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殇》集注

《国殇》集注

举报
开通vip

《国殇》集注《国殇》集注 明月横江 一、国殇:1.《现代汉语词典》:“国殇:为国牺牲的人。”“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殇:未成年而死。江淹《杂体诗张廷尉》:‘因谓殇子夭。’〔国殇〕为国捐躯的死难者。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投躯报明主,身死为~。’”《辞海》:“殇:①未成年而死。《仪礼·丧服传》:‘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

《国殇》集注
《国殇》集注 明月横江 一、国殇:1.《现代汉语词典》:“国殇:为国牺牲的人。”“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殇:未成年而死。江淹《杂体诗张廷尉》:‘因谓殇子夭。’〔国殇〕为国捐躯的死难者。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投躯报明主,身死为~。’”《辞海》:“殇:①未成年而死。《仪礼·丧服传》:‘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殇。’王羲之《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彭,指彭祖,古代相传的长寿者。②指为国死难者。见‘国殇①’。”《辞源》:“殇:一未成年而死。《仪礼·丧服》云云。二战死者。楚辞九歌有国殇篇。唐陈子昂陈伯玉集四为副大总管屯营大将军谢表:‘将士同心,誓雪孟明之耻;殇魂共愤,思亢杜回之雠。’”二、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操:①拿着,握在手里。屈原《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吴国制造的戈。被:披。犀甲:犀牛皮制成的铠甲。)”王力《古代汉语》:“吴戈,吴国造的戈,指好戈。”《楚辞全译》:“这里用吴戈并非实指,只是比喻武器精良。”《楚辞选译》:“吴戈:吴地所产的戈,指锋利的武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吴戈:吴地所产的戈,以锋利著称。这里泛指锋利的戈。”以上诸书皆认为“吴戈”代指锋利的武器,故属于借代手法。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吴戈,吴国所产的戈,以锋利著称。戈,武器名。”中职本教材:“吴戈:战国时吴国制造的一种特别锋利的戈。”此未明言属于借代。按“吴戈”不一定是真的吴地所产,只是代指而已。南朝梁沈约《从军行》:“玄埃晦朔马,白日照吴戈。”赵朴初《临江仙·题萧淑芳画花卉长卷》词之二:“岂独爱花兼爱刺,锋銛何减吴戈?”(例见《汉典》)皆为泛指。下文“秦弓”同此。2.被:这个“被”字,各本皆认为通“披”。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披”的意思是“覆盖或搭在肩背上”,但“被”(披)的对象是“犀甲”。“犀甲”是铠甲之一种,按理,铠甲是不能“披”在身上而不应穿在身上,否则又怎么作战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被:④pī……用为动词,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后来写作‘披’。”由《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知,古代的“披”也可以表示“穿”、“穿着”的意思。这样,我们即使把“被”注释为“通‘披’”,也应该进一步说明这里是“穿”、“穿着”的意思。《辞源》:“被:⒊pī八通‘披’。穿著。《左传》襄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又,本句云云。”由此可见,古代“被”(披),完全等于今天的“穿着”,而不等于今天的“披”,这更足以说明古人所谓“披”,绝非今人之所谓“披”。《辞海》:“被:一(bèi)⑤穿着。《孟子·尽心下》:‘被袗衣。’三(pī)通‘披’。《左传·襄公十四年》:‘被苫盖。’孔颖达疏:‘言无布帛可衣,唯衣草也。’”由《辞海》可知,古代所谓“穿着”,本谓之“被”,读作bèi,而古代所谓“披”,方当于今之“披”。总之,这里的“被”即使认为通“披”,读作pī,也应该解释为“穿着”,而不能解释为“披着”。但是有人却认为这里的“被”译作“穿着”是不对的,应该译作“披着”。(鈡振振《中学语文课本古代诗词部分注释的商榷意见》,载镇江师专《教学与进修》1980年第3期)古代所谓“披挂上阵”、“披坚执锐”之“披”皆“穿着”之义,故此说不当,不可从。3.犀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犀甲:用犀牛皮制成的甲,这里泛指坚韧的甲。”中职本:“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其余选注本多类此,或曰特指,或曰泛指。当以泛指之说为是。4.“错”是“交错”、“交叉”之义,不及物动词。“错毂”犹言“毂错”,轮毂交错。“接:①接触。《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弃甲曳兵而走。’《汉书·晁错传》:‘剑戟相~。’成语有‘短兵相~’。”按成语“短兵相接”似即出此篇。《辞海》:“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本句云云。《史记·匈奴列传》:‘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鋋,小矛。(海按,‘鋋’字读chán,古代一种铁把的短矛。)亦指持刀剑的士兵。《商君书·境内》:‘千石之令,短兵百人;八百之令,短兵八十人。’”汤炳正《楚辞今注》以《商君书·境内》为据,认为“短兵接”的“短兵”是指的人,“即将帅的卫队,因持刀剑等短兵器而名”。此说难从。三、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1.《现代汉语词典》:“旌:古代一种旗杆上用彩色羽毛做装饰的旗子。”“旌旗:各种旗子:~招展。”《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旌:①古时一种用五色羽毛装饰的旗子。《国语·吴语》:‘建~提鼓。’又旗子的通称。本句云云。(蔽:遮蔽。若:像。)今有成语‘旌旗招展’。”王力《古代汉语》认为“旌”是特指,“用羽毛装饰的旗子”。此处“旌”应是泛指。《大学语文》:“旌:旗的通称。”《楚辞补注》:“言兵士竟路趣敌,旌旗蔽天,敌多人众,来若云也。”这似乎认为“旌”是指的己方之旗子。“旌”、“敌”相对,“蔽日”、“若云”相对,皆言来敌之多,“旌”当指敌方而言。王力《古代汉语》:“‘旌蔽日’、‘敌若云’,是说敌军众多。”2.“交坠”二字,诸多选本皆注曰“交相坠落”,言敌我双方之箭交相落于对方之处。中职本则注曰:“交坠:流箭交错,纷纷坠落。”这是释“交”为“交错”、“纷纷”。陆侃如、龚克昌《楚辞选译》无注,译句为“乱箭纷纷落下啊敌人像云涌”。这也是释“交”为“纷纷”。据《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交”有“交互”、“交相”、“互相”之义,“表示动作由一个以上的施事者发出,并互相作用于对方”。如《左传·隐公三年》:“周郑交恶。”又有“交叉”、“交错”之义,“表示事物以更迭、交叉的方式进行”。如吴均《与宋元思书》:“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矢交坠”的“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认为是“交叉”、“交错”之义。按“矢交坠兮士争先”,是说虽然“矢交坠”,但“士争先”,故此处“矢”是指敌方之矢,“交坠”是指敌箭交错、纷杂地坠落。《汉典》:“交坠:一齐落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弟见兄,双泪交坠。’”3.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先:走在前面。屈原《九歌·国殇》:‘矢交坠兮士争先。’成语有‘争先恐后’。”四、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1. 凌:《现代汉语词典》:“凌:侵犯;欺侮:欺~︱~辱︱盛气~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凌:④压倒,侵犯,欺侮。《九歌·国殇》:‘终刚强兮不可~。’”“躐:①踩,践踏。本句云云。(侵犯我们的阵地,践踏我们的行列。)”由此可知,“阵”指阵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马茂元《楚辞选》:“阵,阵地。”黄凤显《楚辞》:“阵:两军交战时队伍的行列,即战斗队形。”“阵”有“交战时的战斗队形”之义,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亦有“阵地”之义,如杜甫《高都护骢马行》:“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辞海》《辞源》)王逸《楚辞章句》:“言敌家来,侵凌我屯阵,践躐我行伍也。”洪兴祖《楚辞补注》:“颜之推云:‘《六韬》有天阵、地阵、人阵、云鸟之阵。’《左传》有鱼丽之阵。行陈之义,取义于陈列耳。”“天阵”、“地阵”云云的“阵”亦即“一字长蛇阵”之“阵”,这种“阵”,《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作战队伍的组合方式”,《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为“军队布置的局势”。按“阵”字解释为“队伍的行列”或“军队布置的局势”,均与“行”字意重,应释为“阵地”。(但从《辞海》《辞源》来看“阵”字的“阵地”之义从唐代始有。)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殪yì:射死。本句云云。(驾在车左侧的马被射死了,右侧的马也被兵刃所伤。骖:古代驾车时在外侧的马。)”王力《古代汉语》:“殪(yì),死。”《楚辞选译》、《楚辞选》、《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则皆释“殪”为“倒地而死”,亦相当于释为“死”。《现代汉语词典》:“殪yì:①死。②杀死。”《辞海》:“殪:①死。《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我获射之,必殪。’又,本句云云。”“射之,必殪”的“殪”是“死”之义,自然是“射死”,自然是“倒地而死”。综上,“殪”径可解作“死”,无须解作“射死”、“杀死”、“倒地而死”,此皆言语之义耳。朱熹《楚辞集注》:“殪,死也。”五、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1.“絷”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楚辞选译》、《楚辞全译》、王力《古代汉语》皆释为“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霾:②通‘埋’。埋没。本句云云。(絷:拴。)”又,“絷zhí:①用绳索拴住马足。本句云云。(霾:埋。)”《现代汉语词典》:“絷:〈书〉①拴;捆。②拘禁。③马缰绳。”据此,“絷”本无“绊”之义,而有“拴”、“捆”之义。释为“绊”是说马被绊住了,就如同被拴住、捆住一样,即“绊”是言语义。另外,也有人说“埋轮絷马”是在战斗失利的情况下,将士们的故意所为,目的是要破釜沉舟,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也有人认为这是古代的一种战术,即《孙子·九地篇》所为之“方(作“缚”解)马埋轮”。(见黄凤显《楚辞》,又周亨祥《释“霾两轮兮絷四马”》亦主此说,见《古汉语研究》1987年第03期)关于“四马”,《楚辞选》说“实际是指剩下的两服,称之为‘四’,是就驾车的马的全部数字说的。”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援:①拉,拽。《孟子·离楼上》:‘嫂溺,则~之以手乎?’引拿,拿过来。《韩非子·十过》:‘~琴而鼓。’”“桴(枹)fú:鼓槌。本句云云。(援:拿起。)”按《现代汉语词典》亦以“桴”为正体。“玉枹”是嵌玉为饰的鼓槌,一说是对鼓槌的美称。“鸣鼓”一般选本皆注为“响鼓”,视“鸣”为定语。《楚辞选》:“‘鸣鼓’,犹言响鼓,‘鸣’是形容词。”按“鸣”无形容词用法,此“鸣”即发响、发出声音之义。一说“击鸣”二字连读,“击鸣鼓”即敲响战鼓。(见黄凤显《楚辞》)如此,则“鸣”字为使发出声音之义,与今之“鸣鼓”、“鸣锣开道”之“鸣”意思相同。“援”的“玉枹”,而非“援玉”,因此“击鸣鼓”应理解为“击”“鸣鼓”。六、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1.“天时怼”的“怼”字,一本作“坠”。《现代汉语词典》:“怼dùi:怨恨:怨~。”中职教材把“天时”解作“天意”,把“怼”解作“怨”。“天意”是“上天的意旨(迷信)”(《现代汉语词典》)之义。显然,“天时”(天意)和“怼”(怨)不能搭配。可说“天怨”,不能说天时(天意)怨。王力《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诗鉴赏辞典》、《楚辞选》以及新课标本教材均解作“天象”,“怼”或作“坠”,但都解作“怨”、“怨恨”。“天象”又是什么意思?《辞海》:“天象:旧指天文、气象方面的现象,如日月星辰的运行等。”《现代汉语词典》:“天象:①天文现象:观测~。②天空中风、云等变化的现象:我国劳动人民常根据~预测天气的变化。”“天时怼”之“天时”解作“天象”,此“天象”应是”天空中风、云等变化的现象”之义。所谓“天时怼”即天象若天在怨恨。黄凤显《楚辞》:“天时:天象指日月星辰的按时运行。”这是取的“天象”的“天文现象”一义,不当。2.《楚辞选译》、《楚辞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王力《古代汉语》均释“威灵”为“神灵”,新课标本释为“威严的神灵”,《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及中职本释“威灵怒”为“鬼神震怒”。释“威灵怒”为“鬼神震怒”,此盖本《楚辞章句》:“虽身死亡,而威神怒健,不畏惮也。”这是把“威灵”释为特指战死者的魂灵。黄凤显《楚辞》:“威灵:威严的神灵。一说指阵亡将士的灵魂。”《辞海》未收“威灵”,《辞源》:“威灵:一尊严的神灵。本句云云。二声威。《汉书》一〇〇下《叙传》:‘柔远能迩,燀燿威灵。’”(燀chǎn,炽烈;燿yào,同‘耀’)《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辞源》之释“威”字,均无与“灵”相近之义,此其一。其二,“威灵”与“天时”对文,“天时”为偏正结构,故“威灵”亦应为偏正结构。综上,“威灵”应释为“威严的神灵”而非“神灵”。另,释“威灵”为泛指神灵,比释为特指阵亡将士之灵魂为妥。3.“严杀尽”有三种讲法。一、王力《古代汉语》:“严,悲壮地。杀尽,被杀尽。”新课标本:“严杀尽,将士们全部壮烈地战死。严杀,壮烈地战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严:威,壮烈。杀尽:指被杀尽,全部牺牲。”此说似本王逸《楚辞章句》:“严,状也。杀,死也。言壮士尽其死命,则骸骨弃于原野,而不土葬也。”但是也有人据此释“壮”为“壮士”,则为名词。二、《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严,威。严战,犹言鏖战痛杀。”《楚辞选》:“严杀:痛杀。”中职本:“严杀,酣战痛杀。”此说本朱熹《楚辞集注》。三、《楚辞选》:“严杀,犹肃杀,指战争的肃杀之气。尽,犹终止,谓战事结束。”此谓肃杀之气已尽,即战事已毕。七、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1.“出”与“入”相对,“往”与“反”(同“返”)相对。从家里“出”而不“入”;前“往”沙场而不能“反(返)”回家中。中职本、新课标本、《楚辞选译》、《楚辞全译》、《先秦诗鉴赏辞典》、《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皆认为“出不入兮往不反”,是写将士们出征之时抱着战死沙场的决心,不打算再回去。然则此句为心理描写。此说本《楚辞章句》:“言壮士出斗,不复顾入,一往必死,不复顾还也。”另外,《楚辞选》则说是“吊死者一去而不归。即‘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意思”。这是认为“出不入兮往不反”,是悼惜将士们出而不能入,往而不能反(返)。从下句意思来看,应以前一种说法为宜。《楚辞集注》:“平原忽兮路超远,言身弃平原,神欲归而去家远也。”2.“忽”字各本多解作“辽阔渺茫”。《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则注曰:“忽,迅速貌。这句写战士出击,在平原上奋讯前进,一下子即离家甚远。”《楚辞选译》说“忽”“借作‘风+忽’,是刮大风的意思”。“超远”一般选本皆注曰“遥远”,《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则释为“极遥远”。《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超:②遥远。本句云云。(忽:空旷辽阔的样子。)”《辞海》:“超:⑤远。本句云云。”据此可知,“超远”即是“遥远”,“超”、“远”为同义连用,“超”非“极”、“很”之义。八、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带:②佩带。《汉书·龚遂传》:‘民有~持刀剑者。’”《现代汉语词典》:“挟:①用胳膊夹住:~泰山以超北海。”“惩”字,王力《古代汉语》解作“受创而知戒”,《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新课标本解作“悔恨”,《楚辞选译》解作“恐惧”,中职本解作“恐惧”、“悔恨”。《楚辞选》:“‘惩’,即《离骚》‘岂余心之可惩’的‘惩’。‘心不惩’,谓心不悔。”《现代汉语词典》:“惩:①处罚:~罚︱~一儆百︱~恶扬善。②警戒:~前毖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惩:①因受打击而引起警戒或不再干。《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予:我。其:语气词。表示期望。毖:谨慎。)又,本句云云。(首身离:头与身体分开。)”《辞海》:“惩:①戒止。如:惩前毖后。②惩罚;惩戒。③苦于。《列子·汤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前毖后:以前事作为惩戒,使以后可以谨慎,不致重犯。”《辞源》:“惩:一惩罚,警戒。诗鲁颂閟宫:‘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也指自己受创而知戒。见‘惩前毖后’。”解作“受创而知戒”、“警戒”、“因受打击而引起警戒或不再干”、“戒止”、“自己受创而知戒”,实为一类。“恐惧”和“悔恨”当属于两类。黄凤显《楚辞》:“惩:戒惧。‘心不惩’,即内心没有任何恐惧。林云铭《楚辞灯》:‘既死往视其尸,而装束如故。头虽断而心犹欲进战,不以败死为戒也。’一说由‘戒惧’引申为‘悔’的意思,‘心不惩’即‘虽死而心不悔也’朱熹《集注》。”九、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1.“以”字,王力《古代汉语》解作“通已”(“已”又是何意?),中职本解作“句中助词”(有何作用?)。黄凤显《楚辞》:“又以:且又。”(“又”和“以”同义连用?)闻一多《怎样读九歌》认为“诚”通“情”,指“心”,作主语。“以”是“有”之意。2.《现代汉语词典》:“刚强:(性格、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或不屈服于恶势力。”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勇,称其气也;武,称其艺也。勇武,以战时言;刚强,以死后言。总承上文以明设祀之意。”“勇”指精神勇敢。“武”字或释为“力量强大”、“武力强大”、“富有武力”、“孔武有力”、“力量壮大”,或释为“武艺高强”。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不可凌:指之不可夺,宁死不屈。”《楚辞选》:“‘不可凌’,犹言之不可夺。指宁死不屈的精神。”黄凤显《楚辞》:“凌:侵犯。‘不可凌’,谓凛然不可侵犯,即意志不可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凌:④压倒,侵犯,欺侮。本句云云。”十、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1. 既:《楚辞章句》:“言国殇既死之后,精神强壮,魂魄武毅长为百鬼之雄杰也。”据此则“既”为副词,“已经”、“……之后”之意。廖序东《楚辞语法研究》引此句“既”作“已”。2. 神以灵:王力《古代汉语》解“神以灵”为“精神由此灵显”,然则“神”即“精神”;“以”即“以之”,意为“由此”、“因此”;“灵”为“灵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解作“指精神显赫,英灵不泯”,《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解作“这句说,身体虽然死了,但精神存在着”,《楚辞选》及《楚辞选译》解作“神灵显赫,指精神不死”。中职本释为“指精神永不泯灭”,新课标本释为“英灵不泯”。以上诸书皆为意译,“以”字作何解释?黄凤显《楚辞》释“以”为“犹亦”,“神以灵”即“神也灵异”。闻一多《怎样读九歌》以“有”释“以”,“神以灵”即“神有灵”。。2.《现代汉语词典》:“魂魄: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内可以脱离人体存在的精神。”《楚辞全译》:“毅:威武不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毅:意志坚定,果敢。”《楚辞集注》:“毅为鬼雄者,毅然为百鬼之雄杰也。”
本文档为【《国殇》集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菲戈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1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4-29
浏览量:23