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消防规范

消防规范

举报
开通vip

消防规范消防规范PAGEPAGE1表3  民用建筑的分类表3  民用建筑的分类(续1)表4  体育建筑等级表5  车库的防火分类表注:汽车库的屋面亦停放汽车时,其停车数量应计算在汽车库的总车辆数内。表6  加油站等级划分注: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表7  厂房(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表8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表9  体育建筑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和耐火等级表10  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m)甲类厂房与其他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

消防规范
消防规范PAGEPAGE1表3  民用建筑的分类表3  民用建筑的分类(续1)表4  体育建筑等级表5  车库的防火分类表注:汽车库的屋面亦停放汽车时,其停车数量应计算在汽车库的总车辆数内。表6  加油站等级划分注: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表7  厂房(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表8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表9  体育建筑的结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使用年限和耐火等级表10  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m)甲类厂房与其他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11的规定。表11  甲类厂房与其他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注:1.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燃烧构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表12  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及其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表13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表14  大型购物中心与周边建、构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单位:m)表15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某综合楼与周边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如表16所示。表16  综合楼与周边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注: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当外墙有突然可燃构件时,应从其突出部分外缘算起。表17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m)表18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m)表19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m)表19的注释:表22  该加油站内柴油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注:幼儿园有围墙者,安全间距应从围墙中心线算起。表23  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   (单位:m)表24  特殊房间的设置要求(有续-3)表24  特殊房间的设置要求(续1)表24  特殊房间的设置要求(续2)表24  特殊房间的设置要求(续3)表25  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表中的规定增加1.0倍。当丁、戊类的地上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限。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表26  仓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表27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表28  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注:1.地上部分和地下一层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1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2.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本表规定的2倍。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体或难燃烧体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m2;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m2;某综合楼为一类高层建筑,其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29的规定。表29  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表30  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注:复式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按本表规定值减少35%。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表中的规定增加一倍。表31  防火墙、防火隔墙、防火挑檐等建筑构件的防火构造要求表31  防火墙、防火隔墙、防火挑檐等建筑构件的防火构造要求(续1)表31  防火墙、防火隔墙、防火挑檐等建筑构件的防火构造要求(续2)表32  建筑幕墙、中庭的防火构造要求表33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m)生产类别耐火等级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甲一、二级30.025.0--乙一、二级75.050.030.0-丙一、二级三    级80.060.060.040.040.0-30.0-丁一、二级三    级四    级不限60.050.0不限50.0-50.0--45.0--戊一、二级三    级四    级不限100.060.0不限75.0-75.0--60.0--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表34的规定经计算确定。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当每层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m。表34  厂房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净宽度指标(m/百人)厂房层数一、二层三层≥四层宽度指标0.60.81.0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厂房的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和转门。表35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名称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托儿所、幼儿园2520-2015-医院、疗养院3530-2015-学校3530-2220-其它民用建筑403525222015表35注释:1.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的观众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基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30m。2.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3.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计算: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的距离,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2)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m处;(3)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表33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m。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计算确定:(1)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36的规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或以下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或楼下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表36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每一百人的净宽度(m)楼层位置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地上一、二层0.650.7510地上三层0.7510-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各层101.25-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不超过10m的地下建筑0.75--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超过10m的地下建筑10--(2)当人员密集的厅、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其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 人不小于1m 计算确定;(3)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4)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1 人/m2计算确定;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0.5 人/m2计算确定;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不宜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金属栅栏,当必须设置时,应有从内部易于开启的装置。窗口、阳台等部位宜设置辅助疏散逃生设施。地下室与地上层的共用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建筑疏散用的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不应敷设可燃气体或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如封闭楼梯间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则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作为安全疏散设施。客、货电梯宜设置独立的电梯间,不宜直接设置在营业厅内。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同防火分区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m2。(2)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1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当连接下沉式广场的防火分区需利用下沉式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3)确需设置防风雨棚时,防风雨棚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应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室外开敞空间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应小于1.0m;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计算。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人/m2):地下一层和地上一、二层为0.85,地上三层为0.77,地上四层为0.60。歌舞厅的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用的楼梯间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封闭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2)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3)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4)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歌舞厅如设置室外楼梯,则其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l0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楼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除疏散门外,其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歌舞厅如设置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用的楼梯间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消防应急照明设施。(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3)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5)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二高层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高层建筑应根据建筑的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是指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疏散门——的位置、数量和宽度,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形式,疏散门开启方向,疏散距离和疏散走道的宽度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cb50045-1995)的规定,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地下室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2)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安全疏散的距离应符合表37的规定。表37安全疏散距离高层建筑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医院病房部分2412其它部分3015旅馆、展览楼、教学楼3015其它4020(3)对于宾馆,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为3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为15m。(4)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他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5)公共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60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75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地下室房间面积不超过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房间,可设一个门。(6)高层建筑的内走道的净宽度,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高层建筑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表38的规定。表38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   (单位:m)高层建筑每个外门的净宽走道净宽双面布房医院1.31.41.5居住建筑1.11.21.3其它1.21.31.4单面布置房间的住宅——其走道出垛处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居住部分单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双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30m;首层每个疏散外门的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10m。(7)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净宽度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但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8)公共疏散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不应采用侧拉门、吊门和转门。(9)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10)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2)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m2,与消防电梯间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10m2。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11)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及防烟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2)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3)居住建筑内的煤气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当必须局部水平穿过该住宅建筑的楼梯间时,应穿钢套管保护,并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的有关规定(12)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13)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表39的规定。表39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高层建筑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m)医院病房楼1.3居住建筑1.1其它建筑1.2(14)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不宜少于两部,且不应穿越其他房间,通向屋顶的门应向屋顶方向开启。(15)室外楼梯可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其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当倾斜角度不大于45°,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小于1.10m时,室外楼梯宽度可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内。室外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在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除设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梯段。(16)疏散楼梯和走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但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不超过10°,且每级离扶手0.25m处的踏步宽度超过0.22m时,可不受此限。(17)塔式高层建筑,其居住部分的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2)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分隔。3)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18)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第四节体育馆的安全疏散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体育馆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以下要求:1)体育馆的观众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3)体育馆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体育馆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0.60m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0m。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每排不宜超过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0.90m时,可增加l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②体育馆观众厅外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③有等场需要的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④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40的规定计算确定。表40体育馆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单位:m)观众厅座位数档次(座)3000~50005001~1000010001~20000疏散部位门和走道平坡地面0.430.370.32阶梯地面0.500.430.37楼梯0.500.430.37注:表中较大座位数档次按规定计算的疏散总宽度,不应小于相邻较小座位数档次按其最多座位数计算的疏散总宽度。表41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m)地下人防电影院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40m,单面布置房间的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50m,双面布置房间的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60m。地下人防电影院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40m,单面布置房间的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50m,双面布置房间的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60m。(6)设置有固定座位的电影院、礼堂等的观众厅,其疏散走道、疏散出口等应符合下列规定:1)厅内的疏散走道净宽度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80m计算,且不宜小于1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2)厅的疏散出口和厅外疏散走道的总宽度,平坡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65m计算,阶梯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80m计算;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40m。3)观众厅座位的布置,横走道之间的排数不宜大于20排,纵走道之间每排座位不宜大于22个;当前后排座位的排距不小于0.90m时,每排座位可为44个;只一侧有纵走道时,其座位数应减半。4)观众厅每个疏散出口的疏散人数平均不应大于250人。5)观众厅的疏散门,宜采用推闩式外开门。(7)公共疏散出口处内、外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门必须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不应设置门槛。(8)疏散走道、疏散楼梯,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疏散走道应减少曲折,走道内不宜设置门槛、阶梯;疏散楼梯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但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小于100,且每级离扶手0.25m处的踏步宽度大于0.22m时,可不受此限。(9)设有下列公共活动场所的人防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当底层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1)电影院、礼堂: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健身体育场所。 
本文档为【消防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志宏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修理服务/居民服务
上传时间:2022-02-1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