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中医脉法通俗讲义

古中医脉法通俗讲义

举报
开通vip

古中医脉法通俗讲义古中医脉法通俗讲义陈余粮着自勉寄篱躬耕业继农,苦心医道皱重重。但求世间少疾苦,几度寒晓报喜鸿。序古云:望而知者神,闻而知者圣,问而知者工,切而知者巧,故后多有世人妄言切为四诊之末,诸工之尾,故轻脉而重问,舍望闻切而独从于问也。其甚者竟谓脉不可学,学之则于医学倍加糊涂,哀哉!大凡言脉不足学,或言脉不为重者,皆畏其“心中了了,而指下难明”,不知医道不精乃杀人无形之刀刃,不求精进则为挂壶之屠夫。若果能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法,方可为明医也。若可日日着心于此,何来习医之难,临证之险何来药后狐疑,方后祈祷欤可叹者,繁华盛...

古中医脉法通俗讲义
古中医脉法通俗讲义陈余粮着自勉寄篱躬耕业继农,苦心医道皱重重。但求世间少疾苦,几度寒晓报喜鸿。序古云:望而知者神,闻而知者圣,问而知者工,切而知者巧,故后多有世人妄言切为四诊之末,诸工之尾,故轻脉而重问,舍望闻切而独从于问也。其甚者竟谓脉不可学,学之则于医学倍加糊涂,哀哉!大凡言脉不足学,或言脉不为重者,皆畏其“心中了了,而指下难明”,不知医道不精乃杀人无形之刀刃,不求精进则为挂壶之屠夫。若果能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法,方可为明医也。若可日日着心于此,何来习医之难,临证之险何来药后狐疑,方后祈祷欤可叹者,繁华盛世多刁钻孔方之人,少淡泊宁静之心也。夫脉法分境界,若天地有高下,昼夜有温差。论气化则百千脉象无非一气,论纲领则百千万人无非虚实,论脏腑则千丝万缕无非生克,论运动则变化多端无非升降出入而已。既知气化则明阴阳,既知虚实则明攻补,既知生克则明辨证,既知升降则明用药,此脉法之精粹,不传之心法,千古毕竟之道也。医者果能精熟本草、医理、天道、脉法,必少临诊之狐疑也。道生一,一者太极。一生二,二者阴阳。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为气,地为形。人以天为父,地为母。天精地血,天气地味而成人,故人有气有形,脉亦有气有形。形气相交,则变化万千,故脉有千百无非形气阴阳而已,此执简驽繁之术也。形气于人便是动静,于脉便是气血。能知形气之理,次晓持脉之道只在晰类、别殊、定名、测证、昭治、观应、洞生死,必可登堂问奥,洞明昭达。医者当层层张罗,步步为网,务求清明治病。余少年习业,偶有生慧之时,后世事繁杂气形不调,于不调中体悟病气之变化,故亦有所得,唯叹天心不明,世心日重,性光被遮,不能彻悟医道,通达秘奥。修习医学中,或有感触,或得明师,不惭集录,感当世之士,多携家技,或有一得,暴敛财物,伤害天理,予故作此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非求待善贾也,但求抛出之一砖尔。然虽名为书,实不足言,不求篇幅鸿且巨,但求启迪后学,授人以渔,上无愧于国手教育之恩,下无咎于黎庶托生之情。诚盼明朗贤士仁师指正,期得精进。庚寅年仲秋陈余粮书于沧州拾芥草堂开悟篇我的脉学观我们研究脉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用于诊断疾病,而应该更全面的看待脉法的作用和范围,比如我们可以应用脉法来预防疾病,例如使用涩脉提前发现肿瘤方面就是一个预防肿瘤或者说早期发现的很好的方法。推而论之,脉诊还可以根据人的“七情六欲”等心理状态探索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角色以及其所易患何种疾病,需要在生活上注意什么。而脉法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指导临床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指导方法用药的变化和疗程的预测。按照各家研究脉学不同的侧重点,我将脉学研究的流派分成了三类,那就是“象派”、“形派”、“理派”,我也称其为“宏观脉法”、“微观脉法”、“推理脉法”。这三种派系,或者说从不同出发点研究脉学的三种方式,我称其为脉学三观,他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而是各有所侧重。在孜孜不倦追求成为大医的人来说,将这三种方式融会贯通进行运用,是我们每一个有志于研究脉学,学习医术的人所必须追求的境界。所谓的“象派”,我也称其为宏观脉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传统脉诊,但是传统脉诊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三种脉法派系,自古至今就已经在不断发展了,在《内经》中,我们即可看到三种脉法的相关论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当归为宏观脉基础上的微观脉法。更如:“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等九十三字,更是近乎“现代脉诊”精确定位的论述。因此“传统脉诊”,甚至“现代脉诊”的说法严格来说并不是很贴切。象派脉法,着重于脉象的研究,也就是我们所学习到的二十八、二十七种脉象。其优点在于可以准确的辨析证型以及脏腑气血阴阳的状态,进一步学习可以通过不同部位的不同脉象进行分析而准确的施以方药。而其缺点在于入门困难,常常需要很好的悟性和很长时间的锻炼,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准确的把出脉象。而要通过对寸口脉各部位所包含脉象信息的不同关系,推断出确切的身体状况,并严格按照药物选择准确,药味安排精炼,方证完全相对,则需要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象派脉法的另一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就是所谓的“十人十个脉象”。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虽然我们竭力的去统一,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和认知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结果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我仔细的想过这个问题,我觉得看脉象的时候,就好比佛家所说的“心无挂碍”,心没有可着边的地方,在“空”中寻找一个近乎飘渺的“象”,这时候是很难全面的得出结果的,往往会因为每个人所看到的点不同,而得出的最终结果不同,事实上其原因还在于我们并不能完全解析脉中的所有“象”。比如刚开始临证的同学或许会出现摸谁的脉谁的脉滑,或者弦等等。而起初的时候,也只会得出诸如“脉弦”的结果,进一步的学习才晓得要写左手怎么样,右手怎么样,再进一步才晓得要写左手寸关尺各如何,右手寸关尺各如何,才知道一个地方会有很多脉象叠加在一起,才会出现我们理想的脉象书写,如左寸虚大滑数,关弦虚细,尺沉细紧;右寸浮紧,关滑实,尺沉虚。更进一步,要对脉象进行分度,也就是脉度,只有分度,才能充分的区别患者病情的轻重。所以我们说要学好脉学,一个要有悟性,一个要有耐心。不能将脉“横看成岭侧成峰”,更不能草草了事,完全为了应付。针对脉象的学习我曾经讲过通过拆解得出脉象的方法,但是不管你通过什么方法学习,要想入门仍然是一件难事。正如张山雷在《脉学正义》上说:“惟在学者入手之初,则不能离迹象而遽言神化。”而后他提出:“毋宁以浅近言之,而可由迹象以渐启灵明之为愈乎。”的思路。因此我认为由简单入手,由有着落处入手,渐入佳境不失为现今学习脉学的一个方便法门。在学习象派脉法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能死记硬背各种脉学书中所说的什么脉主什么病症,而是要努力的去思考其中的机理,只有弄懂了机理才能一通百通,而不至于陷于庞大的兼脉中而致迷途。还要注意不能仅仅停留在脉象的学习上,在掌握了基本的脉象以后,要更着力于兼脉机理,生克关系,部位关系,脉象脉度等方面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临证之时胸有成竹,病情进退自有主见,不至于被患者复杂的自我感受所迷惑,而错误的判断病情。用一句话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就是:“不要死在脉象下,一定要活在脉理中。”形派脉法既是我们所讲的可以准确按照现代病名得出结果的脉法,其以全息论、神经论、反应论、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等等现代科学理论为依据,结合古代中医脉诊方法,通过准确的判断病位和病性,从而准确的辨别病性和病名。这种方法对于减少患者治疗环节,节约患者不必要的开支,以及准确诊断患者疾病,减少诊疗的盲目性等等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为中医脉诊注入了更多新的血液,为中医的发展和复兴加了一把劲。从传统中医出发,形派脉法存在一定的证型判断不足的缺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是很多学习中医的人所担心的,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掌握这种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开支和诊疗过程,一方面可以增加我们辨病辨证的能力,从而使得我们能综合的思考病和证的用药,增加方药的针对性和全面性。在三个脉学研究方面中,最有特点也是最有争议的要归理派脉法,其研究的方向在大众看来是与众不同的。理派脉法是通过对于脉象的研究,结合各种理论以及方法推测作为脉的主体——人的一些不可以通过脉象直接感知的情况,包括心理状态、社会行为、社会角色等等。正因为这里面包含一个推理的过程,因此我将其命名为理派脉法,但是理派脉法并非是无源之水,其仍然是可以在古代典籍中找到雏形甚至已经非常成型的内容的。理派脉法通过把脉所得到的结果,经过细致的推理,首先可以得出人的长期心理状态或者情绪变化,更进一步可以得出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角色的情况。这个问题并非不可思议,是我们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所掌握的一门科学。在我们学习中医理论的时候,我们都了解七情六欲可以令人生病,而生病首先影响的应该是人的气机状态,任何情绪和心理的改变,都会影响到人体的气机,比如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恐则气下,喜则气缓等等都是情绪对于人体气机的影响,而这些情绪乃至某些心理状态的长期存在便会形成长期的影响,从而使得这个人具有某种性格特征。生理——心理——社会——自然的模式说明了人的心理和性格会改变人的生理,也会改变人的社会行为,而社会行为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人的社会角色,这就是理派脉法的推理路线,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中医脉学领域。在这个领域里人们所常见的是情绪对脉象影响的论述,这些内容诸多书籍上都可以见到。既然能通过脉象探知人的心理和行为,那么自然可以通过推理而得知人的社会角色,这就为我们一直以来所认为的通过摸脉而知道人是否富贵等是迷信作出了澄清,也为我们研究太素脉法等古代典籍解放了思想。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其局限性和片面性,而且运用的娴熟程度和医者对社会人心的了解把握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以上我们大概了解了古今脉法的研究成果和不同方向,虽然限于我们每个人的精力和机遇不同并不一定能全部掌握,但是一旦在我们心里有了这样一个框架,我们就会清楚我们的研究方向,中医不仅仅是治病之学,更是治人之学,最起码我们也要在先人们要求的上知天文,下穷地理,中通人事方面付出我们应该付出的努力,不能仅仅将学习中医当成养家糊口的一个手段,更应该在探求宇宙自然社会人心之道的路上看到自己的目标。。当然三个脉学研究方向在某些层面实际上存在着互相的融合和交错,并不能完全分开,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相当庞大的课题-----究竟通过脉诊我们能得到多少信息因此在我们初步了解以后,我们应该给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以及突破口,从一个点进入,然后努力争取较为全面的掌握脉诊的各种方法,才能更全面的了解我们面前患者的情况。当然,从我个人来说,我更多的将精力用于研究象脉法,而因临床的需要也粗涉形和理脉法。于象脉法上我们更应着眼于天人阴阳变化运动对脉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脉去探知天人阴阳的运动变化,这就促使我们在形象理研究之后,将天人阴阳运动变化运用于脉法中,从而使得我们突破认知的一些限制,解析洞彻先人未曾系统明了告诉我们的一些问题。学习研究脉学的方法简说在脉学的学习中要得法,要有一套好的方法让我们入门,更要有一个好的思维方式让我们自我提高。法是脉法,也是学习的方法,也包含我们诊察疾病时的思维方法,也包含我们学习的目标。有一个好的方法让我们进入脉诊的大门,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学会脉诊,再加上我们自己有一个最终的目标,这样就更容易在学问上成就自己。选择法很重要,也许别人觉得好的方法,我们未必能够适合,也许我们认为好的法,别人未必能够认为好,因此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法。在脉学学习的方法上,我先简要说五点:明理然后知脉。只有明白了产生脉象的生理和病理才能不至于陷于复杂的脉象而迷惑。只有明白了人体产生疾病的机理才能通过脉诊结果准确用药。反推法。由致病因素如六淫七情反推六淫七情等在人体会产生什么脉象,从而在脉象中体会出致病的因素。简约法。简化脉象,将复杂的脉象分解成脉形、脉势、脉气、脉位等组成脉象的基本元素,从而由简渐繁,渐入佳境。由术入手,渐入道境。如果说神化与气化,脉象与脉势较难入门,那么我们可以由形入手,先掌握可以很快入门的形派脉法中较简单的部分,慢慢的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体悟,从而进入化境。比较法。要善于将同样疾病的两个人甚至多人比较,以及上下、左右、浮沉、各部比较,各脉象比较,甚至遍诊法中的比较,这些都是传统脉法的精华。掌握了这个方法就能发现气机的变化,从而由入门到精通以更全面的判断人体的情况。勤练。有一句话“博涉知病、屡用达药、多诊识脉”,从脉象发面言,只有大量的临床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咱们常说:“知道了“,我觉得“知”和“道”这是两回事,“知了”未必能“道了”,更不一定能说“到了”。论“持脉之道,虚静为保”《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我开始的认识是在诊脉的时候要平心静气,注意力集中。后来我翻看了一些资料,也思考了这个问题。在《说文解字》上说:“虚,大丘也。”《尔雅》:“虚,空也。”“致虚极。”——《老子》。魏源本义:“虚者无欲也”虚,本来是指的大土丘和空的意思,而这两个意思在《老子》上也都被体现出来,稳静,空灵无欲。给大家说个故事,早些年,有一个朋友介绍了一位病人,他说这是某政府高官你给看看,我就想这可是领导,一定要好好的看,只脉就诊了二十分钟,结果也没看好,可恰恰是一个同样疾病的“百姓”就效果很好。我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啊,想了半天,还是自己心态不好,有时候诊脉你越是认真越进去出不来,反而不清晰了,这也算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吧!还有的病人平日傲惯了,医者如果修为不够,很容易收到影响,我想这也就是“骄姿不论于理”啊!医者要保持一个泰然入定和宁静不动的状态,才能真正的看到脉如大海,波涛似象。而对于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在脉诊上也辉映了“虚静为保”。“微妙在脉,不可不察。”那么,这样微妙的变化,如果医者不能空灵,不能虚静,不能无欲,不能泰然不动,又如何能够体察呢因此《内经》才说:“虚静为保”。这也恰好说明了医者在诊脉的过程中不能考虑其他的问题,必须一心一意的专注于诊脉的过程,不能去思考其他,要无私无欲。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保”,其原字为一个人背着孩子:。而后世有人将“保”写做“宝”,其意义也就变了。那么这个“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从甲骨文字形上看,一个人背着一个孩子,其意义为“负之者为保”(唐兰《殷墟文字记》),那么也就是说虚静是持脉的基础,更引申为虚静是持脉的基本保障,没有虚静这个基础的背负,就不能准确的完成诊脉。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得出一个结果,就是持脉要泰然空灵,宁静清洁,状若虚怀,心如明镜,虽可照见,但终不为外物所动,如此才能象为真象。而其并非单单指的医者和患者在持脉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做到没有情绪的变化或者讲话等行为,以免干扰脉的变化,造成误差。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我们不主张先问诊就是担心先入为主,造成主观的去体会脉象,而使得结果不准确或者不全面。我们在临床中经常看到某些医者,患者一来先问了很多,然后自己心里就有了定见,而后才进行脉诊,有的就会主观体会脉诊,有的是用脉诊来基本验证自己的推测,如果相符合了就按照自己的成见去治疗,如果不符合了就比较踌躇,到最后只能在病人身上试方,如果没效,就弄的很困惑了。所以,即便是先前有了问诊、望诊等信息,在持脉的时候还是要暂时摒弃先前所得到的认知,慢慢的体会脉的信息,最终再综合分析,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结果。当然,要达到虚静并不一定能一蹴而就,需要很长时间的锻炼,因此古代医家很多人都修炼一些静坐、导引等功夫。在虚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必须使得脉诊维持一定的时间,要尽可能多的采集脉中的信息,最后得出一个从大体质到疾病到证型到症状的全面结果,这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全面完成脉诊过程。下面引用一篇《黄帝阴符经》大家仔细揣摩,自然能有所体悟。 《强兵战胜演术章》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愚,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推而变化顺矣。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象矣。学好脉学的意义临床上常常是这样:患者来诊却不跟医生讲任何情况,伸手就让你把脉,其实这样并不好,医生的脉诊水平再高,也很难将所有患者的所有病情和不适都通过诊脉诊出来,而对于患者,既然来就诊,为的是让医生将我们的身体调整到健康的状态,而不是为了来考医者的脉诊水平,作为一名患者应该是积极的与医生配合以期早日得到康健的体魄。然而,从另一个层面上讲,为什么会有很多患者作出这样的行为表现呢这肯定是有原因的。我记得以前曾经讲过,建国初期,我县一名医者诊室仅开一十平方厘米的小窗口,患者手伸进去,而这名医家开出方子来,而且所有方子不超过八味药,且效果很好。而我县当时有十数名知名的中医,且各个都医术精湛。另一位医者,以当归治产后腹泻,用之不效,其师刘清溪也是本县人,脉后告之用药无错,而是因为当归未经土炒,后用之果然一剂就好了。另一位医者,治本村一人修河堤因赌几个窝头而怒力搬起夯土用的石碾,结果肚腹日渐肿大而医院告之无药可救,回家等死。其回家后求治于我村这名医者,医者诊脉后告之病情很重,但却极易治疗,处以鸡蛋七个砂锅内焙干成粉,每天一个。其用过后渐渐康复如初,数十年后才因其他疾病而去世,此事和此方法便是此人生前因知我好学,主动找来告诉我的。另一个患者,鼻衄淌血,医院以止血药、输血、电烧灼等而罔效,本村医者脉后告之,以杨树叶七片、苍耳子七个、荷叶七块、白茅根七段熬成一碗水,当晚喝了就好了。于今看来医者虽分文诊金也没收到,但是于两位患者却有起死回生之德,可见那时候的中医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其脉诊水平自然不用多讲。因此,我个人觉得患者对医者诊脉水平的要求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自古至今确实存在医家脉诊高水平者,这也使得患者对医家脉诊的要求过高,往往以为所有的医家的脉诊水平都可以达到不问而知病的境界,其实不然,排除确实有的中医水平不高的因素,也有很多医家虽然脉诊水平不高,但是临床治病水平还是不错的,关键是四诊之中只要确实精通一个诊法都可以有利于辨证。正因为我的周围以前有这么多高明的医者,他们给了我压力,也给了我奋斗的目标。当脉诊入门以后,才知道中医究竟是如何看病的,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临证这些年以来,接触了很多同道,有些同道是这样看病的:患者来了主诉不适,医者开始思考以前看的哪些医家治这个病的经验,比如补阳还五汤治中风啊什么的,用了,没有效果,不行,再换一个经验,续命汤吧,结果还是没效,再换一个医家的经验吧。如此这般结果治疗了很久,就这样患者丧失了治疗康复的信心,于是医家就觉得这个病中医没治,输液去吧,最终结果就是觉得中医有很多病效果不行,中西结合吧。医者辨证不清楚,你治疗就只能凭着经验试药。因此说诊断水平的高低,对于临床有直接的影响。那么脉诊究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什么意义呢以前很多教科书和参考书上也都有说明,如辨别病位、病性、邪正的盛衰、疾病的进退,而我认为我们可以用我在序言中引用前辈医家对脉诊作用的描述“持脉之道只在晰类、别殊、定名、测证、昭治、观应、洞生死”。从这里可以看出,脉诊的作用包括辨别疾病的类别,对相似疾病进行鉴别,确定疾病的名称、证型,并为确定治疗大法、考察治疗效果、判断疾病的预后,确定治疗疗程或者预测死期。前面普遍对脉诊意义的认识,停留在脉诊对疾病的判断上,而和治疗并没有进行联系。实际上,脉诊只有为临床治疗服务才有价值,否则你脉诊的再好,到治疗疾病了,你开不出合适的方子,确定不了最佳的治法,脉诊还有什么意义。即便你可以做到诊出人的生死,告诉病人什么时候加重,而你于他本身的疾病没有治疗的方法,也就徒增患者的烦恼,反有失人道之关怀。经过十余年的临床,我个人有一个感觉越来越明显,用经方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杂方,开始我也是认为是经方组方好,但是后来临床中体会到并非如此,实际上是经方的脉证辨证使得用药更加具有精准性。有了这一点,我们以脉证为主进行方证辨证所使用的方剂,不管是时方还是经方,其效果都很好,简言之就是脉在精准辨证用药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某男哮喘不能平卧,食纳差,胸中满,脉浮弦而按之无力右关浮大寸沉弦,辨为中气下陷证。脉浮弦按之无力,中气不足。右关浮大,《伤寒论》“脉大为劳”而右寸沉,气不上也,弦则为痰气交阻,故处方为:黄芪、升麻、山萸肉、陈皮、柴胡、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明理篇一古中医脉学八论前面我们对脉学的三观做了简要的介绍,通过了解古今脉诊研究的三个方面,我们对古今的脉诊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就不至于在一个方面上局限住,而不去研究其他方面,不至于盲人摸象,以偏概全。更不会盲目的追逐新奇而忽略了传统脉诊在临床中的作用,也懂得了从那个方向入手研究中医脉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脉学研究便成为仅仅对二十几种脉象的研究,而最近数年才有了针对仪器检查结果以断病的脉学研究,却很少见到有关于脉学方法论的论述,实际上在脉学研究方面方法论比具体的脉象更为重要,方法论是指导一切技巧的思路,有了开阔的思路,才能不至于钻进去而出不来,才能居高临下的看待古今论述的正误,才能打开脉学的大门而一窥脉学乃至中医殿堂的瑰丽。脉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解决脉法指导临床用药的必须之路。对于脉学的方法论,古今论述中虽然散在一些简要的和初步的论述,但是却缺少系统和全面的整理。由于脉学的方法论源自于中医的传统认知方法,那么也就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中医的认知方法论以及中国传统哲学学理参悟出脉学的方法论。脉学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在脉象的基础上,解决如何用脉诊结果指导用药的问题,解决脉诊结果与用药思路不统一的问题。通过研究脉法,真正体会到中医是如何将天、地、人三才进行“合一”而运用的。指导防病养生。有了脉学方法论,我们就可以将脉诊结果和养生防病进行结合,从而指导养生防病。脉学八论,是我自从着手研究脉诊一来,在临床中遇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和疑惑,并参考古今医家论述,以及师父的心得而总结出的脉学研究八个方法论。由于这八个方法论的指导思想大多来源于古代哲学和医学经典的综合分析,尤其是源自于对《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脉学思想以及哲学思想的指导,故而称其为古中医脉学八论。古中医脉学八论分别是:天人同气论,阴阳离合升降出入论,五行生克制化论,形气论,一象二分论,脉度论,格局论,感知方位论等。第一章天人同气论天地自然和人是一个整体,人生于天地之间必然和天地自然互相影响,在脉学方面上就是由于人和自然的同气,必然存在人与自然的相应,有相应就有互感,就有脉和自然变化的谐调以及不谐调。其内容主要包含:天人一体、天人互感。一、天人一体。也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天人合一。但是天人合一从“合”出发,导致我们有一个“分”的意象,实际上天人并不能分,人本来就属于天地自然的一部分,人体所有的物质基础都来源于自然,人与自然同根同源于宇宙的基本物质,天人是一体的,宇宙既是一个大人体,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法于阴阳”,而阴阳者是天地之道,也就是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过了解天人一体这个说明人与自然同源同构的概念,使得我们知晓人与自然的顺应和谐和不顺应不和谐是天地自然对人体,对脉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色脉音声气味等都是人体内象的外显,有诸外必有诸内。天人本为一体,那何来天人合一一说呢此源自于道家的天人观。道家追求的人与天地和谐一体的境界,是因为人降生以后种种因素使得人不能与天地自然和谐一致,而要恢复这个和谐就要用各种方法使得天人合二为一,故提出天人合一,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非根本规律,只有站在天人一体的根本规律上,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一体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天人同源。二、天人同构。三、天人同行。四、天人同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针解篇》“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等等,可谓俯拾皆是,在此就不一一引用。天和人同源于宇宙最基本物质“元气”,由“天”的影响而造成人和“天”同构同步运行,而最终同归于物质基础。由于天和人的同源同构同行同归,使得不同时空的人产生了不同的先天体质,也就是体质差异化,由于差异的不同和五运六气等诸多因素生克制化,造成人有天数和材力的不同,造成个体在某些方面的易感性以及随天地运行而出现疾病轻重变化,甚者当个体不能协调而必然出现天人的不谐调,这就是以天人一体为基础的天人互感。二、天人互感天人一体是说明人与自然的同源同构,而由于人作为自然内部的一个个体,必然和自然产生互相的感应和影响,古人也称其为“天人相应”。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还有天人不应得情况,天尚且有不应时之变化何况人独立出来以后作为个体势必会造成天人的不应。但是不管天人应与不应,天人都是互相影响的,非时之气会影响人,不能与天地自然相谐调的人也摆脱不了天地运行气运的影响。天人互感包括:天人的谐调顺应变化和天人的不谐调变化,也就是生克。宇宙对于人来说就好比载舟之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人互感在脉诊上的体现主要体现在脉对自然的应与不应的各种情况。包括四时脉、运气脉、节气脉、一日脉、四方脉以及疾病和运气季节的生克关系等等内容,下面我将以四时脉为主来说明天人互感的问题。四时脉四时平脉四时平脉这个是很简单的,就是春弦夏钩秋毛冬石,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注意它有一个基本脉在里面。如《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意思就是说平人的脉不管如何顺应自然的变化必须以有胃为基础,如“春胃微弦曰平,夏胃微钩曰平,秋胃微毛曰平,冬胃微石曰平”,都是以“胃”为前提。那么什么是“胃”呢胃就是均衡和缓,实际上确切的说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机,亦即生气。生气大化于四时,不能独见而处处皆见,不见胃便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便是真脏脉。有胃气的脉诊表现有三:一强的脉按下去柔和就是有胃气,二柔弱的脉按下去应指而不空虚就是有胃气,三胃神根统一起来就是指的一件事情,就是生气,也就是生生之气,无论现何种脉象,即使重按有脉,只要整个脉动中毫无生气,便是无胃之脉。这个我有切实的体会,有个邻居老先生九十多岁了,昏迷不醒,家属让我诊脉,脉强劲有力,重按也有,而且按下去比较柔软,我告诉家属患者应该今天不会去世,但是他的脉感显得枯涩,虽然柔软但是不润,因此推断即便今日没事的话,明日也就会去世了,后来他没到半夜十二点,大概十点多去世了。这个生生之气不好描述,只能是多诊脉后才能体会到,这里提出来只是告知大家,除了上面的两种诊断胃气的方法,在重症患者也会出现第三种情况。那么作为四时平脉,应该是以胃气为主脉而略带四时气机运动态势影响产生的脉象,也就是说春虽弦,但不能很弦,应该是微带弦象,其他四时脉也是如此。在这个地方我们的理解很容易出错,往往是一看到人家说春弦什么的就认为是很弦的那种,虽然书上说要有胃气,但是都把弦当主而把胃当次,所以就混了,不知道什么是这个人有病的弦,什么是这个正常的弦了。那么又有另一个问题了,四时脉的弦、钩、毛、石特征是不是截然分开的呢是不是时令一改变脉象就会倏然而变呢不是的。人体是以阴精为物质基础,以阳气为动力的。在天来说四时的温、热、凉、寒是因于阳气的升降所产生的,阳气的升降出入使得自然界形成生长收藏,也使得人体产生相应的变化,而这个过程是连续的、渐变的,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因此四时是以两至两分(既春分秋分为二分,夏至冬至为两至)为特点连续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当阳气由潜藏而出的时候脉渐渐由石而转为弦,然后由弦渐渐到钩,由钩到毛,由毛到石。如果脉在处分以前提前或者错后出现最明显的弦,就称先至或者后至。如果在夏至仍然为弦是为不代。好了,我们知道四时脉的变化规律了,也知道四时脉是以胃为基础而略带时令之象的脉,那么这四个脉象究竟是什么性状呢这一点我们必须搞清楚,搞不清楚就不会摸到(应该说看到)它们。春脉《内经》上说:“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耎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夏脉:“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秋脉:“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冬脉:“帝曰:善。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这里需要注意的几点是:1、四时脉《内经》皆曰“如”何,不直接说春脉弦等,这一个字的差别正是画龙点睛之笔。2、此处说冬脉营,而《平人气象论》却说冬脉石,那么这两个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呢答案是肯定的。营的古代本义指的是四周垒土而居,有坚固的意思,而石也是指的坚固,如《示从容论篇》:“沉而石者,是肾气内着也。”3、脉因气机运动的升降出入而随四时变化,因此四时脉既有升也有出,既有降也有入,出既是发散,入既是聚合。故尔,春夏之脉皆有发散之象,秋冬之脉皆有聚合之象,具体内容等我们讲完脉学八论大家就会很清晰了。好啦,四时平脉我们讲完了,以上所讲的就是脉与四时相应的情况,下面我们来讲一下脉与四时不应的情况。四时变脉四时变脉包括时令脉的太过不及,以及非时之脉和四塞脉,这里我们主要了解一下四时脉的太过不及,以进一步说明人和天的互感问题。太过:春脉太过脉“气来实而强”。也就是说正常的脉是以柔和轻虚和缓而略带弦象,而太过的脉是生发的太过,使得脉过度有力而失去了和缓轻虚。春脉为肝,太过则肝的升发太过急劲,势必引起本藏太过的病证。《素问·玉机真藏论》:“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忘”宋校正时校为“怒”,当从。但是从临证中,因为气升的太过,造成头部的眩冒,每天头都晕晕沉沉的,甚者眩晕头痛,是存在善忘现象的。夏脉太过“其气来盛去亦盛”。夏脉本来是钩脉,也就是说来的时候有力度,而去的时候力度弱一些,太过就会出现来的时候和去的时候同样的情况,或者本来去的时候脉力弱而今强了很多。《素问·玉机真藏论》:“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浸淫就是疮疡了,诸痛疮疡皆属于心啊,而身热肤痛是因为阳气散于外而造成的。秋脉太过“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乍看上去中央坚两傍虚好似芤脉啊实际上是因为收敛的太过,使得脉势趋于合,造成周边往里面收而凸显出中央好似高起,从指下便会感知为中央坚两傍虚,并非芤脉的性状。秋气收敛太过,来于夏的火气余热还未散尽故尔令人气逆而背痛温温然。“气逆背痛”是因为肃敛太过气机欲散,《素问·金匮真言论》:“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温温然”是因为夏之火热余气。冬脉太过“其气来如弹石”脉气聚合太过,使得脉坚固有力好像弹石,弹石就是有力而硬。其表现为解,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解,就是肢体困倦,筋骨懈怠,肌肉无力,又不想吃东西的这么一种病。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不及。不及:太过的脉理我们应该讲的很清楚了,所以再学习不及就很简单了。春脉太过实而强,不及则不实而微。春脉太过升发太过,不及则为升发不足,升发不足则肝气郁而不畅,故胸痛引背,两胁胠满。胠,腋下胁肋部分,全因肝经布于胸胁而成。夏脉太过则来去都盛,不及则来不盛,去反盛。该散的没散出来,在回去的时候又加到回去的队伍里面了,里面的阳就多了,因此烦心、咳唾,气泄。烦心和咳唾的机理我们就不讲了,主要看看这个气泄。为什么气泄呢前面我们说了该散的没散出来,反而回去了,那么这是什么壮火食气啊!秋脉太过则毛而中央坚两傍虚,不及则毛而微,微就是虚弱,就是该敛的没敛回去,所以《内经》上说:“来急去散”,这是说的秋脉平脉,而到不及这里就是散的多了,所以就有了虚弱的态势,也就是力度分散了。至于主病喘,少气而咳,这是可以理解的,上气见血和下闻病音这个目前没见到过,也不好解释,有的古代医家认为有误,此处权作存疑吧。冬脉太过则如弹石,不及《内经》原文为:“其去如数”,不可解,《内经知要》解释为去之速也,也有人解释数为促,我认为所谓不及就是合藏不足,合藏不足造成(月少)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月少)中清,(月少)就是季胁下面夹脊两旁的空软的地方,也就是我们说的腰肌那个部位,清是什么啊就是清冷,腰这个地方清冷。诸如此类,还有逆四时脉,如《内经·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等等,如果明白了天人的关系,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讲这么多,主要是为了说明天人互感的问题,大家了解就可以了,大家入门以后,想进一步研究的时候可以回过头来再看这些,下面讲解运气中的南政北政司天在泉的问题。运气脉南政北政司天在泉不应脉十天干中除了甲己是南政,其他的乙庚丙辛丁壬戊癸都是北政。南政之年,如果是三阴司天寸不应,如果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北政之年,三阴司天尺不应,三阴在泉寸不应。南政厥阴司天右寸不应,太阴司天左寸不应,少阴司天则两寸不应。北政厥阴在泉右寸不应,太阴在泉左寸不应,少阴在泉则两寸不应。我们以下表来表示:南政北政太阴少阴厥阴太阴少阴厥阴司天在泉司天在泉司天在泉司天在泉司天在泉司天在泉左寸左尺两寸两尺右寸右尺左尺左寸两尺两寸右尺右寸那么不应的脉是什么样子呢不应就是沉细,甚至极微细,我个人的体会是可能只出现沉,而未必细。怎么辨别是正常的不应脉还是病脉呢把患者的手反过来如果这时候摸到了正常的脉就说明是不应。为什么甲己是南政呢甲己化土,土位于中央,面南而施行政令,金木水火四运为臣面北受令,故为北政。那么不应又如何呢凡是反过手来而脉没有异常,仰掌脉沉就是不应的脉。不要将不应的脉当做病脉。如果反手还是如此,或者脉象不正常那就是病脉,就需要治疗。临床过程中我注意过这些现象,确实存在这个问题,有的时候患者的脉出现左寸独沉而微细的情况,“寸沉痰郁水停胸”啊!可是他却没有任何胸部的症状,你让他把手翻过来,再诊就没事了。这个问题,我发现虽然我们反掌后,大部分人的脉力和脉位会有变化,但是你如果和其他部位比较,不应的这个脉和有病的脉,反过手来是不一样的。那么如果不应不正常又说明什么问题呢实际上这主要就是说明人和天地运行它不能顺应,这个我们讲完六气脉后,大家再思考这个问题就会明白了。《内经》养生的一个重要思想也就是“顺应”,顺则养,逆则害。六气脉《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厥阴风木,故尔脉弦。少阴君火,故尔脉钩。其余依此类推。我们在开始学习脉法的时候,这个内容只作为了解就可以,并且千万不要“死在常理中”,一定要懂得知常达变。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图右手寸右手关右手尺浮中沉浮中沉浮中沉立冬五日小雪十五日霜降十日立冬十日寒露十五日霜降五日白露五日秋分十五日处暑十日白露十日立秋十五日处暑五日小暑五日大暑十五日夏至十日小暑十日芒种十五日夏至五日金燥明阳气之五土湿阴太气之四火相阳少气之三尺手左关手左寸手左沉中浮沉中浮沉中浮冬至五日大雪十五日小寒十日冬至十日大寒十五日小寒五日雨水五日立春十五日惊蛰十日雨水十日春分十五日惊蛰五日谷雨五日清明十五日立夏十日谷雨十日小满十五日立夏五日终之气太阳寒水初之气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五运太过之年,气先至,将立春提前到左手尺部浮分。五运不及之年,气后至,将立春错后到左手关中分,前后相错为十三天。诊脉的要求是平旦阴气未散,阳气未动,饮食未进,衣服未着,言语未吐,也就是刚刚睁开眼睛的时候,没有干扰脉象的因素出现,医者清心调息,逐部推究。如果诊得平脉,就没有问题,如果是独大、独小、独长、独短、独浮、独沉就可以按照这个图结合脉象和我们后面要讲到的五行生克制化论进行推断。例如:左关中候独弦大,雨水惊蛰之间会有风热病,这是为什么呢弦主风,大主热,又在左关厥阴风木位上,故尔可以断为雨水惊蛰之间可以出现风热病。再如:右尺沉候脉独缓滞而实大,断为芒种夏至之间有湿热病。缓滞主湿滞,实大主热,又在右尺相火位上,所以主湿热火旺。再如:如果六脉都滞而不畅,唯独右寸中候从容和缓,可知霜降立冬之间素病可以痊愈或者减缓。从容和缓为胃为土,右寸为金,这是生气,至其气的时候借助天地的生机自然可以减缓素病,甚或痊愈。下面讲一下为什么要前后相错十三天。这个问题涉及五运交运的问题,《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运有余,其先至;运不及其后至”,是指太过之运,在大寒节前13日交运,不及之运在大寒节后13日交运。因天人本为一气,故尔候运气脉要和本年的五运交运情况结合。这个六气脉是有一定价值的,人的气机顺应天地的气机一起运动变化,其中如果我们的机体在某个环节上有潜在的发病环境,那么当“内外合气”的时候便会发生疾病。如诊某友左尺脉极沉细无力,关脉沉分弦而略有洪象,我开玩笑似的跟他说:“你立春前后得重感冒”,他不信:“摸脉还能摸出什么时候得什么病”我就跟他说:“看看再说吧。”实际上他这个是“冬不藏精,春必温病”,而且他有关脉沉分的弦而略洪,故而断他为立春前后有重感冒。在《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中岐伯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后面又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其实这一段看似说了一个脉与四时的问题,弦外之音却包含了节气和疾病预后的关系问题。那么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将节气和脉象以及部位的阴阳五行生克结合运用。故尔岐伯说:“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这个问题看似玄奥,实际上我们这样一讲,再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并没有什么神秘的了。地理脉因人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气候不同,而对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所以会有不同的脉,但是这个不同只是各种环境对比而言,而且高原之上未必没有湿地,湿地之中未必没有高山,更何况现在处处是空调,人又多在室内少于自然,所以说时事易,人亦异。《阴符经》上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对于复杂的人体来说,我们并不能打开它看到内部的气机运动变化,但是古人的智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延续他们取类比象、普遍联系、高度总结的思维方式,将万事万物以象的同比性来归类,从而指导我们以归类后的象去研究不能直接打开和被感知的人体,甚至以天道的运行变化和生杀休囚来指导我们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当作为人的个体的内因越来越多,而不能像古人那样恬澹而顺应自然的时候,更多的外因也不能胜过内因的作用,这也就是说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而人过多的干扰了自然对人的影响,比如睡眠失去规律,情志失去条畅,那么即使最常见的受月球引力变化的月经周期也会发生改变。所以无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都是以顺应自然阴阳数理为养生第一法则的。性情脉(职业脉、行为脉)人的五脏各藏精神,肺藏魄、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肾藏志。五神外现五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虽为七情,但有忧思同类,恐惊一宗,故为五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常怒者脉弦,常惊者脉变,常喜者脉和缓甚者大软,常悲者脉滞甚者沉涩,常思者脉郁。好饮者脉硬,好肥者脉浊,好色者尺脉沉,好说者肺脉伤。钢铁工人经常尽炉火,就好像常在夏季的坏境中生活,而津液易伤。常打麻将者,颈部气血不畅则寸脉弦等等,大家有了这个思路,便可以举一反三的运用。但是,这只是常法,比如大怒则气脱于上,常见大怒之后气短难语者,脉反现虚滑之象,这就是变法。实际上职业脉是推理脉法,是通过了解各种职位影响心理和生理而得知的。课后小品:《阴符经·神仙抱一演道章》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以上主要介绍了天地人自然对脉的影响,通过以上的讲解,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天人同气在脉上的指导意义,以及个人体质或所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不同而其基本脉象有所不同等内容,至于所需要的五运六气内容,诸君可参看专门论述。下面我们继续讲脉学八论中的第二论------阴阳离合升降出入论。第二章阴阳离合升降出入论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普遍联系,取类比象,高度总结,运动不止的思维模式。在天人同气论中,我们了解了天人关系,也就是自然和人的关系,实际上天人同气更需要大家清晰的了解的是作为“一”的“道”的层次和古人对宇宙一元认识的高度。由于气血可以统一为“一”,那么其根于“气一元论”而产生的脉所体现的个体的“生机”,从而指导了个体体质不同的观念,便是在脉学研究领域给我们的很重要的启示。在中国古人的眼里“无生有,有中有有,而万有又归于一,一化为无”的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古人在特定状态下得到的宇宙真像,而又通过语言进行的描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乃至六十四卦,是古人对万事万物的无限可分性的一个表述,也是对宇宙、生命个体等产生的一个客观描述,正所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果说天人同气是将人和天还原到“一”的层次上来讨论而得出一气变化和“生机”概念,那么阴阳便是在气之外加入位而形成“二”的层面。在脉诊上,上部为阳,下部为阴;左手为阳,右手为阴;皮肤为阳,骨骼为阴。上部对应人体的上部,下部对应人体的下部,左手为督脉,右手为任脉。浮部对应人体的外部,沉部对应人体的内部。左手脉以血为本,右手脉以气为本。寸关分界为膈,关尺分界为脐。寸主上焦,关主中焦,尺主下焦。如治一患者左寸虚弱关沉尺沉细无力,断为督脉亏损的颈腰椎病,也就是脊柱相关疾病。当时这个患者因为颈椎2-6全部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椎管狭窄而活动气喘、头眩、心慌等而影响生活,医院要求做手术,她因为害怕手术失败而不敢做经人介绍来找我看,我根据脉象给其开了大剂的右归丸合归脾汤六剂后其活动自如,唯余颈部一指肚大小的痛点,取注射针头放血后痊愈。又诊一个老年妇女,两手尺寸具沉而两关浮大而滑实,断其为宿食腹胀,其言正是如此且大便多日一下已经数月,便出皆为羊屎样粪球。故知其为宿食气滞导致便秘,开枳实、厚朴、白芍、神曲,山楂,麦芽,大黄,白术等五剂(本先开三剂,其中一剂老妇人将药和砂锅一起失手打碎,故共五剂)而愈宿疾。第一个病例为左脉督脉不足,升发无力无源而成。第二个病例因为中焦宿食阻滞气机而成。下面再看一个病例:某男中年,诊得两寸脉较关尺高起,超乎正常之气机升发态势,故断其头胀重不适,腰腿酸软,后背拘紧,其言如是。此正升发太过,上盛下虚而成,治以在上者引而越之,在下者权而衡之,用葛根汤合通督活血汤加减而愈。那么,我们再回头来看四时脉就会发现,其间便是阴阳的离合升降出入。春升,夏长,秋降,冬藏,便是离合升降出入。我们再来看一个古代的医案,《名医类案》:“罗谦甫治柏参谋,年逾年逾六旬,春患头痛,昼夜不得休息。询其由,云:近在燕京,初患头昏闷微痛,医作解之,汗后,其痛弥笃,再汗之,不堪其痛矣,(虚。)遂归。每过郡邑,必求治疗。医药相近,至今痛不能卧,且寒,而不喜饮食。罗诊之,弦细而微,气短促,懒言语。《》云:春气者,病在头,年高气弱,不能上升头面,故昏闷尔。且此症本无,汗之过多,则之气,愈受亏损,不能上荣.亦不得外固,所以头痛楚而恶,气短弱而憎饮食。以钱半,一钱,七分,白术、、、各五分,、各三分,、、各二分,名之曰顾气和中汤。食后进之,一饮而病减,再饮而病却。”这个医案说明了什么呢前面我们讲了,春脉弦而有胃,而这位参谋在春时应该升发的时候他却脉弦细而微,升发的力量不足,故尔出现头痛。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内经》描述的四时脉太过不及的病证未必会出现,也未必全部出现,但是其气机运动升降出入是存在的,而作为一个气机可以形成什么样的病证,还应该综合分析判断。上面我们通过举例主要说明了阴阳的升降问题,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在浮部到沉部的出入的问题。按照《难经》的分法,从浮部到沉部共分为肺(三菽之重)、心(六菽之重)、脾(九菽之重)、肝(十二菽之重)、肾(十五菽之重),而在阴阳层面,我将脉分为三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浮中沉,浮部为阳,沉部为阴,所以心肺属于阳,肝肾属于阴。脉有胃神根,胃气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那么根是什么呢根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寸关尺水平面的两尺,一个是浮中沉垂直面的沉部。两尺为肾,左主应元阴,右主诊元阳。元阴元阳为人的根本。沉部也为肾,因此如果一个人仅仅只两尺脉没有了,但是沉取脉势和缓有力,说明这个还是有根之脉。所以我们来看太阳中风桂枝汤证的条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阳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寸一个是浮部,阴一个是尺部,一个是沉部。也就是说浮部脉浮,按之脉弱。或者寸脉浮,尺脉弱。水平面上寸关尺为升降,垂直面上浮中沉为出入。升而无源,出而无本,这样的人是不能用麻黄汤的,所以才会出现误用以后汗漏不止。再举一个例子:某老男,诊得脉两寸略浮数,按之虚弱,左寸犹是。断为心血不足,阳浮于外,夜间皮肤瘙痒,遇风亦易瘙痒,问之果如此。出天王补心丹加蝉蜕等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来看几段经典的原文,看看是不是很容易理解了。《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上盛指的寸,下盛指的是关尺。“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来指的是出,去指的是入,上为寸,下为尺。“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内外就是出入,上下就是寸尺。“内而不外”就是内有积滞阻滞气机外出;“外而不内”指的气机外散太强,而入内太少。上而不下,有升无降,腰足能不清冷吗下而不上,有降无升,清阳不能上达于头,故尔头项痛。按之至骨脉气仍少,是肾中大亏,精血阳气具不足,故腰脊痛而身痹。《内经》、《伤寒论》等经典中类似的论述还有很多,掌握了脉学八论以后,就可以轻松的理解它们。由此,我们再来理解滑伯仁《诊家枢要》:“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不明此六字,则阴阳虚实不别也。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也。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白骨肉之分而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而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息曰止也。”便不能得出其中真实含义了。如《伤寒论·平脉法》:“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我们可以得出,上下是指的升降,来去是指的出入,而至止便是由阳转阴、由阴转阳的离合。后世诸家都说滑伯仁这六个字是“探得诊家之要”,这一点也不为过。了解了阴阳离合升降出入论,在临床治法上要仔细去体会“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这句话的意思,更要明白中医治疗“因势利导”的特别思维模式。如脉浮紧,浮则为外出,紧则被拘禁,外出被限制了,就要帮助外出,麻黄开鬼门,杏仁启肺闭,桂枝运通经脉,甘草补足中气,这一个麻黄汤就一路把能源运送过来,从而解除了气血外出被拘禁的情况。课后小品:《周易·说卦》:“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第三章五行生克制化论研究脉诊有两个思维方式,一个简化的方式,一个分化的方式。简化的方式就是将复杂的脉象归于一,也就是气机的运动变化。分化的方式就是将“道”层面的一气变化,逐层分阴阳、五行,再加上运动变化组合相兼。简化是为了识体,分化是为了达用。识体达用,知常达变便是脉学研究方法中的心法。天人同气论中,我们了解了“一”的层面;在阴阳论中,我们了解了“二”和“三”的层面,那么接下来我们将一
本文档为【古中医脉法通俗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8.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宇萍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1-07-15
浏览量: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