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举报
开通vip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附件: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为了加深学习者对本教材理论部分的理解,增强培训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实践能力,本书作者特地从地理教学期刊和乡土地理专著中搜集整理了一部分优秀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成功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案例。 这里共引用了50个案例,按照其侧重点不同,作者将其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案例是地理教师的课堂设计。课堂设计是乡土地理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一个好的教学方案是一节好课成功的一半,希望这些课堂设计能给读者一些启示和帮助。第二类案例是由教师记录下来的已付诸实践并取得成效的教学过程。...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附件: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为了加深学习者对本教材理论部分的理解,增强培训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实践能力,本书作者特地从地理教学期刊和乡土地理专著中搜集整理了一部分优秀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成功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案例。 这里共引用了50个案例,按照其侧重点不同,作者将其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案例是地理教师的课堂设计。课堂设计是乡土地理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一个好的教学方案是一节好课成功的一半,希望这些课堂设计能给读者一些启示和帮助。第二类案例是由教师记录下来的已付诸实践并取得成效的教学过程。从这些教学过程中,读者能够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值得注意的细节,这将有助于您顺利地开展教学。第三类案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乡土地理调查后完成的小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这部分案例代表了近年来乡土地理教学所取得的成果,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家乡,并能够运用学会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心家乡和建设家乡。第四类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乡土地理教学研究的立项设计报告,可以从中获得启示。第五类是一些国外地理教学乡土地理部分的教学案例,以供参考。希望这些案例能给您一些启发,有助于您工作的开展。 由于排版需要,作者对所引用的案例进行了些编排和改动,如有不妥之处,请读者予以谅解。在此,还要感谢所有引文的作者,谢谢你们对本书出版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案例I-1 乡土地理考察活动设计 一、制定考察纲领 首先,教师进行一次勘察,然后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份详细的考察提纲,这样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心中有数。我制定的考察提纲如下: (一)观察地点:醴陵市状元洲、仙岳山、西山 (二)观察路线:按状元洲——仙岳山——西山山麓——左权将军塑像处的顺序。 (三) 时间安排:7:50时各班教室集合,然后按预定路线的各观察点 进行,下午3时野外观察完毕,然后返校。 (四)各观察点活动内容: (1)状元洲观测点:了解状元洲成因,以及渌江的水系特点和水文特点; (2)西山山麓观察点:了解褶皱的形态及成因; (3)仙岳山,从仙岳山向四周看醴陵的丘陵地形,了解丘陵的形态及成因,了解攸醴盆地的古地理环境,从主峰看醴陵市区全貌,了解醴陵的发展变化; (4)左权将军塑像左侧观察点:了解红壤的结构及其特性,了解岩石的风化作用及侵蚀作用。 (五)观察材料整理:野外观察完毕返校后,要及时整理观察资料,写出野外观察报告,同时,把路线图、各种因素和采集来的土壤、岩石标本整理好,出一次地理观察成果墙报。 2、​ 提出目的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了解江心洲的形成、土壤的结构、褶皱及攸醴盆地的形成、丘陵的形态特征、渌江河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点、主要农作物以及醴陵市重点工程建设情况和市政变化,并使学生巩固和加深乡土地理知识,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向自然进军的雄心壮志。 3、​ 提供辅导资料和必需用具 油印出辅导资料,人手一份,再准备好必备的用具,如指南针、地质罗盘、小铁铲、小铁锤、长绳、小袋(装岩石标本用)、小放大镜、小刀、PH试剂、简易药品、水壶、背包等。 4、​ 具体实施 设计的实施是设计教学过程中最丰富多彩的一段,学生最乐于参加这种实际的工作活动,因而他们心中充满了兴趣和热情,因此,具体实施是整个活动最重要的环节,我是这样实施的: 出发前,作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分好小组,确定好小组长,分组负责,由班长领队。安排专人分工负责搞好药品、工具、标本的收集保管,准备就绪后出发,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中拟订的要求和步骤,在观察点向学生提示观察内容,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注意纪律,因为此时气氛活跃,学生往往容易忘记观察目的。 (本文选自《地理教育》1989年第6期第45页 作者:贺 勇) 案例I-2 蚌埠九中地学野外考察实习计划 一、目的和要求(略) 二、活动地点 蚌埠龙湖公园、曹山一带四个观察点。 1、​ 活动时间 月 日(星期 ) 午 点正。 2、​ 活动内容 1.龙湖公园观察点: ⑴龙湖公园内有哪些植物品种? ⑵分析本区域植被属于什么类型? ⑶公园内的花岗岩由哪些矿物构成?它属于三大岩类的哪一类? ⑷从成因来看,龙子湖属于什么湖?从水文特性来看,龙子湖又属于什么湖? ⑸龙子湖盆地有哪些自然地理特点? 2.XX工地观察点: ⑴从地带性分布规律看,蚌埠地区应属于什么土壤类型? ⑵观察当地土壤剖面由哪些层次组成? ⑶测量土层厚度并取样土。 3.曹山观察点: ⑴观察变质岩,这些变质岩由哪类岩石变质而来?采集岩石标本。 ⑵观察曹山地质构造,属背斜还是向斜?并叙成因。 ⑶观察山脊、山谷、陡崖的特征,想想这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应怎样表示? ⑷观察曹山植物的垂直差异。 ⑸观察曹山南麓的红色土壤,分析这些红色土壤是哪个纪形成的? 3.汤和墓观察点 ⑴欣赏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和雕刻艺术。 ⑵观察这些石刻的岩性。 ⑶介绍汤和生平。 3、​ 物质准备 (1)学校介绍信;(2)照相机、胶卷;(3)小锤;(4)小铲;(5)卷尺; (6)标本袋;(7)钢笔、笔记本。 六、实习区图(略) (本文选自《地理教学》1987年第4期第30页 作者:蚌埠九中地理组) 案例I-3 “水——生命之源”活动课教学设计 1.​ 活动目的 通过参观、考察、探索、讨论,让学生了解水与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密切关系,了解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教育学生要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活动准备 组织学生考察附近的水域情况,以漫画、照片、录像、考察报告等形式记录下来。查阅课外书籍,了解水与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关系。小记者录音采访当地环保局的有关专家,了解本地区的水资源状况。 3.​ 活动时间 3课时。 4.​ 活动过程 (1)​ 设疑导学。 同学们,我们走进美丽的长江水厂,就会看到这样一条醒目的标语(展出标语)水——生命之源(学生齐读)。那么,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呢?这一节专题活动课,我们就一起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参观访问、广泛阅读、小组探索、讨论交流,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2)​ 探索研讨。 参观水厂:我们每天刷牙、洗脸、洗衣、做饭都离不开水,几乎从早到晚都要同水打交道,可是你们知道家家户户用的自来水是怎样得来的吗?让我们一起去长江水厂看一看。同学们边看边想边记,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向水厂的叔叔请教。大家谈谈参观水厂后的感想。 查阅资料:同学们按照老师发下来的讨论提纲自由、广泛地查阅资料,可以听录音、看录像;可以阅读书籍以及老师提供的图片、文字资料等。边查阅边作好记录。 讨论提纲: * 水有哪些用途? * 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水污染有哪些危害? * 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设计一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办法。 小组探索:由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就提纲上感受最深的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讨论,人人参与。各组汇报探索结果。 (3)​ 总结延伸。 水是生命之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我国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国家之一,我们海门的地下水资源已向我们亮起了红灯,地下水位由80年代的17米降到今天的40米,有少数地区已超过45米警戒线。作为地球村的小居民,我们再也不能等闲视之了,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布置学生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设计一个雏鹰假日活动方案,双休日到社会上去活动。 (本文选自《环境教育》2000年第1期35页 作者:施 健) 案例I-4 镇江第一中学环境夏令营计划 (一)日程安排(略) (二)营员守则(略) (三)句容宝华山自然保护区考察 1.考察目的 了解宝华山的自然生态,调查其物种资源,认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2.路线示意图(略) 3.考察内容 (1)在芦圹工业区:观察仑山水库附近的自然环境,了解山青与水秀的关系,认识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在摇林口:观察斗篷山和馒头山的杉木林。 (3)在林场总部:参观标本室,了解宝华山自然保护区林木资源的种属,知道植物标本的压制方法。 (4)在分场:观察油茶、红枫、毛竹等经济林木的生态环境及用途。 (5)在隆昌寺周围:观察宝华山的自然环境;观察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了解林区植物的层次结构及其明显的过渡性;观察宝华山特有的珍稀树种,认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观察废煤矿,认识因植被遭破坏造成的严重后果;有组织地采集珍稀植物的标本。 (四)丹阳“乡镇企业与环境”调查提纲 1.企业概况调查 (1)全乡企业总数、类别。 (2)全乡企业年产值,占全乡经济总产值的百分比。 (3)有污染的企业数,它们用的是哪些燃料和原材料?生产哪些产品? 排放哪些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4)有多少是和其它地区一些工厂扩散协作的企业?有无污染转嫁问题? (5)没有防治污染设施的企业有多少?“三废”处理较好的是哪些企业? (6)从事企业的人口数,占全乡人口百分比。 2.重点企业调查 (1)企业名称、性质、开创时期;职工人数、性别构成。 (2)固定资产、年产值,逐年完成指标的情况。年利润逐年各是多少? (3)产品名称、数量,主要原材料及其来源;全厂总耗能。 (4)污染物名称、排放数量、含有害物质的浓度、排放去向。 (5)治理情况及其经济效益;职工健康状况。 3.环境调查 (1)乡镇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及地形特点和常年风向。 (2)企业分布是否符合环境要求?是否设置在上风头、水源区? (3)乡镇周围的绿化状况,林木覆盖率多少?有无荒山?植物生态怎样? (4)周围有哪些河流和池塘?水质如何?沿河有哪些企业的废水排入? (5)地面状况如何?有无工厂废弃物和居民生活垃圾?其污染程度如何? (6)学校附近有无工厂?它对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师生身体健康有无影响? (7)周围环境是否优美? (本文选自《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研究》第204页) 案例I-5 丹徒韦岗考察计划 1、​ 时间安排 6月2日(星期天)早晨在南门长途汽车站乘5:50和6:30的班车去韦岗镇。集合地点在韦岗汽车站前。 08:00—10:00在高骊山活动 10:30—11:30在船山矿一带活动 12:00午餐 12:30—14:00在韦岗铁矿区活动 14:00以后乘班车返镇 2、​ 路线(略) 3、​ 考察重点 1.​ 高骊山溶洞(上、下仙人洞) 2.​ 船山村附近地下热水资源 3.​ 韦岗铁矿区 4、​ 考察要求 1.测量溶洞的深度、宽度和高度,仔细观察洞内的石灰华、石钟乳、 石葡萄、莲花座。 2.了解韦岗铁矿的生产情况,采集铁矿及围岩标本。 3.测量地下热水的温度,并仔细观察地热的资源环境。 5、​ 作业 6月5日前每人必须交作业一篇。可联系课本中关于地下水溶蚀作用的知识,写一篇高骊山溶洞的考察报告。可以描述溶洞的景物,可以分析溶洞的成因,也可以评估其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 可联系课本中关于地热或岩石与矿床的知识写一篇考察报告。可以描述地热或铁矿的资源环境;可分析地热或韦岗铁矿的成因;还可根据韦岗一带的资源状况和交通条件写一篇论文,论说韦岗镇经济发展的前景。 6、​ 准备 1.​ 来回车费0.90元,必须在本周五下午交各组组长汇总后统一买票。 2.​ 干粮可带可不带,韦岗镇有许多小卖部可解决午餐问题,但必须带饮料。 3.​ 每人必须带手电筒一支,没有手电筒的不能下洞。 4.​ 不能骑自行车,女同学不能穿高跟鞋。 (本文选自《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研究》第28页,作者?) 案例I-6 公园植物环境调查计划 活动1 公园实地考察 选择学校附近的一个公园,按照教师事先制定好的路线,对主要植物进行观察,记录植物的名字,或请教公园管理人员。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1.​ 尽可能找一张所去公园的平面图。 2.​ 学生准备好记录纸、垫板、铅笔、橡皮、指南针等用具。 3.​ 学生量好自己的步长并记住。 4.​ 如有条件可带上相机,选择一些典型的植物和景色拍照。 5.​ 带上几个夹废弃物的长夹子,用于清洁和统计公园绿地上的废弃物。 活动2 公园植物标本采集 征得所去公园管理部门同意后,采集主要植物种类标本,具体方法如下: 1.用枝剪或采集竿将标本采摘下来,夹在标本夹中带回。采集时作好记录。 2.回来后及时对标本进行整理。 3.把标本放在标本夹中,中间用吸水纸隔开,放在通风处,直到标本干透。 4.上台纸。 活动3 整理资料并进行讨论 1.​ 将在公园调查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2.​ 讨论: ​ 为什么人们喜欢去公园? ​ 公园内的主要植物有哪些?有没有特色植被? ​ 公园内的各种植物是怎样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 你认为公园内景色最好是哪一部分?为什么? ​ 我们能为公园植物的更好生长、为公园更漂亮做些什么? 活动4 撰写小文章 利用调查的资料和阅读资料,结合活动3中的问题,撰写小文章,如描写公园美好景色,讨论公园种什么植物好,告诉人们怎样保护公园美好的绿地等。 表1 公园植物种类及分布调查 公园名称: 时间: 观察者: 序号 植物名称 类别 地点 数量或面积 保护情况 1 2 3 …… 表2 公园绿地废弃物记录 公园名称: 时间: 观察者: 序号 废弃物名称 数量 地点 距最近垃圾箱距离(米) 1 2 3 (本文选自《环境教育》2000年第2期第25页 作者:林培英) 案例I-7 汽车与环保活动设计 活动1 游戏 想象一下作为外星人,第一眼看见汽车时,他会怎样描述它的外表和性 状? 活动2 了解世界汽车发展概况(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讨论) 1.​ 全球有多少辆汽车? 2.​ 全球汽车产量的年增长率是多少? 3.​ 全球排名前5位的汽车公司有哪些? 4.​ 我们所在的城市有哪些跨国汽车公司存在? 5.​ 为什么大型汽车制造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运作经营? 6.​ 为什么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交通政策中,汽车的待遇是不同的? 活动3 了解人们对汽车的心理(通过调查,了解现代人对汽车的态度) 1.​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渴望得到汽车? 2.​ 为什么有那么多国家要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3.​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哪些方面受汽车的影响最大? 4.​ 哪些工作离不开汽车?没有汽车的人会面临哪些问题? 活动4 调查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讨论下列问题) 1.​ 汽车每年消耗世界多少资源? 2.​ 汽车带来哪些大气污染问题? 3.​ 汽车带来哪些水体与土壤污染问题?汽车带来哪些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 4.​ 汽车带来哪些噪声污染问题? 5.​ 公路建设回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6.​ 汽车占据了城市多少土地与空间? 7.​ 汽车会给全球带来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 活动5 填写交通记录表 交通记录表 次数 乘车目的 车乘公里数 交通工具 所用时间 所用费用 活动6 了解汽车尾气排放情况(分组调查) 1.​ 上学路上,早晨、中午和傍晚公路上的大气状况有什么不同? 2.​ 校园内和校外马路上的大气状况有何不同? 3.​ 不同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情况有何不同? 4.​ 汽车在不同路面行驶时,尾气排放情况有何不同? 5.​ 十字路口等候通行的车辆与正常行驶汽车的尾气排放情况有什么不同? 6.​ 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7.​ 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在大气中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活动7 预测21世纪的环保汽车 请同学结合自己的调查情况,开展合理想象设计一种环保型汽车。 活动8 采取行动 1.​ 请同学考虑,为保护地球环境,我们每个人应如何去做? 2.​ 请同学整理自己的调查材料、图片及同学撰写的文章,举办一次汽车与环保的专题展览。 (本文选自《环境教育》2000年第1期第34页 作者:龙伟平 顾泳洁) 案例I-8 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活动设计 1、​ 活动准备 主要是学习有关环境污染问题的专业知识和合理地选择、确定调查的对象。 2、​ 污染源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1.​ 了解工厂的基本情况企业基本概况包括: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企业性质和主管单位、工厂规模、职工构成,以及近年来产品的产量、质量、产值和利润的情况。 2.​ 进行工艺调查,找出污染原因调查时要关注从原辅材料变成产品的过程,注意调查工厂的工艺原理和流程,以及工艺和设备的水平,这些往往成为造成工业污染的关键环节。 3.​ 确定污染物的排放量 有以下一些办法: (1)实测法 当有条件对工厂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现场实测时,取得排出的污染物的有关数据,便可利用公式计算出污染物的排放量。公式 为Q=C*L*10-6。 其中:Q:污染物的排放量,吨/天,吨/年; L:污染物的算术平均浓度,毫克/升; C:烟气或废水的流量,米/天,米/年;10-6:单位换算系数。 (2)物料平衡法。当缺乏实测数据时,便可采用物料平衡法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例如燃煤工业锅炉产生二氧化硫的计算公式就取: Q=B*S*80%*2*(1-C) 其中:Q: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吨/小时; B:燃煤数,吨/小时; S:燃煤中全硫分的百分数; 80%:可燃硫占全硫分的百分数; 2:二氧化硫与硫分子量的比值; C:脱硫措施效率,无脱硫措施时C=0。(3)经验计算法。当没有实测资料时,则可以利用经验排污系数法,计算企业的排污量。如:我国工矿企业使用不同能源材料时排放污染物的情况,当调查到工厂企业消耗的燃料的吨数,即可按照以往的经验数值进行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 4.​ 调查污染物的危害情况 包括以下的调查内容: (1)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调查。所需材料、内容主要包括职工的职业病,职工和附近居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的发病率和自觉症状、人口死亡率以及对死因的分析等。 (2)污染物对动植物的危害。这是对厂区及周围动植物生长状况的调 查,以了解污染物对动植物的生长有无影响及影响程度。 (3)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调查。调查污染物对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要注意对水中排放的污染物及纳污水体的了解。总之,调查要尽可能的了解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的真实情况,以便对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及程度给予准确的判断。 5.​ 调查污染治理的情况。工厂进行污染治理的调查,首先要搞清楚污染治理的现状,同时要了解治理污染的投资、成本效益和稳定程度,有无二次污染发生。 (本文选自《环境教育》2000年第2期28页 作者:陈树杰 梁志顺) 案例I-9 乡土地理野外实习设计 一、野外实习准备 (一) 教师的准备工作 1. 制定野外实习计划 (1)首先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出发来安排活动。活动内容既要有地理观察,又要有适当游览,既要有集体活动,又要安排个人或小组活动。 (2)计划的目的性要强。例如:我校佘山地区乡土地理野外实习的目的就是: A.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 B.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和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 C.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的要求是观察和解决如下问题: A.​ 佘山地区能看到哪些岩石?如何识别? B.​ 根据这些岩石,你认为这些小山丘是怎样形成的? C.​ 这些小山丘有多高?上海的地形最高点在哪里? D.​ 佘山地区可以看到哪些土壤?它们是怎样演化而来的? E.​ 佘山地区可以看到什么植被? (3)内容要充实,计划中有明确的实习路线并附有地图。 2.选点:指导教师要事先亲自到实习地区选点,各点都要有详细计划。 (二)学生的准备工作 1.组织准备 分组并明确组织纪律方面的要求。 2.​ 知识准备 指导教师要在出发前向学生宣布实习计划,并给学生上“野外实习基础知识课”。 3、​ 野外实习过程 (一)先分散 到达每一个观察点以后,先让学生分散活动,在这期间教师不断提问。(二)后集中 由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再由教师归纳小结。 如在天马山观察点我们给学生的实习任务是:采集、观察和识别熔结流纹凝灰岩、熔结火山角砾岩、花岗斑岩等岩石并讨论其成因;采集土壤和植被标本;游览护珠宝塔和竹林。 又如在辰山观察点,我们给学生的实习任务是:采集、观察和识别熔结凝灰岩、熔结凝灰角砾岩、闪石玢岩、细晶岩等岩石,并讨论其成因,观察和分析岩石节理和花岗岩球状风化。 再如在西佘山观察点,我们给学生的实习任务是:登高眺远,观察上海地貌;西佘山的土壤、植被及它们的垂直分布;观察作为吴淞零点高程起算点的“球式铜头标志”(海拔46.065米)。天文台地震台、教堂等。 4、​ 野外实习总结 包括谈收获和体会,整理标本,完成和交流作业。 (本文选自《地理教学》1983年第6期第33页 作者:顾蕙荪) 案例I-10 通江中学高一年级地理野外考察计划 一、考察目的: 1.​ 加深对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内、外力作用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初步掌 握在野外观察地层、地质构造的方法;通过观察加深对褶曲、背斜、向斜、断层、沙洲、阶地等地貌的认识。 2.​ 通过采集活动,培养学生野外操作能力。 3.​ 结合考察水文、植被、工厂分布,加深对家乡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热 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互相关心、助人为乐的崇高品德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考察内容:通江小江口及其附近地质地貌等的综合考察。 三、时间:一天。 四、路线:由通江城乘车至小江口,然后步行约1.5千米,过河,沿通江河顺流而下返回。 五、各考察点主要观察内容: 第一考察点--乘车沿途:地层特点,地质构造,地貌,沿线工厂分布。 第二考察点--小江口大桥至阳望山背斜:通江河水文状况及流水地貌;江心碚石;大桥的跨度、结构、拱径、总长度、作用等。 第三考察点--阳望山背斜至阳望山断裂:背斜特点,阳望山断裂两侧岩石的岩性和产状;观察本区热带常绿林的特征,主要树种,郁闭度,层次,灌丛及草类。每个同学采集二三种矿岩标本,注明名称、采集地点、采集人,返校后由各组收齐交学校。 六、组织纪律及要求: 1.​ 各班4-6人为一组,自愿结合,选出组长,名单交该班任课教师。 2.​ 一切行动听指挥,考察中既有全年级活动,又有分班、分组活动。年级以红旗所在地为指挥中心。班组指挥中心由班主任确定,任何人不得擅离指挥中心50米以外地方单独行动。 3.​ 考察中必须带铁锤、白胶布、布包、饮水、食品,中途不得请假离队。 4.​ 注意安全,绝对不许在考察中游泳、洗澡;途中道路崎岖,严防受伤或饮食中毒事件发生;各班分乘汽车前往,不得骑自行车或摩托车。 5.​ 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力争圆满成功;各班、组之间开展一个竞赛(条例另定)。 6.​ 考察结束后,各组写出一份书面总结或考察报告。分班宣读总结或考察报告,并进行评比。 七、经费:(略) 八、领导机构:(略) (本文选自《地理教育》1993年第2期 第26页 作者:凌志雄) 案例I-11 乡土地理(南京)课外活动的设计 乡土地理课外活动,是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工厂、农村去观察、访问。了解工业、农业、交通及城市建设和古迹、名胜等方面的情况。从而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故土,热爱自己的家乡。进而立志好好学习,长大了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 在教授《南京地理》过程中,我设计了三组课外活动路线。各条路线有长有短,需时有多由少。每次活动前对学生讲明本次活动的目的,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三组活动路线如下: 第一组 历史地理路线(分3条) 1.​ 凤凰台---中华门城堡----周处读书台----江南贡院。 2.​ 牛首山(岳飞抗金主战场)----南唐二陵。 3.​ 太平天国纪念馆(瞻园)----南京民俗馆。 第二组 德育教育路线(分3条) 1.​ 雨花台----菊花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 梅园新村----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 3.​ 南京长江大桥----浦口高新技术开发区。 第三组 风光名胜路线(分4条) 1.​ 煦园----泸宁高速公路连接线----明孝陵----中山陵----灵谷寺。 2.​ 燕子矶----三台洞。 3.​ 玄武湖----莫愁湖。 4.​ 南京气象台(北极图)----紫金山天文台。 活动结束后,一定要安排时间进行小结。为了避免与通常的“总结”雷同,我设计了一帧具有地理特色的课外活动卡。(如下表) 班级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起 日 时 分止 天气 风向 风力 主要交通方式 活动地点 名称 地点 市 区(县) 位于城市的方位 总行程 约 千米 主要内容 感想和收获 建议和意见 (本文选自《地理教育》1997年第2期 第44页 作者:许 迅) 案例I-12 某城市中学乡土地理观察、调查计划 一、活动目的 1.​ 通过野外观察、调查,使学生了解本地区东北部的地形、地质、气候、土壤、植被等各个自然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为以后利用这些知识创造条件。 2.​ 观察、调查乡村农民如何利用本地的自然条件从事经济活动,培养学生爱自然、爱乡土,建设祖国,向自然进军的决心和信心。 二、活动范围 本市东北部3公里左右范围内的小区域(明确四至界限),可确定七个观察点。各观察点活动内容: 第一观察点:认识位置,了解活动范围,熟悉本区的地图,确定方向,制定路线图。 第二观察点:了解本区内山丘的成因,描述其形状,访问地名的来源,认识石英岩、砂岩、页岩等几种岩石,采集有关标本。 第三观察点:了解几种地形形态(山顶、山坡、鞍部台地、丘陵),观察地形对土壤、植被以及土地利用的影响,认识马尾松、洋槐、杉木等几种树木,采集有关标本。 第四观察点:了解本区黄土台地和湖滨平原的形成和利用,观察郊区农业的特点以及和市内的经济联系。 第五观察点:了解岩浆岩侵入体的形成,分析地层剖面。 第六观察点:了解本区铁矿的生成,认识此铁矿、黄铁矿、高岭土等几种矿物,采集有关标本。 第七观察点:认识水稻土和沼泽土,了解作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农民利用自然与自然斗争的实例;了解本区湖沼、池塘的成因,水系的分布特点,小型水利建设工程。 三、组织领导 由地理教师领队,聘请生物教师和班主任参加指导,把参加乡土地理研究的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在同一观察、调查之中,分别有重点的研究一两项内容。 四、工作安排 1.​ 指导教师要收集有关资料,整理后印发给学生学习。并且到野外观察点做好预习工作。 2.​ 指导教师向学生作有关乡土地理研究问题的业务报告。 3.​ 每两周进行一次活动,每次三小时左右。以上七个观察点的活动,分五次进行。必要的访问,可在观察、调查过程中结合进行。 4.​ 根据实地活动的收获,写成乡土地理研究书面报告。 五、成果处理 1.​ 在全校一定范围内,由学生作乡土地理研究的口头报告。 2.​ 在讲授本县(市)地理时,应用乡土地理研究成果,充实关于本县(市)地理的教学内容。 3.​ 把观察、调查的路线图、采集到的标本、书面报告等在乡土地理陈列室内陈列。 (本文选自《中学地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褚亚平) 案例Ⅱ-13 判读大比例尺家乡地图 (一)目的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学校的准确位置。 2.运用指南针确定实地与地图上的方向。 3.运用简易方法测算地图比例尺,并根据图距推算两地实距。 4.在地图上熟悉学校附近的街道、建筑物及公共设施的方向及位置。 (二)准备工作 1.​ 上海市交通地图、指南针、直尺、三角尺、铅笔。 2.​ 复习有关地图知识的课文内容。 3.​ 掌握使用指南针的方法。 4.​ 在学校附近确定一段地图上有标注的道路,要求平直,能在4分钟内走 完。 5.​ 掌握学校的篮球场、排球场的长度、宽度。 (三)教学过程 1.要求学生在地图上准确找出学校位置,以及市人民政府、少年宫、 上海 新客站、鲁迅公园、虹桥机场等场所的位置,并找出预先选定的位于学校附近一段道路的位置。 2.分小组在篮球场或排球场上用正常的步距量出步幅长度,精确到厘米。反复三次后取平均值。填入表中:(略) 3.整队到校外预先选定的道路上,打开地图,使地图上的道路方向与实际的道路方向一致,再把指南针平放在地图上待指南针摆动停止后,用铅笔与直尺在地图上画一条和指南针方向平行的直线,再用三角尺画一条垂线,标上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根据地图判读这条道路延伸的方向。 4.分小组步测这条道路的长度,精确到厘米,反复三次取平均值。回到教室后在地图上用直尺量出这段道路的长度(精确到0.1厘米),然后求出该地图的比例尺。 5.在地图上选择一些地点,要求学生根据比例尺推算出学校到这地点的直线距离。 6.思考题:在上海交通地图上,如果要沿着曲折的道路测量出两地的实际距离,可以用哪些方法? 7.课外兴趣作业:请你为班级的春游活动设计一条活动路线,要求估算出路程距离。行走时间和活动时间,读出沿途要经过哪些道路、哪些公共场所? (本文选自《乡土地理教育新论》测绘出版社 作者:陈胜庆) 案例Ⅱ-14 整理家乡气候资料和气候调查 1、​ 上海地区气候资料统计整理实习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测绘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测制风向频率图以及用数轴表示无霜期与霜期的方法。3.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等资料分析上海地区气候特征。 (二)实习内容 1.根据上海地区1951年-1980年间30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出气温与降水柱状图。 2.根据上海地区多年冬季(1月)和夏季(7月)风向频率资料,绘制上海冬、夏季风向频率图。 3.根据上海各年统计,在数轴上用兰色涂画出霜期,用红色涂画出无霜期。 4.根据绘制的3张气候图表,分析上海地区的气候特征,并完成以下作业: (1)上海地区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__度,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为__度,月平均气温小于10度的有__个月,可见上海地区的四季______,属于______带。 (2)上海地区月平均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的有__个月,其中__月份降水量最多,此时上海正处于___天气时期,其它各月降水量都在__毫米以上,可见上海地区降水____(丰沛或稀少),气候____(湿润或干燥)。 (3)上海地区冬季(1月)__风的频率最大,其次是__风、__风,而__、__风的频率最小,可见上海地区盛行__风。夏季(7月)__风的频率最大,其次是__、__风,而__、__风的频率最小,可见上海地区冬季盛行__风。这种随着__变化,风向有规律地转换的风称为______。 (4)上海地区的无霜期可长达__天,综上所述,上海地区的气候是属于__带的 ____气候。 2、​ 上海地区的天气气候对人们生活、生产影响的调查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学习进行地理调查的方法,学会撰写地理 调查报告 行政管理关于调查报告关于XX公司的财务调查报告关于学校食堂的调查报告关于大米市场调查报告关于水资源调查报告 。 2.使学生认识当地天气、气候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关系,懂得要合理利用自然条件,警惕天气灾害的发生。 (二)准备工作(略) (三)调查和交流的过程 1.调查提纲: (1)梅雨、台风、寒潮、伏旱、寒冻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梅雨对食品加工、粮食和食品保管、精密仪器的保藏等的影响。 (3)疾病与天气变化的影响。 (4)浓雾、风浪对水上交通的影响。 (5)市场上蔬菜、水果供应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2.确定调查课题后,每个同学拟好一份调查提纲。 3.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调查,并整理调查内容,着手写出调查报告。报告中最好有一些数据与图表,并有一些学生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本文选自《乡土地理教学新论》第76页 根据孙民基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改编) 案例Ⅱ-15 家乡河流的实地考察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校附近河流的特征及其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实地考察和记录整理有关资料的能力。 3.了解河流受污染的状况,提高学生对保护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关心家乡建设、关心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意识。 (二)准备工作 1.教师应预先选择好观察点,宜在小桥附近的河段。 2.教师事先印制好“**河流水文特征的考察报告”,并在课堂上向同学讲清各项考察内容与要求。 3.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皮尺、测杆(约3-4米长的竹竿,竹竿上按一定的长度,如每隔10厘米,用红色和白色油漆漆好)或测绳(用粗麻绳下垂一重物,用红、白油漆画好尺码或用布条标记深度)、浮标3~5块(用木块或塑料泡沫块上插一面铁皮的小旗)、秒表、小玻璃瓶。 (三)考察过程 1.在观测点附近,以小组为单位先考察报告中的6项内容,即:河流名称、发源地、下游注入哪条河流、洪水期、枯水期、结冰期等。若有不了解的内容可访问所调查河流附近的居民。 2.测河宽、河深和流速。河宽用皮尺在桥上测,河深用测杆或测绳在桥中选择合适位置量测(要能测到河底最深处)。流速则要选择自桥身起至下游100米或50米以内的河段,从桥上向河流中心处投入漂标,至漂流到100米(或50米)终点时,用秒表记下所用时间。需反复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流速。为了测得正确的流速,在终点处的两岸各竖立两根测杆,当漂标流过两根测杆之间时准确地按下秒表。 3.观测水色,取水样,分析水中的漂浮物以及河流受污染情况。 4.记录船只过往的情况和运载货物的品种。 (四)整理考察报告(课内完成)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考察报告各项内容,关于“如何保护河流、减少污染”的问题由小组的同学集体讨论,并可在班内进行交流。 (五)注意事项 1.事先要进行安全和遵守纪律的教育。 2.为了提高野外考察的时效,各项内容可以由各个小组分别承担。 3.根据当地河流的特点,教师可设计其他一些考察内容,如观察两岸的洪水线、调查河流发生洪涝灾害的情况和预防措施等。 (本文选自《乡土地理教学新论》第80页 测绘出版社 陈胜庆编著) 案例Ⅱ-16 利用城市公园进行地理综合考察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复兴公园的简史,了解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2.观察园内的三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初步了解三大类岩 石的特点。 3.观察园内的主要树种,初步了解这些树种原产地的气候条件。 4.学习绘制简易平面图的技能。 (二)准备工作 1.活动前,教师先在公园内确定考察路线和考察点,熟悉园内岩石及主要树种的分布。 2.学生带好指南针、图纸、小垫板,并预先测好自己的步长。 3.时间安排为一个下午。 (三)考察过程 1.第一个观察点:公园门前 (1)观阅“公园简史”,了解公园曾建于1909年,初为法国侵略军及巡捕休息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上海,这里成为日军的练兵厂和弹药库。解放以后,复兴公园成为上海闹市一块“绿岛”,是人民游乐、休息的重要公共场所。 (2)观察树种:菩提树、银杏树、悬铃木。 2.第二个考察点:荷花池旁边。 (1)观察石灰岩及化石。 (2)观察树种:香樟和雪松。 3.第三个观察点:花房附近,观察树种:水杉、白玉兰。 4.第四个观察点:马克思与恩格斯塑像前。 (1)观察大理石 (2)观察花岗岩 (3)观察树种:棕榈树。 5.讨论小结,完成表格。 用线连结有关岩石的内容 岩石名称 岩石种类 本园景观 主要特征 列举园内代表性树种 气 候 带 热 带 亚 热 带 温 带 寒 带 本园树种 6.平面图测绘 (1)测绘范围:以喷水池为中心的长方形花圃(约100*75米)。 (2)定方向:用指南针或采取其他办法均可以,并在图纸上标好方向标。 (3)比例尺:依据图纸大小与实际距离的关系由教师统一规定。 (4)测距离:采用步测法,按比例尺缩小至图上。 (本文选自《乡土地理教学新论》 根据张景新老师原稿改编) 案例Ⅱ-17 市内交通及其污染情况的调查 (一)目的要求 1.通过调查使学生深刻了解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了解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性。 2.了解汽车废气对大气污染的严重性。 3.认识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是一名城市公民应该具备的社会公德。 (二)准备工作 1.观测工具:3只秒表、3面小红旗以及记录表格等。 2.选择交通流量较大的十字路口,并事先了解交通高峰的时间。 3.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观测组。4个组负责十字路口的东、西、南、北向的汽车流量观测,另2个组负责观测汽车的车速。 (三)调查过程 1.十字路口的流量观测 最好选择有人行天桥的十字路口,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置一小组,统计单向汽车的流量。起始与终结时间均以挥动小红旗为号。每次统计时间为20分钟,可做两次统计,统计内容见表。(略) 2.汽车车速调查 两条道路分成两个小组观测,大约离十字路口100米,以远处划定100米长度的测速距离(离路口太近,车速往往明显减低,甚至停车)。一名学生立于起点,当某辆汽车经过时,挥动红旗,立于终点的同学立即按下秒表,测出该辆汽车通过时间,记录在表格中,并算出速度。每一种类的车速分别记录,并以多辆同类汽车的车速计算出平均车速。 3.整理资料并大致测算十字路口单位时间内汽车废气排放量 按每辆汽车每天平均排放3千克CO,0.05~0.15千克氮氧化物,0.2~0.4千克碳氧化物(主要是乙烯)计算,20分钟废气的排放量为:一氧化碳17千克,碳氧化合物0.275千克,碳氢化合物1.13千克。 4.调查汽车废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可采访交通民警和园林工人并作对照。根据上海市虹口区公安局交通队和杨浦区园林局工人的健康状况调查,发现交通民警的呼吸道疾病的得病率高于园林工人。 (四)完成作业 1.通过调查谈谈你对交通拥挤以及交通污染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认识。 2.谈谈你对治理交通和减轻交通污染提出的设想和建议。 (本文选自《乡土地理教学新论》根据张景新等老师原稿改编) 案例Ⅱ-18 城市噪声的调查 (一)目的要求 1.初步学会使用声级计测噪声和统计噪声资料的方法。 2.初步学会分析噪声源以及对控制噪声提出合理的建议。 3.培养学生关心环境问题的意识,树立一个城市公民应有的环境道德。 (二)准备工作 1.向区或街道的环保部门借用声级计2~4只,学会使用方法。 2.选择活动地点,如确定学校周围若干个测点以分析学校环境的噪声污染情况,或确定市中心若干测点以分析闹市区噪声污染情况。 3.手表、垫板、笔、记录纸。 (三)实习过程 1.分组,每个声级计需有3~5人集体工作使用。使用声级计测定噪声时绝对不允许说话或发出其他声音。 2.测定时要边看手表边看数字边记录,间隔5秒钟记录一次,取第五秒显示的分贝值,迅速记录在记录纸相应的空格中,连续记录100次。各组规定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测定。 3.回到学校内整理资料,把出现过的每个分贝值次数累计频率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4.在噪声统计折线图上根据上述记录的累计频率数值点在相应的位置上,并用折线相连。 5.取噪声中间值。 6.对照“上海市环境噪声污染标准”,分析测定值是否超标以及超标的程度。 7.各小组分析超标噪声的污染源。必要时对测点附近的有关单位进行一些调查,以核正噪声污染源。 8.对降低和控制测点附近噪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提交环保部门或有关单位参考。 附:噪声数据记录纸、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噪声统计折线图。 (选自《乡土地理教学新论》第93页 根据张志斌、向学禹原稿改编) 案例Ⅱ-19 区域开发的综合考察 (一)目的要求 1.通过观察和参观,使学生了解芦潮港开发区优越的地理条件,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考察芦潮港开发区,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并树立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信念。 3.掌握乡土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技能。 (二)准备工作 1.教师与当地管理委员会取得联系,获取必要的资料,并印制实习用图。 2.教师踏勘考察地点,准备讲解内容,并上一堂“实习准备课”。 (三)考察过程 1.第一考察点:芦潮港南端的客运码头 在“芦潮港开发区规划图”上运用比例尺估算芦潮湾与舟山渔场、普陀山和宁波市的海上距离,并在地图上查看从上海港经黄浦江出海到达宁波市、或者乘火车经过杭州到达宁波市各有多少距离。由此引导学生讨论第一个问题:“在芦潮港建立港区码头有什么意义?”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加以概括:扩建芦潮港码头首先方便了上海至宁波这一段繁忙航运任务,缩短了航运时间,加强了这些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其次是减轻了上海黄浦江港区的压力。随着上海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扩建新港区的任务迫在眉睫,并且上海市政府已确立芦潮港、外高桥、罗泾为三个新建港口。 2.第二考察点:渔港码头 芦潮湾是全国重点渔港之一,年产海鲜1万吨,渔港长约750米,实际停泊区为450米,每天高峰时停泊渔轮达200艘,十分拥挤。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有没有扩建渔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经过讨论,同学认为扩建渔港很有必要,因为这里面临舟山、嵊泗、岱山等三大渔场,仅嵊泗、岱山渔场每年可进入上海的渔货达8.4万吨。如果渔船都能在此卸货,可以大大缩短其航行时间,并能提高捕捞能力。扩建以后,港区要兴建仓库和水产品加工厂,也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芦潮港的地理条件也允许其扩建,因此,芦潮港是个大有前途的大渔港。 3.第三考察点:芦潮港水闸 芦潮港是南汇县东南部最主要的入海泄水道。引导学生讨论的第三个问题是:“在离海不远建造芦潮港水闸的作用有哪些?”教师概括总结:当河流水位过高时,开闸排水保证了沿河地区农作物免于水淹;当海水与闸内河水相平时,开闸利于渔轮进出;当闸内高水位时,开闸可让急流带走港区泥沙,以冲刷航道;当海水高于河水水位时,关闸可免海潮倒灌。 4.第四观察点:芦潮港向东300米处的滩涂地 请学生观察沿海大片滩涂,讨论南汇嘴这一片土地是怎样形成的;请学生尝尝海水的味道;让学生分组讨论“盐土的性质”;继续讨论“如何改良盐土?” 5.第五观察点:芦潮湾海滨浴场 师生共同讨论这一浴场的优点,要求学生规划设想能建立哪些旅游设施。 (四)实习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考察报告,题目为“芦潮湾的今天与明天”。 (本文选自《乡土地理教学新论》第96页 根据张永安老师原稿改编) 案例Ⅱ-20 以地理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乡土地理考察活动 (一)目的要求 1.地理学科 (1)学会在野外测定方向,并进行一些地质、地貌和水文的实习。 (2)沿途观察市郊农作物分布状况,认识上海郊区农业的特点。 (3)认识郊县卫星城镇工业布局的特点以及乡镇企业的特色。 2.政治学科 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郊农村的变化状况。 3.语文学科 要求学生把“乡土教育”活动中观察到的事、物、景用记叙文写一篇作文。 4.历史学科:了解乡土考察中看到的古建筑和文物古迹的历史。 5.生物学科 (1)识别裸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并采集标本。 (2)识别一些昆虫并采集标本。 (3)观察西佘山的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状况。 6.美术学科:进行一次静物写生。 (二)准备工作(略) (三)考察活动的实施过程 1.6:30--7:00,在汽车上观察市郊农业。 (1)从漕河泾--九里亭,农作物以_____为主,其中有_____、____等品种。 (2)从九里亭--松江,农作物以_____为主,有____、____等品种 。 2.7:00-7:30,在汽车上学会判定公路方向。 3.8:00--9:00,在松江某中学邀请当地干部介绍松江县城的历史以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的变化,要求同学作好笔记。 4. 9:00--10:30,游览松江县城。 (1)参观方塔,它建于__年代,距今约__年,是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参观古典园林——醉白池,它建于__年代,距今约__年,它和____、____、____、____合称上海五大园林。 5. 12:30--3:00,参观佘山风景区。 (1)在东佘山草测地形略图和剖面图,各点水平距离由学生目测。 (2)参观天文台,了解我国自行制造的国内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以及我国在天文研究上的成就。 (3)参观天主教堂,由政治教师讲解宗教知识和我国的宗教政策。 (4)在山上注意观察裸子植物——松树的叶形、花形和果实的特点,观察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长环境,并采集标本。 (5)目测上山公路的宽度__米,实测__米,公路坡度为__度,实测为__度。(6)观察佘山基岩露头,介绍岩浆岩的特征,并讨论佘山的成因。 (7)观察西佘山北坡植被垂直分布情况,填写:下部以____为主,中部以____为主,上部以_____为主。 6.3:40--4:00,军事游戏和自由活动,军事游戏为“抢占山头夺红旗”。 7. 4:00--5:30,返程。 (四)活动小结(略) (本文选自《乡土地理教学新论》第100页 根据曾连兴老师教案改编) 案例Ⅱ-21 乡土地理考察活动的尝试 1、​ 考察目的 培养学生热爱山区、热爱家乡的感情。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了解山区的发展变化,从而激起他们学习地理科学的兴趣。 2、​ 考察过程 (一)准备阶段 1.​ 拟订考察计划。包括目的要求、内容、活动路线和地点、观察方法、所用 工具、活动日程、参加学生、指导教师,资料、矿物标本的搜集与整理方法等。 2.​ 进行考察前的动员。 3.​ 组织领导。把学生组织起来,编成四个小组,选出组长、副组长。 4.​ 组织学生复习地理课本中有关地形、地质、温度带和自然带的划分,气候、 植被与地形地势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便于在考察中实际应用。 5.​ 根据考察要求,准备考察用具。 6.​ 明确考察要求,确定考察方法。 (1)​ 考察阶段 7月12日,我们从学校出发,首先来到汉江渡口。观察了汉江两岸的沉积岩层结构与特征,了解这一带砂金矿的成因。进入十堰市区后,我们引导学生观察了十堰市地形特点,讲述十堰在二十几年来变化的事实。 次日,我们登临云盖寺山顶后,首先引导学生鸟瞰了这一带地形地貌。他们亲切的感受到山区自然风光的美。我们进而引导学生观察了植被分布的特征。学生亲眼看到植被随地势增高呈垂直分布的状况,进一步认识到地形对气候、植被的影响。同时,还观察了变质岩岩性,断层、褶皱、向斜、背斜。介绍了地层走向、倾向、倾角的测量方法,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扩大了视野。 接着,我们在矿长的带领下,深入矿井,对绿松石矿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情况作专题考察,并采集了矿物标本。 (2)​ 总结阶段 1.​ 对采集的矿物、矿石标本进行了鉴定整理,选出了24块贴上注有标本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姓名的标签。由地理教研组保存收藏,供教学用。 2.​ 对考察活动的摄影图片,作了地点、时间、观察内容的文字说明,作为乡土地理教学史料,保存起来。 3.​ 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综合归纳,指导学生写出对绿松石矿区的考察报告、地理游记和 心得体会 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学党史心得下载党史学习心得下载军训心得免费下载党史学习心得下载 等文章共27篇。 4.​ 组织学生座谈,交流了这次乡土地理考察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收获。 3、​ 我们的主要体会和收获: (1)​ 开展乡土地理考察活动,能使学生具体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 (2)​ 开阔了学生眼界,扩大了知识领域,培养了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 (3)​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地理课的认识,激发了学好地理知识为建设家乡、建设山区、建设祖国的热情。 (本文根据《地理课外活动》第264页同名文章改编 原作者:何天顺) 案例Ⅱ-22 开展乡土地理教学,为发展生产服务 1、​ 做好准备工作 1.确定调查的详细内容。调查内容要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而定。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在进行这项活动时,确定了下列调查内容(详见下表)。 农村生产状况调查表 调查单位 调查者姓名 调 查 内 容 种 类 调查情况 建 议 土壤类型 土壤肥力 施肥情况 土杂粪 化 肥 主要作物 一年几熟 主要病虫害 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 土地的利用情况 生产力 水 平 灌溉面积 机械化程度 人均收入 群众想什么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后发展方向 2.人员组织。我们的做法是在每村成立二至三个小组,由组长负责。每组发一张农村生产状况调查表,去进行调查,然后,各组集中讨论,再集体填好一张表,最后一起交给老师。 2、​ 进行调查活动 1.​ 时间安排。可安排在假期、课外活动、星期天或上课时间进行。 2.​ 调查活动的进行。调查前争取乡领导支持,并与各村进行联系。老师事 先讲明调查表的填法,并在调查时巡回指导,深入组内与学生一起进行调查。 3、​ 综合管理 教师把各组的调查表综合整理后,在填好一表,然后发给同学们讨论。 4、​ 对发展生产提出建议 1.​ 本地土地辽阔,适宜机械作业和专业化生产。 2.​ 要充分利用沿海滩涂,发展水产养殖业。 3.​ 本地棉花生产条件优越,应大力发展。 4.​ 本
本文档为【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887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38KB
软件:Word
页数:85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1-11
浏览量: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