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电图图谱

心电图图谱

举报
开通vip

心电图图谱 心电图图谱 001 典型心电图 P 波:由心房激动产生,正常宽度(时间)不超过 0.11 秒,电压(振幅)不超过 0.25 毫 伏。 P-R 间期:从 P 波起点到 QRS 波群起点之间的时间,代表从心房开始激动到心室开始 激动的时间;正常成年人 P-R 间期为 0.12-0.20 秒。 QRS 波群:为心室激动产生的综合波,包括 Q 波、R 波和 S 波。QRS 时限正常为 0.06- 0.10 秒。 S-T 段:从心室激动结束,复极开始阶段,从 QRS 波群终点到 T 波起点的一段,一般与...

心电图图谱
心电图图谱 001 典型心电图 P 波:由心房激动产生,正常宽度(时间)不超过 0.11 秒,电压(振幅)不超过 0.25 毫 伏。 P-R 间期:从 P 波起点到 QRS 波群起点之间的时间,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从心房开始激动到心室开始 激动的时间;正常成年人 P-R 间期为 0.12-0.20 秒。 QRS 波群:为心室激动产生的综合波,包括 Q 波、R 波和 S 波。QRS 时限正常为 0.06- 0.10 秒。 S-T 段:从心室激动结束,复极开始阶段,从 QRS 波群终点到 T 波起点的一段,一般与 基线同一水平。正常 S-T 段压低在任何导联不超过 0.05 毫伏。抬高在肢导联不超过 0.1 毫 伏,胸导联不超过 0.2 毫伏。 T 波:为心室激动后复极过程形成的波形,正常 T 波方向与 QRS 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较平滑宽大,振幅不低于同导 R 波的 1/10。 Q-T 间期:为心室激动与复极过程总共所需时间,即从 QRS 波群开始到 T 波终止的时 间,正常心率在 60~100 次/分之间时,Q-T 间期分别在 0.43 秒~0.34 秒之间。 U 波:为 T 波后 0.02~0.04 秒出现的一个小波,产生机理不明,其方向应与 T 波一致。 002 心电图各波形的测量法示意 各波振幅测量:向上的波应从基线的上缘开始量至波的顶点,为波的高度;向下的波应从 基线的下缘开始,量至波的最低点,为波的深度。 各波时限测量:测其离开基线至回到基线两点间的距离。 003 正常心电图 一、P 波:窦性心律,在Ⅰ、Ⅱ、aVL、aVF、V2~V6直立,aVR 倒置。宽度<0.11 秒,振 幅<0.25 毫伏,频率为 75 次/分。 二、P-R 间期:0.14 秒(正常 0.12~0.20 秒) 三、QRS 波群: ⑴ QRS 时限:0.07 秒(正常 0.06~0.10 秒) ⑵ QRS 波形及振幅:胸导联 RV1<1.0 毫伏。RV5、V6<2.5 毫伏。V1~V6 R 波逐渐增高,S 波逐渐减小。R/S 之比在 V3近于 1。肢导联 aVR 可呈 QS、rS、rSr,或 Qr 型。R aVL<1.2 毫 伏,R aVF<2.0 毫伏 ⑶q 波振幅<同导联 R 波的 1/4,时限<0.04 秒。V1-V2不应该有 q 波。 四、ST 段:V1、V2向上偏移<0.1 毫伏,V5向下偏移<0.05 毫伏。 五、T 波:(1)方向:T 波方向与 QRS 波群主波的方向一致,在Ⅰ、Ⅱ、V2-V6直立,aVR 及 V1 倒置。 (2)振幅:在 R 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R 波的 1/10。 007 右心房肥大 右心室肥大 心电图主要特征: 1.右心房肥大:P 波高尖,电压≥0.25 毫伏,在Ⅱ、Ⅲ、aVF 导联明显。 2.右心室肥大:V3R、V1 R/S>1、或 Rv1+Sv5>1.2 毫伏。 3.电轴右偏:Ⅰ导联 S>R 本图符合上述特征 1、2、3 其他:顺钟向转位(V5、V6 R/S=1)。肢导联电压偏低。V3R、V1 呈不完全右束支阻滞型。 患者女性,肺气肿、肺心病。 008 左心室肥大 心电图诊断依据: 1.SV1、V2 深,RV5、V6 高,RV5>2.5 毫伏或 SV1+RV5≥3.5-4.0 毫伏。 2.QRS 时限不超过 0.10-0.11 秒。 3.R 波增高导联中可伴 ST 段压低>0.05 毫伏。 4.可伴 R1>1.5 毫伏,Ravl>1.2 毫伏。 本图符合上述诊断依据 1、2、3、4 其它:窦性心律,P-R 间期 0.15 秒。 患者男性,患充血性心肌病。 注意:标 1/2 的导联系采用 1/2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电压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 009 右心室肥大 心电图诊断依据: 1.QRS 波群电压改变:RV1>1.0 毫伏或 V3R R/S>1,伴 V5、V6 S 波加深,Ⅰ导联 S 波增深, 甚至 S>R,RavR>0.5 毫伏或 R>Q。 2.额面 QRS 平均电轴右偏>+110°。 3.QRS 时限不延长。 4.ST、T:V1 ST 段正常或压低,V1 T 波直立、双向或倒置。 注意:右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所致的右心室肥大(如心房间隔缺损)的心电图表现为 V3R、V1、V2 导联呈 rsR’型,且 V5、V6 S 波均较深,QRS 时限大多数不延长。 本图符合上述诊断依据 1、2、3、4,为重度右心室肥大,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 其它:窦性心律,P-R 间期 0.16 秒,广泛 T 波倒置。 患者女性,17 岁,患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经手术证实。 010 左心房肥大,右心室肥大 左心房肥大诊断依据:P 波宽>0.11 秒,常呈双峰型,峰间距离≥0.04 秒。PV1 呈双相, 倒置部分宽而深。 本图符合上述左心房肥大及右室肥大诊断依据。 患者女性,患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011 双侧心室肥大 心电图同时显示左、右心室肥大表现。 本图胸导联 V3R、V1 QRS 波群呈 R 或 Rs 型,R/S>1。为右心室肥大之心电图表现。V5、V6 R 波甚高>2.5mv,为左心室肥大之心电图表现。 015 ST 段下移各种类型示意 A. 水平型 ST 段下移:ST 段呈水平型下降,与 R波顶点垂线呈 90°交角。 B. 下垂型 ST 段下移:ST 段缓慢斜行向下,与 R波顶点垂线的交角>90°。 C. 弓背型 ST 段下移:ST 段斜行向下,但呈弓背向上。 D. 近似缺血型 ST 段下移:下移的 ST 段斜行向上,与 R 波顶点的垂线交角<90°。 E. J 点下移:QRS 波群终末与 ST 段连接点――J 点,位于等电线以下。 018 心肌缺血 心电图特征:1.ST 段下移,尤其呈水平型或下垂型。 2.T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上 2 行:Ⅲ、aVF T 波倒置,Ⅱ、V4~V6 T 波双相,终末倒置。 下 2 行:同一病人 10 天后复查心电图,V4~V6 T 波由双相转为倒置,显示心肌缺血加重。 019 严重心肌缺血 本图 ST 段下垂型压低,见于Ⅰ、Ⅱ、Ⅲ、aVF 和 V4~V6,T 波倒置见于Ⅱ、Ⅲ、aVF 及 V5、V6,符合下壁及前侧壁严重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其他:1.窦性心律,心率 100 次/分,P-R 间期 0.18 秒,QRS 时限 0.08 秒。 2.SV1+RV5>4.0 毫伏,提示左室肥大,ST 段压低与 T波倒置程度,远较左室肥大 所致的继发性 ST-T 改变显著。 患者男性,56 岁。 020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 图左:心绞痛发作时记录,V2~V6 呈 ST 段缺血型压低达 0.3~0.6 毫伏,`T 波倒置或双相, Ⅰ、Ⅱ、Ⅲ、aVL、aVF ST 段压低,aVR 第二次心搏为室性早搏。 图右: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后疼痛缓解,心电图 V2~V6 ST 段压低较前明显好转。 021 变异型心绞痛 心电图特征: 心绞痛发作时部分导联 ST 段抬高,T 波高耸,但不出现 Q 波,发作缓解后,S-T 段恢复 正常。 左 3 行:心绞痛发作时,Ⅱ、Ⅲ、aVF ST 段抬高。 右 3 行:发作缓解:Ⅱ、Ⅲ、aVF ST 段恢复正常。 患者男性,60 岁,安静状态下发作心绞痛,疼痛剧烈,持续 15 分钟。 023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演变过程 男性,49 岁,2004 年 10 月 23 日上午 5 时 10 分剧烈胸痛,立即来急诊。 图 23(A) 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一) 上:心电图示 V2~V4 T 波高大,V2、V3 ST 段略有抬高。 下:3 小时后复查。除 QRS-T 波电压略减低,V2 出现小 Q 波外,其余无显著 改变。 图 23(B)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二) 1 天后 V1~V3 导联,R 波消失,ST 段抬高,V4 R 波电压明显降低,ST 段抬高。 符合典型急性前隔心肌梗死(可能累及前壁)。 图 23(C) 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三) 上:发病第 3 天,ST 段抬高较前减轻,V2~V6 T 波深倒置,I、aVL T 波亦倒置。 下:发病后一周,T 波倒置明显减轻。 上述改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规律,由最早期的 T 波高大,继而出现异常 Q 波,ST 段抬高与 T 波呈单向曲线,逐步向亚急性期的异常 Q 波、ST 段抬高减轻,T 波倒置 的演变过程。 024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上 4 行:心绞痛持续三小时入院。V3 导联 T 波双相,V4、V5 T 波倒置。Ⅱ、V5、V6 ST 段略呈水平型压低。QT 间期 0.40 秒,各导联 T 波后有 U 波,Ⅰ、V3~V6 U 波倒置。以上 改变提示心肌缺血。 下 4 行:第二日复查,V2~V6 导联 ST 段呈显著弓背向上抬高,以 V4 最为突出。Ⅰ、aVL ST 段轻度弓背向上抬高。V2~V4 R 波消失呈 QS 型。 以上改变符合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率由 75 次/分 增至 94 次/分。 患者男性,65 岁。 025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本图Ⅲ、aVF 导联出现深而宽的 Q 波,R 波近乎消失,Ⅱ Q 波略宽。R 波小,Q>1/4R。 Ⅱ、Ⅲ、aVF ST 段均明显抬高,T 波直立。I、aVL ST 段压低,为对应改变,上述改变符合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027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诊断依据: 部分导联有:1. 异常增宽的 Q 波,Q波宽度≥0.04 秒,振幅>1/4R 波。 2. ST 段不抬高 3. T 波倒置或直立 本图Ⅱ、Ⅲ、aVF 导联均有宽而深的 Q 波,Ⅲ、aVF T 波倒置,符合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向量图供参考。 036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 1.PⅡ直立,PaVR 倒置,频率 60~100 次/分。 2.P-R 间期≥0.12 秒。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P 波频率>100 次/分,一般不超过 160 次/分。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P 波频率<60 次/分,一般在 40 次/分以上。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P-P 间距不等,相差>0.12 秒。 本图第一行:窦性心动过速,P 波频率 130 次/分。 第二行:窦性心动过缓,P 波频率 55 次/分。 第三行:窦性心律不齐,P-P 间距之差>0.12 秒。 第四行:与上行同一患者屏气后,P-P 间距差<0.12 秒。说明心律不齐与呼吸有关。 037 过早搏动 房性过早搏动(房早)心电图特征: 1.P’波提早出现,形态与窦性 P 波不同。 2.P’-R 间期≥0.12 秒。 3.P’波后的 QRS 波群与窦性相同或类同。 4.不完全代偿间歇:过早搏动前后 R-R 间距之和小于两个正常 R-R 间距。 房性过早搏动未下传:房性早搏的 P’-R 间期可延长,或只可见房性早搏的 P’波,其 后无 QRS 波群,后者称为房性早搏未传。 房性过早搏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房性早搏后 QRS 波群畸形(室内差异性传导)。 房室交界性(房室连接处性)过早搏动心电图特征: 1.QRS 波群提前出现,其形态与窦性相同。 2.提前的 QRS 波群前或后,可有逆行 P-波(P-Ⅱ倒置、P-aVR 直立,P--R 间期<0.12 秒或 R-P-间期 <0.20 秒) 3.大多有完全代偿间歇。 室性过早搏动心电图特征: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 QRS-T 波群。时限≥0.12 秒,T 波与 QRS 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 2. QRS-T 波群前无畸形 P 波,而在 QRS-T 波群前见到窦性 P 波,P-R 短于窦性心律时 的 P-R 间期。 3.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即过早搏动前后 R-R 间距之和≥两个正常 R-R间距。 插入型室性过早搏动:在两个窦性激动之间插入一室性过早搏动。 二联律:室性过早搏动出现在每个正常 QRS 波群后。 多形或多源性室性过早搏动:过早搏动的 QRS 波群呈多种形态,多形型过早搏动与其前心 搏的 R-R 间距固定,多源型则无固定 R-R 间距。 本图第 1 行第 2 个心搏符合房性过早搏动的心电图特征。第 4、6、8个心搏 QRS 波畸形、 提早、酷似室性早搏,但其前有异常 P’波埋在过早搏动前一个心搏的 T 波中(与本行第一 个心搏的 T波比较,具有异常 P’波则 T 波高尖),故为房性过早搏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第 2 行Ⅱ、aVR 导联提早的正常 QRS-T 波群前有逆行 P-波(P-Ⅱ倒置,P-aVR 直立)。P- -R 间期恰为 0.12 秒。可以符合房室交界性过早搏动。 第 3 行第 4个 QRS 波群提早出现,宽大畸形,其前无异常 P 波,T 与 QRS 波群主波方向相 反。代偿间歇完全。符合室性过早搏动。 038 房性过早搏动 上 2 行:房性早搏未下传(标记 A):第 1 行第 2、5 个心搏,第 2 行第 4个心搏的 T波略 高尖(V1 明显),提示有房性过早搏动(标记 A)。第 1 行第 2个心搏后长间歇未见 QRS 波群, 为房性过早搏动未下传。 下 3 行:各行可见过早搏动,QRS 波群略畸形(V1 明显),其前有畸形 P’波,重叠在前 一个心搏的 T 波中(标记 A),为房性早搏,其后为室内差异性传导(标记·) 注意: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和房性早搏未下传。提前的异常 P’波可重叠在前一个 心搏的 T 波上,需与无异常 P’波重叠的 T 波比较,才能发现。因而,提早的异常 QRS 波前 或无明确原因的长间歇中,都要仔细分辩,有无异常 P’波重叠在前一个心搏的 T波上,以 确定或排除房性早搏的可能。 039 房室交界性过早搏动三种类型 左:逆行 P-波在 QRS 波群前。 中:逆行 P-波在 QRS 波群中。 右:逆行 P-波在 QRS 波群后。 040 房室交界性过早搏动 各行可见过早搏动,其 QRS 时限及形态正常。其前可见逆行 P-波。P--R 间期<0.12″: 符合房室交界性过早搏动 041 室性过早搏动 本图符合室性过早搏动心电图特征 1、2、3,早搏有时连续 2 次(连发)或 3 次(短阵 室性心动过速) 043 可能演变成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室性过早搏动 本图第 1 行: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早搏形态各异,配对间期不等。室性早搏成串, 连续 3 次室性早搏(第 6、7、8 个心搏)。 第 2 行:R-on-T 室性早搏,早搏的 R 波落在前一心搏的 T 波上(第 2、6 个心搏), 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第 3 行:R-on-P 室性早搏,早搏的 R 波落在前一心搏的 P 波上,(第 5 个心搏)引起 一阵室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第 4 行:室性早搏成串(第 6、7、8、9 心搏)。 044 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一、心动过速:频率 160~220 次/分,心律规则或略不规则; 二、短阵心动过速:连续 3 次以上快速的过早搏动,频率同上; 1.室上性心动过速:QRS 形态多正常,心律绝对规则,P’波无法辨认,如有,与 QRS 波群有固定关系。 (1)房性心动过速:P’在 QRS 前,P’-R 间期>0.12 秒,P’波形态与窦性 P 波不同。 (2)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P-不见或在 QRS 前或后,P--R 间期一般<0.12 秒,或 R-P- 间期<1/2 R-R 间距,P-在Ⅱ、Ⅲ、avF 导联直立。 2.室性心动过速:QRS 波群形态宽大、畸形,时限>0.12 秒,律可略不规整,P 波无法 辨认;如有,与 QRS 波群无固定关系。可有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本图 A:房性心动过速,心率 220 次/分,规则,符合上述心电图特征一、1,(1)。 图 B: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心率 158 次/分,律规则,符合上述心电图特征一、1,(2)。 图 C:室性心动过速,自第 3 个 QRS 波群起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 177 次/分,律略不 规则,符合上述心电图特征一、2。 045 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上 2 行心动过速发作,QRS 波群时限正常,P 波在 QRS 波群后 ST 段上,Ⅲ、avR、avL、V1 较清楚。R-P’间期0.12 秒,伴有继发性 ST 段和 T 波改变。 2.心室率多为 70~130 次/分。 3.可伴房室干扰分离和/或心室夺获和/或心室融合波。 本图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1、2、3。 (C)为心室夺获 (F)为心室融合波。 049 心房扑动呈 2:1~4:1 不规则房室传导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 一、心房扑动:1.P 波消失:2.心房扑动波(F):形态、振幅相同,律规则的锯齿状波。 频率 250 次/分~350 次/分,在Ⅱ、Ⅲ、avF 和 V1 导联最清楚;3.QRS 波群正常,室律可规 则(房室传导比例固定,多为 2:1),或不规则(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 二、心房颤动:1.P 波消失;2.心房颤动波(f):形态、振幅不一,律不规则的心房波, 频率 350~600 次/分。3.QRS 波群正常,室律完全不规则。 本图符合上述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征一、1、2、3,房率 300 次/分,房室传导 2:1~4:1, 室律因而不规则。 050 心房扑动 2:1~6:1 房室传导 本图符合心房扑动心电图特征一、1、2、3。 A:心房扑动,每 6 个心房扑动波后有一个 QRS 波群(6:1房室传导),心室律慢而规则, 室律 40 次/分。 B: 心房扑动,每 4 个心房扑动波后有一个 QRS 波群(4:1 房室传导),心室律规则,室 律 62 次/分。 C: 心房扑动,每 2 个心房扑动波后有一个 QRS 波群(2:1 房室传导),心室律规则,室 律 120 次/分。 注意:Ⅱ、Ⅲ QRS 波群的 ST 段与 T波上可见先负后正的心房扑动波。 051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对比 本图上 2 行符合上述心房颤动心电图特征 1、2、3。 下 2 行符合心房扑动心电图特征 1、2、3。房室传导比例固定呈 4:1,故室律规则。 052 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传导,心房颤动伴室性异位搏动 两者共同点:心房颤动时出现畸形的 QRS 波群。 前者特点:1.QRS 波群畸形,长间歇后第一个提早的心搏往往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起始 向量与原 QRS 波群相同。2.提早的畸形 QRS 波群后无代偿间歇。3.心房颤动的心室率常偏快。 与室性异位搏动区别:室性异位搏动,多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不一定发生在长间歇后,可 有代偿间歇。本图上行:第 8 个 QRS 波群宽大畸形,符合上述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 心电图特点。 下行:第 4个 QRS 波群宽大畸形,符合上述心房颤动伴室性异位搏动心电图特点。患者风 心、房颤。可能有洋地黄过量。 054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 心电图特征: 心室扑动:1.P 波消失:2.心室扑动波-QRS 波群畸形增宽(F 波),且与 T 波相连,难以 分辨,频率 150~250 次/分,较规则。 心室颤动:1.P 波、QRS 波群、T 波均消失,2.心室呈大小不等且不规则的蠕动波(f 波), 频率约 150~500 次/分。 本图上行:可见连续、均齐的大振幅波动,F 波频率 240 次/分,难以区别 QRS 与 T 波, 符合心室扑动。 下 2 行:QRS-T 波群完全消失,代以大小不等,频率极快(250~500 次/分)且不规则的 蠕动波(f 波)。符合心室颤动。 05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一) 心电图诊断依据: 1.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伴逸搏或逸搏心律。 2.窦房传导阻滞伴逸搏或逸搏心律。 3.缓慢逸搏心律。 4.可并发心房快速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心房扑动、阵发性心房颤动或阵发性房性心动过 速。 符合 1、2、3 中任一项即可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 1、2、3 中任一项与 4 交替或同时出现,为病窦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慢-快综合征。SSS 伴逸搏周期明显延长,又称双结病变。 本图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依据 1,2,3,4。 第 1 行心房颤动。 第 2 行心房扑动呈 2:1传导。 第 3 行心房颤动终止,3.2 秒之长间歇中未见窦房结活动(无窦性 P 波)或逸搏(无 QRS 波群)。 第 4 行窦性心律 62 次/分伴窦房阻滞。 第 5 行静脉注射阿托品 1mg,心率增快,但未超过 90 次/分,提示病窦,而非单纯迷走神 经功能亢进所致。 056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 本图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 1,4 故为慢快综合征。 第 1 行:心房扑动。 第 2 行:短阵心动过速中止后出现长间歇达 3.9 秒后,窦房结活动恢复(窦房结恢复时间 为 3.9 秒)伴房性早搏,长间歇中未见逸搏活动,符合双结病变。 第 3 行: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中止后 2 秒,出现室性逸搏,符合 双结病变。 057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交界处逸搏心律 本图心动过缓,心率 45 次/分,P_波在 QRS 波群之后,其形态在Ⅱ导联倒置,aVR、V1 导联直立,为房室交界处逸搏心律,符合上述病窦诊断依据 3。 058 双结病变 本图符合病窦诊断依据 1, 标记 E 为房室交界处逸搏,逸搏周期极长(2.1 秒),符合双结病变--窦房结、房室结 均有病变。 059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 1.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P 波后均有 QRS 波群,P-R 间期延长>0.20 秒(成人)或 0.21 秒 (老人) 2.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 P 波后无 QRS 波群--心室漏搏。可分两型: 莫氏Ⅰ型:(文氏现象)P-R 间期不固定,每次心室漏搏后第一个 P-R 间期最短,以 后逐渐延长,直至再次出现心室漏搏后又缩短,周而复始。 莫氏Ⅱ型:心室漏搏前后 P-R 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阻滞程度以房室比例表示,如 4:3、3:2、3:1、4:1 等。 3. Ⅲ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⑴ 心室率慢,40 次/分左右,规则。⑵ 心房率比心室率 快,规则。⑶ P 与 QRS 波群无固定关系,⑷ QRS 波群形态正常或畸形增宽(时限小 于、等于或大于 0.12 秒)。 本图 P-R 间期 0.38~0.40 秒,无心室漏搏,符合上述心电图特征 1。 060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型) 本图符合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征,各导联大多呈 3:2 或 4:3 房室传导。 其他:窦性心律,QRS 时限为 0.10 秒,其形态均在正常范围内。 061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型) 本图符合上述心电图特征 2(莫氏Ⅱ型) 各行均见心室漏搏(P 波后无 QRS 波群),房室传导呈 3:2 与 2:1。 第一行 E 为交界性逸搏,使 P 波连续 2 次不能下传,P 波形态符合窦性心律,下传的心搏 P-R 间期恒定为 0、15 秒。 062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1 房室传导) 本图各行心房率为 88 次/分,心室率为 44 次/分。每两个 P 波中有一个未下传,P-R 间 期固定 0.16 秒。符合Ⅱ度 2:1 房室传导阻滞,难以判定属Ⅰ型或Ⅱ型。 063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一) 本图符合上述心电图特征: 1. 心室率慢,39 次/分,规则。 2. 心房率 90 次/分(比心室率快)规则。P 波形态符合窦性心律。 3. P 波与 QRS 波群无固定关系(P-R 间期不固定由 0.12~0.62 秒)。 4. QRS 时限<0.12 秒,提示交界性逸搏心律 064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二) 本图符合上述心电图诊断依据 1,2,3,QRS 时限达 0.14 秒,提示心室起搏点在希氏束分 叉以下。 012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诊断依据: 1.QRS 时限≥0.12 秒。 2.V1、V3 呈 rsR’或 R 型,R 波宽大并有切迹,ST 段压低,T 波倒置。V5、V6 S 波宽而 粗钝,aVR 有终末粗钝的 R 波。 本图符合上述诊断 1、2。 其他:窦性心律,P-R 间期 0.18 秒。 013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诊断依据: 1.QRS 时限≥0.12 秒。 2.V1、V2 呈 rS 型,r 波极小或呈宽大的 QS 型,ST 段抬高,T 波直立。V5、V6 R 波宽、 粗钝或有切迹、Ⅰ导无 q 波,很少有 S 波,ST 段压低,T 波倒置。 本图符合上述诊断 1、2。 其他:窦性心律,P-R 间期 0.16 秒。 患者男性、54 岁、冠心病。
本文档为【心电图图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897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8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05
浏览量: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