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举报
开通vip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① 精讲班第 1 讲课件讲义() 精讲班第 1 讲讲义 主要内容 本讲主要内容:第一单元.中医儿科学发 展简史 第二单元.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第三单元.生长发育 第四单元.喂养与保健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 第一单元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 重点掌握钱乙和万全的学术思想 一、北宋?钱乙 代表作《小儿药证直 诀》 1,首创五脏辨证,提出治法方药,区 分五脏的寒热虚实证候,创制泻白散、导赤 散、地黄丸等五脏补泻方剂。 2将小儿体质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 虚易实,易寒易热”...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① 精讲班第 1 讲课件讲义() 精讲班第 1 讲讲义 主要内容 本讲主要内容:第一单元.中医儿科学发 展简史 第二单元.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第三单元.生长发育 第四单元.喂养与保健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 第一单元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 重点掌握钱乙和万全的学术思想 一、北宋?钱乙 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作《小儿药证直 诀》 1,首创五脏辨证,提出治法方药,区 分五脏的寒热虚实证候,创制泻白散、导赤 散、地黄丸等五脏补泻方剂。 2将小儿体质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 虚易实,易寒易热”。 3重视小儿脾胃病的调理,提出“疳皆脾 胃病”。 74在方药的应用上,以丸散膏丹剂型为 主,方便小儿服用。 钱乙的学术思想为后世儿科医家所尊 祟,后世称其为“儿科之圣”。 二、明代?万全 《育婴秘诀》、《幼科发挥》、《片玉心书》 1提出小儿发病的三因论。 2重视保护胃气,提出五脏以胃为本的 思想。 4小儿病理生理特点“五脏之中肝有余, 脾常木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而肺常不 足”。 A1 型例题: 1.《小儿药证直诀》的作者是:[D] A.淳于意 B.孙思邈 C.华佗 D.钱乙 E.董汲 2.钱乙首创:[C] A.六经辨证 B.脏腑辨证 C.五脏辨证 D.卫气营血辨证 E.三焦辨证 3.首先提出“疳皆脾胃病”的是:[B] A.孙思邈 B.钱乙 C.阎孝忠 D.万全 E.陈文中 4.“儿科之圣”指的是:[D] A.华佗 B.孙思邈 C.张仲景 D.钱乙 E.万全 5.小儿五脏“三不足,二有余”是谁提出 的:[E] A.钱乙 B.陈文中 C.董汲 D.曾世荣 E.万全 8.万全的主要学术思想有;[E] A.五脏以胃气为本 B.小儿五脏“三不足,二有余” C.重视胎养、蓐养、鞠养 D.“温补凉泻各附所宜”治疗痘疹 E.以上均是 9.下述除哪项外均为钱乙的学术观点: [A] A.小儿五脏“三不足,二有余” B.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C.疳皆脾胃病 D.急惊用凉泻,慢惊用温补 E.明确鉴别惊风与癫痫 B1型例题 A.万全 B.钱乙 C.巢元方 D.孙思邈 E.张仲景 1.把小儿的生理病理概括为“脏腑柔弱,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医家是:[B] 2.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 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医家是:[A] A.万全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② B.钱乙 C.巢元方 D.孙思邈 E张仲景 3.《育婴家秘》的作者是:[A] 4.《幼科发挥》的作者是:[A] 5.《片玉心书》的作者是:[A]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第二单元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掌握 1、小儿生理病理的基本特点 2、稚阴稚阳与纯阳学说的意义 了解 小儿病理特点对临床认识儿科疾 病的意义 一、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 迅速。 1.“稚阴稚阳”。小儿时期脏腑娇嫩,“稚 阳未充,稚阴未长”,说明小儿无论在物质 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2.“纯阳”。小儿在发育过程中,表现为 生机旺盛,发育迅速。 二、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 康复。 除先天禀赋不足和新生儿疾病外,由于 脏腑娇嫩,抵抗力差,故小儿容易发病。最 易发生脾、肺疾病,其次是外感时行疾病。 病程中容易发生转化,变化多端,表现 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由于小儿生机蓬勃,病因比较单纯,在 疾病过程中又少七情影响,所以一般来说, 轻病容易治愈,重病若及时治疗,护理得当, 大多数也能获得治愈。 A1 型例题 1.小儿“稚阴稚阳”的含义是:[A] A.小儿精、血、津液及脏腑功能均未充 足完善 B.小儿临床易出现阴虚阳亢及阳虚衰 脱之证 C.小儿形气稚嫩,易患疾病 D.小儿患病传变迅速 E.以上均是 2.小儿为“纯阳之体”的含义是:[D] A.小儿病暑热化 B.小儿为有阳无阴之体 C.小儿为阳亢阴亏之体 D.小儿生长发育速度快 E.以上均是 D.《颅囟经》 E.《小儿病源方论》 3.小儿的病理特点是[E] A.脾常不足 B.肝常有余: C. 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D.易虚易实 E.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 趋康复 4.“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说明小儿为: [E] A.纯阳之体 B.稚阳之体 C.稚阴之体 D.盛阳之体 E.稚阴稚阳之体 5.小儿时期下列哪两经疾病最为多见? [C] A.肺、肝 B.肝、肾 C.肺、脾 D.脾、肾 E.肺、肾 6.小儿感邪后,容易出现高热、惊搐等 证,是由于:[B] A.邪陷心包 B.肝常有余 C.肝肾不足 D.阴亏阳亢 E.心火炽盛 7.古代医家把小儿时期多见脾胃病这一 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B] A.饮食不节.食滞伤中 B.脾常不足 C.易虚易实 D.易寒易热 E.脾胃不和 B1型例题 A.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B.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③ C.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D.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E.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1.小儿“纯阳之体”的含义是:[D] 2.小儿时期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特点是: [B] A.易寒 B.易热 C.易虚 D.易实 E.易愈 3.小儿具有“稚阴未长”的特点,患病:[B] 4.小儿具有“稚阳未充”的特点,患病: [A] 小儿生长发育 第三单元 小儿生长发育 掌握 1、年龄分期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2体重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3、囟门闭合时间及病理意义 4、呼吸、脉搏、血压与年龄增长的关 系 5动作发育、语言发育的要点 了解 乳牙萌出时间、恒牙萌出时间及 数目正常值 一、年龄分期 1.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 40周 2.新生儿期:从出生到 28天 3.婴儿期:从 28天到 1周岁 4.幼儿期:从 1周岁到 3周岁 5.幼童期:从 3周岁到 7周岁 6.儿童期:从 7周岁到 12周岁 二、生理常数 1.体重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小儿初生体重平均约 3000g。 生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 600g;6 个月到 1岁平均每月增长 500g.。 1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 2000g。 估算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 ( 1)l~6 个月:体重(g)=3000+月 龄 x600 (2)7~12个月:体重(g)=6600+(月 龄-6)x500 (3)1 岁以上:体重(kg)=8+年龄 x2 2.身长测定方法及正常值 测量身长时,3 岁以下可用卧位,3 岁 以上可用立位,要求足跟、臀、两肩部及枕 后同时紧靠立柱。 小儿初生时身长约 50cm。 出生后第一年增长 25cm。 2 岁以后身长可用下列公式估算:身长 (cm)=周岁数 x5+75 3.囟门闭合时间及病理意义 后囟关闭时间在出生后 2~4个月内(部 分出生时已闭)。 前囟位于顶骨与额骨之间,呈菱形,关 闭时间在 12~18个月。 囟门早闭且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为小 头畸形;囟门晚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见于 解颅或佝偻病。 4.乳牙萌出正常值 小儿出生后 5~10 个月开始出乳牙,均 属正常范围。如出牙过晚,多见于佝偻病患 儿。 一般 1 岁时出 8 个牙,l 岁以后长出上 下左右第一乳磨牙,l 岁半出尖牙,两岁出 第 2乳磨牙,于 20~30个月出齐 20颗乳牙。 6 岁以后开始换为恒齿,并长出第一恒 磨牙,12岁以后长出第二恒磨牙,至 12~15 岁长满 28颗恒齿。第三恒磨牙一般在 17~30 岁长出,称为智齿,也有终生不出者。 6~24 个月正常小儿的牙齿数,可用下 式计算:牙齿数=年龄~4(或 6) 精讲班第 2 讲课件讲义() 精讲班第 2 讲讲义 小儿生长发育(二) 5.呼吸、脉搏、血压与年龄增长的关系 (1)呼吸 年龄愈小,呼吸愈快。1~3个月每分约 45~40次,4~6个月每分约 40~35次,6~12 个月每分约 35~30 次,l~3 岁每分约 30~25 次。 ( 2)脉搏 年龄愈小,脉搏愈快。新生儿~l岁每分 约 160~120 次,l~3 岁每分约 120~l00 次, 3~5 岁每分约 110~90 次,5~7 岁每分约 100~80次,7~12岁每分约 90~70次。 (3)血压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④ 年龄愈小,血压愈低。1 岁以上小儿收 缩压可按年龄 x2+80mmHg 来计算,舒张压 约为收缩压的 l/2~2/3。 6.动作、语言发育 (1)动作 发育顺序:由上到下,由不协调到逐渐 协调,由粗到细。 新生儿仅有反射性活动(如吸吮、吞咽 等)和不自主的活动;1 个月小儿睡醒后常 作伸欠动作;2 个月俯卧时开始抬起头;3~4 个月俯时能拍起前半身;6 个月能翻身;7 个月会独坐;9 个月会爬,会扶着栏杆站立; 1 岁能独自站立,扶着两只手可行走;1 岁 半左右会走路;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能登 梯、跳跃,动作也逐渐有力、精细和准确。 (2)语言发育 语言发育反映神经的发育,一般可分为 四个阶段: l)发音阶段 新生儿除哇哇啼哭,没有其他发音;2 个月能发出和谐喉音;3 个月发出喃喃之声。 2)咿咿作语阶段 5~6 个月会发出单调音节;7~8 个月会 发复音,如“妈妈”、“爸爸”等,并可重复大 人所发简单音节。 3)单语单句阶段 1岁以后能说日常生活用语,如睡、吃、 走等;15个月能说出自己名字;l岁半能讲 单句,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如吃饭等。 4)成语阶段 2 岁后能简单交谈,4~5岁能用完整的 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7 岁能较好地掌握语 言。 A1 型例题 1.新生儿期指的是:[B] A.出生~14天 B.出生~28天 C.出生~2个月 D.出生~6个月 E.出生~1岁 2.婴儿期指的是:[D] A.出生~14天 B.14~28天 C.28天~6个月 D.28天~1岁 E.28天~2岁 3.小儿动作发育规律中错误的是:[C] A.头尾规律 B.远近规律 C.左右规律 D.由不协调到协调 E.由粗动作到精细动作 4.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是:[B]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幼童期 E.儿童期 5.按公式计算,5岁小儿的体重为:[B] A.17kg B.18kg C.19kg D.16kg E.20kg 6.3周岁小儿按公式计算,身长应是:[D] A.75cm B.80cm C.85cm D.90cm E.95cm 7.小儿开始出乳牙的年龄是:[C] A.2~3个月 B.3~5个月 C.5~10个月 D.10~12个月 E.12个月以后 喂养与保健 第四单元 喂养与保健 了解 1、新生儿护养的主要措施 2、婴儿的合理喂养 一、初生儿的护养 1.断脐 脐带脱落后脐眼处有渗出物,应撒消毒 滑石粉或消毒龙骨散、煅牡蛎粉,以保持脐 部干燥。 2.拭口 可用金银花、野菊花、生甘草各 3g 煎 水拭口,另给少量口服。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⑤ 可用黄连 1~1.5g加水少许,隔水蒸服, 或用生大黄 1g 煎泡,少少饮服,每日 2~3 次,连用 3 日,以清除胎毒。 3.洗浴 可用消毒棉花蘸植物油少许,将腋下及 腹股沟积聚的皮脂轻轻揩去. 早产儿不宜过早洗浴。 4.保暖 小儿出生后,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特 别是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应予保暖。 保暖水温以 40~60℃为宜,每 l~2h换水 1次,保持温度恒定。有条件者可放于保暖 箱中。 二、婴儿的合理喂养 1.喂养方式及选择原则 (1)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 (3)混合喂养 2.喂养的基本方法 (1)母乳喂养 正常足月新生儿只要情况稳定,呼吸通 畅,出生后半小时便可尝试喂奶。早产儿或 虚弱儿可推迟在 24h 之后。 哺乳时间,一般隔 3h 一次。开始每次 哺乳时间为 5min,以后可逐渐延长。到 3~4 天后,可延长到每次 15~20min。喂养应根 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要过饱或不足。 第 3月起每日哺乳 6次,每次间隔 4h。 第 5~6月起可改为每日 5次,并逐渐培养夜 间不喂奶的习惯。 哺乳时应将乳儿斜抱于怀中,哺乳后可 将小儿竖起,轻轻拍击背部,防止溢乳。 哺乳期间,乳母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多 食蛋类、豆类、蔬菜、水果等,以保持乳汁 的营养成分。 如果母乳减少,可采用猪蹄煎木通,或 用针刺膻中,少商、合谷等穴,促进母乳的 分泌。 (2)人工喂养 因地制宜。牛奶一般按每天每公斤体重 110ml 计算,并加入 5~8%的食糖。若用奶 粉,则按体积 4:1 或重量 8:1 冲调成全奶。 为计算方便,每日进水量按每公斤体重 150ml 计算。 3.添加辅食的原则 由一种到多种,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 稠,由淡到浓。 4.断奶方法及注意点 一般以 8~12 月断奶为宜。夏季不是断 奶的合适季节,因为夏天炎热,小儿消化力 差,改变饮食,容易发生腹泻。 断奶前必须采取逐渐减少喂奶次数,逐 渐增加辅食的方法,不可突然断奶。 断奶后以粥和软饭为主要食品,并逐渐 过渡到成人饮食,但小儿的食品必须容易消 化、富于营养,进食要定时、定量。 A1 型例题 1.出生儿护养的主要措施是:[E] A.清除口中秽物 B.用金银花、野菊花、生甘草各 3g,煎 汁拭口 C.洗浴时勿使脐部沾湿 D.可用黄芩制成的眼药水滴睡眼,或用 生理盐水冲洗 E.以上都是 2.母乳喂养,断奶最适宜的时间是[A] A.8~12 个月 B.12~16个月 C.12~18个月 D.16~20个月 E.半岁后 3.不适合断奶的季节是:[B] A.春 B.夏 C.秋 D.冬 E.以上都不是 4.婴儿喂养添加辅食原则错误的是:[D] A.由少到多地加 B.由简到繁地加 C.一种一种地加 D.多种一起添加 E.增加一次辅食,可减少一次喂乳 精讲班第 3 讲课件讲义() 精讲班第 3 讲讲义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第五单元四诊概要 第六单元 治疗概要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⑥ 四诊概要 第五单元 四诊概要 了解 儿科四诊应用特点 掌握 儿科望诊、闻诊、问诊的内容及 临床意义 一、儿科四诊应用特点 重视望诊 二、望诊 1.主要内容 整体望诊:望神色、望形态 分部望诊: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 看指纹等。 2.辨证意义 五色主病和五部配五脏。所谓五色指 红、青、黄、白、黑而言。 面呈白色,多为寒证、虚证。若面白浮 肿,为阳虚水泛,常见于阴水;面色惨白, 四肢厥冷,多为阳气暴脱,可见于脱征;面 白乏华,唇色淡白多为血虚,见于小儿贫血; 外感初起,风寒束表,也每见面色苍白。 面呈红色,多属热证。面红耳赤,咽痛 脉浮,为风热外感;午后颧红,多为阴虚内 热,若见二颧艳红,面晄肢厥,冷汗淋漓, 为虚阳上越。是阳气欲绝的危重征候。新生 儿面色嫩红,为正常肤邑,不属病态。 面呈黄色,多属体虚或有湿。面黄肌瘦, 腹膨大者,为脾胃功能失调,常见于疳证; 面黄无华,并伴有白斑,常为肠寄生虫病; 面目色黄而鲜,为湿热内蕴之阳黄;面目黄 而晦暗者为寒湿阻滞的阴黄。 面呈青色,主寒、主痛、主瘀、主惊。 面色青白并见,愁苦皱眉,为里寒腹痛;面 青而晦暗,神昏抽搐,每见于惊风和癫痫发 作之时;面青唇紫;呼吸急促,为肺气闭塞, 气血瘀阻。 面呈黑色,多为主寒、主痛,或内有水 湿停饮。面色青黑,手足逆冷,多为阴寒征 候;面黑暗不华,兼有腹痛呕吐,可为药物 或食物中毒;面色青黑惨暗,则为肾气衰绝, 不论新病久病,皆属危重。如果小儿面色红 黑润泽,体强无病,是先天肾气充足之相。 3.特殊舌象 (1)舌体:舌体嫩胖,舌边齿痕显著, 多为脾肾阳虚,或有水饮痰湿内停;舌体肿 大,色泽青紫,可见于中毒;舌体胖淡,舌 起裂纹,多为气血两虚;舌体强硬,大多为 热盛伤津;急性热病中出现舌体短缩,舌干 绛者,则为热病伤津,经脉失养而挛缩。 ( 2)舌质:正常舌色淡红。若舌质淡白 为气血虚亏;舌质绛红,舌有红刺,为温热 病邪入营血;舌红少苦,甚则无苔而干者, 则为阴虚火旺;舌质紫暗或紫红,为气血瘀 滞;舌起大红刺,状如杨梅者,常为烂喉痧 的舌象。 (3)舌苔:舌苔色白为寒;舌苔白腻 为寒湿内滞,或寒痰与积食所致;舌若黄腻 为湿热内蕴,或乳食内停;热性病而见剥苔, 多为阴伤津亏所致;小儿舌苔花剥,经久不 愈,状如“地图”,多数为胃之气阴不足所致; 若见舌苔厚腻垢浊不化,伴便秘腹胀者,为 宿食内滞,中焦气机阻塞,这种舌苔亦称“霉 酱苔’。新生儿舌红无苔和乳婴儿的乳白苔, 均属正常舌象。 注意染苔:因吃某些药品、食物,往往 舌苔被染,如吃红色糖果可呈红苔,吃橄榄、 杨梅、茶叶呈黑苔,吃桔子、蛋黄呈黄苔等, 均不属病苔。染苔的色泽比较鲜艳而浮浅, 与病苔不同。 4.斑、疹 凡形态大小不一,不高出皮面,压之不 退色,称之为“斑”; 凡形小如粟米,高出皮面,压之退色, 称之为“疹”。 斑和疹每见于小儿传染病过程中,如麻 疹、丹痧、水痘、风疹等病。小儿杂病中的 发斑,可见于紫癜病等,一般多属血热或气 不摄血。 温热病发斑,为邪入营血所致,若斑色 紫黑,密集融合成片,神昏肢冷,为正虚邪 盛。 有些小儿在咳呛或呕吐之后,常面有细 小瘀点,状如针尖大小,此为体质虚亏,或 肌肤娇嫩所致。 小儿发疹的疾病较多。疹色暗红,先稀 后密,先头脑后四肢,可见于麻疹;疹色淡 红,疹小稀疏,发出和没收较快,可见于风 疹;疹色玫瑰红,疹细稠密,热退疹出;可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⑦ 见于奶麻;疹色艳红,稠密成片,发热咽部 溃烂,可见于丹痧;疱疹遍于头身,根脚红 晕,疹子此起彼落,则为水痘。 5.大便 除新生儿及较小乳儿大便可呈糊状,1 日 3次左右,正常小儿的大便应该色黄而干 湿适中。 大便燥结,为内有实热或阴虚内热;大 便稀薄,夹有白色凝块,为内伤乳食;大便 稀薄,色黄秽臭,为湿热内滞;下利清谷, 洞泄不止,则为脾肾两虚;大便赤白粘冻, 为湿热积滞,常见于痢疾;乳幼儿大便皇果 酱色,伴阵发性哭吵,常为肠套叠。初生婴 儿的胎粪,呈暗绿色或赤褐色,粘稠无臭。 母乳喂养儿,大便呈金黄色,稍带酸臭;牛 奶喂养儿,大便呈淡黄白色,质地较硬。 6.指纹 指纹是指虎口直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 静脉,可分为风、气、命三关。 临床意义: (l)浮沉 浮主表,沉主里。疾病在表,如新感外 邪,指纹浮露;久病或病邪在里,如里实或 里虚证,则指纹深沉不显。 (2)色泽 红主寒,紫主热,青主燥,黑主瘀。色 鲜红为外感风寒:暗紫为邪热郁滞,紫黑为 热邪深重或气滞血瘀。青色为惊风或属疼 痛。指纹色淡,不论何种颜色,新病还是久 病,都是虚证的表现。 (3)部位 指纹现于风关,病多轻浅而易治;现于 气关,病情较重,邪已进一步深入;现于命 关,病情危重。如果直透指甲,称“透关射 甲”,病多危殆。 此外,指纹郁滞,推之不畅,亦为实证。 -------------------------------------------------- ---------------------------------- 三、闻诊(听声音/嗅气味) 1.啼哭声 正常健康小儿哭声都较洪亮而长,并有 泪液。 饥饿引起的哭声多绵长无力,或口作吮 乳之状;腹痛引起的啼哭,忽缓忽急,时作 时止;咽喉水肿,则哭声嘶哑,呼吸不利; 久病及疳证,哭声延绵而低微;哭叫拒食, 伴流诞烦躁,多为口疮。 啼哭声以洪亮为实证,哭声微细而弱为 虚证;哭声清亮和顺为佳,哭声尖锐或细弱 无力为重。 精讲班第 4 讲课件讲义() 精讲班第 4 讲讲义 四诊概要(二) 2.咳嗽声 以声音畅利,痰易咯出为轻。咳声清扬 而流清涕,为外感风寒;咳声重浊,痰稠色 黄,为外感风热;干咳无痰,多属肺燥,或 为咽炎所致;咳嗽阵作,并有回声,常为百 日咳;咳声嘶哑,如犬吠声,常见于喉炎或 喉白喉。 3.大便的闻诊 大便臭秽,是湿热积滞;大便酸臭而稀, 多为伤食;下利清谷,无明显臭味,为脾肾 两虚。 -------------------------------------------------- -------------------------------- 四、问诊 1.个人史 生产、喂养、发育、预防接种史等。 2.大便 询问大便的次数、质地和形色等。 新生儿便次较多,一天可有 3-5 次, 是正常的情况。若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质地 稀薄,为脾不健运;大使次数增多,赤白粘 冻,为湿热积滞;大使秘结,腹部胀痛,多 为内有实热或阻虚津亏;大便排虫,伴有腹 痛,多见蛔虫病;便时哭吵,多为腹痛。 3.饮食 包括进食和饮水两方面。 小儿能按时乳食,食量正常而不吐泻, 是正常现象;若不思乳食,所食不多,为脾 胃薄弱的表现。腹胀满不思饮食,为伤食积 滞;腹泻而不思乳食,为脾不健运;能食而 便多不化,形体消瘦,多见于疳证。 在饮水方面,若渴喜饮冷,则为热证; 渴喜饮热,或口不渴,则为寒证;频频饮水, 口唇干燥,为胃阴不足,津液亏耗;渴不欲 饮,则常为中焦有湿。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⑧ -------------------------------------------------- ----------------------------------- 五、切诊 1.脉诊方法 常采用一指定三关,即医者用食指或拇 指同时按压寸、关、尺三部。并应取轻、中、 重三种不同指力来体会脉象变化,切脉时 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分钟。 2.基本脉象 浮、沉、迟、数、有力、无力,以辨别 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 凡轻按即能触及为浮脉,多见于表证, 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重按才 能触及的为沉脉,多见于里证,沉而有力为 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脉搏迟缓,来去极 慢,一息五六次以下为迟脉,多见于寒证, 迟而有力为寒滞实证,迟而无力为虚寒;脉 搏频速,来去急促,一息六七次以上为数脉, 多见于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 虚热。此外小儿腹痛或惊风的弦脉,心阳不 足或心气受损的结代脉等,也须注意诊察。 3.囟门按诊 正常小儿前囟在 18 个月内关闭,若逾 期不闭则为肾气不足,发育欠佳的表现。 检查囟门要注意囟门的大小、凹陷或隆 起。囟门凹陷,名“囟陷”,可见于泻甚失水; 囟门高凸,名“囟填”,伴壮热呕吐,为肝风 内动之征;囟门不能应期闭合,囟门宽大, 头缝开解,则为解颅。 A1 型例题 1.诊断小儿疾病,尤为重要的是:[E] A.按诊 B.脉诊 C.问诊 D.闻诊 E.望诊 2.望诊方法中有五色主病,其中五色是 指:[A] A.红、黄、青、白、黑 B.红、黄、灰、白、黑 C.红、紫、灰、白、黑 D.红、紫、黄、白、黑 E.红、紫、黄、白、青 3.小儿面色惨白多为:[D] A.感受寒邪 B.肺气虚 C.血虚 D.阳气暴脱 E.脾气虚 4.小儿肺气闭塞,气血瘀阻,面色应为: [E] A.白色 B.红色 C.黄色 D.黑色 E.青色 5.下列除哪项之外,均可见面呈青色:[C] A.寒 B.痛 C.虚 D.瘀 E.惊 解析:青色主寒、痛、淤、惊。 6.舌苔花剥,经久不愈,状如“地图”多 为:[E] A.脾胃虚弱 B.阴虚内热 C.阴伤津亏 D.肝肾阴虚 E.胃之气阴不足 7.舌红无苔在以下哪种情况下为正常: [A] A.新生儿舌象 B.乳婴儿舌象 c.幼儿舌象 D.进食后舌象 E.哭啼舌象 8.大便呈果酱色,伴阵发性哭闹,常为: [C] A.痢疾 B.肠炎 C.肠套叠 D.食积 E.虫积 9.指纹淡紫为:[C] A.气血不足 B.体虞有寒 c.体虚有热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⑨ D.邪热郁结 E.寒湿阻滞 解析:指纹色淡,主虚,色紫,主热。 10.小儿较成人脉象:[E] A.浮而稍数 B.浮而稍缓 C.浮而稍弦 D.弦而稍数 E.软而稍数 11.小儿的基本脉象是:[C] A.浮、沉、迟、数、滑、涩 B.浮、沉、迟、数、细、软 C.浮、沉、迟、数、有力、无力 D.浮、沉、迟、数、弦、滑 E.浮、沉、迟、数、细、滑 12.下面哪一项不是问个人史的内容: [B] A.生长发育史 B.既往史 C.出生史 D.预防接种史 E.喂养史 13.指纹从虎口到食指端,其三关排列次 序:[A] A.风气命 B.命气风 c.气命风 D,气风命 E.风命气 14.小儿指纹浮现于风关,是属于:[E] A.正常指纹 B.病情较重 C.病情危重 D.异常指纹 E.病情多轻浅 15小儿囟门凹陷可见于:[A] A.泻甚失水 B.昏迷 C.呼吸困难 D.头痛 E.惊厥 治疗概要 第六单元 治疗概要 掌握 小儿中药内治用法 了解 常用的外治疗法和其他疗法 一、小儿中药用法 1.给药方法 小儿服中药,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根 据疾病的性质,确定服药次数;二是掌握正 确的喂药方法;三是可以加适量调味品。昏 迷的病儿,可鼻饲给药。 2.中药用量 常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 医者经验而不同。临床上可采用下列比例用 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 l/6,乳婴儿为成入 量 1/3-1/2,幼儿及幼童为成人量的 2/3 或 用成人量,学龄期儿用成人量。 二、常用外治疗法 熏洗法、蒸汽及气雾吸入法、涂敷法、 热烫法、敷贴法、擦拭法。 三、其他治法 .刺四缝疗法 四缝是手三阴经所过之处。针刺四缝可 以解热除烦、通畅百脉,调和脏腑等。 常用于治疗疳证和小儿厌食证。皮肤局 部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毫针针刺,约一分 深,刺后用手挤出黄白色粘液,每日刺一次, 直到针刺后不再有黄白色粘液挤出为止。 A1 型例题 1.刺四缝疗法常用于治疗:[A] A.疳证及厌食症 B.婴儿泄泻 C.呕吐 D.积滞 E.腹痛 2.刺四缝疗法,刺后可用手挤出:[A] A.黄白色粘液 B.少许血液 c.青绿色粘液 D.脓液 E.少许血液及脓液 精讲班第 5 讲课件讲义() 精讲班第 5 讲讲义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第七单元 胎怯 第八单元 硬肿症 第九单元 胎黄 第十单元 感冒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⑩ 第十一单元 咳嗽 第十二单元 肺炎喘嗽 胎怯 胎怯 一、概述 新生儿体重低下,身材矮小,脏腑形气 未充实的一种病症。 二、病因病机 发病机理为化源未充,濡养不足,脾肾 两虚。 三、辨证论治 肾精薄弱---益肾充髓—补肾地黄丸 脾肾两虚---健脾益肾,温运脾阳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 一、概述 出生后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水肿。临 床特征:全身皮肤发凉,肌肉硬肿,或伴哭 声低微,吸吮困难。 常见于 1周以内的初生儿,早产、体弱 儿更易患病。寒冷季节发病率高。 二、病因病机 内因:先天不足,元阳不振。外因:护 理不当,感受寒冷或感受他病。 阳气失于温煦,气血运行不畅。 三、辨证论治 1.阳气虚衰 症状:体质虚弱,全身冰冷,僵卧少动, 昏昏多睡,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 关节不利,局部皮肤肿硬苍白,舌淡白,苔 薄白,指纹淡红或隐伏不现。 治法:益气温阳。 方药:参附汤加味。 2.寒凝血涩 症状:全身欠温,四肢发凉,皮肤硬肿, 不能捏起,硬肿先小腿、大腿,继而臀部, 甚则波及上肢及面颊。患处皮肤色暗,发紫 或红肿,面色晦暗,舌暗红苔薄,指纹沉滞 不显。 治法:温经通络。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A2 型例题 1.患儿四肢发凉,全身欠温,皮肤不柔 软,不能捏起,多见于小腿、臀、臂、面颊 等处,皮肤色暗发紫,红肿如冻疮,面色晦 暗,唇舌暗红。治疗首选方剂是:[A] A.当归四逆汤 B.黄芪桂枝五物汤 C.补阳还五汤 D.复元活血汤 E.以上都不是 胎黄 胎黄 一、概述 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尿液皆黄。 生理性胎黄:婴儿出生后 2~3天出现黄 疸,4~7天最明显,能自行消退;足月儿出 生 10~14 天自行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 3~4 周。一般没有其他症状。 病理性胎黄:出现早晚不定,有的在生 后 1天内出现,2~3周后仍不消退,甚至继 续加深,或黄疸退而复现;或于生后 1周甚 至数周后始出现黄疸,症状较重,精神萎靡, 食欲不振。 二、病因病机 脾胃湿邪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 而致发黄。病位:肝、胆、脾、胃。 三、辨证论治 1.湿热熏蒸 症状:面目周身皮肤发黄,颜色鲜明如 橘皮,精神疲倦,不欲吮乳,或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热重者可见烦躁不安, 口渴唇干,呕吐腹胀,甚或神昏、抽搐等。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2.寒湿阻滞 症状: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暗淡,或黄 疸日久不退,神疲身倦,四肢欠温,纳少易 吐,大便稀溏,呈灰白色,小便短少深黄, 甚或腹胀气急,舌淡苔白腻。 治法:温中化湿。 方药:茵陈理中汤加减。 3.瘀积发黄 症状:面目皮肤发黄,颜色较深而晦暗 无华,日益加重,右胁痞块质硬,腹部胀满, 神疲纳呆,食后易吐,小便黄短,大便灰白 溏薄,衄血,唇色暗红,舌有瘀斑或瘀点, 苔黄。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11 冶法:化瘀消积。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A1 型例题 1.胎黄的概念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E] A.婴儿出生后全身皮肤发黄 B.婴儿出生后巩膜发黄 C.婴儿出生后手足皮肤发黄 D.婴儿出生后巩膜、手足皮肤发黄 E.婴儿出生后全身皮肤、巩膜发黄 2.胎黄湿热熏蒸证的治法为:[D] A.温中化湿 B.清热退黄 C.化湿退黄 D.清热利湿 E.清热解毒、凉血退黄 3.胎黄寒湿阻滞证的治法是:[E] A.清热退黄 B.化湿退黄 C.温中退黄 D.逐寒退黄 E.温中化湿 4.胎黄湿热熏蒸证的主要治疗方剂是: [D] A.茵陈蒿汤合犀角散 B.清宫汤合安宫牛黄丸 C.薏苡仁汤 D.茵陈蒿汤 E.藿朴夏苓汤 5.胎黄寒湿阻滞的主要治疗方剂是:[D] A.理中汤 B.小建中汤 C.大建中汤 D.茵陈理中汤 E.温中健脾汤 6.患儿王某,出生后即出现全身及面目、 皮肤发黄,黄色鲜明如橘皮色,烦躁不安, 不欲吮乳,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该患 儿诊断为:[A] A.胎黄(湿热蕴蒸) B.胎黄(寒湿型) C.胎黄(瘀积久黄) D.胎黄(肝胆郁热) E.胎黄(胎毒内蕴) 7.患儿师某,生后 2周出现全身、面目 发黄,日久不退,色淡而晦暗,纳少易吐, 四肢不沮,小便色黄,腹胀,舌淡,苔白腻。 该患儿诊断为:[B] A.胎黄(湿热熏蒸) B.胎黄(寒湿阻滞) C.胎黄(瘀积久黄) D.胎黄(肝胆郁热) E.胎黄(胎毒内蕴) A2 型例题 A.面目全身皮肤发黄,颜色鲜明,精神 疲倦,舌红苔黄 B.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淡而晦暗,日久 不退,四肢欠温 C.面目全身发黄,气促汗出,肢冷脉微 D.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深而晦暗无华, 右胁痞块质硬,舌见瘀点 E.面目皮肤发黄,发热,烦躁,吐血, 两目上视 1.湿热熏蒸型胎黄的主症为:[A] 2.寒湿阻滞型胎黄的主症为:[B] 3.瘀积久黄的主症为:[D] 感冒 感冒 一、概述 感冒症状较轻,预后良好;病程中常见 挟痰、挟滞、挟惊等兼证。 精讲班第 6 讲课件讲义() 精讲班第 6 讲讲义 感冒(二) 二、辨证论治 1.感冒 (1)风寒感冒 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 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舌苔薄白, 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杏苏散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 症状:发热重,恶风有汗,热不解,头 痛,鼻塞或流黄涕、喷嚏咳嗽,痰粘白或稠 黄,咽红或肿痛,口干渴,舌质红,苔薄白 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12 方药:银翘散加减。 (3)暑邪感冒(见于夏季) 症状:高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 闷泛恶,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或鼻塞流 涕、咳嗽,舌苔白或腻,舌质红,脉数。 治法:清暑解表。 方药:新加香需饮加减。 2.兼证 (1)挟痰:兼见咳嗽较剧,咳声重浊, 喉中痰鸣,甚则气急痰鸣,舌苔厚腻,脉象 浮滑而数。 属寒痰者,二陈汤加苏子温肺化痰;属 热痰者,加海蛤壳、桑白皮、葶苈子清化痰 热。 (2)挟滞:兼见腹胀嗳气,不思饮食, 呕吐酸腐,口气秽浊,大便酸臭,或腹痛泄 泻,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厚腻,脉象 滑。 冶宜解表药中选加消食导滞之品,如神 曲、麦芽、鸡内金等,或保和九煎服。 (3)挟惊:兼见惊惕啼叫,睡卧不宁, 甚至出现抽风痉厥,目珠上窜,舌尖红,脉 弦。 治宜清热解表之中佐以安神定惊,方选 银翘散加菊花、钩藤、石决明、蝉蜕。或用 小儿回春丹、琥珀抱龙九。 咳嗽 咳嗽 一、病因病机 1.病因 感受外邪;痰浊内生;素体虚弱。 2.主要病机 肺气不宣,清肃失职。 二、辨证治疗 1.风寒咳嗽证、风热咳嗽证 (1)风寒咳嗽 症状:初起咳嗽频作,喉痒声重,痰白 稀薄,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或 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治法:散寒宣肺。 主方:金沸草散。 (2)风热咳嗽 症状:咳嗽不爽,痰黄粘稠,不易咯出, 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有发热头痛,恶风, 微汗出,舌苔薄黄、质红,脉象浮数。 治法:疏风肃肺。 主方:桑菊饮。 2.痰热咳嗽证、阴虚咳嗽证 ( 1)痰热咳嗽 症状:咳嗽痰多,稠粘难咯,发热面赤, 目赤唇红,口苦作渴,烦躁不宁,甚则鼻衄, 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苔黄舌红,脉象滑数。 治法:清肺化痰。 方药:清宁散(桑白皮、葶苈子、赤茯 苓、车前子、炙甘草、生姜、大枣) (2)阴虚燥咳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枯,不易咯 出,口渴咽干,喉痒声嘶,手足心热或咳痰 带血,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治法:滋阴润燥。 方药: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 天花粉、甘草、扁豆、桑叶) A1 型例题 1.小儿咳嗽好发季节是:[B] A.春夏 B.冬春 C.冬夏 D.春秋 E.秋冬 2.病邪使何脏受累才能发生小儿咳嗽: [D]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3.哪两经病变与小儿咳嗽有关:[C] A.心肺 B.心脾 C.肺脾 D.肺肾 E.脾肾 4.治疗风热咳嗽的首选方剂:[B] A.麻杏石甘汤 B.桑菊饮 C.杏苏饮 D.桑杏汤 E.止嗽散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13 A2 型例题 1.患儿 5 岁,男,3 天来咳嗽频作,痰 白稀薄,恶寒无汗,发热头疼,鼻塞流涕, 喉痒声重,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治疗首选 方剂为:[A] A.金沸草散 B.杏苏散 C.华盖散 D.止嗽散 E.三拗汤 解析:该证属风寒咳嗽。 2.患儿 5岁,咳嗽不爽,痰黄而粘稠, 不宜咳出,口渴咽痛,鼻塞流浊涕,头痛微 汗出,舌苔薄黄,脉象浮数。选用下列哪种 治则为宜:[C] A.清热泻肺,止咳化痰 B.养阴清肺,润燥止咳 C.疏风清热,肃肺止咳 D.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E.清燥润肺,止咳化痰 3.患儿 8岁,咳嗽痰盛,痰白稀薄,胸 闷纳差,神疲困倦,舌淡红,苔白腻。应用 何法治疗:[A] A.化痰燥湿 B.清肺化痰 C.清肺润燥 D.宣肺化痰 E.清热泻肺 4.患儿 8个月,男,早产,生后因其母 无奶,人工喂养,轻度营养不良,近日咳而 无力,面色晄白,哭声无力,喜温畏寒多汗, 舌质淡嫩,指纹色嫩,显于风关。首选方剂 为:[B] A.二陈汤 B.六君子汤 C.健脾丸 D.补中益气汤 E.十全大补丸 5.一患儿,9个月,发热 2 天,体温 39℃, 鼻塞,稍有咳嗽,微汗,口干而渴,咽红肿 痛,舌红,苔薄黄。治疗选方为:[B] A.荆防败毒散 B.银翘散 C.桑菊饮 D.新加香薷饮 E.葱豉汤 解析:本证辨证为风热感冒。 B1型例题 A.咳嗽阵作,井有回声 B.咳声清扬 C.咳声重浊 D.干咳无痰 E.咳声嘶哑如犬吠声 1.外感风热的咳声为:[C] 2.外感风寒的咳声为:[B] A.痰浊壅肺 B.肺气失宣 C.肺气虚弱 D.肺气闭塞 E.肺阴不足 3.外感咳嗽的病理:[B] 4.肺炎喘嗽的病理:[D] A.金沸草散 B.银翘散 c.清宁散 D.五虎汤 E.二陈汤 5.散寒宣肺主方是:[A] 6.清肺化痰主方是:[C] 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 一、临床主证 发热、咳嗽或喘息、气急鼻煽、痰涎壅 盛,甚则涕泪闭塞,张口抬肩,摇身撷肚。 二、病因病机 1.病因 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内因责之于小儿 形气未充,肺脏娇嫩,抵抗力差而发病。 2.病位及病机 病位:主要在肺,常累及脾,亦可内窜 心肝。 病机:肺气郁闭之演变,痰热是主要的 病理产物。在疾病过程中,由于温邪的侵袭, 容易出现伤阴证候;若正气不足,邪毒内陷, 便可出现阳气衰脱,或气阴两伤之证。病重 体弱,正虚邪恋常致病情缠绵不愈。 3.心阳虚衰变证 肺为邪闭,气机不利,气郁则血滞。心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14 主血,血流不畅,则心阳不振。 三、辩证论治 1.风热闭肺证 症状:发热恶风,咳嗽气促,微有汗出, 口渴痰多,咽部红赤,舌苦薄白微黄,脉象 浮数,此为风湿闭肺的轻证。重证则见高热 不退,咳嗽频频,气急鼻煽,涕泪俱无,鼻 孔烟霉,喉中痰鸣,口渴烦躁,面色红赤, 小便黄少,大便不畅,舌苔黄,质红而干, 脉象浮数而滑。 治法:轻证,辛凉轻剂,宣肺化痰。重 证,辛凉重剂,化痰定喘。 主方:轻证用银翘散,重证可选用麻杏 石甘汤。 2.痰热闭肺证 症状:发热烦躁,咳嗽而喘,呼吸困难, 气息鼻煽,口唇发绀,面赤口渴,喉间痰鸣, 声如拽锯,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苔黄质红, 脉象弦滑。 治法:清热宣肺,涤痰定喘。 方药:五虎汤(麻杏石甘汤加细茶)合 葶苈大枣泻肺汤。 3.阴虚肺热证、肺脾气虚证 (1)阴虚肺热证 症状:潮热盗汗,面色潮红,口唇樱赤, 干咳无痰,舌苔光剥,质红而干,脉象细数。 治法:养阴清肺。 主方:沙参麦冬汤。 (2)肺脾气虚证 症状;低热起伏不定,面色晄白不华, 容易汗出,咳嗽无力,喉中痰鸣气,喘不甚 明显,精神疲倦不振,消瘦纳呆,大便溏薄, 舌苔白滑、质偏淡,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 主方:人参五味子汤。 4.心阳虚衰变证 症状:突然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紫, 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 右胁下并可出现瘀块,舌苔薄白、质略紫, 脉象微弱疾数。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主方:参附龙牡救逆汤。 A1 型例题 1.小儿肺炎喘嗽的主要临床特征是:[D] A.咳嗽,喉中痰鸣,气息鼻煽 B.喉中痰鸣,气急鼻煽 C.咳嗽阵作,痰多痰稠 D.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 E.发热,咳嗽,痰多色黄粘稠 2.小儿肺炎喘嗽的病理是:[E] A.肺气失宣 B.肺失清肃 C.肺气上逆 D.痰热塞盛 E.肺气闭塞 3.肺炎喘嗽的治疗,应首先考虑的是:[C] A.止咳 B.平喘 C.开闭 D.祛痰 E.清热 4.肺炎喘嗽属风热闭肺的代表方是:[C] A.桑白皮汤 B.桑菊饮 C.麻杏石甘汤 D.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E.清宁散 5.小儿肺炎喘嗽,正虚邪恋,其病位主 要在:[B] A.心肺 B.肺脾 C.肺肾 D.肺肝 E.脾肾 6.小儿肺炎喘嗽变证系影响何脏所 致?[B] A.肝脾 B.心肝 C.心脾 D.心肾 E.脾肾 A2 型例题 1.患儿 8岁,男,咳嗽哮鸣,痰黄而粘 稠,发热面红,胸闷膈满,渴喜冷饮,声高 息涌,呼气延长,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 苔薄黄,脉象滑数。治疗首选方剂为:[B] A.银翘散合礞石滚痰丸 B.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15 C.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D.定喘汤合猴枣散 E.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解析:本证属痰热闭肺,故选用五虎汤 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2.患儿 1岁,患肺炎 2 周。症见低热起 伏,动则汗出,咳嗽无力,面色晄白,消瘦 神倦,纳呆便溏,舌苔白滑,舌质偏淡,脉 细无力。治疗应选用:[B] A.桂枝汤 B.人参五味子汤 C.四君子汤 D.补中益气汤 E.异功散 解析:该患者辨证为脾肺气虚。 B1型例题 A.银翘散合礞石滚痰丸 B.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C.清宁散 D.泻白散 E.千金苇茎汤 1.治疗肺炎喘嗽属痰热闭肺型的首选方 剂是:[B] 2.治疗痰热咳嗽的首选方剂是:[C] 第九单元 哮喘 一、病因病机 1.病因 内因:素体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 留伏。 外因:气候转变,寒温失调,接触异物, 过食生冷,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2哮喘发作期病机 痰饮久伏,遇到诱因,一触即发,反复 不已。当发作时,则痰随气升气因疾阻相互 搏结,阻塞气道肺管因而狭窄。气机升降不 利,以致呼吸困难,气息喘促。气体的出入 又复引触停积之痰是以产生哮鸣之声。 3哮喘缓解期病机 哮喘反复发作,可导致肺气耗散波及 脾、肾。脾为后天之本与肺关系密切,脾虚 则运化不健,停湿生痰,痰阻气道,则呼吸 不利;肾为先天之本,肾虚则脾气不振,不 振则湿痰内生。肺、肾同源,肺主出气,肾 主纳气出纳失职,则肺气喜降不力,肾气不 能摄纳,故在缓解时可出现肺、脾、肾的虚 象,或经常有轻度持续哮喘。 二、辩证论治 1 发作期热性哮喘证、塞性哮喘证 (1)热性哮喘证 症状:咳喘哮鸣,痰稠色黄,发热面红, 胸膈痞满,渴喜冷饮,声高息涌,呼气延长, 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或秘结,舌苔薄黄或黄 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肺化痰定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苏葶丸 (2)寒性哮喘证 症状:咳嗽气促,喉间有哮鸣声,咳痰 清稀色白,呈粘沫状,形寒无汗,面色晦滞 带青,四肢不温,口中不渴,或渴喜热饮, 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浮滑。 治法:温肺化痰定喘。 方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2.缓解期肺气虚弱证、脾虚气弱证、肾 虚不纳证 (1)肺气虚弱证 症状;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倦怠乏力, 容易出汗,反复感冒,胃纳不香,苔薄白, 脉细无力。 治法:补肺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加减 (2)脾气虚弱 症状:面色虚浮少华,时有痰鸣,食少 便溏,倦怠乏力,自汗出,舌淡苔少,脉细 无力。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3)肾气虚弱 症状:畏寒肢冷,动则气短,面色白, 自汗,食少,腿膝酸软,遗尿或夜尿增多, 舌淡苔薄白,或舌红苔花剥,脉沉细。 治法:补肾固本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A1 型例题 1.中医理论认为哮喘的病位在:[D] A.肺肝肾 B.肺心脾 C.肺心肾 D.肺脾肾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16 E.脾肾心 2.哮喘发作期中热性哮喘的治法为:[A] A.清肺化痰定喘 B.温肺化痰定喘 C.清肺化痰止咳 D.清肺平喘止咳 E.肃肺平喘 3.治疗寒性哮喘的首选方剂为:[E] A.定喘汤 B.射干麻黄汤 C.三子养亲汤 D.杏苏散合定喘汤 E.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4.哮喘缓解期,肺气虚弱的治法是:[B] A.补脾固肺 B.补气固表 C.健脾益气 D.健肺化痰 E.补肺定喘 5.哮喘缓解期,肺气虚弱的首选方剂是: [C] A.补肺地黄汤 B.阿胶鸡子黄汤 C.玉屏风散 D.补肺阿胶汤 E.泻白散 6.哮喘发作的病机是:[D] A.肺气不足,表卫不固 B.肾阳衰微,水饮蕴积 c.肺气襄塞,痰热内盛 D.感受外邪,引动伏痰 E.脾失健运,痰湿内阻 7.哮喘在缓解期常出现哪些脏器虚象: [E] A.肺 B.肺脾 C.肺肾 D.肺心脾 E.肺脾肾 A2 型例题 1.患儿王某,4 岁,近 2 日咳喘哮鸣, 呼气延长,痰稠色黄,渴喜冷饮,大便干燥, 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该患儿诊断 为:[D] A.肺炎喘嗽(痰热闭肺) B.咳嗽(痰热蕴肺) C.肺炎喘嗽(痰湿闭肺) D.热性哮喘 E.咳嗽(风热犯肺) 2.患儿孙某,近 2 日咳嗽气促,喉间有 哮鸣音,咳痰清稀色白,四肢不温,渴喜热 饮,舌淡红,苔白腻,脉浮紧。该患儿诊断 为:[C] A.肺炎喘嗽(风寒闭肺) B.咳嗽(风寒犯肺) C.寒性哮喘 D.肺炎喘嗽(痰湿蕴肺) E.感冒(风寒型) 3.患儿 5岁,女,咳嗽气促,喉间有哮 鸣声,咳痰清稀色白呈泡沫状,形寒无汗, 面色晦滞带青,四肢不温,口中不渴,舌苔 薄白,脉象浮滑。治疗首选方剂为:[E] A.苏子降气汤 B.三拗汤 C.射干麻黄汤 D.小青龙汤合黑锡丹 E.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解析:该证属发作期寒性哮喘。 4.患儿 8岁,男。哮喘症,见咳嗽痰盛, 食少脘痞,面黄欠华,大便不实,肌肉痿弱, 倦怠乏力,苔少色淡,脉缓无力。治疗首选 方剂为:[C] A.六君子汤 B.补中益气汤 C.参苓白术散 D.健脾丸 E.四君子汤 解析:该证属缓解期脾气虚弱。 B1型例题 A.肺气虚弱,卫表不固 B.脾不健运,痰湿内盛 c.肺脾气虚,痰湿内停 D.感受外邪,引动伏痰 E.风邪犯肺,肺气闭塞 1.哮喘的病理主要是:[D] 2.肺炎喘嗽的病 精讲班第 7 讲课件讲义() 精讲班第 7 讲讲义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17 鹅口疮、口疮 第十单元 鹅口疮 一、概述 小儿口腔、舌上满布白屑,形如雪片, 状如鹅口。 病因:先天胎热内蕴,或感受秽毒之邪。 易患儿:早产儿及久病、久泻等体质羸 弱之乳儿。 二、辨证论治 1.心脾积热证 症状:口腔舌面满布白屑,面赤唇红, 烦躁不宁,叫扰啼哭,口干或渴,大便干结, 小便短黄,舌质红,脉滑。 治法:清泄心脾积热。 方药:清热泻脾散。 2.虚火上浮证 症状:口舌白屑稀散,周围红晕不著, 或口舌糜烂,形体怯弱,面白颧红,神气困 乏,口干不渴或大便溏,舌嫩红,脉细。 治法:滋阴潜阳,引火归元。 方药:知柏六味地黄汤。 A1 型例题 1.鹅口疮的主要特征是:[D] A.口腔周围及舌体生白色小疮点 B.口腔内红赤溃烂 c.咽喉部有白假膜 D.口腔舌上满布白屑,形如雪片 E.齿龈白色小疱点 2.鹅口疮的发病与何脏有关?[C] A.心肝肾 B.心肺肾 C.心脾肾 D.心肺脾 E.心肝脾 3.治疗鹅口疮屑心脾积热证的首选方 剂是:[D] A.清霄散 B.导赤散 C.泻黄散 D.清热泻脾散 E.泻心汤 4.治疗虚火上浮型鹅口疮的首选方剂 是:[A] A.知柏地黄丸 B.沙参麦冬汤 C.一贯煎 D.六味地黄汤加肉桂 E.生脉饮 A2 型例题 1 患儿 6个月,症见口腔粘膜白屑散在, 周围焮红不重,面白颧红,五心烦热,口干 不渴,或低热盗汗,舌质虹,少苔,脉细数 无力。治疗首选方剂是:[B] A.六味地黄汤加肉桂 B.知柏地黄汤 C.玉女煎 D.沙参麦冬汤 E.一贯煎 解析:证属虚火上浮证。 第十一单元 口疮 一、概述 脾胃积热,或心火上炎。 二、辨证论治 l 心脾积热证 症状:口腔溃疡较多或满口糜烂、周围 红赤,疼痛拒食,烦躁多啼,口臭涎多,小 便短黄,大便干结或发热面赤,舌红苔黄, 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方药:银翘散 2.心火上炎证 症状:舌上糜烂或溃疡色红疼痛,饮食 困难,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赤,舌 红尖赤,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清心泄热。 方药:泻心导赤汤 3.虚火上浮证 症状:口舌溃疡或糜烂稀散色淡,不甚 疼痛,口流清涎,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 淡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六味地黄丸。 A1 型例题 1.口疮的主要特征为:[A] A.口颊、舌边、上腭、齿龈等处发生 溃疡 B.咽喉中有白假膜 C.口腔舌上布满白屑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 18 D.口腔粘膜起灰白色斑 E.牙龈有白色小疱点 2.口疮脾胃积热型的治法宜:[A] A.清热通腑 B.清热养阴 C.清心泻火 D.清热泻脾 E.清胃泻火 A2 型例题 1.患儿 1 岁,男。症见口颊、舌边、 上腭、齿龈等处发生 7~8个溃疡,疼
本文档为【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精讲班讲义及习题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6636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4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0-19
浏览量: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