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矿山地质规范

矿山地质规范

举报
开通vip

矿山地质规范TYYGROUPsystemofficeroom【TYYUA16H-TYY-TYYYUA8Q8-TYYUA162】矿山地质规范地质测量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根据我国的《矿产资源法》,国家计委、经委颁发的《矿山生产地质和测量工作暂行规定》,全国储委制定的《岩金矿地质勘探规范),原国家黄金管理局制定颁发的《岩金矿山地质与测量工作条例》以及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法规,制定本制度。第二条矿山地质与测量工作是从矿山建设开始,到矿山关闭全过程的地质测量工作。第三条岩金矿山地测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基础,是矿山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

矿山地质规范
TYYGROUPsystemofficeroom【TYYUA16H-TYY-TYYYUA8Q8-TYYUA162】矿山地质规范地质测量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根据我国的《矿产资源法》,国家计委、经委颁发的《矿山生产地质和测量工作暂行规定》,全国储委制定的《岩金矿地质勘探规范),原国家黄金管理局制定颁发的《岩金矿山地质与测量工作条例》以及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法规,制定本制度。第二条矿山地质与测量工作是从矿山建设开始,到矿山关闭全过程的地质测量工作。第三条岩金矿山地测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基础,是矿山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测工作在矿山生产建设中起到保证、指导和监督的职能作用,矿山地测部门是矿山采剥、掘作业的技术指导、监督和验收部门。第四条矿山地测工作在矿山生产建设中的基本任务是:开展地测业务工作和技术管理,正确指导矿山采剥、掘作业,进行生产探矿,做好矿量升级,提供矿山生产建设的地测资料。通过矿量管理、质量管理和地测监督验收,促进矿山正规作业和充分合理的回收矿产资源。开展矿山地质勘探工作,不断增加新的储量,以便扩大矿山生产规模和延长服务年限。二.组织机构第五条公司设立地质测量部,统管公司的地质、测量工作。第六条地测技术人员是矿山生产人员,其定员不低于矿山全员的2%。另应配齐钻探、取样、清绘和资料保管等人员。第七条地测部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和经济责任制,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配备必需的设备、仪器、工具和其它装备。三.职责范围第八条开展矿山基建勘探和生产勘探工作,提高矿山勘探程度及工业储量的保有程度。负责基建和生产勘探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编制以及工程 施工 文明施工目标施工进度表下载283施工进度表下载施工现场晴雨表下载施工日志模板免费下载 的地测技术管理,促进矿山建设和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九条开展矿山地质勘探工作,加强矿区边部、深部及外围的勘查工作,不断扩大新增储量,以便扩大矿山生产规模或延长服务年限。第十条随着采掘工程的进展,督促和检查施工单位及时、准确地进行测量,开展地质编录,取样、加工、化验及化验检验工作,为编制矿山采、掘工程设计和计划提供地测资料。第十一条贯彻矿产开发的有关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参与矿山采、掘工程设计和计划的编审,负责采、掘工程的测量质量检查和地测技术指导,并对工程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检查与验收。第十二条正确划分地质储量与生产矿量的级别,及时进行储量计算,搞好储量管理。第十三条建立矿区控制测量系统,进行近井联系测量,及时进行地表及采、掘工程的测量工作。第十四条及时做好矿产开采损失与贫化计算和分析,对矿产的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进行检查和监督。第十五条根据生产、安全、环保需要,开展空场测量,岩石移动观测,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等研究工作;第十六条开展矿山地质、测量的科学研究,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加强技术交流和新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地测队伍素质,推动地测技术进步,实现地测技术管理现代化。第十七条根据生产需要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及时编报地测报表或完成其它各项地测工作。及时编制闭段、闭坑、闭矿的地质资料和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第十八条负责矿山地测资料、仪器和其它装备的整理、维修和保管工作。四.矿山地质第十九条开展矿山基建勘探,生产勘探和矿山地质勘探工作,以便提高已提交储量范围内的勘探程度,使矿山建设和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一般矿山保有工业储量不应低于三年服务年限。矿山保有地质储量低于五年服务年限,视为储量危机,应积极开展矿山地质勘探工作。第二十条努力推行勘探与采矿工程相结合的“探采结合”方法,积极推广找矿勘探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提高地质效果和经济效果。第二十一条及时做好矿产开采损失与贫化计算和分析,对矿产的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进行检查和监督。第二十二条根据矿区地质、水文地质及开采条件的复杂程度,结合矿山生产的实际需要,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安全环保地质工作,为矿山合理开采和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依据。第二十三条及时进行全部探采工程原始地质编录,通过室内整理、现场复查和综合研究,完成矿山必备的图纸、报表及文字等综合地质编录,为矿山生产及时提供所需要的地质资料。第二十四条及时进行各种取样、样品加工、测试和分析成果的检验工作,研究矿石质量特征及技术加工性质,进行矿石物质成份的综合查定和综合评价。为进行储量计算和指导采选生产提供依据。第二十五条严格按工业指标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矿体的圈定和连接,正确确定和求得储量计算的各项参数,定期进行铜、金及其它共生、伴生矿产的储量计算,掌握储量的保有和变动状况。第二十六条随着采掘、工程的进展,根据地质编录和地质取样成果,及时修改地质资料和勘探设计,开展采场二次圈定工作,做好地质技术管理、指导探采作业。第二十七条贯彻矿山开采的有关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参与矿山采、掘工程设计和计划的编审,负责采、掘工程的地质技术指导,并对工程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检查和验收。第二十八条进行地质科学研究,不断深化地质认识,掌握成矿地质规律,进行大比例尺成矿预测、,以指导成矿勘探工作,开展探采对比和矿床地质经济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探采的技术经济效益。改进矿山地质工作方法,加强信息交流,推广地质科技进步成果,逐步实现矿山地质管理现代化。第二十九条及时编制闭坑、闭矿的地质资料和报告。五.矿山测量第三十条建立基本控制网,以作为各项测量基础,并与国家控制网联测。在国家四等三角网、水准网基础上布设Ⅰ级测距仪导线网和水准网,如有特殊需要,可布设高一级网。第三十一条在Ⅰ级导线网基础上建立Ⅱ等导线网,作为近井点和采区控制点。第三十二条矿区各种测量标志是矿山测量的依据,按国家有关测量标志保护规定,委托当地政府妥善保管。施工区域内的测量标志,由施工单位负责保管,测量部门负责检查。第三十三条矿山测量是一项重要的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工作,随着采、掘工作进展,及时、准确地进行实测,并绘制各种矿山测量图件,全面反映坑内、外工程变化情况,提供各项测量资料。第三十四条参与矿山采剥、掘工程设计和计划的编审。对矿山采、剥、掘工程的施工,进行测设和测量技术管理。并对工程质量和数量,进行检查和验收。第三十五条会同有关专业对矿山生产矿量、矿产开采损失与贫化进行定期计算,并提出分析意见和改进措施。第三十六条凡与竖井(斜井)的贯通测量和千米以上的重大贯通测量,要做好贯通测量设计和误差预计,选择最佳的实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报请主管业务部门批准后施工。第三十七条根据矿山生产实际需要,进行空场测量、岩石移动、地压活动和露采边坡移动观测,为安全生产提供测量资料。第三十八条开展矿山测量科研工作,改革矿山测量方法,积极推广新仪器和新工具的应用,加强学术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矿山测量的技术水平。六.地测监督与验收第三十九条公司地测部是公司采、掘生产的技术监督验收部门。在总经理和总工程师领导下,依照国家矿产资源开发方针,采、掘技术政策和《岩金矿山地测监督验收规定》,以及本公司制定的有关细则,对采、掘作业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监督验收。第四十条公司地测部从编制采、剥、掘工程设计和计划开始,到工程竣工、采矿结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行使监督验收职能。第四十一条施工单位必须按地测部和生产设计和计划,对采、剥、掘工程进行测设后,方能进行施工,地测部有权制止无设计、无计划、无测设的乱采滥挖等不正规作业,在施工中严格质量管理,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按公司有关规定对采、掘作业量进行月验收。第四十二条依据《岩金矿山开采损失与贫化管理规定》、《岩金矿山储量管理规定》和《岩金矿山地质与测量监督验收规定》,对矿产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损失与贫化进行监督检查,以便充分回收矿产资源。第四十三条公司企业各级领导应积极支持地测人员行使监督验收职责,当地测人员行使正当职权遭遇非难或打击报复时有权越级申诉。七.科学研究第四十四条结合矿山生产和地测工作的需要,积极开展地测科学研究,以便尽快实现矿山地测技术及管理现代化。第四十五条加强矿山地测科研信息系统工作,积极开展地测学术活动,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更新技术,提高矿山地测水平。第四十六条充分发挥矿山地测综合研究的作用,配备必要的人员、仪器和装备,承担专题科研任务。地质测量专业管理标准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矿山地质测量专业技术管理的基本内容及行为准则。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矿山基建和生产时期地质、测量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二.引用标准、有关政策和技术文件国家黄金管理局《岩金矿山地质与测量工作条例》。三.矿山地质测量管理的基本任务1.在原地质勘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勘探,对已知矿体进行储量升级,提高对矿体的控制,为编制采掘(剥)技术计划和采掘(剥)设计提供地质依据。2.在矿区已知矿体边部和矿体的上、下盘,以及矿区外围勘查新的矿体,全面查清矿体的分布,充分回收可利用的矿产资源,扩大地质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3.为保证矿山持续稳定生产,适度超前开展生产勘探工作。其超前幅度,视矿床地质条件、开拓的难易程度、中段下降速度等因素确定。4.编制矿山生产勘探和地质探矿设计和计划,并根据批准的设计和计划编制季度、月度计划和设计施工的安排。5.生产勘探网度和地质探矿网度选择按我公司《地质测量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执行。6.对于生产勘探和地质探矿,要按有关规定严格施工质量和技术管理,对施工当中由于地质条件变化而遇到的问题,地质人员应及时处理解决。7.对探矿工程和所有采掘工程,要及时地、系统地进行原始地质编录,及时进行综合图件的制作、补充、修改。及时地反映各种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地质条件,确保为矿山生产所需而提供的地质资料正确和全面。8.及时提供采掘设计所需的地质资料,井通过矿体回采的揭露,验证地质资料的准确性,补做生产勘探时期的遗留工作,以便合理圈定矿体边界,正确指导开采,减少因圈矿而造成的矿产损失和贫化。9,实地进行地质取样,并保证取样质量,为研究矿物组成质量、数量、分布规律和特征,正确圈定矿体,进行储量计算和指导采矿提供可靠依据。10.随着生产勘探和矿体的开采,进行地探与生探,生探与开采的对比工作,总结勘探效果和经验,研究成矿规律,指导下步工作。四.矿山测量1.在矿区内应建立统一的矿区基本控制网,作为矿山各项测量的基础,并与国家三角网和水准网联接。2.矿区基本控制网的建立等级应视矿山的发展和需要而确定。3.在矿区控制基本网的基础上,用插网或插点建立近井点和采区工作控制点,作为坑内外联接测量之用。4.矿区内各种测量标志是矿山生产测量的重要依据,要加强保护和管理,地面控制点由所在区域的单位负责保护,井下导线控制点由施工单位负责保护,地测部门负责管理和定期检查。5.矿山测量是一项重要的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工作,随着采掘工作的进展,要及时准确地进行各项工作的实测,并绘制各种矿山测量图件,全面反映采掘剥工程的变化和坑内外工程的关系。6.参与矿山年度采掘(剥)技术计划和工程设计的编制审查,对矿山采掘(剥)工程进行技术管理,井对工程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检查和验收。7.凡与竖井、斜井的贯通及千米以上的重大平巷贯通测量。要做好贯通测量设计和误差预计并预定最佳的实施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8.对矿山开采损失与贫化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计算,按季汇总上报,并提出分析意见和改进建议。9.根据工作需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地压活动规律、重要生产建筑变形的观测研究工作,为安全生产提供测量资料。五.储量管理1.矿山资源是矿山生产建设的物质基础,矿山生产活动中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采掘(剥)技术政策和矿产资源法,认真做好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利用和保护工作。2.总经理、生产副总和总工程师全面负责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检查,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矿石的回采率,降低贫化率。3.安排专人负责地质储量和生产储量管理和平衡工作,经常对地质储量和生产矿量的增长、消耗、变动及保有情况进行计算,按规定统计、汇总上报。按季统计计算生产矿量,年底汇总上报。每半年对地质储量统计、汇总,年底按实际矿量计算图和矿量计算表汇总上报。4.矿山经基建勘探或生产勘探证实出现重大地质问题,难以满足《岩金矿床地质勘探规范》和生产建设要求时,应向主管部门和储量审批部门提出报告,以便及早采取措施,满足生产建设要求。5.严格按批准的矿床工业指标固定矿体和计算储量。随着矿山技术经济条件和市场行情变化,适时开展工业指标的试算工作,选取符合矿山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最佳指标,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六.矿产开采损失与贫化管理1.负责矿山开采损失率和矿石贫化率(以下简称两率)的计算分析和技术监督工作。2.在采掘生产中,认真贯彻“贫富”兼采、“厚薄”兼采、“难易”兼采的原则,进行合理配矿,不断降低两率。要做好富产矿石和废石的管理,防止人为的矿石损失和贫化。3.随着回采或出矿结束,计算分层(段)及采场的损失率和贫化率,同时按季度分坑口(采区)、中段(阶段)、采场、采矿方法和步骤分别进行两率统计,提出分析资料并上报有关部门。4.定期召开矿山开采损失与贫化分析,研究改进措施,不断降低两率,提高回采率。七.地测监督与验收1.矿山地测部门是矿山采掘生产的技术监督验收单位,在总经理和生产副总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依据国家矿产资源保护条例及有关采掘(剥)技术政策和我矿《地质测量工作条例》中有关要求,开展采掘(剥)工程的监督、验收工作。2.地测人员从采掘工程计划和设计的编制开始到竣工、采矿结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行使监督验收职权。3.地测人员按设计和计划对采掘(剥)工程及时进行测设和技术指导。对无设计、无计划、无测设的乱采、滥挖等不正规作业有权制止。4.每月对采掘(剥)工程作业量进行验收。矿山各项采掘工程作业量一律以地测部门验收的数据为准。5.做好矿产综合查定和综合评价工作,为共生和伴生有益矿产的综合回收提供依据。严格储量核销制度,对不能回采的矿体或矿块,不能放出的存窿矿石、不能回收的共生及伴生矿产应申请核销。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列为损失矿量。八.水文地质调查1.开展矿山水文地质调查是研究矿床的开采条件,保护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因此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必须超前进行。2.查明地下水的性质、活动规律及地表水的水力联系,对矿床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给予正确的评价。3.定期进行涌水量观测,对采掘工程可能发生的突然性涌水隐患进行预测,并制定探水、治水方案和措施。4.对矿体或近矿围岩的导水构造、岩水构造的分布规律进行调查研究,为采矿工程的设立和开采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依据。5.及时进行采掘(剥)工程的原始编录和水文地质综合图件的建立补充和修改要开展专题研究工作。九.矿山地测资料管理1.地质测量资料是矿山技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矿山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料。因此要求妥善使用、保管,按时归档。2.地测资料包括文、图、表等原始资料和综合资料。各种资料应分类整理、装订,并设专人收集、保管,具体按公司科技档案管理标准有关要求执行。3.各种地测图件的编制必须按规定的线条、符号、颜色的字体进行,并注意图面的布局合理、整洁美观。4.原始地测资料和综合地测资料在使用、复制之前,必须完善审核手续。十.地测科学研究1.根据矿山生产和地测工作需要积极开展各种研究工作。2.加强技术交流,推广先进经验,注重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不断提高矿山地测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地质专业技术标准本标准旨在加强地质专业的技术管理,确保地质资料规范化、系统性,为采掘工程计划及日后闭坑报告的编写提供可靠准确的理论依据。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探矿工程规格、地质制图、地质取样、储量分级、生产矿量划分、原始地质编录、综合地质编录和“两率”计算等。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地质专业管理。二.生产探矿工程规格及要求:1.专用探矿平巷,其断面规格2mxl.8m(B/4),断面尺寸不得超出,方位不得超过±,其坡度不得超出%。2.探矿上山:其断面规格2mxl.8m(B/4),断面尺寸不得超出,方位不得超过:,其倾向偏差不得超过;沿矿体底板向上掘,必须使矿体和围岩在掌子面上各占一半。3.专用探矿天井,其断面规格,断面尺寸不得超出,垂向偏差不得超过±。4.探矿穿脉必须穿透矿体,但一般不超过2m。5.一般探矿工程应本着探采结合的原则布设,采掘工程规格标准与采矿专业商定。三.地质制图:1.图幅规格及图饰标准图号规格(按坐标网算)(mm×mm)图名内图廓线(mm)外图廓线(mm)内外图廓间距(mm)图边宽(mm)字体字规格高×宽(mm)字间距(mm)左右下上1#1000×800魏体40×40302123830962#800×500魏体30×30202123830863#500×400黑体20×20152123830764#400×200黑体10×1010112242444注:图幅需加长或加宽时按1OOmm的整数倍增加。2.图签栏规格:90mm×49mm。3.其他线条及文字规格:坐标线及其注记,勘探线及其注记。工程轮廓线及其注记,采空区边线及其注记。基线、地质界线、地层、岩石、方位标、图例、接图表等线条及代号、注记。图签栏位于图框内右下角。断层线:,褶皱构造线,其代号均为。比例尺:,一律以数字比例尺表示,标于图名下方中央。图名安放在图幅的上方中央,图名两端要留一定空白,不能占满图幅。接图表位于各分幅图框外方上方(即图名左下侧)。图例、符号位于图框内的左下方,如左下方无空白处,则置于图框内两侧或下方或图框外的下部。图例、符号的排列顺序是:直排图例时代较新的在上,老的依次往下排列。横排图例新的在左,老的依次往右排。图例排列顺序一般为地层、岩石、构造、矿床、地貌、地物、工程等。为避免重复,分幅图、同类图无须每幅都标注图例、符号。所有平面图的坐标网一律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编绘,不得编绘斜坐标网。坐标网数值标于内外图廓间隙处。所有注记首先应配置在被注记物的右方,其次是上方、左方,最后才是下方。字要正(即字脚只准朝正南图廓),手写用等线体。4.常用综合地质图件比例:用于年度采掘技术计划编制图件1:1000。用于矿山采准工程施工设计图件1:200、生产探矿施工设计图件1:1000、1:200。用于地质综合研究的各类图件,视具体目的和要求而确定比例。5.同等比例的三面图制图误差<;坐标网误差<。四.化学分析样品的采取:1.坑道地质探矿钻岩芯取样,样长为1m,矿体中要连续采样,顶底板各采一个样。原则上采用劈心法,如钻孔口径较小,为保证样品重量,采用全心法。2.采场中深孔采样:随凿岩进行岩粉取样。(1)阶(分)段内采场中深孔采样:只对边孔采取控制矿界样,余孔不采样;(2)段外(工程外)采场中深孔采样:每2米1个样,近矿边界(自设计矿界内2米开始)每米1个样,过矿停采。3.刻槽法取样:穿脉、沿脉、上山、天井、采场一律用刻槽法取样。以矿岩边界或矿石类型,品级界限为界划分样界。样长一般lm,特殊情况可<(采场可按1—2m),断面lOcm×3cm(采场可按5cm×3cm)。穿脉坑道沿一壁腰线连续布样,顶底板围岩中各布一样。沿脉坑道中垂直矿体走向于顶扳水平布样或于一壁沿铅垂方向布样,线间距5-lOm,与采样穿脉连接的沿脉,其顶板必须采样(与穿脉采样位置相对应);矿体厚度大于沿脉断面宽度时不采样。上山及天井布样:矿体厚度小于上山、天井断面时,每隔10m矿内布样,天井水平布样,上山沿铅垂布样。矿厚大于天井,上山断面时不取样。浅孔留矿法采矿采场布样:在采场顶板(及矿壁)垂直矿体走向布样。每隔5—布一排样。其他揭露矿体的采矿工程,视具体情况间隔刻槽取样。刻槽前必须首先检查工作面的安全情况,而后清除槽面浮渣,整平槽面,铺好样布,才能开始正式刻槽。采样人员必须严格按地质人员标定样位及样长界线及10cm×3cm(采场5cm×3cm)断面进行采样。刻出的槽壁、槽底要平整,样品收容器要保持清洁,严防样品混杂与损失。采集的样品不得就地缩分,要全部装袋,样料损失率不得超过5%,并同时填好样品卡片放入袋内捆好。运输途中要认真保护样品,及时填好送样单交地质员检查无误后送化验室,并办好验收交接手续。4.拣块法取样:适用于采场回采过程中对采场落矿或出矿及地表矿堆和井巷工程掘进中副产矿石取样。(1)采场落矿取样:按×网度采取等量样料组合为一个样品。(2)井巷工程副产矿石取样:出渣时采取。每车采取等量样料2-3次,全部该工程副产矿样料组合为一个样品。单个样料重不得小于200克。(3)采场出矿取样:分采场进行,在出矿矿车上采取。每隔1—2次采取等量样料一次,每班所采各采场样料组合为一个样品,单个样料重不得小于200克。(4)单个样品重量不得小于4千克。5.组合分析样品的制备要求:(1)组合前根据工程的分布格局制定组合方案。(2)工程样品组合应分别矿体、矿石类型、品级、矿物共生组合进行样品组合。(3)组合方法用样长比例法或重量比例法由副样中采取,组合后的重量不小于200克。(4)一般由8-10个基本分析样品副样组成一个样品。6.样品编号:(1)坑道地质探矿钻孔岩芯样按“矿区—中段号—钻孔号—顺序号”进行编号。(2)中深孔岩粉样按“矿区—中段号—采场号—钻孔号—顺序号”进行编号。(3)井巷工程刻槽取样按“矿区—中段号—工程号—顺序号”进行编号。(4)采场刻槽取样按“矿区—中段号—采场号—采样分层标高一顺序号”进行编号。(5)拣块法取样按“矿区—中段号—工程号—采样地点—顺序号”进行编号。五.岩矿鉴定样的采取:1.样品规格:3cm×6cm×9cm。2.样品一式两块(在同一母体上采取)。3.不同的岩矿类型分别采取。4.样品表面先用白油漆涂一小方块,而后用碳素墨水在小方块上写上样品编号。5.填好标签,内容包括矿区、编号、产地、采集时间、具体位置、野外鉴定名称、特征、采集人。六.地质储量的改算、重评分级标准:1.地质储量的改算对原地质报告提交的储量,以开采中段为单元进行分段改算。2.地质储量的重评原则动用中段原地质报告提交的储量计算后,按现行矿床工业指标进行重评,未动用部分一般保留原地质报告提交的储量。如上下中段开采(拓)矿体变动大,则应重新计算。3.储量级别的划分:按探矿工程对矿体控制程序不同划分为A级、B级、C级、D级。(1)A级:岩金矿床很难获得A级地质储量。为便于储量计算和管理,可把采矿量和备采矿量列为A级储量。(2)B级:段高20–30米。穿脉间距25-50米网度控制的内边界线所圈定的储量。(3)C级:段高50米,穿脉间距25米-50,网度控制的内边界线所圈定的储量;B级工程的外推部分的储量;原地质报告提交的c级储量中未动用和未升级的矿块或矿体储量。(4)D级:①原地质报告提交的D级储量中未动用和床升级的矿块或矿体储量;②C级工程的外推部分的储量;③地质探矿探出的新矿体,但工程网度尚末到C级的储量。国家规定岩金矿山各级别储量工程网度详见下表:勘探类别B级C级D级坑道钻探坑道钻探坑道钻探段高穿脉(米)走向×倾斜(米)段高穿脉(米)走向×倾斜米)穿脉(米)走向×倾斜(米)Ⅱ(一)30-4040-50×40-50(二)-(三)40-6080-100×80-10080-120160-200×160-200Ⅲ(一)/215-2520-25×20-25(一)-(二)30-4040-60×40-6060-8080-120×80-120Ⅳ(一)25-3030-40×30-4040-6060-80×60-80V按Ⅳ类型网度勘探后提交储量,边探边采。注:①坑道段高(一)、(二)、(三)分别相应于一、二、三个生产中段高度。矿体陡倾时生产中段高30-40米,缓倾斜时,生产中段高为沿倾斜40-60米;表中Ⅲ类型B级网度为自定。②钻探的倾斜一般指沿倾斜的实际距离。七.储量计算技术标准1.储量计算的依据:(1)矿床工业指标矿石类型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备注Cu(%)Au(g/t)S(%)Tfe(%)Mo(%)Cu(%)Au(g/t)S(%)Tfe(%)Mo(%)铜金矿石≥≥≥≥※块段平均品位铜铁矿石≥≥20≥≥25金矿石表内≥≥表外≥<铜矿石表内≥≥表外≥<硫铁矿矿石≥8≥12铁矿石≥25≥30钼矿石表内≥≥表外≥<最低可采厚度≥米,夹石剔除厚度≥2米。(3)矿石体重矿石体重与矿石中全铁含量和全硫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据已有资料鸡冠嘴矿采用M3(含桃花嘴矿负320M中段),桃花嘴矿现采用M3。在新中段开拓结束后,应对中段揭露的矿石采取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小体重测量和全铁含量或全硫含量分析,并根据分析和测定结果按原地质报告进行核算。(4)岩石体重无论是大理岩类、闪长岩类还是矽卡岩类,其平均体重统取T/M3,必要时,随测。2.储量计算方法:(1)平行断面法:垂直平行断面法和水平平行断面法均可,视具体情况而定。(2)地质块段法。3.矿体体积计算公式(1)梯形体积公式(当S1>S2且(S1-S2)/S1<40%时,V=L/2(S1+S2)(2)截锥体积公式(当S1>S2且(S1-S2)/S1≥40%时)V=L/3(S1+S2+)(3)楔形体积公式(当矿体呈线状尖灭时)V=L/2S(4)锥形体积公式(当矿体呈锥形尖灭时)V=L/3S4.特高品位的确定和处理以其矿体(当整个矿体尚未探完时以其矿块)算术平均品位(含特高品位在内)的6-8倍作为特高品位的下限值,处理时用单工程算术平均品位(不含特高品位在内)代替特高品位。特高品位分布连续且与矿体产状相吻合时做特富矿体圈定。5.储量计算取值精度:(1)厚度(m)取小数点后两位:(2)品位:Au(g/t)、Ag(g/t)、Cu(%)、S(%)、TFe(%)等均取小数点后两位;(3)体重(t/m3)取小数点后两位;(4)面积(m2)取小数点后一位。6.计算结果的取值精度:(1)矿石量(t)取整数;(2)金属量:取小数点后两位;(3)品位:取小数点后两位。八.生产矿量的划分和计算边界确定标准1.开拓矿量的划分和计算:(1)开拓矿量:凡是按设计规定的开拓系统均已施工完毕;完成C级或C级以上储量的生产勘探;构成了完善的干线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能进行放矿运输和提升矿石;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采准工程的施工。在此开拓系统以上的平衡表内的工业矿量,列为开拓矿量。(2)开拓矿量的边界:开拓水平以上可推算一个中段高度的工业矿量;对超过一个中段高度又不能再另行开拓中段时的工业矿量也可列为开拓矿量;对于开拓中段以下的下垂半截矿体不超过一个中段高度,又不另开一个中段,拟采用下向采矿方法回采的工业矿量,可列为开拓矿量。凡为保护地表河流、水体、建筑物、运输线以及地下重要工程,如竖井、斜井、溜矿井等所列的永久性矿柱的矿量,在保护期间不能列为开拓矿量,只有废除其保护作用,允许回采时方可列为开拓矿量。2.采准矿量的划分和计算:(1)采准矿量:在矿体开拓范围内,是开拓矿量的一部分;已完成相应网度的生产探矿,求得可靠程度较高的地质储量(通常为C级以上储量);已划分为可采矿块;按采矿设计规定的各项采准工程已经施工完毕;符合开采顺序的矿量,列为采准矿量。(2)采准矿量的边界:在回采顺序内采矿矿块已经划定,在矿块内如设计规定的顶底柱,矿壁不和矿房同时回采时,则采准矿量的边界边即为矿房的边界。如同时回采时,则设计要采的矿块边界为采准矿量的边界,各类矿柱矿量只有在完成矿柱回采设计新规定的采准工程后,方可为采准矿量的边界。3.备采矿量的划分和计算:(1)备采矿量:在矿量准备回采范围内,是采准矿量的一部分,是经过采准工程结束后进行二次圈定的地质储量,可靠程度更高;完成了一切采准切割工作(回采设计的切割巷道、一切割层的切采、漏斗、人行通道、电耙硐室、安全出口等);并完成采矿准备工作的块段,立即能进行回采的矿量,列为备采矿量。(2)备采矿量的边界:作好采矿准备的矿房边界;作为采矿准备的矿柱边界;对已采矿矿块中途变更采矿方法;只有按新设计的采帮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能将相应范围划分为备采矿量的边界;对开采矿块中途因地质、安全等情况变化,则需要完成相应补充探矿和补救措施后,才能划分备采矿量的边界。4.生产矿量保有期的确定,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开拓矿量保有期(月)=×12采准矿量保有期(月)=备采矿量保有期(月)=注A.生产矿山(或坑口)各级期末矿量、总贫化率、总损失率为实际计算数;选厂年处理量为实际能力或上级核定的能力。B.未生产或将移交生产的矿山或坑口为设计能力。5.地下开采矿山生产矿量保有年限标准:生产矿量类别保有年限标准开拓3年采准1年备采6个月九.各技术标准要求1.钻探工程技术标准:技术标准采取率(%)50米检查质量要求类别矿芯岩芯方位偏差顶角偏差孔深误差直孔8075/20/lOOm1/1000斜孔807530/lOOm30/lOOm1/1000水平孔807550/lOOm30/lOOm1/1000注:孔深超差,最后一次消除,超差分四次平差;钻孔偏差距离不得超过勘探线间距四分之一。2.原始编录及图件整理标准标准类别编录对象素描形式整理图纸规格比例尺图纸内容要求文字描述内容钻孔岩芯矿芯柱状4#1:1001.岩石产状2.取样位置及化验结果3.方位及距离4.构造性质及产状5.测点线及编号1.岩性描述2.矿体及其地质特征3.构造描述4.有意义的地质现象、日期、责任表等穿脉两壁一顶压顶式4#1:100沿脉两壁一顶压顶式4#1:100天井两壁一顶压顶式4#1:100采场顶板连续4#1:100注:(1)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程进度进行,一般不落后于掘进掌子面15m为宜,当工程竣工时,原始地质编录亦随之完成。采场一般要求每推进(上采)3---5米即编录一次。(2)野外编录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以工程测量为准,其累计误差不得超过1--2%,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进行平差,超差时应重新编录。3.综合地质编录:综合地质编录工作要求图件齐全、内容全面正确,图面整洁美观。矿山必须具备下列基本综合地质图件:(1)矿田(区)地形地质图(比例尺1:10000)。(2)矿床(体)地形地质图(比例尺1:2000)。(3)勘探线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200、1:1000)。(4)矿体垂直纵投影图或水平投影图(比例尺1:1000)。(5)中段地质平面图(比例尺l:2001:1000)。(6)采场(开采矿块)分层地质平面图(含局部中段坑道地质平面图、幅穿地质平面图)、横剖面图、采场(开采矿块)矿体纵投影图(比例尺1:200)。(7)储量计算图(1:200)十.矿产损失与贫化计算1.采场贫化率计算:(1)直接法:本法适用于浅孔落矿采场。r1=r2=r3=式中:r1—采场一次矿石贫化率(%)r2—采场二次矿石贫化率(%)r3—采场矿石总贫化率(%)R1--采场采下的(一次贫化)废石总量(吨)R2—采场二次贫化废石总量(吨)Q—采场采下的矿石量(吨)T--采场放出的矿岩量总和(吨)其中R2=T-Q-R1(2)间接法:本法适用于中、深孔落矿的采场,浅孔落矿而不能实测的采场及最终求得采场总贫化率。r总=(1-)×100%式中C﹎采场出矿品位C1—采场地质品位C2—采场围岩品位r总—采场矿石总贫化率(%)当围岩不含品位(品位<尾矿品位)时,则r总=(1-)×100%2.采场损失率计算(1)直接法:P1=×100%P总=×100%式中:P1—采场落矿金属量损失率(%);P总—采场开采总金属量损失率(%);D1--采场未采下矿石损失量(吨);C1--采场未采下矿石的地质品位;D2--采场已采下矿石的损失量(吨);C2—采场已采下矿石的损失量的地质品位;Q——采场的地质储量(吨);C——采场的地质品位。(2)间接法:P间=(1-)×100%式中:P—采场金属损失率(%);T—采场出矿总量(吨);Q—采场地质矿量(吨);C--采场地质品位;C1—采场出矿品位;C2—采场围岩品位。3.大帐法计算矿山(坑口)的历年(年度)总贫化率、总损失率方法:(1)总贫化率计算R总=×l00%式中:R总—矿山(坑口)历年(年度)总贫化率(%);∑C1—矿山(坑口)历年(年度)总计采下矿石量的平均品位;∑C2―矿山(坑口)历年(年度)选厂处理总量的平均品位。(2)矿石总损失率计算:P总=×100%式中:P—矿石总损失率(%)‘∑Q1—矿山(坑口)历年(年度)总计动用的地质储量(吨);∑Q2—矿山(坑口)历年(年度)选矿厂总处理矿石量(吨);∑Q3—现有存窿矿石量(吨);R总—矿山(坑口)历年(年度)总贫化率(%)。(3)金属总损失率计算:P金=×l00%式中:P金—矿山(坑口)历年(年度)金属总损失率(%);∑P1—矿山(坑口)历年(年度)总动用地质储量的金属量;∑P2—矿山(坑口)历年(年度)选矿厂总处理矿量所含金属量;∑P3—现有存窿矿石量所含金属量。矿山测量专业技术标准一.概述矿山测量是矿山企业生产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矿山测量是正确指导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矿山生产技术现代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矿山建设中起保证、指导和监督的职能作用,同时为矿山安全生产和矿山资源的合理开采,提供科学根据,根据我公司生产和管理情况,矿山测量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1)建立一套矿区测量图;(2)建井测量;(3)矿井联系测量;(4)井下测量;(5)岩层与地表移动测量;(6)测量图纸的清绘整理和资料、仪器的管理;(7)开展矿山测量的科技研究和技术培训工作。本技术标准根据公司的测量任务,参照(岩金矿山地质与测量工作条例)和(采矿手册)以及公司以前编制的技术标准而编制。其内容结构系按照矿山测量的基本任务分为七个章节。二.矿区测量一.矿区控制测量(一)矿区控制网及近井网点的测设标准:等级边长(Km)测角中误差起算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测回数三角形最大闭合差(″)J2J6四二)近井点后视边坐标方位角的最低精度ma,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ma=,其中s为两近井点间距离,以Km为单位。(三)控制点和近井网点的埋没深度,应不少于。(四)每个井口附近应设置一个近井点,近井点至定向连接的连测导线应不超过三个,水准点可用近井点代替。(五)矿区控制点和近井网点应有专门的人员进行保护和管理,每个点应作标记,有条件的时候应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或重要工程需用控制点和近井点时进行检测。(六)5″或10″,近井网可用相应精度的导线网代替,其技术标准如下: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m)相对闭合差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边长丈量较差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J2J65″1:8000200±51:1000024±V10″1:4000100±101:500012±20V注:n为测站数。(七)控制测量水平角观测限差。等级仪器类型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Φ(2C)变动范围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四J2381395″或10″J2121812J61824(八)控制测量内业计算数字、数表取位的要求:等级观测方向值各项改正数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四等″5″或10″″(九)水准仪器与标尺校正。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在铅垂面上的投影角,m3型不得超过20”,标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普通标尺不应大于。(十)各级水准路线的主要技术标准:等级每公里高差中误差(mm)环线与附合路线长(Km)仪器类型观测次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环线或合路线支线平地(mm)山地(mm)四±1030S3往一次往返各一次±20±6等外±2010S3±40±2(十一)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类型视线长(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黑红面读数差(m)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mm)四S3100310三丝能读数35等外S310010500.1m46(十二)水准测量内业:(1)每公里水准测量的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和全中误差(MW)M△=±Mw=±式中为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以毫米计;R为测段长,以公里计;n为测站数;W为水准环闭合差;F为水准路线全长,以公里计;N为水准环数。(2)高差计算中须加入水准标尺、米平均长度的改正。(3)每公里测量中误差m,m=式中:P为水准路线的权;v为改正数,以毫米计;n为水准路线条数;t为结点数。(十三)用三角高程测量近井网点上的高程,一律用I级三角高程测量(即起迄于四等水准联测的高程点上),沿近井网点布设。(十四)垂直角观测不应与水平角同时观测,而应在水平角观测结束后进行,凡组成三角高和路线的各边,均应对向观测,仪器高和照准觇标高,用钢尺量取,读至0.5厘米。(十五)I级三角高程垂直观测的技术要求:三角高程等级仪器测回数垂直角互差(″)指标差互差(″)中丝法三丝法四等J24210155″或10″J2211515(十六)对向观测的高差较差;I级三角高程不应大于±(m),Ⅱ级不应大于(m);闭合差I级不应大于±米,Ⅱ级不应大于±。S为边长,以公里为单位。(十七)三角高程内业计算取位,垂直角I级取至1″,Ⅱ级取到″或10″,最后高程均取至厘米。(十八)所有的控制测量的原始数据应完整地保存,不得遗失。测量成果应编制成册,资料室须存放这些资料。二.地形测量及工程测量(一)矿区必须测有整个矿区范围的地形平面图,比例尺为1:500;重要工程及设施等必须有1:200或以1:100、1:50、1:10的比例尺。(二)为了测绘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图,还要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图根点对于邻近最低一级基本控制点的点位误差不应超过图上(不包括展绘误差)。(三)图根点控制测量以导线形式为主,其布设要求: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水平角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J2J61:100005″200±5″24±101:500010″100±10″12±20(四)矿区地面工程测量中常遇到土石方量的计算,一般以方格网法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1)格四个角点的真挖高度全部为挖或填时:V=(2)方格的相邻两个角点为挖,另两个角点为填时:V1、2=V3、4=(3)方格的三个角为挖方(或填方),另一个角点不填(或挖方)。V4=V1、2、3=(4)方格的一对角点为零线,另两个角点中,一为挖一为填。挖方量V1=填方量V2=(五)地形图的各种符号注记,以国家标准局批准的(地形图图式)为准。(六)矿区地形图为矿区各种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每年应对地形图进行一次修测或补测。三.建井测量(一)井筒十字中心线是建井施工中的重要依据,竖井井筒中心和十字中心线的标定应根据测量反算数据进行准确标定,实测与设计的允许偏差是:项目标定条件实测位置与设计位置允许偏差(或与已有井巷关系)两条十字中心线的垂直程度偏差井筒中心平面位置(m)井口位置(m)主中心线坐标方位角井巷工程与地表建筑未施工前时±±±3′±30″井巷工程与地面建筑已施工时±±±1′30″±30″(二)井筒十字中心线基点每侧不得少于3个,点间距离不得少于10米。靠近井筒的基点距井筒边缘不小于15米,用沉井法或冻土法施工的井筒,不应少于30米。(三)延深井筒中心和十字中心线时,两次测量导线终点位置较差不应大于20毫米,取平均值作为标定的依据。两次标定主中心线方向较差应不大于2′,标定结果与设计方向的偏差应不大于1′。(四)天轮或摩擦轮中心标定与设计偏差不应大于5毫米。(五)卷扬机提升中心线和主轴中心线,标定于卷扬机房四壁,两次标定之差应不大于3毫米,两中心线垂直程度误应不大于30″。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标定结果。(六)卷扬机主轴中心距井筒中心的距离与设计之差应不大于20毫米;机体中心与提升中心线的标定距离与设计三差应不大于5毫米,卷扬机基座的标高与设计之差应不大于20毫米。(七)井架竖直程度的检查,用J2级经纬仪进行,先后在井架的两个正交方向,距井架30-40米处,以最大部构件立柱外棱为起始方向,正倒镜测出井架左右侧立柱外棱明显特征点的偏角△βi用钢尺丈量仪器至井架立柱的水平距离L,则每一特征点的水平偏距△Li按下式计算:△Li=四.矿井联系测量(一)采用几何定向方法时,两次独立定向从近井点推算至井下起始边方位角的较差,一井定向不应超过2′,两井定向不应超过1′;一井定向条件困难时,在满足采矿工程需要的前提下或井田一翼长度不超过700米时,一井定向两次独立定向结果较差应不大于4′。当井田一翼长度不超过400米的小矿井,两次较差可放宽至8′。(二)联系测量前,在定向水平设置一组永久导线点(不少于3个),作为井下控制测量的起始点和起始边。(三)各种连接图形的技术要求连接图形有利条件附图延伸连接三角形①CD边尽可能大②CD>20m③r<2°④a/c不超过一般连接三角形①CD边尽可能大②CD>20m③r<2°④β>160°双面连接三角形①接近棱形②Ι1及γl接近350单面连接三角形①接近正方形②C1、C2距O1、O2不宜太远(四)连接点适当靠近垂线可形成有利图形,但不能小于望远镜的明视距离2m。观测工作应井上、下同时进行,在井上照准部位应低于定点板O.5m以下,在井下照准部位高于钢丝与重锤连接处O.5m以上。(五)测角方法及精度要求:仪器级别观测方法测回数测角中误差半测回归零差各测回互差重新对中测回间互差DJ2全圆法3±7″12″12″60″DJ6全圆法6±7″30″30″72″(六)联系测量的两垂线之距,在井上、井下所丈量距离的互差,不得超过2mm。(七)连接三角形计算值与观测值之允许差要求:γ角值角度计算公式检核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观测值允许差α<2β=″β=″C2=b2+a2-2abcosγ井上2mm井下4mm2°<γ<20°∑a=∑β=″C2=b2+a2-2abcosγ井上2mm井下4mm(八)高程测量:通过平硐或倾角小于5°的斜井导入高程,采用井下I级水准测量的方法:倾角超过5°的斜井导入高程时,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观测精度与要求按“井下控制测量的有关规定”进行,通过竖井导入标高时,可采用长钢卷尺下垂丈量法进行,但需加温度、尺长改正。并上井下同时用水准仪进行观测,变换仪高进行两次观测,两次观测结果互差应不大于4mm。(九)分段水平巷道的联系测量技术要求:1.一井方向:将长钢尺牢固于井上、井下,两水准仪同时井上井下同时读数观测。变动水准仪视线高,进行两次观测,两次较差不应超过4mm。2.两井方向:两井之间从20″或40″级导线进行连测。井上、下两垂线间距之差与导线长之比应不超过1:3000。(十)斜井联系测量的导线精度应与井下最高级导线精度相同。五.井下测量一.井下控制测量(一)井下用经纬仪导线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可敷设成支导线和闭合导线的形式。应尽量使其附合和闭合,支导线要往返或同向两次(左右角)测量。(二)井下经纬仪导线主要技术要求:导线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m)导线延伸长度(Km)允许相对闭合差竖井开拓平硐竖井开拓闭合附合导线支导线10″1040-140—501:15001:10001:10001:800(三)井下经纬仪导线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导线等级″使用仪器仪器对中误差mm边长20米以下边长20~30米边长30米以上同一测回半测回互差(″)检验角与最终角之差(″)一次对中测回互差(″)两次对中测回(或复测)互差(″)对中次数每次对中测回数对中次数每次对中测回数对中次数每次对中测回数10J2J612111112204040306020J62211114040306040J6J151111118080注:10级导线遇有20米以下短边和20"级导线遇有15米以下短边时,必须保证对中偏差在O.4mm以下。(四)导线边长必须往返丈量。丈量结果加入各种改正数后的边长校差:10"级导线应小于边长的1:4000;20"级导线应小于边长的1:2000;40级导线应小于边长的1:1000。(五)10级导线边长丈量时的几项测定限差要求:1.拉力误差应小于公斤;2.实测温度误差应小于2℃;3.中点定线误差应小于5厘米;4.每尺段间高差误差应小于5厘米。(六)10″级导线边长应进行温度、尺长、垂曲、倾斜的改正;20″级导线的边长加尺长和倾斜改正,往返丈量之较差符合第五条之规定时,取其平均值为丈量结果。(七)经纬仪导线允许角闭合差:导线等级允许角闭合差闭(附)合导线复测支导线10″20″20″20″40″40″40″80"80″(八)内业计算位数的取舍:边长丈量平均值与改正数取至毫米,改正后取至毫米。角度观测平均值、方位角、象限角取至秒。坐标增量取至毫米。(九)井下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仪器测回数测回差(″)三角高程允许闭合差(mm)相邻两点间往返高差较差(mm)ⅠJ2130±3010+J62ⅡJ61±60注:L为导线水平长度,以米为单位;n为测站数(复测支导线为往返测站数之和)。(十)井下I级水准测量,应在每组水准点间往返各一次;Ⅱ级水准附合在I级水准点上时,可只单程观测,支线水准应往返观测。高程允许闭合差应满足:I级≤15mm,Ⅱ级≤30mm,n为测站数(十一)仪器和视准高用钢尺量取,读至毫米。I级三角高程观测前后各量一次,两次较差应小于4mm,取其平均值为丈量结果。高差及高程计算取位至毫米。二.井下采掘工程测量(一)井下采掘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工程设计和计划进行施工放样,监督其执行情况;定期验收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作量和填绘反映工程现状的平、纵、剖面图。(二)巷道中腰线点(或边线点)每三个(对)为一组,点间距离不应小于米。重要巷道每掘进10--15米标定一次腰线,次要巷道可用铅油划点,中线每30--35米标定一次,给一组点。每掘进l00-150米应施测一次经纬仪导线的高程,检查和调整中腰线位置,同时绘出平面图。(三)曲线巷道的标定可采用“切线法”或“弦线法”,折线段弦长规定如下:主要运输巷道折线弦长3-5米;次要运输巷道折线弦长4-6米;在施工不易掌握的线段,可根据工程需要绘出1:20—1:100分段大样图,按不同距离图解出两帮支距的宽度注于图上,交施工单位掌握。(四)井下所有的巷道和回采工作面都必须进行碎部测量。(五)采区次要巷道和回采工作面的测量,水平角用一测回观测,倾斜角用正倒镜观测,边长用钢尺丈量,导线和三角高程的相对闭合差均不大于1/500。(六)贯通测量精度要求:工程类别中线允许偏差(m)腰线允许偏差(m)开拓采准回采(七)大型贯通测量工程必须作贯通测量设计。(八)巷道方向偏差,以巷道测定的中心线为准,其偏差按以下规定:项目巷道偏差值(m)主要巷道探矿巷道切、采巷道直线巷道曲线巷道巷道断面的高、宽尺寸与设计尺寸不得超出下列标准:主要巷道+米米探矿、采准巷道+米米切采巷道
本文档为【矿山地质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红方
资深中学教育工作者
格式:doc
大小:28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1-08-20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