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解南水北调西线

图解南水北调西线

举报
开通vip

图解南水北调西线图解南水北调西线-打造藏南“贝加尔湖” 成就西北“第二天府” 图解南水北调西线-打造藏南“贝加尔湖” 成就西北“第二天府” 安德鲁 摘要:将西线调水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确立为恢复扩展北方干旱地区湿地面积,强化缺水地区的水资源储备,修复三江源及周边区域生态;实施藏南谷地水汽通道建设,提升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降水条件,对峡谷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冰川/泥石流堰塞湖形成实施提前人工干预,化解区域地质灾害,关切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群众生活,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关注到雅江下游邻国人民的利益,合理调水。走生态为主、储备为先、化害为利的治水之...

图解南水北调西线
图解南水北调西线-打造藏南“贝加尔湖” 成就西北“第二天府” 图解南水北调西线-打造藏南“贝加尔湖” 成就西北“第二天府” 安德鲁 摘要:将西线调水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确立为恢复扩展北方干旱地区湿地面积,强化缺水地区的水资源储备,修复三江源及周边区域生态;实施藏南谷地水汽通道建设,提升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降水条件,对峡谷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冰川/泥石流堰塞湖形成实施提前人工干预,化解区域地质灾害,关切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群众生活,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关注到雅江下游邻国人民的利益,合理调水。走生态为主、储备为先、化害为利的治水之路符合国情,切合联合国饮用水安全千年发展目标。 对于跨区域、高投入调来的珍贵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施以“内流为主,外流为辅”的生态补偿、水系优化战略,采取超大容量集中蓄存与人工增雨相结合的治水模式,从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编制上强化人工降雨队伍常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好藏水北调创造的历史契机,积极从事环境生态、水文气候等交叉学科研究,通过多年运行实践,探寻并确立符合大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生态建设所需要的合理优化的湿地覆盖面积。建立并实行长效管理机制,从大尺度上掌握区域水量消耗与补给的总体平衡,将内陆湖储备水总量始终控制、保持在一定的浮动范围,使之成为西北国土资源永久的组成元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高原贯通隧道,防凌灾,“内流为主,外流为辅” ,梯级组合坝,高危堰塞湖化险,强制导汽,水汽切变,高压管道,轻轨地铁,无人值守电站,饮用水安全千年发展目标,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环境, 前言 南水北调西线――青藏高原贯穿隧道引水工程,充分考虑到藏东南水汽资源丰富,温湿条件好,环境修复快的优势,拟利用我国三级阶梯地形的有利条件,在不触及三江源区域水系的前提下,通过开凿藏南谷地至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深长贯穿隧道,在雅鲁藏布江干流峡谷地段筑坝截流、支流帕隆藏布江蓄水,利用区域地形高差将雅鲁藏布江部分水量调入柴达木盆地之后实施分流,将柴达木盆地及祁连山周边地区建设成为国家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建设第二“天府之国”。大力发展林牧业,合理规划生态渔农业;增加西北地区的国家森林储备,涵养水土,提高天然草场、人工草场的覆盖率,增加地表有机腐植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调节气候,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促成降水,修复山地冰川;解决急需的工业用水,消除制约西部地区未来发展的瓶颈问题。整理雅江峡谷河道,化解易贡-帕隆藏布泥石流地质灾害,提升藏东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将区域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经济的发展优势,开源节流,应对西北荒漠化危机;平衡调水地区与受水地区的利益矛盾,以青海、藏南为支点,推动国家建设重心西移,平衡东西部经济差异,建设民族团结、文化多元、生态良好、经济全面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一、高原贯穿隧道建设的优势和可行性分析 高原贯通隧道引水工程建设具有埋藏深、抗寒冻,水温高、防凌灾,做到全天候调水;引水距离短,真空过流快;抗破坏能力强、安全系数高;对环境破坏小,生态易修复,拓展地下空间,不占用大量地表土地资源,节省巨额土地征用资金,综合建设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地面河道与地下隧道的巨大落差是一项可贵的资源,可以在未来区域范围内的水力建设中充分加以利用,为地下无人值守电站建设保留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是高原隧道调水同其他调水方案比照所具备的无法比拟的优势。 调水隧道拟列三条路线可供选择,一是大致沿东经95度走向,经易贡至边坝-荣布-满塔-莫云-扎河-格尔木;二是沿214国道走向,由古乡经倾多至洛隆(新荣乡)-仁钦-囊谦-玉树-称多-清水河-玛多-香日德;三是整体线路继续向东部倾斜,由倾多至拥巴-同卡-察雅-江达-德格-浪多-达日-甘德-玛沁-兴海-共和(龙羊峡)或是拥巴-同卡-察雅经贡觉-白玉-甘孜北上至玛沁……前两条线路长度大体相当,直线距离650-680KM,实际工程距离估计在750-800KM;第三条线路向东大幅度迂回建设将使隧道工程量增加近80-120KM,可将澜沧江、金沙江乃至雅砻江上游河段都纳入未来发展范围,取水潜力更大,将隧道垂直落差水电效能发挥到最大。东部线路地势相对低,214国道一线交通条件较好,有很多河道低谷可以利用,隧道建设埋藏较浅。详细施工线路还需要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及地质勘查资料作进一步论证优化。 附图:南水北调西线-高原引水隧道备选线路图 高原隧道建设总体趋势是由南至北从海拔2900M向2800递减,东线隧道选址路线原面海拔在3600-4300M的地段占主流, 80%的地段隧道平均埋深都在1300M左右,平均深度2000M的地段不超过20%,沿途4800M左右的山体所占较少,5000M以上山头完全能够避开。数量多、大断面、埋藏深、距离长是21世纪隧道工程发展的趋势,小西线调水方案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也有长达490KM的隧道工程,最长一段隧道204KM;首期工程隧道长度260KM,最长隧道73KM,平均埋深500M,最大埋深超过1100M。同国内外已经建成使用、在建的部分隧道相比较,青藏高原深长隧道也并不算太深,二郎山隧道748M,方斗山隧道800M;雪峰山隧道850M,巫奉摩天岭隧道880M,大瑶山隧道910M,北天山隧道1038M,乌鞘岭隧道1100M,西秦岭特长公路隧道1400M,西康秦岭铁路隧道1600M,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最大埋深1640M,雅泸泥巴山隧道1650M,锦屏山引水隧道2375M ……法国谢拉引水隧道,埋深2619M,意大利-法国勃朗峰2480M,瑞士列奇堡隧道2300M,瑞士-意大利辛普伦隧道2135M ,……南非金矿开采深度早已突破地下5000M,澳大利亚金矿开采超越到3000M,而目前仅国内超过1000M开采深度的矿井也不在少数,土石方提升系统也应不存在技术难题。 附图:高原隧道调水示意图 锦屏山隧道采用钻爆技术开挖,双孔直径12M,埋深在1500M以上的占73.1%,施工单向推进深达9500M,高压地下水封堵处理,强岩爆大变形的防治,深埋长隧道通风等问题都得到很好的解决。高原铁路建设已为高原冻土区施工积累了经验,贯通隧道工程大深埋设计避开了冻土层将干扰减至最小,如果遇到深层高地温情况应该也能够克服,人工制冷本身就是成熟技术,引用冰融水实施喷洒降温也是可选方案;针对超长隧道只有南北两个平洞出口,横向排水困难的问题,应对突发强透水排险,还可采取掏深竖井,增加预置缓存、及时抽排的方式加以解决。高原隧道超长的问题可以采取长洞短打、相对开进、各个击破的方式进行,有效缩短工程建设周期,产生的部分土石方通过井道提升先就地堆放,后期可就近用作修建沿途河道内低矮的土石坝用以蓄水,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还可以在丰水期加以利用,提高隧道调水总量;低坝建设通过面板护衬、挡土墙以及必要的植被修复最终会与地形融为一体,从而使土方弃渣得到有效地消化,后期扩展产生的土方通过为先期贯通的隧道建成的地下轻轨运走,用于其他配套水坝项目建设。 加快高原地区专用工程设备的研发改造进程,生产配备无氧耗电能驱动设备,减少使用柴油内燃机动力机械,推广便携式单兵作业供氧系统、车载供氧系统,乃至隧道专用供氧餐车等支持设备的使用,减少隧道耗氧量,减轻高原隧道建设射流通风系统工作压力;提高盾构机、凿岩机器人的的使用率,提升智能化施工程度,减少井下作业面人员数量;采取盾构与钻爆技术结合的施工方案。受交通运输条件限制,大断面盾构机备无法进入施工现场,选择小断面盾构设备为先导,利用小断面盾构机施工进度快、技术成熟的优势,集中力量率先实现一到两条小断面隧道贯通,并建立起地下平行运输支持系统(如保留该隧道,增加耐高压密封门设计,未来可以改建成智能化高速轻轨地铁,用于今后的输水系统、无人值守电站维护的支持平台,埋深略小于输水隧道),为随后展开的大断面隧道施工提供运输支持。当今电子传感器技术飞速发展,将带动超前地质探测预报技术的快速更新与突破,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广泛采用,也使得地下施工环境愈加安全。在已经取得了世界第二埋深的锦屏水电引水隧道建设、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以及更多高原山岭隧道的成功案例基础上,相信通过高原隧道实验性施工阶段的继续探索实践,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成功地解决,施工效能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充分准备、统筹资源、周密部署前提下,用10年的时间实现高原引水隧道全线贯通不是梦想。 附图:隧道机器人作业智能化管理 二、受水区域水资源的分配与管理 高原隧道出口拟选在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都兰县境内香日德以北海拔2800M低洼地带;调水进入柴达木盆地后,在隧道出口处建设调配控制枢纽,为东西两线分流,向第二阶梯塔里木盆地、阿拉善高原调水,并利用巨大的落差蓄能发电。 西线:修建简易导流渠引导江水自流至冷湖至茫崖一线,在青海新疆交接附近,阿尔金山海拔2800M左右的低凹山口(拉配泉以南)开凿浅埋过山隧道,出口海拔2600M左右,(加大坡降、提高流速,防范新河道生成的大量泥沙淤积,)江水流过库姆塔格沙漠注入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艾丁湖地区。首先用于恢复两地传统数万平方公里的湖泊湿地面积,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添水,进而为若羌河、车尔臣河增流,服务区域经济、生态建设。 柴达木盆地地形总体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倾斜态势,从海拔3000M的布尔汗布达山脚向高程2600M以上、平均海拔2733M的冷湖地区递减;处于盆地的中北部咸水湖区,海拔也在2600多米;导流渠应避免直接穿越低洼湖盆,一是防止湖泊蓄水后造成对河道流速的削减,二是避免水流冲击带来的大量泥沙淤高湖床,造成今后储水困难。江水沿着导流渠运动不断刷深拓宽河道,河床日趋稳定;宽阔河面傍着湖畔缓缓流过,通过砂石土壤渗透作用,湖泊水量得到补充,沿途就会生成与青海湖面积相当的湖泊群,调节盆地气候,蒸发的水汽参与盆地内循环;冷湖地区洼地蓄水,并与大河联通,作为向外调水调蓄之用。决不能让宝贵的水资源沿大运河白白流走,也完全没有必要直接调水入青海湖将其作为调控中心,盆地低位蓄水更有利于降水的形成与收集,分裂的青海湖生态环境可以通过祁连山地区新增的降雨飘雪补给,自然会得到全面修复。 由于采用深埋隧道真空输水方式,水温较高,尽管柴达木盆地内也属于高寒地区,但有着800KM长保温管道的一路呵护,调水流入盆地后出现冰冻的几率很小,也不排除水流通过深长隧道存在被加温的可能,北方内陆地区将从此诞生一条四季长流的不冻河。即使存有冰冻的可能,也能利用盆地地广人稀的特点,通过预置平行河道、封河与开江切换过流,制造人工季节河的办法化解凌汛灾害发生。平行河道切换使用还能起到改善地表水源分布条件、平衡区域地下水位差异的作用,有助于节省区域生态建设成本;甚至可以考虑在河流不冻的情况下也采取切换过流的模式输水。 东线:由南向北朝着托素湖方向流动,随后再通过导流渠折向东北,经乌兰-茶卡(地区海拔2900-3000M)浅埋隧道汇入黄河龙羊峡,经刘家峡或红山峡水利枢纽调蓄再引水北进,主流入阿拉善高原,利用高原地形起伏的特点并依据等高线规划出未来受水面积,作出简单的导流渠,对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居延海进行增水。通过地表土壤渗透提高地下水水位,恢复地区湖泊群,提高湖泊密度和覆盖面积;强化沙漠湖泊建设,将腾格里、巴丹吉林湖泊群建设成为黄河的调蓄库,补水池。黄河中游有了稳定的数万平方公里的调蓄湖,完全能够应对持久的异常气候变化。 向东施以少量沿黄河干流进入中下游地区,在进一步深化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的前提下,配合三门峡、小浪底水利枢纽,充分利用节水输沙技术,修复河道,逐步提高下游河床承载量,消除悬河危机;并利用黄河泥沙在渤海水域围堰成湖,将莱州湾从渤海中剥离出来,提高河口淡水资源利用率,解决华北平原缺乏大型淡水储备库的问题;旋即将黄河入海口引向黄海。最终在厉行节水的政策基础上做到水资源合理分配,缓解东部城乡用水紧张,解决东部持久发展所需的用水问题。避免出现大量水资源补给后演绎出一哄而上的、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难以控制的盲目城市化扩张,中国不需要空前绝后式的繁荣。 内流河水污染相比外流河危害更为深远,内流河的管理,对水环境保护要求更高,对于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水污染恶性排放行为完全可以定性为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有必要从刑法角度考量,提高惩治力度;严格水污染治理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强化水污染排放监管,是调水工程完成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西北内陆湖泊群新增近10万平方KM的水面,造就名副其实的“里海”,本地区较为稀少的源自大西洋的水汽资源将得到补充,促成当地时常处于临界成雨水条件下而未能成雨的云汽资源及时形成降雨;新增水汽资源加入带来的改变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充分挖掘利用本地区自有的云汽资源,增加降雨飘雪的机率,达到为内陆诸河流间接增水的目的,扩大调水受益地区覆盖面,减少水工建设成本,也有助于冰川的修复,准格尔盆地调水工程可暂缓行,视调水后的气候条件变化而定,过多的降雪对农牧业生产会造成危害;目标湿地湖泊建址大多处在无人区或人烟稀少的地方,部分拟建、在建交通线路受到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修改设计增设高架桥梁来解决,景观建设可以消除长久旅行于茫茫隔壁造成的审美疲劳,旅游资源开发有助于拉动国内旅游经济内需。 尽管近年来因气候变暖,西北内陆各地降水量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部分地方甚至出现洪水灾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气候周期性变化带来的增水改变不了西部内陆长期干旱缺水地实质,南北温差的减小不利于水汽的拉动,降水也将变得愈加无序,沿海地区降水量增加更为明显,西部洪水的出现主要还是温室效应造成的冰川固态水储备快速流失的结果,温室气体对阳光的遮挡将会使全球水汽蒸发量减弱,水资源安全环境形势更加难以琢磨,不能因为出现了洪水问题、部分地方地下水位有所升高等现象就盲目乐观,将希望完全寄托于自然,自然降水解决不了西部的千年发展问题,今夏新疆西部严重的干旱天气就能说明问题;而洪水也是地区固有的周期性现象,否则不可能发育出数量众多广袤的山前冲积平原。自然洪水现象、未来人工湿地调蓄湖建设将对地区经济建设规划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统筹考虑,合理规划建设布局。 西北内陆四面环山的地理条件,强烈的地表蒸发非常有助于降雨的收积,或许会有部分降雨云层飘落蒙古,损失部分水资源。但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从宏观角度考虑的问题,应当理性地看到整个蒙古高原生态大环境的改善同中国北方生态建设密不可分,降雨所产生的地表径流最终流向中蒙边境低洼一线,改善区域植被覆盖条件,有助于对地区发生的周期性沙尘暴起到有效抑制作用,进而对东亚邻国高空大气状况也会产生良性影响,提高地区的空气质量,不能将藏水北调仅仅看作是中国的单项经济建设工程,更应视为一项影响未来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环境科学试验工程,需要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向东飘逸越过海拔相对较低贺兰山、太行山的云汽可以增加华北平原地区的降水条件,对可能继续向东部大海逃逸的云汽如及时采取人工降雨的干预手段就可以减小云汽资源的损失。未来如果出现蒸发过量的情况,还可通过设置水面太阳能睡莲,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建设,实施水面覆盖来减少水量蒸发,太阳能睡莲发电系统生产的电能与该地区风能发电系统并网,服务国家建设,水面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煤电的消耗,这是一项全新的空间巨大、前途无量的绿色能源产业,大范围的太阳能收集利用也是对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又一贡献。三、藏水北调的战略目标 目前西线调水工程设计方案繁多,立意各有侧重,需要在水文气象、地理气候、环境生态、工程建筑、经济社会等多学科多领域开展广泛合作,统筹各项资源,组织力量开发出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模拟系统,实施调水工程建设前期的仿真试验,通过深入科学论证,筛选优化整合出一套符合国情较为完美的方案来,通过系统设计,分布实施,在未来若干年里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成为造福千年,连接各族人民的团结纽带,符合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 (一)、生态建设优先 水资源集中储备 减少外流内耗 将西线调水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确立为恢复扩展北方干旱地区湿地面积,强化缺水地区的水资源储备,修复三江源及周边区域生态;实施藏南谷地水汽通道建设,提升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降水条件,对峡谷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冰川/泥石流堰塞湖形成实施提前人工干预,化解区域地质灾害,关切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群众生活,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关注到雅江下游邻国人民的利益,合理调水。走生态为主、储备为先、化害为利的治水之路符合国情,切合联合国饮用水安全千年发展目标。 对于跨区域、高投入调来的珍贵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施以“内流为主,外流为辅”的生态补偿、水系优化战略,采取超大容量集中蓄存与人工增雨相结合的治水模式,从制度、编制上强化人工降雨队伍常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好藏水北调创造的历史契机,积极从事环境生态、水文气候等交叉学科研究,通过多年运行实践,探寻并确立符合大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生态建设所需要的合理优化的湿地覆盖面积。建立并实行长效管理机制,从大尺度上掌握区域水量消耗与补给的总体平衡,将内陆湖储备水总量始终控制、保持在一定的浮动范围,使之成为西北国土资源永久的组成元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优化区域气候条件,并通过区域大气循环来获得相当一部分的地区工农业发展用水,大规模调水的集中储蓄可以发挥其对环境气候影响的最大作用力,大范围降水改善了地区水量分布,也使得内陆盆地地下水水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做到了有备无患,地表径流的增加还会发育形成一些新的河道,大面积降水的洗刷、新增河道及必要的人工排水系统的搬运作用还可以缓解、消除目前干旱地区因单纯使用地下水灌溉带来的土地次生盐碱化的严重问题。供水系统尽可能地利用各地方现有的渠网、机井等水利设施供水,采取循序渐进的模式发展,可减少后调水时期突增的大面积高密度引水渠网建设投入和社会管理成本。不能将珍贵的水资源实行区域瓜分、用于无限度的城市化扩张。无论自然生态还是社会人文生态环境的变化都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西部开发需要有序的进行,急剧的改变必将打破原有的平衡,产生剧烈的冲突;盲目扩张导致经济发展短期内既形成对调水环境的过分依赖,也会徒增国家发展风险。建立在调水渠线上的繁荣,一旦出现供水异常,就会出现混乱,如果全球变暖趋势难以逆转,出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又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无论是古西域楼兰、精绝还是西夏黑城的兴衰无不于水源的消逝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柴达木盆地古人类活动遗迹的考古发现也都证明了气候变化、水源地的改变对文明延续起着决定性影响。高原隧道调水工程将着眼点首先放在生态环境建设,恢复西部地区历史上最好时期故有的生态环境,修复优化现有的生态系统,通过改造环境实现水资源利用良性循环,完成历史的延续。 西线调水前期建设规模量力而行,增加相当于一条黄河的调水量就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应给后人留下继续发挥的创业空间;就以目前的国力考量,也应有足够的实力去实施该项工程;若将今后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修建数以万计摩天大楼的资金分期投入于西部调水工程建设,将实行多年的东部各省西部地区对口帮扶转变为以支持水/电核心产业发展为重点的投资造血模式,更不会对center财政造成太大的压力;6000亿就足以平衡东西部发展条件,为将来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经历了调整期之后,国家建设将会迎来一个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的全新时代。 (二)、与邻争水的命题不存在 从长期发展来看,每年数百亿立方的调水大部分作为内流储存在内陆地区,年复一年地积蓄,要不了多久就会由量变产生质变,必将对干旱少雨的西北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及周边地区自然降水量逐年增多,对新疆腹地、蒙古高原、川西北、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整体改善。山地冰川会得到修复,藏东南诸河曲可调水量将会逐年增多,丰水期水量将更为可观。届时通过修建必要的辅助设施,利用隧道斜井、竖井引水,增加北上的调水量,未来引水隧道过流量的提高可通过增加输水管道或增压来实现,彻底改变我国北方水资源紧张,生态恶化难以扭转的困局。只要将这些水资源合理利用,西北水资源储备具备一定的规模,达到一种平衡,实现风调雨顺,未来每年对调水量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藏水北调的管理最终甚至会发展转化为季节性、间歇式调水的趋势,也就更不存在与南亚邻国争水的问题了;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加速,水量增加,雅鲁藏布年径流量超过1654亿立方;南亚地区发生强降雨、洪涝灾害几率也在增大,如遇异常,雅江干流水库群将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启动国际合作应急机制,科学调控,积极干预。 附图:藏水北调-战略目标图 四、建设藏南“贝加尔湖”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三江源生态形势严峻,西线调水方案多选择在雅鲁藏布江以及澜沧江、雅砻江、金沙江中上游河段截流调水,就会加重中上游地区生态负担,上游蓄水不仅淹没太多高寒地区宽广河谷的草场、田园、农舍、寺庙;调水后下游水量锐减。当前包括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在内的高原河流都存在降水减少、沙化蔓延的趋势,一旦无水可调,环境难以恢复,生态灾难随之而来。横断山区干热河谷开发,实现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双赢本无可厚非,但过于密集的水电建设势必对水汽北上造成影响,调水入柴达木盆地,改善青海省及周边生态环境,增加雅江中游河谷空气湿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隧道调水对地表环境破坏最小,且易于修复。从雅江下游峡谷入口处截流蓄水、适度调水,对下游影响小,对中游生态环境改善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水利建设项目集中,便于施工组织管理,提高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利用率,节约工程建设成本,拓宽区域人口的工作生活空间。 峡谷地区受水汽通道的影响,藏南地区海拔3800-4400M的林线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只有2-3度,降水量却达到1000-1500MM,水汽通道的存在将亚热带气候影响延伸至整个藏南中低海拔山地、帕隆藏布河谷;受整个青藏高原的阻挡,暖湿气流很难再进入西北腹地(包括雅江中上游河谷地带),含水量较大的云汽主要依赖低海拔峡谷河道向内陆运动、攀升,高空云汽含水量较少,受诸多因素影响,凝聚成雨的过程也较长,水汽资源不足,造成西北内陆的干旱少雨。横断山河谷通向三江源的输汽通道逐渐会被已经在建的诸多水坝所阻挡;横断山河谷通道一旦阻断,水汽更加难以进入; 越过青藏高原从空中把水汽资源输送到内陆地区的想法不太现实,只有调水北进,改善内陆地区的水汽条件,参与区域水汽内循环,通过水汽转换才能实现西北内陆的风调雨顺,消除上述不利影响。打通喜马拉雅山、岗日嘎布山贯穿隧道,实施水汽通道建设,增加藏南谷地云汽含量,将藏南谷地建设成为水汽中转站、切变地,承接孟加拉湾暖湿云汽,就地转化成降水;雅江截流、帕隆藏布蓄水,完成藏南 “贝加尔湖”建设,通过超级水库的收集调蓄,再由高原贯通隧道输送到柴达木盆地。 附图:水汽通道输送示意图           峡谷水汽输送量化图 一旦北方环境改善,实现了降水与消耗的总体平衡,调水需求即可转向间歇式供应;在保证南亚邻国用水安全的前提下,未来甚至可以利用帕隆藏布蓄水位高低相宜、雅江实现梯级管理的有利条件,加强帕隆藏布蓄水库与横断山诸河流的横向联系,同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水利设施实行联动,通过科学调控,平衡丰槁季节水量,抵御水旱灾害发生,为诸河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支持,雅江水利建设成就将惠及三江下游。 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冰川消融迅速,我国冰川固态水资源储备也正在减少,据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报告,由于自1962年以来,环境温度上升近一度,天山乌鲁木齐一号冰川体积缩小了约20%,冰川体积缩减的速度令人吃惊,直接威胁西部地区饮水安全,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这种快速消融的趋势还再加剧。雅江峡谷截流建设超级水库,将冰川融水更多的储存起来凸现重要。不能因为藏南领土几十年的纠纷久拖不决,直接影响到千年饮用水安全战略的实施,与其让珍贵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不如尽快采取行动,及早规划;未来新技术新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在建设进程中被不断采用,施工效能显著提高,工程进度要比预期的快很多。 从用水安全、水资源保护角度来看,中国藏南深水湖建设也完全符合南亚邻国人民的利益,雅鲁藏布江下游处于地质运动活跃地带,我国两大跃动冰川则隆弄冰川(南迦巴瓦)、米堆冰川(念青唐古拉)均分布在此,冰川/泥石流堰塞湖自然溃决给区域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并多次波及下游邻国;深水库建设锁住了洪水、泥石流下泄,将会为长期饱受洪涝灾害的邻国带来最大安全,如果区域发生异常旱情灾害,中国也将依照与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原则,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实施必要的援助。假使中国不开展这项工作,南亚邻国也都没有条件去做得更好,未来高原出现干旱缺水,即使南亚邻国也有心施援,河水可不会倒流。 全球变暖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其发展进程短时间内难以停滞,北极冰川预计在今后30年内将全部融化,南极冰川消融也在提速,假使温室气体排放得不到有力的控制,气候转暖的趋势无法遏制,南极冰川的命运也就更加不容乐观,海平面的上升直接威胁东部沿海的经济建设成就;北欧的冰岛下个世纪里将淹没在海面50M水下,荷兰目前正计划斥资1000亿欧元实施拦海坝增高工程,准备应对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机。尽管高原冰川目前形势不容乐观,但非常有幸地了解到,我国冰川所在地区属于地球的第三极,我国西部高山、青藏高原冰川积雪大多位于5000-8000以上高海拔山峰,个别地方冰川末端甚至延伸到3000M以下,深入到森林带腹地,高原大气覆盖薄、气温相对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就会下降0.5度;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使南北极冰川消融,西部高原山地冰川也还会有部分保留;充分准备、及时实施,藏南深水库建设一定会在水资源紧张的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整个西线调水工程建设的一切努力就不会是徒劳,地球气温持续升高二三十度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在南北极冰川消融的进程中也会抑制减缓地球气温升高幅度,为人类阻止气候变暖的努力赢得时间,度尽劫波之后,青藏高原冰川有再次发育、重获新生的机会,本身处于峡谷气候带的帕隆藏布江蓄水后将会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的降雪有助于高海拔冰川水量补给;高位蓄水对延伸至低海拔位置冰川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实施可控的藏水北调计划,拓展藏南谷地亚热带气候地域面积,扩张西北内陆湖泊群水域面积,可以应对全球气候周期性变化带来的长期挑战。 五、藏南谷地截流蓄水工程设计选择与实施步骤 (一)、取水口建设构想 调水隧道最高点拟选在雅江下游支流帕隆藏布流域的倾多镇,倾多是位于帕隆藏布江北侧最大支流波得藏布U型河谷里,低处海拔2800M左右,隶属波密县,隧道最高端设计高度为2900M,处于山脚台地;通过雅江干流峡谷筑坝蓄水,如果将雅江水位提高到2950-3000M,造成雍水回流,与柴达木盆地的隧道出水口高差150-200M,实现自流。2900M高度的隧道引水出口可以采取下滑式设计,将进水洞口延伸探入到帕隆藏布干流海拔较低的河段位置,以此应对蓄水位尚未达到设计高程时利用虹吸来实现提前调水的目的;同时也为避免今后可能遭遇的泥石流倒灌堵塞隧道口,如有必要可增多个不同高程的进水口,降低风险。 附图:峡谷取水口建设示意图 (二)、雅鲁藏布江可调水量分析 根据雅江峡谷科考报告,雅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以1654亿立方米计,中上游水量与下游水量分别占36.6% 、63.4%,中上游流量为606亿,去除第二支流尼洋河的220亿,干流流量应为386亿立方;雅江峡谷以下流量为1048亿立方,去除最大支流帕隆藏布的372亿,还有676亿的流量。西线调水量少了不行,也并非越多越好,先期从雅江干流调水600亿立方,占雅江总水量1/3强,相当于丰水期一条黄河的水量(平均年径流量580亿),若将节水经济确立为永久国策,并积极持续推行,在三江源地区水资源不动的情况下,已经基本满足未来相当一个时期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由于受到喜马拉雅山的阻挡,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也无法进入藏南河谷海拔较高的腹地,大部分降水滞留于喜马拉雅山南麓,部分通过峡谷山口活动,少量攀越高山的稀薄水汽在山顶形成旗云,飘雪发育成冰川。上游区域还有相当部分雪水通过山谷流出国境(森格藏布、噶尔藏布、朗钦藏布、朋曲等河流),仲巴县城也因缺水多次搬迁。雅鲁藏布江河谷水量多来自喜马拉雅山北坡冰川融水,干流全长2057KM,于西藏的巴昔卡附近流入印度,流经30KM后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99.9%以上的河段都在中国境内;藏南还有察隅河、丹巴曲、西巴霞曲、卡门河等河流流出国境,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从雅江干流截流,调取1/3水量,预留近2/3与下游邻国分享,完全说得过去。 (三)、水汽通道与筑坝同步建设,消除水坝负面影响 绵延千里的喜马拉雅山横亘高原南部边缘,少数山口河谷成了水汽活动的主要区域,亚东、达旺、西巴霞曲、雅鲁藏布峡谷、丹巴曲、察隅河谷水汽条件十分优越,降水充沛;雅鲁藏布江河道特有的地形结构为水汽的北上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才使得来自海湾的暖湿水汽沿着峡谷更加深入到易贡-帕隆藏布中上游河谷、大小支沟,将亚热带气候特征向北推进了5个纬距。气流运动总体趋势是沿下游河谷依河势走向由巴昔卡委蛇北上,在帮勾一带作出一个近似90度的转折后向东北前行,经墨脱-达木-多嘎再经多次90度曲折到达打拐弯顶部后分为两路,一路由门中-扎曲附近沿支流赤隆藏布进入易贡-帕隆藏布,另一路绕过突出部山体沿雅江干流峡谷作出多个折弯回向西南继续攀升,进入派乡-林芝势能也已为成强弓之末,动力不足使得大量水汽资源滞留山南地区,造成降水量过于集中,随着高原腹地气温转暖,地域间温差减小导致水汽拉动能力减弱,一旦出现强冷空气南侵就会造成山南地区雨雪灾害频繁;2005年2月藏南察隅地区发生所谓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暴雪,积雪平均深度达50-60CM,今年10月27日山南地区再次出现强降雪天气,察隅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然乌-察隅公路中断,察隅再次成为孤岛。 附图:雅江峡谷水汽通道路线图 为消除藏南峡谷区高坝建设对水汽通道的影响,需要增建相应的强制导汽系统配套工程――这是个需要认真看待的问题。峡谷筑坝拦水,势必会影响到水汽的深入,导汽系统工程就不可减免,而雅鲁藏布下游特有的倒U型曲弯河道给予了重建水汽通道不可多得的条件;导汽通道建设有助于将来水汽条件的改善,又会促进区域可调出水量的提高,通道建设产生的土石方可就近用于修筑梯级组合坝截流蓄水,深长库容也可为工程弃渣找到妥善的安置。 导汽工程主要确定在峡谷东北侧的岗日嘎布山体开凿若干贯穿隧道,打通至帕隆藏布河谷古乡一线的水汽通道,将目前的4200M的山口水汽过道下降至3000M蓄水线上,最大限度地消弭建坝带来的对水汽运动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打通西侧的喜马拉雅山体,开凿连接墨脱至派乡段、帮勾至米林段的两处导汽隧道,实施可控的强制导汽系统,全面推进水汽转换基地建设,导汽系统动力设计可借鉴大型运输直升机提升系统技术来完成,并实现智能化控制。 改善西部地区水汽条件不需要通过炸开与尼泊尔、不丹相邻的喜马拉雅山去解决,可控的强制导汽系统的建成等于在高大的山体隔离墙上安置若干功率强劲的换气窗,为自然的水汽运动提供前所未有的外部助力,优化其行程路线,缩短行程距离,提升流通质量,弥补自然状态下水汽攀升动力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智能化系统建设将帮助我们探索总结水汽运动对区域气候环境的积极作用,以便将更多的暖湿水汽资源直接引入雅江干流中游河谷,改善区域气候条件,将其影响力推及米林-朗县-拉萨以远,遏制、消除雅江中游河谷沙漠化蔓延趋势,复制、拓展气候宜人的“西藏江南”地域面积;水库建设造成的部分林木资源损失未来将在上述地区得到充分地补偿。帕隆藏布高位蓄水,高原蒸发能够将部分云汽资源延伸输送到怒江上游流域,对改善高原腹地气候条件、增加区域水资源可调出量,对缩短实现西北内陆蓄水量目标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今后条件允许,可实施蓄水线以上的强制导汽工程,打通受念青唐古拉山阻隔的易贡-帕隆藏布河谷至怒江河谷的几处贯穿隧道,西巴霞曲至雅江、丹巴曲至帕隆藏布、察隅河至怒江的通道也可以考虑在内,改善制约水汽运动地形制约,创造区域空气对流条件,深化水汽作用影响范围;峡谷水能梯级开发可以为拉动水汽北上西进提供充足的动力,利用藏东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他念他翁山间河谷能够聚汇水汽的地形特点,效仿风力发电场建设,以地面引导风力接力场与导汽隧道建设结合的模式,以人工干预的方式建立一条指向三江源的高原低空气流通道也会成为可能。 附图:峡谷水汽资源图           雅江峡谷截流-梯级组合坝仿真图 派乡至墨脱、米林至帮勾,二十多公里之隔,气候条件差别巨大。该段位于该段喜马拉雅山相对低矮的山口位置,又是处在水汽通道大转折的核心位置,山谷深壑朝雅江中游河谷方向切入很深,海拔较低,只有部分4000-4500M上下的山岭阻隔,纵深短浅,距离最近;下游河谷内水汽资源最为丰富,具有开凿水汽隧道的有利条件。退一步说,即使近期不能够实施高原隧道调水计划,仅从两处的强制导汽通道建设着手,将亚热带气候影响深入的雅江中游以上地区,也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创举。土石弃渣可以通过建设排龙-唐登的挡土截流坝,安置在通麦,还能起到淤实坝基、强化截流坝安全的作用;实施三江交汇口泥石流治理工程,修建易贡-帕隆藏布超前导流工程,控制河道泥石流的爆发,为今后的调水工程建设打下基础。318国道穿越部分傍山隧道后改走截流坝上也完全可行,彻底摆脱泥石流的威胁。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给地方建设乃至国家未来发展规划制造了很大的难题,不解决问题,未来米林至峡谷帮勾段、丹巴曲至松宗段、西巴霞曲至雅江中游段的水汽通道工程就会受到干扰,无法实现,直接影响本世纪国家水资源战略安全。 附图:雅鲁藏布江干流峡谷截流态势图           三江交汇口泥石流治理工程态势图 (四)、截流蓄水工程设计方案综述 雅江下游峡谷地区地形复杂、干支流河道流走向特殊,独特的地理结构特征给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了充分的、多种选择的空间,地形条件相互依托,方案设计可以做到灵活多变。 1、尼洋河-帕隆藏布截流方案 将调水目标直接锁定在雅江的尼洋河、帕隆藏布这两条最大支流上,就根本不需要考虑国际影响问题,从法理上讲上述两河属于中国的内江,调水纯属内部事务;尼洋河年径流量220亿立方,帕隆藏布为372亿立方,近600亿的水量调取400-500亿没有问题,就是将两河截流完全改变流向也不存争议,而流出下游峡谷的总水量仍占2/3。 附图:尼洋河-帕隆藏布江下游河口截流态势图 2、雅鲁藏布干流派乡/加拉段-帕隆藏布截流方案 如在派乡-大渡卡或南迦巴瓦峰与加拉白垒峰之间的海拔2800M左右的格嘎-加拉河段筑坝蓄水,将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来水全部纳入调水范围,利用导流隧道将中上游来水延鲁朗河-拉月河导入通麦,与帕隆藏布汇合,控制管理的水量就会达到978亿立方。加拉段比派乡江面更为狭窄,宽度大约为200M左右,格嘎-加拉筑坝有助于缩短导流隧道距离,增加蓄水量,靠前更有利于峡谷后期梯级开发衔接;由于峡谷降水丰富,且已查明西兴拉山口至门中段存在大量瀑布群,以及下游其他丰水支流、云汽资源的大量存在,下游地区年降水量平均高达数千毫米,即使将978亿全部调走下游根本不会断流。雅江干流调水600亿的总目标可以更加轻松地实现,其余用作水能开发,为下游供水。 附图:雅江派乡段-帕隆藏布江截流态势图            雅江加拉段-帕隆藏布江截流态势图 3、雅鲁藏布干流派乡段-帕隆藏布倒虹吸调水方案 以上截流方案都需要在赤隆藏布(帕隆藏布下游排龙-扎曲段)峡谷筑坝拦水,排龙-唐登段海拔大约在2100M,帕隆藏布与雅江汇流处的扎曲江面的海拔在1600M,排龙段截流实现3000M的调水蓄水位,需要修筑900M左右的高坝,以传统思维看待修建千米水坝的确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需要考虑采取折中的办法,利用倒虹吸原理导流,先期将排龙-唐登梯级组坝高程下调至300-500M,则筑坝的困难将不复存在;古乡修筑河段水库,由雅江加拉蓄水库始,围绕加拉白叠山,沿着鲁朗河-拉月河修建傍山导流隧道,依托排龙梯级坝,横跨赤隆藏布连通古乡河段蓄水库,古乡水位略低于雅江河段;排龙坝体内修建耐高压全封闭槽涵,利用雅江加拉蓄水库与古乡蓄水库的水位差成功实现导流,若不存在帕隆河谷易发随机巨型泥石流破坏的问题,排龙坝建设高度调整至200M以下,应能起到倒虹吸过流槽的作用,争取提早实现调水目标,怎样才能实现最佳设计标准需要作出平衡、论证。易贡藏布水量暂没纳入自流北上的调水管理范围,可调水总量并不受大的影响,排龙坝截流易贡藏布的水能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附图:雅江加拉-古乡倒虹吸跨江隧道导流调蓄态势图 同步建设的导汽工程将使未来区域可调出水量得到大幅度增加,保守估计调水量再增加150亿应该没有问题,帕隆藏布北邻的怒江上游流域索县、巴青地区目前的降水相对也很丰富,可调水量仅次于于尼洋河流域,帕隆藏布峡谷蓄水后,势必对地区产生良性调节作用,调水潜力巨大,对下游也就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如将沿途其他河曲也考虑进去,保守估计调水总量800-1000亿也完全可能。 4、雅鲁藏布下游峡谷截流的优势 选择在两江汇入口扎曲构筑核心主坝,将雅江干流与帕隆藏布一同管理,省去连接两江的导流通道建设,将更多的支流瀑布的流量纳入有效管理,发挥水力资源的最大利用率最为理想。西兴拉山口至门中村之间存有著名的巴东、扎丹姆、秋古都龙、绒扎四大瀑布群,水能资源丰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扎曲筑坝等于将峡谷入口从派乡向前推移几十公里,河道雍水回流,帕隆藏布与雅江下游水位将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雅江下游-帕隆藏布实现无障碍通航,为米林、派乡通向下游峡谷的水汽通道建设提供千吨轮航运服务,为工程产生的巨量土石方水下安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扎曲筑坝可以起到一坝定乾坤的效果。 扎曲-门中段峡谷处于雅江大弯最突出部,两侧山体高度略显不足,3000M蓄水日后如出现异常涌浪会有水漫侧翼山口的可能,蓄水位保持在2800M相对安全,作为第二梯级较为理想,基本能满足续航的需求;若将坝体向下延伸到山高坡陡的八玉-隆玉-多嘎河段则最为稳妥。岗日嘎布山超过海拔5000M的山体能为修筑超高宽基梯级组合坝提供足够的填充材料。宜将开凿古乡导汽隧道设计改为敞开式挖掘,土石用于河道填埋,为暖湿气流大规模北上深入敞开通道,强制导汽系统隧道设计原址适当东移;拓展后的水汽通道将比目前的山口通道降低了一千多米,以此抵消建坝造成对气流运动通道的阻挡。特殊的河道地形特征可谓得天独厚,岗日嘎布山呈东南西北走向,斜插入帕隆藏布与雅鲁藏布之间,受古冰川作用,山脊两侧沟梁起伏呈梳齿状分布与河道呈垂直排列,采取定向爆破,斜谷输送土方填壑并非不可能。 如能将岗日嘎布山锲入帕隆藏布与雅鲁藏布之间的古乡以西窄长部分山岭用于缝合赤隆藏布乃至扎曲-隆玉的河道,不仅帕隆藏布水库安全永固,而且可以在峡谷山区整理出来面积相当可观、崇山峻岭之间难得的一块平原台地,未来可用作新兴城市建设用地,拓宽震区群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服务经济建设。 附图:雅鲁藏布江干流峡谷扎曲段截流态势图 五)、截流蓄水工程实施步骤 工程建设周期较长,蓄水位建设本身也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西线隧道调水工程采取先难后易的战略,将第一水源地目标直接锁定在雅江下游,解决冰川融水流失的问题,确保西线建设目标水源地未来有水可调;项目具体实施选择先易后难,将整个系统工程量化细分,先从泥石流治理入手,开挖超前导流通道,破解可能再次发生的堰塞湖溃堤灾难。雅江帕隆藏布河谷施工,安全威胁最大的是随机特大泥石流的出现,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的存在,让人感触到大自然的力量,但也欣喜地看到受泥石流损毁的拱桥坚实的桥墩尤存,斜拉桥塔依然挺立; 2000年6月易贡湖导流失算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控制不了堰塞坝上游水源,无法遏制库容的不断雍高,其二是堰塞体基脚缺少坚实的挡土坚坝,控制不了水土流失。从实现安全调水的角度考量,选择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实施加拉200M水电坝建设,为后续建设提供电力保障;开凿易贡藏布-玉梅、帕隆藏布-玉梅的超前导流隧道,将易贡-帕隆藏布江水导引至选定的排龙-唐登截流坝建址下位;修筑东西端河道结构挡土墙,保护贯通隧道取水口的安全;开凿雅江加拉端倒虹吸隧道;完成高原贯穿隧道倾多-洛隆的首期取水口控制工程。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帕隆藏布-柴达木盆地贯通隧道工程;完成帕隆藏布古乡截流河段蓄水库建设,开凿古乡段倒虹吸隧道,(统筹考虑,可将帕隆藏布超前导流隧道的局部段兼作倒虹吸隧道职能,减少工程量。) 第三阶段:配合导汽工程建设;完成帕隆藏布排龙-唐登-玉梅段的300-500M梯级截流组坝,并做好后期增高工程基础准备;连通雅江-帕隆藏布跨江倒虹吸导流隧道,实现两段接龙;完成高原贯穿隧道全线工程,实现调水目标; 第四阶段:实施梯级组坝后期增高计划,完成排龙梯级坝建设,废止倒虹吸隧道运行,改由鲁朗-拉月河导流,实现易贡-帕隆藏布全线蓄水目标。 第五阶段:实施大规模导汽工程建设,开凿岗日嘎布山的水汽通道;逐步提升拓宽水坝基础,完成扎曲-隆玉段梯级组合坝建设项目,雅江-帕隆藏布实现顺利通航,整理下游河道,实施梯级开发… 在第一、二阶段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应对泥石流对导流隧道引水口的阻塞,依据不同河段、不同高程,避开泥石流易发地段,取其上游选择开凿多个进水口,开口方向与河道流向一致,并设计一定坡降,通过竖井设置通道控水闸门。期间一旦出现了意外泥石流阻塞河道,即采取釜底抽薪(准确的称谓是:湖底抽水)的办法,水位上涨将得到彻底地遏制,达到为不期出现的高危堰塞湖化险目的,使溃堤事件不再成为可能;施工安全也得到了有力的保证,天然泥石流带来大量土石方减轻了人工取土修筑河坝的工作量,导流工程配套项目建设,可利用预制互锁式大型箱体结构砌块修筑挡土墙,河床钻孔浇注桩基将墙体锚定,拓宽加高,挡土墙建设有助于恢复受淹河谷土地,延缓蓄水库核心区域的河床淤积,将引水主隧道进水口设计安排在古乡拦水坝体上最为稳妥,可以减少工程量,延长取水口使用寿命。 在第三、第四阶段建设过程中,如果高原引水主隧道能够提前完成,可先行调取古乡蓄水库的帕隆藏布江水作为过渡期方案,可调水量应该不少于150亿立方。400亿雅江水量的加入,接近600亿调水目标,易贡藏布江没有纳入北调范围,水量的全部南下,调水量若显不足还可以就近从易贡藏布江提取50亿立方。 由于倒虹吸导流工程将来会因第四阶段建设完成后终止使用,会有相当一部分淹没水下,为了不造成资源浪费,建设之初就可以考虑今后改作水下公路隧道的可能。只要工程设计达到相关标准,完全可与海底隧道相媲美;为该段318国道改线方案提供多一项选择。 附图:易贡-帕隆藏布江中游超前导流态势图 如果条件允许,排龙-唐登900M高坝建设一气呵成,可省去倒虹吸隧道工程量,只需开通加拉至鲁朗的一段隧道,雅江来水就可以沿拉月河自流到通麦,与帕隆藏布汇合。完成排龙坝加高工程,易贡-帕隆藏布江水完全自流北调,未来扎曲-隆玉工程施工也将会更有安全保证。 第五阶段的扎曲、隆玉段修筑高坝都属于实现调水目标后续的锦上添花工程,大量的上游来水北调,施工愈加便利,但由于土方工程过于庞大,按照常规技术方案施工,工期较长,在完成第三、第四阶段工作实现调水目标后,暂时放弃扎曲、隆玉段超高坝建设,峡谷建设改为梯级开发也是一种选择,对调水本身来说没有太大影响。进入藏南谷地的水汽过流量不足,宜将施工重点转移到强制导汽系统建设上来,扎曲-隆玉高坝建设、切削岗日嘎布山顶的工作可以循序渐进、作为长期目标假以时日去完成。 如果担心跃动冰川坠江事件再度发生,可以考虑在派乡上游某段建一处防涌浪隔离坝,保护林芝、米林地区安全。雅江峡谷冰川入湖堰塞河道也不是没有先例,第四纪发生多次跃动冰川坠江堰塞河道事件,米林、林芝水位雍高至3000M以上。最近的两次跃动冰川坠江事件发生在1968年7月和1988年7月,则隆弄冰川阻江导致雅江下游断流数小时;而发生在帕隆藏布的米堆冰川坠江事件摧毁30KM公路,川藏线中断交通半年之久,自然溃决影响深远。加拉、排龙-扎曲-隆玉截流坝建设都具有破解冰川堰塞湖的成害作用,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巨型泥石流、冰川入湖造成的影响波及蓄水库以外区域;卫星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使用可使增设的隔水闸处于常开状态,派乡、排龙两处水坝对雅江-帕隆藏布无障碍通航并无太大影响,高原贯穿隧道的建成,雅江有了第二出口通道,可确保蓄水库建设安全。利用传感器技术对跃动冰川运动状态实施全天候监控,对进入预设警戒区已构成安全威胁的异动游离冰川实行破击分解,中途削减瓦解其破坏冲击力,并通过对其入江沟谷通道预置钢制结构障,阻滞前行,也是化解坠江危机事件发生的可选方案。 附图:梯级组合坝高程示意图 上述五个阶段工程项目之间既相互支持又完全可以作为独立的系统建设,前期项目对后期大系统建设不会造成任何瓶颈障碍,不至出现重叠浪费的情况,为后期工作创造条件,做好铺垫;对于当前的技术力量尚无法完成的任务,可以等待工程技术的发展进步后加以解决,完成帕隆藏布峡谷蓄水目标后,如有必要雅鲁藏布峡谷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予以保留也可作为一个考虑,给后续工程实施提供有利的支持,给后人开创了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 (六)工程建设资金的来源问题 任何浩大的工程建设都需要分期、分阶段进行,西线工程也不例外,每年所需投入的建设资金大约也就在数百亿元,以当前的国力也完全可以承受。如果从投资效能层面考量,还可以将高原隧道调水工程的实施方向和步骤再作进一步地调整,先期投资1000亿用3-5年的时间,按照工程总体设计要求全力完成洛隆-仁钦-囊谦-玉树,率先实现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水系段的地下连接。洛隆(新荣)江面海拔3400M,玉树(德达)海拔3600M,通过井道提升可从丰水的怒江调水入长江,再通过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设施将水调往黄河下游地区;如选择线路之拥巴-同卡-察雅-江达/贡觉-德格/白玉段则距离更近,大约200多公里隧道建设距离,以目前我国隧道每年近200KM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全力以赴用3年时间完成该段工程任务应不存在问题。拥巴海拔3300M,察雅海拔3200M,德格县(然登)江面海拔3100M,而下游白玉县波罗乡、金沙乡江面海拔只在3000M上下,该段隧道建设埋深浅,施工难度小,利用三江水位高差的有利条件,辅以必要的地面水工设施,即使通过地下水道也能实现自流。同时调整黄河流域的现行配水方案,将新增水量引入腾格里,在腾格里沙区规划建立专署高效节水生态农业区,以高产经济作物、商品粮、优质牧草为主要生产目标,春播秋种当年即可获得收益,投资汇报周期短;农牧业生产与西线调水主体工程同步进行,所得经济收益完全用以支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持续建设。 开发6000万亩土地,以每亩年均收益1500元的保守估算,经营10年的时间就可以提前收回西线工程全部建设成本(宁夏自治区就曾有过一个6000万亩的垦荒计划,如果有了满足灌溉水源保证这一前提也就很有现实意义)。完成工程建设资金的筹集任务后,开发区经营随即全面转入退耕还草还林生态建设,为期最多10年的过渡期专署经济区建设,不会造成所谓的生态灾难,短期内可能的局部变化应该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前期开发区建设选址在较为低洼地带的部分,西线高原贯穿隧道调水主体工程一旦建成,腾格里沙区实现蓄水,甚至可将其完全淹没在水下,免去后期的生态修复工作,低洼地不建永久性设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开发区建设包括黄河分水工程设计必须符合西线调水工程总体建设要求,与调水战略目标相一致,做到统筹安排、全盘考虑、合理布局。 将高原贯穿隧道调水工程首期建设目标确立为联接丰水的上述三江,利用即将建成的东线、中线调水工程为黄河下游供水(东部两线设计需要作出局部调整,加增汇流入黄工程),通过调整黄河配水方案实现间接为西部增水的目的,短期内就能收到良好的投资回报,为西线贯穿隧道工程提供持续的建设资金;若能增建三峡至丹江口的调水线路更为理想。实现初步调水同时启动西线二期工程通过提扬将雅鲁藏布江部分水量调入黄河下游,如有必要可利用配套的闸控系统削减、屏蔽怒江、澜沧江水量,保证长江流域汛期的安全性;届时黄河中上游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水量分配,开发区规模也会逐步扩大;过渡期黄河水分配调整还有助于减少黄河泥沙入库量,缓解三门峡、小浪底水利枢纽泥沙淤积的压力;无论是自流还是采取提扬方式,实现雅江向长江调水,西线工程也就完成了一半,高原贯穿隧道北段建设以及峡谷水坝必要的增高工程也在持续的后期建设中随即完成。将施工步骤做出调整,方案操作性更强,前期投入资金大幅度减少,投资回报周期更短;怒江、澜沧江适度调水,对洪水频发的下游邻国用水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西线建成后,可以在包括洪水防治与利用方面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防止国内经济
本文档为【图解南水北调西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124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36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0-10-06
浏览量: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