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后习题:亟须换新颜

课后习题:亟须换新颜

举报
开通vip

课后习题:亟须换新颜课后习题:亟须换新颜 张立华 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学的主要凭借。但是,课后习题的改变和创新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节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功能。课后习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力度不够,无法有效服务于教与学。现在以两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为例进行分析。 【例一】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夹竹桃》一课,课后习题有四题:1.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两个自然段。2.用钢笔描红。3.读一读,用带点的词语造句。4.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例二】 ...

课后习题:亟须换新颜
课后习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亟须换新颜 张立华 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学的主要凭借。但是,课后习题的改变和创新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节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功能。课后习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力度不够,无法有效服务于教与学。现在以两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为例进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例一】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夹竹桃》一课,课后习题有四题:1.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两个自然段。2.用钢笔描红。3.读一读,用带点的词语造句。4.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例二】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广玉兰》一课,课后习题有四题:1.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自然段背一背。2.用钢笔描红。3.画出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句子中的思想感情。4.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 【分析】 1.《夹竹桃》一课的课后习题,第1、2两题是常规题目,重在写字和读书。第3题是词句练习。第4题主要关注对课文的理解,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几乎没有阅读难度,价值不大。而编者忽视了季羡林先生这篇散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即对比衬托。作者描写院子里春、夏、秋三季的14种花,虽然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却鲜明地衬托出夹竹桃的韧性。编者忽略了文本的表达形式,只关注了内容,运用又从何谈起呢? 2.《广玉兰》一课的课后习题,前两题是常规作业,第3题指向的是情感,重在感悟。第4题是练笔,但没有具体的要求,比如表达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之类的,实际上,这样的练笔是低效的。其实《广玉兰》这篇散文的写作特色比较鲜明,一是全文的详略安排合理,二是第三自然段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运用巧妙,三是恰当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所以,小练笔必须结合文本的表达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结论】 课后习题要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去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充分发挥文本的语言价值。这样的习题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部分课文的课后习题进行了尝试性改变。这里主要谈三点想法。 一、指向语言运用的习题才有价值 课后习题不能总是关注理解,理解不是终极目标,运用才能形成语言表达的技能。所以,课后习题应指向语言的运用。如在教学《师恩难忘》一课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习题: 方法引领:请仔细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我”听故事入迷的情景? 实战训练:李明和王刚在进行乒乓球比赛,前四局打平,决胜局开始。想一想,作为李明的同桌,你会有些什么表情,心里会想些什么?练习写个片段。 为什么这样设计?我们在分析了以往大量的教学设计后发现,许多教师总是在讲故事的内容上做文章,讲得淋漓尽致、声情并茂,学生在师爱的熏陶下,坚定不忘师恩的信念。这样的教学结束以后,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呢?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了吗?显然,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这个文本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独到之处,有利于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呢?从这个目标出发,细读文本后,这样的教学资源是存在的,且十分重要。那就是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作者在描写田老师讲故事时,不仅写老师讲得娓娓动听,而且详细描写自己的感受,从而衬托老师教学技艺之高超,抒发了对老师的钦佩、喜爱之情。学生通过练笔,在写作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散发文化气息的习题才有魅力 在《陶校长的 演讲 办公室主任竞聘演讲中层竞聘演讲护士长竞聘演讲演讲比赛活动要求对演讲比赛的点评 》一课备课时,我面对“每天四问”这几个字,一个奇特的想法出现了。两千多年前的曾子不就提出过“吾日三省吾身”吗?教学时,为什么不让学生联系起来学习呢?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课后习题: 查找资料:《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曾子曰:“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请你查资料,了解其中的意思,说说曾子每天问自己哪三个问题。 没有想到,学生对这项作业特别感兴趣,不但了解了字面的意思,还有学生竟然找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来读。学生在交流时说道,这几件事,在今天也并未过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问一问自己:为社会做事忠诚了吗?跟朋友交往守信了吗?自己学习知识了吗?这样的拓展性练习不仅让学生懂得了一些学问,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关注儿童特点的习题才有生命 我们发现,好多课后习题仍然是对句子蕴含的情感进行体验和感悟,而这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喜欢做这样的题目吗?教学《二泉映月》时,我在两个班级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学生80人。 实验题目:同学们,你们认为下面哪一道习题更有意义,你更喜欢去学习?(说明:A题是课后习题,B题是教师设计的习题) A.读一读,体会下面句子表达的感情。 1.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B.读一读,看看下面句子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体会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1.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向,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实验数据:有66个学生喜欢B题,占82.5%;有14个学生喜欢A题,占17.5%。 实验结论:相对于抽象的情感体验而言,儿童更喜欢具体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A题指向的是情感体验。阿炳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的一生催人泪下,但是现在的儿童却很难认识和接近那段历史,这样的距离感必然影响对句子情感的体验。所以,学生的体验是困难的,是抽象的、模糊的。再说,有的体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或者说,就是体验到了句子表达的情感,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言,其意义也十分有限。B题则指向的是语文知识,即语言表达方式,第一句中有两个对仗句,结构工整,富有韵律节奏之美。第二句是一个长长的排比句,乐曲的旋律仿佛在耳畔回响,对阿炳和乐曲的理解不仅有感官上的触动,更有抵达心灵深处的震撼。 还有,学习语言文字和情感体验并不是分割开来的,情感是依附于语言文字的,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更有助于情感的感悟和体验。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以上对课后习题的思考,仅仅是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225800) 1
本文档为【课后习题:亟须换新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精品文档
千万精品文档模板,下载即用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8-10-03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