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尿素装置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尿素装置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举报
开通vip

尿素装置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执行方案范本系列Standardtemplate管理编号:SLU/N-QA145第PAGE\*Arabic\*MERGEFORMAT2页/共NUMPAGES\*Arabic\*MERGEFORMAT2页INSERTYOURLOGO尿素装置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通用模板Theworkcontent,supervisionandinspectionandotheraspectsarearranged,andtheprocessisoptimizedduringtheimplementationtoimpr...

尿素装置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执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范本系列Standardtemplate管理编号:SLU/N-QA145第PAGE\*Arabic\*MERGEFORMAT2页/共NUMPAGES\*Arabic\*MERGEFORMAT2页INSERTYOURLOGO尿素装置危险因素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及其防范措施通用模板Theworkcontent,supervisionandinspectionandotheraspectsarearranged,andtheprocessisoptimizedduringtheimplementationtoimprovetheefficiency,soastoachievebetterschemeeffectthanexpected.撰写人/风行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审核: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尿素装置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通用模板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文档可用在把某项工作的工作内容、目标要求、实施的方法步骤以及督促检查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出具体明确的安排,并在执行时优化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提升效率,以达到比预期更好的方案效果。为便于学习和使用,请在下载后查阅和修改详细内容。  尿素装置的生产特点是:高温、高压、强腐蚀。原料液氨为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生产设备采用单系列、大机组,一旦发生故障,易造成事故。装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一)装置事故统计分析  我国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大型尿素装置,在投产初期曾频繁发生事故。从统计数字看,自1977年至1979的三年期间,投产的11套尿素装置曾发生重大停车事故674次。其中,外部原因造成事故停车373次,占总事故次数的55.3%;设备事故停车269次,占总事故次数的39.9%。详见表7—22。   外因重大停车事故373次,按事故原因分类,详见表7—23。       设备重大停车事故269次,按设备类别分类统计,见表7—24。其中,二氧化碳压缩机发生停车事故117次,位居第一,占设备重大停车事故总数的43.49%。       设备事故中,主要设备发生重大停车事故160次。按设备类别分,见表7—25。       从上述统计表可以看出,尿素装置发生的重大停车事故674次中,位于首位的是外因引起的停车事故,停车次数为373次,占总数的55.3%。外因事故中,合成氨装置停车造成的有172次,占外因事故总次数的46.1%。由此可见,合成氨装置的生产运行情况对尿素装置的正常生产影响最大。位于第二位的是设备重大停车事故,其次数为269次,占总次数的39.9%。设备事故停车中,以二氧化碳压缩机发生的停车事故最多,为117次,占设备事故停车总次数的43.49%,占主要设备事故停车总次数的73.12%,而事故造成的损失也最大。  尿素装置投产初期重大停车事故按厂逐年平均统计见表7—26。       上表中,除1976年由于投产的5套生产装置均在下半年,统计数字显示偏低外。从表中可以看出:尿素装置投产初期事故较多,随着运行趋于正常,事故逐年减少。进入80年代,各厂相继都实现了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从石化总公司1983年至1993年期间,收集的典型事故中看,收集的774例典型事故中,10套大型尿素装置占11例。其中,人身伤亡事故3例,设备事故8例。设备事故中主要是高压系统腐蚀及二氧化碳压缩机事故。详见表7—27。       从事故统计数字可以看出:  (1)尿素装置投产初期,事故发生频繁。随着各项管理工作加强,生产逐步稳定,事故大幅减少,并实现了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2)尿素装置投产初期发生的停车事故中,外因事故停车占一半以上。说明尿素装置稳定行,应有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保证。  (3)尿素装置因设备腐蚀造成的停车事故,在设备事故停车中占有不小的比例。事故原因主要是设备钝化被破坏和采用了不耐腐蚀的材料。  (4)尿素装置设备事故中,二氧化碳压缩机造成的重大设备事故一直位居首位,产生原因主要是维护不当、违章作业和设计、安装存在缺陷。  (5)人身伤亡事故集中发生在造粒单元,主要是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和机械伤害造成。  (二)开工时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尿素装置开工过程包括:吹扫、置换、送气(液);升温与钝化;压缩机开车;合成系统开车(系统投料和出料);尿液蒸发与造粒;水解与解吸开车等步骤。开工中操作步骤相互交错,又一环扣一环,相互衔接,相互影响,而且工艺参数变化大,时间紧凑,操作不当易引发事故。现将开工操作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1.设备(管道)吹扫、置换、送气(液)操作  设备(管道)吹扫(清扫)、置换、送液、送气等操作是开工中的前期操作。如在原始开工中(大修后),设备、管线内存有杂质未清除干净。运行中杂质会损坏阀门密封或堵塞设备、管线。在润滑油中如存在杂质,会损坏轴瓦。在蒸汽中存在杂质,杂质随蒸汽进入透平,会损坏透平转子叶片。二氧化碳气体中存在杂质,进入压缩机气缸,会损坏压缩机。如1979年4月,某化肥厂尿素装置大修后开车,二氧化碳压缩机开机升速时缸内发生声响,当即停机。事故造成转子轴弯曲、密封片磨损,轴瓦、油挡磨损。事故原因是检修时一尼龙布标签遗漏在管道内,升速时随气流进入一级叶轮人口,造成转子运行不平衡。1980年某化肥厂、1984年某公司化肥厂都发生尿素装置汽提塔被杂质及甲铵泵填料碎片堵塞汽提管小孔的事故。事故造成汽提效率下降,汽提塔出液超温,循环系统超压,被迫停车检修。  尿素装置生产中,另一个特点是尿素、甲铵液易冷凝、结晶,造成设备、管道堵塞。开工前,应将结晶物清理、冲洗干净。结晶物堵塞管道、设备,往往会使开工过程受阻,被迫重新停车处理。各厂开工中,都遇到过如尿液上塔管堵塞、高压甲铵泵出口堵塞、甲铵管线堵塞等情况。特别是安全阀人口、出口管道若发生堵塞,那是极其危险的。开工前,应认真检查、冲洗、吹扫干净。1977年某化肥厂,尿素装置高压洗涤器气相连通管被甲铵结晶堵塞(内径136mm管道,堵塞后仅剩20mm)。由于开工前未发现,开车中高压洗涤器压差大,造成防爆隔板破裂,合成塔超压,被迫停车检修。  开工中,液氨管道送氨前应用氮气置换,禁止可燃气体直接置换空气。送液(气)操作前还应认真检查确认阀门开关的状态,防止误操作造成事故。如某化工厂开车中,操作人员误将高压分解塔到高压吸收塔冷却器阀门关死,造成高压分解系统超压。又如某化肥厂在开车中,进高压冷凝器的氨截止阀未开就启动高压氨泵,造成安全阀启跳不能复位,停车13h。  防范措施:一是开工前设备、管线应清扫干净;二是吹扫、置换作业应检验、分析合格;三是开工前应开启冲洗泵,用热冷凝液将管道冲洗干净;四是开工中应按“规程”要求,及时开启伴管蒸汽及吹扫蒸汽;五是开工操作前,要确认阀门(盲板)开关状态是否符合要求;六是开工中应定期检查、清洗泵进、出口过滤器;七是吹扫、置换排放口要有安全设施,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高压系统升温、钝化  装置开工中,设备(管线)要由常温、常压提升到操作温度、操作压力。操作中升温、升压都要保持一定的速率,要防止升温、升速过快损坏设备。尿素装置高压设备的内衬和外壳是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升温升压速度过快产生的应力往往会损坏设备。操作中应特别注意。  高压系统投料前,都要进行设备钝化操作,让设备表面氧化生成一层氧化膜,以防止设备腐蚀。如设备未经钝化,其腐蚀速度与钝化过的相差1000倍以上。因此,钝化操作是关键性操作。如开车操作中,钝化时间不足,投料后,由于腐蚀速度快,成品尿素中含镍量超高。往往被迫再次停车,重新钝化操作,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尿素装置投产初期,由于开停车频繁,不少装置曾发生过类似情况。  防范措施:按操作规程进行钝化、升温、升压操作。操作中要控制温度、压力、氧气含量以及钝化时间,并达到指标值。操作中还要控制升温、升压速率,并防止合成塔上下温差过大。升温钝化中,还要注意排液,保持汽提塔液位。  3.合成开车(系统投料与出料)  合成开车包括高压系统投二氧化碳、投氨;合成塔建立液位、出料;汽提塔进料、出料;高、低压系统建立循环等。开车操作中程序多、时间短。如操作不当易发生超温、超压、爆炸、“倒流”等事故。  (1)合成系统超压  合成系统开车中,如高压冷凝器氨、二氧化碳冷凝不好,高压洗涤器发生堵塞、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倒流”等,都会造成合成塔超压。1978年,某天然气化工厂尿素装置合成开车投料后,合成塔在放空阀全开下,压力高达158kgf/cm²(155kPa)。无法出料维持正常生产被迫停车排放。事故原因是操作不当引起的。由于投料时,高压冷凝器汽包蒸汽补给阀开度大,液位低、温度高,造成氨、二氧化碳在高压冷凝器中不冷凝。大量气体进入高压洗涤器,产生结晶又造成堵塞。引起合成塔超温、超压。  (2)二氧化碳气流的“倒流”  合成系统在出料时,如操作不当,会造成二氧化碳气体“倒流”。“倒流”也可造成合成塔超压。  二氧化碳气流的“倒流”是指二氧化碳气体不按正常流程进入高压冷凝器,而是从合成塔出液管反向进入合成塔顶部,从高压洗涤器出口离开高压系统。“倒流”事故大多发生在出料时,产生原因是出料管液封消失和合成塔出液阀开度过大。1977年1月某化肥厂、1977年4月北方某化肥厂、1978年2月某天然气化工厂,尿素装置开车出料时,都发生过二氧化碳气流“倒流”事故。  (3)高压洗涤器尾气燃烧爆炸  高压洗涤器出口尾气中含有C0₂、NH3、H₂、0₂、N₂等气体。如冷凝温度低,可造成尾气中二氧化碳及氨含量下降,而形成爆炸性气体。开工操作中,由于温度较低,冷凝量大,易发生尾气燃烧、爆炸事故。1977年某化肥厂尿素装置开车,合成塔出料时,打开高压洗涤器气相出口阀后,尾气在管内燃烧,出口管线被烧红。事故原因是高压洗涤器调温水仅86℃(指标125℃)未及时提温,造成尾气中二氧化碳、氨含量过低,尾气组成进入燃烧、爆炸范围。  (4)循环系统超压  高压系统出料时,如汽提塔温度未及时提高或汽提塔存在故障,造成汽提效率低时,过量的甲铵进入循环系统,会造成循环系统超压。生产中,如汽提塔液位过低,大量高压气窜人循环系统,也会造成系统超压,严重时甚至造成设备爆炸。开工出料过程中要注意防范。防范措施:合成系统开车,由于时间短、步骤多、操作交替进行,一定要严格按开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中,并注意以下几点:  ①合成塔出液管保持水封,防止二氧化碳“倒流”;②汽提塔进料时,要及时调整壳侧蒸汽压力,防止汽提效率低;③高压冷凝器要控制好汽包液位和蒸汽压力,防止冷凝效率低;④高压洗涤器要及时调节、提高调温水温度,防止氨、二氧化碳过度冷凝;⑤汽提塔出料要保持液位,防止液位低,高压气窜人低压循环系统。  4.蒸发、造粒开车  蒸发、造粒单元开车中,应控制好真空度和蒸发温度。如真空度与蒸发温度控制不当,往往会造成尿素成品中水分含量高或造成结晶堵塞。如尿素成品中水分高,还可造成尿素结块、粘塔。如1980年某化肥厂尿素装置蒸发开车中,由于二段蒸发温度过低,真空提的快,上造粒塔的熔融尿液管线发生堵塞。由于处理时间长,装置被迫封塔停车。  防范措施:按开工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开车操作。操作中注意先提蒸发温度,后提真空,并防止真空提的过快。各项工艺指标达到正常值后,再进行造粒操作。  5,压缩一透平机组开车  二氧化碳压缩一透平机组开车包括前期准备、油循环、调试、暖管暖机、置换、冲转、过临界转速、提速提压等操作。开车操作中,如操作不慎或设备存在缺陷,可发生振动大、轴瓦温度高以及气封、转子损坏等设备事故。1988年某化工厂,尿素车间二氧化碳压缩机开车提转速中,由于转速与出口压力不匹配,造成压缩机高压缸三、四段缸叶轮、六块隔板以及轴封、密封全部损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事故原因:一是转速与压力不匹配;二是人口压力波动;三是轴位移联锁未投用。1979年某化肥厂,尿素车间二氧化碳压缩机透平由于存在设计制造缺陷,开车中发生透平第七级叶轮叶片断裂事故。同年,另一化肥厂同型号透平也发生叶片断裂事故。  防范措施:开车实行操作票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防止误操作发生;开车操作中遇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处理,防止事故扩大;联锁及各种安全设施应投用,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三)停工时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装置停工有短期停车(高压系统封塔)及长期停车(高压系统排放)两种。停工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腐蚀、结晶堵塞、倒液、爆炸等。介绍如下:  1.封塔造成的腐蚀  高压设备耐尿素、甲铵液腐蚀的机理是不锈钢表面保持一层钝化膜。封塔后,由于停止通人氧气,液相中氧气含量会不断下降。封塔时间过长,液相中氧气含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破坏而活化,而加快腐蚀速度。装置投产初期,由于封塔次数多,封塔时间过长,往往易发生腐蚀。如1977年,某化肥厂尿素装置,由于停车封塔时间过长,开车后尿素呈红色,分析成品尿素中镍含量高达3.7X10—6  (指标<0.2X10—6  )。  防范措施: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封塔操作。确保封塔条件,严格限制封塔时间。停车前,若发生断氧,应禁止封塔,系统进行排放,重新升温钝化。  2.降温造成的结晶、堵塞  停车后,由于温度下降,如操作不当,设备、管线内的尿素、甲铵液会冷凝结晶而堵塞管道、阀门。停车中易发生结晶堵塞的设备有高压洗涤器和低压甲铵冷凝器等,易发生堵塞的管线有尿液管线、甲铵液管线及有关阀门。  结晶、堵塞造成的故障,如未及时发现,开车中,往往会造成事故,被迫再次停车进行处理。类似的事故在尿素装置生产中,各厂都不同程度的发生过。  防范措施:一是控制降温速率,特别是高、低调温水的温度要控制好,防止过低;二是停车后,按操作规程要求排液,并用冷凝液、蒸汽、冲洗水进行置换、冲洗、吹扫。三是冲洗、吹扫结束前,要认真检查并确认已冲洗干净。  3.降压造成的设备损坏  高压设备由不同材料的外壳和内衬组成,如贴合不好,停车时降温降压过快,可造成设备损坏。如某化工厂尿素合成塔1980年停车检修(已运行四年),发现塔底封头的内衬板出现三处鼓包,其余的内衬板与外壳也贴合不好。事故原因除制造存在缺陷、腐蚀外,另一个原因是降压过快造成鼓包。降压过快还易发生倒液事故。  因此,停车时,要严格控制降压、降温速率。  4.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倒液  停工中,如操作不当易发生窜液事故,如尿素甲铵液倒人蒸汽、冷凝液管线等。但危害最大的是尿素、甲铵液倒人二氧化碳压缩机,如未及时发现或处理,在压缩机再次开车中可造成设备事故。1996年某化肥厂尿素装置,由于停电而紧急停车。停车中,尿素甲铵液倒入二氧化碳压缩机高压缸出口管线。清理后,压缩机开车。运行中,机组发现振动大,缸内发出金属摩擦声,被迫紧急停车。停车后,发现止推瓦烧,转子叶轮及缸体隔板磨损。检修中,还发现高压缸体出口仍有尿素甲铵结晶物。  压缩机出口倒液事故往往发生在压缩机停机操作中,特别是紧急停车时易发生。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停车时,应防止汽提塔液位过高。在切断汽提塔人口二氧化碳气体时,同时开启压缩机出口放空阀,缓慢降压。防止降压过快,发生倒液。  (2)紧急停车时,立即切断汽提塔二氧化碳气体人口阀,如汽提塔液位高还应排液,降低液位。  (3)发现倒液应检查二氧化碳人汽提塔止逆阀,如失灵应修复。同时清理压缩机出口管线及分离器,必要时还应对压缩机进行开缸检查、清理缸体。  (4)二氧化碳压缩机开机前,应检查缸体、分离器导淋。如发现导淋排出物有氨味和甲铵液结晶物,严禁启动机组。  5.尾气燃烧爆炸  高压洗涤器在封塔期间,如调温水温度下降,设备内的高压气体,由于氨、二氧化碳组分下降,气体组成可进入爆炸范围。如具备一定的能量,即可发生燃烧或爆炸。1977年,某天然气化工厂因停电,尿素装置紧急停车,封塔保压。封塔期间进行冲洗、排放,造成高压洗涤器温度迅速下降。开车前,打开其出口气相阀,发生爆炸。造成防爆隔板爆破,部分设备损坏。  高压洗涤器尾气燃烧、爆炸一般发生在开车出料或停车封塔期间。产生的原因都是调温水温度过低,气相组分达到爆炸范围而引起。因此,在此期间高调水温度应保持在适当范围内。封塔期间,高压洗涤器气相出口阀还要避免关死,可保持微开。  6.造粒塔结块伤人  如蒸发、造粒系统运行不太正常,尿素发生粘结,造粒塔内会发生尿素结块。停车期间如进行清理作业,塔顶结块可因潮解而发生坠落,往往会发生砸坏设备或伤人事故。此类事故曾多次在同类型的造粒塔中发生过。如1979年,某化肥厂清理造粒塔;1980年,某化工厂清除造粒塔刮料机上的结块;1987年,某氮肥厂在造粒塔内,处理尿素结块卡死刮料机故障时,都曾造成人员伤亡。  预防措施:  (1)生产中二段蒸发温度、二段真空度应维持在指标值。喷头应定期•清理、维护,防止发生尿素结块。  (2)根据气候、风向适当调节造粒塔挡风板、百叶窗开度,防止偏流,避免塔上部发生结块。  (3)发生粘塔、结块,应及时清理,防止结块越结越大。清塔时未落实安全措施前,禁止人员人塔,防止结块坠落伤人。  (四)正常生产中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正常生产时,各工艺参数稳定,设备运行正常,即使发生偏离,经调节也可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但生产中有些重要工艺参数偏离指标范围后,会导致装置发生故障或事故。生产中应重点防范。现将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1。二氧化碳压缩—透平机组  二氧化碳压缩—透平机组由于结构复杂,调节、控制系统也复杂,运行中影响因素较多。机组如存在设计、安装缺陷、维修不当或操作违章都会造成机组发生事故。如1978年,某天然气化工厂尿素车间二氧化碳压缩机透平转子因制造存在缺陷,运行6150h后,发生透平转子叶片断裂事故。1992年,某化工厂尿素车间二氧化碳压缩机由于轴承座的两个支承螺栓松动下沉,连续两次发生压缩机转子断轴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8.5万元。又如1997年,某化肥厂检修中,对使用国产气封备件质量检验不严,空隙超大,运行中发生转子损坏事故。  压缩—透平机组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及预防措施,详见表7—28。  2.高压氨(甲铵)泵  高压氨(甲铵)泵在运行中易发生的故障有出口压力波动、出口流量波动、振动大、泄漏等,详见表7—29。如高压泵设计制造存在缺陷或操作不当,运行中还可能发生设备损坏事故。如1980年某化肥厂尿素车间,高压氨泵运行中发生曲轴断裂事故。第二天,备用泵轴位移报警,紧急停车。停车后,检查曲轴柄上有长达440mm的裂纹。事故造成尿素装置停工56天。事故原因:主要是材料缺陷和设计安全系数低。       3,合成与汽提系统  合成与汽提系统生产运行的特点是:高压、高温、强腐蚀。生产运行中存在危险因素有设备腐蚀、泄漏;设备超压、超温;尾气燃烧、爆炸等。  设备腐蚀事故常见的有因误用或错用了不耐腐蚀的材料而造成的腐蚀、泄漏。如某厂误用碳钢透镜垫作高压管道垫片;误用普通不锈钢作高压洗涤器排放阀阀芯、阀杆。又如某厂安全阀透镜垫误用2Crl3材料。某厂高压甲铵冷凝器在检修焊接时错用了焊条。上述均因腐虫造成设备泄漏,装置被迫停车检修。  设备腐蚀事故常见的还有高压设备内衬因制造或局部材质存在缺陷,产生的腐蚀穿孔,以及高压设备管子与管板焊缝腐蚀产生的穿孔泄漏。如1980年某化工厂,尿素合成塔钛内时腐蚀穿孔,造成合成塔检漏孔泄漏,被迫停车检修。在尿素装置投产初期,由于开、停车次数多,高压设备、特别是高压冷凝器及汽提塔发生管子腐蚀泄漏(多发生在管子与管板焊缝上)造成的设备事故,各装置曾多次发生过。如1981年,某化肥厂一年中发生4次因高压冷凝器列管泄漏,而造成装置停车的事故,共堵管11根。  高压设备的腐蚀与操作温度有关,随着温度上升,腐蚀速率会加快。因此设备超温是十分危险的。生产中,易发生超温的设备是高压汽提塔,高压汽提塔超温不但造成腐蚀加速,而且会引起系统超压、汽提效率下降,使生产无法正常运行。如1979年某化肥厂,因汽提管分布器小孔堵塞,而造成汽提塔超温腐蚀。事故造成循环系统超压运行、成品尿素中的镍含量长期超高。  高压设备的密封泄漏,也影响装置安全运行。这种事故一般在装置开停工较频繁时易发生。如1977年至1979年三年间,有六套大型尿素装置,共发生15次因高压设备大盖(人孔盖)垫片泄漏,而造成的停车事故。  合成与汽提系统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见表7—30。   4.循环与吸收系统  循环与吸收系统生产不正常现象,常见的有结晶、堵塞和循环系统超压。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见表7—31。       5.蒸发与造粒系统  蒸发系统运行中常见故障有一、二段蒸发温度及真空不正常,分离器分离效果差等。造粒系统常见故障有尿液中水分高或缩二脲含量高,尿素颗粒粘结,造成粘塔等。其中,以二段蒸发器分离效果不好,造成分离器及出口管道堵塞,影响较大。如1977年某化肥厂,由于真空下降,尿素成品中含水量上升而停车。停车检查二段分离器及出口管已堵塞,器内清理出3吨多结晶堵塞物。此类事故曾在同类型的装置中都不同程度的发生过,事故原因主要是二段分离器设计存在缺陷。  蒸发与造粒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见表7—32。   6.氨水系统  氨水系统正常运行时,一般比较稳定。若尿素装置生产不正常或发生故障,有时会造成氨水中氨水浓度上升。氨水浓度过高,不但影响水解、解吸以及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当氨水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其气相组成有可能达到爆炸范围,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氨水槽爆炸,在中型尿素装置曾发生过。因此,生产中应注意防范。生产中常见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见表7—33。       (五)设备防腐  尿素装置除尿素—甲铵液对设备具有强腐蚀性外,二氧化碳气体及循环冷却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对设备产生腐蚀。此外,双氧水及环境大气还对设备发生氧化腐蚀。其中,对设备危害大,对生产影响大的还是尿素—甲铵液对高压设备造成的腐蚀;其次,是二氧化碳压缩机段间冷却器受到的应力腐蚀。  1.尿素设备腐蚀  从本文上述介绍的设备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尿素高压设备发生的设备事故绝大多数与尿素—甲铵液腐蚀有关。腐蚀可造成高压设备内衬减薄或局部穿孔泄漏;腐蚀可造成设备焊缝泄漏。腐蚀不但损坏了设备,还造成装置停车,影响了装置安全运行。腐蚀也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寿命。如某化肥厂中型尿素装置,尿素合成塔仅使用7—8年就因腐蚀而整体报废更换。  由于尿素装置发生的设备腐蚀,特别是高压设备发生的腐蚀,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危害极大。因此,必须对设备的防腐蚀工作有十分严格的规定。为此,各厂都制订了“尿素装置设备防腐蚀管理规定”。在生产运行中,应严格执行防腐规定,避免发生设备腐蚀事故。尿素设备腐蚀产生的原因及预防,见表7—34。       2.冷换设备腐蚀  循环冷却水对碳钢水冷器及管道会产生腐蚀,腐蚀往往可造成水冷器泄漏。由于循环冷却水中存在氯离子,氯离子对不锈钢水冷器产生应力腐蚀。尿素装置冷换设备中,常见的腐蚀是二氧化碳压缩机的段间冷却器发生的应力腐蚀,腐蚀造成管子裂纹。腐蚀事故往往造成停机堵管或停机更换段间冷却器。其中,以三段冷却器腐蚀尤为严重。装置投产初期,多数厂曾频繁发生过,造成装置多次事故停车。损坏情况见表7—35。       产生应力腐蚀的原因和预防见表7—36。       此外,双氧水属强氧化剂,其储存、配制、输送系统的设备(管线)应采用耐腐蚀材料,防止发生设备腐蚀。  (六)装置安全联锁及其作用  装置运行中,会发生设备运行不正常或工艺参数偏离指标等不正常情况,如操作不当往往会导致发生故障或事故。为确保装置和设备的安全,装置中设立了自动报警、自动联锁系统。  尿素装置联锁系统,主要设有二氧化碳压缩—透乎机组停车联锁和高压氨(甲铵)泵停车联锁。       装置联锁的作用是保护运转设备的安全,防止设备损坏。但联锁的误动作往往又会造成事故。如1977年至1979年三年间,6套大型尿素装置(荷兰大陆公司设计)曾发生6次高压氨泵误停车事故。事故原因是高压氨泵润滑油压力低联锁开关因密封不好,发生氨腐蚀,使触点短路所致。  为提高联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减少误动作。现在,大都采用安全紧急停车系统(ES0)或故障安全控制系统(FSC),并对现场的接点、电缆采取防腐、防火措施。  (七)装置易发生的事故及其处理  1.装置常见事故处理原则  (1)发现生产运行不正常,应尽快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判断失误,处理失误,造成故障扩大。  (2)装置发生事故可进行封塔操作。但遇到如腐蚀泄漏、断氧、超温等事故,应进行系统排放。  (3)封塔期间,合成塔压力不能下降过快,尽量控制在8.0MPa(表)以上。并要防止局部温度过低,产生结晶堵塞。  (4)高压设备发生泄漏,应尽快停车排放,不得进行封塔和带压堵漏作业。以避免设备加腐蚀,事故扩大。  (5)事故停车后,应进行设备(管线)排放、置换、冲冼操作,防止工艺介质产生结晶,堵塞设备(管线)。  (6)事故停车时,应关闭C0₂入塔阀,防止倒液;汽提塔液位下降后应关闭出液阀,防止向循环系统窜气;并防止设备发生超温、超压。  (7)事故可能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造成危险时,应采取手动联锁停车、紧急停车等紧急措施。  (8)二氧化碳压缩—透平机组发生故障可停机,必要时可紧急停机。并启动盘车装置、保持润滑油压力,防止转子弯曲和轴瓦损坏。  (9)事故处理作业人员应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以保护人身安全。特别要防止事故处理中发生氨中毒和人员烫伤事故。  2.装置易发生的事故及其处理  装置运行中,常见的事故有高压设备腐蚀泄漏;二氧化碳压缩机振动大;循环及蒸发系统发生的结晶堵塞以及高温液体泄漏、排放、冲冼造成的人员烫伤等。详见表7—37。  表7—37尿素装置常见事故及处理
本文档为【尿素装置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麦芒职场
专注中小企业在线数据扩张需求,全网推广一站式服务,解决内容产生与效率提升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1-09-13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