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国油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我国油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举报
开通vip

我国油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127 第 26卷 第 11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ol.26 No.11 2005年 11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v.2005 我国油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黎先胜 湖南科技学院 图书馆 湖...

我国油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127 第 26卷 第 11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ol.26 No.11 2005年 11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v.2005 我国油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黎先胜 湖南科技学院 图书馆 湖南 永州 425006 摘 要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 油茶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营养价值高 有 东方橄榄油 之称 茶 籽粕中含有茶皂素 茶籽多糖 茶籽蛋白等 它们都是化工 轻工 食品 饲料工业产品等的原料 茶籽壳还可制成糠醛 活性炭等 因而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油茶资源 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本文从多个角度详细论述了油茶籽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具体内容涉及茶油茶皂素 茶籽多糖 茶籽蛋白 糠醛 活性炭等产品及其产品特性与加工工艺 关键词 油茶资源 油茶籽 开发利用 产品特性 加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 TS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219200511-0127-03 一 我国油茶资源概况* 油茶树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 也是与油棕 橄榄 椰子齐名的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源树种之一 油茶主 产于我国南方各省 我国秦岭 淮河以南的 14个省 自治 区的低山丘陵地带都有栽培 主要分布在湖南 江西 广西 广东 浙江 福建 安徽 贵州 云南 河南 湖北等省区 四川 陕西 江苏 台湾等也有栽培 据统计 全国现有油 茶栽培面积 347多万公顷 年产油茶籽 566亿千克 其中产 量最多的有湖南 江西 广西 浙江 福建 广东等省区 见 表 1 [1] 表 1 全国各省 自治区油茶籽产量 单位 万千克 省自 治区 湖南 江西 广西 浙江 福建 广东 湖北 产量 18975 10225 4740 2450 2425 1770 1020 省自 治区 四川 贵州省 安徽 云南 河南 江苏 全国合 计 产量 640 390 370 295 15 10 42450 二 油茶资源的开发利用 油茶籽是油茶树的种子 主要由茶籽壳 占 30-34% 和茶籽仁 占 66-70% 构成 其中茶籽仁含油近 45% 而 油茶果则是油茶树的果实 除了油茶籽外 还有重量约占整 个茶果 60%以上的油茶果蒲 它与茶籽壳都是茶果的主要组 成成分之一 重量占到整个茶果的 2/3以上 其组成成分复 杂 含有大量的半纤维素 纤维素 木质素等 是制取多种 化工产品如糠醛 木糖醇 活性炭等的原料 油茶果各部分 收稿日期 2005 04 18 作者简介 黎先胜 1970 湖南宁远人 湖南科技 学院副教授 在职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品开 发 农业生态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等 组成见表 2 表 2 油茶果各部分组成 油茶果 油茶籽 成 分 茶果蒲 油茶籽 茶籽壳 茶籽仁 百分比 % 60.0-61.3 38.7-40.0 30.6-34.0 66.0-69.4 油茶除了从油茶籽中提取油脂以外 其副产品可作为多 种工业产品的原料 广泛用于化工 轻工 食品 饲料等行 业 按油茶果各部分组成 油茶资源的开发利用大体上可分 为茶油制取 茶籽粕的综合利用及茶籽果蒲 壳 的开发利 用等三个方面 一 茶油的制取与精炼 茶油主要由油酸的甘油酯构成 在一般的植物油中油酸 含量最高 其脂肪酸组成成分见表 3 [2] 表 3 茶油的脂肪酸组成成分 成 分 含量 % 成 分 含量 % 豆蔻酸 0.3 花生酸 0.6 棕榈酸 7.6 油酸 83.3 硬脂酸 0.8 亚油酸 7.4 茶油的凝固点低 -15 其低温稳定性好 碘价较低 比其它烹饪食用油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佳的风味 对皮肤 的刺激性较小 且吸收波长短的紫外线性能好 因而可作为 化妆品用油如头发油 防晒油和润肤油等 茶油中的不饱和 脂肪酸的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 90% 其中油酸含量高达 83%左右 油酸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 它有助于低密度脂蛋 白 LDL-C 的降低 有助于高密度脂蛋白 HDL-C 的升 高 可以预防心血管病 同时有助于维持人脑细胞结构 减 少记忆力的衰退 目前在医药上已有利用精制后的茶油作为 注射用油用来辅助治疗高血压和肥胖病的报道 另外 在精 制茶油的过程中 其副产品如茶油皂脚中富含油酸 经捕集 及提纯后可获得高纯度油酸 并将其制成具有优良保健作用 万方数据 128 的油酸软胶囊产品也已开发上市 1 毛茶油的制取工艺 茶籽制油工艺主要有压榨法和浸提法 压榨法是传统的 制油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目前仍是我国茶籽产区农户和小油坊最主要的制 油方法 这种方法出油率低 劳动强度大 但设备简单 操 作方便且不需化学溶剂 浸提法是 20世纪 70年代以后兴起 的一项较先进的制油工艺 采用的浸出方式有间歇操作的罐 和连续操作的平转式 履带式 经压榨提油后 有 11-13% 的茶油仍留在饼粕中 这时采用有机溶剂 常用的有乙醚 乙烷等 充分浸提 可保证茶籽粕中的残油率降至 1%以下 目前在一般条件较好的企业中通常采用预榨浸出制油法 其 工艺流程一般为 茶籽 干燥 清理 剥壳 破碎 压榨 浸出 脱溶 毛茶油 2 毛茶油的精炼工艺 经压榨和浸出法制得的毛茶油 含有类脂物如游离脂肪 酸 蜡 醇 色素等和非类脂物如蛋白质 糖类 水分等及 其它杂质 未经精炼的毛茶油 不仅品质差 还会因某些杂 质含量过高而有害 为了提高茶油的品质 通常还要经过油 脂精炼工艺 包括脱酸 脱色等 毛茶油精炼的主要工艺路 线为 毛茶油 脱胶 脱酸 脱色 脱臭 脱蜡 脂 脱 水 精制茶油 近年来 茶籽油加工又开发出一些新工艺 如 1 利用混合溶剂一次浸出 直接从茶籽仁中制取茶油 茶皂素和无毒茶仁粉 2 利用二次溶剂浸出法 直接从茶籽仁中先提取茶皂 素 再浸出茶油 最后制得茶仁粉 3 利用水作为溶剂直接从茶籽仁中提取茶皂素 浸出 茶油及制得无毒茶仁粉 利用水作为溶剂 生产的产品质量好 安全 无毒 无 污染 是目前油脂加工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二 茶籽粕的综合利用 茶籽粕是茶籽经过加工提取油脂后的残渣 是油茶籽的 主要副产品 茶籽粕含有大量的糖类 蛋白质 油茶皂素 粗脂肪 单宁 咖啡因等化学物质 茶籽粕化学组成成分见 表 4 表 4 油茶籽饼粕的化学组成成分 95型榨机 组成成分 脂肪 蛋白质 粗纤维 皂素 糖类 其它 含量 % 6.82 13.03 12.50 24.06 33.90 10.68 茶籽粕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作为饲料 其营养价值与 燕麦 米糠饼的营养价值相近 茶籽饼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 溶血性的皂甙 茶皂素 含量在 10%左右 不易被动物的 肠胃吸收 并易于分解 另外茶籽粕中还含有 2%的单宁和 04%的咖啡因 作为饲料时虽然无毒 但会影响饲料的适口 性和消化性 因此 从茶籽粕中提取皂甙 既可以提高茶籽 粕的饲用价值 同时又可以获得了具有良好起泡 乳化 去 污等性能的 可用作生产清洁剂 起泡剂 乳化剂和杀虫剂 的日用化工原料 1 茶皂素的提取与应用 茶皂素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具有乳化 分散 湿润 发泡的性能 有抗渗 消炎 镇痛等药理作用 并具 有灭菌杀虫和刺激某些植物生长的功能 可以用来生产乳化 剂 洗涤剂 发泡剂 防腐剂 杀虫剂和其它医药产品[3] 广泛应用于食品 轻化工 医药 农药 建材 橡胶 灭火 材料 电影胶卷 洗护发用品等中 茶皂素的一般加工工艺 茶籽粕 粉碎 浸提 沉降 超滤 干燥 成品 茶皂素的提取方式目前主要有醇浸提和 水浸提两种工艺 醇浸提是采用化学溶剂如甲醇 乙醇等浸 提茶籽粕提取茶皂素 具有提皂素得率高 皂素和饼粕质量 好的特点 但所需设备较为复杂 消耗化学溶剂 提取时操 作技术要求较高 适用于条件较好的企业进行工业化生产 目前国内以水浸提居多 此法投资少 设备要求简单 不消 耗化学溶剂 但提皂素得率低 浪费较大 茶皂素产品普遍 纯度不高 颜色太深 而且浸提后的茶籽粕饲用价值不高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水浸提法提取茶皂素作了不同程度 的改进 如广西大学的李秋庭 陆顺忠提出的茶皂素水提法 新工艺 其工艺流程 茶籽粕 粉碎 浸提 分离 沉淀 再分离 浓缩[4] 解决了常规水提法分离难的问题 提高了 茶皂素的得率和纯度 2 茶籽粕饲料去毒和蛋白提取 据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测定 脱脂脱皂后的茶籽粕蛋白质含量为 20% 左右 可溶性糖和易水解多糖含量达 30%以上 是一种植物 蛋白饲料 但由于茶籽粕中的茶皂素味苦而辛辣 具有溶血 性和鱼毒性 直接饲用易造成畜禽中毒 必须先行去毒 茶 籽粕去毒的目的就是为了脱除或提取其中的皂甙 故在工业 上经萃取茶皂素后的茶籽粕 再行脱溶 通过检验合格后均 可直接用作饲料 不需再作任何处理 除此之外 对于不具 备茶皂素提取条件 而以获得蛋白饲料为主要目的的边远山 区 可采用简便的碱液浸泡法 即用一定浓度的碱液反复浸 泡 脱除其中的茶皂素 再用清水反复清洗 除去饼粕中的 残留皂素和碱液 或其它民间土法脱皂去毒 茶籽粕中含有限大量的蛋白质 其氨基酸组成有 17种 其中 7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茶籽蛋白可作为蛋白饮料 焙 烤食品 冲调食品的蛋白质强化剂 并可作为酱油等发酵产 品的蛋白质原料 茶籽蛋白的提取工艺 茶籽粕 粉碎 醇 水浸提茶皂素 碱液浸提蛋白质 过滤 蛋白分离 洗涤 蛋白 中和 干燥 制得蛋白粉[5] 3 茶籽多糖的制备 茶籽多糖主要由 6种单糖组成 即甘露糖 半乳糖 阿 拉伯糖 葡萄糖 鼠李糖 木糖 平均分子量为 24万 其 中甘露糖含量最高为 3006% 木糖含量最低为 622% 其成 分多是对人体有益的功能因子 通过动物实验目前已证实 茶籽多糖具有抗凝血和降血糖的作用 但整个茶籽多糖的功 能性质还不是很清楚 有待进一步研究 茶籽多糖的制取工 艺 茶籽粕 粉碎 浸提 离心 浓缩 醇沉 干燥 成 品 万方数据 129 三 茶籽果蒲 壳 的开发利用 油茶果蒲壳是茶籽综合利用后数量较多的副产品 它包 括果壳和种壳两部分 其主要成分萎缩成糠醛和木质素 在 一定条件下 水解可产生糠醛和木糖醇 经热解可制取活性 炭 同时利用油茶果蒲壳为原料还可生产栲胶 醋酸钠 甲 酸 甲醇 丙醇以及乙酰丙酸等化学产品 油茶果蒲壳的化 学组成见表 5 表 5 茶果蒲和茶籽壳的化学组成 % 成分 部位 水分 多缩 戊糖 咖啡 因 鞣质 木质 素 皂素 其他 油分 茶果 蒲 3.66 28.38 0.22 9.23 44.36 8.73 5.42 茶籽 壳 0.43 30.27 2.47 52.15 5.43 9.12 0.13 目前国内对油茶果蒲壳的利用研究比较多的是糠醛 木 糖醇与活性炭的制备 其它如栲胶 醋酸钾 低聚木糖 单 宁 木质素衍生品等的利用研究也正在逐步开展起来 1 糠醛的生产 油茶果蒲壳中含有大量的多缩戊糖 戊聚糖 其含量 约为 30% 经水解可生成糠醛 从理论上可获得 47%左右 的产量 为所有农作物废料中含量最高 约 19% 的一种 糠醛是一种稀有的中间有机化合物 至今既无法从石油化学 工业的衍生物中提取 又不能用有机化学方法合成 只能利 用植物废料 通过水解的方法提取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套 以油茶果蒲壳为原料生产糠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 糠醛 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大的化工原料 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 涂料 医药 农药等工业 利用油茶果蒲壳制取糠醛的生产工艺一般为 油茶果蒲 壳 酸水解 中和 蒸发 粗馏 中和 精制 糠醛产品 在进行酸水解时 一般以盐酸为水解催化剂为宜 其浓度要 求一般在 10%左右 硫酸法生产糠醛工艺已基本成熟 在我 国应用较广 而苏联学者科鲁宾斯提出的以硫酸氧钛 TISO4 为水解催化剂的生产糠醛工艺 将是目前多缩戊 糖水解生产糠醛最有前途的生产工艺 在油茶果蒲壳水解生 产糠醛的同时 原料中的淀粉也被水解 发生醋酸反应生成 醋酸 其中和液经过过滤 蒸发 脱色 二次过滤 二道蒸 发浓缩以及结晶等工序 即可获得结晶醋酸钠 从而进一步 提高油茶果蒲壳的经济利用价值 2 木糖醇的生产 利用油茶果蒲壳中的多缩戊糖在一定的条件下水解生 成木糖 再经高压加氢即可制得木糖醇 木糖醇具有与甘油 相似的作用 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多元醇 广泛应用于牙膏 卷烟 玻璃 油漆 表面活性剂以及食品等工业 木糖醇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油茶果蒲壳 酸水解 蒸 发 粗馏 中和 精制 高压加氢 木糖醇产品 木糖醇的 生产方法主要有中和脱酸法和离子交换法 这两种生产工艺 各有特点 从目前的生产情况来看 中和脱酸法除燃煤外其 他化工原料如硫酸 纯碱 活性炭等的消耗均较离子交换法 少 但蒸发效率低 耗煤多 中和浓缩糖浆的质量差 灰分 高 增大了净化工序的负荷 从木糖醇生产长远发展的角度 来看 只要能找到脱酸效果好 抗污能力强和寿命长的交换 树脂 那么采用离子交换工艺生产更有发展前途 利用油茶 果蒲壳生产木糖醇 除了能获得主产品 结晶木糖醇外 其副产品如木糖醇母液 废酸 废碱及废活性炭等也有较大 回收利用价值 木糖醇母液经脱色精制后可获得液体木糖 醇 代替结晶木糖醇应用于牙膏 食品等工业中 废脱色炭 经酸洗 碱洗 沉淀 分离和再生活化 可恢复 2/3的脱色 力 废酸 废碱经回收处理后亦可再利用 3 活性炭的生产 活性炭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 广泛应用于制糖 制药 油脂 味精 食品 化工 环保 冶金 炼油等各行业的脱 色 脱臭 除杂 分离等中 利用油茶果蒲壳及其生产糠醛 的残渣作为原料生产活性炭综合性能好 各项质量指标完全 可以达到其他果壳活性炭的水平 其活性得率高 原料消耗 以及生产成本也接近于或优于其他木质素原料 利用油茶果蒲壳生产活性炭的主要工艺 油茶果蒲壳 炭化 水冷 煮沸 过滤 调 PH 活化 冷却 粉碎 活 性炭产品 利用油茶果蒲壳生产活性炭的方法主要有氯化锌 和气体活化法 高温炭化法 前者采用氯化锌作为活化剂 其炭化和活化要求的温度较低 能源和水蒸汽消耗较少 产 品活性较高 而后者是采用空气 二氧化碳 氧气或它们的 混合物作为活化剂 不需要价格昂贵的化学溶剂 对环境的 污染轻微 产品杂质含量低 但炭化和活化的温度较高 能 源消耗大 目前我国生产活性炭主要采用氯化锌法 采用此 法生产活性炭所排放的废水 废气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 回收利用 废水处理可采用中国林科院林化所的科研人员提 出的采用石灰中和絮凝沉淀 污泥回收利用的方法 能获得 良好的处理效果和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而废气中的氯化锌 则可采用高压静电法加以回收处理 参考文献 [1]石伟勇 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化学[M] 杭州 浙江大学出 版社 2000 9 116~131 [2]曾益坤等 注射用茶油精炼工艺的研究[J] 中国油脂 2003 3 28~31 [3]张可等 油茶籽的综合开发利用[J] 食品科技 2003 4 85~86 [4]李秋庭 陆顺忠 茶皂素提取新工艺[J] 广西林业科学 2001 4 186~188 [5]周素梅 王强 我国茶籽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前景分析 [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4 3 13~16 万方数据 我国油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作者: 黎先胜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湖南,永州,425006 刊名: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 2005,26(11) 被引用次数: 27次 参考文献(5条) 1.石伟勇 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化学 2000 2.曾益坤 注射用茶油精炼工艺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油脂 2003(03) 3.张可 油茶籽的综合开发利用[期刊论文]-食品科技 2003(04) 4.李秋庭.陆顺忠 茶皂素提取新工艺[期刊论文]-广西林业科学 2001(04) 5.周素梅.王强 我国茶籽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前景分析[期刊论文]-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4(03) 相似文献(6条) 1.期刊论文 钟旭美.张百刚.朱杰.ZHONG Xu-mei.ZHANG Bai-gang.ZHU Jie 我国油茶籽的综合利用 -粮油食品科技2007,15(2) 对油茶籽的综合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为油茶籽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有利于我国油茶资源的合理化充分利用. 2.学位论文 姜天甲 油茶籽壳活性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抑制脂肪酸合酶机理初探 2007 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油生产基地,油茶栽培历史有2300年以上,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由于自然生长在山区,野生山茶果从开花结果 到采摘,历经12个月,生长周期极长,素有“抱子怀胎”之称,营养价值很高。我国的油茶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国有油茶36.67万hm<'2>(5500万亩),每年产油150万吨,这将 带来1000多万吨的油茶籽壳。如此庞大的数量,若能加以有效利用,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长期以来,并没有把其中的活性物质单独分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目前油茶籽 壳所呈现的抗氧化性,可预期油茶籽壳中必定含有一些特殊的天然活性成分,所以有必要区分其主要活性物质,明确阐明其抗氧化功能及探讨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作用。 本文首先对油茶籽壳中总黄酮类物质的测定及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30倍于样重的 60%的乙醇浸泡30min后,40℃下超声波辅助萃取45min,连续提取2次,黄酮的总浸出率可达97.34%,油茶籽壳中的黄酮含量为1.71%。 为了考察油茶籽壳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本研究通过DPPH法,FRAP法,清除·OH能力三个体系,以竹叶提取物、Vc为对照研究了油茶籽壳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及还原能 力。40%乙醇提取物在清除DPPH自由基的实验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其IC<,50>值为781μg/mL,略低于对照物竹叶提取物859μg/mL,明显低于其他各相提取物;在FRAP的测试体 系中,水提物的FRAP值为1.79 mmol/L,还原能力与竹叶提取物相当,但低于Vc;在清除·OH体系中,40%乙醇提取物、纯乙醇提取物与竹叶提取物在浓度为500μg/mL时对·OH清除 率相当,分别为32.8%,38.1%,40.9%,但低于对照品Vc。 通过HPLC分析表明:油茶籽壳中含有黄酮类物质槲皮素与芦丁,含量分别为42.5mg/kg、1478.5mg/Kg。此外,通过测定提取物对脂肪酸合酶(FAS)的快结合抑制作用与慢结合抑 制作用我们还发现,油茶籽壳提取物对FAS具有很强的快结合可逆抑制作用,油茶籽壳40%乙醇提取物对FAS的快结合抑制的半抑制浓度为Z02μg/mL;而油茶饼提取物则具有慢结合 不可逆抑制作用,在0.31mg/mL浓度下2min内失活超过85%,预计为新的抑制剂,对研究FAS的作用机理与防治肥胖症可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3.期刊论文 杨焰.YANG Yan 油茶籽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经济林研究2009,27(4) 为给油茶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油茶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述了有关油茶籽、茶籽粕和茶籽壳综合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现状,具体内容涉及茶油、茶皂素、茶籽多糖、茶蛋白、糠醛 等产品在医药、保健、日化、建材等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4.期刊论文 汪超文 荒芜油茶林垦复技术 -安徽林业2008,""(3) 油茶是太湖县主要乡土树种之一.1987年全县油茶面积达6 667 hm2,油茶产量为产油茶籽50万kg.后因油茶籽无收购,油茶林逐渐荒芜.为有效开发太湖县现有油茶资源,必需提高 油茶种植的科技含量,提高现有油茶资源的效益,建立高效油茶原料基地,实现油茶产业化经营.所以必须根据不同杂灌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垦复方法,现将太湖县徐桥镇油茶垦复的具体 做法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如下. 5.期刊论文 周薇.吴雪辉 油茶综合利用开发前景 -中国农村科技2006,""(10) 油茶原产我国,又名茶子树、油茶树,主要是指茶科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栽培经济价值的一类植物的总称,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 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省区.从油茶种子里提取的茶油,营养丰富,是一种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有"东方橄榄油"的美誉 .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长期食用有明目、健胃效果.同时茶油还是重要的工业和医药原料;提取茶油后的油茶粕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茶皂素,是一种有机肥料和无毒农 药;油茶籽壳可制活性炭、糖醛、木糖醇、烤胶和碳酸钾等,是一种很好的工业原料.因此,发展油茶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对油茶加工现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对我国油茶的发展 前景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希望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油茶资源. 6.学位论文 康海权 油茶蒲多糖的制备、组分分析及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 201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油生产基地。油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及湘、赣南部的山地丘陵,它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另外,油茶在东南亚、日本等国也有极少量分布。油茶果 是油茶树的果子,它由油茶蒲和油茶籽构成,质量比分别为60%和40%左右。经油茶籽提炼出来的山茶油,由于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合计在80%以上,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油茶蒲可 用来提栲胶、糠醛以及木糖醇等,还可用用制取活性炭和碳酸钾等。我国虽然油茶资源丰富,但对油茶蒲的开发利用却非常薄弱。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植物活性多糖的研究报道很多 ,却未涉及有关油茶蒲多糖。本文重点对油茶蒲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以油茶蒲为原料、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研究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醇沉乙醇浓度四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实 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则无显著影响。经优化后的油茶蒲多糖提取工艺参数为:温度90℃、时间1.0 h、料液比1:15、醇沉乙醇终 浓度80%。在此条件下油茶蒲粗多糖得率为5.93%。
   (2)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
   采用Sevag法经7次去蛋白操作后,CPPS中多糖含量损失率达到49.8%,但蛋白质的去除率仅为16.8%,去蛋白效果不明显。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模型,以多糖损失率、蛋白去除率及 多酚去除率为考察指标,确定了DA—201为最佳的除杂大孔树脂类型。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DA—201对CPPS溶液中蛋白质的去除率达到55.0%,对多酚的去除率高达76.2%。 DA—201大孔树脂能有效去除CPPS中的蛋白质及多酚,且去蛋白效果优于Sevag法。CPPS经大孔树脂除杂后,得到两个主要多糖组分:CPPS1和CPPS2。其中,CPPS1得率为48.2%,与 CPPS相比,多糖含量提高了29.4%,蛋白质含量下降了36.6%,总酚含量下降了52.3%。进一步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CPPS1和CPPS2,分别得到主要多糖组分CPPS1—1、 CPPS1—2和CPPS2—1、CPPS2—2。
   (3)多糖的组分分析研究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茶蒲多糖的分子量分布,气相色谱法分析糖基组成。结果表明,油茶蒲多糖分子量分布范围为在2.9×103~2.8×105之间,经纯化后,CPPS中小分子量 和大分子量多糖片段得到了一定分离。糖基分析结果显示,CPPS至少由鼠李糖(Rha)、岩藻糖(Fuc)、阿拉伯糖(Ara)、甘露糖(Man)、葡萄糖(Glu)以及半乳糖(Gal)等6种单糖组成 ,其质量分数依次为:6.65%、19.07%、2.67%、7.05%、48.76%以及15.78%。CPPS1—1的单糖组成和CPPS的单糖组成种类相同,但组成比例不同,CPPS1—1的单糖组成质量分 数依次为:4.66%、8.84%、4.37%、8.86%、57.19%、16.06%。葡糖糖是油茶蒲多糖的主要结构单元。
   (4)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应用DPPH法、TEAC法、FRAP法和Fenton反应分别评价油茶蒲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CPPS物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具有浓度依赖关系。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能 力强弱依次为:抗坏血酸>水提物>醇沉上清>CPPS。
   (5)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
   依次采用体外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和小鼠体内S180肉瘤模型,考察CPPS的抑瘤活性。结果表明,其对宫颈癌细胞Hela、肺癌细胞H460、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均有较明显的 抑制作用,且呈良好的浓度依赖关系。当试样浓度在500μg/mL时,对HepG2的生长抑制率达到74.54%,对H460的生长抑制率达到51.38%,对Hela的生长抑制率达到63.42%。同时 ,CPPS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灌胃剂量为450mg/kg时,对S180小鼠的肿瘤生长抑制率达到38.38%。
   研究结果表明,油茶浦多糖是一种极具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的抗肿瘤活性多糖。 引证文献(23条) 1.姜天甲.应铁进.陈秋平.康海权.沈建福 油茶籽壳总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食品学报 2010(1) 2.黄莉雅.张日清.马锦林.潘晓芳.陈国臣.唐熙麟.何荣飞.伍有祥 不同培养条件对油茶愈伤组织和芽诱导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 学 2010(4) 3.杨焰 油茶籽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期刊论文]-经济林研究 2009(4) 4.许洋.李保国.王森.钟秋平 栽培条件与油茶籽品质相关性研究概况[期刊论文]-经济林研究 2009(4) 5.邱贺媛.陈洁曼.胡静如 微波辐照提取油茶果壳棕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9(16) 6.张莉.陈乃富.汪四赞.刘正华 茶油精加工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9(22) 7.王瑞.陈永忠.王湘南.彭邵锋.杨小胡.王玉娟.杨杨 油茶优良无性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研究[期刊论文]-经济林研究 2009(2) 8.马力.陈永忠 氯化锌法制备油茶籽壳活性炭的研究[期刊论文]-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9(3) 9.李远发.胡灵.王凌晖 油茶资源研究利用现状及其展望[期刊论文]-广西农业科学 2009(4) 10.颜明明.陈画华.杜育玲 生茶油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分析[期刊论文]-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1) 11.马力.陈永忠 化妆品用茶籽油脱色工艺研究[期刊论文]-湖南林业科技 2008(6) 12.吴雪辉.黄永芳.向汝莎.周薇.李丽 微波提取油茶饼粕中多糖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 2008(9) 13.郭玉宝.汤斌.裘爱泳.季长路.刘同山 水代法从油茶籽中提取茶油的工艺[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 2008(9) 14.沈建福.姜天甲.王徐卿 油茶壳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粮油学报 2008(3) 15.何一明.吕芳德 不同密度条件下油茶光合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学 2008(3) 16.王瑞.陈永忠.杨小胡.何高峰.李靖 油茶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经济林研究 2007(2) 17.马力 油茶籽的综合开发研究[期刊论文]-江苏食品与发酵 2007(3) 18.刘艳秋 生油茶合局部氧疗治疗小儿尿布皮炎38例[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 2007(2) 19.马力 油茶籽的综合开发利用[期刊论文]-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7(3) 20.马力 油茶籽的综合开发[期刊论文]-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7(3) 21.张日清.丁植磊.张勖.闻丽 油茶育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经济林研究 2006(4) 22.王瑞.陈永忠 油茶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湖南林业科技 2006(5) 23.肖霞.庞瑜 生茶油在防治新生儿尿布皮炎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1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llxyxb200511045.aspx 授权使用:沈阳大学(sydx),授权号:784764f4-17f8-4e53-b7fe-9e410093199a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3日
本文档为【我国油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9753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0-12-15
浏览量: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