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日茶道比较探讨

中日茶道比较探讨

举报
开通vip

中日茶道比较探讨 NO.21。2009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09年第 21期 中日茶道比较探讨 叶 华 (湖北经济学院管理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茶道发源于中国,中国茶道兴于唐 ,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 ,中国茶道传入 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 展。今人往往只知有 日本茶道 ,却对作为日、韩茶道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之甚少。因此,从中日茶道精 神的异 同来 了解 中日茶 文化 的发展 。 关键词 :茶...

中日茶道比较探讨
NO.21。2009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09年第 21期 中日茶道比较探讨 叶 华 (湖北经济学院管理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茶道发源于中国,中国茶道兴于唐 ,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 ,中国茶道传入 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 展。今人往往只知有 日本茶道 ,却对作为日、韩茶道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之甚少。因此,从中日茶道精 神的异 同来 了解 中日茶 文化 的发展 。 关键词 :茶道 ;茶禅一体 ;茶道精神 ;茶 文化 中圈分类号 :TS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09)21—0225—02 谈到茶道,世人皆会想到 日本,其实中国才是茶 的故 乡,饮茶、吃茶的习俗很早就产生 了。茶道属于东方文化 , 早在我国唐代就有 了“茶道”这个词 例如,《封氏闻见记》 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 ,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 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尽 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 《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那 么,什么是茶道呢?我们先从 日本的茶道谈起。 日本茶道是高度仪式化的饮茶生活,其 目的是在饮茶 中体味人生。它是在清幽而素雅的茶室中进行的。茶室一 般是由竹木或芦草编成,侧有水屋 ,室内有插花 。进室前要 净手脱鞋,膝行 弓腰入室以表示洁净与谦逊。茶道 由主人 主持,恭谨地跪在榻榻米上,一一向来客敬茶(其仪式十分 繁缛)。其饮茶方式基本是宋代上层社会流行的“点茶”(将 茶饼碾成茶末 ,注入茶碗 ,用沸水高冲,激起泡沫,用茶筅击 打)。茶具包括茶碾 、煮水的茶釜、贮茶的茶罐、舀茶末的茶 勺、击打茶汤的茶筅 、品饮的茶碗、盛水的水注、清洗茶具的 水翻等。 由此可见,日本茶道大概是饮料中最复杂的方式。要 进行一次日本茶会,一座合乎规矩的花园别墅是不可少的, 参加茶会能吃到三碗米饭 、一碗锅 巴泡饭、一盘凉拌菜、两 个炖肉丸子、三段烤鱼、一堆腌萝 卜块、一些咸菜、几个蘑 菇、少许海味、三碗大酱汤和一碗清汤、一道甜点、还有二两 清酒 ,然后还可以去参观花 园,并且特意去厕所看看,但绝 聚力和 自豪感。在教育过程中应特别注重进行中国近代史 教育,让青年学生牢记历史教训,深知和平的赢得要靠强大 的国防力量作保证,生存权和发展权不会 自然地平等拥有 , 国家安全的主体始终是军事安全 ,军事实力始终是一切对 外交往的坚强后盾。只有具备强大的军事实力 ,在与世界 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交流与合作 中才可能受到 公平待遇,和平时期淡漠国防建设 ,必然会在战时付出惨重 的代价;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的意识 ,不忘国 耻 ,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 三是信息化战争知识教育。信息化战争不但改变 了战 场的样式,同样也给身处现代化战争环境中的一般群众提出 了应付战争的更高要求。海湾战争中,美国国防部依据阿拉 伯世界普遍信奉伊斯兰教的特点 ,在特别拟定的空中展现真 主受难的全息摄影,以便使目击者遵从“天上来的旨意”,劝说 自己的教友停止抵抗。伊拉克对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时,给 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城的群众造成恐慌和混乱,有些群众因 不会使用防毒面具而窒息死亡。由此可见,信息化战争对一 般群众造成的心理负担有多大,不懂现代战争知识,造成的 损失将会更加惨重。因此,高校国防教育必须让大学生辩证 看待信息化战争,使他们了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克 服恐“高”症,自觉学习各类先进技术设备的操控技能和信息 化武器装备知识。要以信息化战争知识为核心,有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5988779760_0地设 置军事思想史、军兵种知识、轻武器操作、参观见学等课程, 使高校国防教育具有更加实质性的内容。 四是基本军事技能知识。世界许多国家都重视对高等 学校学生传授军事技术 ,甚至定期进行训练。如中立国瑞 士在爆发战争时能在 26小时动员 7O万人,并在 48小时内 齐装满员,开赴前线 ,这完全得益于平时定期严格的训练。 而我国目前的高校国防教育训练科 目不全,绝大多数高校 以队列训练为其主要课 目,单兵战术动作和体能训练很少 涉及 ,分队以上战术训练和高技术兵器的熟悉使用几乎没 有。现代武器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越来越先进和复杂,一旦 战争爆发,只知道队列和内务的后备力量是无法适应作战 任务需要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应认真学习一 些必要的军事技术,如懂得常规武器的技术性能和操作程 序 ,熟悉必要的防护救护知识。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充 分利用当地驻军有关教育资源,适当开展大学生基本军事 技能训练。通过定期军事训练,学习射击、驾驶、通信等技 能,提高 自身军事素质,加快大学生熟悉和适应现代战争要 求的步伐,缩短战斗力形成的时间。也只有在学习军事技 术知识的过程中,大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爱 国主义精神要 建立在强大的国防基础上。当然 ,大学生不是现役军事人 员,在学习各种军事技能时 ,要把握适度 ,要量力而行。 参考文献 [1]刘浩波 肖云龙.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口].湖南 人文科技学院 学报 。2006。6(3):177—179. [2]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院第八次院 士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6—6—6(2).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军队高中级干部理论学习读本[M]. 北京:解放 军出版杜 ,2002. 一 225 — No.21,2009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09年第 2l期 对不能在厕所里解决个人问题。这些活动要花去四小时的 时间,而整个茶会里可喝到两次约一百毫升的茶水 。整个 茶会期 间,从主客对话 到杯箸 放置都 有严 格 规定 ,甚 至点 茶 者伸哪只手、先迈哪只脚 、每一步要踩在榻榻米 的哪个格子 里也有定式,正是定式不同,才使现代 日本茶道分成 了二十 来个流派。十六世纪前的 日本茶道还要繁琐得多 ,现代茶 道是经过删繁就简的改革才成为现在的样子。 日本茶道形成之后,不仅确立一套严格的规范,而且追 求在这些规范的仪式 中领会人 的本心和本真,追求通过茶 道精神以摆脱人生物质的束缚 ,从而达到“和、敬、清、寂”的 境界。日本学者把茶道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和、敬、清、寂”。 茶为茶道的四谛、四则、四规。“和”不仅强调主人对客人要 和气 ,客人与茶事活动也要和谐。“敬”表示相互 承认,相互 尊重 ,并作到上下有别,有礼有节。“清”是要求人、茶具、环 境都必须清洁、清爽、清楚 ,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寂”是指 整个的茶事活动要安静、神情要庄重 ,主人与客人都是怀着 严肃的态度,不苟言笑地完成整个茶事活动。日本 的“和、 敬、清、寂”的四谛创于村团珠光,400多年来一直是 日本茶 人的行为 准则 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 ,也正因为这种形式,才使得 日本的茶道流传 至今被世界上的很多人奉为茶道的渊源,而忘记中国才是 茶的故乡。那么,我们中国的茶道呢?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是世界上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 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 四类,形成茶艺 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依茶艺而言,中国茶道先后产 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茶艺是茶道的基础, 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茶艺完善之后。中国茶道的 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1)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起煎 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2)斗茶。古代 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 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 ,盛 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 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 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 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 算斗茶的最后胜利。(3)功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 功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功夫茶流行 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在安徽祁门 地区也有盛行。功夫茶讲究品饮功夫。饮功夫茶,有 自煎 自 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在中国茶道 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 目的,饮 茶即道是根本。饮茶之道 ,重在审美艺术性 ;饮茶修道,重 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中国茶道是 “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 即道”的有机结合。“饮茶 之道”是指饮茶的艺术 ,“道”在此作方法、技艺讲 ;“饮茶修 道”是指通过饮茶艺术来尊礼依仁 、正心修身、志道立德; “道”在此作道德、真理 、本源讲 ;“饮茶 即道”是指道存在于 日常生活之中,饮茶即是修道 ,即茶 即道。“道”在此 作真 理 、实在、本体、本源讲 。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是一门 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诗文、书画、建筑、自然环境相结合 ,把 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饮茶修道是 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 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 道;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 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 茶,无非悟道。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 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 ,从而使中国的茶文 化内容非常丰富,而儒家对 中国茶道 的影响最大。儒家提 倡“仁、义、礼、智、信、忠、孝”,认为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 , 要求中庸处世。茶道精神源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儒家思想 的平和快乐格调是中国茶道的主调,儒家的道德和礼仪为 --— — 226 —-—— 茶道提供了茶礼。 佛教对中国茶道的影响也很大。它历来推崇饮茶。首 先 ,因茶有“三德”:提神 ;助消化;清心定神、去除杂念。所 以喝茶既满足坐禅需要又不破坏佛教清规 其次,佛教的 苦 、集、灭、道四谛中的第一谛苦谛,苦谛视人间为无边的苦 难 ,当参破苦谛 ,达到大彻大悟,便是求得对苦的解脱。茶 性清苦,品茶之苦 味,苦后 回甘,这与苦谛一致。所以茶一 直以来深受禅僧们的喜爱。同时,随着佛教的发达,唐代僧 人煮饮天下,世人争相仿效 ,于是饮茶之风盛行 民间。还 有 ,“廉美清和敬”的茶道精神也正是佛教弘扬的精神。 除佛、儒二家之外,中国茶道还受道家影响。道家为求 长生不老,苦炼金丹 ,但始终都未能如愿 。因茶有强身健 体 ,延长寿命之功效,于是逐渐被视为仙药。道家倡导通过 饮茶,以求得道成仙。同时,道家认 为自然本性才是真美, 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茶人喜欢空灵虚静的饮茶环 境,将 自己融于自然,追求心灵与 自然 的和谐,精神与物质 的统一的美学意境 ,这与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是统一的。 日本茶道主要从中国唐代 由遣唐使传人 日本,主要受 佛教禅宗的影响,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 日本国 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 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 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 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 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正是佛教禅宗精神之所 在。“和”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也指讲究本来面 目,不造 作 ,与茶事的自然融合。“和”源于禅宗“慈悲善 良,温和之 心”的精神和《金刚般若经》的“如如不动”教义。“敬”指敬 爱之心,这与禅宗教义“二部 四众、平等互重”提倡人与人之 间应该平等互重的精神是一致 的。“清”指清净,它源于禅 宗“六根清净”。“寂”即“无”,强调“本来无一物”,“无一物 中无尽藏”,这正是源于佛教“空无”观。日本茶道公开申明 的“茶禅一位”,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 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 ,修身养性。茶道是 茶艺与精神的结合 ,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 日本茶道程式严谨 ,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 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提倡空寂之中求得 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 的。但它的“四规”、“七 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畅 快 自然的。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追求 静清无为,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茶文化强调 自然美学精神 便成了一种传统。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影响了 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所以一说茶道,往往 首 推 日本 。 总的来说 ,中国的茶道不像 日本 的茶道,过分注重形 式 ,中国茶道文化底蕴厚重,以领悟人生意义为主,一把旧 壶,一杯茶汤 ,掂在手里,随意率性 ,没有那样多条条框框裁 切,细节处也许不拘小节 ,却有引人人胜的韵味。中国茶文 化源远流长,有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它将儒、道、佛三家 思想有机地融人 ,从各个方面都突出儒教 的“礼”、道教 的 “清”、佛教的“悟”等精神实质,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天 人和一、和谐统一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翟文伟,齐正奎.简话中国茶与禅[J].丝绸之路,2003,(2). [2]朱颖.禅宗与日本茶室建筑管窥[33.中外建筑,1999,(2). [33陈永华.禅文化:中日文化交流的一种栽体——从中日茶道的渊 源、特点谈起[J].西北师大学报。2003,(5). [4]金翰钧.基于中日荼文化之比较研究[J].农业考古,2008,(3).
本文档为【中日茶道比较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3996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0-12-11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