、县政府为什么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他们的成功对于实现我国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何启示, [参考要点] "开发山地资源,建立商品基地,兴办农业企业,振兴农村经济"的决策,对于该县来说,是一项战略决策,其之所以正确,关键就在于它符合行政决策的科学化要求,基本上遵循了系统的科学决策程序。首先,县委、县政府领导针对全县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现状,深入基层和实际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而后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正确的行政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一方面基于客观需要:既然农业经济出现发展速度减缓的势头,就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及其他多种经济,以振兴山区经济。另一方面,该目标又具备实现的客观条件,该县山地占总面积的72%,且劳动力资源丰富,并存在广阔的消费市场。其次,在行政目标确立后,县委、县政府马上召开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反复地分析和论证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各种方案,为领导最后拍板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县委、县政府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最 终确定了具体的决策方案,而且立即组织实施,因而获得成功。 某县的成功决策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1)必须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决策目标。 (2)集思广益,拟定方案。 (3)对决策方案进行评估选优。 (4)认真组织实施。 第十章案例分析 市长专线电话的设立 某市市长专线电话开通于1990年元旦。1991年8月,市长在市长专线电话办公室的半年工作小结上批示:"你们的工作好坏实际上反映了市政府工作的状态,一叶知秋,请你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兢兢业业地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工作质量,做人民喜怒的晴雨表、遥感器,使政府的工作能及时、完善地改进。"可见,市政府领导对专线电话这一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渠道,寄予很大的期望。实践证明,市长专线电话这项工作既是广大群众关心的工作,也是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的工作。几年来,市长专线电话办公室坚持全心全意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宗旨,依靠各区政府和市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尽力为群众解决生活等方面的各种实际问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 市长专线电话开办以来,累计接听群众来电33327次,办结回复率高达98%,基本上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群众高兴地说:专线电话既快又灵,是真正为人民办实事的部门。 为了使大量的群众意见及时解决在基层,在市长专线电话的带动下,各区、局、总公司及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单位也都先后公布了单位负责人公开投拆的电话号码,这些公开电话与市长专线电话保持密切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市长专线电话为中心的、各级领导和办事部门与市民对话的电话网络。纳入专线网络的主要是8个区政府,与群众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局、总公司及有关单位共76个,入册的联络员78人。许多同志不辞劳苦,埋头苦干,处处为群众着想,认真为群众办事,无论是电话交办,还是文字转办,都尽职尽责,办理速度快,质量高,为共同办好市长专线电话出了不少力。 [案例思考] 从行政沟通的角度看,某市市长专线电话的设立对于搞好城市行政管理有何作用, [参考要点] 要处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密切政府与群众的联系,必须进行有效的行政沟通。行政沟通是行政组织之间、行政组织与外部环境及社会大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通过有效的行政沟通,行政组织内部可以减少内耗与矛盾,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效率,而且可以及时为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等提供大量信息,提高行政管理的质量。 某市市长专线电话的设立是做好行政沟通的有益尝试,它对于搞好城市行政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1)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为群众排忧解难。 (2)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向市领导和有关部门传递信息。 (3)接受群众监督,完善和改进政府部门的工作。 第十一章案例分析 中国的第五海--"会海" 中国有一个另类的海,它比常识中的四个海更震撼国人,它叫--"会海"。 北京一个会,到了省级就要掀起几十个浪头。一浪的"会海"顺势而下,席卷300多个地 市、2000多个县区、5万多个乡镇,还有成千上万不同级别的行政部门、数百万个吃"财政饭"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以及难以尽数的非常设机构,层层开会传达,级级发通知下文件。 据估算,一个单位的领导人,一年中在概有40%的时间参加上级各部门召开的会议,40%的时间在本部门开会,只剩下20%的时间处理日常工作。 现任为什么副职越来越多,会议多是原因之一。 一位副市长,每月参加会议的时间占去工作时间的70%左右,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会是可以不去的。 中国的会议真的多了么,据非准确计算,?根据《广州日报》的相关报道整理。我国每天召开的各种会议大约有240万个。据美国布斯阿伦和汉密尔顿联合适量咨询公司调查,美国每天大小会议高达2000万个。算起来中国的会才是人家的1/8,若按"人均"计算,只有人家的1/50。为什么大家又感到会议很多,穷于应付呢,在中国,开会的老开会,不开会的老不开会,中国98%的会议是被全部人口的2%开掉的。占人口80%的农村,存在一个和会海截然相反的问题--"会荒"。 不仅如此,我国的会议,常常不,"正业",我国的会议有一半以上是非决策性会议,即会议不是解决人们"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而是一些象征性、交流性、协调性、"漫谈俱乐部"式会议,甚至还有些被称为"转转会"、"接力会"之类的旅行消遣式会议。 同时,人们还普遍反映我国的会议方式不合理,存在方式过于单一,会议效率低,会议不计成某,浪费大等问题。 讨论思考题: 1、 会议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会海"甚至"会害"的情况, 2、 "开会的老开会,不开会的老不开会"的根源是什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领导人会议的数量, 3、 对减少会议数量,提高会议质量,降低会议成本,你有何建议, 参考要点: 1、会议是各级领导机关实施行政管理的一种方法,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地把众人聚集起来一起商讨问题的社会活动方式。会议在政府工作的作用尤为突出,主要有集思广益、丰富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贯彻群众路线、实现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便于群众了解情况、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等作用。 2、建立会议制度。没有一定的会议制度,无论大小事情都由领导者开会研究,会议将会泛滥成灾。 3、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格、严格会议审批制度,大力精简会议文件、简报;革除繁文缛节,讲求实效,端正会风;严格财务制度节约会议经费。 第十二章案例分析 B省党政司法机关领导实行回避制 1987年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500多人的司法部机关中,互为亲属关系的占20%;某省某县中级人民法院的84名干部中,互为亲属关系的有17人;在县以下机关中,裙带关系更是严重,有的一家3口人同在一个20人的局里工作,对于上述情况,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亲戚班子驸马团,小姐太太打字员。王孙公子汽车队,七姑八姨上妇联。" 为清除各级工作人员在人际关系上的种种羁绊,B省组织部已作出《关于党政司法机关领导干部实行回避的暂行规定》,其主要内容有: 在各级党政、司法机关中,凡是有夫妻关系、夫妻双方的近亲属关系(包括父、母、子、 女和同胞兄弟姊妹)、三代旁系血亲关系(包括叔、伯、姑、舅、姨、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甥、侄)及儿女姻亲关系(包括子女的配偶、子女配偶的父母)的干部,不得在同一个领导班子中任职,凡与领导干部有夫妻关系、夫妻双方的近亲属关系以及儿女姻亲关系的干部,不得担任与该领导干部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领导职务和该领导干部所在机关的办公厅(室)、组织、人事、劳动、监察部门和同级纪检机构的领导职务,一般也不得在该领导干部所在的单位工作。 各级党、政、司法机关的领导干部在履行公务中,凡涉及与本人有上述亲属关系人员的职务任免、工作调动、执行奖惩、调整工资、招工、招干、分配毕业生、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等问题时,应主动回避,并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有关的调查、讨论、审定;也不得利用职权指使或暗示其他人进行干预,施加影响,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如秘书等),不得以领导干部的名义或利用工作上的方便,参与上述应该回避的公务。 一般不应由本籍干部担任的领导职务包括:县(县级市、下同)委书记、主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组织部长;县(市)长、主管人事工作的副县(市)长,人事局长、公安局长;县(市)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上述职务中,经选举产生已经任职的本县(市)籍干部或本乡(镇)籍的干部,任满一届后,一般不再在当地连任。 所有干部在调动工作或履行公务时,凡涉及本规定回避内容的应主动说明。 案例思考题: 1、建立回避制度的必要性在哪里, 、实行回避制度可能或已经遇到些什么阻力或困难,如何解决是好, 2 参考答案 1、在党政和司法机关中实行回避制度十分必要,因为实行回避制度有以下好处:第一,可以预防和制止裙带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第二,有利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平、公正地处理行政违法违纪案件;第三,有利于预防和消除一些领导干部在某些地方形成帮派主义;第四,有利于防止和消除腐败现象。 2、实行回避制度会遇到一些领导干部及与其有夫妻关系、近亲属关系及儿女姻亲关系的一些人的抵制,他(她)们会以各种理由 来阻止回避制度的实行。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实行回避制度的法制化,任何违背该法律制度的人,都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三章案例分析 忽视兰德公司忠告的教训 美国兰德公司被誉为世界智囊团的开创者,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咨询研究机构之一。它研究的课题是军事、政治、外交、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研究目的是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措施,为各种重大决策服务。在对外政策方面,兰德公司特别注意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地区研究,主要对象是苏联和中国,也重视对欧、亚、拉丁美洲的研究。兰德公司的研究力量相当雄厚,这个优秀人才的集体也是一个以智慧、创造力和富有生气勃勃为特征的"社会有机体"。在这个集体里,每个人都勤奋工作,努力钻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建树。他们打破8小时工作制的常规,夜间或周末常常继续工作,有的人甚至很少回家。兰德公司给美国政府和大企业创造了难以计数的效益。早在60中代,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就说:"美国空军对兰德公司的投资,已经收回了10倍以上的价值,它分担了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和白宫官员们在国防计划方面的一大部分责任。"美国政府对兰德公司等咨询研究机构忠告的认识上有过不少教训。 兰德公司研究苏联公开发表的空间技术文献之后,于1949年就写报告给政府,预言苏 联将于1957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提出政府当年的战略措施应是加速研制人造卫星。但是美国政府首脑对此不屑一顾。结果1957年10月4日苏联人造卫星真的上天了,大出美国政府意外。而查对五角大楼的档案,果然早已被兰德公司所推算,并且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与兰德公司的预言之间的误差竟不超过一周。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研制成功中子弹后很是得意。兰德公司却指出:我们在1958年就打报告给国防部,提出应当立即搞中子弹,政府听不进去,以致延误了10年之久。美国政府一查果然如此。 欧洲著名的德林软件公司在朝鲜战争前夕,冒着亏本倒闭的风险,集中资金和人力,研究"美国如果出兵朝鲜,中国的态度将会如何,"这样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决策课题。在战争爆发前8天,德林软件公司就拿出研究成果,并想以500万美元价格把这一成果卖给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这个价钱在当时只相当于一架先进的战斗机。但从研究成果最主要的结论说,只有"中国将出兵韩国"7个字,每个字价为70万美元,代价就显然高得惊人了。这项成果附有380页资料,详尽分析了中国国情,有丰富的历史材料和有关数据,有充足的论据证明中国绝不会坐视北朝鲜危机而不救,并断定一旦中国出兵,结局是美国将不光彩地退出这场战争。这么一个重大的决策,被当时在很大程度可左右对华政策的美国对外政策研究室的官员视为无稽之谈,一笑置之。后来事实发展果然如德林软件公司的断言,美国在朝鲜战场大败。美国在一个错误的时机、一个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当时从朝鲜战场回国的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在回答记者问及对德林公司研究战果的看法时,麦克阿瑟不无感慨地说:"我们最大的失策是舍得几百亿美元和数十万美国军人的生命,却吝啬一架战斗机的代价。"德林公司这项研究成果,虽已时过境迁,但仍以280万美元的代价卖给美国在野党,以供其在国会上辩论时言之有理。 注:本案例转引自黄达强、许文慧主编:《中外行政管理案例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81页。 [案例思考] 像兰德公司这类咨询研究机构如何为各种重大决策服务,各类咨询研究机构为什么在现代行政活动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参考要点] 兰德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咨询公司之一,就在于它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得到科学预测结果。就中国是否出兵朝鲜这一问题,兰德公司的研究成果只有"中国将出兵韩国"7个字,但这项成果附有380页资料,足见论证非常严格认真。 第十四章案例分析 项目审批何其难 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案例思考] 请用行政改革的有关理论说明上述项目审批何其难的现象反映了当前某些部门管理中 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 [参考要点] 上述案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中存在的严重不足与缺陷。从体制角度分析,政企不分,政府过多地干预企业行为;从制度角度分析,我国行政机关组织设置层次繁多、组织重叠、多头领导、责权分离,职、权、责脱节而且划分不明确,导致遇事互相推诿、敷衍塞责、拖拉扯皮;从行政思想和观念上看,是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 要想杜绝上述问题的存在,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制度,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制度。 下面是赠送的保安部制度范本,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保安部工作制度 一、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津法觃,按照####年度目标的要求,做好####的安全保卫工作,保护全体人员和公私财物的安全,保持####正常的经营秩序和工作秩 序。 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消防意识和防火知识,配备、配齐####各个楼层的消防器材,管好用好各种电器设备,确保####各通道畅 通,严防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 三、严格贯彻值班、巡检制度,按时上岗、到岗,加经对重要设备和重点部位的管理,防止和打击盗窃等各种犯罪活劢,确保####内外安全。 四、、加强保安队部建设,努力学习业务知识,认真贯彻法律法觃,不断提高全体保安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勤奋工作,秉公执法,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和业务素质精良的保安队伍。 11、保持监控室和值班室的清洁干净,天天打扫,窗明地净。 12、服从领导安排,完成领导交办任务。 5、积极扑救。火警初起阶段,要全力自救。防止蔓延,尽快扑灭,要正确使用灭火器,电器,应先切断电源。 6、一旦发生火灾,应积极维护火场秩序,保证进出道路畅通。看管抢救重要物资,疏散危险区域人员。 九、协同本部门或其他部门所进行的各项工作进行记录。 保安员值班操作及要求 一、交接岗 1、每日上午9时和下午 19时 为交接岗。 2、交接岗时将当班所接纳物品清点清楚,以及夜班所发生的情况未得到解决的需> 面汇报。检查值班室内外的卫生状况,地面无纸屑,桌面无杂物,整齐清洁。 二、执勤 1、7:50 — 8:10、13:50 —14:10立岗迎接上班人员;12:00 — 12:20 、18:00 — 18:20立岗送下班人员。 2、值勤时做到遇见领导立岗,检查物品立岗,外来人员进出立岗。 3、门卫室值勤时,应做到坐姿端正,注规监规器的劢态,做好接待工作,值勤期间不看书报电规,听收音机。不不无关人员聊天,劝阻无关人员不要在门卫室寄存物品或打电话,禁止打瞌睡。 4、维持门口秩序,使之保持畅通。 5、熟记消防,报警,救护及内部联系电话。 三、巡逻 巡逻是防盗及发现####有不安全因素的重要措施。 1、每天按照巡检制度定时轮流巡逻。 2、巡逻时思想集中,保持高度警惕,不吸烟,不不无关人员闲聊,幵将每一点所发生情况记录清楚,巡逻时做到勤走劢,勤思考,勤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白天加强对观众区、办公区及楼道的巡逻,夜晚以机房为重点进行检查,每晚零点之后巡查不少于两次。 四、防火工作 1、严格门卫制度,严禁无关人员,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 2、发现违反安全觃定的电源和火种,应予以切断和熄灭,应报告####领导采取相关措施。 3、值勤时发现物质储存,保管不符合防火要求,消防器材移作他用及非正常使用灭火器,应及时阻止,幵报告,提请有关部门整改。 4、发生火灾先拨打 119 向消防部队报警,幵立即报告####领导。报警时简要讲清####地址,电话号码及火情,同时派人在门口接应,引导消防车进入火场,向消防人员介绍水源,总电闸部位等。
本文档为【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7702174】,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3KB
软件:Word
页数:33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