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近代来华传教士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与批判

近代来华传教士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与批判

举报
开通vip

近代来华传教士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与批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第#期 (总第$!"期) %&’()*+&,,’%-*))&(.*+’)-/0(1-23 (4567898:5;18?66A68=) )8B#,!""# C@=@D<7,)8B$!" 近代来华传教士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与批判 杨齐福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福建福州,#E"""F) 摘 要:传教士来华后对中国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猛烈的批判,他们既批判科举考试空疏 的内容和繁琐的形式,又主张保留八股时文;既赞赏科举制度的内在价值,又要求增加西学内容;既鼓...

近代来华传教士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与批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第#期 (总第$!"期) %&’()*+&,,’%-*))&(.*+’)-/0(1-23 (4567898:5;<=>18?6<71?6@=?@90>6A68=) )8B#,!""# C@=@D<7,)8B$!" 近代来华传教士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与批判 杨齐福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福建福州,#E"""F) 摘 要:传教士来华后对中国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猛烈的批判,他们既批判科举考试空疏 的内容和繁琐的形式,又主张保留八股时文;既赞赏科举制度的内在价值,又要求增加西学内容;既鼓吹 兴办新学校,又倡议保留旧功名。这是传教士“以中较西”和调整传教策略的结果,又是近代中国复杂社 会环境的产物,也是部分传教士“中国情结”的反映。 关键词:传教士;科举制度;反思;批判;原因 !!!!!! 中图分类号:GH$$;IJH$B#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KE!LE(!""#)"#K""$EK"E 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洞开,西方传教士随着列强 的炮舰和廉价的商品涌入古老帝国。他们企图以基督教 为武器征服中华帝国,把上帝的福音撒遍神州大地。然 而传教士一踏上古老帝国,就发现中国的士大夫在社会 中拥有特殊的地位,以及人们专注于儒经、热衷于考试 这一令其困惑的现象。这样,科举制度以及科举教育就 成了来华传教士关注的焦点。 传教士来华首先感受到的是中国科举教育与西方近 代教育的强烈反差。最早对科举教育提出质疑的是传教 士裨治文。他指出,中国学校教育的内容皆无裨于实 际,“读书不足知物,作试不足以为贤”,应以天文、地 理、各国历史和自然现象为教学内容,方可收储才之 效[$](4!MF)。曾主持过马礼逊学堂的美国传教士布朗也对 中国教育提出严厉的批评,斥责这种教育“从未以支持 完整性自由的人格发展为目的”,而“仅仅是为这个国 家培养了勤恳的沉默的臣仆”[!]。由于近代早期来华传 教士人数较少,活动范围有限,因而其批判在当时社会 并没有产生多大反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凭借 不平等条约大规模来华,影响力也日渐扩大。在传教士 看来,尽管科举教育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但所有这 一切皆源于科举制度,因为科举教育是依附于科举制度 之上的,科举制度既是它的出发点又是它的终点。传教 士认识到要使上帝的福音降临中国,必须改变中国的传 统教育,而要改变中国的传统教育必须改变中国的科举 制度,于是他们在批判科举教育的基础上进而深入批判 科举制度。 一 传教士对科举制度的态度是既复杂又矛盾的。他们 大多肯定了科举制度内在的合理价值,指出科举制度的 弊病不在制度本身而在考试的内容与形式上。丁韪良认 为“科举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 佩,这一制度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对维护中国的统 一和帮助它保持一个令人尊敬的文明水准,起到了比任 何其它制度更大的作用”,然而“我们(西方)的考试 是专业化的,而中国考试的弱点是缺乏专门的适应 性”[#](4M!!M#)。林乐知认为科举制度“开科取士,立意 甚良”,但它“惟以文章试帖为专长,其策论则空衍了 事”,结果“拘士之手足而不能运动,锢士之心思而不 能灵活,蔽士之耳目而无所见闻”[M](4$EL#)。李佳白指出 “中国以科目取士,意在得明体达用之儒,使之在位, 法至善也”,然它驱使天下之人皆束缚于其中,“虽名德 硕望,奇才异能,不能俯就范围”[E](4!EJ)。李提摩太认 为“中国科目,意美法良”,但存在“题目不广”,“取 士太寡,专讲一门,其道太隘”等弊病[J](4$#E)。狄考文 认为中国科举考试,利弊参半,其长处在于能鼓励后进 之人、拔擢寒微之士、光扬圣贤之道;其短处在于不能 —E$— ! !! !!! 作者简介:杨齐福($HJF— ),男,浙江临海人,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课题“基督教会与近代福建社会”(项目编号:!""$N"$$)。 收稿日期:!""!K"JK$L 万方数据 辨别人才之真假、不能断绝考试之舞弊、启人利禄之 心、限制士人视野[!]("#$#%!#$#&)。花之安则指出隋唐前的 选举制度,往往“私相授受,滥膺名器”,不能“选贤 任能”;隋唐后的科举制度,以文章取士,“法良意美”, 可是“人情变幻,诡诈成风,上下相蒙,弊端百 出”[#]("#’!’%)。 传教士对科举考试制度最不满的就是八股取士,指 责它拘人之手足,锢人之心思,蔽人之耳目,贻害无 穷。林乐知指出科举取士“只凭制义试律”,空疏而无 用,与“合诸虞廷,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之意”相左, 所取之士既不能“经国家”,又不能“利社稷、定民 心”,失去了昔日衡文量才之效[’]("’()&!’()()。花之安抨 击八股取士导致“君相以此求,儒生以此应,父兄以此 教,子弟以此期”[&%]("&!%),“人皆趋于八股,不暇及他 学”,致使士人“坐而言不能起而行”,“病国病民八股 为甚”[&&]("))#!)。安保罗指责中国开科取士“仅以八股试 帖为衡量之具,以致儒林翰院,皆以寻章摘句涉猎经典 为能;而于格物致知均平齐治之要,漫不经心”,结果 是“问 以 天 文,天 文 不 答;问 以 地 理,地 理 不 知”[&(]("*%’)。必须指出的是,虽然八股取士遭到众人的 口诛笔伐,然而仍有少数传教士对八股时文青睐有加, 认为“八股文章是中国文论最精致、最艺术化的形式”, “它已经成为中国学问最严格的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有一种吸引 所有精神活动的趋向”[&$]("(*!),主张中国考试制度“仍 存旧典,亦非不可”。 尽管传教士对科举制度褒贬不一,但他们对科举制 度弊端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也是大体准确的,最后他 们得出“考试之典,利少而弊多”应该变革的结论。 二 如何变革科举考试制度?传教士根据中国国情和文 化背景,主张采取渐进的、改良的方式。首先是回归传 统。传统对保守国度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宝贵的财富,人 们皆喜欢从传统中挖掘思想资源,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 从中找到满意的答案。这种思维方式也为传教士所因 袭,他们想效仿文艺复兴时期藉复古求解放的形式,主 张复辟古时乡举里选制度,恢复科举考试的传统科目, 并以传统实学为考试内容。 乡举里选就是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度,由地方官察访 人才,然后举荐给朝廷,这是一种前科举的取士制度。 它虽经上千年的历史尘封,但在近代又被人们如王韬等 人重新抖落出来。传教士认为此法与西方选举之法暗 合,因此主张在科举中“行乡举里选之法,拔一乡一里 之尤者贡之于邑,拔一邑之尤者贡之于府,拔一府一州 之尤者贡之于省”,各省皆设立储才之馆以育人才,并 量其能而任之[&*]("!))&)。这是在制度上复古时选举之法。 传教士不仅主张应恢复古代选举之法,还认为应恢 复传统的考试科目。林乐知说:“今日之中国纵不能举 举业之制艺试律而废之,亦当如唐有秀才、明经、俊 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多其科目,而又参以司 马温公所云行义纯固可为师表、节操方正可备献纳、智 勇过人可备将帅、公正聪明可备监司、经术精通可备讲 读、学问该博可备顾问、文章典丽可备著述、善听狱讼 尽公得实、善治财赋公私俱便、练习法令能断讼谳十科 取士之制而斟酌行之。”[’]("’()()在唐朝科举考试中,其常 科考试科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 法、有明书、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道举、有童 子”[&+],而在这些科目中又以秀才、明经、进士、明法、 明书、明算为主,秀才、明经、进士主要选拔具有经术 或文学才能的政治人才,明法、明书、明算则选拔精通 法令制度、文字书法、数学计算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这 样各类人才不致为科目所囿。于是林乐知建议在科举考 试中重新开设“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 字、明算”等科目,以广纳人才。科举考试除了常科之 外,还有制科。制科与常科不同之处在于:常科是按制 度经常性举行的考试,而制科则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以举 荐的形式进行,是为了搜罗被常科遗漏的奇才异能之 士,司马光十科取士之法就是其中一种。它突出了实学 实用方面人才的选拔,体现了文武兼备、德才兼顾的选 士原则,由是林乐知提出参照司马光十科取士之法在近 代重开制科。 由于实学是传统儒学的一部分,它强调实事求是, 主张经世致用,因此传教士纷纷主张以传统实学为考试 内容。林乐知曾提出“倘能于文诗策论而外,讲求尧舜 禹汤之经济,文武周孔之薪传”,这样“中国不几独步 瀛寰而为天下不及之国”[*]("&+#$)。李佳白也建议在科举 考试中增设实学科,量才录取,也就是在院试、乡试、 会试、殿试中,增加各类考试科目,“凡有何等学问, 何等才略,考试确实,果有实用,即按人数拔取,由院 试而乡试而会试而殿试,按级考取,列为科名”。花之 安则认为中国当今之计,“必变科目之法,从事实学, 方能收实效”[&&]("))$%),主张“铨选勿重八股项”而“考 以天文、地舆、格致、农政、船政、理学、法学、化学、 武学、医学”[&&](")))+)。韦廉臣曾大胆预言科举考试“果 能不专尚诗文,备考各学,士风蒸蒸日上矣”[&)]("&#)。 综上所述,传教士在科举改革中不但要复常科之 古,而且还要复制科之古;不但要复制度之古,而且也 要复形式之古。从表面上看,传教士似乎欲在科举变革 中全面复古,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真正想复古,而是以 复古求得科举之解放。所以复古对传教士而言,只是一 种改革科举的手段而不是科举改革的目的。 其次是接纳西学。西学在近代因蕴含着自由、平 等、民主、理性等资产阶级精神,包含着自然科学和社 会科学等知识内容,相对于儒学而言,其先进性、进步 性是不言而喻的,因而传教士极力主张在科举考试中添 加西学的内容以取代四书五经。虽然丁韪良认为“科举 —)&— 万方数据 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这一 制度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但“它需要(就如它将要 的那样)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以使之适应变化了的现代 生存环境”[!]("#$!#!)。为此他多次向清政府建议改革科 举,提出“中国倘能稍用西术,于科场增格致一门,于 省会设格致书院,俾学者得门而入,则文质彬彬,益见 隆盛矣”[%&],也就是希望在科举考试中增加西学的内容 以造就新人才。李提摩太则针对科举考试中的弊端主张 将西学列为考试科目,“嗣后大小考试,凡不知西学士 子,无论其于中华文理若何,悉屏诸孙山外”。后来他 又进而提出在科考中增设中西一科,“每年每府,取进 中西学秀才约百人;每年每省,中式中西学举人约百, 每年,中式中西学进士约百人;每年,殿试钦点中西学 翰林十人”,这样,“济济多才,方驾大地矣”[’]("%!()。 他还提议创设一种新的考试制度,每逢科试时,“除中 国科场外,由广学会另设西学书院,随科招集。应考各 人自愿到书院考试者,将西国治民四大善政别作一考。 初考之时,由西人考取,俟中国人明白后再由华人自 考。”[%)]("!&)福士达认为中国急须变更取士之法,凡参加 科举考试者,必须懂得各国历史、地理、政治、格致、 算学、制造等知识而后方可应试。[%*]("$&%)安保罗主张在 科举考试中特开“实学科”,“凡志在科名者,须中西并 务,不可偏废,若不由泰西实学拔取,不能名列校庠, 身登仕籍”[$+]("#+*)。这里的“实学”就其内容而言实际 上就是“西学”,与传统实学迥然不同。 近代西学的范围相当广泛,影响也相当深远,但传 教士只主张在科考中增加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知识,而 很少触及西方的政治学说;只主张在考试内容中以西学 取代经学,而没有用西方的选举制来突破科举制。这是 其局限所在。 其三是新旧交融。从理论上说,学校重在育才,而 科举重在选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在科举社会中, 二者却混为一体,学校沦为科举之预备场所,科举成为 学生之最后归宿,这样的结果是学校培养不出人才,科 举也选拔不出人才。为了解决学校育才与科举选才之间 的矛盾,传教士提出“合学校于科举”的变革设想。这 就是创办新学堂,培养新人才,并予之旧功名。狄考文 认为“学校一事,下变民风,上培国脉”,可补科举之 不足,必须大力提倡,但又强调学校“必当有赏功名之 权,令人不止图得学问,又可希图功名”[&](")!#*)。林乐 知先是提出“减书增学”之法,也就是学子在学堂读完 华书之后,“即教以泰西有用文字俾广识见,而又分别 士农工商俾成专门名家之业。异日有愿应试者,试官亦 即照此分试之,择其优者分别取中,即如农学亦有秀 才,其余可以类推”[$%]("())。继而他又提议在各省各府 各县皆设立西学书院,分设“天文、地舆、格致、农 政、船政、理学、法学、武学、医学”,如果有技能出 众者,“则授之出身,使之入仕”[*]("*$’$)。李提摩太则提 出在各省各府及通商大埠设立书院,在此基础上,科举 考试“增设中西一科”,考取秀才、举人、进士约百人。 学校与科举之间矛盾在近代日益激化,而传教士不 仅没有提出以新学校取代旧科举,反而主张通过给新学 生以旧功名把学校育才与科举选才整合为一,从而达到 变革科举之效。这实际上反映了近代来华传教士在科举 改革问题上的不彻底。 三 总而言之,传教士对科举制度的态度是十分暧昧 的,既批判科举考试空疏的内容和繁琐的形式,又主张 保留八股时文;既赞赏科举制度的内在价值,又要求增 加西学内容;既鼓吹兴办新学校,又倡议保留旧功名。 这种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 方面原因: 第一,这是传教士“以中较西”的结果。欧洲从中 世纪以来在政治上一直是贵族统治和政党分肥制的天 下,贵族统治造成“贵族总是贵族,平民总是平民”, 下层人士难以跻身上层社会;政党政治导致党派之间尔 虞我诈,奔竟趋巧。这弄得社会乌烟瘴气,政治腐败不 堪。而中国的科举选官采取“竞争考试、择优录取”的 形式,至少在表面形式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合理性,从 而摆脱了贵族专制统治,避免了政党分肥制,在一定程 度上有助于政治的清明。这与当时欧洲社会政治的黑暗 形成强烈的反差,其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而科举制度 所标榜的公开、公正原则与西方社会所倡导的自由、平 等思想相吻合,这引起西方人的兴趣并受到赞誉,也表 明在西方文官制度出现之前科举制度是一种较先进的选 官制度。%)))年*月英国著名的刊物《威斯敏斯特评 论》刊文道:“如果说中国政体中还有什么特别之处会 受到欧洲人无条件的赞美的话,那么便是科举制。”美 国人卫三畏也认为,中国除了精细复杂的科举制之外, 什么都不美[$$]。近代来华传教士通过中西比较发现了科 举制度的独特价值,自然投以青睐的目光。另外,来华 传教士大都是从外部观察科举制度的,而对科举考试的 弊端并无切身感受,因而对科举制度往往多溢美之辞。 第二,近代科举改革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传教士不 敢贸然提出激进的主张。传统社会是一个保守或守成的 社会,任何形式的社会变动都因触动保守势力的利益而 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传教士来华后,亲身感受到强大 的保守力量在中国社会内部的涌动,意识到这股势力不 可等闲视之。尽管在他们眼中依附于科举制度的传统教 育是一种“异教”教育,“只要中国还是以现行教育体 制教育自己年轻一代,中国就仍将是一个崇拜偶像的异 教国家”[$!]("%)#),但他们在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上,却举 棋不定,犹豫不决,因为“偶一不慎,将见阻挠者、叛 逆者,接踵而起”[$#]("%’#$$),这反而更不利于他们的传 教布道活动。传教士认识到要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根基 —&%— 万方数据 深厚的国度里开展传教工作,就不得不和旧势力妥协, 也包括向科举制度妥协。另外,中国社会危机在甲午战 前还没有达到白热化程度,废科举也没有到了迫在眉睫 的地步。这样复杂的社会背景决定了传教士在变革科举 这个问题上不可能提出与众人截然不同的观点。 第三,一些传教士的“中国化”倾向也在一定程度 上模糊了他们的视线,左右了他们的言行。明清之际来 华传教士在与儒家学说接触过程中,出于传教策略的考 虑而部分接受了儒家学说,倡议“耶儒合流”,并在言 行上服膺儒学,如利玛窦,蓄长发,穿儒服,戴儒冠, 俨然一地道儒生。这些人的行为取向自然会影响到近代 来华传教士的行为。他们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学习儒家 经典,羽扇纶巾,广交士绅,如李提摩太不但身穿儒生 的长袍,而且还在脑后系一根假辫子;李佳白则更为典 型,身穿中服,头留假辫,在传教时一手拿《圣经》, 另一手捧《四书》。他们还取了中国式的字号,如林乐 知初来华时曾取名林约翰,后改为该名,以迎合儒家 “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的文化心态,并效仿士人习惯 取别号为荣章。传教士对中国儒家文化既缺乏全面的理 解又未展开充分批判却急于认同,尽管这种认同也只是 表面上或形式上的趋同,从而使得他们把科举制度作为 中国制度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儒家文化的维系机制而不愿 扬弃。 此外,近代传教士大多在华活动时间较长,如丁韪 良在华达!"多年,林乐知在华#$年,李提摩太在华也 %"多年。由于长期生活在中国这块古老大地上,一些传 教士出现不同程度的本土化现象,以中国人自居,似乎 他们早就认同于中国社会。林乐知曾感慨地说:“余美 国人也,而寓华之日多于在美之年”,并称“余来华四 十年,自问无异于华人”[&!](’(#(),“区区之心,实于中国 有不胜其图报地主之情”[&)](’&)&)。司徒雷登在其传记中 也说:“在我大半生中,中国就是我的家。我难以解脱 的情结与这个伟大的国家与人民联结在一起,不仅因为 我在这里出生,而且因为我长期生活在这里。”[&$](’()这 样,中国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感等都有可能影响传教士 的价值评判与思想认识。虽然中国传统的科举思想在传 教士身上的影响不可能像国人那样明显,但不能说一点 也没有,在他们潜意识里或多或少地存在,比如他们把 从国外获得的学位称作“进士”、“举人”,艾约瑟自称 “英国进士”,林乐知自称“美国进士”,李佳白自称 “美国举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想让他的两个儿子参 加科举考试,也是这种潜意识的凸显。当然我们也应看 到中国化或本土化只是发生在部分传教士身上,并且各 人的程度不同,表现方式也迥异,大多数传教士仍持 “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蔑视中国传统文化,坚持用 西方文化改造中国。 第四,这也是传教士调整传教策略的需要。传教士 来华后所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为“是否鼓励中国 的基督教徒参加获得科名的科举考试”。中国人加入基 督教成为教徒后能否参加科举考试这对来华传教士而言 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科举制度宛如中国人的第二 生命,“得之者则亲族皆欢,失之者则仆婢亦叹”[&*]。然 而来华传教士最初采取的态度是不赞成。传教士夏查理 在(*)+年&月举行的福州传教士大会上宣读了《基督教 徒与科举考试》一文,他在详细介绍了中国的科举考试 程序尤其是乡会试前后数天的情况后,认为教徒参加科 举考试不仅会从时间上与做礼拜相冲突,而且还会成为 信仰基督教真义的障碍,因此不赞成中国的基督教徒参 加科举考试[&&]。后来在华传教士认识到中国的精英人士 都参加科举考试,而要使基督教影响中国就不能不影响 这些人士,这就须改变传教的策略。与此同时传教士也 逐渐认识到基督教徒要能在中国立足并扩大影响的最好 办法就是让这些教徒拥有科举功名,因而一些传教士在 其所开设的教会学校里把四书五经列为必修课程,不但 要求学生能背诵,而且还要学会作八股文,并鼓励他们 参加科举考试。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认为,“中国人 尤其渴望获得科举功名,我们不仅不能抹杀这种基本上 健康的要求,而且应鼓励之”,于是专门为那些应科举 的学生开设儒学课程[&+]。狄考文也认为“任何一个精通 西方科学,而又熟谙中国文化的人在中国任何一个阶层 都将成为有影响的人”[&&],可以更好地推动传教事业, 因而在其所创办的登州文会馆教学内容中依然保留八股 时文以便学生参加科举考试。这样,从有利于传教的角 度考虑,传教士不仅不反对而且也愿意保留科举制度。 近代来华传教士对科举制度的反思和批判进一步暴 露了其弊端,增强了变革科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们 所提出改革科举的主张也大大丰富了科举改革的思想并 为科举改革指明了方向。由于传教士对科举制度的反思 和批判只是停留在科举制度的外部表象上,没有深入到 科举制度的本质中,因而其批判的力度是不深刻的,其 改革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也是不彻底的。这使传教士在近代科举改革中 没有产生更大的影响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爱汉者,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北京:中华书局,(++$, [&]吴义雄,马礼逊学校与容闳留美前所受的教育[.],广东社会科学,(+++,(%), [%]/,0,’,-12345,06789:;<613=17;26=451,>;?3=15@A;23=,B43=’:2C;519D:E454C8:58:C[-],F9:E45GH, D:I:996;EJ157A:BK;2L,6=481G;,M;253;,(*+$, —*(— 万方数据 [!]林乐知"中西关系论略[#]"万国公报($),台湾:华文书局,%&’(" [)]李佳白"新命论[*]"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三)[+]"上海:神州国光社,%&)$" [(]李提摩太"新政策[*]"朱有 ,高时良"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狄考文"振兴学校论[#]"万国公报(%!),台湾:华文书局,%&’(" [,]花之安"臣道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林乐知"中国专尚举业论[#]"万国公报(%)),台湾:华文书局,%&’(" [%.]花之安"自西徂东[+]"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花之安"续养贤能论[#]"万国公报(%%),台湾:华文书局,%&’(" [%-]安保罗"崇实学[*]"李楚才"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胡卫清"普遍主义的挑战———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朝廷谕举贤才[#]"万国公报(%$),台湾:华文书局%&’("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 [%(]韦廉臣"公报牟言[*]"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丁韪良"西学考略·序言[+]"光绪癸未刊印" [%,]李提摩太"分设广学会 章程 公司章程范本下载项目章程下载公司章程下载公司章程下载公司章程下载 [*]"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福士达"整顿中国条陈[*]"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三)[+]"上海:神州国光社,%&)$" [-.]安保罗"崇实学[*]"李楚才"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的新探[/]"中国社会科学,-..%,())" [-$]史静寰,王立新"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中国变新策[#]"万国公报(-.),台湾:华文书局,%&’(" [-)]林乐知"中东战纪本末[*]"林治平"基督教入华百七十年纪念文集[0]"台湾:宇宙光出版社,%&’’" [-(]林乐知"文学兴国策序[*]"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三)[+]"上海:神州国光社,%&)$" [-’]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北京出版社,%&,-"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南京:国民政府考选委员会,%&$(" [-&]章开沅"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林日杖) !"#$%&’(")*+’$%*%(,)’+’#’&-$%+."/-0")’*123*-’%*+’$%45&+"- 6)$-7$)"’8%9’&&’$%*)’"&’%9$(")%,.’%* :;<=>’?6@ (!"#$%&’()*+#,-)’.#/’,012%-/3().-45/%6#)&%’*,017"(1$)...’,8"%/-) ;A&+)*#+:1234567829228:9;8<43=72<068<9,567>3278?<48@@83<9287@27A3<@8=727=9<=A2858A8B7=567 84C7289;7D948<9583<@E@574"F67E3CC3@7=85@74C5EA3<57<59<=57=83G@>324,HG58<57<=7=53I77CH9J ?GJK7<"L68;79CC27A89589=J :3A958<7K@A633;@,567E63C7=5327598<3;=63<32@"*;;567@7A3<529=8A583<@27@G;57= >2345679=NG@547<53>43=72<48@@83<92E59A58A@9<=567A34C;8A957=@3A89;A82AG4@593278?<48@@83<9287@" B"5C$)(&:>3278?<48@@83<9287@;567M4C7289;OD948<9583是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的重要舆论阵地.传教士非常关注中国的科举制度以及科举教育,他们批判科举考试内容的僵滞狭窄、空疏无 用,提倡用实学来选拔人才.<万国公报>暴露了科举制度弊端,增强了变革科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8.学位论文 李占萍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 2009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标志着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以及教育的法制化。它不仅在近代教育历史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而且 因其作为从教育制度通向教育实践的中介而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就其研究现状来看,研究成果颇丰,主要体现在教育政策理论、教育政策背景、 教育政策制定及推行等方面,这些研究将有裨于对近代新教育政策演变的进一步认识并加深对其思想内涵的理解。新形势下,从当代教育政策学及 相关学科的多元视角出发,实现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突破,将推动对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的进一步研究。
   中国传统教育制度是以科举制度为核心,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官学、私学、书院并存的教育模式。鸦片战争后,随着传教士的到来和西学的 传入,近代新型人才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目标。洋务运动中,教育问题涉及了社会各个层面的矛盾与冲突,需要政府通过教育政策来进行制度的规 范。维新运动中,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清政府扩大政府职能,加大社会管理的力度。在此过程中,早期改良派、维新派和绅商阶层进行了教育思 想与实践探索,促使公众议程得以建立,从而使学校教育问题进入政府议程。清末新政改革时期,全国掀起了书院改学堂与创办新式学堂的兴学高 潮。学校体系以及学堂管理中的教育问题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视,学校教育问题终于成为了教育政策的核心领域。
   清政府快速地建立了教育政策规划的日程,仿效日本,组织专门的力量来进行学校教育政策的制定。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 ,由于各种原因,初次规划的学校教育政策方案未得到全面推广。嗣后,清政府诏令张之洞等人厘定学堂章程。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正式获 得颁行,清政府督饬各省推广新式学堂,掀开了清术学校教育政策实施的序幕。学务处作为学校教育政策实施的专门组织机构,对教育政策推行进 行规划与安排。各地督抚积极向学,采取了多种措施,各地在办学数量和质量方面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直隶省和湖北省的政策实施过程就是典 型的案例。但是,由于教育问题的社会关联性,以及所涉及的影响因素的多元复杂性,清末学校教育政策推行过程遇到了各种问题和困难。基于国 民素质对于宪政改革的决定性意义,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建立了学部,授予学部一定的决策权力和执行权力。学部在自身权力范围内,将学校 教育政策推行作为当时的中心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署,并根据新教育推行中的情况,对学校教育政策及时进行修补,进行政策推行中的再决策,从 而使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得以增订。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过程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政策制定和政策推行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来进行,通过政策实施环节来检验政策的内容,从而 使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内涵,成为中国近代教育政策史的开端。通过清末学校教育政策实施,学堂教育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培养 了大批人才,基本发挥了教育政策的社会功能。
   清末学校教育政策是统治阶层意愿的表达,课程设置的条文体现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决策者过分依靠日本教育政策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缺少政策方案的可行性 论证,教育政策制定步入了教育救国的误区。在教育政策推行过程中,各种程度的利益冲突使清末学校教育政策表现了自身的能力限度。由于险恶 的社会政治环境,清政府缺少应有的政府能力,未能及时调整教育与社会结构层次中的各种利益关系。随着清朝的灭亡和清政府权力的丧失,清末 学校教育政策终成历史资源,让位给民国及后继者不断探索的征程。清末学校教育政策这一专题的探究,仍然是当今中国近代教育史、教育政策学 相关学科亟需进一步加强并深入展开的一个未尽领域。 9.期刊论文 李剑.LI Jian 论晚清时期传教士西书编译工作对洋务教育的促进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1(4) 在洋务运动中,译书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事业之一.但是中国境内的传教士是译书的主力.传教士的译书一方面满足洋务学堂的需要,一方面向社会 发行,广泛传播了西学,促进了中国教科书的近代化,促进了洋务教育对民智启蒙作用,为洋务教育的深入开展奠定了社会基础,间接地加速了科举制 度的解体. 10.期刊论文 宋新夫.李承.Song Xinfu.Li Cheng 知识本位下的无兵文化与武士的回归 -寻根2008,""(5) 明代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踏上神州大地,就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中国的科举制度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把"知识与权力"衔接 起来并由哲学家来治理的国度. 引证文献(5条) 1.王小丁 近代美国在华教会教育研究综述[期刊论文]-黑龙江史志 2008(6) 2.殷小平 求真:科举学的科学品格[期刊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 3.杨齐福 西方来华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科举制度改革[期刊论文]-史学集刊 2006(2) 4.孙邦华 明清时期在华西人视野中的科举制度特征与作用——另一双眼看科举[期刊论文]-福建论坛(人文社 会科学版) 2006(9) 5.殷小平 科举学的人文视角[期刊论文]-东南学术 2005(4)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jsfdxxb-zx200303003.aspx 授权使用:漳州师范学院(zzsfxy),授权号:5a5c2cce-ee27-4eaf-b6ca-9e2b01688be6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1日
本文档为【近代来华传教士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与批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6238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0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0-11-14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