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聋校数学教案

聋校数学教案

举报
开通vip

聋校数学教案一、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小数混合运算式题。2、使学生初步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书籍条件和问题,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二)教学重点1、掌握两种方法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2、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的思考方法。(三)教学难点1、寻找两种解法的中间问题。2、学会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四)课时安排25教时第...

聋校数学教案
一、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小数混合运算式题。2、使学生初步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解答。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书籍条件和问题,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二)教学重点1、掌握两种方法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2、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的思考方法。(三)教学难点1、寻找两种解法的中间问题。2、学会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四)课时安排25教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第56页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一的第1~4题。教学要求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教具和学具教具:口算卡片。教学过程(1)复习1、口算:  12+0.12= 7.2-0.2=  5-0.6= 2.8÷0.14=  4×1.72= 3.74+6.26=  2÷4= 20×0.2=3.5÷0.35= 2.95+0.05=  8÷12.5= 1.2+2.8-3.99=(二)新授1、学习例1:(1)24×3+16×7师:什么是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这条算式里有几级运算?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怎样?学生试算后订正。小结:应先算乘法,同时加号两边的乘法可同时脱式计算。(2)25+12×4÷6师: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顺序是怎样的?(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或减)法。)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怎样?学生试算后订正。小结: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3)12.4-6.5÷1.3×0.5师: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怎样?学生试算后订正。强调: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三)巩固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要求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四)作业练习十一的第1~4题。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第57页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一的第5~8题。教学要求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小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教具和学具教具:口算卡片。教学过程(1)复习1、计算35.6-5×1.736.75+2.52÷1.23.6÷1.2+0.5×51.8×2.58+2.4×1.42(二)新授1、学习例2:(1)2.4×(4-0.5)-3.7师:这条算式里有几级运算?含有哪些符号?在有小括号的式题里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试算后订正。小结: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按照两级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最后算加减。(2)(4.3+2.7)×5.2-12.8师: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怎样?学生试算后订正。强调: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按照两级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最后算加减。(三)巩固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要求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四)作业练习十一的第5~8题。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四步混合运算式题,第57~58页例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一的第9~12题。教学要求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计算(1)0.72×(1.26+2.34)÷1.2;(2)(4.29+3.31)×8.8÷4(二)新授1、学习例3:(1)56×2.8×0.38-1.9×4师:这条算式里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56×2.8×0.38”为同一级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试算后订正。小结: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2)20.9+10.5×(5.2-4.5)×0.5师:这条算式里有几级运算?含有哪些符号?在有小括号的式题里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试算后订正。小结: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按照两级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最后算加减。(三)巩固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要求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四)作业练习十一的第9~12题。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一第13~18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下列各式,要求学生用“√”、“×”进行判断:4.8+4=5.20.8+1.3=2.10.87-0.3=0.849-0.5=8.51.5×6=80.5×1.2=0.65.4÷1.8=0.30.42÷0.06=72、计算3.2×0.9+0.32;9.5×8.8+0.02×95;二、指导练习1、第13、14、15题的要求是看谁算得对又快。可以让全班学生同时计算,比一比谁的运算顺序掌握得好,谁的计算灵活,结果又准确。2、第16题为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更综合算式时,要求学生先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弄清计算步骤,尤其是如何在综合算式中使用小括号。两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或除),求积(或商)时,这两数的和(或差)则须添加小括号,以不改变运算顺序。列式时,还要让学生多比较和分析,以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能力。3、第17、18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有些题在列综合算式时,学生往往把小括号弄丢了。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题意。三、作业练习十一第13~18题。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进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一第19~23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5.35+2.1=8.4-1.6=2.4-0.48=1.92×5=  15.4÷4=5.6+1.3=5.35+2.15=  2、口头列式:  (1)637加上86与19的积,再减去1.375,差是多少?  (2)从7.2与64的积里,减去40.12除以59的商,差是多少?  (3)53.2减3.79的差,加上19.2除以4的商,和是多少?二、指导练习1、第20、22题的要求是看谁算得对又快。可以让全班学生同时计算,比一比谁的运算顺序掌握得好,谁的计算灵活,结果又准确。2、第21题为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更综合算式时,要求学生先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弄清计算步骤,尤其是如何在综合算式中使用小括号。两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或除),求积(或商)时,这两数的和(或差)则须添加小括号,以不改变运算顺序。列式时,还要让学生多比较和分析,以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能力。3、第23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在列综合算式时,学生往往把小括号弄丢了。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题意。三、作业练习十一第19~23题。第六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连乘应用题的第一种解法,第63页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二的第1~5题。教学要求(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一)提问题,再列出算式。1.一个商店有5箱热水瓶,每箱12个,________?2.每箱热水瓶有12个,每个卖11元,________?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以上各题都用乘法计算?(因为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二、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投影出示例1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启发学生说出例1和复习题之间的联系,教师指出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连乘应用题(板书)教学例11.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提问:题中已经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已知条件: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11元,所求问题是: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划出线段图(板书)2.理清解题思路(1)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说出三个已知条件在线段图里是怎样表示的?问题是怎样表示的?(2)教师启发学生,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怎样解答,互相订正.引导学生回答:根据每箱12个和每个卖11元,可以先求出“一箱卖多少元?”板书:每箱卖多少元?11×12=132(元)有了一箱的价钱,就可以求5箱用多少钱.板书: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32×5=660(元)3.想一想:怎样列综合算式?11×12×5=132×5=660(元)三、巩固发展练习:做教科书第63页做一做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教师巡视时,注意帮助较差学生,并给予适当提示。订正时,要求学生说明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要说明理由和两种方法的结果是否相同。四、布置作业练习十二的第1~5题。  第七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连乘应用题的两种解法,第64页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二的第6~9题。教学要求(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理解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方法。(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的能力。2.知道用一种解法检查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灵活解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探索新旧知识的联系,寻找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两种方法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寻找两种解法的中间问题。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一)提问题,再列出算式。1.百货商店运来25包袜子,每包10双,________?2.每包有10双袜子,每双卖6.5元,________?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以上各题都用乘法计算?(因为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二、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投影出示例2百货商店运来25包袜子,每包10双,每双袜子卖6.5元。这些袜子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启发学生说出例2和复习题之间的联系,教师指出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连乘应用题(板书)教学例21.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提问:题中已经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已知条件:25包袜子,每包10双,每包袜子卖6.5元,所求问题是: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划出线段图(板书)2.理清解题思路(1)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说出三个已知条件在线段图里是怎样表示的?问题是怎样表示的?(2)教师启发学生,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怎样解答,互相订正.引导学生回答:根据每包10双和每双卖6.5元,可以先求出“每包卖多少元?”板书:每包卖多少元?6.5×10=65(元)有了每包的价钱,就可以求25包用多少钱.板书:一共可以卖多少元?65×25=1625(元)根据共有25包和每包10双,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双袜子”板书:25包有多少双?10×25=250(双)知道了一共有多少双,再根据每双袜子卖6.5元,可以求一共卖多少元?板书:一共可以卖多少元?6.5×250=1625(元)答:一共可以卖1625元。3.明确解题方法第一种解法: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需要知道两个条件:每包多少双?有几包?有几包题中已知,每包多少元,没有直接给出,根据每双6.5元,每包几双可以求出每包多少元。第二种解法: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需要知道两个条件:每双多少元?有多少双,每双多少元题中已知,有多少双没有直接给出,根据每包几双,有25包可以求出。指名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6.5×10×25 6.5×(10×25) =65×25 =6.5×250 =1625(元) =1625(元)引导学生明确在6.5×10×25中6.5×10表示什么?6.5×10×25表示什么?明确在6.5×(10×25)中10×25表示什么?6.5×(10×25)表示什么?为什么第二种方法要加小括号?(在理解思路的基础上,确定解题方法和步骤,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的理解)三、巩固发展做教科书第64页做一做。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教师巡视时,注意帮助较差学生,并给予适当提示订正时,要求学生说明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要说明理由和两种方法的结果是否相同四、布置作业练习十二中的第6~9题。第八课时教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第10~14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列式计算。1.一间教室有6扇窗子,9间教室有多少窗子?(54扇)2.一扇窗子安8块玻璃,54扇窗子,安多少块玻璃?(432块)3.一扇窗子安8块玻璃,一间教室有6扇窗子,安多少玻璃?(48块)4.一间教室安48块玻璃,9间教室安多少块玻璃?(432块)2、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说明理由(1)我校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有40人,每人向“希望工程”捐款5元,四年级学生一共捐款多少元?A.3×5×40B.5×40×3C.5×(40×3)(2)水果店卖出8箱苹果,每箱10千克,卖出的香蕉是苹果的3倍,卖出香蕉多少千克?A.10×8×3B.8×10×3C.10×(8×3)二、指导练习1、第10题是复习和巩固整、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题。要求学生看清题目再计算。2、做11、12题是应用题,也都是连乘应用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注意加以辅导。3、做13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练习,教师对差生要加以辅导。4、第14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三、作业练习十二第10~14题。第九课时教学内容进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第15~20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把条件补充完整再解答建筑工地运来两车水泥,________,每袋50千克,一共运来水泥多少千克?(启发学生要想求“一共运来多少千克水泥”,除已知每袋50千克,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3.思考题:学校买了4盒乒乓球,每盒5袋,________?(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再解答出来。)运用多层次变式练习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二、指导练习1、第15题是复习和巩固整、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题。要求学生看清题目再计算。2、做17~20题是应用题,也都是连乘应用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三、作业练习十二第15~20题。  第十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连除应用题的第一种解法,第68页例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1~6题。教学要求(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连除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疑诱趣  1、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    15×3×2                          15×(3×2)   =45×2        =15×6   =90(人)      =90(人)   答:一共90人。  2、改变复习题的一个条件和问题后,出示例3。  例3: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例题与复习题在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变化?  教师导入:已知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还能用原来的方法解答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新知识.(板书:应用题)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索  1、学习两种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出示例3: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自由提问,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简记: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②要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什么?  ③分步列式如何解答?  (2)汇报结果,共同探索。  ①教师提问:谁能回答第①个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    ②教师提法问:谁能解决第②个问题?  结合学生讨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90÷2÷3                     =45÷3                      =15(人)   (三)巩固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板书:连除应用题)  教师:对,今天我们学习了连除应用题的不同解答方法及验算,与上两节学习的连乘应用题是有一定联系的.同学们今后解答应用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合适的方法正确解答.(五)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6题。第十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两种解法,第69页例4,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7~12题。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有条理地叙述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认识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图书馆买来新书240本,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上放4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索  1、学习例4  出示例4:自然教育里有24只昆虫标本,摆在两个架子上,每架6盒,平均每盒放几只?  (1)自由提问,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简记: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②要求平均每盒放几只?必须先求出什么?  ③分步列式如何解答?  (2)汇报结果,共同探索.  ①教师提问:谁能回答第①个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  ②教师提法问:谁能解决第②个问题?  结合学生讨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第一种解法:要求平均每盒放几只?必须先平均每个架子放几只?已知条件中告诉我们有24只昆虫标本要放在两个架子上,要求平均每个架子放几只,也就是把24只昆虫标本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知道每个架子上放12只,又知道每架摆6盒,就能求出平均每盒放几只了。  板书:  平均每个架子放几只?              综合算式:24÷2÷6  24÷2=12(只)                   =12÷6  平均每盒放几只?                    =2(只)    12÷6=2(只)  第二种解法:已知平均摆在两个架子上,每架摆6盒,要求每盒有多少只,可以先算出一共摆几盒,再算每盒有多少只。  板书:  一共摆几盒?               综合算式:24÷(6×2)  6×2=12(盒)                    =24÷12  平均每盒放几只?                  =2(只)  24÷12=2(只)  2.观察比较,归纳概括.  教师提问:观察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点是所求的问题一样.不同点是先求的不一样,第一种解法先求的是每组多少人,第二种解法先求一共多少组,所以第一步的解法也就不一样.  (三)巩固完成“做一做”。(四)作业练习十三的第7~12题。第十二课时教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三第13~19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独立用两种方法解答,口头检验。  (1)图书馆买来新书240本,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上放4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订正:  每个书架放多少本?                        一共多少层?  240÷3=80(本)                           4×3=12(层)  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80÷4=20(本)                           240÷12=20(本)   240÷3÷4                                  240÷(4×3)  =80÷4                                    =240÷12  =20(本)                                =20(本)  答:平均每层放20本.  (2)商店卖出7箱保温杯,每箱12个,一共收入336元,每个保温杯多少元?二、指导练习1、第13题,复习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做14、15、19题是应用题,也都是连除应用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注意加以辅导。3、第16~18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三、作业练习十三第13~19题。第十三课时教学内容进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三第20~27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 1、说出分析过程,列综合算式不计算。  ⑴三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43个学生,一共做纸花258朵,平均每个学生做纸花多少朵?  ⑵奶牛场有5个牛棚,每个牛棚里有12头奶牛,一天喂1200千克饲料,平均每头每天喂多少千克饲料?  2、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对比练习。  ⑴百货商店卖出3箱西裤,每箱20条,每条21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⑵百货商店卖出3箱西裤,每箱20条,一共卖了1260元,每条多少元?(引导学生发现:连除应用题与连乘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正好相反。)二、指导练习1、第20题是口算题,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速度。2、做21~27题是应用题,有连乘、也有连除应用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三、作业练习十三第20~27题。  第十四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归一应用题,第74页例5,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四的第1~4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归一应用题。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教学难点  线段图的画法及检验方法。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各自所用的学习用品的价钱)  (1)教师:我想买些学习用品做奖品,但是不知道哪种好,价钱又合适.正好同学们做了调查,谁愿意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如:这种钢笔很好用,每支8元.师问:我要卖6支,需要多少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数量关系?  列式:8×6=48(元)单价×数量=总价  (2)教师:刚才我看到××的铅笔很好看,他告诉我买这3支铅笔共花了4元5角,我想买这样的10支,要花多少钱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则问:要想知道10支这样的铅笔要花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什么?(单价)  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单价?(总价÷数量=单价)  (3)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讨论,学习新知。  1.出示例5: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  (1)请学生自由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小组讨论: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并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3)教师提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按照题目的意思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各组汇报,全班重点围绕“线段图的画法”、“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展开讨论:   “照这样计算”即按照3个书架是75元这样的单价去计算5个书架的价钱。每个书架就是75÷3=25(元),   (5)按照刚才的思路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3=25(元)  b.买5个要用多少元?   25×5=125(元)  教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订正:75÷3×5  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请回头检验这道题。  教师指名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三)巩固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四)作业练习十四的第1~4题。第十五、十六课时教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四第5~14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一辆汽车2小时行70千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2、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二、指导练习1、第5题是口算题,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速度。2、第6、11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练习,教师对差生要加以辅导。3、第7~9、12、13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4、第10题是巩固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5、第14题是应用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注意加以辅导。三、作业练习十四第5~14题。第十七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第75页例6,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四的第10~14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归一应用题。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教学难点  线段图的画法及检验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12个同学一共可以糊多少个纸盒?  (二)新授  1、学习例6  出示例6: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①让学生独立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② 重点讨论:线段图应该怎样改?这道题要先求什么?  ③学生独立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3=25(元)  b.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00÷25=8(个)  ④共同讨论:怎样列综合算式?为什么要给75+3加上小括号?    200÷(75÷3)  ⑤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   2、教师提问:比较例5、例6,两道题之间的相同地方是什么?不同地方是什么?解题思路上有什么相同地方?  使学生明确:从应用题的结构上看,前两个条件相同(给出了总数量和份数),都有“照这样计算”的语句,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从解题思路上看,第一步都要求出单位数量(即每份数是多少、单价、速度等),教师点题,出示课题:归一应用题。  (三)巩固完成“做一做”。(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解题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五)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15~18题。第十八、十九课时教学内容进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四第19~29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在正确的算式后面画“√”,并说出为什么?  ①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家离学校720米,要走多少分钟?    A.300÷5×720          B.720÷(300÷5)    C.720÷5÷300          D.720÷300÷5  ②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A.300×5×15      B.300×(15÷5)     C.300÷5×152、请同学们自己试做下面两道题。   ①一辆汽车2小时行70千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   ②一台磨面机5小时磨小麦2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订正:   ①a.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0÷2=35(千米)    b.7小时行多少千米?     35×7=245(千米)    70÷2×7   ②a.每小时磨小麦多少千克?     250÷5=50(千克)    b.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1750÷50=35(时)    1750÷(250÷5)  请学生分别说说各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3、独立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先求什么,再列综合算式。  ①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看多少页?  ②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全书128页,多少天可以看完?二、指导练习1、第19题是口算题,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速度。2、第20~22、24、25、28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3、第23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练习,教师对差生要加以辅导。4、第26、27题是应用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注意加以辅导。5、第29题,填写表中的空格,要求根据宇宙飞船3秒航行36千米这两个条件来填。实际是例5、例6的综合练习。填路程属于第一种,填时间属于第二种。学生填完后可问一问是根据什么填空的,再看一看他们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三、作业练习十四第19~29题。第二十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第80页第1~2题,完成练习十五第1~4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过程1、复习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100-4.24×6.5+15.4;24.5+(12.5+4.9÷7)-27.82、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1)16.2除以3.5减去1.7的差,商是多少?(2)2.3加上4.8的和乘以1.4,积是多少?二、指导练习1、第1、4题是复习巩固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要求看清题目,搞清运算顺序。2、第2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练习,教师对差生要加以辅导。3、第3题,左图是变化了形式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右图是以框图形式出现的混合运算。这些练习形式以后将会多次出现,可以让学生写出算式,并进行对比,逐步弄懂这些练习形式的含义。三、作业练习十五第1~4题。第二十一课时教学内容复习连乘、连除应用题,第80页第3题,完成练习十五第5~8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连乘、连除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鞋店里有5个货架,每个货架有4层,每层放6双鞋,一共放多少双鞋?(用两种方法解答。)2、把120双鞋放在货架上,每层放6双,每个货架有4层,需要多少个货架?(用两种方法解答。)二、指导练习1、第5、6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2、第7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练习,教师对差生要加以辅导。3、第8题有两个小题,为连乘、连除应用题,并都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题中均告诉“三、四年级各有3个班”,即有2个年级,各有3个班。学生可能在理解时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诮做适当指导。三、作业练习十五第5~8题。第二十二课时教学内容进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五第9~14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连乘、连除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100-4.24×6.5+15.4;24.5+(12.5+4.9÷7)-27.82、4辆卡车5次运货50吨,平均每辆卡车每次运货多少吨?(用两种方法解答。)二、指导练习1、第9题是口算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速度。2、第10题是巩固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题目,要求学生看清题目,搞清运算顺序。3、第11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练习,教师对差生要加以辅导。4、第12、13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5、第14题是应用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注意加以辅导。三、作业练习十五第5~8题。第二十三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归一应用题,第80页第4题,完成练习十五第15~20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进一步归一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独立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先求什么,再列综合算式。  ①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看多少页?  ②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全书128页,多少天可以看完?二、指导练习1、第15题是巩固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题目,要求学生看清题目,搞清运算顺序。2、第16~19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3、第20题也是应用题,要求学生先分步列式计算,再列出综合算式。三、作业练习十五第15~20题。第二十四、二十五课时教学内容进行综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五第21~33题。教学要求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本单元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1、独立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先求什么,再列综合算式。  ①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家离学校720米,要走多少分钟?  ②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二、指导练习1、第21、27题是巩固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题目,要求学生看清题目,搞清运算顺序。2、第22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练习,教师对差生要加以辅导。3、第23~26、28、29、31~33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3、第30要求用两种方法计算。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注意加以辅导。三、作业练习十五第21~33题。_1241593785.doc
本文档为【聋校数学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橙子到此一游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1K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初中数学
上传时间:2019-01-19
浏览量: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