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案例—北海市总体规划

案例—北海市总体规划

举报
开通vip

案例—北海市总体规划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1—2020)一、总体规划修编的背景北海市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于1992年编制,1994年5月由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自规划批准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海市的发展条件分析1、有利条件资源条件港口资源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热带综合资源淡水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大西南的重要出海口 区位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广西旅游带的南端桂林柳州南宁南北钦防经济区的次中心城市北部湾城市带的中心城市之一北海市处于西南经济圈、华南经济圈和...

案例—北海市总体规划
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1—2020)一、总体规划修编的背景北海市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于1992年编制,1994年5月由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自规划批准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海市的发展条件分析1、有利条件资源条件港口资源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热带综合资源淡水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大西南的重要出海口 区位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广西旅游带的南端桂林柳州南宁南北钦防经济区的次中心城市北部湾城市带的中心城市之一北海市处于西南经济圈、华南经济圈和东南亚地区及海南经济特区结合部,雄居“一城系四南”的地理位置;北海市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我国大陆上离欧洲、非洲、中亚、西亚最近的港口;北海市邻近港、澳、粤、台等特殊地区,处于东部先进生产力向西南地区推进的过渡带;北海市已初步建成了相对完善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系统。时机西部大开发是北海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会促进北海市的快速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北海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城市经济与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初步形成了城市国民经济体系,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124.2亿元,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619元。城市建设已初具规模,2001年市区总人口52万人,建成区已达32平方公里,已初步形成了中等城市的设施条件和基本格局。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位居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前列。旅游业建设已初见成效,2001年接待国内游客34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54亿元。接待境外旅游人数4.01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30.66万美元。2、目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城市化水平偏低,中心城市实力小,带动力不足 2000年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为27.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 尽管北海市近年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整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1000美元,尚处在发展的较低水平,在自治区中也仅居中等位置。 产业结构呈现出农业地区中心城市的特征。大量土地闲置,消化仍需时日,直接影响今后一段时期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现有闲置土地面积近20平方公里,而且分布在现状建成区内及其周边。停缓建工程面积达121万平方米。空置商品房面积达100万多平方米,仍需要相当一段时期的消化。城市特色、城市形象不鲜明,城市旅游资源缺乏整合 城市建设缺乏有序性,中心城市框架拉得过大,土地使用效率过低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总体规划编制至今已逾十年,超过了近期规划的年限,城市建设缺乏近期规划的指导。 总体规划编制时对城市发展和建设速度的估计过于乐观,导致规划目标难以实现,城市建设出现盲目拉大架子、荒弃用地较多的倾向,城市有限资源未发挥有效作用。 国家启动了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广西自治区调整了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与战略。北海市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发生相应转变,因此需要明确城市定位,并制订新的策略与规划作为指导。二、规划原则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区位优势,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到全自治区的区域城镇体系的建构之中,明确在“南北钦防”中的地位和分工,促进地域的合理开发和整体发展。立足现实,既要从北海市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建设时序要求出发,又要解放思想,面向未来,预见到城市长期的可能,充分估计不可预见因素,按照高起点、高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进行合理引导,为未来持续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社会和各项建设发展的新特征和新问题,明确城市建设发展必须服务于和服从于经济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引入经营城市的理念,提高城市竞争力,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协调好城市住宅发展、旅游设施、工业仓储布局与公共设施配套、市政工程建设、环境保护、自然及人文景观保护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城市与环保模范。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创造城市的个性与特色,建设最适于人居的城市。规划编制要保证城市空间布局上的连续性和实施弹性,既要强调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功能分区和道路网络以及重要市政工程设施布局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同时又要在兼顾发展的时段和规划的层面,使之兼具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布局弹性。1、规划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北海市行政管辖区域,共3337平方公里。2、规划期限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分为近期(至2005年)和远期(至2020年)两个阶段。适当考虑中期(2010)和远景期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布局。三、规划范围和期限四、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1、城市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以旅游业和商贸业为先导的第三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工业及与之相衔接配套的产业群体,力争形成“二、三、一”排序的产业发展格局。城市经济实力有较大的提升。到2020年全面达到小康社会的指标,进入中上发达城市的行列,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推进全市的城市化进程,强化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强化亚热带滨海城市的风貌特征特色,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为北海市的经济腾飞打好坚实基础。保护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成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生态保护战略2、城市发展战略五、城市性质与规模1、城市性质 全国著名的亚热带海滨旅游城市,大西南重要的工业和商贸港口城市。上版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经济实力在整个北部湾沿岸地区居首位,是广西及西南腹地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重要口岸,是一个以发展商贸、金融、工业、海洋渔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具有国际性影响的综合性港口城市。2、城市人口规模至2005年,全市域人口为178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8%。中心城区人口为69万人,其中主城区为44万人,铁山港为5万人,廉州为20万人。至2020年,全市域人口为287万人;城市化水平为60%。中心城区人口为150万人,其中主城区为95万人,铁山港为20万人,廉州为35万人。3、城市用地规模至2005年,北海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为88.8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128.7平方米。其中:主城区为58.8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133.6平方米;铁山港为10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200平方米;廉州为20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100平方米。到2020年,北海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为200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133.3平方米。其中:主城区为11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121平方米;铁山港为50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250平方米;廉州为3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100平方米。与上版总规人口规模的比较与上版总规用地规模的比较核心经济区:包括市区及廉州镇。东部经济区:包括山口、公馆、白沙、闸口、沙田、曲樟。北部经济区:包括石康、常乐、十字路、石湾。西部经济区:包括西场、党江、沙岗、乌家、星岛湖。1、城镇经济区划分六、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一级城镇为主城区,即北海主城,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规模为95万人;二级城镇为辅城,包括廉州和铁山港,是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人口规模20-35万人;三级城镇为中心城镇,共5个,包括公馆镇、山口镇、南康镇、西场镇、石康镇,人口规模在5万人左右;四级城镇为一般镇,14个,为各区县中的一般城镇,担当各乡镇的地域中心功能,人口规模0.5-2万。包括涠洲镇、福成镇、营盘镇、曲樟镇、十字路镇、星岛湖镇、党江镇、沙岗镇、乌家镇、常乐镇、闸口镇、公馆镇、白沙镇、沙田镇。北海主城区铁山港辅城区廉州辅城区西场镇石康镇公馆镇山口镇南康镇中心城镇主城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点发展旅游度假产业、高技术产业和商贸服务职能,是城市魅力和历史文化的重点体现区域。城镇职能3、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城镇职能铁山港辅城区:中心城区的次中心之一,以港口为核心,发展转口贸易、临海重化工业和能源工业等。城镇职能廉州辅城区:中心城区的次中心城市之一,以特色工业、现代农业、海洋产业为基础,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导向的沿海历史文化旅游城区。4、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形成和发展“三城一带”的城镇空间结构“三城”“一带”325国道市域交通七、岸线利用规划港口码头岸线高德综合渔业码头北海深水港货运码头南漫港游艇码头侨港客运码头营盘综合渔业码头铁山港综合货运码头旅游岸线生活岸线观赏岸线工业岸线军用岸线八、旅游规划区域旅游结构珠三角旅游区桂北旅游区越南旅游区北海海南岛旅游区北海市旅游发展的主体。形成: 银滩海滨国际休闲、康复、疗养度假带; 海城海滨观光、美食娱乐、购物带; 东星—牛尾岭生态农业园;鲤鱼地环保生态园、高尔球场及南国花卉苑; 营盘珍珠文化旅游区。1、银滩—海城多功能旅游区北海旅游区划以休闲性海岛旅游和生态观光旅游为特色,适当发展探险旅游。2、涠洲岛—斜阳岛海洋特种功能旅游区以历史文化和人工水体景观为特色。3、廉州—星岛湖观光度假旅游区形成海洋探奇、文化观光旅游以及风光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区。4、山口海洋生态旅游区九、市域空间发展管制1、北海市区范围:北海市区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为957平方公里。城镇建设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加大中心城区建设的力度,禁止在中心城区之间的广大开阔空间范围内大规模的城镇建设。发展南康镇,作为该地区内的中心城镇。结合渔港建设适度发展营盘镇,保留福城镇。靖海镇、西塘镇、驿马镇、高德镇、咸田镇、侨港镇并入主城区,兴港镇并入铁山港辅城,实施城市管理。严格按照岸线规划控制滨海岸线的开发利用。旅游和生活性岸线应保持其开放性,严禁其他功能侵占旅游和生活岸线。金海岸大道以南、从大冠沙到冠头岭为银滩风景旅游区范围,该区段建设严格按照《银滩旅游度假区规划》实施建设。主城区内的中山路、珠海路沿线规划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该区范围为四川路至广东路之间的北部湾路南侧200米向北至北部海岸线,面积为1.7平方公里。以特色骑楼街为主要特色,形成旅游休闲的特色地区。从历史文化保护区向外各个方向500米为风貌协调区,该地区的建设应控制建筑高度,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建筑风貌进行协调。对鲤鱼地生态保护区和银滩西区、大冠沙生态保护区进行生态性建设,限制在该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建构筑物建设,保持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物种的多样性。严格控制铁山港港区和临海工业的环境污染,在采用技术措施限制污染的基础上,保证生活区和产业区之间有不少于2公里宽的绿化隔离带。2、红树林、儒艮保护区范围:山口镇、沙田镇全镇域,以及白沙镇域内白沙镇至沙尾村公路以南的部分,总面积286平方公里。在本区范围内,严禁建设有污染的工业,尤其是产生大量污水的企业。严格禁止在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和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300米内海围垦养殖、开辟盐田和进行围塘海堤的建设。部份生态危险的红树林区要采取封林复育的措施,恢复红树林自行繁育的能力。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内的建设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的法律规章执行。3、星岛湖旅游度假区范围:以洪潮江水库为中心,南以南北高速公路为界,东以石湾镇至灵山镇的公路为界,西部以乌家镇至那思镇的公路为界,北以市界为界。面积约167平方公里。搬迁该范围内的所有工厂,严禁在该区域内新建工厂,并注意防止农业对水库的污染。疏解区内居民,减少农村居民点数量和居民数量,降低建筑密度。水库内严禁围网养殖。水库周边50米范围内建设绿化景观带,不得进行房地产开发。加强周边山体的植被保育。4、牛尾岭水库水源保护区范围:西至钦北铁路,北至合唇铁路,南至龙头江水库北部的道路,东至牛尾岭水库以东1500米。面积约38.2平方公里。牛尾岭水库为城市水源,全面实施国家有关水源地保护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严禁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水库的整个水面以及上游1000米、下游500米、周边300米范围,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执行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Ⅱ类标准,在此范围内不得兴建任何工程建设项目。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外围,陆域宽200米、水域延伸500米的范围,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执行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Ⅲ类标准,在此范围内不得兴建任何与取水工程无关的工程建设项目。5、涠洲岛范围:涠洲岛本岛。面积约24.7平方公里。岛上不宜发展工业,尤其是有污染的工业和用水多的工业。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禁止使用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用品,岛上垃圾必须在岛外处理掩埋,污水必须处理后排放,并且不得排放于环境敏感地带。控制岛上机动车的数量,鼓励电力车的发展。限制渔业和养殖业对旅游的干扰。保护火山地貌、海蚀地貌以及树林生态环境。在鳄鱼山火山公园及其周边500米内禁止开山炸石,砍伐树木和捕杀鸟类。在珊瑚礁附近严格禁止污水排放和倾倒垃圾,严禁开采珊瑚,严禁建设海上固定设施。禁止船舶在珊瑚礁海域抛锚。从环涠洲岛最低潮位线至沙滩、崖壁的上缘为界(城镇岸线、港口岸线除外),严禁采石、挖沙。除游步道外,禁止任何人工建筑及设施的建设。沿海岸线最高潮位线以上200米禁止开山取石、挖沙、建设坟墓、开荒种地等破坏环境和自然地貌的活动。适当建设相关的旅游设施和小型浴场,但是不得建设与旅游无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形式、体量、色彩、高度等应该与环境协调。此范围内保护天主教堂、圣母堂、三婆庙及其周边环境。十、中心城区总体布局1、中心城区规模北海市城市中心城区由主城区和铁山港、廉州两个辅城组成。主城区人口为9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15平方公里铁山港城区人口为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廉州城区人口3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5平方公里到2020年,中心城区总人口为150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共200平方公里。主城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点发展旅游度假产业、高技术产业和商贸服务职能,是城市魅力和历史文化的重点体现区域。2、中心城区的功能组合铁山港辅城区:中心城区的次中心之一,以港口为核心,发展转口贸易、临海重化工业和能源工业等。廉州辅城区:中心城区的次中心城市之一,以特色工业、现代农业、海洋产业为基础,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导向的沿海历史文化旅游城区。主城区——铁山港的交通联系北铁一级公路滨海大通道3、中心城区间的交通联系主城区——廉州的交通联系南北高速公路北海大道延伸路南珠大道延伸路铁山港——廉州的交通联系325国道南北高速公路4、中心城区周边的生态建设以北海主城的绿地系统建设为重点,以两个辅城的绿地为两翼,以干道、铁路、河流的绿色通道为经纬,串联城市绿地和风景区林地、生态绿地和农田,形成整体的绿化网络。保护中心城区之间的基本农田,成为各城区之间永久性的绿色开放空间。牛尾岭水库、廉东水库、清水江水库、鲤鱼地水库的生态绿地为永久性绿地,不得占用为城市建设用地。建设沿海岸建设绿色防护林带。5、远景发展设想发展目标:将北海市建设成为风景优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拥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优越的人居环境的现代化大城市。远景发展规模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30万人左右,其中:主城区人口控制在150万人左右,铁山港区控制在30万人,廉州城区控制在50万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内,其中:主城区180平方公里,铁山港区70平方公里,廉州50平方公里。远景规划图十一、城市总体布局1、城市发展方向主城区主要发展方向现城区银滩旅游度假区主城区次要发展方向主城区现状图2、规划城市建成区用地北海市主城区规划用地范围:北面、西面、南面各以海岸线为边界,东面以南北大道为边界;另外包括东南面7平方公里的大学城和北面由北铁一级公路、南北高速公路、龙头江水库和西面海岸所包围的工业区。总计用地115平方公里。3、城市空间布局结构铁路北生活居住片区铁路南生活居住片区西部产业园区东部产业园区银滩旅游度假区大学城产业区4、城市公共中心布局市级商业中心市级行政中心市级文化中心市级体育中心旅游活动中心科技活动中心居住区中心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远期 面积(ha) 比例(%) 人均(m2/人) R 居住用地 3137.46 27.29 33.03 C 公共设施用地 1957.88 17.03 20.61 M 工业用地 1629.59 14.18 17.15 W 仓储用地 200.48 1.74 2.11 T 对外交通用地 246.54 2.14 2.60 S 道路广场用地 1940.17 16.88 20.42 U 市政设施用地 97.42 0.85 1.03 G 绿地 2203.52 19.17 23.19 其中 公共绿地 1252.48 10.90 13.18 防护绿地 951.04 8.27 10.01 D 特殊用地 82.19 0.71 0.87 小计 城市建设用地 11495.25 100.00 121.00十二、综合交通体系1、航空扩建福城机场,完善和提高机场等级。争取建设涠洲岛直升机场。2、港口规划北海港在现有4个万吨级以上泊位的基础上新建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使万吨级泊位达到10个。规划将位于侨港、南漫港的渔港搬迁至高德港、营盘渔港。规划保留并扩建侨港国际客运码头,配套相应设施,完善功能。南漫港结合银滩旅游度假区规划进行开发建设。规划削减外沙渔港规模,完善外沙岛餐饮休闲功能,提高周边环境质量。远景逐步搬迁渔港功能。3、铁路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充分发挥铁路在北海与周边地区及全国主要城市中远距离客货运联系中的作用。新建合唇铁路以及到铁山港的铁路专用线。疏通北站的对外交通联系,增加仓储等相关用地,围绕货站形成城市的货物流通中心。4、公路衔接好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提高市区的对外交通能力。南北高速公路与北铁一级公路相交处设互通式立交。提高对外公路标准,改善主城区的对外交通条件。规划主城区对外公路有4条,包括现有的北铁一级公路和通往廉州的公路,以及规划的通往铁山港的第二通道和主城区西北侧的滨海公路,均为一级公路。搬迁现有客运汽车站至火车站场北面,形成铁路、公路客运一体化。5、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布局城市道路网布局基本采用正交格网形式,完善环半岛景观道路,在旅游度假区采用相对自由的路网结构。规划城市道路广场用地194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9%,人均20.4平方米。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快速路:在铁路线南侧、沿铁路线规划一条货运快速路。规划快速路为全封闭式,主要服务于港口货物的疏运和快速交通。南北高速公路及入城段 快速路 城市主干道:主城区的主干道网采用“方格网”形式,形成“六横五纵”布局。“六横”北部湾路北海大道西南大道新世纪大道扬帆大道金海岸大道“五纵”云南路四川路广东路上海路南珠大道东部工业区主干道东部工业区因受北铁一级公路等的分割,道路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四纵”“五横”规划区主干道道路总长度151.8公里,主干道路网密度1.32公里/平方公里。 城市次干道 次干路连接主干路和支路,间距400—600米,道路宽度规划控制在20—40米。 规划区次干道道路总长度142公里,次干道路网密度1.23公里/平方公里。 城市支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区内短距离交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支路系统的完善。 城区内支路网密度应达到3—4公里/平方公里。7、公共交通规划 根据北海的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模式从空间上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跨主城区与辅城区间的快捷公交网络,采用公交专用道和大站快车的方式;第二个层次是各城区内的公交服务网络,并通过公交换乘枢纽完善两个层次网络间的衔接联系。 主城区内基本采用东西、南北相加环形公交线路的方式进行组织。 主城区内设公交总站两处,一处位于火车站北侧,与长途客运中心相结合;一处位于西部工业区。8、主要城市广场除现有北部湾广场之外,规划增加两处新的大型广场。一处位于火车站北部的站前广场;一处位于行政中心的市政广场。银滩规划安排一新的休闲娱乐性广场。9、停车场外来货运机动车停车场,主要设置在城市的出入口附近,全市共设2处。城市大型公共停车场布置在市中心和居住区中心。规划市内大型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共10个。在银滩旅游度假区设三处为旅游服务的公共停车场,每处用地2—3公顷。居住用地布局以西藏路、四川路、广东路、上海路、南珠大道、北铁一级公路、铁路、金海岸大道、美景路为界,将主城区居住用地划分为11个片区。公共设施用地布局主城区采用双中心模式工业用地布局城区集中建设东西两片工业区,分别位于主城区的西部和东北部。东部工业区:集中布置在北铁一级公路以北,南北高速路以西之间,以一类、二类工业为主。西部工业区:西藏路以西,包括158公顷的保税区用地。发展科技含量高,无污染的一类工业。在北海大道和上海路交叉口东南侧保留北生药业现状用地,形成一片小型工业园区,在规划远期适当扩展其用地。十三、城市绿化系统与景观规划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生态绿地 公共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 城市道路绿化2、生态居住混合用地在上海路东侧、银滩西区和中区布置生态居住混合用地,规模分别为320公顷和296公顷。生态绿地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低密度生态居住用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绿地规划结构分析环岛景观路(包括观海大道、茶亭路、滨海路、美景路、金海岸东大道)。3、城市景观系统规划城市景观风貌分区外沙岛及周边地区的海岛风貌城区北部沿海的古城风貌城区亚热带风貌银滩旅游度假区以四川路和广东路为城市南北向的主要景观轴线,以北海大道为东西向的景观轴线,共同构成城市景观轴线结构,并以此为骨架组织城市空间构图。城区景观轴线十四、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规划预测到2020年城市总用水量为95万吨/日。城市供水水源近期主要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远期以牛尾岭水库作为城市水源。规划保留龙潭水厂、禾塘水厂、北郊水厂等,改造相关的供应设施,提高供水能力。规划给水管网系统采用生活、工业、消防共用的统一给水系统,规划给水管呈环状布置,分期实施,形成分区供水的环状网系统格局。原规划冠头岭高位水池规划用地保留。2、排水工程规划规划城市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排水体系。规划预测污水排放量85.5万吨/日,污水处理量按污水排放的95%计,则污水处理量市区为82万吨/天。扩建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规划规模为67万吨/日,用地45公顷,处理工艺二级,排入地角内港。新建大冠沙污水厂,规划规模为15万吨/日,用地9公顷,处理工艺二级,排入西村港。3、电力工程规划电力网络建设遵循“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近远结合,合理布局,成环成网”的原则,建立安全可靠的网络系统。规划预测市区用电负荷为496MW。规划新建北海电厂,设计发电量为4×300MW,规划期内发电量为2×300MW。在全市域范围内设置220kv变电站共8座,110kv变电站共22座,其中新建220kv变电站6座,110kv变电站15座。对市区内的高压线以高压走廊方式进行整理,所有的电力输配主干线基本沿城市主干路布置成网。城市中心区和银滩旅游度假区等景观重要地区的电力线采取直埋电缆方式敷设;其他地区可以架空线为主敷设,但必须考虑安全实用、美化环境、节约用地和经济承受能力,线路应在规划走廊内敷设。4、邮电通信工程规划规划新建邮电信息枢纽中心1座,位于行政中心内,作为全市邮电管理和信息服务中心。形成中心支局、一般支局和邮电所三级邮政系统。新增邮政支局8处。电话主线普及率为60%,城区主线电话容量达到40万门。规划电信支局共9座。总局与各分局之间均实现环网通信。全市所有城市道路建成电信管孔,管孔规划必须满足各类公共信息业的要求,合理分配管孔资源。宽度40米以及以上的城市主干道两侧均有通信线路,40米以下道路的东侧或北侧有通信线路。有线电视规划:规划的放大器前端两个,位置在中心区及工业开发区内。5、燃气工程城市燃气近期仍然以现状北海石化厂贮配站作为近期燃气气源,远期采用天然气。规划远期居民耗热定额为3140兆焦/人年。在北铁公路北侧,北海北站附近仓储用地内设置一调压门站,作为远期燃气门站。采用高压储气,中压输气,低压入户的工艺设计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城市主干网为中压一级干线管网,小区管网和户内管线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分步实施。主干管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减少干管长度,市区燃气管道采用直接敷设,中压干管布置以环状与支线结合,干管沿城市主要道路敷设,管道燃气气化率为80%。6、环境卫生设施到2020年生活垃圾量预测为1020吨/日,粪便85吨/日。规划设置垃圾转运站24座,同时增设5处水上环卫收集点。继续扩建白水塘垃圾综合处理场,以卫生填埋为主,辅以机械化堆肥,引进焚烧处理技术。堆肥厂日处理能力1000吨,垃圾焚烧处理50吨,处理厂占地1000亩。十五、城市环境保护规划1、大气环境整治对策限制、整治现有大气污染源,合理布局污染性工业设施,确保污染源排放量控制在大气环境容量之下;对可能产生污染的企业采取三废处理强制措施,实现废气全面达标排放及高空排放。实现货运交通与生活性交通分离,限制不符合运输标准的车辆通行,逐步淘汰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积极开展植物绿化工作,降低城市粉尘污染。重点保护区内及周边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持大气环境的原始生态状况。2、水环境整治对策对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全面达标排放及深海远程排放,对城北工业区和铁山港工业区内地面径流采取适当的处理控制措施;逐步整治外沙、侨港等内港的水体污染状况;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逐渐恢复地下水水平面;逐步采用地表水为城市主要水源,严格控制水源地水质;合理控制滨海岸线的开发强度,维持其原有地貌特征,保持近海海域生态平衡。3、声环境整治对策扩大市区内机动车辆禁鸣区的范围,降低交通干线的噪声;严格控制夜间施工和娱乐场所的噪声,逐步提高环境噪声达标区的覆盖率。旅游区内适当提高噪声控制实施标准。4、固体废弃物整治对策实现能源非煤化,实行固体废弃物填埋前无害化处理,防止和减少由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十六、综合防灾1、防潮防洪规划建立健全防潮防洪水灾预警和防洪指挥系统,市内设一个气象中心和两个分中心。全面提高防洪(潮)标准,根据国家防洪规范,北海按重要大城市的标准设防,海岸堤岸规划按200-100年一遇潮水位设防。水库设防规划按千年一遇水位设防。城区内河道按百年一遇洪水设防。2、防震减灾规划通信、医疗、消防、公安、工程抢险等单位,原有建筑提高其抗震等级,新建的应分布于受灾程度最低的地方,并保证其便利的交通联系。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单位应迁至郊外,远离居民点或住宅区。疏散场地建设与城市绿地、广场建设相结合,人均疏散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规划防灾指挥部及备用指挥部内配备完善的指挥通信系统及通信警报系统。3、消防设施规划主城区消防站布局,按照消防站责任区面积4—7平方公里进行布点。规划到2020年,规划10个普通消防站。消防站和消防指挥中心按国家规定配备消防车辆及其它装备。规划在新世纪大道以南,广东路以西建设一个消防训练和后勤保障中心;近期新建侨港海陆两用消防站、东部特勤消防站。城市主次干道为消防车主要通道,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考虑消防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布置消火栓,间距不得大于120米,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宽度为60米(含60米)以上的道路应两侧设置。在城市东部工业区设易燃易爆仓储区,建设时应达到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并制定防灾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十七、近期建设规划1、近期建设年限与规模近期规划年限为2005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期限保持一致。至2005年,全市域人口为178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8%。中心城区人口69万人,其中主城区44万人,铁山港5万人,廉州20万人。 至2005年,北海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为88.8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128.7平方米。 其中主城区58.8为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133.6平方米; 铁山港为10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200平方米; 廉州为20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00为平方米。2、建设重点促进房地产业有序发展,对大量已批未建的闲置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整理,对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内容的用地进行调整。在铁路南建设新行政中心,带动城市南向发展,形成主城区南北商业金融、行政文化双中心格局。重点建设银滩中区和西区工程,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城市建设要突出北海亚热带海滨旅游城市和人居环境城市特色。加快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和铁山港临海工业等工业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突出滨海绿化带和景观道路建设,增加公园用地,完善道路两侧绿化建设,美化城区环境,力达园林城市标准。启动建设大学园区,带动教育科研产业发展。十八、中期规划1、中期规划年限与规模至2010年,全市域人口为216万人;城市化水平为50%。中心城区人口102万人,其中主城区65万人,铁山港10万人,廉州27万人。至2010年,北海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为137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134平方米。其中主城区84为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129平方米;铁山港为26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220平方米;廉州为27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00为平方米。 汇报 关于vocs治理的情况汇报每日工作汇报下载教师国培汇报文档下载思想汇报Word下载qcc成果汇报ppt免费下载 结束谢谢!
本文档为【案例—北海市总体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宝哥
资源教育工作者
格式:ppt
大小:13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02-17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