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切脉法

中医切脉法

举报
开通vip

中医切脉法  1切脉的具体方法(切脉应有一定的方法,方能测得病人的真实脉象)  1.1平臂、仰掌、直腕诊脉时,首先令病人坐正,将  1.2布指病人平臂、仰掌之后,医者则应布指切脉。如何布指?朱肱《活人书》中说 “凡初下指,先以中指按得关位,乃齐下前后二指为三部脉,前指,寸部也;后指,尺部也”。那么,关位在何处?《难经》云 “掌后高骨是为关上”。就是说医者先以中指取定关部(掌后有高骨隆起之处即关部),然后齐下前后二指于尺寸部,并以食指切寸,无名指切尺,不可前后颠倒。因三指之皮肉厚薄不同,敏感性也各不相同,其中食指敏感性最强,中...

中医切脉法
  1切脉的具体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切脉应有一定的方法,方能测得病人的真实脉象)  1.1平臂、仰掌、直腕诊脉时,首先令病人坐正,将  1.2布指病人平臂、仰掌之后,医者则应布指切脉。如何布指?朱肱《活人书》中说 “凡初下指,先以中指按得关位,乃齐下前后二指为三部脉,前指,寸部也;后指,尺部也”。那么,关位在何处?《难经》云 “掌后高骨是为关上”。就是说医者先以中指取定关部(掌后有高骨隆起之处即关部),然后齐下前后二指于尺寸部,并以食指切寸,无名指切尺,不可前后颠倒。因三指之皮肉厚薄不同,敏感性也各不相同,其中食指敏感性最强,中指次之,无名指  1.3悬腕、提肘、举臂、运指切脉时,病人应有一定的姿势,医生亦应取一定姿势。“悬腕、提肘、举臂、运指”,就是说切脉时要把指、腕、肘、臂的力量都运用起来,方便于切寻脉象。古人比喻 “三折肱,九折臂,乃为良医”,即是形容医生切脉时的姿势。  1.4虚静凝神,调息细审《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云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就是说,诊脉时不可闲谈笑语,或边问诊边切脉,以致分散精力,扰动气血,使脉象不真,必须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于指下,并调匀自己的气息,细心审察其脉象。  1.5指法切脉指法有临床常用者有以下几种。  1.5.1举按寻推什么叫举按寻推?滑伯仁的《诊要枢要》中云 “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即是说,布指之后,分别用轻、中、重三种不同的指力作用在寸关尺三部以切寻之,这种方法又分别称为浮取、中取、沉取。《难经?第四难》说 “心肺俱浮……肝肾俱沉,……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故 浮取――轻按――寸部――候心肺;中取――中按――关部――候脾胃;沉取――重按――尺部――候肝肾。  浮取、中取、沉取三部切脉指法,概括起来叫“举按寻推”法。举按,以诊脉之高深,寻推,以诊脉之广狭厚薄。  1.5.2单持、总按一指单按叫单持。单持是通常习用的一种指法。滑伯仁说 “先以中指定得关位,却齐下前后二指,初轻按以消息之,次中按以消息之,次重按以消息之,然后自寸关至尺,逐步寻究”。滑氏提出的指法,就是单持指法。下指之后分别在寸关尺以轻、中、重不同的指力进行切寻之。这种指法可用于“左通心肝肾,右通肺脾命”的脏腑配位。但是在使用单持指法时,左寸需轻取以六菽之重候心,左关需重取以十二菽之重候肝,左尺更重取以十五菽之重候肾;右寸轻取以 三菽之重候肺,右关稍重取以九菽之重候脾,右尺更重取以十五菽之重候肾。如对每脏浮中沉三部概以同等压力,而不用轻重菽豆法以区别之,则指下所见的各脏脉象容易混淆不清,会对疾病作出不正确的判断而影响治疗。  单持指法是医生三指分别在寸关尺三部次第按之,其不足之处,因人之无名指感觉迟钝,不如食指、中指灵敏,用无名指按尺部,往往因无名指感觉迟钝,不能达到满意的寻求目的。为了补助无名指的不足,可以将食指或中指移到尺部代替无名指,这样可以补助无名指迟钝的缺点。  总按是以三指同时加压切按,以同等压力作用在脉管上。总按指法适用于轻重浮沉脏腑配位。  总按实为俯仰指法。总按时三指指目应参差相齐,三指压力应均等。若三指指目参差不齐,不齐则三指压力不匀,不匀则影响指下所见。为了避免指目参差不齐和压力不匀的缺点,每当下指之后,或遇有脉气薄软或窄细无力者,则应细调三指,使三指压力均等。假如有一指突出,则使总按变成了单按。因此,无形中就失掉了总按的切诊意义。  单持、总按各有优点。脉如说 “察病之法,先单按以知各经隐曲,次总按以决虚实死生……要之,审决虚实唯总按可凭”。故通过单持、总按可以测知所属脏腑气血之虚实,邪正之盛衰,阴阳之消长等。  1.5.3初持、久按初持、久按和单持、总按是统一的。初持,是初下指所得之脉象。固定于一部,用较长时间进行切寻者为久按。初持、久按以诊脉之迟  1.5.4俯仰指法是以三指轻重相畸的指力作用在脉管上进行切诊。所谓“相畸”,是说三指指目,从食指起依次稍向下垂。如单持时食指宜轻,中指稍重,无名指比中指又稍重。总按时三指排列要顺应脉管走行的深浅度依次稍向下突。也就是说中指比食指稍突出一点,无名指比中指又稍突出一点。这里所谓的“稍突”,并非有明显的差异。假若不是这样,一指过度突出,则属意虽是总按,但却已变成单按。  1.5.5操纵指法是举按迭用。所谓举按迭用,并非如拍皮球似的,不停的举而即按,按而即举,而是应该随着病情的需要去举按之。举按时间的长短可暂可久。通过操纵指法,以察根气之强弱。  1.5.6移指法是将手指移向鱼际,或移向尺泽。以诊脉之长短或覆溢。(难经说 上鱼为溢 ……入尺为复)。  1.5.7直压指法是以食指(或大拇指)指尖朝向尺泽,顺着脉管以一指直压三关。此法适用于小儿诊脉。因小儿脉位狭小,以食指横渡三关脉上,而辗转以诊之。  1.5.8 辗转指法小儿脉位狭小,以食指横压脉上之后,辗转手指进行切寻。  1.5.9挽指法若病人不能平臂仰掌则采用此法。即手臂侧置,引伸展直,而后进行切诊。以上各种指法,在临床最常用者为前五种指法。  1.6位、数、形、势切脉时还要注意脉之“位、数、形、势”四个方面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1.6.1位即脉之所在部位。部位 有浮、中、沉、寸、关、尺等。从脉之所在部位以诊病之属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属里,属何脏腑。  1.6.2数包括脉搏之频率与节律。即脉之迟数、滑涩、促、结、代等。以诊病之属寒属热及气血流通之通畅与否。  1.6.3形即脉管之形状。如粗细、广狭、长短、厚薄、刚柔等。  1.6.4势即脉之有力无力。如敛舒、伸缩、进退、起伏之有盛衰等。势因形显,敛舒成形于广狭,伸缩成形于长短,进退成形于前后,起伏成形于高下,而盛衰则贯于诸势之中。故从形势可测知正气之强弱,邪气之消长情况。于位、数、形、势之中更察脉之微、甚、兼、独,则凡病之虚实寒热表里阴阳,全能测知,为分析病机,确定治法,运用方药提供了有力的根据,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几种诊法从敦煌遗书诊法类著作结合《内经》、《脉经》、《难经》的理论,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下列几种脉诊方法。  2.1三部九候法又称遍身诊法。《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云 “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帝曰 何谓三部?岐伯曰 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此名三部九候,三部者,天、地、人也。九候者,每部各有上、中、下,故名九候。  三部九候内应脏腑系指 上部 天,为太阳穴(两额之动脉),用以诊察头额病;地,为足阳明胃经的巨穴(两颊的动脉),用以诊察口齿病;人,为手少阳三焦经的耳门穴(耳前的动脉),用以诊察耳目病。中部 天,为手太阴肺经的经渠、太渊两穴(寸口桡骨动脉),用以诊察肺之病;地,为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大指次指间桡动脉),用以诊察胸中疾病;人,为手少阴心经神门穴(掌后锐骨的尺动脉),用以候心之病。下部 天,为足厥阴肝经的五里穴(大腿内侧上端),妇人取太冲穴,用以诊察肝之病;地,为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内踝后跟骨旁动脉),用以诊察肾之病 ;人,为足太阴脾经箕门穴(大腿内侧前上方),候胃气用冲阳穴,用以诊察脾胃之病。故通过三部九候诊法不仅能预测疾病的转归及预后,且从三部脉是否协调还可以判断疾病的整体化,倘若三部九候不协调,则预示着疾病预后多不佳。此外,出现病证的脉候愈多,病情愈重。如该段经文中说 “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腑脏,以知生死之期”。三部九候诊法对疾病的定位诊断(分属脏腑主病)亦颇有价值。由于九候距离分属脏腑较近,所以脏腑的疾病能较寸口分属部位反映的更快,更为直接,这样将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正如该段经文中说 “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此外,合谷穴多可预测胸中疾患,太溪穴可预测肾脏疾患,太阳穴跳动异常可预报颅脑疾患,手少阴神门穴异常搏动可预报心经疾患,都要比寸口诊脉反映及表现的病情要早一些,快一些。(以上摘自《敦煌中医药―精粹发微》56~57页)  2.2寸口诊法《内经》称之为寸口,亦称气口、脉口。《难经?第一难》云 “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 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寸口也。”寸口能独主五脏六腑,肺主气,气为血帅,五脏六腑之病可在寸口及时地反映出来,故《素问?经脉别论》曰 “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敦煌卷子《占五脏声色源候》二种(卷号为5614)亦说 “寸口者,五脏六腑血气之所终,故定死生决于寸口。”(关于寸口六部脉脏腑定位下面还要详述)  2.3弹踝诊法是指医生将其左手置患者足内踝上五寸处,微微按之,同时用右手手指轻轻弹患者足内踝,便可在左手处出现相应的波动感觉,借以从其波动感或振动感之有无缓急,来判断病情的一种古老的诊断方法。此诊法也见于传世本《素问》、《甲乙经》、《太素》等著作中。敦煌卷中写到 “以左手去足内踝上五寸,指微按之,以右手指当踝上微而弹之,其脉中气动应过五寸以上,需需然者,不病也。其气来疾,中手恽恽然者,病也;其气来徐徐,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手者,死也。”此脉的
本文档为【中医切脉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4482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6-03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