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青田新机电器(高低压)程序文件汇编》(55页)-程序文件

【DOC】-《青田新机电器(高低压)程序文件汇编》(55页)-程序文件

举报
开通vip

【DOC】-《青田新机电器(高低压)程序文件汇编》(55页)-程序文件【DOC】-《青田新机电器(高低压)程序文件汇编》(55页)-程序文件 版 次:B/0 受控状态: 青田新机电器有限公司 分 发 号: 2009-03-30发布 2009-04-01实施 青 田 新 机 电 器 有 限 公 司 发布 程序文件目录 序编号 程序名称 页数 版次/修订次 号 1 QXJ2-4.2.3 4 B/0 文件控制程序 2 QXJ2-4.2.4 2 B/0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3 QXJ2-5.6 2 B/0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4 QXJ2-6.2 2 B/0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5...

【DOC】-《青田新机电器(高低压)程序文件汇编》(55页)-程序文件
【DOC】-《青田新机电器(高低压)程序文件汇编》(55页)-程序文件 版 次:B/0 受控状态: 青田新机电器有限公司 分 发 号: 2009-03-30发布 2009-04-01实施 青 田 新 机 电 器 有 限 公 司 发布 程序文件目录 序编号 程序名称 页数 版次/修订次 号 1 QXJ2-4.2.3 4 B/0 文件控制程序 2 QXJ2-4.2.4 2 B/0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3 QXJ2-5.6 2 B/0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4 QXJ2-6.2 2 B/0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5 QXJ2-7.1 2 B/0 质量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控制程序 6 QXJ2-7.2 4 B/0 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 7 QXJ2-7.3 4 B/0 产品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8 QXJ2-7.4 4 B/0 采购控制程序 9 QXJ2-7.5.1 4 B/0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10 QXJ2-7.5.3 3 B/0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1 QXJ2-7.5.5 6 B/0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12 QXJ2-7.6 3 B/0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13 QXJ2-8.2.2 4 B/0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4 QXJ2-8.2.4 2 B/0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5 QXJ2-8.3 3 B/0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6 QXJ2-8.5 3 B/0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4.2.3 文件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1/4 1目的 通过对文件的批准、发布、更改等的控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各个场所使用的文件均为受控的有效版本。 2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的控制。 3职责 a) 办公室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其它与质量活动有关的管理文件的控制; b) 技术工艺部负责相关技术性文件的控制; c) 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4工作程序 4.1 文件的分类、编号及版次 4.1.1 本公司文件包括: a)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及其它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文件; b) 与质量活动有关的技术文件; c) 质量记录; d) 外来文件。 4.1.2 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受控”文件与“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加盖“受控”印章,并注“版次” 、“分发号” 、非受控文件加盖“非受控”印章以作标识。 4.1.3 文件的编号 a)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号规定: 质量手册: QX J 1—×××× 颁布年号(阿拉伯数字) “质量手册”代号 企业代号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4.2.3 文件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2/4 程序文件: QXJ 2—×?×?× 对应ISO9001:2008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中条款号(阿拉伯数字) “程序文件”代号 企业代号 作业指导书: QX J 3—×?×?×—×× 顺序号(从0 1开始) 对应ISO9001:2008标准中条款号(阿拉伯数字) 作业指导书代号(阿拉伯数字) 企业代号 质量记录: QXJ 4—×?×?×—×× 顺序号(从0 1开始) 对应ISO9001:2008标准中条款号(阿拉伯数字) 质量记录代号 企业代号 b) 技术文件编号规定 按或参照国标、部标(专业标准)进行技术文件编号。 4.1.4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版次用“A、B、C”表示,修订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每进行一次换版、修订在相应处顺延相应代号,版次、修订次互相间采用分子、分母形式表示。 4.2 文件的编写 管理代表负责组织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其它与质量活动有关的管理文件。技术工艺部负责编写技术性文件。 4.3 文件的审批 4.3.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4.2.3 文件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3/4 4.3.2 其它与质量活动有关的管理文件,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 技术文件由技术工艺部归口负责人批准。 4.4 文件的发放 4.4.1 质量手册(包括程序文件)、其它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分别由办公室和技术工艺部负责发放。 4.4.2 文件领用时,领用人应在《质管文件发放收回登记表》或《技术文件发放收回登记表》上签收,领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加盖“受控”印章,标明分发号。每份文件都应有不同的分发号,便于追溯。对于技术文件应加盖发放时间和用途类别:生产(冲压、金工)、检验、一次性(仅限于使用一次)、试制的印章以识别。 4.4.3 试制用图的发放应该加盖有效期,有效期限为1月,到有效期后由使用部门自行作废,不再回收。对于有效期内图样更改的,则应由原发放部门收回老版的图样后,重新发放新的试制图样。 4.4.4 所有文件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文件破损严重、模糊不清而影响使用或丢失时,使用人应以《工作联系单》形式向办公室和/或技术工艺部提出申请,核准后方可重新办理收回,再发放手续,作废文件由核准部门销毁。 4.5文件的更改 4.5.1文件的更改由原文件发放部门负责实施,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批,并应形成《质管文件更改单》和/或《更改通知单》。更改方式实行页控制或在原文件上划改签字(用于技术文件)或划改加盖“更改章”(用于质量体系文件)。更改后应收回原文件,换发新文件,并注明修订标识,并按本程序4.4.2办证领用手续。 4.5.2 采用换页更改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的更改,适用时应形成《质管文件更改单》或《更改通知单》。 4.6 文件换版和作废 4.6.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更改一次超过文件总量2/3等情况,技术文件多处更改可能影响使用时应进行换版(复制),由发放部门收回按作废处理。 4.6.2 作废文件收回后应在相应文件发放收回登记表上记录,并在文件上加盖“作废”印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4.2.3 文件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4/4 章,经原审批部门同意后销毁。若有保留的必要,须盖“仅供参考”印章存档。 4.7 外来文件的控制 4.7.1 外来文件由归口管理部门控制和管理。 4.7.2 外来文件发放按本程序4.4规定办理。 4.7.3 持有外来文件的归口部门应建立本公司的《技术文件归档登记表》。 4.7.4 归口管理部门应每年一次核查各自负责的外来文件以确保其应有的时效性。 4.8 文件的管理 4.8.1文件经编制审批后,原版文件应由发放部门归档保存。 4.8.2 文件归口管理部门应汇总所管文件,并建立《质管文件归档登记表》和《技术文件归档登记表》,以便于检索和督查文件的有效性。 4.8.3 每年由文件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对现有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各部门结合平时使用情况进行适时评审。若须更改按本程序4.5规定办理。 4.8.4 文件的形式可采用纸张和/或电子媒体形式。若采用电子媒体应有相应措施,以防消失及任意修改等。 5记录表单 QXJ4-4.2.3-01 《质管文件归档登记表》 QXJ4-4.2.3-02 《技术文件归档登记表》 QXJ4-4.2.3-03 《质管文件发放、收回登记表》 QXJ4-4.2.3-04 《技术文件发放收回登记表》 QXJ4-4.2.3-05 《质管文件更改单》 QXJ4-4.2.3-06 《更改通知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4.2.4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1/2 1目的 按规定要求对质量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为证实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据,并为实现各种规定的可追溯性、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其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实现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相关质量记录的控制。 3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质量记录及表单的控制和管理。 3.2 各部门负责各自质量记录的实施、保管和归档。 4程序 4.1 质量记录的范畴及形式 4.1.1 质量记录包括与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受控记录。受控的质量记录详见《质量记录清单》。 4.1.2 质量记录可呈多种形式,如纸张、硬拷贝或电子媒体等形式。 4.2 质量记录表单的编号和管理 质量记录表单编号、版次由办公室按《文件控制程序》实施管理。并统一标记在表单的右上方。 4.3 质量记录清单 办公室负责涉及公司的质量记录汇总建立《质量记录清单》,并按规定将其表单分发至各相关部门使用。 4.4 质量记录的填写要求及标识 4.4.1 质量记录填写应真实、完整和准确,注明记录日期,有授权人员签字等; 4.4.2 质量记录字迹应清晰,不应涂改,若属笔误改正采用划改并签名。 4.4.3 质量记录的流水号,由其填写部门视质量记录形式的频次决定,可采用发生的年份及顺序号或该月流水号等方式来表示。并要求和送检单编号一致。 4.4.4 质量记录的标识、版次按《文件控制程序》规定办理。 4.5 收集归档、贮存和保护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4.2.4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2/2 4.5.1 各部门、车间应及时对质量记录进行分类收集和整理,做到易于识别,便于存取和 检索。 4.5.2 按《质量记录清单》规定的保管部门、期限,各自归档、保管。若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另有期限规定时,则按合同办理。 4.5.3 质量记录应贮存在适宜的环境,以防止损坏、变质和丢失。若为电子媒体,应在软件中设置保护程序,以防被任意修改或删除。 4.5.4 来自顾客、供方的质量记录应按类别由相关部门保存。 4.6 查阅、检索 4.6.1 公司内各部门须查阅有关记录,应征得记录保管部门负责人的许可。 4.6.2 合同有要求时,由生产部负责向顾客或其他代表提供商定期内的质量记录。 4.7 处置和更改 4.7.1 超过规定保存期限的记录档案,由主管经理或授权人员组织鉴定及剔除处理。 4.7.2 经鉴定仍有参考价值的,应在记录表单上盖“仅供参考”的印章,由原部门自行保管。无保存价值的,征得管理者代表和/或总经理同意后自行销毁。 4.7.3质量记录及其表单的更改应报办公室备案,由办公室注销原表单,授予新表单编号和修订版次方可使用。 5相关文件 QXJ2-4.2.3 文件控制程序 6记录表单 QXJ4-4.2.4-01 《质量记录清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5.6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1/2 1目的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得到保持和持续改进。 2范围 适用于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审(包括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适宜性评价)。 3职责 a) 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 b) 管理者代表协助进行管理评审及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的编制,组织评审后的跟踪验证。 c) 相关部门参与管理评审,包括资料准备及实施相关改进措施。 4工作程序 4.1 评审策划 年度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应为一年,遇下列情况,可追加评审的频次。 a) 本公司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 b) 内审中发现重大不符合时; c) 本公司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时; d) 顾客对产品质量有重大抱怨或屡遭投诉时; e) 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时; f) 总经理认为有必要时。 4.2 评审组织 管理评审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及总经理指定的相关人员参加。 4.3 评审计划 a) 管理者代表编制《管理评审计划表》,明确评审的目的、依据、内容、参加人员及评审时间等,并提前一周通知相关部门(人员)。相关部门(人员)按计划要求做好评审准备工作。 4.4评审输入:相关部门负责搜索和准备以下资料 a)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果及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和验证情况; b) 顾客反馈信息及服务工作情况;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5.6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2/2 c)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d) 以往管理评审整改要求的实施和验证情况; e)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情况; f) 改进的建议。 4.5评审方式:采用会议评审。 4.6评审内容 总经理就上述管理评审的输入及质量方针、目标的持续适宜性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并作出: a) 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评价; b)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所采取的变更和改进(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及体系文 件等)。 4.7评审实施 各部门负责人按评审计划对评审输入内容作汇总介绍,总经理根据评议情况做出总体评 价和变更、改进的要求。办公室负责做好《会议记录表》。 4.8评审输出 管理者代表根据会议记录在评审结果后一周内形成《管理评审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分发至相关部门。报告应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有效改进、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及资源需要方面的决定和措施。 4.9改进措施验证 对需整改的问题根据需要填入《信息反馈处理单》,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跟踪验证,将结果提交下次管理评审。 4.10办公室负责保管管理评审记录。 5记录表单 QXJ4-5.6-01 《管理评审计划表》 QXJ4-5.6-03 《管理评审报告》 QXJ4-5.6-02 《会议记录表》 QXJ4-8.5-01 《信息反馈处理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6.2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1/2 1目的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使与质量活动有关人员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2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活动有关的人力资源的控制和管理。 3职责 a) 总经理负责人力资源的提供; b) 办公室负责组织人力资源培训、考核和有效性评价的控制和管理; c) 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4工作程序 4.1 人员能力的确定 办公室根据质量体系运行和产品实现的需要,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有关的各岗位人员必要的能力要求(包括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进行招工和或选配人员,以能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 4.2 培训计划和实施 4.2.1 办公室应根据本公司发展需要及当前员工的能力现状,会同相关部门确定培训需求,建立《员工培训计划表》,报副总经理审批后组织实施。 4.2.2 通过培训确保员工意识到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4.2.3 办公室或相关部门根据《员工培训计划表》组织实施后,应形成《培训考核记录表》。 4.2.4 培训方式 a) 本公司内组织培训; b) 委托有关单位来本公司培训; c) 选送有关人员到外面培训; d) 其他方式:如以老带新等。 4.3 培训有效性评价 4.3.1 可通过理论考试、现场操作、业绩评定和观察等方式评价培训有效性。 4.3.2 每次培训、考核结束后,应由组织部门实施有效性评价,并记录在《培训考核记录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6.2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2/2 表》中。 4.3.3 年度培训有效性评价,可结合管理评审实施,以利制定下年度培训计划。 4.3.4 特殊工作岗位的人员能力鉴定。 a) 内审员应经专业培训,经公司确认; b) 检验员、特殊工作岗位的操作者应由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考核,经鉴定合格后方 可上岗。 4.4办公室应保存人员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的相关记录。 5记录表单 QXJ4-6.2-01 《员工培训计划表》 QXJ4-6.2-02 《培训考核记录表》 编制 审核 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1 质量计划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1/2 1目的 通过质量策划编制相应的质量计划,确保能满足特定产品、项目及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和目标。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体系变更和/或产品定改制的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和控制。 3职责 3.1 办公室、技术工艺部分别负责组织相关的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控制和管理。 3.2 有关部门参与相关质量策划和计划编写及负责相关计划的实施。 3.3 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和/或技术工艺部负责人分别负责相关的质量计划的批审、协调、监督计划的实施和组织评审验证、确认。 4程序 4.1 质量计划应用范围 4.1.1 应按质量体系或产品的质量要求和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计划应做到有针对性、可检查性和可操作性。 4.1.2 应采用或选用合适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或对其作必要的补充和修改。对有特定要求应作出专门的质量措施,确保并配备资源和活动顺序作出具体安排。 4.1.3 在下列场合,一般应考虑制定质量计划: a) 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引起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b) 有必要对现有基本型产品需作必要的变更(即定改制产品)时。 4.2 质量计划的内容 4.2.1 确定需要达到的质量要求(目标)。 4.2.2 确定各阶段的任务、职责分配及时间安排。 4.2.3 对采用特定程序、方法和作业指导书作出规定并配备资源。 4.2.4 建立各阶段的试验、检验(查)和评审、验证、确认活动。 4.2.5 规定计划进度、实施的时限。 4.3 质量计划的编写 4.3.1 办公室和/或技术工艺部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质量策划后,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编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1 质量计划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2/2 写《质量计划(任务)书》,并分别报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和/或技术工艺部负责人审批。 4.3.2 质量计划在合同上有要求时,应由总经理和/或技术工艺部与顾客沟通认可。 4.4 质量计划的实施 4.4.1 专项的质量计划分别由办公室和/或技术工艺部组织实施。 4.4.2 在实施质量计划过程中应由办公室和/或通过技术工艺部与相关方建立信息沟通、传递,并在《质量计划(任务)书》中做好沟通记录。 4.4.3 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和/或技术工艺部负责人分别负责相应的质量计划实施过程中有关协调、监督工作,并对计划的实施及效果进行验证等活动。上述活动均应在《质量计划(任务)书》中予以记录。 4.4.4 质量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修改,并由原编制(负责)部门(人)负责修订,原审批人员负责审批,并在《质量计划(任务)书》中做好记录。 5记录表格 QXJ4-7.1-01 《质量计划(任务)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10年5月18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1 页码:1/4 1目的 通过对顾客有关的过程进行控制,明确顾客对产品的要求,建立顾客沟通和实施满意的服务。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评审、与顾客沟通和服务。 3职责 a) 生产部/销售内勤负责组织对顾客产品要求的确定、评审及顾客的沟通; b) 技术工艺部负责评审特殊产品的设计能力、检测能力,必要时参与顾客沟通。 c) 品管部负责组织顾客信息反馈的处理。 d) 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e) 常务副总经理负责特殊合同和常规合同(必要时)的审批。 4工作程序 4.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由生产部/销售内勤负责组织会同相关部门从以下方面对顾客要求予以确定: a)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 顾客虽未明确规定,但规定或已知预期用途所必须的要求; c)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d) 公司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4.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 4.2.1 公司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将顾客分为以下两类: 内部客户:就集团内部的几家公司:温州新机电器有限公司、温州新机电气配套有限公司、温州新侨机械电器厂等。 外部客户:除内部客户以外的其它客户。 4.2.2 合同评审的时机: a)生产部/销售内勤负责确定顾客明示的要求,必须履行与产品有关的义务,相关质量法律法规、相关产品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产品本身的适用性要求。 b)合同的评审应在合同签订之前进行,确保顾客的要求合理、明确、书面化,双方协调一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10年5月18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1 页码:2/4 致。 c)生产部/销售内勤根据顾客的订货意向,对此进行分类并确定评审方式 4.2.3 合同评审的方式: a) 内部客户的合同评审: 由生产部主管或生产计划在顾客的生产计划单、生产任务单、订发货单等单据上批注(?)或签字评审即可; b) 外部客户的合同评审: 1) 生产计划直接接单的情况下:在客户的采购(订)单或合同上评审即可。 2)销售内勤接单的情况下:销售内勤根据顾客订货要求填写《订发货单》中的顾客名称、订货日期、交付日期、产品型号、产品名称、数量以及特殊的技术要求等内容交生产计划员评审。 4.2.4合同评审内容 a) 顾客有关的产品要求已明确并得到规定; b) 顾客与公司的意见不一,经沟通、协调已达成共识和/或已解决; c) 公司有能力满足规定要求。 4.2.5合同的签订和执行 a) 合同评审后,由生产部/销售内勤与顾客签订合同,将相应的信息以书面形式整理归档。 b) 生产部/销售内勤负责将合同定单分类记录在电脑中,并与顾客进行书面或电话确认后生效。 c) 生产部负责跟踪并记录合同的执行情况,根据需要及时与顾客沟通或反馈给销售内勤,由销售内勤与客户沟通。 4.2.6 合同的修订 a) 内部客户合同的修订: 当生产无法满足预定的交期或数量时,生产部以书面的形式提出更改,由生产部/销售内勤与沟通顾客并达成一致意见。 b)外部客户合同的修订: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10年5月18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1 页码:3/4 顾客方或公司方对产品要求提出变更时,由生产部/销售内勤对合同变更内容组织进行再评审,生产计划员/销售内勤将评审后的信息向顾客沟通并与顾客意见达成一致。并在顾客合同订单的原件和/或合同评审纪录等表单上予以纪录。 c)当合同的修改涉及产品要求的变更时,技术、品管等部门须确保相关的文件得到修改。 d)网上销售的产品,常务副总应指定人员对相关信息的变更,及时进行网上评审,确保信息正确无误。 4.3 顾客的沟通 公司应对以下已确定的方面组织实施并与顾客沟通。 4.3.1 产品信息:公司在商务过程中,生产部、常务副总、销售内勤可通过电话、传真、网页、走访和邀请顾客来访等形式向顾客介绍公司的新工艺,新设备等情况及产品信息。 4.3.2 生产部/销售内勤对本厂的主要顾客建立档案,详细记录其名称、地址、电话、联系人,对顾客的档案进行编号、整理,了解顾客的订货倾向并及时提供相关的(新)产品信息。 4.3.3 问询和咨询 对顾客来电、来函、来访、传真等方式的问询,由生产部/常务副总或销售内勤负责解答,暂时未能解答的,由生产计划员/销售内勤详细记录在《来访、来函、来电登记表》上,会同技术工艺和/或品管等部门研究后予以答复。 4.3.4参加顾客组织的相关活动,如:会议,培训,参观.增进了解并互相提高. 4.3.5顾客反馈 各部门接到顾客对产品的抱怨或投诉,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或《异常信息处置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4.4 顾客满意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4.4.1 顾客满意度调查每年一次 4.4.2 顾客满意信息主要来自顾客填写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生产部对按《顾客满意度分析表》进行分析,确定需要改进的区域。采取相关有效措施以提高顾客满意度。 4.4.3 顾客满意信息应作为开展管理评审工作的依据之一。 4.5 记录的保存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10年5月18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1 页码:4/4 与顾客有关的记录、由生产部/销售内勤负责按顾客分类归档,保存。 5相关文件 QXJ2-8.5 《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QXJ03-85001 《异常信息处置管理办法》 6记录表单 QXJ4-7.2-01 《来访、来函、来电登记表》 QXJ4-7.2-02 《订发货单》 -8.2.1-01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QXJ4 QXJ4-8.2.1-02 《顾客满意度分析表》 编制 审核 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3 产品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1/4 1 目的 对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确保设计和开发能满足顾客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产品设计和开发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3 职责 3.1 技术工艺部负责组织编制新产品设计任务书、新产品开发计划,负责组织新产品设计开发各阶段的设计评审、验证和设计确认。 3.2 总经理负责新产品开发建议书(任务书)以及设计和开发的确认。 3.3 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4 程序 4.1 产品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4.1.1 技术工艺部及相关部门根据公司的技术发展规划、市场调查预测和/或合同、顾客要求,提交《新产品开发建议书》。 4.1.2 对提交的《新产品开发建议书》由技术工艺部按本程序中4.4规定组织评审,并经总经理审批。 4.1.3 根据总经理审批后的《新产品开发建议书》,由技术工艺部项目负责人编制《新产品设计任务书》,并形成《项目设计开发总体进度计划》。 4.1.4 项目设计开发总体进度计划应包括: a) 设计和开发的各阶段分工安排; b) 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的安排。 4.1.5 《新产品设计任务书》、《项目设计开发总体进度计划》经技术工艺部负责人审核后应报总经理批准(也可采取授权)。 4.1.6 设计和开发的接口管理 a) 确定项目设计开发总体进度时,应明确部门(人员)和技术上的接口分工、以确保职责分工明确; b)在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技术工艺部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信息反馈,采用《工作联系单》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3 产品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2/4 形式(包括试制、采购等); c)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新产品试制应按《产品试制作业管理》进行。 4.1.1.7 适当时,设计和开发输出的《项目设计开发总体进度计划》应随设计和开发进度而更改,并记录在上述计划的“备注”栏内。 4.2 设计和开发输入 4.2.1 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依据是《新产品开发建议书》、《新产品设计任务书》和《项目设计开发总体进度计划》。 4.2.2 设计和开发输入一般应包括: a) 设计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技术指标); b)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合同,顾客要求(包括现行标准); c) 适用时,采用以往类似设计信息; d) 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包括资源)。 4.3 设计和开发输出 4.3.1 设计和开发输出必须满足《新产品开发建议书》和《新产品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4.3.2 设计和开发输出文件一般应包括: a) 产品图样及技术条件等; b) 工艺文件; c) 检验文件; a) 资源配置(包括生产设备、工装和检测手段等)。 4.3.3 上述文件的评审,尚可采用技术工艺部负责人在原文件上签署批准形式,或采用评审 形式。 4.4 设计和开发评审 4.4.1 产品设计开发的不同阶段应按《项目设计开发总体进度计划》的安排要求进行以下 评审: a) 《新产品开发建议书》的评审,由技术工艺部视情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评审内容 为:技术的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开发可行性和市场前景等,并由技术工艺部形成《设计评审表》;并连合《新产品开发建议书》送总经理审批。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3 产品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3/4 b) 设计开发输入,输出相关活动文件的评审按本程序4.1.5和4.3.3规定进行。 4.5设计和开发验证 4.5.1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应按《项目设计开发总体进度计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 4.5.2 本公司验证采用: a) 试制的样品依据其检验文件和/或产品要求,由品管部进行检验,并形成检验报告; b) 若有必要,委托权威性检验机构对试制样品进行检测或试验; c) 设计和开发的验证结束后,由技术工艺部组织相关部门评审,并形成《设计验证表》。 4.6 设计和开发确认 4.6.1 为确保形成的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用途或预期使用要求,应按《项目设计开发总体进度计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 4.6.2 设计确认是在样品试制完毕后进行。 4.6.3 设计和开发确认采用: a) 技术工艺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确认,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专家、顾客代表; b) 由行业或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的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由上述部门组织新产品鉴定的 形式进行; c) 确认内容:包括现有文件的完整性,统一性、正确性和可操作性;产品的技术指标、 性能等符合性和试用效果等(包括顾客的试用情况报告); d) 确认结果由技术工艺部形成《设计确认表》,并经总经理和/或授权人审批。 4.7设计更改 4.7.1 经验证或确认的设计可能由以下原因需要更改或修改: a) 提供的技术性文件考虑不周或有缺陷; b) 试制中未能实现原设计和开发规定要求; c) 合同顾客提出更改要求; d) 验证和确认结果要求改进。 4.7.2 经设计更改后应视情况由技术工艺部采取重新组织相关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并按本程序4.4~4.6相关条款进行,并形成上述的相应记录。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3 产品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4/4 4.7.3 涉及文件的更改,另应按《文件控制程序》规定办理更改手续。 4.8 记录 从设计输入、输出的技术文件及各阶段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的记录,由技术工艺部保存。 4.9 对于本公司的定型产品的一般改进,可按QXJ2-7.1《质量计划控制程序》规定办理。 4.10 产品设计和开发活动结束后,应对设计文件等按《文件控制程序》中规定进行分类归档和保存。 5 相关文件 QXJ2-4.2.3 《文件控制程序》 QXJ2-7.1 《质量计划控制程序》 6 相关质量记录 QXJ4-7.2-05 《工作联系单》 QXJ4-7.3-01 《新产品开发建议书》 QXJ4-7.3-02 《项目设计开发总体进度计划》 QXJ4-7.3-03 《新产品设计任务书》 QXJ4-7.3-04 《设计评审表》 QXJ4-7.3-05 《设计验证表》 QXJ4-7.3-06 《设计确认表》 编制 审核 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4 采购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1/4 1、目的 对采购过程和供方进行控制,确保公司采购的产品符合规 定的采购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外协、外购)及供方的选择、评价和控制。 3、职责 a) 生产部负责采购过程的实施及供方的调查、选择、业绩评定和控制,并建立《合格供方目录》和《一般供方目录》; b) 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c) 品管部负责采购产品的验证; d) 总经理负责《供方变更 申请表 食品经营许可证新办申请表下载调动申请表下载出差申请表下载就业申请表下载数据下载申请表 》、《合格供方目录》的审批。 e)管代负责《一般供方目录》的审批。 4、工作程序 4.1 采购物质类型: 公司根据采购物资对随后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A类:直接影响最终产品使用或安全性能,直接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B类:不影响使用性能或即使稍有影响但可采取措施予以弥补的物资,标准件等; C类:起辅助作用的物资,包装材料,零星、临时采购的物资其它辅助性工具或物资。 4.2 供方的类别: 公司根据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将供方分为“合格供方”和“一般供方” 合格供方:A类物资(外协件)年采购量比较大,采购次数较多,质量和交付都能达到公司制定的要求。 一般供方:A类物资的备用供方,年采购量比较小,采购次数较少的供方和B类物资供方; C类物资和经国家法定授权的计量局、检测中心等不列入供方目录。 4.3 新供方选择评价: 4.3.1公司本着“求近避远、择优和促进竞争”的原则进行选择供方。 4.3.2 对A类物资(外协件)的供方选择:生产部根据生产需要,先以《供方质量保证能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4 采购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10年5月30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1 页码:2/4 力调查表》对供方进行调查,对于特殊工序的外包过程还应组织品管部、技术部等相关部门对供方的人员资格、设备、过程方法、检测记录进行确认,并形成《供方质量能力评审表》。评审通过后由生产部形成《供方变更申请表》交总经理批准后,可列入《一般供方目录》。 4.3.3 B类供方物资的选择,生产部认为该供应商有条件、有意识与我公司合作,并对其部份产品先送样,连续三批供货合格,经管代审批,可直接列入《一般供方目录》。 4.3.4 A类物资备用供方,经三次少量送样可暂列入一般供方,但采购时得到总经理(外购)或管代(外协件)的批准。对“一般供方”生产部认为有必要时,可再次组织品管部、技术部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现场审核,并形成《供方质量能力评审表》,评审结果结合供方的交付情况和质量情况,形成《供方变更申请表》交总经理批准后,可列入《合格供方目录》或取消其供方资格。 4.3.5 生产部负责建立并及时更新《合格供方目录》和《一般供方目录》经批准后发放到品管部、技术部、总经理等相关部门存档。 4.4供方控制 4.4.1供方提供的产品经检验不合格时, 由生产部以《不合格品评审报告》或《零部件检验记录单》向供方反馈,有必要时由品管部和供方沟通。在下列情况下由生产部外协开具《信息反馈处理单》要求供方分析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改善质量。 1).连续3批次出现不合格。 2).供方的零部件被顾客投诉时。 3).其它认为有必要时。 4.4.2由生产部、品管部每月对“合格供方”的交货、质量等情况建立《月份供方业绩评价表》。品管部、生产部每月对“一般供方”中A类物资的供方进行质量和交付的统计,并形成《外协、外购交付情况统计表》。 4.4.3生产部年终用《年度供方业绩评价表》对“合格供方”和“一般供方”进行业绩评估(百分制),评估时质量占40,,交货期占40,,价格占40,。经评估总分大于75分列入“合格供方”。低于75,大于60分列为“一般供方”。总分低于60分的,取消供方资格,并报管代审批。 4.4.4 在下列情况下公司可随时对供方进行现场审核,并形成《供应商质量能力评审表》,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4 采购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3/4 对供方进行重新评审: 1)、供方组织发生变化时。 2)、出现重大严重的质量事故时。 3)、其它认为有必要时。 4.4.5 以上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由生产部保存。 4.5 采购过程的询价 4.5.1 需采购的生产物资,由生产部选择供方报价。 4.5.2 一般物资和辅助物资在有必要时要求供方报价。 4.5.3 生产部对报价审核,总经理审批。审批后的价格生产部交相关部门存档。 4.6 采购执行: 生产部计划员根据生产需要、合同评审的结果及库存情况制定《月生产计划单》或《生产任务单》下达采购计划,经生产部经理审批后交采购员作为采购的依据; 4.6.1 生产部形成《外协件、外购件订单》经审批后,外协件按《合格供方目录》或《一般供方目录》进行采购。 4.6.2 在《合格供方目录》之外采购原材料必要时由总经理组织对外进行询价,采购前必须经总经理批准,选择优级的供方(可不按《合格供方目录》或《一般供方目录》目录)进行采购,并与供方签定购销合同。 4.6.3 各相关部门根据生产需要的B类或C类物资,由需求部门主管开具《生产需要的临时采购单》经生产部经理审批后交采购员作为采购的依据。 4.6.4 生产部向供方提供相应的技术标准或图样,并做好发放记录。 4.6.5 生产部在采购前,需核实提供给供方的标准或图纸等是否有效。 4.6.6 外协件如因生产急需要在《合格供方目录》或《一般供方目录》外采购时,应征得副总经理和/或授权人批准,方可组织采购。 4.6.7 若因不可抗力或某客观因素而使采购无法满足要求时,采购员应及时向生产部反馈,并填写(或供方提供的)《生产计划更改通知单》,经计划员审核确认(必要时由生产部经理审批)后作为采购变更的依据,并做好记录标识,以免与原计划相混淆。 4.7 采购物资的验证 4.7.1 采购的材料,零部件和成品的验证按《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规定进行,其它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4 采购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4/4 物资的验证按采购单的相关要求进行,若采购物资的验证需要在供方货源处进行验证时,应在采购合同中说明验证的具体事项,以及产品放行的方式。 4.7.2当销售合同有规定时,顾客或代表有权在供方处或本厂对供方的产品进行验证,顾客的验证不免除公司提供其合格产品的责任,也不能排除其后顾客的拒收。 4.8 采购程序记录的控制 按《记录控制程序》规定进行。 5、相关文件 QXJ2-4.2.4 《记录控制程序》 QXJ2-8.2.4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6、记录表单 QXJ4-7.4-01 《供方质量保证能力调查表》 QXJ4-7.4-02 《供方质量能力评审表》 QXJ4-7.4-03 《合格供方目录》 QXJ4-7.4-04 《月份供方业绩评价表》 QXJ4-7.4-05 《外协件、外购件订单》 QXJ4-7.4-06 《生产需要的临时采购清单》 QXJ4-7.4-07 《年度供方业绩评价表》 QXJ4-7.4-08 《供方变更申请表》 QXJ4-7.4-09 《一般供方目录》 QXJ4-7.4-10 《外协、外购交付情况统计表》 QXJ4-7.5.1-01 《月生产计划单》 QXJ4-7.5.1-02 《生产任务单》 QXJ4-7.5.1-04 《生产计划更改通知单》 QXJ4-8.2.4-04 《零部件检验记录单》 QXJ4-8.3-01 《不合格评审报告》 QXJ4-8.5-01 《信息反馈处理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1/4 1 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产品符合需求。 2 适用范围 各工序的工艺参数、人员、设备、材料、加工测试方法等的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负责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的编制并调度实施, 3.2 办公室负责人员配备、培训等工作。 3.3 技术部负责产品图样、工艺卡片、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和管理,负责生产设备的管理。 3.4 品管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负责产品过程及最终出厂质量的监测。 3.5 物流中心负责产品防护的管理和产品的转序(车间与车间之间的转序)工作。 3.6 车间负责生产过程的控制及质量信息的反馈。 3.7 操作者按作业指导书执行及质量信息反馈。 3.8 总经理负责作业现场基础设施的提供,确保工作环境良好。 4 程序 4.1 生产准备; 4.1.1 技术文件的控制; 按《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 4.1.2 生产设备的控制; 按《设备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4.1.3 工艺装备的控制; 按《工艺装备管理守则》的有关规定进行。 4.1.4 材料(外购件)的采购; 按《采购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 4.1.5人员的培训; 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 4.1.6 计量器具的控制; 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2/4 4.2 生产控制; 4.2.1工序控制 a) 生产车间根据生产部下达的《月生产计划单》、《 生产任务单》安排设备、操作人员、准备相关的技术文件、工艺装备,并指定人员,按《产品防护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到仓库领取合格的材料(零部件)。 b) 操作人员按相关的设备操作规范、图纸、工艺进行操作生产,并在每一道工序开始时填写《工序流程卡》并随产品在公司内部的每一道工序流转(装配车间现不使用《工序流程卡》。 c) 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控制。 d) 生产车间每完成一个生产计划时由部门相关人员开具《进货零部件产品检验入库单》随同《工序流程卡》送检,品管部检验如果合格后将《工序流程卡》和《进货零部件产品检验入库单》放入产品所装周转箱内,由物流中心转下一道工序或包装入库,如果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办理。 e) 产品包装入库时,仓库凭《进货零部件产品检验入库单》和《工序流程卡》入库。 f) 对生产过程中重复出现或发生重大的产品质量问题时,应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规定办理。 4.2.2生产计划调度控制 公司实行公司级和车间级两级生产调度系统; a公司级生产调度由生产部负责,协调车间与车间(外协/外购)之间的均衡、配套和衔接; b车间生产调度由车间主管负责,在生产过程中按产品交付时间顺序、工序的繁简(难易)等调度生产,并在作业计划实施期间监督、检查生产进度,预防和消除影响计划完成的各种不利因素。若遇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生产部反馈,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生产计划的更改: a 生产部因市场需求(顾客)更改生产计划时,以《生产计划更改通知单》通知生产部门 (外协供方); b 生产部门(外协/外购)在接到生产计划(任务)时,应及时核对、如果不能按时完成生产计划,应以《生产计划更改通知单》报生产部审批。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3/4 4.2.3 检验 a成品、半成品,零部件、材料(外购件)等的检验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进行; b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办理。 4.2.4工艺监控 在加工过程中,车间组长应监督操作者按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加工,控制违反工艺的操作。各相关部门及工艺管理人员对生产现场的操作进行日常的工艺监督控制。 4.2.5 产品标识、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 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人员应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有关规定进行产品标识、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 4.2.6记录 生产过程中记录的控制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 4.3 特殊工序的控制(焊接工序) 对输出结果不能经其后的监视和测量验证时,技术工艺部归口管理特殊过程,其过程的控制确认方法如下: a) 由车间指定人员,采取现场确定其工艺参数的准则; b) 由车间对其使用设备采取现场验证方法,通过对试制件质量检验,间接对设备进行认可;由车间负责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的规定,对其操作人员的资格进行考核确认; c) 以文件形式规定相应工艺参数,指导和监视生产过程; d) 车间应进行产品的首,巡检纪录,间接监视其工艺参数; e) 当过程工艺参数须变更时,车间应再确认; 5(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5.1总经理负责确定并提供作业现场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 a) 安排适用的厂房车间,防止日晒,风雨侵蚀和潮湿。 b) 配置适量的通风及消防器材,以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及安全 c) 提供生产所必须的工具和设备、信息交流、产品交付所必须的电脑、通讯、运输设施等、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作。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4/4 6(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控制; a) 产品的放行、交付活动的控制按《产品防护控制程序》有关规定进行。 b) 交付后的活动控制按《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有关规定进行。 7. 相关文件 QXJ02-4.2 《文件控制程序》 QXJ02-4.2.4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QXJ02-6.2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QXJ02-7.2 《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 QXJ02-7.4 《采购控制程序》 QXJ02-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QXJ02-7.5.5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QXJ02-7.6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QXJ02-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QXJ02-8.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XJ02-8.5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QXJ03-75101 《设备管理办法》 QXJ03-75102 《工艺装备管理守则》 QXJ03-85001 《异常信息处置管理办法》 8 记录表单 QXJ4-7.5.1-01 《月生产计划单》 QXJ4 -7.5.1-02 《生产任务单》 QXJ4-7.5.1-03 《工序流程卡》 QXJ4-7.5.1-04 《生产计划更改通知单》 QXJ4-8.2.4-06 《进货零部件产品检验入库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1/3 1 目的 在整个产品实现过程对产品进行标识、对检验状态作出识别,防止不同产品的混、误用和错误交付,并通过产品标识和相应记录实现可追溯性。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进货直至交付过程中产品的标识、检验状态的识别,及必要时可追溯性的控制和管理。 3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和管理。 3.2 品管部负责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控制和管理。 3.3 各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4 程序 4.1 产品标识 4.1.1 标识对象: a) 供方提供的材料、外购、外协件; b) 生产过程产品; c) 成品。 4.1.2 标识形式 a) 区域; b) 产品标识卡(库存物资明细表、工序流程卡); c) 盛器; d) 记录。 4.1.3 对产品标识的要求 4.1.3.1标识的内容包括(供货)部门、产品(部件)名称、型号(图号)、规格、数量、生产编号(批次)等。 4.1.3.2 生产计划类、产品检验类的编号(批次),一般由“年、月、(日)的顺序号”组 成,其数字可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2、3„„)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2/3 4.1.3.3 产品标识必须保持有效性、唯一性。一旦无效或发现标识差错,应及时予以更正。 4.1.3.4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标识均应清晰醒目,对无标识、标识丢失时,负责部门应检查记录和/或文件,予以重新标识。 4.2 产品的可追溯性 4.2.1 在有可追溯性要求时,除对产品标识外,还应加以记录,记录主要有: a) 检验记录; b) 生产过程记录(包括生产计划); c) 库存记录; d) 交付记录。 4.2.2 可追溯性能力: a) 追溯到供方(入库前); b) 生产过程中追溯到:工位(人员)、生产日期(入库前); c) 产品交付后,追溯到车间(人员),生产日期。 4.2.3 各相关部门、车间应做好产品标识和相关记录及控制工作,以能实现追溯。 4.3 检验状态识别 4.3.1 检验状态标识分为:待检、合格、不合格(包括返工/返修、让步接收、拒收或报废)、以检待定、合格转序。 4.3.2 检验状态标识形式: a) 区域标识; b) 状态标签(牌); c) 合格证(产品); d) 文字说明:记录在相关检验记录和/或单据上(包括产品标识卡)。 4.3.3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 在生产过程各个阶段,生产车间或物流中心(人员)应认真做好检验状态识别工作,将 未检产品置于“待检区”或挂上待检标识;将经检验合格产品,置于“合格区”或挂上合格标识等;评审后不合格产品置于“不合格品区”或挂上不合格标识。 4.3.4 检验状态标识不清或无标识的进货物资、过程和最终产品应由责任部门负责追溯标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3/3 识。当无法判定其状态时,应送交品管部重新检验和试验后确定其标识。 4.3.5 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进行。 5 相关文件 QXJ2-8.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QXJ4-7.5.1-03 《工序流程卡》 QXJ4-7.5.5-05 《库存物资明细卡》 编制 审核 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5.5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1/6 1 目的 采取适当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方式,确保产品在整个形成和最终交付过程中的质量,按合同要求完好地交送顾客。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采购的材料、外购(协)件进本公司,直至产品交付全过程标识、搬运、包装、贮存、防护和交付的控制。 3 职责 3.1 各车间、仓库等相关部门负责产品在实现过程中的标识、搬运、贮存和防护。 3.2 仓库负责贮存产品的标识、防护、出入库管理及月报表工作。 3.3 车间负责产品包装。 3.4 品管部负责产品的包装检验及贮存产品的定期检查。 3.5 仓库和生产部负责产品的交付及交付后的活动。 4 工作程序 4.1 产品搬运过程的要求 4.1.1、各部门、车间及仓库负责各自物品的搬运指导和管理。 4.1.2、在搬运过程中,应选择和使用与搬运对象相适应的搬运方式、工具(包括箱、筐、盒等)和运送车辆,以防止在搬运和运输过程中造成产品损坏。 4.1.3、在搬运中应做到轻拿、轻放、轻装搬动,防止磕碰、滑落、擦伤。 4.1.4、在搬运过程中一旦发生搬运物品的损坏、标识丢失、混淆,搬运人员在采取分离的同时,若有必要向委托方报告其情况,并由委托方负责处理。 4.1.5、搬运全过程中,应做好合理堆放,且应整齐、平稳。 4.2、产品堆放及包装的要求: 4.2.1、生产和贮存过程中产品的堆放和包装要求 a、形状规则的成形后的大件产品有必要时(周转箱无法盛放或其它情况等)用垫板堆放,堆放时要整齐有序,堆放高度不得高于1.5米。 b、生产车间和仓库用周转箱堆放产品时,对有成形或折弯的大件产品要按照产品的形状合理、整齐摆放,做到成形或折弯的一个或几个面不被挤压。防止产品变形。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5.5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2/6 c、中转时用周转箱盛放产品时,不能超过箱子的高度。铁的周转箱重量不能超过300KG,塑料大周转箱重量不能超过150KG,塑料中周转箱不能超过100KG,塑料小周转箱重量不能超过60KG。 d、有专用工位器具的产品,在加工、搬运、贮存过程中一律要用专用工位器具。 e、外包装用纸箱包装的成品在搬运和贮存过程中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米。堆放时不能超过4个纸箱高度。 f、车间负责组织需包装入库产品的包装,其内应附有合格证等。 g、检验员负责包装前检验,包括产品质量、外观、数量、型号名称和合格证等核对。 4.2.2、成品发货时包装的要求: a、成品库发货,包装箱应满足合同要求及适应不同运输方式的需要。包装箱箱面上有关储运图形标志及文字说明应符合储运有关规定(必要时)。 b、除客户有包装要求外。发货时用木箱包装每一箱重量不得超过50KG。用纸箱包装的每一箱不得超过30KG。在包装时,如果产品的体积小于包装箱体积时,应用其它报纸、泡沫等之类物品将包装箱填充实,或将包装箱改成所装产品体积一样大小。 c、不同顾客的待发产品应有相应标识,仓库员在发货前应按合同规定,检查其型号、名称、数量、收货单位,以防误(错)发货,并应保护其产品质量不影响或损坏。 4.3、生产及贮存时的防护 所有盛放产品的周转箱、容器、垫板必须清洁、干净,不得有铁屑、杂质、其它废弃物品等。不能将产品放在地上或其它产品上。禁止将周转箱压放在产品上,取放产品应轻拿、轻放及轻装搬动,防止磕碰、滑落和擦伤。 4.3.1、生产过程中产品的防护 a、有无心磨、外圆磨、平面磨工序的产品在生产加工时。经过磨工序后,产品的生产时间如果超过5天,生产车间需要将产品进行防锈处理(涂上防锈油或者用防锈水浸泡)。 b、经过表面抛光(材料表面不好进行抛光、产品焊接后抛光等)的产品,经过抛光工序后,产品的生产时间如果超过5天,生产车间需要将产品抛光部位进行防锈处理(涂上防锈油或者用防锈水浸泡)。 c、经过磨或抛光工序的产品,车间送检后品管部在1天之内完成(急件例外)检验。如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5.5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3/6 果需要转外加工(电镀、热处理、发黑等)处理的。物流负责1天之内转出并通知供应商及时加工。如果是直接入库(材料库、半成品库、成品库),在入库时如果没有进行表面防护处理的,仓库员要进行防护处理(对抛光部位涂上防锈油或者用防锈水浸泡)。 d、表面有光洁度要求(表面要求1.6或3.2)的产品在加工或贮存时应注意产品表面的防护,不能磕碰、擦伤。有特殊防护要求的产品,加工和贮存时一律用专用的工位器具和防护工具。要确保工位器具的干净、清洁。 e、表面清洗入库的产品,物流中心在清洗后要用清洁、干净的周转箱盛放,必要时要用干净的报纸等其它防护物品将周转箱内壁四周和底部垫起来。以确保产品清洗后表面能得到防护。清洗产品检验在1天以内检验完成,合格后仓库在1天以内办理入库手续。 4.3.2、贮存产品的防护: a、物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整洁的库房或区域;库房内应配置必要的货架、箱、盒等工位器具;按其类别、用途合理存放,摆放整齐、高度适宜,确保不造成损坏、丢失、混淆等; b、物品的贮存场所应有必要的通道,有利于存取、方便盘点;顾客提供产品应区域划分存放,不得混淆; c、不合格品应与合格品隔离,并采取诸如在产品或外包装上给予标识; d、易燃物品应另设贮存点隔离,并应有消防措施; e、表面电镀或清洗后未经外包装直接入库的产品在入库时,仓库员要用布或其它防护用品进行防护,避免因灰尘、空气潮湿等原因影响产品质量。 f、镀银、镀锡、镀镍(除镀锌外)等产品入库前要进行外包装。入库后仓库员要进行避光防护。 g、品管部每隔3个月会同仓库对易变质、易造成质量下降的主要零部件(电镀件)、产品的外观质量等进行检查,并记录在《贮存产品盘点质量检查记录表》上; f)对经检查不合格质量要求的物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处置。 4.4、贮存 4.4.1 入库管理 a)检验合格的外购(协)件,原材料、零部件及成品凭《进货零部件产品检验入库单》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5.5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4/6 方可由仓库办理入库,周转工序产品凭《工序流程卡》流转。 b)入库、周转时仓库员、操作者应核对物品的型号(图号)、牌号、规格、名称、数量,核对无误后才可接收,并办理相关手续。 c)同一种产品不同批次,不同月份,不同供应商仓库应分开存放,并贴上相应的先进先出标识或标识卡。 4.4.2 出库控制 a)冲压、金工车间凭《生产计划单》或《生产任务单》到仓库领用需要的材料、零部件等,仓库开具《出库单》做到限额发料。发、接方应当面核对规格、型号、点清数量并在单据中签字确认。 b)转外加工(电镀、喷漆、发黑等)的产品,由物流中心开具《出库单》转外加工。并注明外加工的技术要求。铜件产品转外加工要根据生产部下达的《生产任务单》执行。 c)装配车间凭《生产计划单》或《生产任务单》开具《出库单》到仓库领用需要的材料、零部件等,仓库应做到限额发料。发、接方应当面核对规格、型号、点清数量并在单据中签字确认。 d)贵重金属材料(铜材等有色金属)出库后生产的产品还是入原来出库材料的仓库。在入库时仓库员要核对产品及该产品所产生的废料的重量与领料时的重量的差异并记录。对贵重产品(如86201117-86201122的触臂),车间每天生产后都要入库到仓库,每天生产时都要领料,仓库员要称重量记录,每天入库时要核对出入库重量的一致。做到日清月结。 e)向顾客供货成品库应凭顾客的合同订单组织发货,开具客户有要求的送货单或《发货清单(出库单)》填写真实的发货数量办理出库手续(必要时接收部门、人员、应在上述单据上签字)。 4.5 退货处理 按QXJ03-75301《退货品管理办法》执行 4.6 产品的标识 各部门、车间、仓库应按《产品标识和追溯性程序》有关规定对产品进行标识,库存产品有必要时应由仓库建立《库存物资明细卡》标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5.5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5/6 4.7 物品的帐、物、卡管理 a) 各仓库应建立相应的《实物数量帐》(可以是电脑帐),材料库、半成品库、成品库对 库存物品的摆放处应有对应的填写正确的、完整的《库存物资明细卡》,并做到帐、物、 卡一致; b) 成品库要对不同客户的合同订单建立相对应的电脑记录。记录:客户名称、订单号、 产品规格、型号、订单数量、交付日期、实际交付日期、实际交付数量等相关内容。 c) 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零部件,须调换时,由车间填写《产品调换/复检 记录表》交品管部检验确认后到仓库调换。 4.7 贮存品的定期盘点 a)车间、仓库每月25日应对贮存(发货)、再制产品数量进行盘点,并建立《零部件盘存表》、《库存月报表(月份)》,每月28日前交到相关部门。 b)材料仓库每月28日前对出库的贵重金属材料(铜材等有色金属)建立《铜件及毛坯领用料统计表》交相关部门。 c)车间、仓库每年配合财务部组织对贮存产品进行季度(2月、5月、8月、11月)四次大盘点,盘盈、盘亏数量交相关部门。 d)仓库员应随时关注库存情况,对低于低库存的产品及时开具《缺件报送单》报生产部及相关部门。 e)生产部对产品高低库存每三个月的销售情况、占用场地的大小、生产周期、最小经济批量等情况进行调整并形成《高低库存调整申请表》交副总审批。 4.8 交付 4.8.1 生产部、仓库应满足合同要求的交付时限、交货状态、交货条件,作好相应安排,当合同有要求时,应将服务延续到产品交付目的地为止。 4.8.2 仓库应在交付前按顾客合同订单等核对产品、型号(图号)、名称、数量及其它要求。生产部负责产品交付后的后续活动,保持和顾客的联络、沟通。 5 相关文件 QXJ2-7.5.3 《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程序》 QXJ2-8.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5.5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6/6 QXJ03-75301 《退货品管理办法》 6 记录表单 QXJ4-7.5.1-03 《工序流程卡》 QXJ4-7.5.5-01 《高低库存调整申请表》 QXJ4-7.5.5-02 《出库单》 QXJ4-7.5.5-03 《发货清单(出库单)》 QXJ4-7.5.5-05 《库存物资明细卡》 QXJ4-7.5.5-09 《产品调换/复检记录表》 QXJ4-7.5.5-10 《零部件盘存表》 QXJ4-7.5.5-11 《库存月报表(月份)》 QXJ4-7.5.5-12 《贮存产品盘点质量检查记录表》 QXJ4-7.5.5-13 《缺件报送单》 QXJ4-7.5.5-14 《铜件及毛坯领用料统计表》 QXJ4-8.2.4-07 《进货零部件产品检验入库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6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1/3 1 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得以开展,并与其要求相一致,并为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和管理。 3 职责 3.1 品管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和管理。 3.2 生产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3.3相关部门、车间配合贯彻实施。 3.4 常务副总经理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配置及报废的审批。 4 工作程序 4.1 申请 4.1.1 由使用部门主管以《设备购置申请报告单》的形式提出申请,经品管部经理审核,报常务副总经理批准,方可安排购置。 4.2 采购 4.2.1品管部填写《生产需要的临时采购清单》,报常务副总经理批准。 4.2.2生产部根据《生产需要的临时采购清单》批准内容采购。 4.2.2采购的监视测量装置应有计量生产合格证标志,不得采购淘汰的产品,并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标准规定。 4.3 入库 4.3.1 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由品管部负责检查,必要时送当地法定计量部门检定或自行校准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4.3.2 入库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由品管部统一编号。并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 4.4 领用 领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同时,领用人应到品管部办理登记手续,在《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上记录使用人等信息,并列入周期检定。 4.5 流转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6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2/3 使用中监视和测量装置返回或改变使用部门(人),须报品管部核对,并在上述台帐中办理变更有关记录。 4.6 使用、维护保养和调整 4.6.1 使用 a) 使用时应按有关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b) 对检定或校准不合格、无状态标志、偏离校准状态和/或超周期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不得 使用。 4.6.2 维护保养和调整 a) 使用人负责做好日常维护和清洁工作,不能将其改作他用,用毕应注意卸荷、切断电 源等; b) 使用人应做好妥善的搬运、保管,防止损坏和失效; c) 使用人应维护好检定和校准标识,若有标识损坏或无标识,应通知品管部补办。 4.6.3 在使用过程中对监视和测量装置有必要进行调整或再调整,应由品管部负责处理,并应防止导致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 4.7 损坏、遗失和报废 4.7.1 由损坏、遗失者填写《工作联系单》说明情况,送交品管部经理,报常务副总经理审批,给予适当处罚。 4.7.2 报废 监视和测量装置报废,由使用人或使用部门填写《工作联系单》,说明情况交品管部经理,报常务副总经理审批,人为造成损毁的按照公司规定,给予适当处罚。 4.7.3 有以上情报况造成监测装置的注销,品管部应在相关记录表单中给予注销。 4.8 周期检定 为保证量值统一,测量准确可靠,品管部应对监视和测量装置按监视和测量装置周期检定时限规定,送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或经认可的部门进行周期检定。4.9 检定校准周期 4.9.1 检定校准周期应根据检定部门或生产厂家推荐使用频次、场合和精度等级等综合考虑决定。 4.9.2 品管部应根据本程序4.9.1有关规定制订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周期检定时限,并填写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7.6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10年9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1 页码:3/3 在台帐相应栏内。 4.10 检定状态的标识 4.10.1 检定状态的彩色标志管理 a) 合格(绿色):用于依法检定或校准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b) 准用(黄色):用于经检定但有限定使用范围或降级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c) 禁用(红色):用于检定不合格、失效报废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d) 封存(兰色):用于超过周检时限,暂不使用或待修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4.10.2 彩色标志由品管部负责贴在实物或包装物的明显处。 4.10.3 彩色标志上应有装置的编号、有效期(封存日期、禁用日期)、检定员(批准人)等内容。 4.10.4 当彩色标志脱落或无标志时,使用人员应通知品管部及时核对并追补标识。 4.11 使用环境条件 应提供适宜工作环境,确保其精度和应有使用功能。 4.12 偏离校准状态的处理 4.12.1 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及时通知品管部,负责送当地计量部门或认可的部门修理,或自行再校准。同时由品管部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重新评定已检验和试验产品结果的有效性,并应保持相关检验和验证结果的记录。 4.13 技术资料和检定记录管理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技术资料包括合格证、产品说明书、检定证书、校准记录等,应由品管部负责保存。 5 相关文件 QXJ2-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6 记录表单 QXJ4-7.5.1-16 《设备购置申请报告单》 QXJ4-7.6-01 《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 QXJ4-7.6-03 《监视和测量装置周期检定日程表》 编制 审核 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8.2.2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1/4 1 目的 公司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并为质量体系的改进,管理评审提供依据。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内部质量审核。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确定年度内审计划,组织实施内审工作计划,审批每次内审计划表及其报告,确认内审员。 3.2 内部质量审核组长负责内审计划编制,组织实施和跟踪验证。审核员参与编制审核检查表,实施审核及其跟踪验证。 3.3 被审核的部门、区域配合并接受审核、并负责制订实施有关的纠正措施。 3.4 总经理负责审批年度内审计划。 3.5 办公室负责保管审核及其结果的纪录。 4 程序 4.1 范围及依据 4.1.1 内部质量审核主要是对公司质量体系的审核。 4.1.2 审核依据是ISO9001:2008标准;公司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及其作业指导书;有关合同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 4.2 频次 4.2.1 内部质量审核每年进行一次。 4.2.2 在下列情况下,可追加实施内部质量审核: a) 当公司质量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如组织机构变动、程序重大修改/重大不合格)或运行 环境显著变化时; b) 为相关方的需要或接受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须对质量体系作出评价时; c) 公司根据工作需要认为有必要进行时。 4.3 审核人员及其职责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8.2.2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2/4 4.3.1 审核人员应具备必要的素质和受专门的培训,且经管代审批确认。 4.3.2 审核组组长指派的审核人员必须独立于被审核的区域。 4.3.3 审核组组长和审核员职责见3.2。 4.4 审核计划 4.4.1 由管理者代表在每年年末负责编制下年度《年度内部质量审核工作计划》,其内容应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时间安排、审核频次和方法等。计划须报总经理批准。 4.4.2 年度内审计划应覆盖ISO9001:2008的所有要素、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所有职能部门和质量活动区域。 4.4.3 由审核组组长负责编制《内部质量审核计划表》,经管理者代表审批;组织审核员编制《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 4.4.4 《内部质量审核计划表》应包括审核目的、范围、依据、日期安排、审核组人员分工、审核报告发布日期和发放范围。 4.4.5 审核检查表应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要求进行编制;也可按部门或条款进行编制,检查应复盖受审核部门负责的条款和质量活动的范围,且具可操作性。 4.4.6 审核组组长应将《内部质量审核计划表》于审核前一周发给被审核部门。当被审核部门有调整要求,须在接到计划后二天内向审核组组长提出,经协商后重新调整。 4.5 审核实施 4.5.1 首次会议 4.5.1.1 首次会议由管理者代表,审核组成员及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审核组组长主持召开审核首次会议,介绍审核目的和安排,确定所需的资源和陪同人员。(陪同人员应有权在不合格项报告上签字)。 4.5.1.2 征求被审核部门或区域对审核安排意见。 4.5.2 搜集证据 4.5.2.1 审核人员应根据审核计划和检查表的内容及要点进行证据搜集,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5.2.2 搜集证据的方法; a) 利用提问或听取谈话;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8.2.2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3/4 b) 利用审查文件、资料、记录; c) 利用观察生产、工作现场实施情况; d) 对已开展的活动进行验证。 4.5.3 审核观察 4.5.3.1 审核发现均应由审核员记录在《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中。 4.5.3.2 不合格按其符合程度分为:严重、一般不合格二项。审核员编制的《不合格项报告》须经被审核方认可签字。 4.5.4 末次会议 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组长汇总编制《不合格项分布表》,并主持召开末次会议,向被审核的部门和区域通报审核结果。 4.5.5 审核报告 4.5.5.1 审核组长应在末次会议后一周内将结果形成《内部质量审核报告》,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分发至相关部门。 4.5.5.2 内部质量审核报告内容: a) 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日期; b) 审核组成员及陪同人员; c) 审核结果综述; d) 不合格项; e) 内审报告分发范围(包括不合格项报告)。 4.5.6 纠正措施 4.5.6.1 被审核部门或区域的负责人在接到《不合格项报告》后,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原因,制订书面的纠正措施,并送交审核组。 4.5.7 跟踪审核 4.5.7.1 根据纠正措施时限及完成情况,由原审核组进行跟踪审核,直到问题获得满意的解决。 4.5.7.2 跟踪审核人员应将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在《不合格项报告》相应栏内记录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8.2.2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4/4 验证结果。 4.5.8 内部质量审核及其跟踪有关文件和记录由审核组组长移交办公室保存,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规定进行管理和保存。 5 相关文件 QXJ2-4.2.4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 记录表单 QXJ4-8.2.2-01 《年度内部质量审核工作计划》 8.2.2-02 《内部质量审核计划表》 QXJ4- QXJ4-8.2.2-03 《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 8.2.2-04 《不合格项报告》 QXJ4- QXJ4-8.2.2-05 《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1/2 1 目的 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特性,以验证产品的要求得到满足。确保未得到满足的产品不投入使用、加工和交付服务。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中,对产品特性的监视和测量的控制。 3 职责 3.1 技术工艺部负责编制各类检测规程。 3.2 品管部负责按照检测规程要求实施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3.3 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4 程序 4.1 进货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1.1 物流中心负责开具《进货零部件产品检验入库单》,通知品管部检验员检验,并对待检产品给予标识。 4.1.2 检验人员按有关进货检验文件,对进货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检验后,记录在《原材料检验记录单》或《检验记录单》上。 4.2 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2.1过程产品由品管部采取首检、巡检实施过程控制。检验依据分别为图样、工艺卡片等技术文件,检验人员应将检验结果纪录在《工序流程卡》上。 4.2.2 在首、巡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给操作人员,并要求车间及时整改,问题解决后,再次检验确认后方能投入生产。 4.3 最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产品出厂前应由品管部进行最终检验,并按相关产品的检验文件或图样要求形成相应的《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4.4入库、转序产品在做好相应检验纪录的同时,应形成《进货零部件产品检验入库单》。 4.5品管部与相关部门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数据的记录,记录应标以授权产品放行的人员。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2/2 4.6 在未征得常务副总经理授权,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所有检验程序安排圆满 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或交付服务。 4.8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办理。 4.9 每月品管部应形成外协、零部件(成品)的合格率统计工作,并将相关信息发至相关部门。 5 相关文件 QXJ2-8.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 记录表单 QXJ4-7.5.1-03 《工序流程卡》 QXJ4-8.2.4-01 《原材料检验记录单》 QXJ4-8.2.4-04 《检验记录单》 QXJ4-8.2.4-05 《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QXJ4-8.2.4-07 《进货零部件产品检验入库单》 QXJ4-8.2.4-08 《镀覆件检验记录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8.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1/3 1 目的 对已发生的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和有效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使用和交付。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实现全过程发生的不合格品的控制和管理。 3 职责 3.1 品管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控制和管理; 3.2 相关部门、车间、物流中心配合实施; 3.3 常务副总经理负责组织严重不合格品的评审。 4 程序 4.1 不合格品识别 各部门、车间及物流中心应各自对已发现的不合格品按《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进行标识,并与合格品隔离,以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4.2 不合格品评审形式 不合格品评审形式根据其缺陷的严重程序,造成损失的大小等采取授权评审和组织(包括会签)评审二种形式。 4.2.1 授权评审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可采取用授权评审(由检验员直接评审判定): a)轻度不合格品:一种既不影响产品的安全性、适用性,也不影响其使用功能的不合格品; b)能够经过返工返修后达到使用要求的不合格品。 4.2.2 组织评审(包括会签)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可采取组织评审(包括会签): a) 严重不合格品:一种既影响产品的安全性、适用性,也影响其使用功能的不合格品; b) 需要相关部门配合返工/返修,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能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以及退货解体不能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需要评审批准报废。 4.3 评审后的处置方式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8.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2/3 a) 返工/返修; b) 拒收或报废; c) 让步接收。 4.4 评审处置的步骤 4.4.1 授权评审处置 属4.2.1范围内的不合格品授权检验员直接评审处置,并记录在相关检验记录表单中。 4.4.2 组织评审处置 a) 在检验过程中凡发现属于4.2.2范围内的不合格品,应由检验员或车间部门填写《不合格品评审报告》,报品管部组织评审(包括会签); b) 由品管部会同生产部、技术工艺部进行不合格品的评审(必要时,由常务副总经理组织评审),并将评审处置方式记录在《不合格品评审报告》中,分发相关部门。 4.5 进货不合格品的处置 经评审处置判定为拒收的不合格外购(协)件,由品管部检验员开具《进货零部件产品检验入库单》,随物流转交由物流中心,由生产部、物流中心负责向供方退货或调换。 4.6 加工、装配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的处置 a) 操作者在加工装配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外购(协)件,应放置于“不合格品”标志的盒/箱内或指定区域内。 b) 适时进行实物调换,调换后由品管部检验员进行复检,并在《产品调换/复检记录表》上签署评审处置结果,交相关方处理。 4.7 成品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包括顾客退货)的处理 因产品运输损坏或产品内在质量不符合要求等而造成交付后产品不合格又无法维修,由生产部与顾客沟通,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相适应的措施。 4.8 库存不合格品处置 4.8.1 品管部复检库存产品时,发现的不合格品应由物流中心负责标识、隔离的同时,按本程序4.4的规定办理,并以《不合格品评审报告》形式,书面通知生产部、技术部、物流中心等相关部门车间处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8.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3/3 4.9 在生产过程中(包括首、巡)发现不合格的产品(零部件)报废,由检验员填写 《不合格品评审报告》,并逐级审核后,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审批。 4.10 不合格品的重新验证。 4.10.1 属返工/返修的产品,相关车间按照《进货检验零部件产品检验入库单》,及《检验记录单》记录内容返工/返修。 4.10.2 经返工的产品,应由相关车间重新开具《进货检验零部件产品检验入库单》送检,检验员按《产品监视的测量控制程序》,对不合格项目及相关联项目重新进行检验后方可作最终处置,其结论应记录在相应《检验记录单》。 4.11 由品管部保持不合格的性质及任何随后所采取的措施的记录。 5 相关文件 QXJ2-7.5.3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QXJ2-8.2.4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6 记录表单 QXJ4-7.5.5-08 《不合格品退货单》 QXJ4-7.5.5-09 《产品调换/复检记录表》 QXJ4-8.2.4-04 《检验记录单》 QXJ4-8.2.4-07 《进货零部件产品检验入库单》 QXJ4-8.3-01 《不合格品评审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8.5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1/3 1 目的 及时查明实际或潜在不符合,采取措施消除不符合原因潜在的不符合原因,以防止其再发生或发生。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过程及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有关不符合原因的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控制。 3 职责 3.1 品管部负责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组织、协调,及验证工作; 3.2技术工艺部负责技术、工艺问题的原因分析,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3.3 各部门、车间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纠正或预防措施的实施。 3.4各部门负责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及时发现现时和潜在的不符合,实行纠正预防措施并持续改进。 4 程序 4.1 凡是与公司产品、过程及质量体系有关的不符合,应根据所发生的不符合或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4.2 纠正措施 4.2.1 不符合项的有效处理 4.2.1.1 对产品实现过程(包括顾客投诉)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有效处理。 4.2.1.2 对质量体系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应按《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规定由相关部门负责处理。 4.2.2 不符合的评审 4.2.2.1 各部门根据产品、过程的质量体系下列情况的有关不符合信息,将其填入《信息反馈处理单》相应栏中,反馈给品管部。 a)产品发生较多批相同类型的不合格; b)过程或活动反复发现的问题;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8.5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2/3 c) 需方或认证机构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 d)顾客多次提出的抱怨; e)供方同一产品较多批类似的不合格; f)较大批量同一项目多次的返工、返修或报废; g) 对各种持续偏离质量目标的现象。 4.2.2.2 根据上述不符合信息的反馈,经品管部组织评审其不符合影响程度(必要时,报请管代),对确定需开展纠正措施活动的,由品管部将《信息反馈处理单》转发责任部门。 4.2.3 原因调查分析 4.2.3.1 责任部门接到《信息反馈处理单》后,应结合下列相关的质量记录进行调查分析: a) 检验和试验有关记录; b) 过程(工序)控制方面的记录; c) 内、外部质量审核结果的记录; d) 顾客投诉、质量反馈情况和不合格处置报告。 4.2.3.2 在调查的基础上,从人员、设备、材料、方法和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4.2.4 确定和实施纠正措施 4.2.4.1 针对不合格及其产生原因,由责任部门负责拟出纠正措施,并应落实责任人、预计完成期限,并报常务副总经理。 4.2.4.2 当须采取纠正措施涉及多个部门时,应由生产部或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实施。 4.2.4.3 管理者代表负责纠正措施实施的监督管理。 4.2.5 有效性的验证 4.2.5.1 按照计划已完成纠正措施的,由品管部负责组织纠正措施的验证。 4.2.5.2 纠正措施经验证无效或效果不明显,应由原责任部门重新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采取再纠正措施。 4.2.5.3 验证的结果应由验证人员在《信息反馈处理单》中予以记录。 4.2.5.4 经验证有效,须纳入质量体系文件或技术文件更改的,应由办公室或技术工艺部按《文件控制程序》中有关规定进行修订或更改。 4.2.5.5 对内部质量审核提出不符合,应按《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验证。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号: QXJ2-8.5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09年4月1日 新机电器 版次/修订次:B/0 页码:3/3 4.2.5.6 对顾客的投诉和出厂不合格产品的纠正措施及结果,若有必要应由品管部或技术 部与顾客沟通。 4.3 预防措施管理者代表。 4.3.2 品管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潜在不符合及其原因,明确防止不符合发生的措施的需要。 a) 对一般性预防措施,由有关的职能部门确定并实施预防措施; b) 对重大的或跨部门的预防措施,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确定实施预防措施。 4.3.3 负责采取预防措施的部门应将措施内容和时限等记录在《信息反馈处理单》中。 4.3.4 预防措施的实施、验证按本程序中4.2.4和4.2.5规定办理。 4.3.5 经验证有效、须纳入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的更改,应按本程序4.2.5.4规定办理。 4.4 品管部对公司和各职能部门采取和实施预防措施的情况,应定期进行评价和总结,提交管理评审。 4.5 品管部负责有关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的保存。 5 相关文件 QXJ2-4.2.3 文件控制程序 QXJ2-8.2.2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QXJ2-8.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 记录表单 QXJ4-8.5-01 《信息反馈处理单》 www.m448.com www.m448.com 编制 审核 批准
本文档为【【DOC】-《青田新机电器(高低压)程序文件汇编》(55页)-程序文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623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28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